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上历史(2016部编版)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

2021-02-22 来源:我们爱旅游
2017年秋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6 三国鼎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 会区别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差异,会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目标 能力目标 原因。 知识目标 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 单元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时间 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阅读法 教法 比较法、讨论归纳法、列表归纳法 课前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准备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欣赏这一熟悉的歌曲,回想一下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试着说出你所知道的英雄豪杰的名字?他们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次备课 二、阅读教材74-77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 1、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并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的? 2、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 3、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 4、曹操两场战役为什么一胜一败? 5、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之后三个国家又是怎样各自发展的? 三、学习新课 第一篇 烽火连不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1、材料展示东汉末年的景象和地图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让学生思考:东汉末年的情况如何?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 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骨,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第二篇 时势造英雄 曹操统一北方 1、通过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曹操和袁绍的势力范围 2、播放视频《曹操统一北方》,学生找出官渡之战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演示地图《官渡之战》的过程,明白曹操是如何消灭袁绍的,知道这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4、师生一起通过表格,归纳官渡之战的基本知识(时间、战争双方、特点、 结果和影响) 5、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6、请回答:官渡之战后的第6年,即建安207年,53岁的曹操曾作诗《龟虽寿》,其中有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认为曹操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他又有怎样的千里之志、不已壮心呢? (统一北方) 第三篇 赤壁怀古 三国鼎立终形成 1、出示《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使学生明白当时的形势 2、讲故事:讲一讲三顾茅庐的故事?(播放视频“三顾茅庐”) 过渡语:诸葛亮出山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吴抗曹,从而爆发了赤壁之战。(播放视频《赤壁之战》),看看孙刘联军是如何取胜的?诸葛亮的使用了什 么妙计? 3、地图演示赤壁之战的经过,最终知道这又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只不过这次是曹操失败了。 4、师生一起通过表格,归纳赤壁之战的基本知识(时间、战争双方、特点、 结果和影响) 5、 思考: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你从这两场战役曹操的一胜一败中得到什么启示?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 、孙刘联军及正确战术 4)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启示:1)、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 2)、学会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4)、事在人为,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6、师生一起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国都不具备统一的条件。 所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图) 7、你能行:请你设计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国名、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8、教师展示三国鼎立图(见幻灯片23) 9、一起学习三国的治理和开发,特别强调: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10、以史为镜: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探究: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 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12、结合两幅地图,通过学习认识到: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3、评价历史人物:曹操(参考答案)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雄”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三、本课小结(歌谣记忆 见幻灯片29) 四、课后活动: 思维迁移1.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2、三国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2006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易中天品三国”一经推出,立即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学习本课内容之后,你一定对三国有了更多了解,那么请你分享几个你所知道的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 五、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16 三国鼎立 板 曹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书 设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魏 计 孙刘联军对抗曹操,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蜀 吴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