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矿物掺合料改良混凝土微观结构机理研究

2020-10-31 来源:我们爱旅游
第37卷第16期 2 0 1 1年6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0l_37 No.16 Jun.2011 ・13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16—0133-03 矿物掺合料改良混凝土微观结构机理研究 金理强 张俊民摘徐锦平 要:运用显微硬度仪和压汞法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改善 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和孔结构,与“单掺”“不掺”矿物掺合料相比,“双掺”矿物掺合料使混凝土的总空隙率和临界孔径 都大大降低,界面过渡区宽度变窄,混凝土微观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矿物掺合料,微观结构,界面过渡区,孔结构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1 试验  原材料 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多组分、多孔隙的复合材料。为提高 1.1水泥:内蒙某水泥厂生产的P.0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各 混凝土的耐久性,越来越多的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被引入到  混凝土中。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加入改变了传统混凝土的组分,也 项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改变了其相应的特性。然而,试验中往往过多的从宏观角度研究 其特性的变化,忽视了混凝土宏观行为与微观结构问的内在联 系。已有文献[1][2]指出,要想深入理解混凝土渗透性等特性, 表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 检测 比轰面积 烧失 碱含 项目 m2/kg 量/% 量/% 指标 ≤350 ≤5.凝结时间 抗折强 度/MPa 抗压强 度/MPa 要求 ≥45 rain l≤10 h 35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对其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如混凝土的空  l 6.5 16.0I 42 5 隙率、最可几孔径和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本文通过显微硬度测定 检测结果 340 3.9 O.58 2 h 48 minl3 h 40 arin 6.2 l 8.9 31.5l 49.1 .0 ≤0.60 初凝 I 终凝 3 d I28 d 3 d l 28 d 仪和压汞试验,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特 砂:普通河砂,细度模数为2.6~3.1,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均满 足相应规范要求。 征,以及其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分布形状。 管径基础上再加1倍管径宽度。基础顶应在涵管纵向预留0.3%~ 3.3 回填 0.6%的预拱度,基础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5%,并检验基地承载 回填料采用10%石灰土,涵管两侧回填对称施工,分层回填, 力满足设计要求。 每层厚度为20 cm。涵管上方当回填土厚度超过30 cm后,采用 3.2涵洞就位安装 在涵洞基础处理完成后,对运至现场涵洞进行就位安装工作。 1)检查涵管底部基础平整度、水平、标高;核对土建基准,确 轧路机静压;填土厚度超过60 cm后,采用轧路机振压,压实度同 路基相应层位压实标准。 波纹管涵施工现场照片如图3所示。 定涵洞位置、中心轴线、中点。2)连接安装波纹管:根据涵洞实际 4结语 情况,排放涵管。3)管壁内外涂沥青,沥青可采用乳化沥青或热 津港高速公路工程中外环河涵洞采用金属波纹管涵新型道 沥青两遍,一般沥青涂层的厚度要达到0.5 Inn]。4)用千斤顶校 路建材,相对钢筋混凝土管涵节约工期约1个月,工程造价节省 正整道涵管,使其中心在所规定的中心线上。 约30万元。从通车两年来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因此,金属 波纹涵管涵在滨海软土地基中应用,充分发挥抗变形能力较强特 点,大大提高了道路行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避免了道路中桥涵 构造物的“跳台错车”现象。 ,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S]. [2]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1. 图3波纹管涵施工现场照片 [3]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1. On application of YTHG in soft.soil foundation in coastal areas YAN Xi.hua Abstract: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YTHG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as the new culvert pipe materialsmain1y introduces the design scheme。 ,the construction craft and the precautious problem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YTHG in the expressways of softsoil foundation by taking its appli— —cation in Jin—Gang expressway,and prov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YTHG. Key words:YTHG,soft—soil foundation in coastal area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11.02—16 作者简介:金理强(1972一),男,硕士 工程师,江西省现代路桥工程总公司,江西上饶张俊民(1967一),男,工程师,江西省现代路桥工程总公司,江西上饶334000 334000 徐锦平(1977-),男,硕士,工程师,江西省九江市公路设计院。江西九江332000 ・134・ 第37卷第16期 2 0 1 1年6月 山 西 建 筑 碎石:普通碎石。粒径范围采用5 mm~31.5 mrtl的连续级 布形状及其特征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压汞试验测得混凝土孔结 配,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粉煤灰:当地发电厂生产的I级粉煤灰,各项指标见表2。 