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2020-07-18 来源:我们爱旅游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I,Vo1.32,No.13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李 江 张庆林 尚建伟 纪 军 袁正兵 涂青虹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的临床 疗效。方法将66例退行性腰椎骨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取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式, 对照组33例采取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式,对两组术后临床效果及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14~ 36个月,平均(18.7±1.6)个月,观察组的植骨融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1.82 ,观察组在椎间隙 高度维持、滑脱角丢失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JOA评分改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 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明显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骨脱症椎间植骨融后外侧植骨融合 表1 两组患者术前I临床表现 观察组(n一33) 对照组( 一33)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DS)是 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 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又称“假性腰椎 滑脱症”l_1]。以腰痛、下肢神经根痛、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表 现,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女 性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DS是腰椎滑脱症中常见的一种类 型。随着我国迈向人口老龄化,该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其手术治疗方法亦逐渐改进_2]。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 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从过去单纯的椎板减 压术到短节段内固定,充分的减压和稳定性的重建,获得长期 可靠的骨性融合,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后路手术是一种使 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多用于治疗腰椎滑脱,可使神经根得到 充分的减压,通过椎弓根的力核作用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还 可以通过椎间植骨融合恢复腰椎的生理前凸。后路椎间植骨 1.2 手术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俯 卧位,腰部后正中手术入路,显露不稳椎体及其下位椎体的椎 板、小关节及横突根部,分别置人椎弓根螺钉。然后,切除不 稳节段的部分或全部椎板、黄韧带,常规摘除相应节段的椎间 盘,行神经根减压。分别于两侧安放预弯的连接棒,适度撑开 椎间隙后旋紧螺帽。然后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椎间融合。 融合(posterior humber interbody fusion,PI IF)、后外侧植骨 融合(posterolatera|lumbar fusion,PLF)是最常用的2种手术 方式,我们选取2006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退行 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6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后外侧植 骨融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改善及滑脱复位、融合等情况进 行比较,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1观察组(PLIF) 依照手术前X线的显示,对于椎间 隙狭窄的病例,首先要撑开、复位,将椎间盘和上下椎软骨终 板的残余物用绞刀清除,并置人自体随骨片到椎间隙,将单枚 椎间融合器矢状面呈约45。角斜向植入椎间隙,至距椎体后 缘约0.5 cm,术中C型臂证实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髂骨植入位 置适合后,连接棒,加压钳适当加压,拧紧螺帽完成复位与固 定。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6例:男29例,女37例,年龄45 76岁,平均(52.8±2.5)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4.2 l|2.2对照组(PI F) 将横突、关节突,部分椎板软组织清 除,同时植骨床去皮质充分,连接棒,拧紧螺帽完成复位与固 ±1.6)年,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表现,见表1。收集所有病例的 病历及进行身体检查,并详细记录最后一次采访的功能评分。 均行x线摄片,主要部位是腰椎正侧位、动力位以及左右双 斜位,还要进行MRI及部分腰椎CT检查,均无峡部裂。全 部患者经过至少3个月的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按 定。将减压的骨块植在植骨床上,并将细碎骨块填充在植骨 床与植骨块之间,保持植骨块与植骨床紧密接触。术毕放置 引流,关闭切口。 1.3术后处理术后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常规放置引流管, Meyerding分类,I。滑脱26例,Ⅱ。滑脱37例。L4滑脱25 术后24 ̄48 h拔出引流管,床上双下肢屈伸及腰背部肌肉锻 炼,3天后腰围保护腰部下地行功能锻炼。腰围固定12周左 例,L5滑脱41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取后路 椎间植骨融合术式,对照组33例采取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式。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表1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表现观察 组( 一33)对照组( 一33)下腰痛23 22下肢痛19 18间歇 右。术后6周内、3个月、6个月、1年、3年复查正侧位x线片 (半年后复查加拍过伸、过屈位片)及CT,了解椎问融合情况 及内固定有无滑脱、断裂等情况。 1.4 疗效评价方法 对所有患者随访14~36个月,平均 (18.7±1.6)个月,观察症状及体征行JOA评分并计算JOA 性跛行18 15肌力减退18 19感觉减退15 14腱反射减弱11 13大小便功能障碍1 2。 作者单位:东莞市桥头医院,广东 邮 编523523 收稿日期2011—05--04 评分改善率,复查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摄片,测量椎间 隙高度、滑脱角及植骨融合情况。 1.4.1神经功能评价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 腰 椎疾病评分标准:主观症状(O~9分),主要包括腰痛、下肢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13期 痛、麻木、步行能力等方面;客观体征(O~6分),包括下肢肌 力、感觉、反射等;分别对术前、术后与随访时进行评估,其中 >13分者为优,l1~13分为良,9~11分为中,<9分为差。 