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

2020-10-30 来源:我们爱旅游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1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不错素质。

4.推动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身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身的5元钱买不到自身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身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平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身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身的常识、自身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但仅尝试着自身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不错、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不错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了解。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身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利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身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

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3.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卡通之歌”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身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身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身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这边来并说说自身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桌子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身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身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身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身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到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较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了解大型超市。

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自身能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身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一.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二.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三.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

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身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四.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五.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身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推动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身。

延伸活动: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推动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利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身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利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身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利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习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明确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身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身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身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10的减法。

1)教师明确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身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

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身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习: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5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利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身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近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身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身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身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身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身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身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身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身制作的钱

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身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身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身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

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身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6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不错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了解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身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

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加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身的购物体验,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身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

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身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身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身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推动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7

设计意图: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孩子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超市的经验,其中储物箱就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谈到了储物箱打不开的话题,孩子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本次活动,这个内容隐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活动的主要立足点就是利用数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

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密码的情景中感知3个数字不同的排列组合。

2.在活动中体验大家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列卡、PPT、密码箱、礼物(博士帽)

活动过程:

一.交流(回忆超市购物的经验)

1.这是什么地方?(乐购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看到汉字、看到标志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2.这是乐购超市里的什么呢?有什么用?怎样打开储物箱?

小结:超市的储物箱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密码条是为了让我们能打开储物箱。

3.看,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原来他的密码条弄丢了,箱子打不开了。但打只记得密码条上的3个数字,是2.4.6,到底哪个数字排在前,哪个数字排在后,她忘记了,怎么办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幼儿排排看,有几种排发?)

二.幼儿操作(在情景中感知数的排列组合)

1.分散操作,教师观察。

2.交流:请一名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展示。(当场来试一试能否打开)

3.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3个数字排列出6个密码。密码一个也不能漏,漏掉了一个密码就有可能会打不开。

三.幼儿再次操作(利用数经验来解决问题)

1.你们本领真大,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品就在这个箱子里。想要得到奖品一定要打开箱子。告诉你们这三个箱子的密码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数字都是一样的,是3.5.7。

你们知道三个数字可以排除几个密码吗?好,我们赶紧把6个密码排出来。

2.幼儿个体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利用经验的情况。

3.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四.延伸

投放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区域中进行)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不错、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不错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了解。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身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利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身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身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身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身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身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身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身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身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到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较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

2讲述购物的过程,学习用算式表示。

活动准备: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购物过吗?你是根据什么选择商品的?(价格)

2.幼儿个别介绍自身的购物过程。

二.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家图片超市,我们一起来学习购物。(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幼儿观察:重点提醒幼儿了解商品的价格。

2.教师购物①:我有5元钱买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们猜我买了哪2件?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教师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师购物②:我有5元钱可我只买了1件物品,可能还剩几元?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5—3=25—4=1

三.我来买东西

1.幼儿有5元钱,买2件物品正好花完,请自身选择商品。

2.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钱,买1件物品用了几元,还剩几元,请自身选择商品。

4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购物

1.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也去购物,我们一起来帮他完成。

2.教师介绍幼儿活动手册。

3.幼儿分散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