表2粉煤灰性能指标 % 指标 I GB1596-Ⅱ 9 Ⅲ 元宝山I级粉煤灰 细度(45 J玎筛余) ≤】2 ≤20 ≤45 9.07 需水量比 ≤95 ≤105 ≤ll5 91.6 烧失量 ≤5 ≤8 ≤l5 0.25 含水量 ≤1 ≤l 不要求 0.4 三氧化硫 ≤3 ≤3 ≤3 0.4l 28 d抗压强度比 ≥75 ≥62 94 矿渣粉:内蒙某水泥厂生产的矿渣粉,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 标准。 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 水:地下洁净水。 1.2试验配比与方法 试验共制作了4组混凝土试样构件。构件规格为150 cm x 15 omx15 cm。每组配合比制作3个构件,共12个。试验混凝土 配合比是在确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粉煤灰及磨细 矿渣等量取代水泥,按照“单掺”粉煤灰、矿渣粉以及“双掺”的方 法掺入。具体配合比见表3。构件成型后,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一 年后取样进行界面过渡区试验和压汞试验。 表3混凝土配合比 编号 w/c 水泥 粉煤灰 矿渣粉 减水荆 础 石 水 kg/m3 ks/m3 ks/m3 % ks/m ks/in3 ks/m 1号 0.45 400 0 O O.7 637 1 162 188.8 2号 0.45 40O 46.8 0 0.7 637 1 162 180 3号 0.45 3l2 0 78 O.7 637 l 162 175.5 4号 0.45 273 46.8 78 O.7 634 1 162 179.01 2结果讨论与分析 2.1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试验结果及分析 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界面,此界面 不是局限于“面”,而是水泥石与集料之间存在一过渡区。界面过 渡区粘结力的好坏不仅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揭示了混凝土内部结 构的紧密程度。本试验采用HXS一1000A型显微硬度测定仪进行 测定。每个试样共测试l2个点。试验结果见图1,图2。由图1 可知,复合掺入15%粉煤灰、25%矿渣粉的4号混凝土显微硬度 平均值为30.2 MP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掺合料混凝土。“单掺” 粉煤灰、矿渣粉的2号,3号混凝土显微硬度值大致相同,但高于 1号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普通混凝土。从图2界面过渡区分布宽度 来看4号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分布宽度最短,为70 Ixm。其界面过 渡区分布宽度的变窄将延长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通道的时间,这 对其渗透性能的提高是有利的。 量J萎v I-*-l痧 挂1硝0I- oL0 30 — 50 —70——190—1 10 构特征参数见表4。 呈120 詈80 菩4'鲁 0 0 1号 2号 3号4号 混凝土编号 图2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分布宽度 表4混凝土孔结构特征参数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总空隙率/% 13.98 l5.62 l1.31 9.38 总孔体积/mL・g一 0.048 8 0.083 0.O42 8 0.O45 4 最*-j')LqL/ ̄m 0.072 2 0.Q54l 0.O18 0.0o8 6 临界孔径/ m 0.108 3 0.O72l 0.043 3 0.036 孔隙率表示的是孔的体积占样品体积的百分比。由表4可 以看出,混凝土各组分的不同,其孔结构参数呈现不同的特征,并 且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将4号和1号,2号,3号试样对比发现, 4号试样总空隙率最低,为9.38%,比2号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的空隙率低32.9%。这是由于粉煤灰、矿渣粉微粒能均匀分布于 水泥浆体基相之中,就像微细的集料一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 水泥浆体的孔结构。从表4中可知矿物掺合料的复合掺入可以 大大有效降低混凝土中的空隙率。 描述孔结构形态时,常用临界孔径和最可几孔径参数。临界 孔径是指能将较大的孔隙连通起来的各孔的最大孔级,反映了混 凝土中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路径的曲折性。临界孔径对混凝土 的渗透性影响最为重要。临界孔径为累积孔体积图上开始大量 增加孔体积处所对应的孔径。最可几孔径是指在孔径分布微分 曲线图中,其曲线峰值所对应的孔径,物理意义为:混凝土中小于 该孔径则不能形成连通的孔道,也为出现几率最大的孔径。累积 孔体积分布、孔径分布微分曲线分别见图3,图4。由表4,图3,图4 可以看出4号比1号的临界孔径大幅减小,为0.036 m,减小幅 度达3倍之多;最可几孔体积减小了88%,为0.008 6 p,m,表明在 混凝土中复合掺人15%的粉煤灰和25%的矿渣粉能明显使混凝 土浆体中的孔结构连通性变差。以临界孔径评价混凝土的渗透 性能,可以预测,在掺有15%粉煤灰和25%矿渣粉的“双掺”混凝 土中,其抗渗性能最好。 肇o0041.卜暗+l061 量 . 幕0021.} 颦 0 .00 。 距/Izm 图3累积孔体积分布图 3结语 1)矿物掺合料的加入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与 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双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 显微硬度值增大了1.7倍,界面过渡区分布宽度减小了32.9%; 与“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矿渣粉混凝土相比显微硬度值分别增大 了0.5倍和0.6倍,界面过渡区分布宽度减小了30%和22.2%。 2)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对混凝土孔结构的总空隙率和孔径分 布影响较大。与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相比,复合掺入20%粉 煤灰和25%矿渣粉的混凝土的总空隙率减少了32.9%,临界孔径 减少了300%;与“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矿渣粉混凝土相比总空 第37卷第16期 2 0 1 1年6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37 No.16 Jun. 2011 ・135・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16—0135—02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的探讨 杨红毅 摘要:主要通过洋勉高速公路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讲述了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及应该注意的 问题,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以使所确定的沥青用量更加合理。 