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2018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8〕2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2018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京市2018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电子政务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电子政务综合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应用等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项电子政务应用,加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不断提高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水平,逐步建立与新时代政府履职相适应的电子政务工作体系。
一、加快基础资源集约化标准化建设
(一)加快网络整合和业务系统迁移。整合各类非涉密业务专网,按照国家和省电子政务外网相关标准和规范,与市电子政务外网对接。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合理分类,将非涉密业务应用迁移至市电子政务外网,今后各区、各部门新建和续建的非涉密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必须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部署。(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各区政府、市各部门负责落实)
(二)升级改造市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提升市电子政务外网及政务数据中心的运行支撑能力。按照电子政务外网接入标准规范,从准入控制、边界防护、安全审计、身份鉴别等方面,对接入的业务专网、终端进行安全防护。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建设市级综合安全管理平台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信息中心负责落实)
(三)完善市级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市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将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推进各部门、各公共企事业单位相关数据资源接入市级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与省级统一平台对接。建成省、市、区三级互联互通的共享交换平台体系,促进各行业各部门信息向各级政府部门共享。(市发改委牵头,各区政府、市各部门,市信息中心负责落实)
(四)建设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APP统一技术平台。完成各区和少数独立平台运行的部门政府网站向全市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迁移。实施部门和区政府网站标准化改造,降低网站维护难度。构建分类科学、集中规范、共享共用的全市政府网站统一信息资源库。推进全市各类政务服务APP整合并入“我的南京”APP,实现政府网站和政务APP后台数据资源共享、前台办事服务联动。(市政府办公厅、发改委牵头,各区政府、市各部门,
市信息中心负责落实)
(五)推广应用统一身份认证注册服务。完成省电子政务外网南京市电子认证注册服务分中心(LRA分中心)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全省通用的电子认证服务和用户管理体系。今后新建和改建的全市非涉密重点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原则上都要统一使用市LRA分中心颁发的数字证书。(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各区政府、市各部门负责落实)
二、优化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一)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加快落实《南京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全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和省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持续健全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工作体系,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整体水平。完善全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办理体系,继续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向各区(园区)的延伸覆盖,建成全市域范围的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办理体系。(市政务办牵头,各区政府、市各部门负责落实)
(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在区域、类型、业务、流程上的全覆盖;完成并推广运用“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取消名称预核流程。搭建南京工商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网上便民服务功能在移动互联网上延伸,切实做到“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能快则快”。(市工商局负责落实)
(三)建设智慧房产数据中心及行政审批系统。建立智慧房产数据中心,为住房保障各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数据交互支撑,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归集、整理与服务,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及一致性。建立房产行政审批全流程各环节的闭合化监管服务,形成市、
区、街一体化的房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房产事项的不见面审批和一网式服务。建设完善“智慧测绘”、“人才安居”、房产微政务等应用系统。(市房产局负责落实)
(四)升级改造相关政务服务系统。按照“一站式、一网式”、“不见面审批”、“市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对市建委行政权力事项办理系统、市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市国土局行政审批系统、市物价局权力事项服务平台、市民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市外办因公出国(境)网上申办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省4A以上数字档案馆室30家以上,有序推进民生档案资源查阅利用向街镇延伸。(市建委、人社局、国土局、物价局、民政局、外办、档案局分别负责落实)
(五)开展“政府公共支付平台”建设。在完成道路停车费和不动产登记费的”公共支付平台”缴费试点基础上,按照国家和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省财政厅全省统一的“政府公共支付平台”建设的要求,推进我市“政府公共支付平台”建设。(市财政局负责落实)
(六)深化“互联网+税务”。进一步推广线上办税服务产品,引导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各类涉税申请,推广应用手机APP办税。依托金税三期及微税厅,对接互联网多渠道缴税方式,探索房地产一体化中的电子票证推广使用。强化与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建立多个有代表性的涉税协作应用。(市国税局、地税局分别负责落实)
(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12348南京法网上线运行,细化和规范相关管理和运营标准。进一步拓展“我的南京”APP中“法律服务”功能建设。在实现找律师、办公证、做鉴定、寻法援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司法考试服务、基层法律服务供给、矛盾纠纷化解,在进一步的贴近式服务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