表6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滑脱角比较 (‘, 土S) 1.4.2根据Suk 标准评估植骨融合情况融合节段出现连 续性骨小梁和在屈伸应力X线片出现节段间活动度<4。时即 为坚固融合}当融合节段骨小梁连续性不明确,但在相邻的融 合节段间活动度<4。时则为可能融合;在融合节段可以见到 缝隙、植骨块塌陷以及活动度>4。时为不融合。 1.4.3椎间隙高度(Disc Space Height)取前、中、后3个点的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DS的治疗是脊柱外科的一个难题,DS病理改变主要是 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增生骨赘形成、小关节内聚、黄韧带 椎间隙高度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 1.4.4 用Taillard[5]法及Boxall D_6 法测量腰椎滑脱角。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 料以(z±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 血量(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的JOA评分好转率,两组患者随 访结束时的JOA评分优良率(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的JOA评分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本次随访时,观察组融合率为 96.97%;对照组融合率为81.82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Q.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的植骨融合情况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椎间隙高度术前、术后比较 两组椎间隙高度术 前、术后相比(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较观察组丢失 多(P<0.05),见表5。 表5两组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术前、术后滑脱角相比较 两组术前、术后滑脱角 相比(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滑脱角较观察组大(P <0.05),对照组滑脱角丢失较观察组多(P<0.05),见表 6。 肥厚、关节囊增生而引起椎管特别是两侧神经根管狭窄,其临 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椎间小关节区域的增生压迫所引起的。近 年来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椎弓 根螺钉提拉复位固定术,后路手术可使硬膜囊及神经根解除 压迫,往往需要椎板连同小关节突一并切除,才可以到彻底减 压的目的。赵杰等 ]报告65例腰椎滑脱患者行短时阶段固 定加椎间融合治疗效果达到90.0 以上满意率。PI F和 PI IF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最常的两种手术方式,长期以来PLF 被认为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金标准”术式,然而近年来的研究 显示PLIF在生物力学、解剖学等方面较PI F有较多的优 点口]。本研究PLIF的治疗效果是9O.91 。目前PLF已成 为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主要方法,是一种相对简单融合方 法,在椎管外操作,对神经刺激小,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等特点。文献报道多取得满意疗效r9]。但不能缓解椎问盘源 性疼痛,又因移植骨较易吸收、软组织的遮挡、假关节形成等 致使融合率相对较低。且适用范围不广,其拉力来自于螺钉, 而对于狭窄程度比较重的椎间隙,这种拉力是极有限的,造成 复位效果不佳,复位率较低;对于前柱支撑作用弱的中重度腰 椎滑脱,腰骶部剪切力大,单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 固定术,术后螺钉在长期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松动甚至断 裂¨】 。Bose等『l1]研究指出,严重腰椎滑脱患者多伴有椎间 盘变性、椎间隙狭窄,撑开恢复腰椎前凸和椎间高度后,前、中 柱的缺损更加明显。PLF技术在前、中柱的支撑和融合作用 效果不好,所以要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的生理曲度 的难度比较大;当椎间隙被撑开,若没有进行椎体间植骨,则 后方的椎弓根钉系统需承担8O ~9O 的轴向负荷,从而导 致内固定的失败l_1 。提示,对于严重的腰椎滑脱,椎间植骨 融合是关键的。 PUF术式可在较彻底地解除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的 基础上保障脊柱的稳定性。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复位、减 压、内固定和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一次完成。该术式充分考虑 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特点,因为腰椎负荷主要由前柱承担,椎问 融合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从理论上而言,PLIF在椎体间的 融合更有优势,可提高局部的稳定性。仅从单一入路就能完 成各种角度植骨是它的优势,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 减少经腹的并发症。所以对于腹膜后血管解剖异常和曾做过 腹部手术后造成粘连的病例,后路椎间融合是最佳的选择。 双侧椎间孔狭窄造成的根性症状应行椎间孔减压,如同时椎 间融合,可采用后路椎间融合与经椎间孑L融合口 。Molinari 等l1 报道了3O例美国现役军人行PLIF并椎弓根螺钉内固 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19例术后恢复军人日常生活,8例 活动稍许受限也重返军营生活。Okuyama等 ” 报道28例腰 ・2080・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1,Vo1.32,No.13 1 3 9例艾滋 病患者机会性感染情况分析 谢胜云 【摘要】 目的 分析139例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体情况,进一步了解机会性感染的 致病谱。方法 对淮北市2006年以来治疗的139例AIDS患者,收集机会性感染相关资料,分别从流 行病学、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免疫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机会性 感染发生率61.87 ,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肺结核等;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 的发生率为39.57 ,主要为口腔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肠炎、霉菌性食道炎;神经系统机会性感 染的发生率为8.63 ,主要为隐球菌脑膜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它部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 为23.74 ,主要为CMV视网膜炎、带状疱疹等。结论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是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 感染的常见部位,其次是神经系统;细菌性肺部感染、CMV感染、PCP、真菌感染、结核病是AIDS患者 主要的机会性感染。