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孔子有教无类思想

2024-01-06 来源:我们爱旅游


浅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2010级高等教育学 杨苏莉

摘要:一直以来,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就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是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和主张的重要部分。其争论的重点主要是“教”和“类”的不同理解,对“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系统论述还较缺乏。本文从“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实施的目的及配套教学方法两大方面未系统地论述“有教无类’“的教有主张。并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学

方法二方面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全民教育,对象

当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棚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由此而带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对象的扩大。高等教育也进入的后大众化时代,并向着普及化时代迈进。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全民教育”这个新概念。然而许多学者常常把“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提并论。虽然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全民教育”,探讨“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孔子的思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的一生都勤奋好学,追求

上进。其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能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虽然在政治上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从30岁左右起,就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进行讲学。因此,他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达40多年。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很大。

二、 “有教无类”的具体内容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①南北朝时的皇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②从马融、何晏、皇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③注)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为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正如许慎《说文解字》中谠“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就是教育、教化;孔予的“有”、“无”指: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

潘维城 . 淋雨古注集笺 . 卷15 ②

皇侃 . 论语集解义疏 ③

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

但是,虽然其有教无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也存在许多局限性。

三、“有教无类”影响深远

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大教育观特征”。

再看西方,14世纪的文艺复兴要求扩大教育对象,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莫尔(《乌托邦》里也提出建立公共教育制度,让所有儿童进学校受教育,而1 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也提出。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要求实施普及教育”;爱尔维修和狄德罗提出智力甲等说认为:“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欧洲新教育运动最具代表的教育家罗素特别强调:“明确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坚持绝对的一致极为有害。”可见,罗素认为,民主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好发展的教育,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最高等的教育。这些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精神实质都是相同的。

四、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局限性

前面综述了诸多“有教无类”之优点,仍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既然“有教无类”,为何孔子几千弟子全是男的,而把女弟子拒之门外,这似乎是让人疑惑:孔子观念中是否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孔子也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女子教育权的剥夺,反映了孔子认识的局限性。恐怕孔子在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思想上,还有所保留。再者,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在主张“全民教育”,其实不然,孔子并非主张“全民教育”,他只是对求学者来者不拒。“民主教育”不等于“全民教育”前者是针对大多数而言,而后者是每一个人。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全民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达了,要实现全民教育同样很困难,但我们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全民教育”也是“必要的乌托邦”。

我们在充分肯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奴隶或是奴隶出身的。这说明他的“教”是有鲜明的阶级限制的。第二,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④我们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圣人”也得要吃饭,不能饿着肚子去讲学;另一方面也要看得到,初次拜见就需要十条干肉,数量不少。这说明他的“教”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第三,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主张不同,就没有相互商议的余地。这句话反映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在政治思想上和他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不得越轨。这就说明他的“教”是有严格的宗派限制的。

五、“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

1、 “有教无类”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变化

春秋末期,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杜会生产

论语·述而

力的大大发展.奴隶社会的一些臣子开始开垦井田以外的原野和森林,并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田地。久而久之,“私田”就取代了井田制的“公田”,为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

在政治方面,奴隶主贵族,一方面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兼并斗争;另一方面,他们对奴隶和国人进行越来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激起了奴隶和国人愈来愈尖锐的反抗和斗争。以至,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也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官学衰废,私学兴起。这种发展变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出现了“学在四夷”的现象。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2、“有教无类”产生的认识基础—教育作用论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杜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绝大多数人,先天素质都是差不多的,但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就有善恶之分,而且彼此相差很远了”。所以,他非常重视对年青一代的后天教育,他认为青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虚心好学,发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的刻苦精神,就能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20章》,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因为坚信教育的巨大作用,孔子在接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愚智、勤惰、恩怨、老少、国籍、美丑,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IO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也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这就是“有教无类”产生的认识基础。

六、 实施“有教无类”的目的及其配套的教学方法

1、“有教无类”产生的政治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春秋末期,私学的兴起乃是阶级斗争的需要。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各自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利用私学这块阵地为自已制造舆论,培养人才。孔子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有教无类”,“杂”收门徒,正是为了扩大他的宣传影响.为奴隶主阶级争夺“士”。正如《论衡.讲瑞》说:“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少正卯的私学并立,他“聚徒成群”,言论很有号召力,社会影响很大,两家的竞争颇为激烈。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私学阵地上阶级斗争是十分尖锐的。另外,孔子虽然主张教育不分类,但是他认为奴隶只可以“小知”不可以”大受”,所以其教育对象不包括奴隶生产者(劳力者),而主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属于治人阶级的劳心者。由此可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是为新兴的社会力量找到政治的地位和保障。只不过是在客观上冲破了等级限制,扩大了教育面,实现了文化下移于民间的时代潮流,顺应了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

2、“有教无类”配套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使其学生有老有少、有贫有贵、有本国的也有他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也达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只能从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保证“有教无类”的顺利实施。孔子也认识到这种不同是一种客观现象。他从自然界中得到启示:“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矣夫!”《论语·子罕》即庄稼中有不吐穗开花的,又有吐穗开花而不结果的,因而他联想到人的能力也是如此,总是有差别的。他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倩》就是说人的能力大小不同,自由皆然,这就是“道”—客观规律。所以,教学中他承认对象的差异性,反对千篇一律,这样

“因材施教”也就产生。并且为“有教无类”的可能存在提供了条件。

七、 “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1、从对象上看,“有教无类”不同于“全民教育”

要弄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阶级性。在一个阶级社会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手段,它具有很强的阶级性,总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因此,统治阶级的意识往往影响着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及其性质。

孔子作为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奠基人,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精神实质和作用与17一18世纪中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提出的“人人都应受教育”、“人人均须学习一切”的自由平等教育思想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反对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在教育过程中,都起着号召、动员、鼓舞的积极作用,同样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孔子的“无类”没有包括奴隶和古代女子,也不可能包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教无类”不同于大众教育.也更不同于当今和未来的“全民教育”。

2、从教育目标来源上看,“有教无类”不同于“全民教育”

“有教无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君子。这种教育目标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对人发展之作用的认识。关于这一点,上面已有所论述。而“全民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来源于对教育的以下认识:

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教育对于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繁荣、环境良好的世界,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国际台作的重要性。

完善的基础教育对促进后续高水平的教育和科技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并由此促进自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知识和本土文化遗产因其本身的价值和作为发展的促进因素的价值和教用。

当前的教育在质量、数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不足。

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权利。

由以上几点来看,“全民教育”目标不仅来源于教育对人发展作用的认识,而且还有源于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育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基本权利等方面的认识。

3、从教学方法上看,“有教无粪”不同于“全民教育”

个别教学、因材施教是“有教无类”唯一可行的教学方法。而“全民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具有全面性、针对性、解放性。一方面,“全民教育”内容的丰富、对象的复杂、办学形式的多样.要求教学方法不仅在深度上.而且在广度上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完善、补充、提升了教学方法。从人性方面上讲,“全民教育”更反映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基于以上认识来看,“全民教育”的教学方法不但继承了“因材施教”,而且丰富、超越了“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张瑞潘再评孔子的“有救无类”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8,(1)

[3]LENEBucHER 著.许明译.全民教育的概念: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会议以来的进展 [J] 国际教育评论1995,(6)

[4]曲士培 . 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