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晚会策划方案

2022-01-12 来源:我们爱旅游

  一、晚会背景解读

  中华传统文化中会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但如果晚会以此为情感基调来组织节目的话,会无可避免的带给观众负面的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基于此种考虑,晚会必须在清明节的传统意义中提炼出清明节的积极意义,给观众带来光明、希望、感恩之感。

  二、活动主题创意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特将主题定为:

  逝去,是为了共生!

  清明扫墓祭奠,很多诗歌都是将内容锁定在对亲人、朋友的哀思上,但是如果整台晚会都是锁定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上,难免显得狭隘、消极。因此,我将主题提炼成:关注古今很多伟大人物逝去的原因或带来的更大影响:例如,

  清明节故事来源中的介子推的逝去,是为了显示忠贞、刚正,为了督促君王,为了天下苍生的共生;

  中国抗战时的战争英雄的逝去,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幸福,是为了新中国的崛起,是为了所有华夏民族的共生;

  现代英雄的逝去,是为了社会的秩序和中国的繁荣,是为了中国所有人民的共生。

  亲人的逝去,虽然共处不再,但我们会用记忆使亲人的青春常在、容颜常在、思想常在,它不会被雨淋湿,不会被风凋零,不会被岁月侵蚀,逝去的却成就了追念与感受的共生。

  英雄的逝去虽然是悲观的、消极的,但他们逝去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则是乐观的,充满希望与幸福的。因此,此主题的用意便是在于:逝去虽苦,但共生更美!一个人的逝去,却带来了更多人的共生与幸福!

  (注:此段主题解读亦可作为主持词穿插节目之中)

  三、晚会形式创新:

  诗朗诵晚会虽然高雅,有品位,但是极难掌控,一旦策划不够精巧或者现场气氛控制不好,晚会难免会落入枯燥乏味的套路。现代观众深受视觉元素丰富的电视节目的耳濡目染,一下子要接受一台只有单一形态节目的、无盐无油的诗朗诵晚会,难免会兴致大减。

  若要避免诗朗诵晚会单调乏味、无法长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的问题,不但要从软件节目内容上设计精巧,同时晚会硬件节目形式上也能够创意独特,才能够让观众觉得新奇独特,重新调起观众的好奇心。

  基于上述考虑,特将晚会节目形式设计为:

  为整台晚会设计一套故事情节主线,用一个故事或一个情景将晚会所有的朗诵内容从头至尾串接起来(类似于舞台剧的形式)

  用故事主人公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以及画龙点睛的点题作用。

  (注:根据晚会的预算可以定位两种实现方式:

  若预算、时间等条件较为充足,可考虑排练一场有表演性质的诗朗诵剧目,主人公不但需要语言上的衔接,同时也需要做一定的表演。

  若预算、时间等条件不够充足,则只需主人公口头衔接,引出下个节目即可,不必做表演。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观众可看、可想、可回味,避免晚会落入单调乏味的尴尬境地。

  四、晚会初拟分块:

  第一部分:遥思

  情景内容:中国古时,

  情感基调:凄清、怀念、咏志

  诗歌内容:中国古诗词

  作者抒情角度:有作为忠臣的诗,有作为儿女的诗,也有作为朋友、子民的诗。范围尽量宽泛,晚会的代表性、典型性才能更加突出。

  意义:抒发古时的中国人在清明时节对国家、朋友、家人的深情。

  第二部分:回望

  情景内容:中国近现代

  情感基调:壮志、爱国、国人坚持的信仰及精神

  诗歌内容:中国近现代诗词

  作者抒情角度:包含朋友、亲人等角色,但着重放在抗战英雄的角度。

  意义: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使晚会的意义提炼到英雄的逝去是为了更多人的共生。

  第三部分:感念

  情景内容: 中国当代

  情感基调: 抱负、激情、理想

  诗歌内容: 当代诗歌

  作者抒情角度:作为新社会中种种的社会角色角度来写,着重放在为新社会的建设者的角度来写

  意义:抒发对建设者、社会英雄等的怀念,表达社会个体对对他人的感恩,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自己的信心。

  五.晚会情景主线拟定

  主人公初设为一个年轻人和一个长者,年轻人作为求知者向长者发问,而长者就作为一一解答的方式带她穿梭时空,贯穿古今,将所有的主题和情感都一一呈现出来。其对话、情景还要在进行精巧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