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析
赵焘
【摘 要】地理位置差异所导致的空间资源分布不均形成了区域经济的初始差距,这种自然差异将通过对市场规模的影响转变为市场差异。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中,市场差异将实现对利润率的高低划分引发资本的区域流动,而金融资源禀赋的非对称状态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的更大差距,并通过市场与产业间的互动机制使经济差距变化速度逐渐加快。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所伴生的消极效应,对于金融差异的缩减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 【期刊名称】《湖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5页(P69-73)
【关键词】地域差别;金融差异;经济发展失衡;FC模型 【作 者】赵焘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831
地域差别、区域金融差异与经济发展失衡——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赵 焘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地理位置差异所导致的空间资源分布不均形成了区域经济的初始差距,这种自然差异将通过对市场规模的影响转变为市场差异。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中,市场差异将实现对利润率的高低划分引发资本的区域流动,而金融资源禀赋的非对称状态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的更大差距,并通过市场与产业间的互动机制使经济差距变化速度逐渐加快。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所伴生的消极效应,对于金融差异的缩减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
关键词:地域差别;金融差异;经济发展失衡;FC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3-0069-05
作者简介:赵焘(1980—),女,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内陆特困山区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研究”(12BJL085)。
传统经济往往将地域差别视为纯粹的自然环境差异,并不认为该差别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同速度和增长路径(至少认为不会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的主要因素)。 [1]因此,研究中常假设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是均匀的,然而现实社会所呈现的产业集中现象却证明了地域差异所引发的投资者市场选择差异。基于此,Krugman在1991年《规模回报递增与经济地理》中开始将地理空间的差异纳入相关经济问题的分析中,通过构建两区域(A和B)、两行业(相似产品和差异产品行业)和两要素(农民和工人)的“中心——外围”模型,发现了区域市场效
应差异所导致的集聚力强弱划分、区域交通设施和农业需求量差异所导致的分散力强弱划分;集聚力和分散力将共同决定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他认为区域差异是报酬递增效应所致,规模经济与交通成本是左右投资者区域选择的重要因素。 [2]延寻Krugman所开启的新视野,对地理空间的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生产要素流动和关联(垂直性和增长性)性,这也构成了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3]而“成本——收益”对比分析则进一步拓展了对区域经济差异探索的思路,由地理差异所导致的金融资源禀赋差异也成为被关注的因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直接引致了区域间资金流的不断变动,与资本市场发展相伴的经济水平也表现出同相变化趋势,这更加验证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支撑作用,而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变化也扩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可见,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分析将有助于直观展现经济发展失衡的形成路径,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指导。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金融差异特征
戈德史密斯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助推效应将通过金融相关率得以体现。
[4]基于此,根据相关公式可以计算我国各省每年的金融相关比率(见表1)。
由表1可见,我国金融相关率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1999-2003年:由于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外资的注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持,实现了企业利润的上升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该时期金融相关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4-2006年:在经济、金融逐年上升的情况下,
对于通货膨胀的遏制使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偏向于“稳定”状态的维持,该时期金融资产增速有所减慢,金融相关率平缓下降;2007年至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助推了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金融资产增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表1 1999-2010年各省金融相关比率
数据来源:2000-2011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若按照东、中、西区域进行比较则可以发现:东部地区金融相关率>西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中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且东部地区上升幅度最大,由2.59跃至3.19,增速达23%,西部地区从1999年的2.3到2010年的2.80增长了21%,中部地区仅增长了7.6%;各省变化中位居东部区域的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发挥了支柱作用。从FIR值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区域差异与国家政策不无关系,源自政府的政策扶植往往可以影响资本流向。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无论是总量、增量还是增速均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而言:
第一,东、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主要体现于“量”和“质”两个方面,“量差”源于金融资源和资源交易量的差异;而“质差”则产生于金融结构、市场机制、融资方式以及金融深度的差异。若以地区(人均)存款余额、地区(人均)贷款余额、金融业产值、保费收入、金融机构数为衡量指标,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存款余额占比分别为63.2%、18.8%和18% ①;在金融深化程度上,以金融相关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则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分别为3.19、2.12 和2.8;可见,我国当前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主要为“量差”。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经济水平逐年提高,但上海、北京、广州在经济上的引领作用使得金融资源大量流入该区域,实现了东部金融市场的
