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院(部)名 称: 商学院 学 生 姓 名: 吴 江 专 业: 金融学 学 号: 20080813 指导教师姓名: 罗晓娟 论文提交时间: 2012年4月 论文答辩时间: 2012年5月 学位授予时间: 2012年6月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1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吴江
(北方民族大学 商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而流动性处于关键性的地位。如今,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因为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特有的高资产杠杆率,要求其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内涵出发,根据目前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流动性趋紧而出现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简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现状,问题,建议
Ltd i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Wu jiang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
Safety, liquidity, profitability is the commercial banks to operate the three principles, and the mobility is a key position。Nowadays, the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level has become a measure of the modern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level.Because of the commercial bank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pecial status in the society, and its special high leverage assets rate, it must have good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mercial bank fluidity connotation sets ou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mmercial banks face liquidity tighten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liquidity risks of, hoping to play a certain role。
[Key words]: Liquidity risk,The status quo,Prolem,To suggest
2
目 录
前言……………………………………………………………………………………1 一、流动性风险概述…………………………………………………………………2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涵……………………………………………………2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点…………………………………………………2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3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3 (一)久期失衡………………………………………………………………………3 (二)流动性需求预测困难…………………………………………………………4 (三)监管局限………………………………………………………………………5 三、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原因…………………………………………6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表面原因…………………………………………………6 (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深层原因…………………………………………………6 四、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策略……………………………………………6 (一)控制久期失衡…………………………………………………………………6 (二)加强流动性需求预测…………………………………………………………7 (三)监管当局加强监管……………………………………………………………8(四)全面综合管理银行风险………………………………………………………9 致谢…………………………………………………………………………………10参考文献……………………………………………………………………………10
3
前 言
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相关指标,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蔓延至我国,仍导致我国众多商业银行陷入了流动性困境,致使我国金融业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随着市场的继续急剧变化,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问题更加受到了重视.目前,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概率仍然存在,国内经济不稳定的因素也仍在增加,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其资产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变现的能力,一方面指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资产买卖交易,并且不会导致资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的运行态势;另外一方面是指机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资金需求的能力。为了治理前一段时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局面,中央银行通过不断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有效地缓和了通货膨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及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实践证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并且流动性风险具有联动效应,一旦流动性风险爆发并进一步加剧,极有可能导致存款客户的恐慌性挤兑,最终导致银行的危机,甚至破产。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简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4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概述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涵
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含义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讲的是商业银行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以可接受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以后的资金需求的能力.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影响银行日常经营活动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存款的提取而产生的支付风险;而后者除狭义内容之外,还包括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足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或其他即时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当客户的提款要求或贷款要求超出商业银行可筹集资金的范围或筹资成本的正常承受能力时,就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压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此时就形成了流动性风险.
银行活期存款随时提取的特性是银行挤兑风险的核心。因为在提取资金时,第一个提交存单的人将第一个接受服务,因此存款人在队伍中的位置就至关重要。当银行的资产价值低于它的存款总额,活期存款合约只有一定比例的存款者能够全额赔偿,因此单个储户的理性行为就是趁着银行还有支付能力时抢先提款,而无论是否实际需要资金。这样,即时那些并不因为消费目的而真正需要提取存款的核心存款人,只要一发现提款的储户突然增加时,便会很理性地立即提取他们的资金。随着银行挤兑的发展,对存款提取的需求不断增长,银行最初或许可以通过运用现金准备,出售市场可交易的流动性资产以及在货币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这种需求。但随着挤兑强度的增大,更多的存款者加入到提款的队伍中,流动性危机就爆发了。银行可能会慢慢地发现它以任何价格从货币市场借入资金都会很困难,并且它可能已经卖掉了所有可以流动的资产、现金和债券以及可出售的贷款。这样银行只能用它资产负债表中不可流动的贷款来满足存款人的取款要求。然而,这些贷款只能以较大的折扣出售或流动.这时,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将转变为支付问题,银行也将处于破产的边缘了。如果一家商业银行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它将可能会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如果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就会引起对该商业银行的“挤兑”,并最终有可能导致该银行破产.