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 分析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T 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可侵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HIV本身 系统,或呈全身播散,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通过对139例患 并不会引起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 者机会性感染的系统分析,进一步了解机会性感染的致病谱。 由于失去了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疾病导致死亡[r。引起机会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淮北市辖区内2006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 口 作者单位:淮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机会性感染并主动就诊提供机会性感染诊断证明的AI阳 刀 DS患 妇 邮 编235000 收稿日期2011—05—22 椎滑脱症患者行PLIF,将切除的关节突作为植骨材料填充椎 Boxall D,Bradford winter RB.Management of severe spondylo— 间融合器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最短随访2年,融合率达 lis—the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Bone Joint surg 93.5 ,临床疗效满意,且避免了自体取髂骨可能引致的相关 Am。1979,61:479—495 并发症。本研究中,根据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 赵杰,粟景峰,贺石生,等.单节段融合器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 分,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O.91 ,对照组则为87.88 ,经统计 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E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12: 1 166—1 168 学分析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椎间隙高度的 Deyo RA,Nachemson A,Mieza SK.Spinal~fusion surgery— 维持及滑脱角的减少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IF具 the casefor rostraintEJ].Nengl T Med,2004,350(6):722—726 有植骨量大、融合快、融合率高、有利于处理椎问盘源性疼痛 Ekman P,Moller H.Tullberg T,et a1.Posterior lumbar inter— 等特点。但PLIF与PLF相比,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 body fusion versus posterolateral fusion in adult isthmie spon— 总之,PLIF和PLF均是DS后路手术中的有效融合方 dy1o—listhesisFJ].Spine,2007,32(20):2 178—2 183 式,PLF操作简单,对神经刺激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 Suda K,Ito M,Abumi K,et a1.Radiological risk factors ofp— 短等优点,但缺乏对前、中柱的支撑和融合;而PLIF具有植 seudoarthrosis and/or instrument breakage after PLF with 骨量大、融合快、融合率高、有利于处理椎间盘源性疼痛等特 thepediele screw system in isthmic sp0ndylo1isthesis[J].J Spi— 点,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本研究结果显示,PLIF的 nalDisord Tech,2006,19(8):541—546 融合率为96.97 明显高于PLF的81.82 ,综合比较可以 Bose B,Balzarini M,Gimmestad G,et a1.Stand—alone inter— 看出,PLIF应用于DS后路手术优于PLF,PI IF是一种理想 bodyfusion versus instrumented interbody fusion:a clinical 的手术方式。 comparison[-J7.Neurosurgery Quarterly,2004,14:168—173 Rolander SD.Motion ofthe lumbarspinewith special reference 参 考 文 献 to thestabilizing effect0fp0steri0r fusion.An expermi ental [1]戴德纯,房敏,严隽陶,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 study on autop—sy specmi ensEJ].Acta Orthop Scand,1966, 进展[J].按摩与导引,2006,22(7):42—46 Suppl,90:1—144 [2]周炜,吴德升,赵卫东,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J].现代 方忠,李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EJ].生物骨科材料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492—493 与临床研究,2010,7(4):25—27 [3]Hida S,Naito M,Kubo M.Intraoperative measurements of Molinari RW,Sloboda JF,Arrington EC,et a1.Low—grade nervero0tbl00d flow during disceetomy for lumbar disc hernia— isthmic sp0ndylolisthesis treatedwith instrumented posterior tion[-J].Spine,2003,28:85—90 lumbar interbodyfusion in U.S.servicemen'-J3.J Spinal Disord E4]Suk SI.Lee CK,Kim WJ,et a1.Adding posterior lumbar inter— Teeh,2005,18(Supp1):24—29 bodyfusion to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posterolateral fusion Okuyama K,Kido T,Unoki E,Chiba M。et a1.PLIF with a tita— after de—compression in spondylolytic spondy10listhesis[J]. nium cage and excised facetjoint bone for degenerative spon— Spine,1997,22:21O一219 dylolisthesis--in augmentation with a pedicle screw[-J].J Spi— [53 Newman PH.spondyl01isthesis,its cause and effectEJ].Ann R nal Disord Tech,2007,20(1):53—59 CollSurg Engl,1955,16:305—323 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