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组胚学名词解释

2023-04-12 来源:我们爱旅游
1、组织(tissue):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结构单位称为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型,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又称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主要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如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是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对细胞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等作用,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运动和信息传导也有重要影响。

3、免疫组织化学术(immunohistochemistry):根据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和细胞中多肽和蛋白质等抗原物质的一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术,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应用广泛。

4、内皮(endothelium):铺衬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5、间皮(mesothelium):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6、微绒毛(microvillus):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7、纤毛(cilium):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轴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8、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单层柱状上皮中的紧密连接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该处相邻细胞膜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狭窄的细胞间隙存在。紧密连接除有连接作用外,尚有屏障作用,可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9、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10、桥粒(desmosome):桥粒呈斑块状,大小不一,此处相邻细胞间有20-30nm的间隙,间隙内有若干横行的丝状物质连于相邻细胞膜,丝状物在间隙中线处交织而形成一条纵向的中间线。此处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致密物质形成的附着板,胞质内有若干张力细丝附着于此板并呈袢状折回胞质。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11、缝隙连接(gap junction):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此处相邻细胞的间隙仅约3nm,相邻细胞膜上有连接小体,由6个杆状的连接素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约2nm的管腔。相邻细胞膜上相对应的小管腔相互连通,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此小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缝隙连接除具有细胞间的连接作用外,更主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12、基膜(basement membrane):基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电镜下可分为基板和网板。基膜由上皮和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共同产生,是两者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透过膜,并有支持、连接作用,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

13、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质膜内褶是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形成的一些微小皱褶,皱褶之间的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其生物学意义是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14、半桥粒(hemidesmosome):半桥粒是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基膜间的半桥粒样结构,可将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基膜上。

15、间充质(mesenchyme):间充质是胚胎时期一种散在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组成。间充质细胞呈星形,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很低,但增殖和分化能力很强。 16、趋化因子(chemotactic factor):当细菌等侵入机体某部位时,局部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增高,如细菌的代谢产物、炎性组织的变性蛋白等,因这些化学物质可吸引巨噬细胞向该处移动,故称趋化因子。

17、特异性吞噬作用(specific phagocytosis):巨噬细胞有特异性吞噬作用和非特异性吞噬作用。特异性吞噬作用是指抗体、补体、纤维粘连蛋白作为识别因子先将细菌、病毒、异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识别包裹起来,巨噬细胞表面有各种识别因子的受体,如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等,借这些受体与被吞噬物的识别因子特异性结合,从而启动其吞噬过程。 18、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网状纤维上也具有64nm周期性横纹。因纤维表面覆盖有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而具有嗜银性,可被银染法染成黑色。网状纤维多分布在基膜的网板、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等处。

19、蛋白多糖(proteoglycan):蛋白多糖是基质中的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和多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复合物。多糖部分为氨基己糖多糖,又称糖胺多糖,包括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和透明质酸等。

20、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纤维粘连蛋白是基质中一种重要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粘附、增殖、迁移等细胞行为密切相关。

21、分子筛(molecular sieve):结缔组织基质中的蛋白多糖以透明质酸为中心,形成一种稳定的蛋白多糖聚合体。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小于微孔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等可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

22、组织液(tissue fluid):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物质交换后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和淋巴。组织液内含有电解质、单糖、气体等小分子物质。组织液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内环境。 23、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组织呈棕色,主要由多泡脂肪细胞构成,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成人的棕色脂肪组织极少。在寒冷条件下,棕色脂肪细胞内的脂类分解、氧化,产生大量热量。 24、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网状组织是分布在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一种固有结缔组织,由网状结构、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网状细胞有突起,相互连接成网,可产生网状纤维。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支,相互交错。网状组织不仅有支架作用,而且为淋巴细胞发育和血细胞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25、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网织红细胞是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内有染成蓝色的颗粒或细网,是残留的核糖体,故仍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1天后,核糖体完全消失。成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新生儿高达3%~6%。

26、单核细胞(monocyte):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呈圆球形,直径14~20m。胞核呈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呈细网状,染色浅。胞质丰富呈灰蓝色,含有许多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12~48小时后,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 27、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主要分布于红骨髓中,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5%,在脾、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分布。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和自我复制能力。

28、血象(hemogram):血象是检查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及血红蛋白数量的总称。 29、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造血诱导微环境是造

血细胞赖以生存、增殖和分化的场所。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骨髓中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等,除作为造血细胞的支架外,还可分泌多种造血调控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等多种途径调控血细胞生成。

30、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巨核细胞位于骨髓,是形成血小板的细胞。始于巨核细胞系祖细胞,经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发育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其形态呈不规则形,直径40~70m,核呈分叶状,胞质中有许多血小板颗粒,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血小板。 31、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所产生的多个子细胞聚集于同一个陷窝内,称同源细胞群,每群有2~8个软骨细胞。

