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

2023-10-02 来源:我们爱旅游


s

Q/BJT Q/BJT xx—2011 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

(试行)

2011-xx-xx发布 2011-xx-xx实施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发布

Q/BJT xx—2011

目 次

前 言 ................................................................... V 1 2 3

适用范围 ................................................................ 1 引用标准 ................................................................ 1 术语和定义 .............................................................. 1 3.1 3.2 4

名词解释 ............................................................. 1 单位缩写 ............................................................. 2

组成、型号及标记 ........................................................ 2 4.1 4.2 4.3

组成 ................................................................. 2 型号 ................................................................. 2 标记 ................................................................. 3

5 技术要求 ................................................................ 3 5.1 5.2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 5.3.1 5.3.2 5.3.3 5.3.4

环境要求 ............................................................. 3 外观与结构 ........................................................... 3 机架结构 ........................................................... 3 机架结构 ........................................................... 4 尺寸、容量及安装方式 ............................................... 4 架体功能区 ......................................................... 5 机械活动部分 ....................................................... 8 引入光缆弯曲半径 ................................................... 8 保护套、衬垫及纤芯和尾纤弯曲半径 ................................... 8 机架表面 ........................................................... 9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 ................................. 9 材料 ................................................................. 9 防腐蚀性能 ......................................................... 9 金属电镀件 ......................................................... 9 涂覆处理要求 ....................................................... 9 燃烧性能要求 ....................................................... 9

I

Q/BJT xx—2011

5.4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5 5.5.1

功能要求 ............................................................ 10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 10 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 ................................................ 10 调纤功能 .......................................................... 10 光缆纤芯和尾纤的保护功能 .......................................... 10 容量 .............................................................. 10 标识 .............................................................. 11 光纤存储功能 ...................................................... 11 免跳纤功能 ........................................................ 11 光电性能 ............................................................ 11 光纤连接器 ........................................................ 11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 .......................................... 11 光纤连接器几何尺寸指标 .......................................... 12 尾纤要求 ........................................................ 12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 12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使用 .............................................. 13

5.5.1.1 5.5.1.2 5.5.1.3 5.5.2 5.6 6

试验方法 ............................................................... 14 6.1 6.2 6.3 6.4 6.4.1 6.4.2 6.4.2.1 6.4.2.2 6.4.3 6.4.4 6.4.5 6.4.6

试验条件 ............................................................ 14 外观与结构检查 ...................................................... 14 功能检查 ............................................................ 14 光纤活动连接器性能试验 .............................................. 14 插入损耗测试 ...................................................... 14 回波损耗测试 ...................................................... 15 替代法 .......................................................... 15 基准法 .......................................................... 15 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测试 ........................................ 15 互换性试验 ........................................................ 16 机械耐久性试验 .................................................... 16 抗拉试验 .......................................................... 16

II

Q/BJT xx—2011

6.5 6.6 6.6.1 6.6.2 6.7 6.8 6.8.1 6.8.2 6.8.3 6.8.4 6.9 6.9.1 6.9.2 6.10 7

燃烧性能试验 ........................................................ 17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试验 ................................................ 17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绝缘测试 .................................. 17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耐电压测试 ................................ 17 涂层附着力试验 ...................................................... 17 环境条件试验 ........................................................ 18 高温试验 .......................................................... 18 低温试验 .......................................................... 18 湿热试验 .......................................................... 18 盐雾试验 .......................................................... 18 运输试验 ............................................................ 19 替代法 ............................................................ 19 基准法 ............................................................ 19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 ............................................. 19

检验规则 ............................................................... 19 7.1 7.2 7.2.1 7.2.2 7.2.3 7.3 7.3.1 7.3.2 7.3.3 7.3.4

总则 ................................................................ 20 出厂检验 ............................................................ 20 抽样方案 .......................................................... 20 检验项目 .......................................................... 20 出厂检验后的处置 .................................................. 21 型式检验 ............................................................ 21 抽样方案 .......................................................... 21 型式检验项目 ...................................................... 22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 .................................................. 22 型式检验周期 ...................................................... 22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22 8.1 8.2 8.3

标志 ................................................................ 22 包装 ................................................................ 23 运输 ................................................................ 23

