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养蚕日记”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3-12-27 来源:我们爱旅游
从“养蚕日记”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作者:郁建英

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4期

郁建英

内容摘要: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幼儿的“养蚕日记”出发,结合孩子在饲养过程中的行为、发现,介绍了“养蚕”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也在活动中,进行了相关反思,从观念、行为上进行了转变,以利于今后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幼儿 科学探究 能力

趁着春日,笔者和孩子们又开始书写一年一次的“养蚕日记”。养蚕的过程不仅让孩子接触到了生命的发展,更让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一个个小小科学家正在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孩子们的成长吧。

一.养蚕点滴

日记一:“蚕宝宝在哪里?”——孩子最初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

琪琪妈妈带来了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躺着一张布满小颗粒的纸,孩子们见了争先恐后的议论:“这是什么呢?”“我知道,这是蚕宝宝,我姐姐家也有!”……孩子们最初的探究欲望在这一刻被激发,于是关注蚕宝宝,成了幼儿每天来园的一件重大事情,一个个问题也在孩子们的观察、讨论中产生了。

孩子的问题:

“蚕宝宝怎么还不出来呢?”、“蚕宝宝躲在里面不要吃东西吗?”

孩子的反应:

问题产生后,各种回答纷纷呈现:“蚕宝宝还在睡觉呢!”“里面肯定没有蚕宝宝!”面对问题,孩子们立马想到了向老师求救,老师让孩子自己去寻求答案,孩子们又想出了查阅电脑的方法。在查阅中,他们知道蚕的孵化需要满足高温、多湿的条件,还知道蚕宝宝喜欢干净的环境,当蚕卵呈青色小点时,就快要出来了。

老师的引导:

1.引导孩子自己去查阅蚕种孵化的知识经验,并引导孩子观察、等待蚕宝宝的出来。

2.开展“我想蚕宝宝是这样的”绘画活动,引导孩子猜测、绘画蚕卵中孵出的蚕宝宝。

孩子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并学会了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探究前的认知准备,同时在猜测中发挥了丰富地想象力。探究欲望是孩子从事“科学活动”的首要基础,我

们很难想象,在儿童对事物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情景下,教师能有效地引导儿童从事学科学的活动。

日记二:“为什么蚕宝宝出水了?”——孩子感悟到了科学饲养的重要性,建立了积极的科学态度。

细细、黑黑的蚕宝宝出来后,认真喂养它们成了孩子们每天的工作,在前期知识经验的准备下,孩子们带了许多桑叶,仔细地喂养着蚕宝宝。蚕宝宝在孩子们细心的照料下,慢慢长大了,从细细、黑黑逐步变成白白、胖胖的,见蚕宝宝的长大,孩子们激动不已。

可是一日,朱玲火急火燎的跑到老师前说:“老师,不好了,蚕宝宝在吐水了!

孩子的问题:

“蚕宝宝死掉了?”“蚕宝宝睡着了?”“怎么会出水呢?是哪个小朋友倒进去的吗?”

孩子的反应:

问题产生后,有的孩子忍不住用小手去触碰蚕宝宝,有的凑上去用小鼻子闻了闻……孩子们说着:“老师,他肯定是被谁捏死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多水的。”

老师:“孩子们,我们不能胡乱猜测,你们去看看蚕宝宝的桑叶吧!”在查阅中,孩子

们知道了蚕宝宝的这种症状有点相当于拉肚子,或者吐水,这是因为吃的食物不干净、不干燥。

老师的引导:

1.教师引导孩子不要随便的下定义,乱猜测,一定要根据事实现象,查明原因,以科学

的态度对待问题。

2.开展“今天我是饲养员”活动,引导孩子科学的进行饲养,保证桑叶干燥、干净。

孩子的收获:

在“蚕宝宝之死”的突发情况中,孩子意识到了科学饲养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后再下结论,在“今天我是饲养员”活动中,孩子们能在科学的方法引导下,建立了孩子良好的科学态度。

日记三:“一起搭房子”——孩子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实验的重要性。

在孩子们的精心饲养下,蚕宝宝日渐长大,一日,孩子们在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情况,突然间,孩子们惊奇的发现蚕宝宝的身体变得透明,泛着银光,而且平时低头猛吃的蚕宝宝,突然不爱吃了,而是仰着头在四处张望什么,同时身边又出现了一滩水。

孩子的问题:

“是不是蚕宝宝又吃了不干净的桑叶?”“蚕宝宝是不是要生宝宝了?”“是不是我们的桑叶不好吃,蚕宝宝不要吃了?”