32、骨质(bone matrix):骨组织中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称为骨质,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构成,有机成分包括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少量基质,基质主要成分是糖胺多糖和多种糖蛋白,如骨钙蛋白、骨粘连蛋白、骨桥蛋白和钙结合蛋白等。无机成分又称为骨盐,占干骨重的65%,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沿骨胶纤维长轴规则排列。 33、骨板(bone lamella):骨板是骨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由平行排列的骨胶纤维和沿纤维长轴沉积的针状骨盐结晶构成,骨板内和骨板间有骨细胞及其突起,相邻骨板内的纤维走行方向互相垂直,纤维束还可有分支,并伸至相邻的骨板。 34、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骨祖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体积小,呈梭形,细胞核椭圆,胞质弱嗜碱性。骨祖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

35、类骨质(osteoid):在骨组织中,未钙化的细胞间质称类骨质,由胶原纤维和有机骨基质构成。在骨形成过程中,先由成骨细胞产生类骨质,钙盐沉积后形成骨质。

36、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骨化中心是在骨发生中最早形成骨组织的部位,无论是膜内成骨还是软骨内成骨,都有骨化中心出现。在膜内成骨中,间充质细胞先分化为骨原细胞,进而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先生成类骨质,后有钙盐沉积,成骨细胞变为骨细胞。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软骨雏形中段中心部位出现初级骨化中心。在胎儿出生前后,长骨两端的骨骺出现次级骨化中心。

37、骨单位(osteon):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位于长骨骨干的内、外环骨板之间。骨单位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其中轴为纵行的中央管,周围为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称为哈弗斯板。

38、骺板(epiphyseal plate):骺板是在长骨生长发育时期,骨骺与骨干之间的一层透明软骨。骺板是长骨生长的结构基础。骺板的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生成新的软骨,再依据软骨内成骨的过程成骨,使骨不断加长。到成年时,骺板停止生长并被骨组织代替,在骨干和骨骺之间留下一条骨化的骺板痕迹,称为骺线。长骨因而不再增长。 39、骨领(bone collar):骨领是长骨发生时出现在软骨雏形中段周围的薄层环状骨组织。软骨膜内层的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在软骨表面形成薄层骨组织,犹如领圈包绕软骨雏形中段。骨领出现后,其表面的软骨膜即改称骨膜。骨领是以膜内成骨的方式生长的,骨领的出现又是软骨内成骨的先导。

40、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 I带 + A带 + 1/2 I带构成。肌节是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1、三联体(triad):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横小管,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汇集成膨大的扁囊,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构成一个功能联合体,称三联体。三联体的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传至肌浆网膜,使肌浆网释放钙离子,从而启动肌纤维收缩。

42、闰盘(intercalated disk):闰盘是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结构,位于Z线水平。闰盘呈阶梯状,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连接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能快速传递信息,使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和舒张。

43、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的小管,

称为横小管。在骨骼肌纤维内,横小管位于A带和I带交界处,在心肌纤维内,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细胞内每个肌节。 44、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肌浆网又称纵小管,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其末端扩大呈扁囊状,称为终池。肌浆网膜上有钙泵和钙通道,可调节肌浆中钙离子的浓度。

45、终池(terminal cisternae):肌浆网在靠近横小管两侧横向扩大并相互连通形成的扁囊,称为终池。

46、肌原纤维(myofibril):肌原纤维为肌浆中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结构,由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的排列而成,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和暗带,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带都相应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使骨骼肌纤维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47、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内外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元通过突触彼此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调节各系统的活动。神经胶质细胞无传导冲动的能力,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绝缘和营养等作用。

48、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可分为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 49、尼氏体(Nissl body):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嗜碱性小块或颗粒,体积较大神经元的尼氏体较发达(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HE染色切片中呈紫蓝色斑块。电镜下,尼氏体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因此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尼氏体分布在胞体和树突内,轴突内无尼氏体。

50、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神经原纤维是神经元胞质内的细丝状结构,在银染色切片中,神经原纤维呈棕黑色,在胞体内交织成网,在轴突和树突内则平行排列。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是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神经丝和微管还与胞质内的物质运输有关,尤其在轴突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51、轴丘(axon hillock):神经元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呈圆锥形,称为轴丘。轴丘无尼氏体,故染色淡。

52、轴突运输(axonal transport):轴突内的物质转运称为轴突运输(轴浆运输)。神经元胞体把新合成的微管、微丝和神经丝组成的网架缓慢地移向轴突终末,称此为慢速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含神经递质的小泡及合成递质所需的酶等,由胞体输向终末,称为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内的代谢产物或由轴突终末摄取的物质(蛋白质、小分子物质或由邻近细胞产生的神经营养因子等)逆行输向胞体,称为快速逆向轴突运输。(生理学) 53、突触(synapse):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最常见的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或胞体连接,分别构成轴—树、轴—棘和轴—体突触。突触由突触前份、突触间隙和突触后份构成。突触前份和突触后份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者之间的狭窄间隙称为突触间隙。突触前份通常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内含许多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54、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化学突触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传导冲动的突触,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突触类型。 55、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突触小泡是位于突触前成分内的膜包小泡,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表面附有突触小泡相关蛋白,使小泡集合并附在细胞骨架上。当神经冲动沿轴膜传至轴突终末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内,影响突触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的活动。

