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伊索寓言》导学案2

2022-03-12 来源:我们爱旅游
《伊索寓言》导学案

问题导学

1.第1、2段,作者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2.第3段中,“它至少给予我们三种安慰”应如何理解?

3.卢梭和作者对儿童该不该读《伊索寓言》的态度有何异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探究

认真研读课文最后一段,并思考:《伊索寓言》真的不宜做现代儿童的读物吗?

文法导析

1.采用了先谈体会,然后类比联想的推理的写法。

作者在开头首先表达了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第二段谈对历史的看法,把古代比作小孩子,由年辈想到了历史,由它们的共同点——阅历的深浅,人们的态度构成类比。 2.幽默反讽的语言。

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讽喻和比况,具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本文以九则故事为主体,作者洞烛世相,一一纠正浅薄的认识,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独到、深刻的见解,表达幽默、含蓄、风趣,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请运用夸张、讽刺手法写一段文字,以此来针砭某一社会时弊。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栖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哪里去?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也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人都不喜欢我的叫声。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的。”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2)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

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1991年11月钱钟书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寂寞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八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后归隐田园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善于改变自己》

文本图解

蝙蝠 影射无德无行者

蚂蚁 影射发死人财者

狗 影射妄自尊大者

天文学家 影射下野攀高者

寓言故事乌鸦 影射嫉贤妒能者

田蛙 影射自以为是者

母鸡 影射爱财吝啬者狐狸 影射贪心不足者

狼 影射虚伪愚蠢者归纳主旨:儿童不宜阅读《伊索寓言》

阅读方法:思慕看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参考答案: 【问题导学】

1.提示:①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②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2.提示:“三种安慰”都是讽刺。(1)“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2)“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3)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作“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3.提示:同:都不满于当时所处的社会;都认为儿童不宜读《伊索寓言》。

异:(理由不同)卢梭怕寓言把淳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作者怕寓言把淳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处理世事会处处碰壁。

原因:卢梭有复古主义倾向,希望孩子们都能保持古朴与纯真,自然有此担忧,而作者则有着进步的历史观,相信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绝不可能倒退回去。然而,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要有一个过程。在目前情况下,既然不能使社会一下子好起来,那只有增强应对的能力,不能太简单幼稚。否则,只能处处碰壁。 【自主探究】

提示:不是。①作者认为这部书太纯正了,不能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复杂与奸诈。②能不能读,怎么读,全看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生活。 这段话是作者批评、嘲讽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伊索寓言》早已成了世界名著,无论是儿童抑或成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教益。《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正如许多文学名著一样,有着不可限定的丰富的意义指向,作者从中读出如许新意,也正是源于它的这个特色。《伊索寓言》是触发作者产生诸多思考与体验的源头,是作者借以“浇自己之块垒”的酒杯。 【技法导练】

创意激活

讽刺的手法是指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一般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写实手法,这些是形成讽刺艺术的基础。 范例展示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高局长寻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提示:“学会改变”“自知”“改变自己”

(2)提示:“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学会拒绝”“财富”“富有的是精神”“认识自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