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定额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2020-12-03 来源:我们爱旅游
理论探讨劳 动 保 障 世 界《劳动定额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刘传青

(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3 )

【摘 要】劳动定额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基础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挖潜重要方面。但劳动定额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远远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既不符合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定位,又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更满足不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通过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目前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讲好第一课、聘请企业定额管理员共同授予课、参与定额项目、增加实训、开发软件以及改变考试形式为应用型考核等课改设想。【关键词】劳动定额管理;教育滞后;教学改革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在市场、产品、技术等各种资源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挖掘内部管理潜力日益重要。而无论是减员增效,还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一项基础管理。劳动定额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实施中讲求艺术性的基础管理工作,它是一项循环的动态的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协同作业的系统工程。①而作为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基础,即劳动定额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教育教学工作远远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既不符合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定位,又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更满足不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急需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

一、劳动定额管理课程在高校开设现状

劳动定额管理作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开设这门课的高校并不多。根据2015年的统计,全国有428所大学开办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北京市有18所,而在北京市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中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开设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的只有2所院校。劳动定额管理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放在其他课程中作为若干个章节,而不是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比如在《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工效学(人体工程学)》等课程里,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里少有体现。

从专业知识结构的层面来说,可以将《劳动定额管理》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劳动定额与劳动定员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练习、实践等环节,培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额管理课程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备组织和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陈旧,滞后于定额管理实践的发展。整个图书市场中,作为教材的劳动定额管理类的书籍很少。我国劳动定额管理知名专家安鸿章教授和余刘军副教授主编的《现代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与标准化》在2008年出版后就没有再版;2009年周占文教授再版了《新编劳动定额定员学》,此后,直到2015年3月出版了范灵主编的《新编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2015年4月张一纯主编的《劳动定额定员实务》。市面上能见到的劳动定额方面的教材历历可数,而且,教材的内容偏重于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新形势、新业态、新发展很少涉及。比如劳动定额在第三产业的应用研究就很少,教材也没有反映 ,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在增长,2015年该占比就达到了50.5%,已经超过一半了。 如此重要的产业,其劳动定额管理的应用研究却严重滞后。

2.缺乏专业的任课教师。由于课程的特点,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为深厚专业技术、工艺设计、量化分析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有较为广泛的跨行业的实践经验。而现实中,一方面高校老师大都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更没有工业生产及其管理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出于研究兴趣、今后发展等方面的考虑,老师都比较愿意选择容易出科研成果以及热点方面作为研究方向,对劳动定额管理管理缺乏研究热情。因而,愿意且能够胜任劳动定额管理的任课老师严重缺乏。

3.多数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由于劳动定额管理是综合的跨学科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工业工程、人体工效学、管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应用统计、方法研究、时间研究、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等学科②,因而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而且,工作研究中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等内容对未参加过生产实践,甚至没去工厂参观过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次,多数学生认为劳动定额管理是比较基础的工作,而他们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比较高,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不在他们职业规划范围内,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就没有意愿和动力。此外,有些学生认为劳动定额管理过于繁琐,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行业、各部门、各岗位劳动定额的调查、制定、发布、实施、修订等工作本身是一个系统。对企业来说,定额管理也是一项跨部门、跨职能、跨岗位的工作,因而其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作。对政府和行业及协会来说,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故部分学生感到本身属于基础工作的,又如此繁琐,因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原因分析

劳动定额管理课程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劳动定额管理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劳动定额管理人员亦未取得应有的地位。③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但纵观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的劳动定额工作始终在低水平徘徊。甚至可以说,我国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还处于前泰勒时代,还需要科学管理。导致我国劳动定额管理现状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我国劳动定额管理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定额管理人员亦未取得应有的地位,所以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研究人员和教师都没有积极性、主动性。

2.现有高校考评体系的局限性。现有高校管理,尤其是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审,不仅是对授课工作量和质量的考核,更多的要看科研成果。但高校的考核体系并没有因为专业教师任课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导致很多教师因科研出不了成果、讲课考核学生打分可能不高等方面的担心而不敢选择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北京联合大学本科核心课程《组织与工作设计》建设项目”和“北京联合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建设项目”资助。

72劳 动 保 障 世 界理论探讨3.高校教学单位的各级主管从院长、系主任到教研室主任对开设劳动定额这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系统、全面的正确认知。④一门课程,能不能有效的开设起来,主管教学的各级领导的重视非常重要,尤其是像劳动定额管理这样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高的课程。没有领导的支持,课程建设都开展不了,更不用说怎么把这门课程讲授得精彩了。因为领导的不重视,对课程的宣传、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也就不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就无从谈起。

除上述原因外,学生学习也是比较功利的,当然对大学生来讲,兴趣和职业发展的规划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比较大。

四、课程改革举措

针对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笔者尝试以应用为导向进行课改,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课程开篇或课程宣传充分展示课程的重要性

课程的第一课或课程的宣传片非常重要,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第一课的讲授或是课程宣传片的宣传。在第一课或宣传片上要充分展示劳动定额课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发展历史及其未来趋势等,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重要,还有能将其他学科串联起来,增强其兴趣。

