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针对练习题(含
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 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 难到)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 哀求)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 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字或词,把不正确的划去。 2.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那些词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______________的,我们绝不能
1 / 20
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景,( )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走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地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 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 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的面前。出人意料地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 )对着夕阳,仰头哞叫,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丘背后跑来了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还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2 / 20
1.给第三节画横线句子加上标点。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用“﹏﹏”画出本文的一句过渡句。
5.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为什么流下了滚滚热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不少于40字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老了
①一入冬,狂风就肆虐整个校园,道路两边的树木因为招架不住风的蹂躏而东倒西歪。漫天的乌云把我的心绞在一起,心中那一丝说不出的苦涩,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②“阳阳同学,有人找你。”我猛一抬头,班主任在门口看着我,我纳闷地跟着他来到操场上,一眼就看见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我的父亲!刚才倍感寒冷的身体顿时暖和起来。
③父亲慢慢地走向我,在走近他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生活的艰辛,使父亲原本黑亮的头发染上了风霜。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乱,嘴唇也干裂了,酱紫色的脸很容易现出风尘仆仆的疲劳,衣服和裤子上还看得出灰尘的痕迹,一双无法保暖的“人”字拖鞋支撑着父亲臃肿的脚。我的心猛一颤,长裤筒遮不住的那双脚早就被冻得发紫了。在空旷的操场上,父亲显得那么单调,那么显眼。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拼命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笑脸依然……
④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出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这几天天气变化快,我给你买了床毛毯,平时注意添衣,别着凉了。”说着递给我一个袋子。在伸手接过的一刹那,我惊呆了:那一双手!那是什么手啊,把我扎得生疼。
3 / 20
那还是手吗?上面裂口纵横、沟壑坎坷,记录着风霜的侵蚀,体现着生活的劳累;而那一床毛毯,却在我怀里静静地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让我有了一季的憧憬。我的心没来由地痛起来。
⑤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此刻,我的心里暖融融的了……
1.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中“心思”的意思是_______。“我的心思”具体表现在哪里?在文中用“﹏﹏﹏”画出来。 3.短文的第④段没有运用( )描写。 A.神态
B.动作
C.语言
D.心理
E.外貌
4.下列对文章结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结尾既有环境描写,也有心理描写。 B.“我”的心里感到很温暖,主要原因是太阳出来了。 C.文章的结尾照应了文章开头,点明了主题。 D.结尾的省略号蕴含着“我”对父亲言之不尽的感情。 5.短文描写了父亲______________的事,表现了_________。
四、 课外阅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
诸葛亮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给出了具体的指示,让马谡“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并没有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准备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我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也得请教于
4 / 20
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扬扬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由我全权负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词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仍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的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最终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自己曾经十分器重和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其儿收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1.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四个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外阅读。
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5 / 20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 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写出同义词。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瞻前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 20
3.“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我”为什么喜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和____。 用“﹏﹏﹏﹏”划出文章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只划一处) 5.“‘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外阅读。
范进中举(节选)
片段一: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①,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片段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②!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③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注释:①相公:古代对读书人的敬称。②噫:读音yī。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③踹:读音chuài。踩,踏。
1.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两段文字对范进的描写主要是___和___。
7 / 20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2.范进知道自己中举消息前“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知道消息后“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运用的写法是________;从范进两次“拍手”“笑”,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中举后心情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短文。
半瓶阳光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小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 ”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 !”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我当然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 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儿暖意。难道我也抓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回屋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她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
8 / 20
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滋鞄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越发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 “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__________) 顽皮——(________)
2.短文第1自然段属于___________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A.为下文女儿捉阳光作铺垫 B.点明短文的中心 3.从哪里可以看出“我”的小女儿捉到了阳光?用横线画出来。 4.仔细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的不同含义。 (1)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儿暖意。 .
