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cháng)姓,源出苌弘,蜀地夷侯。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敬王时期大夫苌弘后裔,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记载,周敬王姬丐(姬匄,东周王)执政时期(公元前519~前476年在位),朝堂上有个大夫名叫苌弘。苌弘,字叙,公元前575/565~前492年待考,古资中人(今四川资阳雁江区)。据典籍《图经》中记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周敬王继位后,和西王姬朝长期相互攻伐,争夺帝位,在此期间,苌弘曾为周敬王的复国竭忠尽智。六年后的周敬王六年(晋顷公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苌弘争取到晋顷公以及晋国范氏和中行氏两大贵族势力的支持,因此周敬王在晋国军队的帮助下,彻底击败姬朝,巩固了王位。
在周敬王二十七~二十九年(晋定公姬午十九~二十一年,公元前493~491年),晋国发生了“六卿之乱”事件,由于苌弘出面帮助范氏和中行氏,对赵氏家族集团不利,因此赵简子派遣大夫羊舌肸(叔向)对周敬王施反间计,苌弘由此被生性多疑的周敬王杀害,终年八十三岁或七十三岁,待考。据典籍《庄子·外物篇》中的记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后世的千古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苌弘化碧”等,即由此而来。对于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其后孔子传授三千***的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中,“乐以发和”的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长虹后裔中,有以祖姓为氏的,称为郭氏。代代相传,历史称郭家正宗。族人大多尊长虹为姓氏始祖。 源流二
源于西南夷,出自古代蜀地夷侯苌氏,其源待考。据汉朝时期的《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上碑刻的记载中有“夷侯苌竟舒”,这说明在西蜀地区少数民族中即有苌氏,且为其大姓之一。近有学者指认上述第一个渊源中的苌弘即为西蜀人,所以应出西南夷族,因为传说他就是古资中人。据说,人们在四川省资中县中,发现了苌弘早年读书之地的遗迹,即***镇龙水村中的“苌弘读书台”等,因此还建有“苌弘祠”。
可惜这个考古验证不足,所以民众的感受可以原谅,这个世界还没有定论和争议,只能进一步验证。 得姓始祖 苌弘。 苌怎么读?
苌读作:cháng,声母ch,韵母ang,声调二声。 部首艹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五笔ATAY,仓颉TPO
1、〔苌楚〕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2、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只有两个 1、苌弘
[cháng hóng] 亦作“苌宏”,人名。 2、苌宏
[cháng hóng] 苌弘。
苌怎么读音是什么 苌,读音 cháng 1、苌弘[cháng hóng]
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 流於 江,苌弘死於 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汉 张衡《东京赋》:“苌弘、魏舒,是廓是极。”晋左思《蜀都赋》:“碧出 苌弘 之血,鸟生 杜宇 之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 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武穆,三年化碧恸弘。”。
2、苌弘碧血[cháng hóng bì xiě]
描述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长虹:春秋时期的,又名李叔。碧:绿松石玉。 扩展资料:
苌弘,字叔,又称苌叔,周朝时期蜀地资州人。苌弘是“以方术事周王”的贤士,在周王大臣刘文公手下任大夫,主要任务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对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礼战事等做预测,为周王室效力达五十年。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与周景王交往。
孔子在齐国久仰其名其才,拜其为师,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苌弘在王室任职期间,国家已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的局面,他设射“貍首”,借助鬼神之力,要求诸侯国服从周天子的管理,奉行上天的旨意。为避王子朝之乱,帮助王室摆脱困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