一、完善各项常规制度,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
“没有比脚长的路,没有比人高的山”,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是一种服务,因而学校管理的灵魂应该是“以师立校”,唯有此才能真正服务于教师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根据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工作原则,完善并改进各项工作制度,如: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代表的民主监督职能,我们采取了“现场答代表问”的形式,由各处室负责人当场回复,不能立即回复的,则由校长负责督促限期整改或回复。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大家都把学校的工作当成自己的日子去经营,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
强化各项工作机制,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而不是只检查不指导,没有解决问题思路,如办公会改变了以往只总结不反思、不改进的简单方式,各自交流的主要内容变为了一周以来分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下阶段落实、改进、解决的措施。管理不再仅仅是检查,更多的是指导、是服务,是“发现问题、随时调整、解决问题、指导改进”的管理理念的转变。
再比如,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常规落实总是存在差异,我们就完善了“周工作反馈制度”、“月常规展评制度”,给老师们的工作提供了借鉴的平台,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再如,在管理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质量检测流于形式,有的不会做根据检测数据做分析,我们就完善了“质量检测与评价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制度”,指导教师结合数据做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有效制定改进措施等。
二、教学管理显内涵,以培训提素质,以科研促发展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的常态工作,需长抓不懈。规范教学管理,抓好常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搭建教师培训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教师培训一直坚持“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今年,除先后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外,如:后备干部培训、名课程团队培训、名班主任培训、学科优质课观摩培训、音体美教师专题培训等,更注重挖掘校内资源优势,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主要依托“三工程一主题”培训模式,实现了校本培训常态化,切实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做到了实、效并举。
读书工程丰富教师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多读书,我校已连续多年利用寒暑假向教师推荐教育专著,读书亦是福利的观念深入人心。今年,仍通过周读“每周一妙文”,净化心灵、期读专业书籍,提高专业水平等多种读书形式,引导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享受教师的幸福。不同的是,以往的期读都是由学校推荐书目,今年变为由教师推荐自己想读的书,学校根据教师推荐择优购买,暑期学校从教师推荐的70多部教育专著中选取了7部书共购置150余本供教师选读。因为是都是自己想读的,老师们读书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往“你推我让”的读书交流会变得争先恐后,用政治名课程团队负责人姜书香老师的话说,一个假期读书的感慨和想法不吐不快呀!
为不断更新班主任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寒假期间,我校根据不同年级特点为班主任提供了四套丛书。读书交流会上,班主任就读书的感悟进行了交流,他们纷纷感受到书籍的力量和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责任的重大。
“青蓝工程”教师成长的摇篮。实施青蓝工程是我校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今年在落实原有《塔山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和《塔山中学“青蓝工程”考核细则》的基础上,主要是拓宽了徒弟的范围,即除了教龄未满三年、新调入的青年教师、交流的青年教师外,增加了第一次教中会考学科的教师。像宋淑霞老师是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没有送过初四毕业班,宋老师主动要求拜张淑敏老师学艺。她的学习劲头丝毫不逊色于青年人,而作为师傅的张老师虽年五十,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和英语教研组长职务,却从来不以此作为托辞,总是主动听评徒弟的课,常常因一个小环节的处理不当而认真对徒弟进行“批评”,在教学相长中,师徒情谊更深了。这样的感人事例数不胜数,吕晶老师常常拖着颤巍巍的身体去指导杨涵夫的课堂教学,夏斐老师指导徒弟孙雅静参加新教师亮相课至深夜,然后与徒弟合挤一张床正是有了这些可爱无私的师傅们,有了这些好学向上的徒弟们,我校的教师队伍才有了飞跃的发展。
在班主任青蓝过程活动中,我校的孙永清老师年近五十,作为首席班主任,与其他三位中年首席班主任一样,分别带领4名徒弟,毫不吝啬地传授班级管理先进的经验和作法。徒弟们全程跟踪学习,学习中无不感受到了师傅们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徒弟。
“名师工程”树立教学的典型。名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他们时时处处都是学生的楷模,同行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在青年教师引领、课堂诊断、教研带动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本学年,组织了塔山中学名师系列评选活动。这一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评选校级教坛新星(范围: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通过自主报名、说课、打分,最终评出了14名校级教坛新星。结合这一活动,我们再次组织教师学习李正涛教授暑期培训所做的《如何说课》讲座,使老师们对“说课”说什么、怎么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阶段,评选校级骨干教师(范围:35周岁以上),评选方式主要是听评课,学校组织以分管领导牵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听课小组,历时个周,听评课28节,最终综合评价,确定了22名校级骨干教师。借此活动,各教研组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学习,将活动与培训进行了有机整合,充分利用了校内资源。
