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作业的分层设计有效路径探究
摘要: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地执行,对小学阶段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作业,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更在于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态度以及心理品质的养成。双减背景下,作业质量的好坏更加取决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程度。分层作业源于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分层作业有多种分层的方式,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学生,促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效的完成作业。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在总结笔者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作业的分层设计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与梳理。
关键词:双减 小学高段 数学教学 课堂作业 分层设计
经过系统的实践总结,笔者发现分层作业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确实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少的老师片面理解分层,导致分层作业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说有的是表面分层:有的老师认为平时作业中有基础题和拓展题就是分层;机械分层:有的分层作业的类型仅仅是难易不同的题目,没有相关的实践类、阅读类的作业,这种分层作业长期以往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认为数学就是解题;另外还有标签化:有的老师是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类,并且规定优秀学生可以选择C类作业;比较差的学生们只能选择a类基础类作业,所以这就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我们的分层作业似乎就成了罪魁祸首,这种分层作业的做法对学生的影响一定是负面的。
一、锚定最近发展区,根据作业难易程度分层
学优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思维的品质,这是老师布置数学课堂作业的核
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首先可以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等,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设置。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作业量调整作业难度,来提高我们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作业布置的时候,控制好作业量的前提下,可以先设计好巩固类。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开放题综合题等等,设计拓展力的提高类的作业。接着可以着眼于课时内容和单元整体来设计实践类或阅读类的C类作业。三类作业,ABC类是根据所要完成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时长来划分的。在设计的这也是我们老师们比较常用的分层作业的设计。A类我们可以从教材上去选择, B类可以把教材的一些题目进行一些改编;C类我们可以是实践类或者阅读类的题目,希望学生花一些时间,不是么轻易可以完成的好。这是分层作业设计的最基本的路径,也就是根据作业题目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层。
二、聚焦个性发展,依据不同学习风格分层
分层数作业设计的第二类即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来进行分层。脑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的思维,并不存在高下之分。只不过每个人的风格不一定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学生的不同,其实是自己思维风格或者学习风格的不同,而老师需要做的是能够给学生提供机会来展现自己的不同风格或者个性差异。
比如说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ABC类作业。A类就是一个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B类是“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面积都是六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这一题其实也是教材的改编,而部分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还是有点困难的;C类题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正方形,并在量出正方形的边长之后计算出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实践题。
这样就保证我们的本课时课堂教学的分层作业包含了计算类、操作类、还有实践类的题目,这样就供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求,喜欢计算的可以选择计算类;喜欢动手操作的可以选择实践操作类。因为学生们是在做中学,做中思,更加符合小学生的一个年龄特点。所以说平时在分层作业设计中,需要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来进行分层,来激发不同风格的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推动主动探究,立足评价规则动态分层
分层作业的目标是通过作业结构的优化来提升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学习。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比作业的完成和正确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作业的主动投入,就是愿意做,而且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探究。如果作业分层了,但评价仍然用统一的标准,不是好就是差,不是对就是错,那就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所以说,为了降低分层作业中容易引发的标签效应,在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时,我们可以根据评价的规则来进行分层。激励学生自我挑战超越自我。
我们怎样来设设置评价规则?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评价规则,而且最好是要和学生一起来商讨分层作业的评价规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分层作业是出自学生自己,而不是老师强加的,这样学生就更愿意来参与这样的规则。比如说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商定:给分层作业中的每道题按照其完成的时长与难易从低到高标上一星、二星、三星,甚至可以是四星。这个星级是根据每道题或者每一个问题所完成的时长与难易从低到高标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独立完成,或者同伴互助完成。做对或者说不做的不批评,对于做的对或者做的好的,给予相应的销售奖励。这个分层作业规则就是老师要和学生一起来商讨分层作业评价规则,然后最终全班能够形成比较一致的这种评价规则。
四、着眼共同进步,基于学习小组科学分层
学习小组其实是课堂作业封层设计实施的必要承载形式。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开发除了强强组合,强弱组合,弱弱组合等各种学习小组形式。一般都是每个小组配备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去和比较薄弱的学生结对。但是渐渐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这种分组不如学生自己的自主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小组分组策略。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确定为4~6人,避免人数过多出现“少一人也不影响小组活动效果”的现象,避免人数过少出现“小组互动学习矛盾尖锐”的现象,保证人人参与机会均等,生成和谐的交流、讨论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将数学能力强与弱的学生搭配分组,保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能力的推动;选拔数学能力强、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能够系统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带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作业的动手实践、讨论和交流中,避免出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小组成员动态调整,促进学生间的系统交流和深度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数学能力的系统推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出现学生“强强合作”,到最后学困生没有结对对象的情况,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工作,同时也适度激励学困生去更加的努力,成长为同学都愿意结对的组员。团队的作用发挥好了,分层作业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比我们从成人的视角来进行帮助、讲解效果更好。
上述的四类分层作业的设计实施路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合起来使用。比如说我们有的课时适合根据作业难易程度来进行分层;而有的课时内容或有的单元内容适合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分层;有的分层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根据评价规则动态分层;而当某一章节进入整体复习时,一般就可以跟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类路径结合起来。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去融合、智慧的使用。分层作业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效果,不一定是立竿见影,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但是目前的分层作业探索时间,确实
已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作业情感方面凸显出了巨大的功效。一定要对分层作业的技巧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要创造出更富有启发性、开放性与实效性的分层作业,能够更好的去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双减政策赋予每个数学教师的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小学高段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 2020(12):80.
[2]李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16):90-91.
[3]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8):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