III

Q/BJT xx—2011

8.4 贮存 ................................................................ 23

规范用词说明: ............................................................. 24

IV

Q/BJT xx—2011

前 言

为满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宽带提速和光进铜退的发展目标,指导和规范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光接入网络建设中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设计、建设和施工,符合光纤光缆的成端与分配要求,合理管理光纤成端,降低线路衰耗,增大配线架容量,特制定本规范。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主要用于光交接间内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成端、连接调度,并具备放置光分路器的功能。本规范规定了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技术要求及安装使用要求、测量和试验方法、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内部,为各种光纤到户、光纤到办公室、光纤到大楼及基站接入等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设计、建设、维护、采购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依据。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运行维护部、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起草人:黑昱冬、王娜、余成伟、李洪栋、黄小兵、王树林。 本规范主审人:。 本规范签发人:张光生。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运行维护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V

Q/BJT xx—20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主要用于光交接间内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成端、连接调度,并具备放置光分路器的功能。本规范规定了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技术要求及安装使用要求、测量和试验方法、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内部,为各种光纤到户、光纤到办公室、光纤到大楼及基站接入等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设计、建设、维护、采购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依据。

2 引用标准

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一部分:LC型》 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3部分:SC型》 YD/T 778-2011 《光纤配线架》 YD/T 988-2007 《通信光缆交接箱》

3 术语和定义

3.1 名词解释

1. 光纤配线架: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2.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主干光缆的尾纤与配线光缆的尾纤不经过跳纤连接,而是直接通过适配器直接连接的光纤配线架。

3. 跳纤:一条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 4. 尾纤:一条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 5. 适配器:使插头与插头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6.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由适配器、适配器卡座、安装板或适配器及适配器安装板组装而成,主干光缆尾纤与配线光缆尾纤分别插入适配器两侧而完成活动连接的构件。

1

Q/BJT xx—2011

7. 光纤终接装置:供光缆纤芯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光纤的构件。 8. 光纤存储装置:盘留尾纤的构件。

9. 熔接保护套管:对光纤熔接接头提供保护的材料或构件。 3.2 单位缩写

℃:温度单位,摄氏度 kPa:大气压力单位,千帕斯卡 dB:衰减计量单位,分贝 μm:长度单位,微米 nm:长度单位,纳米 min:时间单位,分钟 MΩ:电阻单位,兆欧姆 V:电压单位,伏特 N:重量单位,牛顿 h:时间单位,小时 s:时间单位,秒 ms:时间单位,毫秒

4 组成、型号及标记

4.1 组成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由架体、内部结构件、光纤活动连接器、光分路器及备附件组成。 4.2 型号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型号应反映出产品的专业代号、主称代号、分类代号和规格,产品型号组成由图4-1所列各部分构成。其中规格用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全部适配器数量(包括主干侧和配线侧,不含尾纤管理区)表示。

G PX M

2

Q/BJT xx—2011

规格 免跳纤 配线架 光通信设备

图4-1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型号组成方法

4.3 标记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完整标记由产品名称、型号构成。其位置标识在架体正面左上角。 示例:576芯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标记表示为: (北京联通)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 GPXM576

5 技术要求

5.1 环境要求

(1)工作温度:-25℃~+55℃; (2)相对湿度:≤95%(+40℃); (3)大气压力:70~106kPa。 5.2 外观与结构

5.2.1 机架结构

(1)机架结构型式为封闭式。

(2)机架高度分别为2600mm、2200mm和2000mm三种,其宽度推荐选用600mm、840mm,深度推荐选用300mm、600mm。

(3)机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得超过±2mm;外表面对底部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

3

Q/BJT xx—2011

3mm。

5.2.2 机架结构

(1)机架结构采用全正面操作,布放配线区尾纤的装置要设计合理,光缆引入后应有护套管保护,并应有足够大的过纤通道。

(2)机架应设置满容量布放配线区尾纤和配置闲置尾纤管理中心,应在满配置时不影响维护操作。

(3)机架内应在合适的位置预留直熔单元,以便于过路光缆的直通。

(4)光纤终接装置、尾纤配线装置、适配器卡座、安装板、尾纤及适配器,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方便地成套配置。开剥后的散纤应加护套管保护。

(5)光缆从架体的进缆孔进出。架体留有相对独立的进出线孔,孔洞数量应满足满配时的需求。

(6)架体应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保护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7)设备应有明晰的纤序示名标志。 (8)架体寿命应不低于25年。 5.2.3 尺寸、容量及安装方式

