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地工作
1、坐标高程系统
本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
2、GPS校对
测量施工前对所使用的导航仪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图解点坐标进行了校对。定点偶然误差不大于5米,遇标志性地形地物点,进行实地测量校正,消除累计误差,累计点距误差不大于5米,线距误差不大于20米。,每间隔5个测点用布条类标识。完全符合1:1万地面磁测测量要求。
(二)地面磁测工作
根据任务要求和地面磁测工作规范,本次工作磁测参数选定为地磁场总量异常ΔT,以便于发现磁异常,特别是弱磁异常设计磁法测量总均方误差为±10nT。日变采样时间间隔为10秒,与野外使用的观测仪器做到秒同步。野外测点读数为手动方式,其他有关要求按有关规范和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执行。
设立日变站进行日变观测,野外观测数据均需作日变及其各项有关参改正。野外磁场观测时其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如下表1
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表1
观测类别 日变观测 野外观测 总观测均方 误 差 ±5nT ±10nT 读数精度 <1.0nT 测线 基线 <2.5nT 读数方式 自动 手动 时间记到 秒 秒 根据工作方法及要求,野外磁测工作选用的仪器型号为:CZM-3
型磁力仪,该类仪器测程大、性能稳定,灵敏度高(分辨率),操作方便,满足此次工作设计要求。
1、仪器性能的检验
正式生产前对所用于生产的(包括备用的)仪器的性能进行现场检验。各项检验结果如下:
①仪器稳定性试验
在总基点(日变站)周围选择地磁场变化较平稳的场地进行。在开工时作一次实验。选择日变变化较小时段(一般在下午18点左右,由野外作全日变观测确定)。每台仪器在同一点上每隔10秒采集一次读数,连续采取20个数要求最大值及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2nT。测量时探头位置保持一致,并不得晃动。
②仪器噪声的测定
选择一磁场平稳且又不受人文干扰场的影响,地电结构较稳定的弱磁区,选择日变较小时段,将所用仪器的探头置与此区,并使探头间距在20米以上。而后使这些仪器做同步日变观测。观测周期选取择10秒,连续读取数据。观测值再按规范计算各台仪器的噪声其噪声误差不大于5nT。
③仪器一致性试验
选取一条剖面,点距10米,测点50个野外工作每台仪器在日变变化较小的时段做仪器一致性试验。应尽量保证有5-15个点位于强磁场区。各台仪器同时工作,每台仪器相距大于20米,沿剖面循环测量2次,一致性精度≤10nT。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严格按照《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和《地面磁法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的要求进行。
2、基点(日变站)选择方法及技术要求
为使获得的地磁数据质量可靠,消除日变影响,本次工作选择一个总基点(日变站),有关要求参照(DZ/T0071-93)执行。总基点(日变站)位于工作区西部,全区共享一个总点(日变站)。
为确定总基点T0的值,须作长时间(不小于2小时)的日变观测,读数间隔10秒,选择日变变化较小的时段(2小时)作日变连续测量,读数大于100个,求取Ti的平均值,Ti平均值即为该基点T0值。本区所测T0值为 3、日变站的观测
a、在投入生产的同类型仪器中挑选性能最好的磁力仪进行日变观测。采样间隔取10秒;
b、日变站控制半径不超过5公里,当测区地电结构有较大差异时,应按地电结构的不同分设日变站;
c、进行日变观测的仪器应放在避风遮雨的地方,防止阳光暴晒,并有专人观测;
d、每个工作日内,日变观测应始于早校正点观测之前,终于晚校正点观测之后;
e、遇到磁暴和磁扰动较时应停止工作。 4、测点观测
野外观测时,带探头人员和观测人员必须去磁,必须携带的磁性物体和其它有磁性的设备远离仪器30米以上,以保证测量结果反映地下磁性特征。
每天开工前,将日变观测和野外磁测仪器时间、日期调成一致(达到秒同步)。
观测时应保证点位正确,同时每次观测时探头的高度保持一致,探头标示方向应正确(指北)。
每天早上在日变站建立开始观测后,作业组开始对校正点,检查仪器工作各项性能正常后,开始上山工作
遇到磁暴和磁扰动较大时应停止工作。
野外工作中,尽量沿测线方向测量,磁测资料突变处,应及时退回到前一点,并加密测量,以确定资料突变的确切原因和异常的确切边界。
直流激电中梯测量工作方法
本次野外生产仪器采用重庆地质仪器生产的产的DZD—6A型多功能直流数字激电仪,仪器采用直读ηS(视激化率)、ρS(视电阻率)值等综合参数,激电中梯测量采用长导线观测。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接收机部分 发射机部分 测量电压范围 -600mV--+600mV 最大供电电压900V 测量电压分辨率 0.01mV 最大供电电流5A
测量电压精度 ±1%±1个字 供电脉冲宽度1-59秒,占空比1:1 极化值测量 ≤3%±0.2≥3%±0.1 仪器具有过保护装置 测量电流范围 0--5000 mA 测量电流分辨率 0.01 mA 测量电流精度 ±1%±1个字 输入阻抗 ≥30MΩ 对50Hz工频压制80dB
仪器有预置、记忆工作周期和90种野外常用工作方法选择及其
装置系数输入与计算功能.
