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阅读冯友兰之中国哲学简史

2021-11-16 来源:我们爱旅游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关于孔子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友兰如是说。

关于诸子百家的由来:《史记》最后一章,司马迁援引其父司马谈的一篇文章《论六家要旨》,其中司马谈将他之前的几个世纪中的哲学分为六家,第一阴阳家,第二儒家,第三墨家,第四名家,第五法家,第六道家(道德家)。

试图对“百家”进行分类的第二位历史学家是刘歆,在《汉书·艺文志》中刘歆将诸子百家分为十类。但其中不包括小说家,刘歆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儒起仁者之风

一、关于儒家

孔子出生于鲁,祖先为周朝之前的商朝后裔,商朝被周取代后,后裔被分封为宋国。由于政治动乱,孔氏家族在孔子出生之前就失去了贵族身份,迁居鲁国。

中国古代的各派哲学家由于有了私学而兴起,而私学的出现是由于大量的“士”阶层由于政治原因流落民间,而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学生的第一人。

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六艺”,是指儒生应当学习的《诗》《书》《礼》《乐》以及《易》《春秋》这六门功课。

关于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六经是孔子所著,另一派

认为孔子著《春秋》,编《诗经》和《书经》评注《易经》,修订《礼记》和《乐记》。

二、关于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我们所见到的孔子是一位老师,他希望经过他教导的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即“成人”,他以经书包含的各种知识教诲学生。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遗产,“述而不作”。另一方面,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孔子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在讲授《诗经》时,他强调其中的伦理价值,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关于正名

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走上轨道,井然有序,首先要做的是“正名”,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该与它的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一次,齐景公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它们的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

四、关于仁义

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义者宜也,即以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儒家认为“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仁”的观念则具体的多。一个人有他自己的义务,那是他应该去做的。但这些义务的本质应当是“爱人”,即“仁”。在《论语》里,有时候“仁”

不仅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的德行。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在这种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五、关于忠恕

《论语·颜渊》篇里记载,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篇里记载,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度,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

六、关于知名

儒家从“义”有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做自己所当做的,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由于道德之外的任何考虑。孔子自己的一生都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处身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全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在《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候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命”对孔子来讲,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者“天意”,而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其实是指宇宙间一切存在条件和一切运动的力量。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作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六、孔子的心灵修养

在《庄子》中,我们看到道家往往嘲笑孔子的目光只限于仁义道德,只知道道德价值,却不知道还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其实不然,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规。”

孔子所谓“学”,不是我们今天的“学”,是说自己懂得了立志学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还说:“立于礼”,又“不知礼无以立也。”这就是三十而立的含义,意思是说到了三十岁,懂得行事为人的准则。

他说四十不惑,《论语·子罕》篇“知者不惑”可以知道,他回顾自己,到了四十岁时,懂得了人生的智慧。

但是,从五十岁开始,他懂得了天命和顺命。换句话说,他进一步懂得了再道德以上的价值,与苏格拉底有些相似,苏格拉底觉得自己是承受了天命来唤醒希腊人,孔子也觉得自己承受了一种神圣的呼唤。当时有人评价他“天下之五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在做他的工作时,自己也意识到他是在遵行天命,收到上天的呵护,换句话说,他意识到那比道德更高的价值。

七、关于孔子的历史地位

生前,他主要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身份出现,但在去世以后,渐渐被尊为“唯一”的夫子,地位凌驾于所有的教师之上,司马迁尊孔子为“至圣”,他的地位又被提高了。当时有

些儒家甚至认为,孔子受命于天,继承周朝之后,开辟了一个新的朝代,这个朝代没有皇朝,也没有帝王,但孔子成了无冕之“素王”。这种错误的观点一直到新儒家那里才得到根本的扭转。

墨挟侠者之气

在周代,帝王公侯都拥有自己的军事专家,这些人是世袭的武士,是当时军队中的骨干,周朝后期统治权力解体,这些军事家丧失了权利和爵位,散落全国,只求有人雇佣,得以维持生计,他们被称为“侠”或者“游侠”。《史记》中称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墨学中,有一大部分便是这种武士道德的延伸。

墨家具有严密的组织形式,足以进行军事行动。首领称为“钜子”(大师),对本团成员,具有生杀大权。

墨子及其追随者与当时的其他游侠有两点不同,首先,其他游侠谁雇佣就为谁卖命,而墨家反对任何侵略战争,他们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其次,通常的“侠”只是墨守武士的职业道德,墨子则对武士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化的解释,因此,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

一、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墨子为儒家列出四条罪状,(1)儒家不相信天或者鬼,导致了“天鬼不悦”。(2)儒家过度强求礼,尤其是厚葬,对民间财力是极大浪费。(3)儒家“盛为声乐以愚民”,让少数贵族奢侈享受。(4)儒家主张宿命,使得百姓怠惰顺命。

