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秀丽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05期
摘 要:除了生活必需,幼儿将来进入小学和中学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撑,因此,幼儿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幼儿语言的指导和教育。在下文中,笔者将从幼儿与教师平等地位、民间童谣的应用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使用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语言能力 培养策略
幼儿园是最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三到六周岁的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和习惯形成教育。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专业的教育与悉心呵护,身体、智力、心理等各方面都能得以健康的发展成长,因此,幼儿园教育对幼儿今后成长发展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责任肩负起来。尤其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必须采取多种策略,为他们学好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幼儿语言能力要确保幼儿与教师地位平等
近几年社会新闻中不乏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的教学事件发生,“红黄蓝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教育监管不力的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幼儿教育越发引人关注。由于幼儿教师资源的稀缺,导致部分地区的幼儿园不得不降低招录幼儿教师的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幼儿教师应该正视自我,谨慎对待幼儿教学,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肩负起幼师的责任,做让幼儿“倾心”、家长“放心”的优秀教师。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以教师为标杆对象,尤其是智力发育尚未完全时期,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幼儿放大观察学习,因此教师要谨言慎行,课程设计要周密,对于课堂的突发状况要有紧急预案。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永远不会落伍,教师要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让其感受到集体和教师的温暖,教师的一个疏忽导致幼儿受到冷落,该幼儿不仅身心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还会在班集体内扩散影响到其他幼儿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确保师生的地位平等,在所有教学活动中做他们的大朋友,跟他们说说知心话,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孩子们喜欢老师这个大朋友,才能配合教师语言教学中开展的各种活动,从而自动接近老师,利于语言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可以使用民间童谣辅助教学
民间童谣是为儿童创作的短诗,对于格律和韵脚的要求不如传统诗歌的严格,但是具有较强的流传性。每个人在他的幼儿时期都接触过民间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
满街走”。这段有关春节的童谣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每个人对于童谣的理解和认知都不同,每个人都能从童谣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
童谣的形成是随意的,童谣的创作是自由的,童谣的传播是广泛的,童谣的流传是永久的。正是童谣具备的这些特性,让童谣成为辅助幼儿锻炼语言能力的绝佳工具。幼儿因为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的有些功能还不完善,因此对于新鲜事物的注意力较为集中,但是幼儿们是极其“喜新厌旧”的,他们对于崭新的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那些已经接触过的没有一点留恋。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将民谣作为幼儿学习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民谣数量众多,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的特点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民间童谣大多篇幅短小,但这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相反简短的民谣能够反映出大量的事实内容,丰富了幼儿的课余生活,帮助幼儿了解世界本来的模样。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将民间童谣主题化,根据民谣的内容确定主题,在某一时间段进行某一主题的专题教学,在不影响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展开活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导幼儿在室外空地上围坐成一圈,先将“丢手绢”这一童谣介绍讲解给幼儿,吸引幼儿注意力之后带领其反复歌唱,最后以丢手绢为游戏形式展开活动,幼儿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悟童谣所传递的快乐以及童谣蕴含的人生哲理。
民间童谣中往往掺杂着音乐韵律和图画色彩元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元素,采用游戏化教学,小组协作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童谣内容的同时,还能让幼儿受到民间艺术和人文科学的熏陶。 三、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必须重视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幼儿的社会态度和情感培养要渗透到日常的各种环节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个幼儿能够接受亲近、感觉快乐的情境中,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和枯燥的重复,多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避免了教师单纯说教的枯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直观的引人注目的卡通人物,帮助幼儿体会语言的功用和奇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预先准备好的卡通人物的影像资料播放给幼儿观看,唐老鸭独特沙哑的嗓音,维尼熊憨厚沉闷的声音,喜羊羊明亮清脆的声音都能让幼儿全神贯注,教师抓住幼儿身心投入的这一时机,帮助其理解语言的艺术和魅力。教师将语言教学分为几个主题:幽默的语言表达、惊悚的语言表达以及悲痛的语言表达等。教师根据语言的主题,播放相应的视频,展示对应的图片,让幼儿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产生神经脑回路,使对语言的风格分类逐渐清晰明确。语言需要聆听,更需要表达,教师可以再次利用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在幼儿观看完某一类型的影片之后进行“实战模拟”,给每个幼儿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轮流进行对话情景再现,教师根据幼儿的临场表现进行打分,语言情感区分最明确者得分最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模拟训练和游戏互动,加强幼儿对于语言情感以及风格的理解,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总之,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需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实现共同教育,達到预期教学目标。换句话来说,学前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按照既定培养计划,科学且系统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适当的刺激,帮助幼儿大脑自我完善。幼儿园并不完全是教师的“战场”,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这场“战役”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相华《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学周刊》2020年第4期。
[2] 戴芳艳《幼儿园教学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学周刊》2020年第2期。 [3] 张娟《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探究》,《学周刊》2019年第3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