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由北京师范大学春秋学社主办
本期顾问: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指导教师:李晓风(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主 编:孙靖国 副主编:何成刚执笔者:何成刚 孙靖国 何崇宪
是否定这些救国主张和行动,而是说,它们并不能在根本上实现民族的独立。中国近代最关键的是先/打碎旧的世界0,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有专家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认为,近代中国虽然也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它始终没有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在中国经营企业,不断扩大外资在华的势力,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历史事实证明了,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可能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不进行反帝的斗争,不改变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无异于天方夜谭。
同全盘否定辛亥革命一样,也有专家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出了/惊世骇俗0的高论,认为旷日持久的内战并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利益。就在天国将士同包括曾国藩的湘军在内的清朝兵勇殊死搏斗期间,俄国侵略势力就趁火打劫,强占我国东北地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英法联军则悍然发动新的侵华战争,将不平等条约再次强加给我国。历史的法则就只能通过较量,尽快结束内战,由胜利者去扮演中国早期现代化之领导者的角色,走/师夷之长技0之路。
此种评价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是太平天国挑起的内战,而内战又招致了西方列强的/乘虚而入0,太平天国应该对此造成的后果负责;太平天国运动还阻碍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而西方列强对清政府镇压天国的帮助,使得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一帆风顺。
二、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
鸦片战争正是因为其是国难的开端,而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对它的评价早有定论,近年来又有/新0论。我们不妨听听。有专家指出,西方的大炮也是一身兼二任,它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又是在强迫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有专家对此批驳:那么鸦片战争及其以后的大炮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不错,西方的科学知识、宗教、社会政治学等学说精神范畴的东西和办工厂、修铁路、架电线等物质范畴的东西相继输入祖国。这是事实。但是有几点必须认识清楚:
第一,这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声音,如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使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种种手段,竭力把中国变成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受制于它们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说,是居于次要的地位。第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输入,首先是为了自身侵略中国的需要。至于这些文明输入后客观上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后果,发生了一些与他们的意愿相反的东西,那是另一回事,不应该把功劳记在那些惟利是图的
P专题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问题研究概况(一)
)))一种值得忧虑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一直把1840~1919年的历史视为/中国近代史0。1997年中国近代史学家胡绳先生指出,把1919年以前的80年和这以后的30年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总称之为/中国近代史0,是比较合适的。我们完全赞成。但本文为叙述之方便,依然沿用传统的观点,此为说明。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向基本上表现为两个问题:一是实现民族独立;二是实现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一、关于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
有专家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民族独立其实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世界各国的历史都已经证明了,即使那些已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有碍于它们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出发,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就发生了一个大的逆转。辛亥革命的爆发并不是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压抑下的结果,而是革命者/鼓吹0出来的产物,是激进主义的产物。辛亥革命者不明白现代化与殖民化的分野,于是将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这个观点在史学界,确实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0的作用,但是也遭到了许多近代史学者的辩驳。有专家认为,民族独立与现代化,是两件事,不能相互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能实现民族的现代化。没有了现代化,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两个问题的内容不同,解决的办法就不同。近代的革命者不可能同时完成这两件重要的任务。那么,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民族的独立,行不行?近代的爱国者不是没有这样做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都实践过,但在当时社会下,都以失败结束。并不
#26#
侵略者身上。
第三,若干近代文明的输入中国,主要是由于列强要以之为他们的侵略服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指望用这些输入的文明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是不可能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殖民枷锁,获得完全的独立,印度人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印度如此,中国也不例外。第四,西方近代文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必须加以区分。有必要着重指出,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反对与外国发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东西。实际上,只有首先反对侵略,真正取得民族的独立,中国才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外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那些坚决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者,恰恰正是近代中国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先进分子。比如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农民起义的领袖洪秀全,洪仁王干,戊戌维新的倡导者康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
三、对于天平天国的评价
徐泰来教授认为,如果说,两个政权,清王朝与太平天国都是封建政权,我认为,消灭哪一个都是一样的!巩固哪一个也都是一样的。太平天国既然已经转化为封建政权,甚至还加上了神权统治,我们就不必因它源于农民,就予以特殊同情。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重新建立社会秩序,恢复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其历史功过是不言自明的。
该论断如果单从逻辑思维上来看,就存在着问题。有专家对此做了细微的剖析,指出:一,论者的议论缺乏真实的依据,而是全部以假设为前提的。先说/如果说,两个政权都是封建政权0;其后又说/太平天国是封建主义加上神权主义的专制腐败政权,如果统一了中国0。以假设为前提,借如果去推断结论,随心所欲,虚无缥缈,如何有说服力?而且逻辑混乱,前后矛盾,虚实相杂;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论者认为,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不可能比腐败的清朝政权好。为什么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近代化方案的太平天国一定不会比连论者都承认的腐败的清王朝好呢?
