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3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药物降眼压,必要的全身检查后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虹膜根切术。结果 术后患者眼压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缓解消失,术后出现浅前房5眼,前房积血2眼,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视功能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关闭而引起眼压升高、视功能损害为主的严重眼病。有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之分,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较男性多见。为双眼疾患,但常为一眼发病,双眼同时发作者少。本病局部因素是前房浅,房角窄,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如血管神经因素、情志因素等,引起房角关闭而导致眼压升高。临床以剧烈的眼胀痛、头痛、瞳孔散大、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为急性发病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容易致盲的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其中急性发作期对视力损害最大。故在此期,若有效控制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关键。现将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随诊结果,通过我们的精心治疗、护理,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做一下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院共收治42例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门诊未统计)从中选取30例急性发作期,病程较短的住院病人,其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在52-75岁。有明显诱因20例(生气、劳累等)其中女12例,男 8例; 无明显诱因10 例;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5天;眼压均在50mmHg以上。眼部检查情况:全部患者眼球结膜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浅,瞳孔中等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眼底窥不清。对房角和UBM 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前房较浅,房角狭窄或者关闭。本组患者全部实施房角镜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检查、电脑视野检查、眼底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经上述检查后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后积极给予患者降眼压,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抢救视功能;同时完善血、尿常规,生化系列,胸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1.2 方法
1.2.1缩瞳剂的应用:1%或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为拟乙酰胆碱药,其作用直接刺激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增宽小梁间隙,减小房水流出阻力,而使眼压下降。用药方法:1次1滴,5分钟1次,连点5次;同样10分钟1次,连点5次;待眼压降低,瞳孔缩小,改为1-2小时1次,然后渐改为每日3-4次。
1.2.2抑制房水生成剂:醋甲唑胺片0.25g每日2次,直到眼压降至正常停用;
醋甲唑胺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它能减少房水生成,但不能重新开放房角, 故必须与缩瞳剂联合使用,才能共同起到疏导和抑制房水的作用。
1.2.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15-30分钟滴完,能增加血浆渗透压,吸收水分,使眼压迅速降低。
1.2.4对症治疗:疼痛剧烈、烦躁、精神紧张的患者应给予镇定剂。
1.2.5手术治疗:住院患者眼压降至正常后,(也有个别眼压未降至正常)都进行了手术治疗,防止复发。
2结果
手术后患者眼压明显改善,无术后高眼压,眼睛疼痛症状缓解消失;术后患者出现浅前房者5眼,经加压包扎住院观察后3-5天均恢复正常;前房积血2眼,嘱半卧位,应用活血化瘀等药物出院后已吸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出院时术眼眼压均正常,视力基本达到术前水平。随访1年无眼压高复发情况。
3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类型中最常见的,早期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获得痊愈的。其中急性发作期眼压较高,病人眼痛、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非常痛苦,眼压是唯一已知导致视神经损害及视野丧失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唯一能有效控制的指标。此期治疗非常关键,患者应引起重视。如若不及时就医在家自行用药后虽然有时可以缓解,但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将会严重影响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直至失明。带来一生的痛苦。此期必须积极降眼压和保护视神经治疗使患者获得稳定的视功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本组选择的病例病程较短,就诊较及时。经积极药物降眼压后,发作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未发作眼行虹膜激光术治疗。病程迁延日久者,即便行手术治疗也不能挽回视力。 所以早期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防止复发早期手术对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青光眼患者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l】李凤鸣.中华眼科学(中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4-1721
【2】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5-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