2、精度确定
按任务要求,参照DZ/T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观测精度以相对误差评价,激发极化法和电阻率法的参数观测误差分配见表2。
表2 激发极化法和电阻率法的参数误差表
激发极化法 各参数 误差 极化率误差 电阻装 率误ηa〈3 ηa〉3 差 置 各种 装置 0.02 8% 8% 总场电位差误二次场电位差M,N量差 误差 电流(I)A,N供电点点位误误差(%) 位误差(%) 电位梯度电位梯度差(%) (mv) (mv) (mv) (mv) 0.2 0.2 0.2 0.2 0.2 2 0.5 3、生产技术试验
根据前人地质资料,结合本区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采用激电中梯剖面长导线观测, 中梯装置AB不大于1500m,MN不大于40m。供电电源为发电机,根据所选用的装置,为更好的获得电参和提高工效,在正式生产前,需在测区选择剖面开展生产技术试验。剖面尽量与已知地质剖面吻合,便于综合对比分析,试验剖面长度应不少于一个供电排列,在本区正式开工前应做好供电时间的选择工作。采用激电中梯旁线观测,观测旁线到主线距离符合不超过AB的 1/5(供电极距)要求,在AB极2/3范围内观测。MN=点距(40m),当测量讯号小可增加MN=80m进行观测。短导线观测当用多台仪器时,须进行一致性试验。
每条剖面开始和结束,或更换排列时,须对线路作绝缘检查。要求供电线≥2MΩ/km,测量线绝缘≥5MΩ/km。当线路绝缘达不到上述要求时,要及时处理。或轮流断开供电极测量漏电电流。供电导线漏
电电流不应超出等效电流的1.5%,测量导线不允许漏电电流存在,线路漏电流电和绝缘检查结果均要作记录。
每条剖面当天不能完成或改变排列,需作2-3个点接头观测。发现有明显干扰现象,畸变点、突变点及短导线双向短脉冲单向二次场≤0.3mv,正、反向ΔV2之差相对误差>20%时,需进行重复观测。重复多次观测数据过大时,不参与平均值计算舍去的次数应少于重复观测次数的1/3,重复观测结果的误差按下列要求≤ 2n 设计精度,n—参与计算的观测次数。
当MN极跨过特殊地形,诸如沟、坎等要通知测站作记录,以利资料分析。
当接地电极确因接地困难,特别是供电极可垂直或沿测线方向作适当移动,当移动距离过大需及时告知测站,重算K值。
测量电极采用随仪器配套之不极化电极,埋设时挖坑,清除坑内石子、草根和杂物,保证接触良好;
工作安排
1、工作设计:10-15天 2、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15天 3、直流激电中梯测量工作:15天 4、编写报告时间:10天
费用预算
项 目 工作量 费 用 备注 地区系数1.2 地区系数1.2 磁 法 电 法 测 网 运输费用 合 计
21条剖面,每条长1301*20*1*1.2=31224元 1Km,测量点距20m 6条剖面,每条长1.2Km,测量点距20m 721元每条 20条 6078*6*1.2*1.2=52513.92元 721*20=14420元 10000元 10.8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