2.聘请企业兼职教授共同授课

为弥补专职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缺乏,同时增强课堂讲授过程中的真实感、实用性。可以由任课老师牵头,学校相关领导支持,选聘生产企业的工艺工程师、定额管理师等作为兼职教授,负责劳动定额管理课程中有关工作研究的内容。同时,将兼职教授所在的企业作为学校关于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的实习实训基地。每期课程都组织学生去实习基地去实地参观,了解工艺流程、生产流程,掌握劳动定额管理环节。

除实地参观外,授课老师可以精心选取一些典型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视频资料,播放视频增强学生的认识和兴趣。

3.让学生参与劳动定额管理项目

一方面授课教师积极申请劳动定额管理方面的项目、以项目研究为契机,开展三产、IT行业劳动定额的应用研究,同时,可以借项目研究的积累来编撰教材,使教材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项目可以让学生参与调研,通过参与项目,学生需要用到劳动定额管理的理论,从而增强其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会因需而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申报一些劳动定额方面的科研项目,比如每年的学生创业大赛、启明星项目等,只要申请成功,学生就必然会主动学习。通过多年的积累,就可以形成劳动定额课程的比较优势, 从而吸引低年级的学生选修劳动定额课程。

4.调整课时分配,增加实训课时,布置实训作业

劳动定额管理课程实操性强,比如测时、写实、工作抽样等方

法均需进行实地操作,因此可以在课时分配上,增加些实训课时,适当减少理论授课课时。实训课时可安排学生去超市、银行和工厂进行现场测时等训练。当然,学生去之前应该由老师与实训地单位协调好,否则,这样的行为会遭到对方单位拒绝。如果学校建立了经常性的课程实训基地,能让学生去实训基地去完成实训作业就更好了。

5.开发劳动定额管理课程教学实训软件

劳动定额管理本身是标准化的,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相当成熟,而且,劳动定额管理的过程就是研究制定、实施、修订劳动定额标准。而劳动定额标准化就是以制定和贯彻劳动定额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而标准化的工作都是可以形成软件的,目前市场上有劳动定额管理的软件,但还没有劳动定额管理的教学实训软件。学校可以与软件公司一起合作,编制课程教学实训软件,有了教学软件作辅助,教学效果会更好。

6.教师参加定额论坛、讲座等,将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目前,由安鸿章教授牵头组织的 “中国定额论坛”是我国劳动定员定额领域具权威代表较高学术地位的交流平台,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每次都分析当前劳动定员定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解决定员定额方面存在的问题,培养企业定员定额管理人才。每次论坛都由行业学者专家以及来自石油、制造、矿业、航空、建筑、纺织、汽车、电力、钢铁、邮政等行业企业一线定额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研讨。劳动定额讲授教师通过参加定额论坛或定额管理讲座,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企业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传递给学生,增加课堂讲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7.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劳动定额管理课程实用性强,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故在课程考核上,可以改变传统的考试形式为应用型考核,可以布置几道大作业,鼓励小组合作完成,合作小组须明确成员任务及对每个成员对成果的贡献。这样,既可促进合作学习,又能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从而提高学生选修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的概率。

通过上述改革,相信能够增大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的吸引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讲课效果。

注释:

①刘传青.论劳动定额管理的定位及其发展[J].中国劳动,2014年第4期,13~15.②周占文.新编劳动定额定员学(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9).③同1.

④安鸿章教授在2016年第六届中国劳动定额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刘传青(1972-),男,安徽六安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在多家企业担任经营管理顾问,硕士、讲师、经济师、国际项目管理师,研究方向为劳动定员与定额管理、团队建设、财务管理等。

(上接第71页)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自然生动地完成口语任务。

3.1.4 控制性访谈

主考老师掌控整个访谈过程,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教师通过寒暄、进行难度不同的提问到确认学生水平几个步骤了解学生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运用情况。学生可用适当的方式请求重复或者解释。整个访谈时间一般为五至八分钟。

3.2 口语测试的成绩评定

使用标准化评分标准对于考试中带有语言互动性的交际任务最为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就为减少评分主观性打下了基础。制定评分标准的原则是依据测试目的和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口语测试评分有分析性评分和印象性评分两种。前者着重评价语言使用的不同侧面,印象性评分着重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效果。两种评分标准都明显体现交际法测试思想。

4.结语

学生口语能力的总体发展应当是Hymes 提出的“可能、可行、

得体、完成”。具体来说就是指学生能用自然的语音语调进行日常交往,或是谈论学术或商务等话题。口语能力的发展基于学生对英语基本语音的分辨能力和实际发音,即从微语言技能开始。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需要学生注意到口语交际的得体性,因此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英语交际功能及英美相关文化的了解。可采用多种口语测试形式,并兼顾学生口语能力的逐步提升,将测试题目从最基础的语音考查逐步深入至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互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平文.基于国内外口语流利性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界,2008(3),40-47.

[2]冯涟漪,吴蕾.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5(2),23-26. [3]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杨惠中.怎样提高英语听说能力[J].外语界,2008(1),7-10.

[5]张永胜,张永玲.交际策略与小组讨论[J].外语界,2003(2),61-65.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