关键词:沥青,最佳用量,确定 中图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和通车促进了我 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里程在不断 应的沥青用量。 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将所得的试验结果在图纸上画出来, 并把各点连成光滑曲线,然后在图中求取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时所  迅速增长,沥青路面由于其自身的抗滑性、舒适性和易修复性等 需的各沥青用量。下面结合洋勉高速路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阐述 优点在路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 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是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用 洋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C一13型细粒式沥青混 量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当沥青用量过 经过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及分析汇总表如表1所示。 少时,集料表面沥青膜过薄,混合料呈干枯状而缺乏足够的粘结 凝土,力,不能形成高的强度,稳定度不高,耐久性差,如水破坏、沥青老 化等。 1)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 。 如图1所示,求取马歇尔稳定度和密度最大值相对应的沥青 用量a,:5.2%和a =5.2%,目标空隙率的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a =4.6%,以及饱和度范围的中值a =4.5%,最佳沥青用量的 OAC1=(aI+02+03+ )/4。 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混合料粘结力逐渐增强,稳定度随之 提高。然而随着沥青用量的进一步增加,集料表面沥青薄膜增 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动位移,从而降低稳定度,产生泛油、壅 包和车辙现象,影响行车安全和美观,并对路面产生一定程度的 破坏。  厚,自由沥青增多,自由沥青就如集料颗粒之间的润滑剂,使颗粒 初始值为OAC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包括沥青饱和度的要求 范围,则: OACl=(aj+U2+a )/3。 如何准确确定沥青最佳用量是每一位试验检测人员应尽的 责任,因此,寻找一种合理的沥青用量确定方法,使得所确定的沥 青用量适中(即最佳沥青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 4.9%。 于是有初始值OAC =(5.2%+5.2%+4.6%+4.5%)/4= 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中值OAC:。 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包括矿料间隙VMA)的沥青 用量OAC…~OAC 的中值作为 c2。 OAC2=(OAC…+OAC )/2。 2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方法 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采用马歇尔法进行。马歇尔试验分 3个程序:确定混合料视密度、测定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 值、分析试件的空隙率。为掌握每组试件中各单个试件的特性, 需要把马歇尔试验结果在图纸上绘制成特性曲线。为了确定最 佳沥青用量OAC 和OAC ,需要在特性曲线上分析求出一系列相 首先检查在沥青用量为初始值OAC =4.9%,沥青混合料的 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检验矿料间隙VMA是否符合要 隙率分别减少了39.9%和17%,临界孔径分别减少了49.4%和 [2] 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16.9%,“双掺”混凝土微观结构改善最为明显。 参考文献: 社,1999. [3] 付洪波.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强度和早期裂缝的影响 [J].山西建筑,2010,36(7):135—136. [1] 赵铁军.混凝土渗透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s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containing different mineral admixtures JIN Li—qiang ZHANG Jun-min XU Jin-ping Abs ̄act:In this paper,Mercury Intrusion Poresmety(MIrP)and micro—hardness were used to test microstruetures of ordina1 concrete with dif- ferent mineral admixtur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neral admixtureg ar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pore structures and ITZ of ordlna1 concrete. Compared with single—added additives,multi—added additives made total pore volumes and pore diameters of ordinal concrete greatlv are reduced. and the width of ITZ decreases.Therefore,tIle microstructures of ordina1 concrete were obviously enhanced. Key words:admixture,microstructures,ITZ,pore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1.02—18 作者简介:杨红毅(1971-),男,工程师,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