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2024-02-21
来源:我们爱旅游
第4卷第4期 2008年12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o1.4,No.4 Dec.2oo8 文章编号:1673—1751(2008)04—0021—04 城中村的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 陈 静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通过对郑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历史和现状的调研,系统地分析了郑州市“城中村”的形成、 演变历程以及驱使“城中村”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对进一步认识“城中村”问题以及城市化进 程中防止新的“城中村”产生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演变;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912.8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在不断的探 被城市包围,失去或基本失去土地,符合郑州市政 索和积极的借鉴中,呈现出了巨大的变化。据国 府规定的“城中村”划分标准,人均耕地面积在 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1978年至2006年,我国城 0.3亩以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这些 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3.9%;城市人口从 “城中村”主要集中在三环以内,涉及本地农村人 1.7亿增加到5.8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 口36.49万人,10.54万户,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 加到661个。 63%,集体土地l9.81万亩,占全市建设用地的 然而,城市化在显示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 11.75%,人均耕地面积0.27亩,有各类房屋面积 推进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自身发展中的一 4055.68万m 。二环内共有村庄57个,涉及本地 些问题。“城中村”便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 农村人口7.98万人,2.5万户,集体土地2.10万 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项管理体制、政策、措施相对滞 亩,各类建筑面积898.75万nl。,人均耕地面积0. 后的矛盾产物。 08亩。 一 从空间上来看,“城中村”已是城市机体的组 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引导,“城中村”在发展 成部分。然而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它依然 建设方面均存在着严重滞后于现代城市建设指标 沿用的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由 的现象,见表1。 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造成了建 表1 郑州市城中村发展建设现状 筑物布局紊乱、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脏乱 建设指标 数值 建设指标 数值 . 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城中村”已成为多 容积率 >3.0 绿化面积 <3% 数城市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开 人均居住面积<16.5 in /人道路面积 <5% 展“城中村”演变的深层机制研究,将为我们进一 建筑密度指标 >60 人口净密度>28000 A/km。 步认识和解决“城中村”问题以及有效防止新的 “城中村”产生提供科学依据。 2 郑州市城中村的演变 1 郑J,i、I市城中村现状 “城中村”是由原来的农村村落受城市化的 郑州市建成区面积约230km 的范围内分布 影响而不断地发展、演化而来的。因此,郑州市 着292个村庄,其中187个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中村”的演变与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 进有着密切的联系。 收稿日期:2008—09—24 2.1城中村的产生阶段 作者简介:陈静(1976一),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 方向:区域经济学。 1949—1977年间的恢复性增长阶段。这期间,我 22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国经济建设采取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一统天下。伴随着 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及配套项目的实施,许 多城市建成了新的工业区,城区面积不断扩展。 郑州市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1949—1977年 的计划经济时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2 年的探索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以及1993以后的 完善市场机制和探索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 3个阶段。与此同时,“城中村”也伴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发展经历了“不断产生一促进城市经济增 长一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过程。 2.2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促进阶段 1978—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探索向市 场经济转轨的阶段。郑州市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向 城区西南和城北扩展,城市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城中村”集体土 地资源逐步被完全占据,村庄也逐渐被城市所包 围,完全失去土地的村民只能靠房屋出租来生存, 加上城市外来民工的不断增加,使得房屋需求量 大幅度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村庄的发展。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中村”农民失去土地, 城市化的发展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民工进城 打工,村民自建房屋也由原来的1—2层,发展到 今天的5—7层,外来人口与原住村民的比率也高 达10:1。村庄的产业结构也转变为以第三产业 为主,出租经济收入占到85%左右。 这一时期,“城中村”的存在,对于提升城市 现代化水平,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解决困扰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农村问题,为农民创造新的就 业机会、提供居住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曾起到 过巨大的作用。 2.3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制约阶段 1993年以后,我国进入完善市场机制和探索 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阶段。郑州市的高 新技术产业区的快速发展,大学城及经济技术开 发区的建设,使城市用地迅速向外扩展。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以及新农村建设 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施,郑州市经济增长 也逐渐由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向集约的内涵式增长 转变,“城中村”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制约也越为显 著。 郑州市的“城中村”由于“城乡二元管理体 制”的长期存在,造成村庄与市区在经济发展、产 业布局、人口分布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分割。 另外,由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生存技能弱 化、生产经营方式陈旧、建筑物质量及居住环境低 下等现象的存在,给“城中村”村民的自身发展带 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出于对利益的追求,村民 在土地上不断追加成本,乱搭乱建,造成房屋建筑 占地面积大,土地资源配置的功能紊乱,功能分区 不明显,工业、行政、商业、居住等各类土地相互交 错。特别是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混杂于居住 用地之间,脏、乱、差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区域生 态环境的发展。 3 郑州市城中村演变的驱动机制 3.1城市化发展引起土地利用变化 从城市产生的那天起,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城 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引起的城市扩张是郑州市 “城中村”形成变迁的主要外部推动力。从1949 年起,郑州市城市建成区经过总体规划的不断实 施,到2007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94 km 。 新中国成立以来,郑州市城区面积的扩张一直呈 现出明显的加速状态,1954—1979年的平均扩张 速率达4.7 km /a;1980—1994年的平均扩张速 率为2.2 km /a;1995—2006年的平均扩张速率 为4.5 km /a。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使得周边 农村的土地大量被占用,但由于村庄的拆迁、安置 成本较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制度因素下,政府 和开发商都不愿意对村庄的宅基地进行征用,也 使得“城中村”能够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以存活。 