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2020-02-02 来源:我们爱旅游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急诊医学 学分:2

总学时:36学时 理论学时:28学时 实验学时:8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 外科学 传染病学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

教材: 王振杰.石建华.方先业.实用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 沈洪.急诊医学.第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卡林(法). 急诊医学:成人内-外科学(原书第2版)(中文翻译版).北京: 科学出版

社,2009

4、 肖奇明.罗学宏. 急诊医学.第1版.湖南: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急诊医学是对急性危重病人实施紧急救治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医学学科,同时也是建立在各医学学科基础上的专门学科。期望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为今后从事急诊专业的临床医师在救治急、危、重病人方面奠定良好基础,并且为从事其他专业临床医师拓宽知识面。

急诊医学的基本任务是: 1 、掌握急危重症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 2 、熟悉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理论知识。 3 、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方法。

在教学的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视、听、练教具,强调直观教学,用多媒体、模型、急救设备等。同时注重医德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立志献身急诊专业,造福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队伍,使正在掘起的急诊医学这一新的学科得到更快更完善地发展。

急诊医学教学包括理论学和实践课两部分。其中实践课教学在医院见习课程中完成。有关见习教学要求详见见习教学大纲。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掌握急症急救的各主要环节和理念,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掌握机械通气的原理,了解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基本技能:

(1) 掌握如何接诊急诊病人。如何迅速、有效的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并初步拟定较为合理的诊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有效、必要的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2) 掌握如何对病人实施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

(3)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机、人工起搏、心脏电复律、心脏电除颤器的应用及基础护理工作。

(4)学会与病人以及家属的沟通,并且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1

三、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1、绪论和心肺复苏 2、心血管系统急症 3、呼吸系统急症 4、消化系统急症 5、内分泌系统疾病 6、急腹症 7、动物咬伤 8、电击伤 9、溺水 10、常见急性中毒 11、创伤类型、分度与伤情评估 12、多发性创伤 13、休克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5、机械通气 1 28 1 28 8 2 2 2 2 2 2 外科 总学时 6 6 2 1 2 3 2 1 1 4 1 理论学时 见习学时 2 2 2 1 2 3 2 1 1 4 1 4 4 外科 外科 备注 合 计

四、考核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见习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见习和平时成绩2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 院前急救基本知识与技能

【目的要求】

1.掌握心肺复苏和心肺脑复苏的定义; 2.理解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 3.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4.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5.掌握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方法;

2

6.了解脑复苏的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心肺脑复苏的概念.认识复苏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时间,尽量减轻缺氧性脑损伤的重要性; 2.初期复苏的任务,步骤和主要措施,强调必须迅速有效;

3.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方法,胸外心脏挤压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有效心脏挤压的指征;* 4.后期复苏呼吸道的管理,呼吸器应用,监测,药物治疗,电除颤等;*

5.复苏后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防治肾功能衰竭,脑复苏的处理原则及防治急性脑水肿的措施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急诊室常见症状(自学)

第三章 内科常见急症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急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冠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危象、急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处理; 2.熟悉该系统急症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3.熟悉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4.了解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掌握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和诊断;

2.掌握急性冠脉供血不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意义和治疗原则; 3.掌握高血压危象的定义及其危害、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4.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简单处理原则;

5.能正确评估疾病预后,对于疾病的处理有一定的前瞻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节 呼吸系统急症 【目的要求】

1.掌握重症肺炎、自发性气胸、哮喘持续状态等呼吸系统急症的诊断和处理; 2.熟悉该系统急症的处理原则; 3.熟悉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4.了解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掌握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其处理原则,经验抗生素的应用规则; 2.掌握自发性气胸的常见病因、诊断以及处理; 3.掌握哮喘持续状态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处理原则;

3

4.了解哮喘持续状的鉴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三节 消化系统急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急症的诊断和处理; 2.熟悉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3.了解与呕血的鉴别。.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2.掌握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出血部位和病情严重性的方法,并能做出恰当处理; 3.了解常见的辅助检查措施; 4掌握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急症 【目的要求】

