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分析
▲ 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关于利害人群的应该如何的规范。马克思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 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 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 道德的一般本质
所谓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第 1 页 共 23 页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4)我们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必须是辨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承认道德总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阴滞或促退作用。
▲ 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其主要表现在: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利的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1)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2)道德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3)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第三,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两害相争取其轻。牺牲一部分利益换来更大的利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第 2 页 共 23 页
▲ 道德的特点。1) 道德的规范性。2)广泛的渗透性。3)独特的多层次性。4)更高的稳定性。5)更大的自律性。
▲ 道德的基本功能。1)道德的调节功能。2)道德的论证功能。3)道德的教育功能。4)道德的导向功能。
第二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 职业。 职业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 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最高标准)(为什么?经常考)
在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3)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 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又叫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我国目前已形成什么样的比较完整
第 3 页 共 23 页
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简答或论述题(主要内容)(经常考)
所谓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1) 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第二章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教育劳动的特点
▲ 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
①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
②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
③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 4 页 共 23 页
⑤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⑥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身体劳动的示范性。
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①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主动性的人;
②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③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
④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
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情感、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
▲ 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
1)教育必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
2)教育教学的内容必须具有创造性。
3)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育教学内容再创造;
第 5 页 共 23 页
4)教育教学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
▲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
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
3)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第三章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大学精神的一般分析
▲ 什么是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一般有,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教师、理性批判的精神等。
▲ 大学精神的内涵(须作稍加阐述)
概念——大学精神(见上)
1)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它根源于思想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由。它具体包括
第 6 页 共 23 页
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两个方面。
2)独立自治的精神: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高等教育体现了国家意志。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在科学研究中凝练和提示出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升华。其核心就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4)开拓创新的精神: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大学的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指向社会发展。
5)理性批判的精神: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场所。大学的批判精神实质上所体现的是大学不断追求超越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它期望引导社会的发展,期望自己永远是社会精神的源泉。
第二节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什么意义?
概念阐述:大学精神、职业道德(见上部分)
意义: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3)树立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具有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 7 页 共 23 页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详细分析看书P66—75
▲ 教书育人原则
1.确立依据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需求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 为人师表原则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
第 8 页 共 23 页
1.确立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人师表的基础)
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 教育公正原则
1.确立依据
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第 9 页 共 23 页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爱无差别,一视同仁; 2)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4)面向全体学生,点面结合。
▲ 依法教育原则
▲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该题可能考案例分析——黑龙江教师收钱事件(用教育公正、为人师表原则分析)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2)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其主要差异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力、阅历、地位、身心等方面;
3)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
4)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第 10 页 共 23 页
第二节 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1)对教育教学目标上有差距。2)教育教学方法、观念上的差距。3)已有条件上的差距。
第三节 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校园里,他同时主动地或被动地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1)自尊心是大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渴望受尊重是每一个人的一种正常的普遍心理需求;
2)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求;
3)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 11 页 共 23 页
4)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2)关心学生不仅是教育的需求,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4)途径: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原则: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第六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分析
第二节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团结协作、有益竟争
▲ 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的解释
第 12 页 共 23 页
在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
个人与集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并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要求。
▲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
1)尊重所有同事。2)看到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尊重他人的个性,倾听他人的意见,注意向他人学习,积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 发展性团结协作
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齐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当面提,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心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教师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同齐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励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氛围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
▲ 有益竞争
第 13 页 共 23 页
1.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
1)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3)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2.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如何对待有益竟争)
1)教师要有竞争的精神。
2)竞争手段必须符合道德。
3)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第三节 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之实现
第七章 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不要求)
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第八章 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
第 14 页 共 23 页
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
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养成。
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中具体道德要求(论述)
1.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核心)
1)打破科研的神秘感;2)克服自卑感;3)防止自满情绪;4)反对迷信权威;5)正确看待失败。