架体安装时应与环境相协调,不应影响视觉。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纤芯比例宜为2:1。各种容量的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尺寸见表5-1与表5-2中的要求。

表5-1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尺寸及容量表

熔纤盘(块) 12芯一体化托盘直熔 (块) 6 8 10 8 12 24 30 36 24 36 最大容量(芯) 主干 配线 机架尺寸: 机架结构 高×宽×深(mm) 引出 18 22 26 20 32 引出 直熔熔 配 终端 72 96 72 尾纤总容管理量中心(芯) (位) 648 816 984 720 216 264 312 240 384 备注 2000×600×300 2200×600×300 2600×600×300 2000×840×300 2200×840×300 单面操作 单面操作 单面操作 单面操作 单面操作 216 144 216 264 192 264 240 192 216 312 240 324 108 384 288 324 108 1104 分路器托盘按用户需求配置,1×16分路器托盘占用1个一体化托盘空4

Q/BJT xx—2011

2600×840×300 2000×600×600 2200×600×600 2600×600×600 2000×840×600 2200×840×600 2600×840×600 单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40 36 44 52 40 64 80 16 12 16 20 16 24 32 48 48 60 72 48 72 96 480 384 432 144 1440 432 288 432 144 1296 528 384 540 180 1632 624 480 648 216 1968 480 384 432 144 1440 768 576 648 216 2208 960 768 864 288 2880 480 432 528 624 480 768 960 间,1/2×32分路器托盘占用2个一体化托盘空间,1/2×64分路器托盘占用4个一体化托盘空间。 注: 1. 熔纤盘:用于主干光纤与尾纤的熔接、过路光缆的熔接即直熔; 2. 12芯一体化托盘:用于配线光缆的成端接续,及直熔(过路熔接)盘用, 3. 光分路器托盘:与12芯一化托盘安装尺寸相同,在订购时需注明具体配置,12芯一体化托盘与光分路器托盘相加总数不超过12芯一体化托盘数量。

表5-2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尺寸及容量表(采用常规尺寸托盘)

熔纤盘(块) 机架结构 12芯一体化托盘(块) 24 30 36 48 60 72 最大容量(芯) 主干 配线 机架尺寸: 高×宽×深(mm) 引出 18 22 26 36 44 52 直熔 6 8 10 12 16 20 引出 直熔熔 配 终端 72 96 尾纤总容管理量中心(芯) (位) 648 816 984 64 64 64 备注 2000×600×300 2200×600×300 2600×600×300 2000×600×600 2200×600×600 2600×600×600 单面操作 单面操作 单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双面操作 216 144 216 264 192 264 312 240 324 108 432 288 432 144 1296 128 528 384 540 180 1632 128 624 480 648 216 1968 128 因本配线架采用主干尾纤型结构,所以分路器采用输入端配适配器,输出端扇出尾纤的形式配置,分路器托盘按用户需求配置,所有规格的托盘式分路器均只占用一个一体化的托盘的空间 注: 1. 熔纤盘:用于主干光纤与尾纤的熔接、及尾纤的存储; 2. 12芯一体化托盘:用于配线光缆的成端接续,及直熔(过路熔接)盘用; 3. 光分路器托盘:与12芯一化托盘安装尺寸相同,在订购时需注明具体配置,12芯一体化托盘与光分路器托盘相加总数不超过12芯一体化托盘数量; 4.尾纤管理中心主要管理光分路器的扇出尾纤。

5.2.4 架体功能区

(1)架体内部主要由熔纤盘、12芯一体化托盘、光分路器托盘等组成,其中光分路器托盘为可选配置。

(2)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在便于施工与维护操作的前提下,内部各功能区的布局应紧凑。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内都不得使用光跳纤进行跳接。架体采用双面操作结构时,两面的

5

Q/BJT xx—2011

内部结构及功能区相同。架体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四部分,即主干光缆区、配线光缆区、尾纤管理区、进线区。以下图示为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单面)功能区划分的典型示图,但不排斥其它合理布局结构。总体布局示意图如图5-1、图5-2所示,采用常规尺寸托盘总体布局示意图如图5-3。

图5-1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宽600mm)功能区划分图

6

Q/BJT xx—2011

图5-2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宽840mm)功能区划分图

主干光缆区(含主干、 直熔、光分路器)

配线光缆区(含配缆、 直熔、光分路器)

