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个人材料
他出生在永靖县陈井镇,高中毕业后,他成为镇上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33年来,他从未离开过这片属于自己的舞台,他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乐”
18岁踏上三尺讲台
1962年,张兴华出生在永靖县陈井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张兴华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这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1979年到柏林子小学成为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和其他普通小学老师一样,张兴华的工作只是给孩子们上课。而在上课的过程中,他总是在课余时间抽出时间带领孩子搞一些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激发孩子们兴趣。张兴华深知和城里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太贫乏了。如何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和城里孩子一样丰富多彩,成了张兴华苦苦思考的问题。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他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坚持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书籍,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随时撰写了读书笔记。在精心设计后,一大批精品活动应运而生。
心系学生爱校如家
2003年10月在上级有关部门了解“温总理还惦记着咱们” ——1995年在甘肃永靖陈井木厂村访贫问苦二三事。张兴华利用这次机会为陈家沟小学的20多名学生每人争取到了助学金300元,并安装了师生的供暖设施。2004年冬天,张兴华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小学教育学习,取得大专学历。2005年——2006年《浅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责任》在《烛光——中国教育论坛》征文中被评为一等奖,并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论文《小学教学理念改革之浅见》在《中国当代教育研究》被评为一等奖。
工作认真尽职尽责
张兴华做家务和批改作业,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早晨五、六点钟又爬起来做饭、做家务,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就这样,他每天都比别人上班早,冬天他总是把教室的火炉烧得旺旺的,让学生一进教室就立刻感到温暖。了解张老师的人都说,看不到他有清闲的时候。他总是笑一笑说:“从小就苦惯了,也累惯了,只要能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人,我就觉得活的充实。”
农村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法》很难。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辍学现象很严重,张兴华老师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把学生辍学现象分类,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他把辍学的学生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交不起书费学费而辍学,第二因为家庭气氛不和谐影响学生学习而辍学,第三因为家长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而促使学生辍学,第四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低,升学无望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分清问题之后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除了学校的正面工作之外,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社会和家长的工作之上。
取得成绩不骄不躁
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张兴华教师的先进事迹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他被永靖县教育局多次评为单科成绩优秀奖。连续四年获得陈井镇优秀教师奖励,多次获得学区优秀教师、单科成绩优秀奖。他的经验介绍令人感动和敬佩, 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壮丽人生的篇章,用自己的行动描绘出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形象,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起师德的丰碑。
张兴华老师几年来在众多的荣誉称号面前,他没有陶醉,他把名利和金钱看得很轻,
他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张兴华同志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奋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他坚定地说:“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才真正能衡量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不悔的选择、不悔的追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