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2022-10-06 来源:我们爱旅游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1)实践就是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主题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生产实践。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第三,科学实验。

(4)任何一个实际的认识过程都是主体和客观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5)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6)实践主体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7)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8)自然客体:是指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的自然界;社会客体:是指作为人们的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主观精神:是指人们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客观精神:是指以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出来的精神产品。

(9)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出分析,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一观点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第一,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心主义否定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把认识看成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第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可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第三,坚持能动的革命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1)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放映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