第三阶段,评选校级名师(范围:校级骨干教师中的优秀者)。共有10名教师自主报名,参加了教育技能答辩,同时借助课堂诊断契机,特邀教研中心全体教研员做评委,现场打分。最后按现场答辩平均分占50%,上学期考核占50%的计算方法,确立了8名校级名师。
“主题培训”解决教师的困惑。本着“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培训,及时解决”的原则,结合上级各项工作和学校实际,本学期开展了内容、形式多样的主题培训,例如:“如何促使教研组高效运行?”“如何进行单元质量分析?”“如何规范考查科目的检测?”“中会考学科的研讨活动?”等等的专题研讨
(二)落实教学常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认真落实区教育局29号文件的基础上,我校结合校情制定了《塔山中学教学常规要求》,对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批改做了详细的要求,在保持原有常规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
做好两个“三备”。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落实教师的备课,今年我们主要进行了两个三备的完善:“三备”一,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备”二,自主备、集体备、上后反思备。
其中,我们主要完善了集体备、上后反思(显性反思、隐性反思)备环节的落实。
教师集体备课严格按照区教研中心“四定、五议、六统一”的要求组织,落实中主要是抓好了三个途径:
一是规范集体备课记录;
二是教导主任参入教研组集体备课,起督促指导作用;
三是检查后的教师按要求的自我整改。
另外,强调有实验的学科要备好实验课,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能够按照要求备好实验课,从备课检查、平时的巡课和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等方面可以看出,老师们对实验课的管理更有章法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跟扎实了,实验课不再仅仅是学生“向往”、教师“迷惘”了。
打造有效课堂。倡导老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修改完善了《塔山中学课堂教学常规》,并通过每天值班领导巡课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二是以活动促规范,继续深化“对话式”特色课堂的改革。4月份、11月份“课堂诊断月”、10月份骨干教师课堂引领、12月份课堂开放周,平日的备课组同研诊断、骨干教师诊断指导、推门听课随机诊断、薄弱学科诊断、青蓝师徒诊断多阶段、多课型的课堂诊断活动,这些活动为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奠定坚实根基。
规范作业教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求作业设计要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体现科学性。我们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落实的:一是教师教案设计中作业布置要体现分层;二是通过不定期抽查作业及批改情况,通过教研组长例会和常规展评进行反馈;三是开展问卷调查(包括学生问卷和针对家长的学情问卷)。
(三)高扬科研风帆,促学校全面发展
教育要迅速、有效地发展,有赖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引导,而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对于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有何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间,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个省级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两个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两个区级课题《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利用身边资源拓展作文教学的研究》都顺利结题。60多名课题研究教师的论文被发表到区、市级以上刊物上。我校被评为威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林日萍老师被评为威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的关键年,我校作为市级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重要实验基地,确立了“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教师即专家”的教育科研理念,以根植于教学“田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思路,引导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快乐的投身课题研究中”。
如研究课程开发,让学生个性的音符在校本课程实践中跳跃。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尽可能地反映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使课程资源呈现多样化和特色化,从而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本着“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原则,我校根据现有教师的特长,结合学科特点开发了书法、剪纸、国画、陶艺、经典诵读、英语世界、生物科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安全教育、趣味电脑、机器人、科技小制作、小心理咨询师和急救培训等校本课程,学生采取选修走班制,开课时间统一为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师生创作潜能和创作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研究实验教学,让学习的快乐在探究中得以升华。规范实验课管理,提高实验课课堂教学效率。创新实验室开放,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实验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外拓展的研究,让学生的智慧在研究性学习中放飞。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校永恒的课题,平时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与学科整合。课上无法展开的内容,各学科利用小长假、寒暑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取知识。
基于这样浓厚而常态的研究氛围,我校在上一届同研一节课成果评选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上交的27篇论文,10篇获一等奖,14篇获二等奖。
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师生命的成长,成就的必将是成长的学生。
三、育人为本,以真爱促知性,以知性促发展