感。(市司法局负责落实)
三、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服务优化。以“雪亮工程”建设为重点,围绕服务实战应用,加快推进全市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水平,全面支撑升级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包括推进我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一期建设,启动社区智能防控围栏建设,开展升级版技防城建设,优化视频应用工作机制和提升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市公安局负责落实)
(二)提升国土资源监测管理水平。集成无人机视频与慧眼守土平台信息,实时掌握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详情。优化综合监管平台,建立效能监管、行政监察系统,满足全过程电子监察、督察督办,以及月报、季报、年报和实时数据均从监管平台抽取的需求。启动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建设,完善耕地保护系统。(市国土局负责落实)
(三)提升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适应新型城镇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落实依法行政,满足市区联动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要求,充分利用遥感、全球定位、三维仿真等技术建设时空一体化的城乡规划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管理、规划管理全覆盖,提升城市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为精品规划编制和科学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重点推进第四代规划信息平台、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数字南京市城建档案馆建设。(市规划局负责落实)
(四)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应急管理。结合环保部门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统一升级部署市、区两级环保行政处罚信息系统,规范全市行政处罚工作;升级完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
全面达到国家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规范和要求;建设南京市环境监管执法系统,以环境管理信息数据为支撑,强化环境执法、行政处罚、信访投诉、263专项行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等过程监督和风险防控。(市环保局负责落实)
(五)提升价格应急处置能力。构建价格应急指挥系统,改造12358价格监管平台,规范12358价格监管后台工作机制。运用无线网络技术,提高价格应急处置能力,初步形成包括价格政策法规咨询、价格执法、预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保障等功能模块的全市“价格异动处置”一张网。(市物价局负责落实)
(六)开展专项监管系统建设改造。推进市财政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建设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系统,提升优化南京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及预警平台,建设市水务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市财政局、安监局、交通局、水务局分别负责落实)
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
(一)建设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和公共数据开放网站。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支撑政府部门间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应用。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站,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向社会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化开发利用。(市发改委牵头,市信息中心负责落实)
(二)建设市政府综合协同办公系统。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充分整合各类办公系统,全面覆盖全市政府首脑机关日常工作主要事项,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资源共享,建设市电子政务外网门户,打造全市政府系统协同化、一体化、智能化、移动化的综合协同办公平台。(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落实)
(三)建设“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审批平台。整合产业布局、公共设施等专项规划,建成全市空间规划的集成信息平台,实现“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督”的平台功能,支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各项改革的推进和落实。(市发改委牵头,市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落实)
(四)推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应用。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交换、统一管理、统一认证的“四统一”原则,以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试点,进一步整合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现有网络资源,通过内部门户、OA系统,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全市11个区集中办公、监管、执法为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三合一”。(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落实)
(五)推进建筑工程渣土运输车辆电子准运证办理系统和城管行政许可业务网上申报系统建设。探索城管与交管部门联合建立南京市建筑工程渣土运输车辆电子准运证办理系统,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同时,通过专业网站,结合业务管理系统,对接规划、工商、建委、图审中心等网络申报端口,加强审批数据、受理数据在部门间流转,提高服务效率。(市城管局负责牵头落实)
(六)推进市、区审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完成数字化审计平台软硬件升级扩容。继续推动审计数据中心资源建设,全面扩容审计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继续完善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和相关审计方法体系。重点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整改、数字档案室等管理系统在区局的部署,建立完善市、区两级审计机关数字化管理体系。(市审计局负责落实)
(七)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加强沟通,在省国地税明确的联合办税窗口受理基本业务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地税一人一窗一机联合办税受理业务范围,有效解决纳税
人办税“多头跑”、资料“多头报”、政策“多口径”等问题,实现“服务深度融合”的征管体制改革目标。深化协作,依托“金税三期”业务流程,拓展国地税联合办税业务内容,持续提高税务征管效能。(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落实)
五、提升政务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
(一)搭建全市大数据综合分析和服务平台。通过实有人口、企业、空间、物联网等市级平台建设,汇聚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大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各部门系统应用提供支撑保障。(市发改委负责落实)
