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教学方式,有效的把知识,技术、技能、甚至个性传授和感染给学生的一种本领。教学能力的行为和发展与整个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是体育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从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来看,体育教学能力应包括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一、 组织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教师的组织能力是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不论在何种教育制度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都不容忽视。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整堂体育课由教师精密设计,安排,细致到每个项目辅助练习的次数,完成的细致,每一次调队整队,以及对每个运动技能的细节进行详尽教学的过程,都要由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来完成。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就是“放、玩、乐”,只要一堂课中学生能玩尽兴,就不再需要什么课的组织。其实不然,越是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时,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就越高,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主导,管的过紧,课就死了:完全不管,又不成其为课堂。既要避免“放羊”,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这就是只能靠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去把控。
二、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
由语言和肢体共同构筑的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课堂中,我们听到诸多“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呼声,就是由过去只传授运动技能,转变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运动的能力和兴趣。这是一种思想的传承,语音恰恰就是思想和载体。以梅花拳的教学为例,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两种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仅仅把梅花拳的教学看作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年少好动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影响到对体育课的喜好。但教学若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对该项目进行诠释,则可能完全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再辅以优秀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形神兼备,气宇非凡的示范动作吸引学生,教学必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创新能力是推动体育教学不断发展的灵魂
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否定过去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之后,如何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用器械、场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在篮球教学课上,运用篮球做“球操”、“蛇形跑”、“搬运西瓜”、“勇过封锁线”等各种联系:在技巧教学课上,运用小体操垫做“垫上操”、“障碍跑”、“抢坐垫子”、“丛林追捕”、“拼字”、“建筑房屋”、“传垫比快”等多种练习。这些看似简单的“一物多用”,凝聚了众多体育教师的聪明和智慧。
游戏往往是一堂课的突破口,因为游戏的自主性较强,可以用一些很简单易
行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活跃气氛,愉悦身心的首选。例如:“反口令”游戏的练习,不受任何场地条件的限制,操作方便,打破了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能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即便游戏中出现失误,也不会产生挫折感,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只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变化、发挥,就能把这个小游戏运用于各种球类或器械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应变能力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
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的突发事件。如何能够遇事不惊。沉着应对,是体育教师需要的又一特质。例如:在一堂排球的教学课中,教师用加重后的气球作为降低教材难度的辅助器材,但在上课的当天,刮起了较大的风,气球一经抛起就飘往同一方向,打乱了预期练习的原地垫球的教学计划。教师就临时调队,让学生依次顺风的方向做抛垫球的练习,原来捣乱的风势立即成为学生练习移动垫球的天然助手。
五、教师的榜样作用
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由上述4个方面,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形象和职业道德对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因为体育教师用自己形体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多,教师的仪表、气质、教态等,越来越受到学生关注,学生会在潜意识里不自觉的进行评价和模仿。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榜样作用,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校体育工作是辛苦而繁忙的,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课余训练到运动竞赛,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漫长的岁月里,一如既往的保持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激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体育教师只有在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中尽职尽责,才能在体育教育的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踏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