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铁类植物的叶子与的松柏类植物叶子形状差异形成的讨论

2020-11-11 来源:我们爱旅游
苏铁类植物的叶子与的松柏类植物叶子形状差异形成的讨论 作者:

摘要: 对于苏铁类植物的叶子类似于蕨类植物的羊齿状,而与同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类植物的针状或

披针状不同,可以从植物进化适应上去讨论。在二叠纪的早期,亚洲、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酷热干旱的气候环境,裸子植物适应当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得到了发展而繁荣兴旺。在随后的气候变化中,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气候愈来愈严寒,松柏类植物的祖先适应于变的严寒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进化压力大进化程度高,其叶子的形状也适应这样的变化,由蕨类的羊齿形演变为针形或披针形;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不大依然炎热干燥,苏铁类植物进化中气候环境变化不象松柏类那麽大,进化压力小进化程度低,保留了与祖先种子蕨类植物相似的原始的羊齿形叶子。

关键词:进化 叶形 苏铁类植物 松柏类植物

对于苏铁类植物的叶子类似于蕨类植物的羊齿状,而与同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类植物的针状或披针状不同,可以从植物进化适应上去讨论。下面有关于裸子植物的起源于进化的论述。

在二叠纪的早期,亚洲、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酷热、干旱的气候环境,许多在石炭纪繁盛一时的造煤植物,因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趋于衰落和绝灭。而一群以种子繁殖的高等植物,即裸子植物,因适应当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却得到了发展而繁荣兴旺,成为当时地球上植被的主角。

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球上蕨类植物、种子蕨和苛得狄植物(Cordaitinae)繁荣昌盛时期。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石炭纪的中、晚期起,地球上由于气候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丛林中的面貌,即植被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4个不同的植物群: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部地区的称为欧美植物群;发育在亚洲东部的就称为华夏植物群[大羽蕨(Gigantopteris)]。欧美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生长于气候湿热的条件,植被与今日的雨林、季雨林相似。在亚洲北部季节明显、湿度高而温度较低的生境,分布着安加拉植物群(或称通古斯植物群、库兹涅茨克植物群)和在南半球各大洲和北半球南亚地区季节明显,湿度和温度变化显著的环境,分布着冈瓦纳植物群[舌蕨(Glossopteris)]。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之交,地球上自然环境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华夏植物群和欧美植物群分布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季节性的干旱,并逐渐增加着强度和幅度,严重地威胁着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各种植物。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陆地上升,面积和相对高度迅速增加,大片的沼泽干涸或消失。又随着海水的退却,滨海湿润而均匀的海洋性气候,也被严酷而多变的大陆性气候所代替,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对于植物界的影响,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盛极一时的蕨类植物大量衰亡,新型的裸子植物逐渐兴旺起来。

裸子植物虽然到古生代末期之后,方始形成为陆地植物中的主要代表,它的历史可远溯到3.5亿年前,也就是地质史上称为中、晚泥盆世的时候。从化石记载表明,那时裸子植物正处于形成和开始发展阶段。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或称原裸子植物(Progymnosperm),因为它们尽管在某些方面比蕨类植物进化,但尚未具备裸子植物全部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从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历史的化石记录,简述裸子植物的发生和发展。

无脉蕨(Aneurophyton)是中泥盆世的一种原裸子植物,树干高、茎粗的乔木,茎顶端有1个由许多分枝组成的树冠,它的末级“细枝”形状就像分叉的叶片,但其中无叶脉。孢子囊小而呈卵形,生于末

级“细枝”之上。茎干内部具次生木质组织,这种组织由具缘纹孔的管胞组成。它没有发达的主根,只有许多细弱的侧根。

古蕨(Archaeopteris)是晚泥盆世特有的一群较为进化的原裸子植物的代表。树高、茎粗的塔形乔木,茎干具有次生生长的组织,输导组织中的木质成分是具缘纹孔的管胞,茎干的顶端有1个由枝叶组成的树冠;叶是扁平而宽大的羽状复叶;根系较无脉蕨发达;孢子囊单个或成束地着生在不具叶片的小羽片上,孢子囊内曾发现大、小两种孢子。