(2)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第(1)句中的“暖”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中的“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你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
9 / 20
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偎——(________) 芬芳沁人——(________) 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10 / 20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___________”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思乡
11 / 20
B.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对母爱的赞美
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12 / 20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和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
“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应该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
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作者认为中国人的凝聚力强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关于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东西,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4.这篇短文写了汉字的哪些知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20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
在 柏 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嘲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将第3自然段缺少的标点符号填在文中。 2.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到文中先后两次写车厢里静下来的语句,想一想“静”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我们都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为此,请你设计一句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语,以警示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藏在拐杖里的爱
14 / 20
①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浮躁 暴躁);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②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走自如,必须拄着拐杖走路。
③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收敛了一些。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天给父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拐杖的父亲到屋外散散步。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父亲心中的失意。
④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颇为惊讶。心想,或许是因为父亲是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⑤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伤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母亲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
⑥父亲这才悠悠地说:“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岁月。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去黄昏的夕阳中漫步,跟你平静地说说话。其实腿伤早就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
⑦我看见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之间哪里还有爱情可言,其实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⑧第二天,母亲精心地藏好那支(弥补 修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好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父亲步伐稳健,面带笑容。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1.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上横线。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行动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所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父母亲的关系,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摔伤之前,他们经常___________;父亲拄拐杖后,他们_________相处;父亲丢开拐杖后,他们_______________ 。
15 / 20
4.请简要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我的心也湿润了”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用“藏在拐杖里的爱 ”作为题目?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 20
答案
1、
1.纲 难到 请求 豪 2.你应该同情我。 3.只有 如果
4.对狼的凶恶本性是认识的,坚决不同情这只受伤的狼。 5.不会改变 同情坏人 2、
1., :“ ! 。”
2.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3.虽然 但是 而是
4.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
5.人们看到为了求得支撑生命的水而遍体鳞伤的老牛,人们“哭了”,是人们对动物的侧隐之心,怜悯之情;当“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水,人们“寂静无语”,是人们对母爱这种伟大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无比敬重和认同。 6.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的爱是最无私最纯真的,他们愿意为子女付出任何东西,他们也不奢望子女能够回报什么,只希望子女能够快乐乐的生活,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心度过晚年。 3、
1.环境 天气恶劣、寒冷
2.“我”感到心酸和难过 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拼命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笑脸依旧…… 3.A 4.B
5.宁愿自己受冻也要给孩子买毛毯 伟大而无声的父爱 4、
1.示例:依山傍水 扬扬自得 居高临下 势如破竹
2.示例:诸葛亮不忍心斩杀犯错的马谡,但为了稳定军心、严肃军纪,他不得不将马谡斩首示众。这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且大公无私的人。
17 / 20
3.示例:马谡是一个骄傲轻敌、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4.示例:人不可骄傲自大,不可轻视他人,要听取别人中肯的意见,知错就改。 5、
1.敛声屏气 思前想后
2.想给孩子自信,觉得孩子太累了。 在外面竞争靠实力, 让孩子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不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 3.因为“我”看到儿子的认真、执着。
4.认真 和 执着。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5.坦然面对失败的孩子。
6.母亲懂得了应该让孩子在磨难中学会坚强和勇敢。 6、
1.A C
2.对比 兴奋(激动) 7、
1.昏暗 乖巧 2.环境 A
3.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
4.阳光 照到手上的温度高,感到温暖。小女儿的天真打动了“我”。 5.儿童对生活充满好奇和幻想,值得成人学习。儿童的天真无邪能帮助成人看到他们发现 不了的东西,感悟到世界的真善美,所以说“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8、
1.依靠 香气袭人
2.拟人 不行。因为“依偎”一词更能体现栀子花的可爱。 颜色,花香。
3.因为她为别人付出了许多的“关心与爱”,觉得别人也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
4.让女儿体会到:为别人付出爱,定会有爱的回报。 9、
1.愁眉不展 小心翼翼
18 / 20
2.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3.“我”因为贪玩,掉进冰水里,母亲又心疼,又担心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 冰天雪地的,明天“我”怎么上学 突出强调“我”知道错了以后的表现
4.①“我”有了新的棉衣可以御寒,无受冻之忧;②“我”有了母亲用爱的目光编织成的可以伴随“我”人生的温暖的路。 5.B 10、
1.关羽(关云长、关公) 忠义 2.走麦城 3.温酒斩华雄
4.突出关羽斩杀华雄的时间之短,说明关羽的武艺高强。 5.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忠义、勇敢而又有智慧的角色。 11、
1.“我们”都吃中餐 “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2.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3.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风送暖入屠苏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却看妻子愁何在
4.汉字是形声义的统一体;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5.为祖国的汉字感到自豪,热爱祖国。 12、
1.“ ,” ,“ , 。 , 。 。 , !”
2.说明战争使健壮的年轻人都失去了生命。 第一次“静”是在老头的目光狠狠扫视下静下来的;第二次是听到这位母亲疯了的原因后静下来的。前者是在人的制止下静下来的;后者是听到事情经过受到强烈震撼后静下来的。 3.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13、
1.暴躁 弥补
2.行动很自如,能自己控制。 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19 / 20
3.吵架 和平 相亲相爱(温馨和睦) 4.母亲细心照顾父亲,化解了父亲心中的失意。
5.我从中体会到了父亲和母亲之间深深藏着的爱,内心很感动。
6.用“藏在拐杖里的爱”作为题目是因为:1.“拐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作者从拐杖中体会到了父母之间深藏着的爱,点明了文章中心。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