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破产: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作者:陆永花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3年第05期
日前,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宣布实施破产重整。谁能料到,中国赫赫有名的“光伏大王”、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只用8年时间就从天堂跌入地狱。而极具讽刺色彩的是,施正荣曾预测,“2010年后中国光伏业将重新洗牌”。如今毒舌应验,一语成谶,但未曾想到,首当其冲的是他自己先被淘汰出局,还连累一大帮人。 “双反”只是导火索
从现象上看,是美国、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才导致了尚德破产。
2011年10月中旬,美国开启了对华光伏“双反”调查。2012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全票通过针对中国相关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
随后,欧盟也对中国光伏产品挥起大棒。2012年9月初,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
资料显示,在2011年美国“双反”时,国内就有8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由于中国光伏出口欧洲市场高达70%,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击更是致命性的。在欧盟启动反倾销调查申请后仅一个月,在美国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尚德电力和晶澳太阳能等企业由于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频繁收到退市警告。
把中国产品的命运与海外市场捆绑在一块,本身早就埋下了隐患。
中国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占据了全球半壁江山,品牌也是不同凡响,占全球前十名的大半数,技术上也过得去,依旧生存艰难是因为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原料、技术、市场等“三头在外”,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三头落空”。加上国内数百家光伏企业一哄而上,挤在国际市场中,其生存境遇也就可想而知。
而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光伏产业又缺少定价权。一旦欧美经济陷入衰退,加强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光伏产业必遭灭顶之灾。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海外市场成就了尚德的光伏帝业,也将其送上不归路。 施老大的浮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施正荣本人来说,在“老大心态”驱使下,盲目扩张企业的规模,在2005年年底到2008年短短3年时间内,尚德产能从100多兆瓦一路攀升至1000兆瓦,2012年又达到2500兆瓦,由业内小儿科一跃而成全球第一。
在此期间,施正荣又有许多重大投资失误:先是在成都启动的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半途而废,后又在上海投入3亿美元建造50MW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打水漂,再后来与美国MEMC公司的长期合同违约损失2.12亿美元,而耗资1.07亿美元收购日本MSK公司股权后并未赚到钱。
心浮气躁的施正荣没能压得住企业的脚步,尚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最终栽倒在市场陷阱中。
8年前,施正荣在纽交所敲响了尚德电力的上市钟声,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施正荣则在次年被评为中国首富。
可是8年后的今天,江河日下,尚德被国际评级机构抛弃,尚德股价被评级为0,上市主体无锡尚德宣告破产重整,施正荣则被董事会免去董事长职务,又被“诈捐”“利益输送”“转移资产”等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缠身。 各方也应忏悔
而在光伏产业概念化炒作之下,有连续多年的巨额投资项目,加上光伏大佬的名号,当地9家银行一窝蜂地将贷款送上门,银行成了尚德的提款机。而一个时期内,尚德资产负债率已超过81%,银行方面却浑然不觉尚德光鲜外表下潜藏的危机,仍然一个劲地将贷款往施正荣手中塞,生怕冷落了这棵摇钱树而错过发财的机会。
尚德破产,银行需要忏悔。如果不是银行方面的“慷慨”,尚德能够这么轻而易举地从银行获得贷款,拥有如此庞大的流动性,说不定就不会盲目扩张,也不会有今天71亿元银行贷款还贷无门的后患。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也是不民政部门。银行的天性是嫌穷爱富,哪家企业发达了,便蜂拥而上,抢着放贷;而企业一旦走下坡路,银行又立马拉下脸来逼债,全然不顾“热恋”时的情义。
而更应当忏悔的是地方政府。盛极而衰,中国光伏产业何以沦落至此?政府的溺爱难辞其咎。政府的身影在整个光伏产业的兴衰过程中不断晃动。政府不但一手将这个行业捧大,给予该产业各种特殊的政策优惠,而在其产能过剩时又没能及时合理引导,反而继续怂恿其扩张,并提供各种支持。
而且政府往往主导产业发展,而不是通过市场调节,顺其自然,政府的“手”有时会乱动。用“烈火烹油”来形容当初中国光伏产业突飞猛进不为过。截至2011年,我国光伏企业从200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年不足百家发展到400多家,按照全球的装机产能,即使加上国内的那部分,再把全球的光伏电池的需求量都包揽下来,不用说消化一半产能,1/3也用不了,产能严重过剩。
而这种过剩,既是市场性过剩,又是体制性过剩。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产能过剩外,我国工业产能的过快扩张还与投资体制转型、地方政府存在投资冲动以及以GDP为驱动力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密切相关。
如果政府的“手”不加节制,不彻底改变以GDP为纲的发展思路,不尊重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体制改革,而总是由政府指手画脚干预企业发展,尚德危局就不会是个案。
施正荣这位“光伏英雄”已经倒下,尚德的教训也不是他一个人在忏悔。只要各方能从忏悔中悟出点道理,理性善待光伏等朝阳产业乃至中国制造,太阳照样会对其露出灿烂的笑脸。 案例经典 点评:
近日,我国最大也是世界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以至于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光伏产业遭到颠覆性打击。
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光伏产业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制造”,已占据全球行业技术前沿阵地,许多技术已是世界领先,高屋建瓴,有气势也有希望。
从成本核算角度来看,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而化石能源的成本在不断上升。目前,德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及美国部分州,已实现或接近“电网平价”。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作为雾霾的重要制造者,火电厂未来肯定要受到限制。加快发展光伏产业,不仅能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也有助于缓解和消除雾霾天气等问题。
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我国政府正积极谋划“光伏下乡”计划。据悉,工信部正在牵头组织制定一项主题为“光伏下乡”的计划,旨在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进入农村市场。 尚德破产重整之后,我国光伏产业已进入救赎期,要让朝阳产业重新恢复青春朝气,各方必须密切配合。令人欣慰的是,银行并没有对光伏业失去信心。
4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国内光伏产品制造商晶科能源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一项为期15年总计58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将用于发展其国内光伏能源项目。这表明,当银行向尚德“逼债”时,并没有对光伏业失去信心。
由此观之,中国光伏产业仍具光明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蔡恩泽,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