无脉蕨、古蕨这一类十分奇特的植物,却具有大、小孢子,羽状复叶,具缘纹孔的管胞等原裸子植物的重要特征。所以,被认为与裸子植物的祖先有关。但是它们没有胚珠更没有种子,大概是原始蕨类向着原裸子植物演进的低级的过渡类型。1974年伯恩(Burn)将古蕨算作原裸子植物。到了石炭纪、二叠纪时,从原裸子植物繁衍出更高级的类型。

裸子植物的进一步繁演就是种子蕨(Pteridospermae)的发现。种子蕨在上泥盆世地层中已发现,上石炭纪是其极盛时期,少数代表曾生存到三叠纪末期之前。在1903年英国的古植物学家发现了凤尾松蕨(Lyginopteris oldhamia)的“真蕨”,竟然以种子来进行繁殖,是当今知道得最清楚的种子蕨(图7-23)。叶为多回羽状复叶,甚大,叶轴上部分二叉;茎甚细,髓颇大,有形成层,维管束的大部分由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组成;小型的种子,外有1杯状包被,其上生有腺体,种子中央为1颇大的雌配子体组织和颈卵器,珠心的顶端有1突出的喙,喙外又有一垣围之,二者之间为贮粉室,其中有时可看见花粉粒,珠心之外有1厚的珠被,珠被是由若干个单位联合而成的,每一个单位代表着1个不育的大孢子叶,所以整个胚珠不是单个的孢子叶,而是聚合囊(synangium),珠心才是有效的大孢子囊。

在石炭纪、二叠纪化石中,还发现以髓木(Medullosa)为代表的植物,也是当时北半球广泛分布的种子蕨。在我国地质史的石炭纪、二叠纪时期,也有许多种子蕨繁盛生长,不仅有凤尾松蕨和髓木的家族成员,还有若干特殊的类型。最著名的是大羽蕨(Gigantopteris),这种植物的整个形状和内部结构虽然不很清楚,但从叶的形态特征来看,很可能是一种比较进化的种子蕨,它的叶子像被子植物茄科的烟草叶,长可达数十厘米,叶脉也相似,都是属于“复杂网状脉序”。大羽蕨是迄今所知具有这种高级脉序的先驱者。由于我国和东亚地区在二叠纪时,繁荣着以大羽蕨为代表的独特的植物群,故称之为华夏植物群。

在这一类群最古老、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中,有几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1) 它们还没有花,但已形成种子,这在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的出现比花和果实更早;(2) 在种子中始终没有发现发育完善的胚,这是一种原始的性状;(3) 在胚珠的贮粉室中,只有看到花粉粒,而未发现花粉管,这也是原始的性状之一。所以,种子蕨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1个极其重要的类型,并成为许多现代裸子植物的起点。

拟铁树植物(Cycadeoideinae)即本内铁树(Bennettitinae)和科得狄植物的发现,对由种子蕨植物直接演化出来的铁树植物和一些古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拟苏铁植物,是直接起源于髓木类种子蕨植物。其中拟铁树属(Cycadeoidea),植物体皆矮小,茎有块状或柱状,茎的解剖构造上有1大髓,1薄层维管组织及1厚的皮层,茎的表面覆满已脱落的叶基,茎顶端有1丛羽状复叶。孢子叶球遍布于茎的周围;孢子叶球两性,即大、小孢子叶合成 1孢子叶球;在孢子叶的下部为螺旋状排列的苞片,其上为1轮大型羽状的小孢子叶,基部相连成盘,小孢子囊排成两列,每个小孢子囊又分数室,为聚合囊;每个大孢子叶只有1个短柄和1个顶生的胚珠夹于大孢子叶之间,又有另1种苞片,棒形,顶端膨大,称为间生鳞片(interseminal scale)。种子无胚乳,而含有2片子叶