“超速”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群的出现更是实现了金融集聚效应,而资本市场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更强化了该区域在全国的核心地位和支撑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资本的东部流入是本区域资源的外流和发展机会的丧失,源自金融抑制的消极影响将进一步恶化本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第二,金融资源分布严重失衡。资源的空间分布往往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速,金融资源的资本效应更会直接影响全国资本的流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对金融资源的大量占据使其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资本市场的繁荣直接导致了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本大量流入东部地区,无法通过金融聚集实现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不断强化东部经济和弱化中西部地区的恶性资本流动中,进一步加剧了东部与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内在形成机制
资源分布不均是区域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Martin P,Rogers所提出的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简称为FC模型)发现,在资本收入不随资本流动而在异地消费的前提下,收入最终将回到资本所有者所在地消费,
[5]其隐含的实质是初始区域经济活动的集中(包括收入和支出的集中),将产生一种经济“吸力”使更多的产业集中于此地,从而扩大市场规模,该模型首次间接揭示了经济活动的聚集效应。延寻模型思路,可以进一步探讨资本“吸力”效应的形成路径,发现金融资源影响区域经济的机理。
将金融资源视为外生变量和因变量的中介,揭示在金融资本初始分布均匀的前提下,外在因素(如开放度、政府政策、运输成本)的微小变动如何引致金融资本在区域间的变动,并最终产生区域金融差异的过程。结合我国区域划分,将交易市场扩大至3个,仍然维持两部门、两种要素的原假设;同时鉴于金融发展水平变化所表
现出的金融要素转移现象,构建模型时将选择区域间资本流动情况为考察变量。假设:
其一,鉴于FDI在中国经济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将全球市场分为与我国对应的三个区域:中国中西部(1区域)、中国东部(2区域)与国外(3区域); 其二,为确保金融资本的实体经济流向,排除资本向金融业、房地产业、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较为集中的产业,仅用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则假定产业规模报酬呈现递增趋势,市场竞争呈现垄断特征且物流费用不可忽视,遵循冰山原则;农业部门规模报酬稳定,交易完全遵循市场规则且交易成本低可忽略不计;
其三,鉴于工业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本与劳动力的依赖,假定影响产出的主要生产要素就是这两种,两者的特性决定了劳动力的非流动性和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实用性模型将考虑市场规模、要素禀赋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非对称性市场特征。 (一)指标选择。
以FC模型为基本框架,以要素禀赋(L,K)、市场份额(S)和产业规模(n)为划分标准对相关指标进行选择。其中,劳动力禀赋即区域就业数;资本禀赋即区域金融资本,可选择存款、贷款或存贷款总和;劳动力份额为区域劳动力占世界劳动力的比值;资本份额为区域金融资本占世界金融资本的比值;产业规模以各区域工业企业总和表示,产业份额为各区域工业产业份额,该指标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体现。为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将对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农产品作为计价物。结合研究关注点,模型将不会对生产技术要素进行细致划分和专门讨论。 在FC模型中任一企业固定的成本支出规定为一个单位资本,单位劳动效率的差异决定可变成本数量为W Lα
m;结合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Dixit-Stiglitz Model,简称D-S模型)对均衡状态下企业价格的描述,零超额利润环境下遵循企业利润最大化定价原则,依据边际成本加成定价法:p= ,则单位价格中可变成本(W Lα
m)所占份额为
,固定成本(W)的占比为
。将标准化农业、工业生产技术参数设定为:α A=1,α M=1-
。则劳动者报酬:W=1。
(二)模型构建。
1.贸易成本禀赋非对称模型。
为直观揭示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市场开放基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现仅考虑位置差异而统一资本与劳动要素:SL i=SK
i=1/3(i=1,2,3),考虑现实信息传递速度和可获取信息量,为使研究根据现实意义引入非对称的贸易成本因素。并假设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参与商品交易的充分性,即使是中西部与国际市场发生商品交易也必须通过东部区域进行中转,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度(Φ)存在明显差异。
短期均衡状态下,农业部门可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测算农产品消费额在总支出中比重。现阶段生产技术落后使得人力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但劳动效率低导致农产品
需求仍然大于供给,使得农产品价格始终大于总支出;同理,根据工业品效用函数测算区域内需求量;在垄断竞争环境下由于无法获取超额利润,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刚好相等:
结合资本收益函数可得区域工业品价格指数△ 1n ω、△ 2n ω、△ 3n ω: 其中,s
ni为区域内企业在总企业数的比例,由于销售收入等于生产成本π i= ,则:π 1= B 1,π
2= B 2,π 3= B
3,由于不考虑储蓄则支出应与收入相等: 由于s n1B 1+s n2B 2+s n3B 3=1,则E ω=
,对L进行标准化处理E
ω=1。由FC模型的基本假设可以判断资本获得平均利润π= =b,区域支出水平s E(
ii= 1,2,3),在资源禀赋相同的假设下s Ei=1/3
长期均衡状态下,内点均衡要求π 1=π 2=π 3,根据 = B得:B 1=B 2=B 3=1: i
可以判断,长期状态下即使区域资源禀赋均衡但发展仍然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在东、中、西三地,中西部与国外市场在企业数目与资源禀赋上不对称,资源使用没有对当地经济产生应有的推力s n1< ,s n3<
,而东部地区资源禀赋高效使用使得其经济助推效应超额释放s n3>
。这说明,长期状态下地理位置的影响将通过市场范围的变化直观表现,并直接影响企业交易的顺利实现。企业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将直接决定其产品流通性,因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市场交流、融合差异直接决定了商品市场的不同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多分布于沿海,港口遍布使该区域可以凭借与外界交流的便利交通实现对交易范围的扩展获取地理优势,而伴随商品交易繁荣而越来越发达的资本市场将吸引更多的中西部资本流,这实现了东部经济更快的发展和区域间更大的经济差距。