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和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资产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按期收回以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及其他贷款需求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负债的流动性风险则是商业银行筹集的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发生不规则的变动从而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二)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点
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除具有大多数风险所具有的特点之外,它还带有自己独特性的特点,主要包括:
1. 流动性风险具有普遍性
5
商业银行经常从其他的金融机构借入大量的短期存款和隔夜设备,然后对其客户发放信贷。因此大多数商业银行均面临资产现金流量与其主要负债现金流量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2. 流动性风险的季节性和突发性
商业银行持有负债的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即时提取和支付的负债,如活期存款和货币市场的借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随时准备满足即时的现金需求(尤其在周末和一年的某个季节),而这种需求有时是很大的.所以流动性风险具有季节性和突发性。
3. 流动性风险具有利率敏感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利率变动息息相关。当利率上升时,一些存款人将会提取存款并投放他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同时许多借款人也可能会推迟新的贷款或加速提取原来低利率的信贷限额.因此,利率的变动既影响存款的需求,又影响贷款的需求,而这两种需求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 流动性风险与公众信心具有紧密联系
公众信心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巨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最重大任务之一就是与大额的存款人和大量未动用信贷限额的持有人保持紧密联系,以决定他们何时需要提取资金,并拟定资金提取计划,确保筹集足够的资金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看作是金融风险管理及其资产负债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多地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这是一种战略规模较小,且较为保守的银行所通常实施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对商业银行传统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面对着巨大的筹资压力,商行随之开始改变以前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转而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
因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依赖储备流动性具有很高成本,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带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即平衡性管理策略。
总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已是实现经济金融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还应继续寻求和选择适合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方式。
二、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问题、久期失衡问题、资产结构问题、监管局限问题等等,但本文仅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简析。
(一)久期失衡
所谓久期失衡,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出现严重的不匹配。中国银
6
行业受“金融脱媒”影响,正受困于“久期失衡”。它主要表现在存款活期化、存款余额增速下降、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存贷比过高,具体说来: 1、存款活期化。 2003年后,伴随着投资可选集的扩大,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开始明显变化,证券投资比重有所上升。在通胀预期下,居民的资产配置会综合权衡收益性、流动性等因素而定.对于风险资产,只要有足够赚钱效应,并产生“持有—升值”预期后,居民就会增加配置。据有关机构统计,股市和房地产上涨3~6个月后,通常带动更多居民入市。随着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导致居民存款越来越倾向于活期化,尤其是随着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加剧,银行的资金更加地不稳定. 2、存款余额增速下降
根据国外经验,居民人均收入提升会降低储蓄率.美国居民储蓄率随人均收入上升呈倒“U”曲线,在1万美元左右会出现向下拐点。以购买力平价测算,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6890美元,为1980年美国的63%。东部高储蓄地区与美国的差距可能更小,意味着居民储蓄倾向将有所减弱.此外,政府在养老、医疗等领域的改革也会降低居民谨慎性储蓄意愿。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低6.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少增2.3万亿元。进入2012年后,商业银行的存款形势更不理想,今年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总之,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将呈继续递减的趋势,目前,居民存款的增速与M2增速的差额最高曾达到12%左右。这对保持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来说,不算是个好消息。 3、中长期贷款占比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仍相对比较单一,信贷资产在资产业务中仍占绝对优势, 约在65% 以上,尤其是大量存在的中长期贷款,这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很大的一个隐患.信贷资产尤其是中长期的信贷资产本身流动性比较差, 这无形中侵吞了商业银行的一大块可用资产.在未来几年内, 国内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板结的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观, 因此,加快速度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是很必要的。 4、存贷比过高
所谓存贷比,简单的说就是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在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华夏银行外,其余7家银行存贷比均突破70%。而监管层规定的监管红线为: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截至2011年年底,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存贷比超过72%,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存贷比逾71%。 上述存贷比数据还是在银行经历了一轮年底揽存大战之后形成的。如果以日均存贷比监测,个别银行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民生银行年报显示,民生银行2011年日均存贷比高达74.3%,简单来说,该行吸收的100元客户存款,已将其中的74。3元用于放贷,只有0。7元的继续放贷空间.除了压缩贷款规模,该行只能通过揽存做大存贷比分母,才能继续进行信贷业务。
