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教师业余生活调查

2023-02-14 来源:我们爱旅游


【摘要】: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键期”。教师初任阶段的专业成长会深刻地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品质。因此,许多国家都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当下,教师成为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任教师的发展态势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责难,作为其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任语文教师,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同时背负着改革和发展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压力。由此,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探寻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倾听故事,思考探究,以解释性理解的方式呈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实意涵和价值。 研究首先对三所学校的三位初中初任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型教育叙事研究,三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处于初任成长的0-1年,1-2年,2-3年。研究关注合作教师的初任成长历程,按照其专业成长的时间顺序,展现每位合作教师在初任阶段经历的成长故事,以及这些成长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并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年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发现,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增长,三位初任语文教师都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入职适应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由于三位教师各自的主客观情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各自在初任成长阶段所遭遇到的关键事件的不同,其专业成长的具体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中用“展示”的方式呈现了27个成长故事,用“讲述”的方式展开了对这些故事的理性思考。故事不同,带来的感悟也不同。文中三位合作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具备可迁移性和可复制性,但一定具备可探索性和可思考性,这些故事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读者的参与和解读也会使故事的启示更为丰富。 其次,在对三位合作教师展开叙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教育叙事视角还关注了由个体汇聚而成的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群体,期望获知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此,研究从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及其指导教师两个群体的访谈,扩大倾听和探寻的范围。一是通过众多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述说,了解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其成长需求,同时了解校方提供的相关支持的具体方式和有效程度。二是通过其指导教师对指导经历的评说,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感受以及在指导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倾听他们对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指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在专业意识方面,应增强初任语文教师专业认同意识,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理念方面,应理解其专业理想在客观上存在不明晰性的现状,促使其信奉理念与使用理念不断切近;在专业知识方面,应优化其专业知识的内在结构,不断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应重视其语文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三,本研究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究。把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看作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来思考,以初任为分界点,对其职前培养进行思考,对其职后成长进行审视。 在其职前成长阶段,首先,要关注师范生的成长意愿,注重语文教师职前成长中幸福感的养成;其次,应该给予师范生成长的动力,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成长能力的养成;第三,要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四,要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质量,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反思能力的生成。通过这些培养,唤醒其专业意识,丰富其专业知识,锻炼其专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其职后成长阶段,首先,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唤醒其专业自觉,使他们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成长,从而把专业成长引向一条有目的、有系统、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其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意识的学做教育叙事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第三,聚焦语文课堂,锻炼和提高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第四,提供有效支持,完善和创新校内指导教师制度,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中初任语

1

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指导体系,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 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无意于探寻普适性的结构化的理论,而是注重于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与体会,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本研究走进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现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的思考,思考注重于点的深入而不是面的构架,侧重于从故事中获得的反思与体味,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空间,也邀请读者在研读故事中进行思考,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诠释。

农村教师业余生活思考

内容提要:农村教师业余生活方式种类表现不一,如:亦教亦研型、亦教亦娱型、亦教亦农型、亦教亦商型等。形成原因主要有: 教师们的工作负担重、教师们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居住分散、业余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心静不下来等等。主要对策有:改善生存环境、整体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机制,为教师提升业余生活质量提供制度保证、教师自身的努力等等。 关键词:农村、教师、业余生活

当今世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有没有业余生活,教师究竟怎样安排业余生活,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农村教师业余时间究竟在干什么,反映出那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作了一些调研,也参考了同行的一些看法,以下看法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有人依据教师的追求层次把教师分成谋生型、事业型、理想型等等,现在农村和城镇的差别越来越小,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方式和城市教师的业余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接近,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笔者根据所见所闻,也总结出几类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方式。

一、把教育当作了自己的事业与理想!他们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他们不为名利所动,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的荣誉结合起来,抱着教育强国、人才兴国的梦想,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相信随着祖国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会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民主,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他们的价值也会最终赢得肯定和尊重。他们把业余生活也投入到了教育教学中去,备课、写教案、查资料、家访、找学生谈话、个别辅导学生、搞教研、继续教育、学习专业知识,不知疲倦、没日没夜的工作着,很难判断他们到底有没有业余生活,他们忙而充实着,因此在教育的园地里有了沉甸甸的收获。他们是引领农村教育方向的真正的勇者、开拓者,是农村教育者的主力军和真正的代表!