光分路器尾纤管理区

光缆固定与接地装置

图5-3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宽600mm,配常规尺寸托盘)功能区划分图

7

Q/BJT xx—2011

(3)主干光缆区由熔纤盘和光分路器盘组成,其中分路器盘为可选设备。熔纤盘用于外线主干光缆光纤与尾纤的熔接、过路光缆光纤的直熔。熔纤盘应适用于带状光缆、分立式光缆的接续,每块熔纤盘的容量应不低于12芯,一般为12芯和24芯两种。

(4)配线光缆区由12芯一体化托盘、光分路器托盘、熔纤盘组成,其中光分路器托盘和熔纤盘为可选设备。12芯一体化托盘用于外线配线光缆光纤与尾纤的熔接与成端,熔纤盘用于过路光缆光纤的直熔,应适用于带状光缆、分立式光缆的接续。12芯一体化托盘的适配器方向应朝向绕纤轮,以便于尾纤的管理。

(5)尾纤管理区主要用于主干光缆尾纤、配线光缆尾纤、光分路器尾纤的存储管理。管理区的容量应考虑到主干光缆为环型结构时A、B向的光纤容量,管理区存储的尾纤长度应能连接到架体内任何一个适配器端子。

(6)每个熔纤盘引出的尾纤作为一个管理单元,每个尾纤管理单元放置在同一个C型纤环内,也可采用其它更为合理的尾纤管理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便于日后维护或抢修时尾纤的查找与更换。

(7)进线区即光缆固定与接地装置,其位置可调。采用落地式或壁挂式安装时可根据情况设置在架体上、下方。

(8)一体化托盘可方便更换适配器,考虑到防尘和运输等因素,托盘的盖板应能覆盖到适配器及熔纤区。

5.2.5 机械活动部分

机械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110°,间隙应不大于3mm。

5.2.6 引入光缆弯曲半径

引入光缆进入架体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 5.2.7 保护套、衬垫及纤芯和尾纤弯曲半径

8

Q/BJT xx—2011

光纤光缆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0mm。

5.2.8 机架表面

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 5.2.9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均应清晰、完整、无误。 5.3 材料

5.3.1 防腐蚀性能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所有的零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防腐蚀性能,如该材料无防腐蚀性能应作防腐蚀处理;其物理、化学性能必须稳定,并与光缆护套和尾纤护套相容。为防止腐蚀和其它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其它设备中所常用的材料相容。

5.3.2 金属电镀件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中表面电镀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在通过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标准的盐雾试验方法进行48h盐雾试验后,外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锈斑。

5.3.3 涂覆处理要求

采用涂覆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其涂层与基体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附着力应不低于GB/T 9286《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标准表1中2级要求。

5.3.4 燃烧性能要求

设备中非金属材料的结构件及光纤连接器的燃烧性能应能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9

Q/BJT xx—2011

(1)试验样品没有起燃;

(2)试验样品离火后持续有焰燃烧时间不超过10s,并且火焰或从试验样品上掉落的燃烧或灼热颗粒未使燃烧蔓延到放在试验样品下面的底层。 5.4 功能要求

5.4.1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应具有光缆引入、固定和保护装置。该装置应具有以下功能: (1)将光缆引入并固定在机架上,保护光缆及缆中纤芯不受损伤; (2)光缆金属部分与机架绝缘;

(3)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护套及加强芯应可靠连接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5.4.2 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

应具有光纤终接功能。该装置应便于光缆纤芯及尾纤接续操作、施工、安装和维护;能固定和保护接头部分平直而不位移,避免外力影响,保证盘绕的光缆纤芯、尾纤不受损伤。

5.4.3 调纤功能

主干光纤与配线光纤通过适配器直连方式,能迅速方便地调度光缆中光纤序号以及改变传输系统的路由。

5.4.4 光缆纤芯和尾纤的保护功能

光缆开剥后纤芯有保护装置并固定后引入光纤终接装置。 5.4.5 容量

每机架容量和单元容量按适配器数量确定,光纤终接装置、光纤存储装置、光纤连接分配装置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成套配置。

10

Q/BJT xx—2011

5.4.6 标识

(1)中国联通LOGO位于架体前门左上部,同比例按中国联通商标缩放。 (2)厂家铭牌应使用铝质材料,规格按行标制作。

(3)每个架体应在门内侧上有对应的示名板,每个示名板上应放有一张空白示名条,用于方便地识别纤芯序号或传输路序,且记录装置应易于修改和更换。

(4)示名条从左到右标识,序号由小到大(如:1,2,„ „,12)。 (5)适配器及尾纤管理区座板等处应有明确的序号,便于端接与识别。 (6)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应清晰、完整、无误。