56、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是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可分为两类非肽类和肽类。非肽类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肽类递质能调节神经元对经典神经

递质的反应,起修饰经典神经递质的作用,故又称神经调质。

57、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的一类辅助细胞,无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隔离和绝缘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有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等。

58、神经纤维(nerve fibre):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感觉神经元长树突和包在外表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根据轴突外有无髓鞘包裹,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类。 59、施万细胞(Schwann cell):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在有髓神经纤维,施万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 60、郎飞结(Ranvier node):周围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少突胶质细胞包裹轴突形成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髓鞘呈节段状,相邻两节段间无髓鞘的狭窄部称为郎飞结,此处轴膜裸露。 61、神经末梢(nerve ending):神经末梢是神经纤维的终末结构,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按其结构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有被囊神经末梢有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和肌梭。运动神经末梢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62、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运动终板是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到达骨骼肌肌膜处失去髓鞘,分支呈爪状,与贴附的骨骼肌纤维构成神经肌突触。电镜下,运动终板处肌浆丰富,线粒体和细胞核较多,肌膜凹陷成浅槽,槽底肌膜形成突触后膜,槽内嵌入轴突终末,与肌膜相对的轴膜即突触前膜,突触前、后膜之间即突触间隙。 63、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触觉小体呈卵圆形,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轴突分为细支盘绕在扁平细胞间。触觉小体分布在皮肤真皮乳头内,感受触觉。 64、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环层小体为卵圆形或圆形,体积较大,小体的被囊由数十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组成,小体中央有一条均质状的圆柱体。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裸露轴突穿行于小体中央的圆柱体内。环层小体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65、巩膜静脉窦(scleral venous sinus):巩膜静脉窦是指角膜缘内侧的一环形小管,其管壁由内皮、不连续基膜和薄层结缔组织构成,是房水回流的通道,其内侧与小梁间隙通连。 66、视杆细胞(rod cell):视杆细胞细长,核小、染色深,外侧呈杆状,内突末端膨大呈小球状,分布在视网膜黄斑以外的周围部。多数膜盘与胞膜分离而独立,顶端的膜盘不断老化脱落,其感光蛋白称为视紫红质,感弱光。

67、视锥细胞(cone cell):视锥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呈圆锥形,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膜盘大多与细胞膜相连,顶端膜盘不脱落。其感光物质称为视色素,感强光和颜色。 68、米勒细胞(MüLLer cell):米勒细胞为放射状神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中特有的一种胶质细胞。细胞狭长,几乎贯穿除色素上皮细胞外的视网膜全层。该细胞具有营养、支持、绝缘和保护作用。

69、视神经乳头(papilla of optic nerve):视神经乳头又称视盘,是位于黄斑鼻侧的一圆盘形隆起,为视神经穿出处,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通过。此处无感光细胞,又称生理盲点。

70、中央凹 (central fovea):黄斑中央的浅凹,称为中央凹。中央凹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除色素上皮外,只有视锥细胞。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节细胞之间形成一对一的联系,能精确传导视觉信息,故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71、螺旋器(spiral organ):螺旋器又称corti器,是膜蜗管基底膜的上皮增厚形成的听

觉感受器。该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末梢分布于毛细胞基部。螺旋器上方有盖膜覆盖,其基部的基底膜内有听弦。 72、心骨骼(cardiac skeleton):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实的支架结构,称为心骨骼,包括室间隔膜部、纤维三角和纤维环。心房和心室两部分心肌分别附于骨骼肌,不相连续。

73、浦肯野纤维(Purkinje fiber):浦肯野纤维又称束细胞,位于心内膜下层,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此细胞较一般心肌纤维粗而短,着色淡,肌原纤维较少,位于细胞的周边,相邻细胞间有较发达的缝隙连接。此细胞有快速传导冲动的作用。

74、W-P小体(weibel-palade body):W-P小体系血管内皮细胞所特有的一种细胞器,由单位膜包裹,内有许多平行排列的细管,可贮存vWF。vWF是一种大分子蛋白,可同时和胶原纤维及血小板结合。当血管破裂时,大量血小板以vWF为中介,聚集在胶原纤维上,形成血栓而止血。

75、血窦(sinusoid):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类型,其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基膜不连续,因而通透性最大。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 76、静脉瓣(valve of vein):管径2mm以上的静脉常有静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瓣膜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内膜相连,其游离面朝向血流方向。瓣膜表面覆一层内皮,中轴为富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 77、基底细胞(basal cell):基底细胞位于基底层,是一层矮柱状或立方形的细胞,核较大,胞质少,H-E染色呈强嗜碱性,胞质内含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和分散或成束的角蛋白丝。基底细胞是幼稚的角质形成细胞,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能分化形成表皮的其余几层细胞。 78、棘细胞(spinous cell):棘细胞位于表皮棘层内,多边形,体积较大,表面有许多短小的棘状突起,核大而圆,位于中央。胞质丰富,弱嗜碱性,游离核糖体较多。胞质内还含有多个卵圆形的板层颗粒,内含糖脂和固醇。