二、 墨子与兼爱思想

墨子对“仁”没有提出异议,提出“兼爱”思想,并系统地区别了“兼”与“别”,普通人大多认为爱是有“区分”的,而墨家认为我应当像关心朋友和朋友的父亲母亲。结果是,他为朋友竭尽全力。

同事,墨子提出了衡量是非的“三表”,第一,人做事是否根据天和神灵的意志,与古代圣王的事业一致,这是事物之本。其次,所做作为必须是百姓能耳闻目睹,加以验证的事,这是事物之原。第三,有政府实施,看是否对国家,百姓有利,这是事物之用。

这样,墨子以功利主义的论辩证明“兼爱”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仁人以利世为宗旨,就必须以“兼爱”作为处世为人的标准。

三、 天志和明鬼

如何劝说世人彼此相爱?墨子认为,实行兼爱是济世利人的唯一道路,人唯有实行兼爱才是一个仁人。墨子认为世界的利益就包括了其中每个人的利益,为世界谋利就是为自己谋利益。墨子说过:“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为了使得人们兼爱,墨子还采用一些宗教和政治的教诲。他将世间有神,神爱世人、神的心意就是要世人彼此相爱。神经常监察世人的言行,特别是君主的言行。凡是不遵行神意的人就会受到神的降灾惩罚,凡是遵行神意的人,神就报以好运。

四、 墨家和儒家对待神灵以及敬拜神灵的态度似乎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墨家既信奉

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祭祀祖先时要献大量的祭牲的繁文缛节;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有鬼神。例如,公孟子是儒家人物,他说“‘无鬼神’,又曰,‘君子必学祭祀。’”但其实,他们对于神灵并无自相矛盾的地方,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祖先。儒家重视仪礼,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于宗教。同样,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实施其兼爱之主张,而不是对超自然有多少特别的兴趣。

五、 墨子关于国家的起源理论

墨子认为,为了让民众兼爱,不仅需要宗教的规范,还要有政治的规范。《墨子》中的《尚同》篇就阐述了国家的起源理论。墨子认为,国家权威有两个来源,其一来自民众,另一来自天志。

对于人民大众为什么自愿选择绝对的权威来君临统治大众,墨子的回答是:人民大众接受这个权威,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因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在《尚同》中篇里,墨子又说:“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乱治也。”意即国家和君主乃是按照神的意志而设立的。

墨子有名言曰:“上同而不下比”,意思是说,对最高领导,要事事同意,而不要跟随下面的人。

按照墨子的理论,国家的性质必然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力必定是绝对化的。主义,墨子主张,必须划一是非标准(一义)。根据墨子的主张,“是”就是“交相兼”,“非”就是“交相别”。墨子指望通过这样的政治规范,在加上宗教规范,可以使天下之人都实行兼

爱。

有关中国哲学的背景

一、 地理环境

《论语》里,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表明,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思想的不同由来。

在中文中,有两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世界”,一个是“普天之下”,一个是“西海之内”。而希腊人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

二、 经济背景

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无论和平时期或者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春秋之时,很多小国都把“耕战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

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人思维的保守和不求变,同时,商人受到轻视,而任何“耕读世家”,往往引以为傲。

三、“反者道之动”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着反方向的另一极移动。用黑格尔的观点表述,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而这种观点正好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即《易经》中对于“复”的阐释。“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根据这个理论提醒自己“局安思危”,在

极端困难中也不失望,相信福祸的辩证关系,更相信否极泰来的道理。

三、 中国人对于自然的理想化

道家和儒家不同,因为他们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道家谴责文明,鼓吹返璞归真;并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而鄙视知识。他们将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一个是人为的。

四、 家族制度

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这促进了家族制的确立和巩固,由此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以主要以“家邦”为基础,以“伦理”代替宗教来划定和规范人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儒家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性化。另外中国的“五伦”,“伦常”等观念以及祖先崇拜都与这种家族制度有着深刻的联系。

五、 中国先哲的出世与入世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而道家强调人的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当时人认为,孔子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老庄贵“自然”(顺着事物和人的本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当然,在三四世纪间,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经儒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道家”;而在十一、二世纪间(宋),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得儒家思想靠经道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儒家”,对于这些运动,他们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

六、中国人很少谈宗教

中国人很少谈宗教,更多的是谈伦理,依靠伦理指导他们的世界观,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可以称为“家邦”,因为在中国的社会制度下,是通过家族来理解国家的。在某个城邦里,社会组织难以形成专制独裁统治,因为在同一等级的城镇居民中,难以找出理由来论证张三比李四更重要,应当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家邦”里,社会组织是按人生来的地位,等级式地形成的,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的权力天然地高于儿子的权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