(7)尾纤上的标签可采用条形码形式的电子标签,或将标签制成全色谱标志色,并与光缆中的光纤一一对应。全色谱标志色共12种,分别为: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

5.4.7 光纤存储功能

机架及单元内应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储余留光纤。 5.4.8 免跳纤功能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应具备免跳纤功能,即主干光缆的尾纤与配线光缆的尾纤不经过跳纤连接,而是直接通过适配器直接连接的功能。 5.5 光电性能

5.5.1 光纤连接器

5.5.1.1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

光纤连接器由尾纤和适配器组成,其光学性能指标应满足表5-3的要求。 表5-3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表 单位:dB

编号 项目名称 单模(1310nm及1550nm) 11

Q/BJT xx—2011

插入损耗 PC、UPC型 APC型 ≤0.35 ≤0.45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附加损耗 ≤0.2 ≤0.1 ≤0.2 ≤0.2 ≤0.2 ≤0.2 ≤0.1 PC型 ≥45 ≥43 ≥43 ≥43 ≥43 ≥43 ≥43 ≥43 ≥43 回波损耗 UPC型 ≥50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回波损耗APC型 变化量 ≥60 ≥58 ≥58 ≤5 ≥58 ≤5 ≥58 ≤5 ≥58 ≤5 ≥58 ≤5 ≥58 ≤5 ≥58 ≤5 A B C D E F G H I 试验前 互换性试验 机械耐久性 抗拉试验 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湿热试验 盐雾试验 运输试验 *注1:附加损耗=例行试验后插入损耗-试验前插入损耗,出现负值时为零。 *注2:回波损耗变化量=实验前回波损耗-例行试验后回波损耗,出现负值时为零。 5.5.1.2 光纤连接器几何尺寸指标

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指标应符合表5-4要求。

表5-4 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指标表

插针外径 (mm) φ1.25 φ2.5 曲率半径 (mm) PC、UPC型 7~25 APC型 PC、UPC型 APC型 5~12 10~25 5~15 顶点偏移 (μm) ≤50 ≤50 光纤凹陷/凸出 (nm) -100~+100 -100~+50 APC角度 (°) — 8±0.2 — 8±0.2 注1:凹陷栏数值中,正号表明光纤凹陷,负号表明光纤凸出。 注2:LC的插针外径为Ф1.25,SC的插针外径为Ф2.5。 5.5.1.3 尾纤要求 (1)尾纤直径选用2.0mm。

(2)应通过与其它尾纤熔接,并与适配器组成光纤连接器,其性能应满足表5-3(D点抗拉试验除外)及表5-4中的技术要求。

5.5.2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1.架体上应有接地端子。机架髙压防护接地装置应能可靠接地,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2.在机架中光缆金属构件(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接地线与

12

Q/BJT xx—2011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相连,然后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多股铜芯电力电缆引接到机房的第一级接地汇接排或小型局站的总接地汇接排。

3.机架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5OOV(直流)。 4.机架高压防护接地单元与机架间耐电压不小于3000V (直流)/min,不击穿、无飞弧。 5.机架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 5.6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的使用

1. 本规范中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为主干尾纤型结构,即配线光缆全部在12芯一体化托盘内成端,而主干光缆尾纤停泊在尾纤管理区,当有需求时,再与配线光缆通过适配器直接连接。

2. 主干光缆内的光纤按用途可分为宽带、基站、专线用光纤等几种类型,当主干光缆为环型结构时,在机架内的接续及成端方式分别为:

(1)宽带用光纤:宽带用光纤分为在本配线架内下纤成端的光纤、过路光纤两种。A向下纤光纤在主干光缆区的熔纤盘内与尾纤熔接,熔接后将尾纤引出,并在配线光缆区12芯一体化托盘适配器前端与配线光缆连接;B向下纤光纤暂存放在尾纤管理区待用。过路光纤的A、B向在熔纤盘内直接熔接即可。