79、淋巴组织(lymphoid tissue):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眼中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及一些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这种组织称为淋巴组织。按其存在形式,一般将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80、淋巴小结(lymphoid nodule):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为淋巴组织聚集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组成。受到抗原刺激时,小结中央的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并分裂增殖,称为生发中心。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较小,称为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为次级淋巴小结。

81、弥散淋巴组织(diffuse lymphoid tissue):淋巴组织弥散分布,周围无明显界限,称为弥散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内常见高内皮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抗原刺激可使弥散淋巴组织增大,并出现淋巴小结。 82、淋巴器官(lymphoid organ):淋巴器官是指以淋巴组织为主要成分的器官,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有胸腺和骨髓,是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周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及扁桃体,是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83、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胸腺内的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统称为胸腺基质细胞,这些细胞可为胸腺内淋巴祖细胞的分化发育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 84、胸腺小体(thymic cornuscle):胸腺小体由胸腺上皮细胞同心圆排列而成的椭圆形小体,是胸腺髓质的重要特征。其直径为30~150m,散在分布髓质内。胸腺小体功能未明,但缺乏胸腺小体的胸腺,培育不出T细胞。

85、血-胸腺屏障(blood-thymus barrier):胸腺皮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与其周围的胸腺

组织之间有一道屏障结构,称为血-胸腺屏障,由下列数层结构构成: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血管周隙内的巨噬细胞;胸腺上皮基膜及上皮细胞的突起。血液内的抗原物质不易透过,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86、胸腺上皮细胞(thymic epithelial cell):胸腺上皮细胞又称上皮性网状细胞。细胞多突起,分布于被膜下和胸腺细胞之间。能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细胞表面具有大量的MHC分子,可诱导淋巴干细胞的分化发育。

87、胸腺细胞(thymocyte):胸腺细胞泛指分化发育中的T细胞。皮质中胸腺细胞占皮质细胞总数的近90%。髓质中的胸腺细胞较少,多为分化成熟的T细胞。

88、淋巴细胞再循环(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回流入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到另一处淋巴组织,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合作。

89、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把抗原肽提呈给T淋巴细胞,并激发后者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细胞分为专职的和非专职的两种。前者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后者包括某些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一般所指的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

90、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内的一个具有巨大吞噬功能的细胞系统,包括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肝内的库普弗细胞、肺内的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内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淋巴组织内的交错突细胞以及表皮内的郎格汉斯细胞等,这些细胞均来源于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进入不同的组织后进一步分化发育,形成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各种细胞。此系统的细胞不仅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还参与免疫应答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大多是抗原提呈细胞。

91、甲状腺滤泡(thyroid follicle):甲状腺滤泡大小不等,直径0.02~0.9mm,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由单层立方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滤泡上皮细胞形态随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溶酶体散在于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上区。细胞顶部胞质内有电子密度中等、体积较小的分泌颗粒,还有从滤泡腔摄入的低电子密度的胶质小泡。具有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92、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 细胞稍大,在HE染色切片中着色淡。银染法可见胞质内有嗜银颗粒。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释放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从而使血钙浓度降低。 93、束状带(zona fasciculata):束状带是肾上腺皮质中最厚的部分,约占皮质总体积的78%。束状带细胞较大,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束状带细胞核圆,较大,着色浅。胞质内含有大量的脂滴,在HE染色标本中,脂滴被溶解,故胞质染色浅而呈空泡状。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和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可促使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并转变成糖,还有抑制免疫应答及抗炎症等作用。

94、垂体门脉系统(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大脑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处分支并吻合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称为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该毛细血管网下行到结节部汇集形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这些微静脉下行进入远侧部,再度分支并吻合,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弓状核等一些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多种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

远侧部各种腺细胞的分泌活动。 95、赫令体(Herring body):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型神经内分泌细胞形成的膜被分泌颗粒沿细胞的轴突运输到神经部贮存,轴突沿途呈串珠状膨大,膨大部内可见大量分泌颗粒聚集。膨大部即光镜下在神经部内见到的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称为赫令体,是轴突内分泌颗粒大量聚集所形成的结构,内含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 96、胃粘膜屏障(gastric mucosa barrier):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含高浓度的黏液,属于不可溶性凝胶,厚达0.5mm,覆盖于上皮表面。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可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的则可中和渗入的,使酸度降低,并抑制了胃蛋白酶的活性。这样可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上皮细胞的侵蚀,此称为胃黏膜屏障,又叫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97、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吸收细胞分布于肠上皮,数量最多,呈高柱状。其游离面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纹状缘,电镜观察,是由密集而排列规则的微绒毛构成。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其中含有双糖酶、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消化酶,故糖衣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吸收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肠腔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另外,吸收细胞也参与免疫球蛋白A的释放过程,有的还分泌肠致活酶,激活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原。 98、肝巨噬细胞(Kupffer cell):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是定居于肝血窦内的巨噬细胞。肝巨噬细胞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饮、吞噬能力,在吞噬和清除从肝门静脉进入的细菌和异物方面起关键性作用。肝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后,由溶酶体分解,并提呈其抗原决定簇传递给淋巴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肝巨噬细胞还可监视、抑制和杀伤体内的肿瘤细胞,尤其是肝癌细胞。 99、窦周隙(perisinous space):窦周隙是指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又称Disse腔隙。窦周隙内充满来自血窦的血浆成分,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浸于其中,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窦周隙内有散在的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贮脂细胞的功能是贮存维生素A。

