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的密营文化研究
盖开云1 陈建霞2
(1.白山市浑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吉林…白山…134300;2.白山市浑江区实验小学,吉林…白山…134300)
摘 要:东北抗联密营是只在我国东北呈现出的一道独特的、有一定地域特点的文化,它深刻地印证了当地的社会和历史发展痕迹,为研究当代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场景再现。
关键词:抗联文化;密营文化
1 东北抗联密营文化的历史溯源
根据古书记载,东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肃慎人的居住环境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使“穴居”的真实面貌更为引人入胜,又充满难解的疑惑。
东北地区的民族至少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习俗。所谓“巢居”,就是在树上搭设临时住处,比较凉爽便于度夏;“穴处”则是住在地上挖穴的屋子里,利于保暖抵抗严寒,也可以说是“地上一半地下一半”的屋子。这种地穴或半地穴的房子,甚至个别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存在。满、赫哲、鄂伦春等民族冬季住宅都曾有过这种形式,东北民间把这种屋子称为“地窨子”或“地窝棚”。这样的居所是东北特有的气候环境决定的,是在物质匮乏条件下自然而然产生的居所。
大部分抗联战士都是当地人,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收编的土匪,他们对这种房子的建筑都很熟悉。如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出生于吉林省郭化县的一个满族家庭。加上大部分的抗联战士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所以说密营在抗战时期的东北广泛存在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东北抗联在特殊时期创造了组织之完备、斗争之顽强、叫世人瞩目、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密营文化。
子式,中期有霸王圈式,晚期还出现了较隐蔽的天然式密营,把自然山洞作为密营。也可以说这几种形式的密营在不同时期都有交叉出现过。不管哪种形式的密营,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隐蔽、安全,这样就不得不考虑利用地形作伪装,所以密营的房址一般选在比较隐蔽、背风向阳并且有水源的地方。
地窨子式密营,先向地下挖三四尺深的长方形坑,空间的大小根据居住抗联战士的多少确定。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坑内立起中间高、两边矮的几排房柱,柱上再加檀椽,椽子的下端搭在坑沿的地面上或插进坑壁的土里,房顶上有的用木板或草把遮盖。地面上的部分有的用木材垛起来再用泥巴封堵,为了迷惑敌人,还在外面用树枝或杂草做一下伪装。这种房子地上和地下部分约各占一半,屋内空间高约2米,有的在屋内砌火坑或搭板铺,在板铺上铺一些杂草,并在地中央升火取暖。
马架子式密营是密营当中一种较简易的建筑格式,其建筑方法是将两块木材交叉在一起,使棚顶形成坡度,中间搭一根较粗的圆木,四周用木头堆砌,然后再用泥巴抺上,最后再用木板或树皮遮盖,没有窗户,门在一头或两头,当地农民叫它“戗子”。这种形式的密营架设较简单、快捷,取材方便,隐蔽性较好,很适合在夏季使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通风不良,阴暗潮湿,空间较小,不能容纳太多的人。
霸王圈式密营一般借助特殊的地理环境建造,大部分选择在背风向阳的一侧,向地下挖2米左右,上面搭上棚子,里面用木头垒成墙,为了隐蔽可以在棚上用灌木或杂草伪装。这种密营适合大部队居住。
天然式密营一般利用高山深处的自然山洞作为密营,这种密营的优点为冬暖夏冷、便于隐蔽、空间较大、容纳的人数较多、视线开阔、便于观察敌情。如在浑江区发现的密营是1935年抗联战士利用月芽古洞作为密营。此洞位
2 抗联密营文化的建筑格式的剖析
女真人普遍的冬季居所的建造形式,《金史》中是这样记载的:“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这是东北民族特有的创造,源于因地而宜的生存智慧。东北抗联密营的建筑格式,早期有马架子式和地窨
【作者简介】盖开云(1973—),男,本科。
【作者简介】陈建霞,女,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小学生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086Vol.153
于高山深处,上下两个洞口,中间连通,便于沟通,洞口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洞顶常年有水从岩缝中滴入洞中。可以说这是一处非常理想的密营。
3 抗联密营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悍然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侵略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仅4个月零18天的时间,整个东三省便沦于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七七事变后,日本进一步整顿和加强了军、警、宪特机构,强化了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并在经济上进行了严密封锁,妄图消灭抗日联军,以巩固其后方物资基础。同时,日伪当局又整修警备道路,补充警备通讯网,加紧集甲并屯,修建“集团部落”,厉行户口调查和严格保甲制度,取缔和收缴民间枪支。在这次归屯中,农民遭受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日伪当局全力建设“集团部落”和实施保甲制度的主要目的:一是把抗联从原来的村屯中分离出去;二是“严肃划分民匪,使不良分子不得混迹村团以内”,妄图“确立永久安全及区村自给基础”。他们把抗联活动的游击区分为三类,即“匪区”“半匪区”“准半匪区”。抗日武装活动的所谓“匪区”禁止一切居民居住,全部赶到“集团部落”。农种地则限制在距离“集团部落”4千米范围内禁止种植可供直接食用的玉米、薯类和豆类,对食盐控制得更为严格,严密监视流通渠道。