(2)基站、专线等用光纤:基站、专线等用光纤分为在本配线架内下纤成端的光纤、过路光纤两种。A向下纤光纤在主干光缆区的熔纤盘内与尾纤熔接,熔接后将尾纤引出,并在配线光缆区12芯一体化托盘适配器前端与配线光缆连接;B向下纤光纤暂存放在尾纤管理区待用。A向过路光纤在主干光缆区的熔纤盘内与尾纤熔接,熔接后将尾纤引出,并在配线光缆区12芯托盘内成端,该12芯托盘仅具备成端功能无熔接接续功能;B向过路光纤在主干光缆区的熔纤盘内与尾纤熔接,熔接后将尾纤引出,并在配线光缆区12芯托盘适配器前端与A向光缆连接。

(3)特殊情况下,如重要用户需要配线光缆也做保护时,主干光缆的A、B向光纤均应成端在12芯一体化托盘适配器前端,与相应的配线光缆连接。

3. 配线光缆全部在配线光缆区12芯一体化托盘内与尾纤熔接后成端。

4. 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由于光缆标称系列等原因造成的富余光纤暂存放在尾纤管理区备用。

13

Q/BJT xx—2011

5. 双面结构的架体,严禁正反面之间进行跳纤或尾纤连接。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试验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大气压力为80~106kPa。 6.2 外观与结构检查

(1)用卡尺或卷尺检测架体外形尺寸。

(2)用手实际操作转动、插拨、锁定部位应感觉适度,用万能角尺检测机架门开启角度。

(3)用装配工具手工检查紧固件,用裸手触摸外露和操作部位。 (4)用R量规检测光缆尾纤的弯曲半径。 (5)其它用目视方法检查。 6.3 功能检查

按装配图检查产品所有零部件应无遗漏,采用视察法和操作验证法检查各个功能装置安装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能性。 6.4 光纤活动连接器性能试验

6.4.1 插入损耗测试

按图6-1连接。将标准跳纤按虚线链接(S1R2),调测使得光功率为0dB,(利用置0键)。然后将被测跳纤按图6-1中实线连接,测得的光功率值为R1端对应的插入损耗值。同理,将被测跳纤调换方向,则可测出另一端对应的插入损耗值。

14

Q/BJT xx—2011

光缆交接箱稳定光源标准跳纤S2被测适配器光功率计被测跳纤dBS1R1R2标准跳纤

图6-1 插入损耗测试原理

6.4.2 回波损耗测试

回波损耗测试可采用替代法或基准法中任意一种。当对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基准法为准。

6.4.2.1 替代法

按图6-2连接。测试时,按图6-2所示接上被测跳纤,如果仪表需要消除R2端反射影响,应在被测跳纤暴露端R2涂上适量的反向匹配液或在直径为7mm左右的圆柱体上缠绕足够的圈数,此时仪表所示值即为被测跳纤R1端对应的回波损耗值;同理,将被测跳纤调换方向,则可测出另一端的回波损耗值。

光缆交接箱光回损测试仪标准跳纤S2被测适配器被测跳纤S1R1R2

图6-2 回波损耗测试原理

6.4.2.2 基准法

基准法按GB/T 12507.1 《光纤光缆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中2.7.4规定的方法进行。

6.4.3 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测试

15

Q/BJT xx—2011

曲率半径应按IEC 61300-3-16《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3-16部分:检查和测量 套管球形抛光端面的曲率半径》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顶点偏移应按IEC 61300-3-15《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3-15部分:检验和测量 凸形抛光套管端面圆顶偏心度》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光纤凹陷(或凸出)应按IEC 61300-3-23《光纤互联装置和无源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步骤 第3-23部分:试验和测量 与金属箍末端有关的纤维位置》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APC型插针的APC角度应按IEC 61300-3-17《光纤互联装置和无源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步骤 第3-17部分:检查和测量 抛光角套圈的端面角》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6.4.4 互换性试验

随机抽取5套光纤连接器(含适配器和跳纤)为一组进行互换试验。在5套连接器中任意抽取一套作为公共参考适配器和跳纤,按图6-1和图6-2连接,测试其光学性能,用余下4条跳纤分别替换公共跳纤,进行光学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中允许清洗插针和套筒。试验后试样光学性能符合表5-3中的要求。

6.4.5 机械耐久性试验

在对方插头插入的情况下,以通常使用的方法插入和拔出,共插拔500次,最后50次时每10次记录一次光学性能数据,同时对插针体及适配器的弹性套筒进行清洁,记录5次数据。取5次数据的平均值。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1)不得有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 (2)光学性能符合表5-3中要求。 6.4.6 抗拉试验