的胚。拟铁树属植物,极似铁树植物,但孢子叶球两性,成熟种子无胚乳,这在裸子植物中颇为特殊。因此,被认为是和某些具有两性结构的裸子植物的起源有关的一群古植物。

科得狄植物,植物体为高大乔木,茎粗一般不超过1米,茎干的内部构造和种子蕨颇相似。但木材较发达而致密,木质部或薄或厚,通常无年轮,构造特殊的髓心,是由许多薄壁细胞形成的横裂成片,仿佛似被子植物胡桃的髓;具较发达的根系和高大的树冠;叶皆是全缘的单叶,形态大、小颇不一致,其上有许多粗细相等、分叉的、几乎是平行的叶脉,脉间尚有硬组织形成细纹;已有了“花”,即孢子叶球,大、小孢子叶球分别组成松散的孢子叶球序。小孢子叶球的基部有多数不育的苞片,小孢子叶由小孢子叶柄和小孢子囊组成。大孢子叶的结构与小孢子叶相似,基部具不育的苞片,胚珠顶生,珠心和珠被完全分离。有胚珠,但还没有真正的种子,有贮粉室,其内曾多次发现有花粉粒,但未发现有花粉管。 科得狄植物具胚珠,叶的形态、结构等类似种子蕨。而茎的构造和孢子叶球等又类似裸子植物。它是种于蕨的后裔或具有共同的起源。它在裸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发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真蕨类(Filicinae)、原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系统发育,60年代贝克(Beck)把古蕨属和科得狄属的植物归属原裸子植物,并认为可能是种子植物的直接祖先;70年代班克(Bank)提出真蕨、原裸子植物都是来自

裸蕨(Psilophyton),再由原裸子植物进化到裸子植物。

综上所述,现代裸子植物的起源和进化,根据地质年代的历史记载和古植物学的研究,概述于下。 铁树纲植物 铁树纲植物起源开始于古生代二叠纪,甚至可能起源于石炭纪,繁盛于中生代,是现代裸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从种子蕨的发现、研究表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形态上,茎干都不甚高大,少分枝或不分枝,茎干表面残留叶基,顶生一丛羽状复叶;内部构造上,都具有较大的髓心和厚的皮层,木材较疏松;生殖器官结构上,小孢子叶保存着羽状分裂的特征,大孢子叶的两侧着生数个种子,呈羽状排列;它们的种子结构也很接近。这些都说明铁树类植物是由种子蕨演化而来的。

松柏纲植物 松柏纲植物是现代裸子植物中种、属最多的植物。它们的植物体的形态结构比铁树类、银杏类更能适应寒旱的自然环境;它们的胚珠受精方式比较进化,小孢子(花粉粒)萌发时产生花粉管,游动精子消失。这是由于此类植物在地质历史进程中较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变动,而较多地保存下来的缘故。关于松柏类植物的起源,还不很清楚,在地质史上出现较早的科得狄,可看作是松柏类植物的先驱者,因为它和古老的松柏类在形态上和结构上,有不少重要的相似点,特别是和石炭纪、二叠纪的松柏植物勒巴杉(Lebachia)孢子叶球的结构非常近似。

从这些相似的特征分析,松柏纲植物,无疑地是科得狄的后裔。一般认为,松柏纲植物各科的演化路线是:杉科和柏科,它们可能是从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纪、侏罗纪时已灭绝的类型,伏脂杉(Voltzia)、掌鳞杉(Cheirolepis=Hirmerella)等化石类型中分化出来的;南洋杉科,在木材的形态结构上与科得狄极为相似,称为“南洋杉型”,所以,可能是从它直接演化出来的;松科的可靠化石,虽出现较晚,但也许很早就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演化支,因为它的球果具有分离的苞鳞,是相当原始的性状。

