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十二章》-思想以及译文

2021-11-19 来源:我们爱旅游


《论语》十二章

一、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教育思想

①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③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课程

④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②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

③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贯一

④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为己之学

二、课文解析

● 第一章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做老师了。”

【本章大旨】强调新故合一,教学合一。

●第二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

【本章大旨】强调学与思当交修并进、互相结合。

●第三章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参考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本章大旨】孔子解释孔文子谥号之涵义。

●第四章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本章大旨】意在说明“文”与“礼”、“博”与“约”兼修并进之于施行大道的重要

性。

●第五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就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掉它。”

【本章大旨】讲学习态度的问题。

●第六章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参考译文】孔子断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本章大旨】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

●第七章

●子曰:“吾有知者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个庄稼汉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

【本章大旨】记孔子教诲他人之态度与方法,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

●第八章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参考译文】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本章大旨】旨在倡导“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

●第九章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参考译文】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本章大旨】强调学当一以贯之。

●第十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本章大旨】强调学习对于修养的重要性,也是在进一步阐发学与思的关系问题。

●第十一章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参考译文】陈亢问伯鱼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对道:“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堂上,我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曾学过《诗》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我退后便学诗。又一次,我父亲又独立在堂上,我又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学过礼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后便学礼。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诲。”

陈亢退下大喜,说:“我这次问一事,听得了三事。其一是该学《诗》,其二是该学礼,其三便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参考译文】孔子说:“后生们,为何没有人学《诗》呀?学《诗》,可以感发兴起你

自己,可以懂得如何博观风俗天地,可以懂得如何合群相处,可以懂得如何讽刺政治、批评社会、抒发怨情。近处讲,懂得如何事奉父母。远处讲,懂得如何事奉君上。小言之,也可使你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本章大旨】强调《诗》之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