100、贮脂细胞(lipocyte):贮脂细胞又称窦周细胞或间质细胞,位于窦周隙内,形态不规则,有突起,常附于血窦内皮细胞外表面及肝细胞表面。贮脂细胞的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滴,其功能是储存维生素A,还能合成胶原,形成网状纤维 。 101、门管区(portal area):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中,汇集着从肝门进出的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故这个小区称门管区。

102、胆小管(bile canaliculus):胆小管由肝细胞相邻面的质膜局部凹陷而成。胆小管在肝板内也相互连接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贮存其中,通过胆小管网流出肝小叶,汇入小叶间胆管。

103、胰岛(pancreatic islet):胰腺的外分泌部内散在的细胞团,称为胰岛。胰岛大小不一,人胰岛主要有A、B、D、PP四型细胞。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的外周部,分泌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B细胞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细胞较小,多位于胰岛的中央部,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D细胞数量较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分泌生长抑素,可调节邻近的A、B、PP等细胞的分泌功能。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可抑制胰液分泌、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 104、泡心细胞(centroacinar cell):胰腺的腺泡腔可见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胞质着色浅,核卵圆形。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是胰腺腺泡的结构特征之一。

105、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及末端的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呈锥体形,尖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每叶肺约有50~80个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临床上常见的小叶性肺炎即指发生在小叶范围内的炎症。

106、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 bronchiole):终末细支气管为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径约为0.5mm,内衬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无杯状细胞,管壁内无腺体和软骨片,平滑肌为完整的环行层。

107、肺泡隔(alveolar septum):相邻肺泡上皮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大量弹性纤维及肺巨噬细胞。肺泡隔内弹性纤维的存在使肺泡在吸气时充分扩张,呼气时充分回缩。若弹性纤维的弹性减弱,就会影响肺的换气功能,导致肺气肿。肺巨噬细胞分布广泛,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可吞噬进入肺泡的细菌,尘粒及细胞碎片。 108、尘细胞(dust cell):。肺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可吞噬进入肺泡的细菌,尘粒及细胞碎片,吞噬灰尘颗粒后的肺巨噬细胞称尘细胞,常位于肺泡隔及各级支气管附近。 109、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气-血屏障,也叫呼吸膜。气血屏障包括下列几层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有的部位没有此层)、肺泡上皮基膜、Ⅰ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

110、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Ⅱ型肺泡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称嗜锇性板层小体,小体内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板层小体成熟后,将其内容物释入肺泡腔,在肺泡上皮表面铺展,形成一层薄膜,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若这种物质减少,可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引起肺不张。 111、肾小叶(renal lobule):每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小叶之间有血管走行。

112、皮质迷路(cortical labyrinth):髓放线之间的皮质称为皮质迷路,内有肾小体、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等结构。 113、髓放线(medullary ray):髓质的结构呈放射状深入皮质,构成髓放线,主要由近端小管直部、远端小管直部、细段及集合小管构成。

114、肾单位(nephron):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小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主要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管又可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又分别分为曲部和直部两段。近端小管曲部与肾小体相连,远端小管曲部与集合小管相连。 115、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入肾小囊腔而生成原尿,这一过程要经过三层结构:毛细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之间的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

116、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微动脉管壁上,由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成。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胞质内含许多分泌颗粒,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肾素。 117、致密斑(macula densa):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紧贴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且密集排列,形成一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腔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调节其分泌活动。

118、髓袢(medullary loop):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的“U”形结构称为肾单位袢,也叫髓袢。髓袢对尿液浓缩起重要作用。 119、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生精小管是产生精子的管道,管壁主要由生精上皮构成。上皮深面有较厚的基膜及胶原纤维和梭形的类肌细胞。生精上皮包括两种类型的细胞: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

120、生精细胞(spermatogenic cell):生精细胞是产生精子的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精原细胞是最幼稚的生精细胞。从青春期开

始,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精原细胞不断发育分化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后者经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形态改变后,发育成精子。

121、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精原细胞是最幼稚的生精细胞,紧贴在生精小管基膜上,胞体较小,圆形或椭圆形。精原细胞分A、B两型,A型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其中一部分留作干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B型精原细胞。B型精原细胞经过经过几次分裂后,体积变大,分化成初级精母细胞。青春期后,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可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精子。 122、支持细胞(sustentacular cell):支持细胞是生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的一种,位于生精细胞之间,呈不规则的锥体状。支持细胞的功能很多,可对生精细胞起支持、营养作用;能促使各类生精细胞向管腔移动并促使精子向管腔中释放;能吞噬、处理精子形成过程中脱落的细胞质;还能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ABP),以提高生精小管内雄激素含量,促进精子的发生;还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123、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血-睾屏障是位于血液和生精小管上皮之间的屏障,该屏障包括下列几层: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及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血睾屏障的存在将生精小管的近腔室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既可保证精子的发生在相当稳定的微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又可阻止精子抗原逸出,防止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124、前列腺凝固体(prostatic concretion):前列腺腺体分泌物凝固后形成的板层状小体称为前列腺凝固体。凝固体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钙化后成为前列腺结石。

