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篇》 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晓雾将歇( ) 与其奇者( ) ..遂至承天寺( ) .
藻、荇交横( )( ) ...盖竹柏影也(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实是欲界之仙都/如是再啮 ..( )( ) (2)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 ..( )( )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无与为乐者 ..( )( ) (4)夕日欲颓/意与日去 ..( )( ) (5)答谢中书书/孤常读书 ..
( )(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我市将重点突出抓好劳务协作、消费扶贫、产业合作三项工作。(删去“突出”) B.在消费扶贫中,我市将全力解决受援地区农畜牧产品“卖难”和滞销现象。(将“卖难”和“滞销”对调)
C.作为谍战剧,观众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依然来自于叙事的完整和逻辑的可靠。(将“叙事的完整和逻辑的可靠”改为“叙事是否完整和逻辑是否可靠”)
D.由于许多国家实施的关闭边境、“封城”以及旅行限制等措施的原因,今年3月的国际游客抵达人次下跌57%。(删去“的原因”)
5.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五一”小长假期间,贵州省花灯剧院作为全省首家非遗戏曲传承基地入驻双龙镇景区,打造贵州文化消费新场景。丰富多彩的节目及经典花灯戏,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到贵州花灯戏的魅力。据介绍,非遗融合旅游是贵州省花灯剧院一直探索的发展方向,希望以此推广贵州花灯戏,宣传自身形象,进一步建立地方文化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析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奠定了全文的写景抒情基调。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从仰视、平视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境界开阔、清新。
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9.“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B.“欣然起行”,对于一贬再贬,流落黄州的作者而言,月光如久违的知心朋友,当然会欣然相迎。
C.作者惜墨如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水影清浅的夜景。
D.文末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
拓展阅读
观披雪瀑记 姚 鼐
双溪归后十日,偕一青、仲孚、应宿,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
①
弇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
②
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
【注释】①罂:盛酒器,小口大腹,比缶大。②诡愕:怪异惊人之状。 15.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观披雪之瀑/洋洋大观 ..
B.石壁之隘/君子之行 .C.大腹弇口若罂/若故为诡愕 ..D.是吾邑之奇/与其奇者 ..
16.用三条“/”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西 北 距 双 溪 亦 七 八 里 中 间 一 岭 而 山 林 之 幽 邃 水 石 之 峭 厉。 17.说说作者认为披雪瀑是“吾邑之奇”的原因。
《短文二篇》自主学习
1.tuí lín xiē yù suì zǎo xìnɡ bǎi
2.(1)判断词,是/这样(2)将要/欲望(3)欣赏/和(4)太阳/时光(5)书信/书籍
3.(1)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4.B(将“现象”改为“问题”。)
5.贵州花灯戏非遗传承基地入驻双龙镇景区
6.(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3)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7.“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勃勃生机。“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乱”与“竞”相互映衬,突出了大自然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美。 8.B(“平视”改为“俯瞰”。)
9.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0.(1)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织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1.示例1:作者运用生动传神的比喻修辞,用积水比喻月光,用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虽未着一个“月”字,却处处见月光。示例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是侧面描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空灵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2.(1)句子: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2)句子: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3)句子: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4)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命运相同。
13.“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但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自慰罢了。 14.C(“水影清浅”,表述不准确。)
15.A(A.看/景象;B.的;C.好像;D.奇丽的景色。)
16.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
17.①石壁的隘口像罂。②瀑流冲荡,其形如雾,其流如蛇,其声如雷。③山林幽深,水石陡峻。 【参考译文】
游双溪回来后十天,(我)偕同左一青、左仲孚、张应宿前往,观赏披雪瀑布。披雪瀑布的水源出于西山,向东流经两面石壁的隘口,隘口内陷,成为一个大石潭,就像一个大腹小口的瓦器一样,瀑流坠落于瓦器之中,(水流冲荡,)再度溅起,飞起的水沫飘散如雾,(水流像)蛇一样曲折蜿蜒,如雷奔腾,最终落于平地。这里向南距离本县治所七八里,西北方向距离双溪也有七八里。中间有一座山岭,岭上山林幽深,水石陡峻,好像是故意成为诡谲骇人的样子而变化与此的。这是我们县里的一大奇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