SC型光纤连接器按YD/T 1272.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中“6.6.11光缆抗拉”规定要求进行,LC型光纤连接器按YD/T 1272.1《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一部分: LC型》中“6.6.11光缆抗拉”规定要求进行,尾纤型光纤连接器按YD/T 1618《多芯光纤(缆)扇形分支连接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6.6.3 抗拉”规定要求进行,试验后试样应满

16

Q/BJT xx—2011

足下面要求:

(1)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脱落、松弛等现象; (2)光学性能符合表5-3中要求。 6.5 燃烧性能试验

按YD/T 694《总配线架》中6.16 条的规定进行。其中产品样品分别施加火焰两次,每次间隔10min,每次施加火焰30s,施加试验火焰的持续燃烧时间结束后试验样品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样品离火后持续有焰燃烧时间不超过10s;

(2)从试验样品上掉落的燃烧或灼热颗粒未使燃烧蔓延到放在试验样品下面的铺底层。

6.6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试验

6.6.1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绝缘测试

按GB/T 5095.2《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2部分: 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中“试验3a:绝缘电阻“的方法C进行。测量绝缘电阻的回路施加直流电压为500V±50V,读取稳定的绝缘电阻数值,如果未达到稳定,应在加压后的60s±5s读取数值,试验结果应能符合5.5.2.3条要求。

6.6.2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耐电压测试

按GB/T 5095.2《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2部分: 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中“试验4a:耐电压“的方法C进行。试验电压为直流电压3000V,施加试验电压的速率不大于500V/s,试验电压经受时间为60s±5s,试验结果应能符合5.5.2.4条的要求。 6.7 涂层附着力试验

17

Q/BJT xx—2011

按GB/T 9286《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第7条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能符合5.3.3要求。 6.8 环境条件试验

6.8.1 高温试验

按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中规定的试验Bb进行。将无包装的试验样品(含架体关键材料、光纤终接装置、光纤存储装置、高压防护装置、光纤连接器)置于试验箱(室)内,试验温度为55℃±2℃,持续时间2h,然后在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1h后进行相关项目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2.8和5.5.2.3条、5.5.2.4条及表5-3中的要求。

6.8.2 低温试验

按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中规定的试验Ab进行。将无包装的试验样品(含架体关键材料、光纤终接装置、光纤存储装置、高压防护装置、光纤连接器)置于试验箱(室)内,试验温度为-25℃±3℃,持续时间2h,然后在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1h后进行相关项目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2.8和5.5.2.3条、5.5.2.4条及表5-3中的要求。

6.8.3 湿热试验

试验程序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中规定的“试验Cab”进行,其中试验高温为+40℃±2℃,然后在2h内将湿度调到(93±3)%,持续时间48h。条件试验之后,再调节到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2.8和5.5.2.3条、5.5.2.4条及表1中的要求。

6.8.4 盐雾试验

按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中

18

Q/BJT xx—2011

规定的试验程序对实际使用或安装时的状态试验样品(含金属电镀结构和光纤连接器)进行48h的盐雾试验。试验后的样品应能符合5.3.2及表5-3中要求。 6.9 运输试验

按以下方法之一试验,试验后应能符合:

(1)产品完整:产品表面及零部件不应有机械损伤,紧固件不得松脱; (2)应符合表5-3中的要求。 6.9.1 替代法

以振动试验替代。试验条件如下: (1)频率范围:10~55Hz。

(2)扫频要求:扫频的速率应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其容差为±10%。 (3)振幅:0.75mm。

(4)每一方向持续时间:30min。

试验程序:将试样(含光纤终接装置、光纤存储装置、光纤连接器)固定在振动台上,并应在两个垂直方向上承受振动,方向之一与连接器公共轴线方向平行。

6.9.2 基准法

按GB/T 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中“A.10公路运输”的试验要求进行。

6.10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方法按SJ/T 11365-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19

Q/BJT xx—2011

7.1 总则

制造厂应建立品质保证体系,以确保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产品质量符合本规范要求。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并附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者方可出厂出售给北京联通使用。厂方应向北京联通提供产品出厂检验的测试记录和相应试验数据。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章和表7-1、表7-2的规定。除非在订货合同中另行规定,检验规则应遵照本章规定。 7.2 出厂检验

7.2.1 抽样方案

应按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一般检查水平为II,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架体检验项目抽取样本按台数计,尾纤检验项目抽取样本按芯数计。AQL值B类不合格为1.0;C类不合格为2.5。