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重点是关注师生的生命教育,强化责任担当的培养,全面开展各项活动。我校对于学生的发展,从长远目标做规划,努力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要既有健全的身体,又有丰富的精神;既有理性的思想,又有人文的情怀;既有符合社会要求的一面,又有变革社会的一面;既有共同的社会性,又有独特的.个性。为发展学生智慧多彩的人生,我校德育处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播撒善行的种子
学校编写《学生责任观“八要八不要”》、《学生“五心五负责”》、《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小册子,购买500本《普法教育读本》,自编300多页的法制读物,组织防震减灾、卫生健康心理讲座和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城市签名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爱自己就要为自己负责。
(二)课堂谱写真情
课堂是培养学生责任情感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总是根据教材内容适时的展开教育话题,如政治课上专题责任教育,语文课上的爱国责任情感教育,历史课上不忘国耻的教育,理化生实验课上的安全责任、小组合作共赢教育,数学课上的周密严谨的数字责任教育等等,教育素材很多。同时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责任情感教育,如2月份低级部语文学区组织了《写理想》书法比赛,5月份德育处组织了学生“父亲节”征文活动,9月份,结合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组织各级部活动,让学生明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依然是我们的责任。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学生责任意识深入人心,如今他们能明晰的感知,我目前的责任就是学会学习,让老师放心;学会做人,让家长放心;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让社会放心。
(三)处处弘扬真爱初一学生的思想不成熟,行为习惯和情感价值观受环境影响起伏波动大,为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内涵,我校初一级部通过开展弟子规知识竞赛、开展“诵读中华经典争做文明少年”弟子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真爱内需。清明节学区组织初一学生30多人到天福山烈士祭扫活动、端午节与塔山居委会殷树山老红军一起参与活动,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理解到创业还需传承,传承的使命就是师生的使命。五四青年节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到海警支队感受国防的强大和海军的使命,到火车站义务劳动、到老年公寓慰问演出、到福利院关爱儿童,学校搭建多种平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六一”儿童节,初一级部还举行了“我运动我合作我担当”亲子运动会,由班主任指导学生自我策划的亲子活动。此次活动不同点在于:活动运行之后一切由学生按照既定方案进行,遇到问题教师、家长不许出面解决,由学生自己合作解决。“六一”亲子活动,学生亲身体会到开展工作的不易,在今后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他们组织纪律性和参与热情都显著提高。
(四)在施爱中成长
学生责任教育经过不同形式的渗透,已经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动。开学初,我校举行了“与春天有个约会”压岁钱捐献活动。学生在得知07级学姐曾经向四川灾区一次捐出4200元时,学生感受到关注弱势群体是爱他人爱社会的表现,慷慨解囊捐出压岁钱。学期初,校领导和学生代表利用爱心基金走访慰问了本校8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共计8000余元。2月份,音乐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慰问部队官兵共话鱼水深情”演出活动。另一支志愿小分队来塔山社区,为孤寡老人送新年慰问品,张贴“春联”、打扫卫生、与老人谈心,关注老人精神生活。3月份,我校红十字会30余名志愿者带着总价值约2600元的食品、文具、大号纸尿裤等生活用品到威海市儿童福利院,亲切看望了孤残儿童。5月份,区教育局张艳春副局长等出席了我校向四川、泰安、文登贫困学生的捐款交接仪式,共捐款1、1万元。
四、优化学区资源,以共享促均衡,以均衡促发展
我校认真落实教育局《关于依托学区平台,构建城乡教研培训共同体的指导意见》,加强团队建设,完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学区工作模式,加强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活动一体化的实施,打造和谐学区,共享优质均衡教育。本学年,侧重打造资源的共享。
(一)贯彻一个思想,营造良好氛围。在学区教师专业发展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化管理思想,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教师自身的发展和需求,支持他们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全体教师基本认可并达成共识,形成了关心、理解、尊重、支持的工作环境,教师队伍在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壮大。
(二)加强区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教研、培训、落实”三位一体的培训原则,针对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从学区读书到学区青蓝,从学区名课程团队辐射带动到学科教研组常态同研、集备,在资源的共享上,老师们都做到了心无芥蒂,毫无保留。这些活动提高了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最终提高学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区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乃是对自己负责,如今我们全校师生都具备这种大局观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建成的生命教育室、生命训练室、生命教育长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学校投巨资自编自录的安全教育卡通片,植根于学生安全行为中。本学期,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低碳与气候变化知识网络优秀组织奖、全国现场心理科普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红十字优秀学校、威海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十二五重大课题实验基地、环翠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环翠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
20xx年我校工作已接近尾声,全校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没有止步,新的学年,我们将把握区教育局工作的脉搏,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大的热情促进我校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