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情境——探究——反思”教学模式的感悟与反思
历史教学中实施“情境——探究——反思”教学模式,营造了生动活跃和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误,深入分析和纠正失误,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素养大有益处。
标签:情境 探究 反思 感悟
所谓“情境——探究——反思”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活动。
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出智慧火花;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疑惑;想议就议,议出是非曲直;以“情境”为依托,以“探究”为手段,在“反思”过程中达到“创新”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失误,深入分析和纠正失误,对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素养大有益处。
一、情境创设中的失误
1.过于注重教学情境化,为情境的创设而创设。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为情境的创设而创设,表面上看起来情境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实际上却出现了情境偏离目标,激发不起学生兴趣等情况,反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十分有碍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授课。
2.提供的材料情境偏离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外的“新史料”,花费很多时间查找课本上没有的图文资料,忽略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领会和把握。过分强调课堂的高密度、“大容量”,拼命地搜集和使用资料,弃教学重难点于不顾,一堂课“灌”下来,教学内容可谓丰富,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很少,重难点也没有突破,大容量导致了低效益。有的为追求时髦,图文资料、音频、视频和动画等一齐上,一课“演”下来,学生或兴奋过度或疲劳不堪,对本课内容却不得要领,结果是事倍功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反思】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但不能为了情境而去有意创设一些不合适宜的情境。“情境”创设至少要有效,有利于学生理解特定的历史状态,促使全体学生“神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还要考虑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创设情境,而不仅仅是为了制造和渲染情境。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需要提前设计,要考虑目的性,还要传达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做好丰富的材料准备,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教师如果能根据教材、教学的需要适当补充和运用适量的史料,令学生耳目一新,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但要注意选择的史料要与教学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有很强的关联性;要引导学生思考史料,思考史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这是史料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的兴趣仅仅表现在接受教师传递的“新鲜的”、“好玩的”史料,那么这不是历史教育成功的信号。
二、探究过程中的失误
1、过分强调形式的华美,忽视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探究式的历史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过多过滥,而且很多和教学内容根本无关,掩盖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提出的问题随意性大,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些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不切合主题,是学生熟知的或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随意性大,想在哪儿讨论就在哪儿讨论,不考虑问题的“探究”价值及其条件;“探究”的时间和素材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探究”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了。从学生方面来说,“探究”不是促进了有成效的学习,而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看似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没有探究心理,这样的“探究”有名无实。
3、小组讨论过分随便,讨论深度不够,没有体现出小组讨论的价值。部分教师误把“合作”等同于“分组”,把“讨论”当作“探究”,认为提几个问题,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就达到了“合作”和“探究”的目的,而很少考虑小组成员安排的合理性及具体分工。实际上,学生对如何“合作”和“探究”无从下手。小组中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活动,没有学生间的互动;看不到学生之间的合作,甚至彼此不注重对方,很少交流,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
4、探究问题过程中没有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的教师将历史课变成了说话课、讨论课,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很活跃,但结果探究的历史问题却难以完成,没有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反思】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必须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切中学生的疑惑之处;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条理性,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使问题环环相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索性、开放性,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创设才有价值。
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分组讨论时要按照“异质”分类原则,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共同完成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或者采用生生对抗的方式,由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进行辩论。这种生生对抗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特点。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究其实质主要是没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盲目地赶潮流、求轰動,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走进新课程,要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要根据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学生的变化,更新理念,要不断地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突破和超越知识本位的教育传统,以“情境——探究——反思——创新”统领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能力乃至整体素质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刘克明 主编 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0期。
[3]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4]杨桂青《英美精彩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张华 著《反思性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