2

二、修身养性、娱乐放松型。现在农村教师比上不足,但也饿不死,勉强度日,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又不准办补习班和乱收费,绩效工资刺激性不大,有些教师把时间花在教学上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想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关键是锻炼好身体、教育好孩子、照顾好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等到退休时再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吧。某些农村中青年教师从教之余喜欢打牌、搓麻将、筑方城。周末、寒暑假等空闲真是绝好的机会了,且学校有此爱好者会形成一小集体,今天你邀我,明天我邀你,他们聚在一起,自得其乐,其乐融融。有的是想放松一下,有的是没有其他技术,想利用此赚一把,不过真正赚钱的并不多,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样的教师也越来越少了。近来,学校年轻教师中又出现一批网络迷,他们主要利用网络来游戏、聊天,有些教师在上课之余还会在办公桌的电脑前打上一圈儿小牌,名堂挺多,如原子,斗地主,憋七呀之类,时间长的下棋、玩开心农场等其他游戏,他们之间还在一个劲儿地比比谁的积分多!虽经领导多次三令五申可还在偷偷行事!这类教师本身对教学研究兴趣不大,理想不高,把教师职业当作是谋生度日或消遣的一种方式。

三、农教结合型。十多年前,这类教师在我们农村还是挺多的,现在随着部分老教师的退休,这样的教师家庭也越来越少了。这类教师由于家属在农村,有一部分承包地,所以不得不在从教之余要务农。每当农忙季节,办公室里谈得最多的就是农活和农事了。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利用住宅前后、庭院内、或学校偏僻角落里空荒的小地块,种植蔬菜,补贴家用。想起此情此景,我常陷入深思:虽然现在教师待遇已经大副度提高,但比起物价上涨的速度,及农民工的收入,农村教师的收入确实不高,这也正是广大农村教师感到压力巨大,不能安心工作的根源。国家和政府应该关心他们,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解除生活、生存的后顾之忧。

四、教商结合型。看着别人都富起来,一些教师动了心,心想:自己辛辛苦苦花那么多代价读了十多年书,其结果是收入还不如一般农民工,心理真是不服气,这类教师把自己的业余生活交给了商海。在我的周围就有这样老、中、青三代,他们在做好自己的教师本职工作后,从事着商业活动。李老师原来在学校教体育,应试的压力较小,他与妻子就在校门口租了一个店面,开了一间零售店,早中晚练摊。张老师教数学,他的商业头脑也挺活络,前几年以他妻子名义干过火锅店,最近几年,又在某中学饮食部搞起了承包。据说,这几年他也发了,家中装修豪华气派!小李老师是新生代的,他早年玩电脑玩出了花样,现在在网上搞起了兼职。刘老师喜欢炒股,没事就看看股市行情。王老师业余时间则在家访的同时推销保险。赵老师则最牛,自己当起了老板,开了几家店还不满足,现在投资起了房地产,比当干教师财大气粗多了。另有一些教师热衷家教,特别以数学、外语、物理这三门的居多。他们利用双休日、寒假、暑假大量收徒,办班,获利有时也相当可观呢!这也可以归属于商业类型。现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有些教师则把它当做商业机会,大量托管学生,我想,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着校园,教师们也不是圣人,有经不住诱惑的,有的是利用人事制度的缺陷,有的确实是生活所迫,毕竟农村教师的待遇很难让他们安居乐业,胆子大一点,聪明一点的,就追求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无可厚非,只是不能太影响工作,影响教师的形象,否则就会误人子弟了。

对于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种种表现,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我总结出五个原因: 第一,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加重了。八十年代刚刚恢复高考,政府、学校、家

3

长对高考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教育教学的任务、压力相对较小,教师的业余时间相对充足。而现在大不一样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允许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长,不允许下降,一旦降低,就要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和指责。“质量立校”、“质量至上”成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一级一级分解高考任务,每低一级都要多加几个任务,最终的任务还是落到教师们的头上。于是绝大部分教师每天起早贪黑地上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地开会、谈话、考试、分析、总结、接受检查,到了毕业班,更是暗无天日。教师们连正常的工作都应付不过来,有时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地扒拉几口,教师们的业余生活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剥夺了,辛劳疲惫长期积压,身心健康被吞噬。