徐泰来教授认为,洪秀全只是向西方学习来了基督教,使之与封建政权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了西方中世纪式的神权政治。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若成功了,中国必将倒退到神权政治黑暗时代。太平天国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只是反动与倒退。幸亏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中国才避免了这场大的倒退。还有专家持类似的看法,认为两个封建政权中,历史的选择自然倾向于较开明者。太平天国既然武力统一全国,也
刊中刊
不容偏安,所以是没有前途的。
有专家具体地考察了/神权政治0一词的概念后指出,/神权政治0的概念始于17世纪的西方,其本意是神权脱离政治,并凌驾于政治之上的一种政治体制。显然把这一词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有专家在此基础上分析,洪秀全是拜上帝会的创始人,集政权与神权于一身。虽有杨秀清代上帝传言,但是最初它是为了维护太平天国的根本利益和洪秀全的最高权威的。后期杨秀清图谋不轨,洪秀全坚决予以铲除,正说明了洪秀全不能容忍神权凌驾于政权之上。由此视之,洪秀全所建立的太平天国不仅不是西方的神权政治,而恰恰是反对这种神权政治。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思想和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新的因素,如互相尊重主权、积极平等发展对外贸易、5资政新篇6中的发展资本主义等措施,恰恰与历史发展的近代化潮流相一致。很显然,那种断言洪秀全如果统一了中国,中国历史将倒退到中世纪神权的黑暗时代的/大胆假设0纯属主观臆断。
郭世佑教授指出,清军和太平天国军队在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交战10多年,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互相厮杀,中国人死了1/4强。真是兵凶战危,触目惊心啊!不能把任何造反或者群众的盲目破坏运动都看成促进和解放生产力。不少宏篇巨著似乎没有看到和划清二者的界限。流风所及,一些年轻人总是不忘造反有理。千万不要给人留下一个错觉,以为任何破坏都是革命。在今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已经成为关系中华民族盛衰的大事,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史家们难道不应该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敲几记边鼓吗?与此相类似的观点还有不少,其中最典型的自然要数李泽厚与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谈话录了。他指出: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的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所以,自辛亥革命以来,就是不断革命,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雷颐认为,/改革0是当事各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0,社会矛盾必然以/革命0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并不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0造成的。在社会矛盾中,统治者往往居于/主导0地位,革命往往是由于上层的种种/极端0造成的。人们总是赞美英国革命的平和,但是在英国革命期间,正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综观中国近代史,满清统治者没有英国统治者那种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力,容纳各方的明智与气度和不断的妥协精神。所以,与其指责下层/过激0,不如指责上层的/极端0;与
#27#其呼吁被统治者/告别革命0,不如吁请统治者放弃/极端0,主张改革。
还有专家对所谓的/破坏论0提出批评:究竟是革命破坏一切,还是帝国主义和反动的封建官僚在破坏一切呢?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任何一个尊重历史事实的人,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真正破坏一切的是帝国主义及其在华的利益代言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1895年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几乎全部国土被划分为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迫使中国接受赔款、割地、践踏中国的主权,烧杀抢劫,无所不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日本法西斯兽行肆虐南京城等,都是帝国主义破坏一切的明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与中国反动派的纵容、支持和丧权辱国的行径是分不开的。可是/告别革命论0者对帝国主义及其在华利益代言人的罪行讳莫如深,对革命却大加挞伐,这样两相对比,不是很发人深思啊!