(二)流动性需求预测困难
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保证.所以,对商业银行乃至整个经济体系来说,流动性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一是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最频繁。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整个经营
7
活动都要通过现金收付来进行。而且商业银行经营的这种特殊资产又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媒介,为了保证频繁的现金流动和经济的顺畅发展,银行资产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二是商业银行资产来源中绝大部分是负债,而负债中相当部分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提取是随时可以进行和难以预料的。因而,商业银行的资产要求有较高的流动性.三是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要求具有刚性特征。如果流动性不足,不能应付客户的提款要求,则容易导致挤兑风潮,最终可能导致银行倒闭。四是银行保有流动性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提存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客户正当的贷款需求。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拒绝客户尤其是基本客户的正当贷款要求,不仅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息收入和为客户提供多方位服务而带来的费用收入,而且还会失去客户对该银行的忠诚,进而影响银行未来存贷款业务的增长,使其市场竞争力下降。所以对流动性的需求预测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但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却有着很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 1、资产负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始终存在
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由期限不定的活期存款以及具有提前支取功能的定期存款组成,而资产则主要是由一定期限的贷款组成,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通货膨胀的持续,使得资产负债不匹配导致了流动性风险始终存在,并且会随着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比重的加大及贷款的中长期化而不断加剧,加大了流动性需求预测的难度。
2、流动性管理现状使评估预测缺乏客观基础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的重视度不够,没有专门的部门机构负责对流动性进行需求预测分析,对流动性的预测也仅仅只停留在是否满足对监管规定的数据比率限制,而对实际的流动性需求关注较少,这使得流动性需求预测未能有效开展。
(三)监管局限
近年来,虽然我国银行类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为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积极出台了各种办法,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但在监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监管刚性有余但灵活性不足
单纯以比率方法监管流动性风险的缺点是过于僵化,不够灵活。具体而言,一是不同资产负债项目的流动性可以确切决定,而忽略了当市场信心和利率、 汇率等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特定资产负债流动性可能大幅波动的事实; 二是比率监管本身就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考虑银行业务的动态特性。因此考查流动性应结合每一银行的特点,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流动性因素,作出公正准确的评价。这也正是巴塞尔委员会稳健原则采取以综合评估分析为主的原因。 2、缺乏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
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尚未形成明确的战略框架,流动性风险分析过于简单且相互割裂,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没有合适的框架来覆盖由单个产品和业务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3、政策变动对流动性风险影响大
从整体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动,尤其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较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流动性综合指标大体呈反向变动趋势,
8
尤其从 2008 年二季度末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这也说明央行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的影响是显著的,能够快速收缩或放松银行体系流动性.
三、 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原因
引起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着重从引起流动性风险的表面和深层两个方面进行简析: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表面原因
1、商业银行资产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
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吸收客户的存款和向外借款获得资金的,然后才能发放贷款进行投资,这种负债的被动性使商业银行无法确定资金来源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证发放贷款和投资等业务对资金的需要。当然,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或向外借款等主动负债方式取得资金,但这种主动负债方式同样存在不确定因素,一是借入款项费用方面的风险。二是资金有效供给的风险,这就导致了对流动性预测中的流动性供给预测有难度,同时也因负债的不稳定性导致客户提取存款的需求预测以及必须的周转资金需求量预测有压力,因此,即使商业银行以主动负债方式获取资金,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资金运用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
客户的贷款要求是多种多样的,难以准确预测的。比如,客户何时需要贷款,需要多少贷款,是按期归还还是逾期归还等,都是不确定的,这就导致对新增贷款的需求预测有难度.如果商业银行不能筹措资金满足资信良好的客户的要求,那么,商业银行将失去获取更多利润的机会。
