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五性浅析
重複性:指由同一个操作人员用同一种量具经多次测量同一个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再現性:由不一致操作人员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2. GR&R的三種分析方法:
极差分析法(Range method),均值—极差法(Average and Range method) ,方差分析法(ANOVA method) 极差分析法 用来快速检查验证R&R是否有变化。 均值—极差法 可同时对测量系统提供重复性与再现性估计值,将测量系统的变差分解成两个独立部分 方差分析法 可用它来分析测量误差与一个测量系统研究中的其它变差来源 但无法分解成是仪器的误差或者是人的误差 但不能确定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均值極差法分析方法:
1.选择三个测量人(A, B,C)与10个测量样品
测量人应有代表性,代表常从事此项测量工作的QC人员或者生产线人员
10个样品应在过程中随机抽取,可代表整个过程的变差,否则会严重影响研究结果。 2.校准量具
3.测量 让三个测量人对10个样品的某项特性进行测试,每个样品每人测量三次(或者2次),将数据填入表中。试验时遵循下列原则:
盲测原则1:对10个样品编号,每个人测完第一轮后,由其他人对这10个样品进行随机的重新编号后再测,避免主观偏向。
盲测原则2:三个人之间都互相不明白其他人的测量结果。
1.计算A对每个样品三次 测试结果的均值/极差 2.计算A测的所有样品的总平均值及極差的平均值 3.对每个样品由三个人所测得5.極差均值R=三人極差均值的9个测试值求平均值, 的平均值
最大均值差Xdiff:10組零件平均值中最大—最小 均值的上限UCL (X)= 均值的下限LCL (X)= 極值的上限 UCL (R)= 極值的下限 LCL (R)=
4.总平均值的均值X= 与9個平均值的极差
4.GR&R分析:
分析GR&R時要紧用到的數據是:極差均值,Xdiff, Rp:
最後备注:
所有計算均基於預計5.15σ(正態分布曲線下99.0%的面積)。
K1=5.15/d2,d2取決于試驗次數(m)与零件數目與評價人數量之積(g),並假設該值大于15。 AV:假如計算根号下出现负值,評價人變差(AV)缺省为0。
5. 允收標准:
GR&R%≦10%:量具系統可同意
10%﹤GR&R%≦30%:量測系統可否同意取於該量具系統重要性,成本及修理所
需之費用等因素,但需進一步改進。
GR&R%﹥30%:量具系統不能同意,必須予以改進 6. GR&R结果分析:
当重复性(EV)大于再现性(AV)时,原因可能是: 仪器需要保养;
量具应重新设计来提高刚度增强;
量具的夹紧或者零件定位的方式需要改进; 存在过大的零件变差。
当再现性(AV)大于重复性(EV)时:
评价人员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及数据读取方式; 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晰;
需要某些夹具协助评价人员来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
偏倚性(Bias):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基准值的取得能够通过使用更高级别
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
偏倚性的分析方法:操纵圖法与獨立樣本法
1. 操纵圖法:
計算過程:
計算的平均值-基準值
t表:
獨立樣本法:
1. 首先在B14单元格中输入测量次数,系统将自动查询d2*, 自由度V与d2 2. 根据自由度V与a水平查询标准t分布表并记录与C12单元格. 3. 将基准值记录在F11单元格中, 以便于系统自动计算各次测量的偏倚. 4. 将测量结果记录于C18开始的单元格中
穩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者零件的相同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总变差。
• 将测量值标记在Xbar-R CHART 或者Xbar–S CHART上; 超出操纵界限的点: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点超出任何一个操纵界限是该点处于失控状态的要紧
证据
连续7点位于平均值的一侧
连续7点上升(后点等于或者大于前点)或者下降。 下列任何现象之一有出現即说明过程已改变
小樣法:
• 选取二十个零件(編號)来进行,其中应有一些零件稍许高出或者低于规范限值。 • 选取二位评价人员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两次测量所有零件。 判定依據:
• 合格―各個零件測量四次的結果都一致。 • 不合格―各個零件測量四次的結果不一致。
• 小樣法研究判定不合格時,应对其量具進行维修或者调换
線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