7.2.2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见表7-1。

表7-1 检验项目、检验类别、要求及试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

检验项目 外观与结构 功能要求 涂层附着力试验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曲率半径 顶点偏移 光纤凹陷(凸出) APC角度 绝缘电阻 耐电压 不合格类别 出厂检型式检验项目 要求 B类 C类 验项目 ○ √ √ 5.2 ○ √ √ 5.4 ○ √ 5.3.3 ○ √ √ 表5-3 ○ √ √ ○ √ ○ √ 表5-4 ○ √ ○ √ ○ √ √ 5.5.2.3 ○ √ √ 5.5.2.4 试验方法 6.2 6.3 6.7 6.4.1 6.4.2 6.4.3 6.6.1 6.6.2 Q/BJT xx—2011

燃烧性能 ○ √ 5.3.4 6.5 插入损耗 ○ √ 13 互换性试验 表5-3 6.4.4 回波损耗 ○ √ 外观 ○ √ 14 机械耐久性试验 插入损耗 ○ √ 表5-3 6.4.5 回波损耗 ○ √ 外观 ○ √ 15 抗拉试验 插入损耗 ○ √ 表5-3 6.4.6 回波损耗 ○ √ 产品外观 ○ √ 5.2.8 插入损耗 ○ √ 表5-3 16 高温试验 回波损耗 ○ √ 表5-3 6.8.1 绝缘电阻 ○ √ 5.5.2.3 耐电压 ○ √ 5.5.2.4 产品外观 ○ √ 5.2.8 插入损耗 ○ √ 表5-3 17 低温试验 回波损耗 ○ √ 表5-3 6.8.2 绝缘电阻 ○ √ 5.5.2.3 耐电压 ○ √ 5.5.2.4 产品外观 ○ √ 5.2.8 插入损耗 ○ √ 表5-3 18 湿热试验 回波损耗 ○ √ 表5-3 6.8.3 绝缘电阻 ○ √ 5.5.2.3 耐电压 ○ √ 5.5.2.4 产品外观 ○ √ 5.3.2 19 盐雾试验 插入损耗 ○ √ 表5-3 6.8.4 回波损耗 ○ √ 表5-3 产品外观 ○ √ 6.9 (1) 20 运输试验 插入损耗 ○ √ 表5-3 6.9 回波损耗 ○ √ 表5-3 注1.“√”表示出场检验或型式检验所选择的相应项目,“○”表示相应不合格判定类型。 注2.除常态及互换性试验外,其他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还含附加损耗及回波损耗变化量。 12 7.2.3 出厂检验后的处置

按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第7条接收与不接收的规定进行。 7.3 型式检验

7.3.1 抽样方案

应按GB/T 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中规定,

21

Q/BJT xx—2011

取判断水平II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架体检验项目抽取样本按台数计,尾纤检验项目抽取样本按芯数计,光纤终端装置和光纤存储装置按个数计。产品质量以不合格数表示,产品的不合格判定分B和C两类,样本量为一套(其中,每套样本包含一台架体、两个光纤终端装置、两个光纤储存装置、10套光纤连接器)。产品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见表7-2。型式检验出现不合格时,应按GB/T 2829中5.12.3条的规定处理。

表7-2 产品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

不合格类别 B类 C类 RQL值及抽样方案 RQL=80;判定数组=[0,1] RQL=200;判定数组=[2,3]

7.3.2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7-1。 7.3.3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

按GB/T 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中5.11和5.12节的规定进行处置。

7.3.4 型式检验周期

型式检验一般每一年进行一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需做型式检验: (1)结构、工艺、材料、关键元器件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产品长期(超过6个月)停产后又恢复生产时; (3)交收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5)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鉴定时。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22

Q/BJT xx—2011

(1)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上应有标识,标明执行的标准号、产品型号、名称、商标、生产单位、出厂年月、机号。

(2)免跳纤光纤配线架上的连接器应有商标或生产厂家的标记。 8.2 包装

8.2.1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面标志应符合GB/T 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8.2.2 包装箱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

(1)备附件及专用工具; (2)产品使用说明书; (3)产品合格证; (4)装箱清单。 8.3 运输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包装后,可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日光曝晒。 8.4 贮存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为-25℃~+55℃。

23

Q/BJT xx—2011

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中有关执行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一、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二、表示严格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三、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有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