(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深层原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是产生流动性风险的深层次的原因.追求盈利不但是商业银行经营总目标的要求,也是其加强自身实力,巩固信誉,提高竞争力的基础.然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主要靠负债经营,自有资本占有很小比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首先考虑安全,避免发生流动性风险,然后才能盈利求发展.一般说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盈利率较低;而流动性差的资产盈利率却较高.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现金短期放款、短期证券等资产却是有较高流动性,但盈利率都很低。而那些长期放款和长期证券盈利率较高,但其流动性低,风险也高.因此,商业银行如果追求高盈利,就会冒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反之,要达到较高的流动性要求,其盈利必然会减少。由此可见,高收益和高流动性往往不能兼得,盈利性和流动性是矛盾的。商业银行不可能改变以盈利为经营目标的方针,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实中商业银行往往会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大放、长放贷款,从而也致使久期失衡加剧。
四、 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策略
9
面对目前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我国商业银行到底该如何科学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控制久期失衡
久期失衡作为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银行都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其诱发流动性风险的概率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优先想对策控制乃至化解久期失衡。针对目前久期失衡的现状,个人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1、开拓资金来源,缓解资金短缺压力 从存款来看,应主动适应并抓住居民资产配置变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和历史机遇,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扩大客户基础和创新金融服务来提升资金营运效率和中间业务收入。如通过大力增加投行业务,包括短期融资、中期票据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业务来沉淀企业优质资金。同时,创造流动性来源也是目前国际活跃性银行流动性管理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贷款出售、贷款证券化以及票据发行便利等.目前我国银行业已认识到金融“脱媒”对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 纷纷推出各自的理财计划和各种新颖的创新产品与非银行机构争夺存贷款市场, 确保银行流动性, 实现银行可持续盈利能力。
例如,自2011年4月以来,已经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陆续抛出金融债发行计划,上述银行均很明确地表示,发行金融债券可有效缓解资金缺口压力,并开拓资金来源,支撑其未来的负债经营. 2、改善银行资本结构,控制中长期信贷资产
目前,银行的稳定存款仅占资金来源45%左右,而同时4万亿财政刺激后银行资产存在“信贷固化”,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已大幅上升至60%,与稳定资金来源的裂口在2010年后不断扩大。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来看,仍然相对单一,应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重点是加速扩大流动性二级准备。同时,要拓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特别地,应提高货币市场的发展速度。目的在于,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银行可以借助发达的货币市场迅速实现自有证券的变现或者借入短期资金;而在流动性需求降低时,则可以将闲置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上进行投资,获得盈利。可以优先考虑继续大力发展国债市场,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同时,在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的同时,可以增加银行投资渠道,减少一定的信贷资产占比。 3、大力发展表外业务
从2011年开始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信贷政策和资金规模适度从严从紧.面对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资金需求的矛盾,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思路,变不利条件为创新机遇,将创新发展表外资产业务作为银行自身调整经营结构,抢抓市场机遇和实现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总之,要大力发展金融资产服务型业务,提升流动性的创造效应,商业银行应努力让自身成为“低资本占用、高收益保证”的“轻型化银行”.
(二)加强流动性需求预测
商业银行能否掌握流动性,重要的前提是对流动性需求作出正确的预测。流动性需求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存款和整个资金市场对商业银行的感觉和信任.
10
流动性需求的预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户提取存款的需求;二是新增贷款需求.因此周转金也有两种,存款周转金和贷款周转金。 1、客户提取存款的需求预测
需要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考虑当前及未来的一些因素,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显示存款的变动规律。根据存款的变动规律,预测未来存款的变动情况。即期和近期的预测主要考虑季节性变动,中长期预测着重考虑总的趋势。在根据以往的数据资料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存款利率、其他金融工具竞争、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银行对客户服务好坏等因素的影响。 2、新增贷款需求预测
正确预测新增贷款需求,对于合理安排银行资产结构,满足客户要求,具有重大意义,预测新增贷款需求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历年的业务资料分析贷款需求的季节性和总的发展趋势.第二,经济循环的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贷款需求。在经济高度繁荣时期,新增贷款上升,在经济衰退时期,贷款需求会下降。第三,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金融市场发达,企业资渠道多、方式多,就会相对减少贷款需求。反之,如果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需求就会上升。第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时,通过减少贷款规模和控制货币发行,遏制企业和居民投资和消费需求,减轻贷款压力。在实行积极扩张货币政策时,情况刚好相反。
3、周转金需要量的预测
存款周转金的需要量直接和银行存款总量稳定性有关。一般说来,存款负债的量越大,需要的周转金越多,按照存款负债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划分为稳定性存款和易变性存款两部分。稳定性存款也叫核心存款,是银行可以长期利用的资金.易变性存款也叫“游资”,包括季节性存款和脆弱性存款。季节性存款表现为随着生产周期而变化,存款量规则而起伏。脆弱性存款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提取,但由于某种特殊可能被提取的存款.贷款周转金的需求来自于贷款需求,在贷款需求上升时,银行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资产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季节性的影响显而易见,如在农作物种植生长阶段,农业投入的资金需求量很大.企业转产后的开发或设备的更新改造会产生对贷款的特殊需求。
(三)监管当局加强监管
1、适当运用监管政策,增加监管的灵活性