孩子的反应:

在一连串问题追问下,孩子们先去检查了当天的桑叶情况,又想到查阅电脑。在电脑的引导下,孩子们知道了这是蚕宝宝结茧前的前兆,明确原因后,孩子们就开始忙碌为蚕宝宝搭房子的事情。

首先,孩子们想到了用幼儿园的吸管进行搭建,接下来孩子们密切关注着蚕宝宝的行踪,但是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蚕宝宝似乎不喜欢管子做的房子,有几条干脆依角而建,但这个只能满足几条蚕宝宝的搭建空间。孩子们对架子进行了调整,将架子简短了一些,又把双面胶换成了绳子,但都没收到预想效果。多次试验后,孩子们开始寻求帮助。这次他们询问了爷爷奶奶,孩子们知道了小时候奶奶都是用稻草梗做的“山”,因为蚕宝宝喜欢在通风处结茧。于是孩子们四处寻找稻草,没找到,他们又用了干草进行了替代,果然,蚕宝宝们爱上了新“山”,纷纷上山结茧。

老师的引导:

1.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去试验,在操作中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性,在“做中学”中探索事物的本质。

2.教师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为孩子的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孩子的收获:

孩子们在观察中获得了对蚕生命生长新的认识,主动性也增强了,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

尝试解决问题。在不同材料的选择上,孩子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尝试,同时学会了向家人求助。

以上就是孩子们“养蚕日记”的一个点滴,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还经历了诸多的问题,得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孩子们还经历了观察、记录、饲养、查询、试验等操作性活动,整体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养蚕日记”开展的意义

“养蚕是一项能激发儿童创造生命、触及生命的活动,而且有利于儿童的动手能力发展的活动”非常适合大班孩子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养蚕活动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可探索性、系统性的开展特点,这也符合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在“养蚕活动”中感受到孩子们的以下成长。

1.萌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保持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尤其是,只有孩子想问了,想知道了,活动才会连续性地深入下去。

2.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的提升。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孩子科学潜能被激发的一个表现,这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能触碰事实,观察力强的人,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饲养活动中,孩子观察

着蚕的每一天变化,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性,以及观察持久性,所以孩子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

3.增强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情况,在具体的问题中,幼儿会联系已有经验进行假设、迁移、记录、实验,这让孩子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思维逻辑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到“以探究为中心”之上,促进了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4.帮助幼儿建立了严谨、积极的科学态度。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很好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常常是人云亦云,通过养蚕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意识到不能乱下定义,对待问题,形成了尊重事实、 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5.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养蚕”是一个见证生命历程的过程,整个过程除了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悲欢,也让孩子的多元智能得到了发展,如,悉心照顾中的“责任心”、寻求援助、分享发现中的“语言能力”,孩子们在这里学会了寻找和释放,学会了关爱和合作,学会了认真还有学会了生活。

三.对教师的启发

“养蚕”除了对孩子有如此影响,伴随着蚕的生命演变,作为老师,笔者也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1.教师的放手不是放任。

科学探究活动是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操作活动来探知世界,探究活动是孩子自己的科学活动,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索。但“放手”不等于是“放任”,教师始终处于幼儿发展引导者的地位,教师要适时、适地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2.保护孩子求知欲望比帮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来的重要。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在三岁以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好奇心、求知欲是探索活动的原始动力,所以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望是活动开展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指导的尺度,深信瞬间知晓某点科学知识远没有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来的重要。

3.教师要扮演好三种角色:参与者、支持者、促进者。

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在探究活动中要适时做到三种角色:参与者、支持者、促进者。首先作为参与者,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真诚的、信任的、理解的、民主的探究性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其次是支持者,教师应关注孩子的探索过程,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引导幼儿拓展经验,帮助幼儿归纳结论、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能力和高水平的思维。再次是促进者,在进行恰当、适宜的引导中,教师应该为孩子留下探究的空间和方向,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并将自己的探索、发现、感受表达出来。

4.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做到胸有成竹指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

“养蚕活动”作为一个连续性的探索活动,教师在开展活动中,要控制活动的随意性,不能“养”到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教师应该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每一个阶段的观察要点和指导重点。不然,没有计划的活动,“饲养”就仅仅就是一个过程,这也就失去了“养蚕”的教育价值。

5.教师应完善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

“学高为师”,任何探究活动,包括养蚕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还应具备一个主导者所应有的能力,只有教师有正确的理念和知识沉淀,才能引导孩子发现更多惊奇的未知。

(作者介绍:郁建英,本科,苏州市相城区渭塘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