(二)建设市教育大数据生态平台。以市教育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为基础,积极推动市教育局各处室、直属学校(单位)以及各区共享在管理、教学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构建市级统一的教育数据资源图谱,推动教育部门和学校单位的数据互联互通、数据资源统一编目、数据确权、数据价值挖掘再利用,实现辅助教育精准决策、高效管理和有效公共服务的教育大数据生态平台。(市教育局负责落实)
(三)持续推进警务大数据工程建设。完善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功能,加大推广力度。加快省市一体化云计算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数据资源汇聚整合,更大限度地汇聚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实战应用。(市公安局负责落实)
(四)推动民政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充分整合部省市区四级民政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智慧民政综合云平台,包括民政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民政业务一体化平台及民生服务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融入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深化数据应用和优化服务模式,实现民生管理服务精、准、实,进一步提升民政领域各项事务的监管、服务和决策水平。(市民政局负责落实)
(五)深入推进大数据审计应用。进一步推行“集中分析和分散核查相结合”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创新审计思维,加强各领域、各层级、各系统间的数据关联分析,推进各种信息化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市审计局负责落实)
(六)推动物价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整合市区两级物价部门价格信息资源,汇聚各项价格数据,开展价格数据中心建设立项申报。探索构建物价数据分析模型,开展统计分析、决策咨询,为经济决策提供民生价格动态信息、业务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等信息资源,为价格政策的出台与市场价格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价格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市物价局负责落实)
(七)探索基于数据挖掘的城管大数据辅助决策路径。完善南京市城管大数据可行性研究,启动云平台建设。深化区、街二级“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常态化运行,实施对数据结果的分析与综合评价。以市级统一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在城市综合执法、渣土管理行业推广应用,贯通市、区、街(镇)三级;连接数字城管考核、城市综合执法、渣土管理和信用系统,打通信息交换通道,有效衔接各环节,从而实现“考核、执法、诚信”多位一体成果运用、提高工作处置效率的目标。(市城管局负责落实)
(八)建设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及云平台。在数字南京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启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向时空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向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推进覆盖全市区域的、统一的、唯一的、权威的时空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时空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服务的能力,为城市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支撑和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地理信息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市规划局负责落实)
(九)探索开展房产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在相关业务部门完善房产大数据分析需求报告,深入疏通房产内部及外部相关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基础之上,争取完成房产大数据分析
立项工作,探索房产大数据分析模型,为各项房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撑,协同探索城市治理的新模式。(市房产局负责落实)
(十)完善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对接“江苏省旅游产业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做好数据的输出与输入。对接各区旅游数据平台,完善与江宁、秦淮、浦口、高淳区旅游大数据互通共享。深化对接“智慧南京”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扩大数据来源,并调研推进旅游预测、旅游消费等数据导入。(市旅游委负责落实)
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支撑保障
(一)完善制定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相关制度。研究修订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市政务信息资源开放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编制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标体系和共享开放标准规范,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市发改委负责落实)
(二)完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制度。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宁政办发〔2016〕152号)等有关规定,严格项目立项审批和建设、运维经费的核拨。依据国家和省电子政务采购管理相关政策规定,适时制定我市电子政务服务采购管理相关办法。(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落实)
(三)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定期对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对由于工作不落实导致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将严肃追究责任。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异地容灾备份中心进行数据备份。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公安局、网信办、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落实)
(四)加大人员经费保障力度。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综合能力。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等年度电子政务重点工作经费需求。对应整合未整合的非涉密专网、应接入未接入共享交换平台的政务信息系统,原则上不再安排运维经费。(市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各区政府、各部门负责落实)
(五)探索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制订全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电子政务重点应用、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评估。对相关工作突出的区和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发改委、政务办、网信办等部门负责落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