125、卵泡(ovarian follicle):卵泡主要由中央的卵母细胞和周围的卵泡细胞组成,卵泡的发育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卵泡是卵细胞生长发育的结构,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主要分泌雌激素。

126、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皮质浅层,数量多,体积小,由中央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

127、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初级卵泡由原始卵泡发育而来。卵母细胞增大,卵泡细胞增生,由扁平变为立方或柱状,由单层变为多层,最内层为柱状放射状排列的放射冠。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均质状、嗜酸性的透明带。

128、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次级卵泡由初级卵泡继续增大发育形成。其卵泡细胞增至6~12层,其中的小腔隙逐渐融合成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内形成卵丘。

129、成熟卵泡(mature follicle):在FSH和LH的共同作用下,次级卵泡继续发育为成熟卵泡。每个月经周期的一批卵泡中,只有一个发育成熟并排卵。此时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体积显著增大,卵泡壁越来越薄并向卵巢表面突出。

130、透明带(zona pellucida):初级卵泡内,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嗜酸性结构,称透明带。电镜下可见放射冠细胞纤细突起穿入透明带与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和胞膜接触并有缝隙连接。构成透明带的蛋白中有精子受体,在受精过程中,对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31、放射冠(corona radiata):从初级卵泡阶段出现,靠近卵母细胞的一层卵泡细胞变为高柱状,呈放射状排列,称为放射冠。

132、卵丘(cumulus oophorus):在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中,由于卵泡腔的扩大,使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突入卵泡腔内,称为卵丘。 133、卵泡膜(theca folliculi):卵泡周围的基质细胞增殖并向卵泡聚集,形成卵泡膜。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泡膜分化为两层:内层毛细血管丰富,基质细胞分化为膜细胞;外层有

环形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134、排卵(ovulation):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放射冠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每个月经周期排一个卵,偶尔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

135、黄体(corpus luteum):排卵后的卵泡壁向腔内塌陷。在LH的作用下,颗粒层及卵泡膜突入卵泡腔,发育成为一个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外包结缔组织膜,新鲜时显黄色,称黄体。颗粒细胞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位于黄体中央;膜内层细胞转化为膜黄体细胞,位于黄体周边或随结缔组织进入颗粒黄体细胞团之间。如果没有受精,黄体仅维持12~14天后退化,称月经黄体。

136、间质腺(interstitial gland):接近成熟的卵泡闭锁时,卵母细胞、卵泡细胞及透明带均退化消失,但膜细胞不退化,而是分化形成多边形的上皮样细胞,并被结缔组织分隔成分散的细胞索团,称为间质腺,可分泌雌激素。 137、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自青春期至绝经期,子宫体与子宫底的功能层,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既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从月经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的前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在典型的28天周期中,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第15~28天为分泌期。 138、获能(capacitation):刚排出的精子并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力,因为精子头外表面覆盖一层来自精液的糖蛋白,它能阻止顶体酶的释放。精子通过子宫和输卵管时,该糖蛋白被去除,精子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获能。

139、受精(fetilization):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发生于输卵管的壶腹部。

140、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接触到透明带后,精子头与透明带ZP3结合,诱发顶体前膜与精子头部表面的细胞膜融合,并破裂,形成许多小孔,使顶体酶得以释放,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141、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卵子的皮质颗粒释放酶类,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ZP3分子变性,使之不能再与精子结合,从而阻止其他精子穿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透明带反应。

142、桑椹胚(morula):受精后第3天的早胚含有12~16个卵裂球,外观似桑椹,故称为桑椹胚。

143、胚泡(blastocyst):受精后第4天含有大约100个卵裂球的早胚呈囊泡状,称为胚泡,其中心的腔称为胚泡腔,周边的一层细胞称为滋养层,位于胚泡腔一侧的一团细胞称为内细胞群。

144、蜕膜(decidua):胚泡植入后的子宫内膜改称蜕膜,蜕膜中的基质细胞改称蜕膜细胞。根据蜕膜与胚泡的位置关系,通常将蜕膜分为三个部分:位居胚泡深面的部分称基蜕膜,覆盖在胚泡浅层的部分称包蜕膜,其余部位的蜕膜称壁蜕膜。 145、胚盘(embryonic disc):胚盘是由内细胞群分化来的盘状结构,是整个胚体的原基;第2周时仅由两个胚层即上胚层和下胚层构成,称为二胚层胚盘;第3周时则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称为三胚层胚盘。

146、原条(primitive streak):第3周初,上胚层中线的一侧形成一索条状增厚区称为原条,其头端膨大称为原结。原条中线出现的浅沟称为原沟,原结中心的浅凹称为原凹。 147、脊索(notochord):原结细胞向头端增殖,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的索条状结构称为脊索,对早胚有一定的支架作用,可诱导神经管的发生。

