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短文两篇》导学案
2020-05-29
来源:我们爱旅游
靖边县第六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主编人:曹慧荣 审核人:陈云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15.短文两篇 【教师寄语】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4.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知识链接】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导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哪些感悟?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怡情( ) 诘难( )( ) 滞碍( ) 吹毛求疵( ) 狡黠( ) 咀嚼( )( ) 死抠( ) 豁然( )迂腐( ) 2.解释词义: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寻章摘句: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豁然贯通: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⑴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⑵ 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3、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二)合作探究 15《短文两篇》 1 靖边县第六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主编人:曹慧荣 审核人:陈云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1、分析文章的认证方法。 ⑴ 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⑵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⑶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2、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短文两篇》 2 靖边县第六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主编人:曹慧荣 审核人:陈云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第二课时 《不求甚解》 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 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例证法。以普列汉普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 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 三、交流展示 四、达标练习: 15《短文两篇》 3 靖边县第六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主编人:曹慧荣 审核人:陈云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这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 表述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 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 D.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2. 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A. 举例论证 B. 对比论证 C. 类比论证 D. 引用论证 3. 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三自然段中加线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是指怎样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上题中提到的“这样的事”,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事例外,你还能举两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短文两篇》 4 靖边县第六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主编人:曹慧荣 审核人:陈云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⑴ 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1. C ⑵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⑶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2. A 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3. 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 ③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4. “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照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照应,如一调换就会搭配不当。 5. 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6.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三个事例,或打破沙锅问到底,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人。 7. 略。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⑴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⑵ 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3、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15《短文两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