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1.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养成细密的思 考习惯. 2.在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探究、学习,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知识 技能 1.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得出与证明,认识它们的互逆性,理解它们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关系定理,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 2.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进行有关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周密的思考习惯. 经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过程,感受数与形的有机结合,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利用勾股定理求边长和运用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 难点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与其它知识的有机结合.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知 识 回 顾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 的平方和等于 教师:,出示题目,提出问题. ___的平方.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斜教师:出示问题,提出要求 边为c,那么 . 学生:回答完成.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满教师总结::原命题与逆命题可能都正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确,也可能只有一个正确,也可能都不3.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与另一个命题的题设正好相正确,而互逆定理都正确,要注意区别. 反,那么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__________,如果把其中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它的_____________. 4.一般的,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它也是一个__________,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为_________. 1.在一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长5cm,直角边长为3cm,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 ). A.34cm B.4cm或34cm C.4cm D.不存在 教师:出示题目,提出要求,布置完成 学生:完成,组内核对交流. 教师:简单讲评. 综 合 应 用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边长向外作的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5和144,则斜边长是________. 3.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是( )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不对 4. 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竿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竿长多少米? 5.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CAB的角平分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 1
6. 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速度向北偏东40°航行,乙船向南偏东50°航行,3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岛相距6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7. 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 C、D为两村庄,若DA=10km,CB=15km,DA⊥AB于A,CB⊥AB于B,现要在AB上建一个中转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求E应建在距A多远处? 8.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 CD2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1. 在△ABC中,∠C=90,c=25,a=7.则b= 2. 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定理是 3. 在Rt△ABC中,a,b为两直角边,c为斜边,若0a2b29,则c= 针对前几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矫 正 补 偿 4. 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9,b=41,c=40 B、a =b =5,c =52 C、a∶b∶c =3∶4∶5 D、a =11,b =12,c =15 5. 如图所示,点A表示的实数是( ) A.3 B.5 C.A -4 -3 -2 -1 0 1 5 D.3 6. 已知在RtABC中,两直角边的长为20和15,BAC90,求BD的长. 7. 古埃及人用下面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成如图所示的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请说明这种做法的根据. 完 善 整 合 通过教学,我们知道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要注意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在做辅助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要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程度。 师生总结 学生思考回顾,互相补充。 教学反思: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