148、口咽膜(buccopharyngeal membrane):口咽膜是脊索头端的一个没有中胚层,即仅由内、外两个胚层构成的小区,它于第4周破裂,使原始口腔与原始咽相通。

149、泄殖腔膜(cloacal membrane):泄殖腔膜是原条尾端的一个没有中胚层,即仅由内、外两个胚层构成的小区,它于第8周破裂,使肛凹与原始直肠相通。 150、神经管(neural tube):在脊索诱导下,外胚层中线增厚呈板状,称为神经板。后来,神经板中央凹陷,形成神经沟;其两侧缘隆起,称为神经褶。两侧神经褶最终在中线愈合,形成神经管。神经管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

151、神经嵴(meural crest):在神经管闭合过程中,神经板外侧缘的一些细胞迁移到神经管背侧,形成一条纵行的细胞索,后来又分裂为两条,分别位于神经管的背外侧,称为神经嵴。神经嵴是周围神经系统的原基。

152、体节(somite):体节属于轴旁中胚层,是位于脊索两侧、左右对称的块状结构,从颈部至尾部依次形成,共42~44对,将分化为背侧皮肤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骼。 153、轴旁中胚层(paraxial mesoderm):紧邻脊索两侧的中胚层称为轴旁中胚层,该部位将形成42~44对左右对称的块状结构,称为体节,将分化为背侧皮肤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骼。

154、间介中胚层(intermediate mesoderm):间介中胚层是指位于轴旁中胚层和侧中胚层之间的中胚层组织,将分化为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155、侧中胚层(lateral mesoderm):侧中胚层是指中胚层最外侧的部分,其中间的腔称为胚内体腔,该腔将侧中胚层分为两层,与外胚层相贴的是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相贴的是脏壁中胚层。

156、体壁中胚层(parietal mesoderm):胚内体腔将侧中胚层分为两层,与外胚层相贴的是体壁中胚层,将分化为胸、腹部和四肢的真皮、骨骼肌、骨骼和血管等。 157、脏壁中胚层(visceral mesoderm):胚内体腔将侧中胚层分为两层,与内胚层相贴的是脏壁中胚层,将分化为消化管、呼吸道管壁除上皮外的其他结构。

158、胎膜(fetal membrane):胎膜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器官的统称,它们对胚胎起保护、营养、支持等作用,但不构成成体的任何结构,分娩时排出体外,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159、绒毛膜(chorion):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衬于其内面的胚外中胚层壁层构成。因其表面有绒毛形成而得名。绒毛膜分为两部分,与包蜕膜相连的部分称为平滑绒毛膜,其绒毛将退化消失;与基蜕膜相连的部分称为丛密绒毛膜,参与胎盘的形成,其绒毛粗大、茂密。 160、羊膜囊(amnion):羊膜囊是一个充满液体即羊水的囊状结构,其壁称为羊膜,中间的腔称为羊膜腔,刚形成时,羊膜囊位于上胚层的上方,羊膜与上胚层边缘相连续。后来随着胚体的形成,羊膜腔扩大,胚体突入羊膜腔内。羊膜在胚胎腹侧包裹体蒂,形成脐带。随着羊膜腔进一步扩大,最终羊膜与绒毛膜相贴,胚外体腔消失。

161、卵黄囊(yolk sac):卵黄囊最初形成时是位于下胚层下方的囊状结构,后来,随着胚体的形成,其远侧端被包入脐带,近侧端呈细管状,与原始消化管相连,称为卵黄蒂。卵黄蒂于第6周闭锁并最终退化。人类卵黄囊无营养功能,其壁上的胚外中胚层是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原始生殖细胞则起源于其内胚层。

162、尿囊(allantois):尿囊是胚胎发育早期从卵黄囊的尾侧伸向体蒂内的一个盲管。胚体形成后,尿囊开口于原始消化管尾段腹侧,膀胱形成后,尿囊成为从膀胱顶部至脐内的一条细管,称为脐尿管。脐尿管最终闭锁成为脐中韧带。尿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分化形成尿囊动脉和尿囊静脉,后来演变为脐动脉和脐静脉。 163、脐带(umbilical cord):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索状结构,表面覆以羊膜,内含黏液性结缔组织,其中除含有闭锁的卵黄囊和脐尿管外,还有脐动脉和脐静脉,其原基是体蒂。脐带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

164、绒毛间隙(intervillous space):绒毛膜上的绒毛干深入子宫蜕膜,绒毛干之间的

间隙即称为绒毛间隙,其中充满母体的血液,绒毛即浸浴在母血中。 165、胎盘膜(placental membrane):胎盘膜是胎盘内介于胎儿血和母血之间的膜状结构,早期有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组成,后期则由毛细血管内皮、合体滋养层及其间的基膜组成。 166、联体双胎(conjoined twins):单卵孪生的两个胎儿身体某些部分连在一起即称为联体双胎,其成因是一个胚盘内出现了两个原条,并发育为两个胚胎,由于原条靠得很近,导致胚体形成时,两个胚胎局部相联。 167、唇裂(cleft lip):多见于上唇,表现为人中外侧垂直裂隙,是因为上颌突未与同侧的内侧鼻突融合所致。若合并人中发育不良,则可出现上唇正中裂。下唇裂罕见,是由于双侧下颌突未在中线融合所致。

