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以自我为中心”才是教育的硬道理

2022-09-03 来源:我们爱旅游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教育的硬道理

中国人有自己的“成功学”:读书、敲门、过桥,走向“成功”。“过桥”,以前是发榜、中举什么的,现代是拿到了文凭;“成功”,古代是当上了官,现代仍然首选当官,但如果你是白领、或资产列中产以上,中国人也认为你是成功的。

为了更多的人走向成功,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高校大跃进——扩招。拜托中国特色的力量,几年间居然把独木桥扩成了可通大客车的现代桥梁,2010年高考录取率已达20%以上,现在的大学文凭再加上硕士博士文凭可以与大跃进的钢产量有一比。尽管当时领导人的真实算盘可能更偏重于扩大内需(收钱)和缓解就业,中国家庭还是从心里赞同这一工程,心甘情愿掏钱上扩建的桥。

但是,原本中国的教育就是问题重重,扩招后并没有解决教育领域的任何实质问题,倒使原本掩藏着的两大误区突现起来。

误区一:有文凭一定带来人生的成功。

在扩招前,现代的文凭和科举时的榜一样,确实是底层家庭跃升的一条现实渠道。现在中国社会舞台上的成功者,上至这两届的几位最高领导人,下到所谓中层干部或公务员,都是有文凭而成功的范例。说读书,实际是说分数和文凭,就会带来人生成功,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信。但往深处想想,真正使人成功的是社会上实实在在的位置,使平民的子弟有希望成功的是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实际上,从古到今,中国社会上的好位置一直是稀缺的。人们愤恨独木桥太窄,但限制流量是有现实道理的,当文凭数量与社会需求基本相符时,表面上看文凭很接近成功。

1

现在,扩招使文凭不再稀缺,而现实社会中理想的位置并没有扩容。以看球赛打个比方,这个中国特色的球场本身观众席位置很少,好席位更是稀缺。所谓扩建(扩招)只是把观众入口拓宽了,席位并没有明显增加。再仔细看看,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大多数位置被早入场的(文革后的一段时间)人占了,现在和今后有权有钱有关系的人和家庭会占更多的席位!就是说,即使全家帮你排队、出钱争到了高价票挤进了门,其实也没有座位、甚至还没有站位。

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从古到今,桥的宽窄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因素,位置的多寡、位置的分配规则才是问题的实质。历代官府没有像现在印钞票一样发文凭,即使他们直接卖官,也不敢坏了社会运行的规矩。中国社会直至扩招前,文凭数量与社会位置数量基本相符,位置分配规则相对公正,所以误区不显露,继续忽悠着中国老百姓。

误区二:读书总会学到东西。

中国家长都会这样想,读书就是学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即使暂时不是财富的力量。中国人自然的而天真的想法,不管孩子现在和将来是否找到好工作,进学校、进好学校,多受几年教育、拿个高文凭总是好事吧?殊不知,中国的所谓读书,从科举制到现代各级学校只会制造敲门砖(民国时期例外,那时有全盘西化的味道,不仅是教育!),现实中没有可敲的门不是现在政府和学校的事。换句话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只负责卖文凭,出门概不负责,决不负责培养人。

若不信,请看看国内目前的学校:如果想把学生培养成有沟通交流能力、有一定专业技能(包括实用英语能力)的人,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如此生硬分解、强迫记忆吗?要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可以使用这样的题海战术吗?想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人,会用那些无孔不入的“标准”答案吗?

2

再问一声,这些年你见过几个走出校门(各类)的毕业生是可用的?恐怕极少吧!这些年你听到过有毕业生发自内心说过感谢学校教育吗?恐怕没有吧!

所以,我们现在除了认清第一个忽悠人的误区,还要认清第二个更误人的误区:这个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从幼儿园到大学),只会负责耗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和家长的钱财,他们颁发越来越多的无用文凭,产出越来越多贴着分数标签的低能儿。

而且,大家还要断绝进了大学该会学到东西的幻想,现在国内高校教学的专业技能是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教师越来越差、与社会越来越脱节,它们和中小学一样是本朝的乌鸦!

社会制造幻境及不公,学校和教师又只会机械化折磨人,那现在的孩子要想生存和发展怎么办?

真的要想救救孩子,只有让孩子从小开始学“做人”,因为只有学会“做人”才有机会,而且肯定有机会。对“做人”的说法,常人的理解还可能含点世故圆滑的意思,其实,我们应该有一个简明而准确的注释:不以自我为中心。

在中国,资本时代、关系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特征将更显露无遗,个人靠文凭、靠聪明才智找到位置越来越不现实。无论是现在,还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将来,中国只能是世界加工厂而已。在中国官场和世界加工厂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绝对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当然,我们可以说任何正常的社会,都容不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何况这样的体制和模式连人才也不培养、也不会培养。(不过,如果你看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成功甚至很成功,也不要感到吃惊和意外,这些演员不会是靠文凭、凭着自己的能力成功的,他们能上台表演、轻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必是背后的“名导演”――关系、权和钱!)

3

孩子在家庭处于地位和将来走出校门后地位反差之大,可能是劣等民族的又一项世界之最。指望社会和学校去减小这个落差是不可能!唯一的做法只能从小就不要让小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不管他的分数高低排名前后,一定要培养“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用一句套话,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到中学、大学,所谓“自己的事”在各阶段当然不一样:从穿衣吃饭、家务劳动、学习功课、身体锻炼、直至勤工助学,但要从小分清各自界限和责任,是孩子的事一定是孩子负责。只有做到了自己事自己负责,摆脱被“服务”包围的状态,才会从小学习、实践做人,“不以自我为中心”才能关注家人,进而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中国社会现在和将来最缺的人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是真正有情商的、有团队精神的人,这样的孩子就是人才,在今后的社会上可生存有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培养了“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的家长,也才真正负责任的家长!

然而,中国会有真正负责的家庭吗?如果一个小孩跌了一跤,在中国家庭里有机会自己爬起来吗?恐怕没有吧,爷爷不扶奶奶扶,肯定是在场的大人抢着扶、争着哄,大家争着“服务”,生怕不到位,委屈了宝贝下一代。不过,不要苛求中国家长吧,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刚刚解决了温饱、又被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刚长成,又碰上了大学扩招;好不容易内乱稍定,又摊上了这些头脑简单自以为是的领导人,中国人的运气真是差透了!

然而,不管社会和学校怎么忽悠我们,学做人,培养“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下一代,应该是教育的硬道理。以前,我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理解,古代人寿命有多长?现在我好像有一点点感觉。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