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总结
马焕英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匆匆而过。为了使《增强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对课题研究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着:
1.在课题研究中,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以及有关《增强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文章。老师们一起进行交流,以求融会贯通,并及时写出了学习体会。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更注重语文练习的设计,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经松,学得愉快。教师注重语文活动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探索,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较大的拓展;教师讲究语文活动的组织。
二、实验取得的成果:
课题组成员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教学效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作业设计中,本组教师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作业有明确的目的
老师在备课时能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
习,不盲目地把书上的题或练习册上的题从头到尾全做一遍。充分发挥家庭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作业分量和难度适当
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作业量过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作业量太少,就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作业难易程度,是学生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但又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
3.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有所区别
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除人人必须完成的统一要求外,又有一定弹性。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一些一定难度的选作题,由学生自原完成;学习很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少量补漏性的作业。
4.作业形式设计丰富
作业设计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作业形式的设计上,多变的形式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再把做作业看成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用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将学习任务加以落实,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获取了知识。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2.教师在公开课时不能很好的处理练习的多样性和精炼性之间的矛盾,往往量有了,质却忽视了。
3.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不到位,理论修养必须再加强。
4.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要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一学期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后期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此次活动的效果,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落实活动的计划。把课题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