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3-05-25
来源:我们爱旅游
2010年7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s Health Ju1.2O1O Vo1.22 SHM No.14 第22卷下半月第14期 【卫生管理】 不同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谢素清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医院,广东广州510430)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XqNgt)和开放式 管理模式(研究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技能进行为期2个月的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除吃饭和人厕、洗澡外,不参加其它康复 训练;研究组采用原药物治疗,除午休、晚休时间回病室外,其余时间均在病室以外空间活动并参加康复技能训练。选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 疗效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同步性比较观察,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技能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管理模式;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0.14.107 中图分类号:R1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69(2010)14—1908—02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维持原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封闭式管 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指在街头流浪,无固定居所、无 自理能力、无经济来源的“三无”对象,并患有精神疾病而被 救助的特殊人群,他们常常有肇事行为和倾向,对社会治安、 居民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由群众报 警“110”后由公安民警或社会流动救助强制送入。由于流浪 理模式,除吃饭、入厕、洗澡时间开放外,不参加其它康复训 练。研究组患者在原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置于开放病 室以外空间活动并制定生活技能训练措施。日常生活自理 项目:①规定作息时间;②饮食、服药主动排队并主动用餐具 进食;③每日洗梳、洗澡、早晚刷牙、洗脸;④衣着、钮扣整齐, 定期修剪指甲;⑤定时如厕;⑥保持床铺整洁、卫生,自行料 理经期卫生;⑦能与工作人员及其他病友进行简单沟通;⑧ 主动帮助他人。关心自我项目:①有躯体不适时能否主动向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殊性,他们不仅存在经济、精神问题,而 且长期的社会隔离生活,使他们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缺乏, 此外,由于社会歧视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也相当突出。探 索提供一个更有效的管理方案应该是一个包括提供住房和 基本生活需求在内的一系列健康服务计划(躯体的、精神的 和心理等)、职业康复计划和社会支持系统 J。流浪精神分 裂症患者在外流浪,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被破坏,生活懒散, 医护人员陈述;②不生吃食物、冷饮自来水;③不随地吐痰。 工娱活动训练:①主动参加工疗活动;②关心国家大事;③对 今后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有所打算。奖惩:①对主动遵守作 息时间、能按规定完成训练的患者,每月由病区给其戴红花 一卫生意识极为淡薄,往往对住院产生依赖。在现有的条件 下,试行对部分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病区内开放式管 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②评分表强化,每周均按 日常生活自理训练及关心自我训练项目内容评分,得分高 理,并制定生活技能训练计划,探索不同模式管理对患者康 复的影响,结合本病区患者的特殊性及救助政策特点报告如 下: 者,予以一定的物资奖励,不守规则者,则予以批评。针对训 练不足方面,进一步加强训练。 1资料和方法 1.3疗效评定 由两名未参与病区管理的护师选用住院精 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末及2个月末各评定一次。有关的数据采用F检验。 2结果 1.1资料样本选自我区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住院 的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组条件: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精 神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 ②临床特征为急性期症状控制,病情稳定。③连续住院1年 以上。④其临床的共同特征为患者均有在街头流浪史,生活 不能完全自理,生活懒散、衣着脏乱,睡眠时间紊乱,喜躺卧 于地上睡觉,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喜喝生冷水,用手抓吃 食物,言语沟通困难,表现违拗,拒绝治疗、检查及护理不合 作。⑤无严重躯体疾病及智能障碍。符合上述条件者49 例,按入院先后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 均为女性。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37.5±10.2)岁,精神科用 药折合氯丙嗪75—125mg/d。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8.7± 11.6)岁,精神科用药折合氯丙嗪100~125mg/d。两组一般 资料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08 结果见表1。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后两组疗效比较,1个月末尸<0.05,2个月末P<0.0l。 3讨论 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街头流浪,其背景复杂,病史、身 份、来历不明,有的患者甚至因有犯罪前科而伪装成精神分 裂症患者,为安全起见,传统的管理仍采取看管式护理模式 管理,即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全封闭式管理,不参加康复训练 活动。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社会化的,长此下去,患者与社 会群体生活越离越远,患者的康复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医 院内的康复训练是为患者重返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作准备, 有责任帮助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和生活技能的提高。精神 2010年7月 第22卷下半月第14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S Health Ju1.2010 VoL 22 SHM No.14 疾病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患者的社会再适应过程 。本文 杀、外逃现象的发生。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应通过 对49例流浪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2个月的观察,并应 用康复疗效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管理模式 能使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得到明显提高,并提示康复技能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改善其硬件设施,加强管理而全面实施开放管理,使患者能 够恢复或保持其社会功能。由于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属于 特殊人群,相对开放区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集中场所,作为 精神科医务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要有较强的临床技术 鉴别能力,对患者的病情、精神状况及时掌握,有高度的责任 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患者极易出现情感淡漠、社会功能退 缩等。通过开放式管理使患者体验到了社会责任感及所起 心和预见性,有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每日进行康复训 练前必须详细询问,结合病情动态,排除禁忌证时才考虑开 的作用和贡献,增强了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为患者重返社 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减少了患者在封闭式管理期间出现自 放训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康复评分比较 ( 4-s) (上接第1823页)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 数4-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与率采用x 检验,均数比较采用自 也不断提高。舒适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 身对照及组间对照t检验,以P<n 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要之一口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使患者 2结果 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从多角度进行护理,做 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问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 到以人为本,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努力为患者提供恰如其 0.05),舒适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分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 满意度。舒适护理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温情和关 表1 两组住院天数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爱,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第6版.台湾:华杏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1998. [2]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组.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Ol,一P<0.05 查及其患病率[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3]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讨论 (收稿日期:2010—03—16)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