第二,教师们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试想想,教师的业余时间都没有了,学生哪还有什么业余时间?学生们课外不打球、不下棋、不唱歌,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教师还会什么呢?应该承认现在的青年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过去的我们更系统、更全面、更扎实了,但是教书之外的素质,兴趣的广泛程度普遍不如以前教师了,即便现在有时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消闲、娱乐了。理想的缺失、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及现实的残酷,使得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和师德修养,他们的业余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积极的利用,真是可惜。

第三,教师居住分散。当年绝大多数教师都住在学校,住宿条件虽然差一些,但大家都住在一个院落里,其乐融融,经常端着饭碗在一块边吃边聊,教师们讨论教学上的问题,就蹲在地上用一根小棍子写写画画。由于住在学校里,省去了跑路的时间,就有充足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发展业余爱好。后来学校盖起了家属楼,半数教师住进了家属楼,家家关门闭户,但总是在校园里,休息时都在校园里转悠,见面和娱乐的时间还是比较多。再后来,将校园与家属楼隔离开来,另一部分教师又到校外买了商品房,教师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不在同一年级组或同一教研组的老师有时十天半月见不到一次面。而且由于住到了校外,从家里到学校有一段路程,下了课就往回跑,吃了饭就往学校跑,时间都消耗在路上了,要到学校锻炼、娱乐、学习,一是不方便,二是时间不许可。

第四,业余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教师同其他人群一样,即使偶尔有点闲暇,也没人再去读书、下棋、练琴了,而是打开电视、电脑、享受快餐文化,甚至有少数老师也参与到打麻将、打扑克的行列中去。 第五,待遇不高,心静不下来。全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实际,教师不可能不受影响。大家都在拼命地挣钱、攒钱、买房子、置家具、供儿女上大学。我们那时虽然住宿条件差,但那是学校的房子,大家都不需要操心买房子,而现在的青年教师一毕业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还操心职称的问题,哪还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什么业余爱好和生活。农村学校不像城市学校那样可以收取高价择校费,教师津贴和福利较好,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有时不得不放弃业余爱好,甚至是价值追求和尊严。

三、对策思考:农村教师业余生活质量的提升

1.改善生存环境,为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1)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一是建议有关部门要制定教师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限定工作量的最高标准,将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制定

4

这一政策和法规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村教师面临的实际情况:农村家长作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外流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向学校和教师转移的情况相当普遍,以及部分路途较远的学生中午滞留学校或在学寄宿,很多农村教师还要承担学生日常教养责任。因此,应考虑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和配备生活指导教师。二是农村学校应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摒弃应试教育,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2)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政府有关部门要像抓校舍建设那样抓学校文化设施建设,并将其列入农村“普九”建设和验收的范围,为师生业余生活提供基本的场所。(3)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至少要达到当地职工收入的平均水平线以上,使他们能安居乐业,为他们的业余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2.整体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提高教师业余生活的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环境。将农村学校建设成农村社区文化中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农村学校的功能:学校不仅是农村教育中心,也是农村文化中心,应发挥其文化辐射、教化、凝聚功能。在不影响对正常教学活动秩序的前提下,可以有组织地在教师中间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也可以自由地从事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更可以带领老师们一起读好书、品美文。这既为有教师提供了一个健康的业余生活环境,也可以促进文化建设和教师业余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既是教育部门的工作,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立科学的机制,为教师提升业余生活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将教师的业余生活纳入管理的范围。加强对教师业余生活的管理并不是要干涉教师的业余生活,而是要为教师业余生活尽可能地创造较好条件的同时,重视规范和引导。就规范来讲,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之上,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制定出业余生活管理的有关规定,促进业余生活健康、有序开展。就引导来讲,一方面,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努力将学校改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形成学习的氛围。

4.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要善于利用业余生活资源,强化生活资源意识,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追求专业有效的发展,在发展个人高雅情趣的同时去体验丰富的现实生活。同时,要处理好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不要在走出繁重学校工作的同时再陷入繁琐的家庭事务之中。教师作为文明传播者的特殊身份,应主动承担责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利用好业余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总之,关注教师的业余生活,是学校管理科学有序的表现;教师的业余生活健康而丰富,是教育文明的表现。教师的业余生活要达到积极健康而丰富多彩的层面,需要教师的自觉自律,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组织、引导和关注。

5

参考文献:《中国教师》2007-3 《教师报》2008-11-26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