我国监管当局虽然一直在努力加强监管,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段内,一直单纯地使用比率监管方法进行监管,但比率监管本身就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考虑银行业务的动态特性。比如存贷比率,目前在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华夏银行外,其余7家银行存贷比均突破70%。而监管层规定的监管红线为: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因此监管当局必须根据具体行情进行政策调整。
例如,目前,在整个银行业出现流动性紧张时,中央银行可酌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下调能够释放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缓解银行目前流动性压力,增加银行一部分的流动性储备,同时也可以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指导促进商业银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2、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创新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流动性
11
风险管理能力日益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的发展,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也从早期单纯的以定性分析为主, 逐步演进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但许多银行在流动性充足时未能考虑到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还面临以下困境: 很多风险敞口极大的银行并没有合适的框架来令人满意地解决由单个产品和业务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因此业务层面的激励与银行的整体风险容忍度不相匹配; 许多银行并未考虑它们为偿还契约或非契约的或有债务可能需要的流动性资金数量,因而认为筹措资金偿还这类债务的可能性极小;很多机构认为严重且长久的流动性中断难以发生, 因而没有开展包含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流动性中断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压力测试;应急资金计划并没有与压力测试的结果保持适当的关联, 而且有时候未能考虑到可能会失去一些资金来源。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继续补充、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二是确认压力测试重要性,并将其与完善有效的应急资金计划相联系。
(四)全面综合管理银行风险
虽然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但商业银行面对着众多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因此,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时,必须协调地全面地进行监管.具体说来: 1、提高对流动性风险认识度
从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出,流动性风险的爆发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虽然,在这次危机中,中国银行业因持有的次贷资产相对较少,加上中国银行业能够即时清理金融机构的次贷风险敞口,因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所受影响较小。但次贷危机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流动性风险的爆发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将有可能降低商业银行的清偿力。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上至高管,下至员工,都应树立起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意识,针对对公业务、个人业务的风险管理,银行应区别对待,从总行到分行,细化、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
2、银行各种风险全面协调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明确不同风险管理的职能设置和人员组成,强化对银行风险的管理,加强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过去重视度不够的风险的全面协调管理,以防止这些银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影响.
3、内外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无论是流动性风险管理,还是商业银行其他风险管理,均应该内外结合,即商业银行自我管理与监管机构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其应继续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识别、有效计量、持续监测和适时适当控制商业银行整体在各层机构、各业务条线、各业务环节及各产品的流动性风险,以保证商业银行不管是在平时正常营运环境还是在外部环境紧张的情况下,都能够以足够的资金应对负债的支付及资产的增长.从银监会等外部监管机构来说,则要求专业的外部监管机构始终把维持充足的商业银行流动性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方面,从外部来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充足。
12
致 谢
在本次论文的撰写中,我得到了罗晓娟老师的精心指导,不管是从开始定方向还是在查资料准备的过程中,一直都耐心地给予我指导和意见,使我在总结学业及撰写论文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显示了老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此,我对罗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以及真心的祝福。
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几年的历程,各位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他们严谨的治学,优良的作风和敬业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在此,我对所有的商学院的老师表示感谢,也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 考 文 献
[1]王元园,2012:《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探析》,时代金融第3期。
[2]付立全,2011:《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风险及对策浅析》,时代金融第3期。 [3]李瑞红,2011:《日本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农村金融第4期。
[4]高 静,2010:《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金融会计第7期。
[5]刘振东,2009:《银监会新规着重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经济参考报,10月30日。
[6]韩雪萌,2009:《重视危机警示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时报,11月17日。
[7]韩晓东,2009:《央行副行长: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中国证券报,10月21日.
[8]王春霞,2008:《蒋定之:严防农村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第一财经日报,12月4日.
[9]谢晓东,2008:《流动性风险加大 农信社多手应对》,上海证券报,2月15日.
[10]郑也夫,2008:《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回顾》,商场现代化第31期。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