168、腭裂(cleft palate):是腭的先天性缺损,可分为前腭裂、正中腭裂和全腭裂等类型。前腭裂是由于外侧腭突未与正中腭突融合所致,表现为在切齿孔至切齿间的斜行裂隙,常伴有上唇裂和上颌裂。正中腭裂是由于左、右外侧腭突未在中线融合所致,表现为在切齿孔至悬雍垂间的矢状裂隙。若前腭裂和正中腭裂同时存在则称全腭裂。

169、面斜裂(oblique facial cleft):面斜裂是位于内眦与口角间的裂隙,是由于上颌突未与同侧的外侧鼻突融合所致。

170、尿生殖窦(urogenital sinus):尿直肠隔突入泄殖腔内,最后与泄殖腔膜融合,将泄殖腔分隔为腹背两份,腹侧份即为尿生殖窦。

171、先天性脐疝(congenital umbilical hernia):先天性脐疝表现为肠管从脐部膨出,是因为肠袢未从脐腔退回腹腔,或曾退回腹腔但由于脐腔未闭锁,肠管再次突入其中所致。 172、脐粪瘘(umbilical fistula):脐粪瘘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畸形,是由于卵黄蒂未退化,在脐和肠之间残留一瘘管所致,腹内压增高时,粪便可通过瘘管从脐部溢出。

173、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sgeal fistula):若气管食管隔发育不全,致使气管与食管间有瘘管相连,称气管食管瘘。 174、脐尿瘘(urachal fistula):尿生殖窦顶端有脐尿管相连。当尿生殖窦上段演化为膀胱后,脐尿管便成为从膀胱顶部至脐内的一条细管。脐尿管后来闭锁为脐中韧带。若脐尿管未闭锁,出生后腹压增加时,尿液可从脐部溢出,称为脐尿管瘘。

175、隐睾(cryptorchidism):睾丸不完全下降,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处,称隐睾。隐睾有腹腔内和腹腔外,单侧和双侧之分。双侧腹腔内隐睾,因温度高而影响精子的发生,可导致男性不育。

176、两性畸形(hermaphroditism):两性畸形患者外生殖器介于男、女两性之间,有真、假两性畸形之分。真两性畸形患者既有睾丸又有卵巢,其细胞核型为46,XX/46,XY嵌合型;假两性畸形根据生殖腺不同区分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和女性假两性畸形。前者生殖腺为睾丸,核型为46,XY,因雄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后者生殖腺为卵巢,核型为46,XX,因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雄激素,使外生殖器向男性方向发育,故也称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

177、中肾管(mesonephric duct):中肾管是连接中肾小管和泄殖腔的一对纵管,它由前肾管向尾端延伸而成,又称沃尔夫管。在男性中肾管将分化形成附睾管、输精管、精囊和射精管。在女性则退化消失。

178、输尿管芽(ureteric bud):输尿管芽是胚胎第5周初从中肾管末段近泄殖腔处,向背侧头端发出的一盲管。在其诱导下,中肾嵴尾端分化出生后肾组织。输尿管芽将分化形成输尿管、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生后肾组织将分化形成肾小体和肾小管,后来集合小管和肾小管相互沟通。

179、多囊肾(polysystic kidney):多囊肾为常见畸形之一。因远端小管未与集合小管接通,或因集合小管发育异常,管腔阻塞,尿液在肾小管内积聚,使肾内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

囊泡,称多囊肾。多囊肾好发于肾脏皮质,可致肾功能障碍。 180、血岛(blood island):胚胎发育早期,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内出现许多细胞团,这些细胞团称为血岛。血岛周边的细胞分化为原始血管的内皮细胞,其中央的细胞分化成造血干细胞。

181、心内膜垫(endocardiac cushion):房室管背侧壁和腹侧壁的正中线处,心内膜组织增生,形成的两个隆起,分别称为背、腹心内膜垫。两个心内膜垫相互融合后,将房室管分成左、右房室孔。另外,心内膜垫还参与封闭第一房间孔及形成室间隔膜部。

182、房间隔缺损(artial septal defect):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最常发生在卵圆孔处,常见原因为::①在形成继发孔时,原发隔过度吸收,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②继发隔发育不全,形成异常大的卵圆孔,以致卵圆孔瓣不能完全将其封闭;③既有原发隔过度吸收,同时继发隔又形成大的卵圆孔;④卵圆孔瓣出现穿孔。 183、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4种缺陷,即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膜部缺损及右心室肥大。发生这种畸形的主要原因是主肺动脉隔偏位,致使肺动脉狭窄。狭窄的肺动脉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引起右心室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主肺动脉隔偏位,造成室间隔膜部缺损,粗大的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