对于上述变化最初的引致因素的判断可通过对公式求导得出,当内点均衡时s n1= >0,对Φ 12、Φ
23求导可得两值均小于零,说明东部与外界自由贸易度的提升将通过过量占用金融资源而对中西部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即使在东部与中西部间贸易自由度共同提高的状态下,因发展速率差异仍会导致中西部产业逐渐衰弱(见图1)。
图1 区域间产业份额变化趋势 当s
n1=0,区域间的贸易度将呈现Φ
12(1+2Φ
23)≥1的状态,这是东、中、西部贸易完全开放时的极值状态,意味着中西部产业的完全丧失和东部地区对生产要素的全部占有,此时东部市场扩张的需求将求助于国际间贸易(见图2)。
图2 贸易自由度与产业规模变化趋势
伴随市场规模和开放度提升而对交易行为的刺激,直接导致东部地区贸易自由度的大幅提升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而扩张对资源的占用却导致中西部地区产业规模缩减,降至Φ 2c
1p点时即为东部地区对国内生产要素的全部占有;在首先挤出国内产业的顺序下,东部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影响甚小。因此,区域3的产业份额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稳定趋势,但当东部市场扩张的需求将求助于国际间贸易时,可能导致该区域与中西部同样的变化趋势。
2.资本禀赋非对称模型。
因地理位置差异而导致的区域商品市场规模差异,最终通过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划分,其中的两个引致因素为地理空间和金融资本。贸易成本非对称模型展示了地理空间的影响路径,但它的影响程度是否与现实区域经济差异相符还需要进一步检测金融资本的影响。为直观揭示金融资源禀赋差异所决定的产业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现仅考虑金融差异而统一交易成本与劳动要素。与上述
推导过程相同,仅改变自变量同理推导,最终通过对s Ei、s Ki求导可知:
这说明与商品交易相伴的产业发展受地理空间和资本市场的共同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所在地的企业数量和发展规模,金融资源的差异通过影响产业发展传导至商品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因人力、技术等价值的附加而增加,微小的金融资源差异可能变成巨大的产业水平差距。这种传导机制的放大效应使得金融资源禀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实社会中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正是源于金融资源禀赋对产业聚集效应的倍增影响。
这直观揭示了地理空间与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共同影响,来自于地理位置差异的空间资源分布不均是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基础,自然差异将通过对市场规模的影响而转变为市场差异。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中,最初的区域交易差别会通过利润率的高低划分实现资本的区域流动,即引发资本市场发生变化。这种金融资源禀赋的非对称状态将导致区域产业间更大的差距,而市场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将使得经济差距加剧。
三、基于模型的理论解释
在模型假设条件中对资金流向的控制排除了虚拟经济的影响,使其完全作用于实体
产业发展,那么资本要素对产业规模、产出总量、生产成本等的变化可以完全反映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数理推导的过程分别演示了不同资源禀赋对资本市场的不同影响,当各区域初始金融资源禀赋对称的前提下,助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来自于优越地理位置所实现的便利运输条件,它开启了区域对外交流的“大门”,市场开放程度成为改变资本市场初始均衡状态的变化力;当某一区域开放程度提高而实现商品市场繁荣时,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这将直接导致资本市场的扩展和对金融资源的占用。作为金融资源提供者的区域(即使让渡行为属于被动选择),因为丧失生产资源将对生产力产生损害,进而影响该区域未来发展。
当金融资源不断集中而提高所在区域资源禀赋后,因为资本充裕而不断增强的区域生产力将偏好于对更大市场的占有,这种扩张欲望所导致的生产行为升级将使得金融资源优势升级为产业优势,区域间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当地生产水平和经济增长方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将越拉越大。而产业优势和市场开放程度间的正向变化关系,使得贸易自由度的提升将对产业优势产生强化效应,加速区域差距。我国东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金融差距产生的必然性,即使没有其他外生变量的影响,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仍会通过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形成差异。而经济与金融的内生互动性将导致初始差异的不断扩大和对市场差异的放大。 四、政策建议
作为政府调控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货币政策,必须根据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改变。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信贷调控体系基础上,实现对中西部地区信贷量的扩张;以市场调控、相关利率调整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刺激中西部投资。作为对金融差异的直接管理,政府应鼓励区域特色金融机构发展,通过金融创新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本保障。作为缩减地域差异最直接的方式——政策引导,应通过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东部资金流向中西部转移。这意味着东部
对金融资源的让渡,其实现前提在于让渡行为不损害本区域利益的获取,这涉及东部增长方式的转型,即实现高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引领。最后,作为对生产要素和金融资源来源渠道的扩展——放松中西部外汇管制、完善贸易投资便利措施,实现外部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补充。中西部地区鉴于自身经济基础,应有计划地调整市场环境,在初期对外部资金的吸引是重要基础应适当放松限制,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适时改变。
【相关文献】
[1]董金玲.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综述及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8,(11).
[2]Krugman.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3]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闫丽瑞,田祥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2,(03).
[5]Martin P, Rogers C Anderson 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infrastructur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5, 33(3-4)6.
责任编辑 郁之行
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