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这部作品情节很单一,很清晰,讲了一个回民杨三老汉历经艰辛,去赶往礼拜的故事。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含蓄地隐于作品中,而是很直接地表露出来。有人可能会说,这篇作品的文学性似乎牵强些,可读性差了点。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可读性并不在于文学味道的浓与淡。关键是它给我们阐释了一个崭新的审美意象——铁铸的残月亮。我们可能在以往作品中常遇到“月亮”这一意象,通常它代表了阴柔,与太阳意象是相对的,月光似水,柔情似月。月亮的出现往往构造出一种柔弱悲哀的气氛。无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明月夜,短松冈”,都是如此。可是本篇中的月亮却是铁的,“那三间破屋顶上也插着一柄铁铸的月亮”。铁月亮不悲凉了,而近乎于悲壮了。\"残\"。即在追寻信仰路途中的贫困的生活,信仰的不易和苦难的历史。
为什么作者这里要一反常式,构建出一个“铁月亮”来呢?这里我个人认为这柄铁月亮包含了两层含义:一,这柄月亮是残缺的,它并不圆满。这象征了当地回民生活的不圆满,残月的缺,昭示了回民心灵上曾留下过的伤害,他们生活环境是极恶劣的,甚至是非人的。”这一带的穷山里,人活得不像人样,日子是亡人舍下的一半,心是碎了一半的心。连寺上的弯月也缺着一块。”这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残缺”,渗透着“怪异”。这种残缺是无法弥补的,“残月”正是回民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的象征。二、这柄月亮是铁铸的,象征了一种坚韧不拔,执着坚定的精神追求,同时“铁月亮”也象征了永远存在,即使屋倒了“月亮”还会存在,它代表了一种永恒,亘古不变。这一带回民身上有着铁一样的性格。“马五爷命定的日子那一天,血淌在砂土地上的蒿子草丛里。”可杨三老汉“那时随马五爷学得心硬气强,一声不吭地拾那冰上的榆树皮皮,”“在这片山沟里长大成人,那种时候总是心硬得赛铁”,“那种时候,人得较着一口气,”的确如此,在那样恶劣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没有那股子硬气,很难活下来,柔弱的人是一秒钟也坚持不了的。可我们又怎样呢?“不像如今,太平日子的面馍馍,人过得没出息了”。我们几时出息过?很少吧?农民的性格
真正是赛铁,这是广大的农民能够长期平静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法宝。然而富裕生活中的我们,这件“法宝”是不是已经成了真正的“残月”了呢?值得深思。另外,这里铁月亮也象征了“回民信仰的坚定不移,执着恒久。“人得有个念想”“这个念想人可是能为了它舍命呐。”作为回民精神寄托,精神动力的“念想”,回民一直是比较执着和虔诚的。无论是困难环境还是太平日子,都始终应该存有“念想”,这可以使一切浮躁情绪都归于平静,这一带穷山恶水中的人活得虽然不像人但是却“万般平静”这里就不难理解了。铁月亮,铁信仰,永恒地存在于人们的心里。
平静的荒凉中滋生着穷人的念想;黄土的沟壑里涌动着不息的源流。我们虽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这种宗教情结,但“念想”不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吗?在我们今天穷的只剩下钱的时代里,真的应该有个念想,该有个“铁月亮”。
杨三老汉正是这生长在绝境的众黄叶树中的一棵,他扎根在长不出“青灵绿草的”粗砺砺的西海固,“成年用晒焉的苦苦菜填肚子”,满门都被镇压回民谋反的国民党的兵杀害了,壮年时又赶上谋反的名,逃到青海的破窑蹲了几年冻坏了腿,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境遇下杨三老汉却熬了过来,非但熬了过来,还感到“碎了一半的心”万般平静。“平静”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已经大大超出了生存的层次而进入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让杨三老汉感觉到了平静,沉入存在的体验中去的呢?是那可以让人为之舍命的“念想”—— 哲合忍耶教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张承志所认为的在生命、处境和美之上应该存在的“一个什么”。
在《残月》中张承志特地设置了一个外来者——洋人布朗小姐,她是身负着拯救的使命而来的,用现代文明的眼光来打量这个封闭的世界,并掏出赞助搞了个退耕还牧,帮助这山沟沟里的人们脱贫,然而最后却是杨三老汉给了她精神上的指引:“丫头,慢慢地你就明白了,人得有个念想。”有个念想远比“退耕还牧”要重要的多,精神性的因素远在物质
之上。
“念想”不是帮布朗小姐翻译的“眼镜人”所说的“希望”,象征知识分子的“眼镜人”是把“念想”放在了现代文明社会的语境中去思考,希望更多是欲望的代名词,带有现代社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而“念想”是一种纯粹的宗教体验,这是不能用逻辑理性来衡量的,念想是西海固这些贫瘠生命顽强生存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是念想使他们在苦难中焕发出强悍的生命力,呈现出一种崇高的美感。
“活着,而且美,又在那样的险境之中,这三者之上应该有一个什么。”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处境与美的问题的思索,这个玄秘的思索也展开在他1985年写下的《残月》中。
信仰安拉是伊斯兰教的核心与基础。穆斯林应坚定不移的相信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
信仰安拉是伊斯兰教的核心与基础。穆斯林应坚定不移的相信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伊斯兰教认为宇宙是由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组成的,天仙是安拉用光创造的神,是执行安拉各项命令的神体,他们管理天园并向人类传达安拉的旨意。使者是安拉派遣到人类的男人,引导人们“皈依正道”。经典是安拉降示给使者们的天经,是安拉的言词。世间一切事物均由安拉前定,无法改变,承认和顺从是唯一的出路。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全部毁灭, 此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并对复生的灵魂与肉体进行判决,行善者入天堂,作恶者入火狱。
念诵“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以表白自身信仰。中国穆斯林称其为“清真言”。 以严肃和心悦诚服的态度,用阿拉伯语口念“作证词”。念作证词是“五
功”之手,是最基本的功课。一日五次礼拜。礼拜必须面向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圣城麦加,在中国即朝西方。礼拜是一项重要的宗教仪式,是每一位成人穆斯林的\"天职\"。礼拜有一定的朝向、时间、仪式和要求。伊斯兰教规定每日礼拜五次,它们是:
晨礼(从拂晓到日出)
响礼(从中午刚过到日偏西)
晡礼(从日偏西至日落)
昏礼(从日落至晚霞消失)
宵礼(从晚霞消失至次日拂晓)
此外,每星期五主麻日响礼时间,要求穆斯林到清真寺做集体礼拜“聚礼”。在开斋节和宰牲节时举行“会礼”。
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