由此可以看出,也正是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导致的 原农村土地的不断征用,加快了“城中村”问题的 产生。 城市化引起的产业分工加速了产业结构体系 的分化、重组和演替。这种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 土地资源在产业类型之间的重新分配,导致了土 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见图1),进而加剧了“城中 村”问题的产生。由图1可以看到,2000—2004 年间郑州市的农用地数量以平均约0.53 X 10 hm /a的速度不断减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 第4期 陈静:城中村的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23 运输用地等则分别以约0.25×10 hm /a和0.16 ×10 hm /a的速度呈现出不规则的增长趋势,农 用地的减少以及其他用地量的不断增加,加快了 “城中村”的形成。因此,城市化引起的产业分工 所带来的用地结构的变化,也是“城中村”演变的 加,而“城中村”在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居住空间 的同时,也展开了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第 三产业的发展。 主要驱动力之一。 呈 × \ 娶 }罾 叠 餐 dQ。 ∞ ∞ ∞ 加 o 2000 2001 20O2 2003 2004 年 +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__.r一交通运输用地 图1 郑州市2000—2004年主要土地类型状况 3.2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954年,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 斯(古典学派)提出了“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 负数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即在一定生产条 件下,劳动力再增加,产品也不会增加,此时,所增 加的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生产力的不断 提高,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空前的增长阶段,产业结 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由 “一、二、三”经过“二、一、三”步人“三、二、一、”。 但同时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 用,也造成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产生了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统计,我国目前剩余劳动 力数量达到3.5亿人左右。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见图2),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推动了 这些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 由图2可以看出,1995—2005年问,郑州市 第二、三产业年均产值占GDP总量的份额分别以 约0.49和0.31个百分点的速度呈现不断增加的 趋势,而第一产业则以约0.81个百分点的速度呈 下降的趋势。二、三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劳动 力转移提供了就业空间和就业岗位,加快了劳动 力的转移。目前我国已有2亿劳动力实现了转 移。劳动力的转移,必然要求城市居住空间的增 昌 蓦 高 罟 詈 星 苫 g 兽 苫 誉 盆 0 0 0 0 0 0 0 0 0 0 H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十笫三产业 2 OO O图2 1995—2005年郑州市不同产业GDP情况图 ∞ ∞ ∞ ∞ ∞ 3.3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经济利益驱动 由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非均衡性,政 府对农业扶持和保护力度不够,农业投入体制的 限制,以及农业竞争力低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郑 州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 断扩大的趋势(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郑州 市城乡收入的差距经过1990年的2.72:1经过曲 折的变化增长到2005年的3.54:1。城乡收入差 距的不断增大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着农 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LC 。_ L、 ∞ J_、 0 ∞ 鐾…昌交 害器— 昌g 8吕吕8 年 ’ 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图3 1995—2005年郑州市城乡收入差距曲线 同时,这种收人差距的扩大,也驱动了“城中 村”村民开始大规模的房屋建设运动。在城市化 的压力下,“城中村”居民由于无知识技能来参与 城市化的竞争以及长期以来对土地的依赖等因素 的共同作用,使其不愿抛开土地这些仅有的生产 资料。多数“城中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实际潜 在的价值很高,村民为了补偿自己的土地收益低 4 O 8 0 6 O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于市场竞争价格的差价,就只有最大化地利用有 限的土地和空间。这就是“城中村”这种高密度 第4卷 影响,形成了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安全问题突 出,造成村庄内部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堆放,环境 卫生问题严重,严重制约着可持续消费的实现。 建筑群体产生的根本动力。 这种利益的驱动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不断 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 地位和作用。综上所述,“城中村”所具有的传统 村落组织与意识的落后性,也使得村庄的居住环 恶化。在郑州这个中等发展程度的城市,“城中 村”房屋的楼层一般是3—5层,而在经济发达的 广州等城市,楼层高度已达到l2层之多。 境一步步走向恶化。 3.4城乡文化差异导致城中村居住环境恶化 文化的差异,是“城中村”居住环境的恶化的 4 结论 重要成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一旦某 (1)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中村”的 种文化存在,它作为一种生产力将会对经济产生 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不断产生阶段一促进城市 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 经济增长阶段一制约城市发展阶段。因此说, 在,我国城乡文化在发展观、价值观及消费观念等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 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平衡。 (2)城中村的演变是社会根源、经济根源、社 “城中村”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已被城市所包 会经济根源以及文化根源4个主要驱动因子共同 围,但由于长期以来游离于城市管理之外,因而村 作用的结果。 民在发展观上仍保留着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 参考文献: 经济的发展延续的还是传统的运作模式。为了换 [1] 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 取个人经济的增长,村民在土地上不断追加成本, 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乱搭乱建,造成建筑容积率过高,居住环境低下。 [2] 付晓东.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M].北京: 另外,由于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价值观念落 新华出版社,2004. 后,在对资源环境配置时,没有系统观念,忽视了 [3] 杨家栋.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M].北 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系统内其他要素和周围生态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区域环境的破坏。其次, “城中村”居民由于长期以来受历史、环境等因素 A STUDY oF THE EVoLVING AND DRⅣING MECHANISM OF URBAN VILLAGE WITH ZHENGZHoU AS AN EXAMPLE CHEN Jing (School ofManagement,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Zhengzhou’s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conduc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orming,evolving course and main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villa- ges in zhengzhou with a view to offering a reference to gaining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problem and preventing the emergence of new urban villages. Key words:urban village;development;driving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