李泽厚的言论还否定了毛泽东/农民战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0的论断。他指出:实际上每次农民战争都造成了对社会生产大规模的破坏,推动历史进步倒是掌握经济的剥削阶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起推动作用的不是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而是努力发展经济的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本家。
有专家指出:不用革命,不杀人流血,社会永远是和平地发展,当然很好。但这只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因为历史上还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列宁明确指出,只要社会还分成阶级,只要人剥削人的现象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消灭这种剥削,我们是逃脱不了这种战争的。战争无论何时何地总是由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压迫者阶级挑起的。因而反对压迫阶级的战争必然要爆发的。而战争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必须由统治阶级来负责。张海鹏研究员指出:在现实的中国,我们今天当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不能动摇的。而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搞经济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把这种认识放到近代中国去,就不合适了。因为近代中国还不具备我们今天搞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条件。过分追求稳定,就是站到了腐朽的利益集团一边,站到了西方列强一边。
四、/两个过程0与/两个趋向0之争关于对中国近代史的简单叙述,人们习惯于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0。毛泽东也曾在5新民主主义论6一文中指出:我们需要革除的,就是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政治、旧经济和那些为旧政治、
刊中刊
旧经济服务的旧文化。看来半殖民地的过程和半封建
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其实是统一的,一致的。
李时岳教授在其5近代史新论6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新颖观点。他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从发展趋向看,存在着两个互相矛盾,而又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过程。一个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是在本质上不是互相结合,而是互相排斥的。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过程,后者则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过程。
北京大学历史系林华国教授把李时岳教授的新论概括为/两个趋向论0,把传统的对中国近代史的描述概括为/两个过程论0。他认为,/两个过程论0与/两个趋向论0其实有重大的本质区别。/两个过程论0认为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是一个统一的沉沦过程,与之对抗的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过程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两个趋向论0则认为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化与半殖民地化相对抗的上升发展过程。
中国的半资本主义化,从一开始就是在外国资本的主导下进行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中国社会内部,不仅打破了封建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国统一的封建经济体系遭到了破坏,中国社会不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而开始向半封建社会演变。可以认为,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之时,也就是中国开始半封建化之时。二者都是在外国资本主导下进行的,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而不是李时岳教授所指出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由此林华国教授认为,外国资本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化这一统一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性作用。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在华资本及其附庸资本,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始终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压倒优势的地位。而民族资本则一直受到它们的压制。所以说,从封建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化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依然是向下沉沦的过程。
林华国教授还分析了李时岳教授的/两个趋向论0的不足之处,即李时岳教授否认外国资本在中国半封建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把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混同于民族资本主义,把近代中国半资本主义的过程曲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对历史的误解,不是科学的论证。
李时岳教授还认为,外国在华资本虽然起到了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消极作用,但是它也起到了巨大的进步作用。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殖民主义的掘墓人。
林华国教授对此提出反驳。他认为,这个说法貌
#28#
似辨证,实际上却是似是而非的。众所周知,历史发展的辨证规律之一是:任何反动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要造成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掘墓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外国侵略势力在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也造成了自己的对立物。并最终被对立物赶出了中国。赶走殖民主义者,结束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的功劳只能记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对立面身上,而绝不能记在外国侵略势力(包括在华资本主义势力)身上。如果因为某个事物所造成的对立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就认为这个事物本身起到了巨大的进步作用,历史就会成为一笔糊涂账,任何反动事物就可以说成是进步的了。如根据抗日战争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得出日本侵华有利于中国的社会进步,这是什么逻辑思维啊?