1937年后,日伪为清剿第一路军,在东、南满地区开展“大讨伐”和集甲并屯,抗日游击根据地不断收缩,抗联行军作战面临极大困难。这样就产生了较早的抗联密营。
4 东北抗联密营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东北抗联密营的产生对东北抗联14年的抗日斗争及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1937年后,第一路军在白山、通化地区修建了大批密营。密营分为地窨子式、马架子式、霸王圈式、天然式四种,密营里建有营房、粮仓、修械所、医疗所、被服厂、印刷厂、联络站等。白山地区的濛江(现靖宇)、长白、抚松等地修建的密营密度较高。据史料记载,仅在濛江的那尔轰就建有各种类型的密营70余处。
抗联在东、南满地区的频繁战斗对日伪当局产生很大的威胁,成为他们的心头之患。因此,1937年冬,日伪为清剿第一路军,在东、南满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讨伐”。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有效地保存自己的实力,第一路军各部充分发挥密营的作用,声东击西、忽左忽右,牵得日伪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
军精疲力竭、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我抗联战士伺机把日伪军歼灭。此时密营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中原的地道。
在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统治下,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不断收缩,抗联行军作战和生活、医疗等都面临极大的困难。特别是1938年抗联进入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解决粮食问题的重担自然落到了在密营留守的人员身上。这些留守人员便在密营周围种植一些便于侍弄、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如土豆、萝卜、小米等。东北抗联老战士王一知回忆称:“当时抗联也学延安时期自己种些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待成熟后收割储存起来,以作急需的救命粮。当时抗联五军种地处已经收了些土豆、白菜、玉米等农作物。”东北抗联部队的密营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的部队,对抗联部队的生存、发展、壮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密营作为抗联战士的根据地,为抗联战士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抗联战士才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否则,在日伪军“跟踪追击、断其粮道、绝其给养、逐步压缩包围”的围剿下,这支顽强不屈的抗联部队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东北抗联密营在很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密营也为抗联战士提供了休整、总结经验、学习文化的场所。据史料记载,在密营处还经常开设军事训练课程、马列主义政治课程,并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如在密营传达了1938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发出致杨靖宇并转东北抗日联军及全体同胞的致敬电,对长期艰苦奋斗在东北的抗日民众和抗日联军表示敬意,高度评价东北抗日联军是“在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抗联第一路军指战员在与党中央隔绝联系数年后,面临内外交困的险恶形势下,得到了来自中央的召唤和慰问,全体指战员倍感亲切,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
东北抗联密营文化是只在我国东北呈现出的一道独特的、有一定地域特点的文化,它深刻地印证了当地的社会和历史的痕迹。它为研究当代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场景再现。毫不夸张地说,“中原有地道战文化,东北有密营文化”。把这两种文化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两种文化都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显示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强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2](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初国任,郝祥东.中共白山历史(1921—2000)[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03.
2019.03(下)0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