2. 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1) 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价值;
2) 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
3) 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
4) 反对学术腐败:抄袭剽窃、伪造或是拼凑包装、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大搞不正之风。
第 15 页 共 23 页
3. 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4. 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①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占为已有。②伪造或是拼凑包装。③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
④大搞不正之风。
学术腐败产生原因:①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②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③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④从监督和惩罚机制来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清除学术腐败现象:①促进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③提高科研人员的道德水平,加强学术功底,拒绝名利诱惑。④建立完善的学术监督和惩罚机制。
第九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服务及其道德意义
1、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责。2、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服务社会有强大的需求。3、为了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必须通过“产、学、研”结合。4、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潜能。5、有助于高校从社会获取办学资源,促进高校发展。
第 16 页 共 23 页
第二节 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
▲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
1、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讲究效率、勇于奉献
2、 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正确处理岗位主次的关系
4、 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
5、 要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6、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
[补]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是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无私奉献和如何索取的关系:提倡无私奉献,坚持按劳取酬,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
3、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的主次关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这二者的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
4、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第 17 页 共 23 页
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功利性期望的关系。
第十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修养与师德修养
“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理论、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道德修养:指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和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实践。
道德修养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时代发展的需要;完善自我的需要;市场经济、高科技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 师德修养的过程
1.提高师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知行关系分析)
2.陶冶师德情感:人的行为不仅受思想的支配,也受情感的驱使。陶冶高尚的师德情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3.磨炼师德意志:磨炼坚强的师德意志,是师德修养的必然环节。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师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师德要求过程中战胜困难和克服障碍的毅力。它是在形成一定的师德认识和师德情感的基础上,调节教师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4.坚定师德信念: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师德信念是教师对职业理想、
第 18 页 共 23 页
职业人格、职业原则、职业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深刻的师德认识、炽热的师德情感和顽强的师德意志的统一,是把师德认识转变为师德行为的种间媒介和内驱力,并使师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在明确的师德意识指导下,依靠师德信念,自觉地选择师德行为,养成师德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师德行为和习惯同道德品质密切相连,它们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
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从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
第二节 师德修养的方法和要求
▲ 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常考,好出题
1.学习与实践结合
1)大学老师要提高师德水平,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大学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还必须注意深入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第 19 页 共 23 页
2.他律与自律的结合(★)——看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如何做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他律:客观外界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自律: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内在化,并付诸行动。
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人不同的阶段,但是二者又有相互关联的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任何跨越他律直接向自律的彼岸的修养是不现实的,不客观的,但是任何修养只停留在他律阶段,不向自律阶段发展,是低级的庸俗的修养。
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第一,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第二,自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第三,师德修养重在自律。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第一,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中,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培养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第二,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第三,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的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第一,要做到自觉内省;第二,经常反省;第三,努力做到慎独。
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一方面是要求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在师德实践中成为具有高等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良心的教育者,这种责任感和良心必然驱使教师在加强师德修养过程中坚持他律和自律的结合,自觉地从他律想自律转变。
第 20 页 共 23 页
3.品质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
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涵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是人们凭借社会舆论、教育传统和内心信念等力量,采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判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道德价值的活动。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有诸多规律性的规定,最能代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点,并统率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的原则。
▲ 评价的目的性的要义:
一方面是人们在开展评价活动之前,在大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活动过程结束时所应取得的结果;另一方面,“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行为”,即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鉴定,更在于后期的反馈和改进。再者,目的性代表了整体系统的结构模式,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均受到目的性的制约。
▲ 主体与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在评价活动中,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选择一定的利益作为标准,从而把一定主体需要相关联的价值事实作为反映对象,并把反映到主体前意识中的价值信息纳入到主体评价结构中的一定层次之
第 21 页 共 23 页
内,用相应的规范整合之,就形成了主体赋予客体的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善恶。(补充扩展)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人的目的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终目的。因而,教育伦理中的“至善”—人(包括类)的全面和自由地发展,成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第一个层次是指看作为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否符合人的心智全面的发展和谐地发展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以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标准;第三个层次是要求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能够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标准。善恶标准是一个标准系统,教育中一般道德意义上的善恶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至善,是其最高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结合教师教育活动中具体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制定的标准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的制定问题的探讨更富有现实意义。
第十二章 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
▲ 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教师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的一种活动。
▲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 意与前面的区别)
师德教育的原则是教育者在进行师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处
第 22 页 共 23 页
理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
1) 引导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
2) 内化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却主要靠教师主体去修养。
3) 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师德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又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
4) 差异性原则:教师的不同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
5) 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师德修养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
第 23 页 共 2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