五、对于曾国藩、方伯谦的评价
许山河在5湘潭大学学报61989年第1期撰文指出:曾国藩爱民如子。他对人民的疾苦充满了同情,明确提出了爱民的口号,并且付诸行动,比如写了5爱民歌6,在5劝诫营官四条6中规定禁止骚扰民众生活。
有专家认为,曾国藩在家书中曾经反复强调对造反民众必须斩尽杀绝,/克城以多杀为妥0,/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0,并在此信条的指导下血腥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评价一个人,不但要/断其言0,更为重要的是,而且还要/观其行0。仅仅根据历史人物的片言只语评价,有失妥之嫌。
其实对曾国藩评价的翻案不过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历史人物,尤其早已定论历史人物要求重新评价并予以翻案的一个表现而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自然希望是做到百家争鸣,畅所欲言,不搞一言堂。但是必须做到从事实出发,切忌空发议论。郑师渠教授还提出了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时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事实为根据;二是对中国近代史要有一个根本的把握;三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笔者认为,作为治史的学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学风,从个人感情的好恶出发,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怎么能确保治史的客观性呢?值得一提的是,为曾国藩翻案之风,以湖南为甚,为李鸿章翻案之文,以安徽最多。有一湖南作家写了一部历史小说5曾国藩6,开宗明义为曾国藩翻案。湖南有一师专学报专门开辟/曾国藩研究0栏目,阔论其个人品行道德,并认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及如何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实现/救亡图存0等。1995年11月在曾国藩的家乡湖南双峰县举行了有关曾国藩研究的全国学术讨论会。据悉,有人在大会上发言要求/推翻范文澜加给曾国藩的污蔑之词0。今天看来,范老的论断确实应该更完善些,但说成是/污蔑之词0,纯粹是无稽之谈。
无独有偶,除了为曾国藩翻案外,为甲午海战中方
刊中刊
伯谦/临阵逃脱0喊冤之风亦愈刮愈烈。北京大学历史系刘浦江教授曾对此予以详细评述。现摘录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三十年代,方伯谦的后人又为他鸣不平。但这在历史学界并没有成为问题,因为方伯谦临阵逃脱是一段早有定论的历史。,,1991年在福州举行了由福建省八团体联合发起的-甲午战争中方伯谦问题探讨会.,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后来以5中日甲午海战中方伯谦问题研讨集6为名汇集出版。,,收录近四十篇论文,,,但却只有一篇千把字的短文是主张史学界多数人意见的传统观点的,其他则全是长篇累牍地为方伯谦鸣冤诉屈的翻案文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福建省社科院主办的5福建论坛6,在一九九三年第一期上搞了一个名为-方伯谦.研究的专栏,所发表的九篇文章全是为方伯谦鸣冤的,连一篇装装门面的商榷文章都没有。0
/方伯谦果真是被冤杀的么?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临阵逃脱。为他翻案的人说他不是-逃跑.,而是-退却.。甚至有这样一种高论,以为方伯谦在险境中主动退却,从而为北洋水师保存了一艘军舰,他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这种论调之荒唐,就连有些为方氏鸣冤的人都感觉不妥。另一个观点问题是,济远舰是什么时候退出战场的?有人试图用中日两国的时差来证明济远舰是在战斗结束之后才撤离战场的,但两国之间的时差只有一个小时,而济远舰却早于舰队四个小时回到旅顺,况且同样是出自中方的记录,怎么会有时差的问题呢?替方伯谦翻案的人又说首先逃离战场的是-扬威.而不是-济远.,但有学者指出,扬威舰驶离战区是为了救火,和济远径直逃回旅顺性质不同。0
/有意思的是,早先方氏后人为他鸣冤时,以为其冤枉主要在于:有些人比方伯谦的过失更大,不该把他当成替罪羊。而这些年的翻案者已经不是这种说法了,在他们看来,方伯谦根本就无罪,不是罪大罪小,该不该杀的问题。有人质问说,如果方伯谦真的贪生怕死的话,那么他为什么不在战斗刚一打响时就逃跑,而要打到一半时才退却?0
/关于这场翻案运动,有一些背景需要说明。方伯谦和济远舰上的大部分官兵是福州人,当时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西方教官中有一种看法,认为-武官之间胆怯,无过福州人,断不敢与日人战,,,至福州人以外,类对一身是胆。,,济远舰一舰则全系福州人,故临阵先逃。.当然这种评论肯定是不公允的,如刘步蟾等勇敢善战的福州将士当时也不在少数。直到今天,为方氏鸣冤的人们仍在为重写这段历史而继续努力。在我看来,这场翻案运动是一群历史学家在为捍卫一个家族和一座城市的名誉而战。0
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必须排除地域因素的干扰!
执笔者/彭晓洁何成刚孙靖国何崇宪#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