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论述【精选文档】

2023-09-29 来源:我们爱旅游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论述

一、 物流理论形成和发展及相关概念:

物流管理:就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企业中,物流管理的内容基本相同。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

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物流研究产生在当代有其必然趋势,发达国家之所以开始研究物流是由于其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利润逐步减少,而其追逐利润的嗅觉迫使其开始发掘这块被其所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 物流日前发展迅速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使得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消费与生产都已经穿越了国界,同时生产分工的更加细化,物流的运作变得更加复杂,成本日益庞大,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操作的经济实体,这也是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 现代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物流五要素(FiveElementsof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

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

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顾客服务。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 3、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 物流管理原则

1、物流管理的总原则——物流合理化

物流管理的具体原则很多,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的实现。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它具体表现在兼顾成本与服务上,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或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 2、物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

物流活动各种成本之间经常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流合理化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从物流总成本的角度权衡得失。不求极限,但求均衡,均衡造就合理。 3、物流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巨变.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观念来认识信息时代的物流,物流也不再是物流功能的简单组合运作,它已是一个网的概念。加强连通物流结点的效率,加强系统的管理效率已成为整个物流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对(

物流

1

活动诸)

要素的包

管理: 装

对包装活动的管理,应根据物流方式和销售要求来确定。例如,流通企业应重点研究包装的结构、强度、外形尺寸、标志等,为储存、运输、装卸搬运提供有利条件;生产企业包装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生产作业(

连2

性)

便装

生卸

方搬

. 运

其管理主要是确定最恰当的装卸方式,力求减少装卸次数,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机具,以做到节能、省力、减少损失、加快速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

3

要求选择技术经济效果较好的运输方式和联运方式,合理确定运输路线,贯彻执行“及时、准确、经济、安全”的运输四原则. (4)

要求正确确定库存数量,明确仓库任务,合理确定保管制度和流程,做到“储存多,进出快,保管好,损耗小,费用省,保安全\"。 (

5

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物流效率和边角余料的回收率(

6

。 息

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渠道,正确选定信息科目和信息的收集、汇总、统计和使用方法,以保证其可靠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三、企业物流管理的具体内容 (

物流业务管理是指对有关物流的业务活动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 1

主要有长远计划(物流远景规划)--通常包括预测未来的物流量及构成,未来运输、储存的发展规模,物流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水平,未来物流经济效果的分析等内容;年度计划--在对物流活动的各种业务活动预测的基础上,在一个年度内所要达到的物流目标,如对物流量的分析,物流设备的更新、维修、改革的估计,物流成本的分析,物流效果的目标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措施等;季、月、旬计划——各物流部门对各自的物流业务规定的物流数量、物流质量方面的具体计划. 2

主要包括物流部门与产品生产部门的关系、物流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关系、物流部门内部的关系等.物流管理要把各种物流活动有机、协调地联系起来,使之尽可能达到同步运行,这对物流水平的提高具有3

十、

物分

重经

要济

的活

意动

义管

. 理

对物流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财、物得到合理的运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物流经济活动管理包括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费用分

析、物流成果预测等内容。 (

物流技术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管理.物流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这样互相关联、互相区别的两大技术领域。 1

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运输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库建筑、站场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 2

物流软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应用技术。物流软技术管理是指对各种物流设备的最合理的调配和使用.

上述管理内容的具体实施,按照进行的顺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1、 物流计划阶段——物流计划是为了实现想达到的目标所做的准备性工作。首先,要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其次,要分析研究在物流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影响,尤其是·不利因素,并确定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对策。最后,要提出贯彻和指导实现物流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措施.

2、物流实施阶段-—物流计划确定以后,要把物流计划付诸实施。物流的实施管理就是对正在进行的各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它包括

对物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对物流活动的监和检查,对物流活动的调节等活动,因而在物流各阶段的管理中具有突出地位。 3、物流评价阶段——物流评价是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过程。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某一方面或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如仓储中的物资吞吐数量完成情况、运输中的吨公里完成情况等;综合性评价是对某一管理部门或机构物流管理水平的全面分析,如仓库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运输部门的运输成本等。 四、物流管理的趋势

1。由顾客服务转向关系管理。

过去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顾客的对应乃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的指针多半为定单周期时间的速度,供货率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而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的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价值方案管理,为其量身定做和其所用的物品与服务. 2.由对立转向联合。

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间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追求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在各个商业流通机能上的整合,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体系,使通道整体绩效大幅提升。 3.由预测转向终测。

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有准确的,因而浪费了许多自然及商业资源。新兴的物流管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愿意互换营运及策略的信息,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上游企业无需去预测,流通模式是逐渐由预测基础转向终测基础发展. 由经验积累转向变迁策略 4、由绝对价值转向相对价值

传统财务评价只看一些绝对数值,新的评估方法将着重在相对价值的创造,亦即在通道中提供加值服务,顾客所增加的价值中企业可占多少比例。

5。由功能整合转向程序整合。

渠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更快响应上,下游顾客的需要,因而必须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营运,该以程序式的操作系统来运作。物流作业与活动多半具有跨功能,跨企业的特性,故程序式整合是物流管理成功的要件。 6、由垂直整合转向虚拟整合。

传统渠道中,一些大型企业会进行通道的垂直整合,以期对通道掌握有更大的力量.事实证明这并不成功,反而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并将主业削弱。今日企业经营的趋势是专注核心能耐,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专业管理公司.形成虚拟企业整合体系,使主体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7、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

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 8、由管理会计转向价值管理.

企业管理原本就需要强调数字管理.但一般接受会计程序的会计系统中,其显示的财务信息有很多的限制,无法提供有助于管理决策的信息。因此,当作业基础成本制发展出来后,许多企业愿意投注许多资源建立基本会计系统,着重在提供增值创造,跨企业的管理信息,以期能确认并支持可创造价值作业,而非仅在于收益增加,成本升降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