基于以上关于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的论述,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裸子植物是在适应了在二叠纪的早期亚洲、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的酷热、干旱的气候环境,得到了发展而繁荣兴旺,成为当时地球上植被的主角;(2)裸子植物起源于某些种子蕨类植物。

苏铁现在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现在苏铁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四川、福建和台湾等8 个省区,其中广西和云南分布种类最多。而松柏科植物主要分布北半球极高海拔的严寒地区。

了解裸子植物的进化与现在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推断:苏铁类植物与松柏类植物的祖先在二叠纪的早期亚洲、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的酷热、干旱的气候环境,得到了发展而繁荣兴旺,在各大陆上广泛分布。而在随后的地质时期气候再次变化,北半球的气候开始变得寒冷,特别是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气候愈来愈严寒,至少在冰川时期这些地区是经历了极其严寒气候的洗礼;而在赤道及其边缘地区或者说在低纬度地区,气候依然炎热干燥,或者说气候变化不大,或者在这些地区保留了众多气候变化不大的微环境。在高纬度地区的严寒气候中,原来适应于炎热干燥气候的各种种子蕨类植物,由于不能适应而消失。而松柏类植物的祖先适应了这样的气候变化,在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生存了下来,逐渐演化为现在的适应于严寒气候松柏类植物。而在气候变化不大低纬度地区,原来分布的裸子植物的祖先——种子蕨类植物,大部分依然生长。其中的一些演化为现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地区适应于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而不耐寒的苏铁类植物。

因此对于苏铁类植物的叶子类似于蕨类植物的羊齿状,而与同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类植物的针状或披针状不同这个问题可以作如下解释:裸子植物的祖先——种子蕨类,在二叠纪的早期亚洲、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的酷热、干旱的气候环境。由于随后的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松柏类植物的祖先适应于变的严寒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进化压力大进化程度高,其叶子的形状也试应这样的变化,由蕨类的羊齿形演变为针形或披针形;而苏铁类植物进化中气候环境变化不象松柏类那麽大,进化压力小进化程度低,所以现生苏铁类植物被认为现在裸子植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其叶子的形状保持与祖先种子蕨类植物相似的原始的羊齿形。

对于松柏类植物的叶子进化为针形或披针形且为常绿植物,而未像现在同样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分布广泛的落叶植物那样进化为阔叶并在寒冷季到来之前落叶的特性,可作如下推测:对于适应的松柏类植物,严寒地区常年气温低且太阳的辐射能也小,这些植物的代谢率低,特别是对于维持生存意义重大的光合作用。所以松柏类以常绿( 长时间的光合作用)来弥补较低的光合作用。而针形的叶子比起阔叶留出了更多缝隙,再加上锥形的树形,非常有利于阳光透射进树体,使得所有的叶子都能得到较充分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针形的叶子比起阔叶体积小的多,其需水需养量也就少的多,这样一些叶的意外脱落,其损失量也就小。并且对于叶子的更替,就可以在一些短暂的气温适合的时期及时进行(叶子的组织量,其生长也相对就可以快一些)。这些对于生长环境严酷的松柏类植物,是十分有利的。

而阔叶叶落植物多生长于温带季节变化较明显的地区,这些植物完全可以在生长适宜的暖季积累足够的养分 ,以度过冷季而落掉叶子不进行光合作用,而阔叶显然有利于暖季的营养积累。 参考文献

[1] 吴国芳 植物学(第二版,下册)

[2]韦丽君 中国苏铁属植物保护现状与展望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1) [3] 傅瑞树 苏铁耐旱、抗寒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武 夷 科 学,Vol.17 ,2001,12 [4] 傅 瑞 树 苏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夷 科 学Vol.16,2000,12

[5] JasonHilton 种子植物的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植 物 学 报 1998,40(11):981~987 [6] 曲利军,华夏植物群概述古生物学报,44(1):117-124(2005年1月)

[7]阎同生 河北柳江盆地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及古地理演化 古地理学报 第5卷第4期 2003年1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