1.掌握低血糖、糖尿病性昏迷等内分泌系统急症的诊断和处理; 2.熟悉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3.了解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掌握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2.掌握低血糖的处理,尤其是生活中的简易有效处理; 3.掌握糖尿病性昏迷的鉴别诊断标准

4.掌握不同糖尿病性昏迷的不同处理原则,不要混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章需要自学的章节: 第四节 泌尿系统急症 第五节 神经系统急症 第六节 血液系统急症

第四章 常见急性传染病(自学) 第五章 外科常见急症(自学)

第六章 急腹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急腹症的诊断和处理;

4

2.熟悉急腹症的的常见病因;

3.熟悉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判断。 【讲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急腹症的定义和常见病因。

2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大致判断病因并能据此做出合适、恰当的处理;

3..掌握鉴别诊断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环境因素所致疾病

第三节 动物咬伤

【目的要求】

1.掌握蛇咬伤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对于病情的危险度的告知; 2.熟悉蛇咬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并能据此大致判断蛇毒类型。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蛇毒的种类;

2掌握临床表现的特点,并能据此大致判断蛇毒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蛇毒血清。 3.动物咬伤的一般处理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四、五节 电击伤、溺水

【目的要求】

1.掌握淹溺、电击伤临床表现和治疗; 2.熟悉淹溺、电击伤发病机理; 3.了解电击伤病因及鉴别诊断。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淹溺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 2.电击伤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七节 常见急性中毒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和主要治疗措施; 2.熟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催眠剂中毒、百草枯中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急救治疗措施; 3.了解常见毒物中毒的特征表现和特异性抢救措施。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讲授急性中毒总论、急性药物中毒、农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5

2.重点讲授其临床表现及急救治疗措施;

3.重点讲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章需要自学的章节: 第一节 烧伤 第三节 冷伤 第六节 中暑

第八章 创伤急救

第一节 创伤类型、分度与伤情评估

【目的要求】

1.了解创伤的临床类型和分度;

2.掌握对于伤情及时、较为准确的判断的方法。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 创伤的临床类型和分度; 2. 伤情评估的具体细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三节 多发性创伤

【目的要求】

1.掌握严重多发性创伤的定义特点; 2.了解多发伤早期诊断的方法;

3.掌握多发性创伤的紧急处理原则,了解多发伤紧急处理的程序。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重多发性创伤的定义,临床特点;*

2.多发性创伤的早期诊断: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3.多发伤紧急处理的原则及处理程序; 4.伤感染的防治。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章需要自学的章节: 第二节 创伤急救系统组成 第四节 常见创伤

第九章 ICU基础知识(自学)

6

第十章 休克

【目的要求】

1.了解休克的常见类型和发生的机制; 2.掌握休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治疗;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4.了解过敏性休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休克的定义及休克的类型;

2.休克发生的机制:休克中体液因子的作用;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休克时细胞损伤机制; 3.休克早期,中期,晚期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休克治疗的原则;*

4.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感染性休克的具体治疗措施;

5.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物理检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原则; 6.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具体治疗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十一章 腹腔室隔综合征象(自学)

第十二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要求】

1.掌握MODS的概念,理解MODS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2.了解MODS发病机制病情评估及诊断,监护; 3.理解MODS的防治。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MODS概念及病因,诱发因素;

2.MODS的发病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假说、炎症失控假说、胃肠道假说、两次打击和双项预激假说、应激基因假说;

3.发生MODS时各脏器,系统(心脏,呼吸,脑,肝,胃肠道,凝血)功能障碍的判断;* 4.MODS的诊断依据:SIRS的诊断标准、器官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

5.MODS监护:氧供需平衡监测的原理和意义、胃肠黏膜内pH监测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6.MODS早期防治的具体措施:早期复苏、控制感染、循环支持、呼吸支持。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十三章 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自学)

第十四章 急诊常用诊疗技术

机械通气

7

【目的要求】

1.掌握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和参数设置;

2.熟悉机械通气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调节,熟悉机械通气的适应证、禁忌症,熟悉呼吸机抵抗的原因,熟悉机械通气的撤离; 3.了解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方法。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讲授机械通气的工作原理、呼吸机类型和连接方式; 2.重点讲授通气模式、参数设置和调节,讲守呼吸机的撤离; 3.讲授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