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964
年。全书选录笔者中 医学
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学 说在临床
上的具体运用、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种种退热治 法、温病一得、论肝病、感冒论治、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 运用、腹泻的临床研究、痛证的治疗、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 医诊断的疾病、漫谈处方用药等专题。每篇讲述均结合笔者 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 验知识,并附治疗实例。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或中医院校 师生参考。
重刊 说明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曾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继出 版了一大批中医临床医论医著。这些著作的撰写者,当时在 中医临床理论研究或临床实践方面即是学验俱丰,建树颇 多,如今看来,更是堪称为临证大家,中医泰斗,如秦伯 未、任应秋、刘渡舟、邱茂良、何任等等诸老。而这些著作 中的内容,亦均是源于中医临床实际,或与临床关联非常密 切,其中阐微伤寒、金匮或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之临床应 用者占了不少比例,充分体现了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之间不 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近年来,一些忠实读者不断以各种方式向我们咨询这些 著作的情况,其中绝大多数是求购者,甚至许以重金,因为
年代久远,现在这些图书几无在书架上销售者,我们只能让 读者一时失望。 有鉴于此,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留存、传承这些饱含中 医临床精华之医论医著,让中医后学者能更好地领略或重温 诸位名家在治学、临证、教研等各方面的方法、思路和经 验,我们从中甄选了 10种名家临证医论医著,分成7个分 册,作为丛书首批重新刊印以娘广大读者。 本次重刊这些医论医著,我们除对原著中少数字词错误 或体例不当之处给予一一修正,使质量更臻优良之外,均保 持了原书的内容特色,因为我们深知,广大的读者真正需要 的,就是这些名家原汁原味的临证经验和朴实凝练的语言 风格。
我们殷切希望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丛书之后,对不足之处 给予批评、指点,也请给我们予以鼓励和支持,我们将在此 基础之上,加倍努力地将更多、更好的名家医论医著整理出 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2月
前 言 几年来,积累了有关中医学术方面的一些讲稿,其中阐 述了前人的理法方药外,提出了我个人点滴的零散的读书心 得和临证体会。现在整理出十二篇,先请读者指正。
中医学十分渊博,我所学的仅是沧海中的一粟。虽然经 过较长时期的钻研,总是感到不够,真正将前人的东西学深 学透学到手的实在太少。尤其是有很多理论性的问题,需要 通过临证来活学活用,往往一次不理会,再一次后才理会, 或是一次理会不深,再一次后理会较深,也有读书时认为理 解,临证后
又发现错误,回过头来重新再学的。因而深深体 会到学习中医不简单,必须理论与临证密切结合,不断地钻 研,才能不断地
深入,常有“做到老,学到老,学不了” 的感想。当然,我并不
菲薄自己,多多少少下了些苦功,基 本上接受了各家学说,遇到前人没有治过的病证,也能独立 思考来进行探讨。而且认为要使中医学术的繁荣,不论一点 一滴的经验,都应该拿出来互相交流。这是我整理这些讲稿 的动机,也说明了讲稿的内容只限于我现有水平,有待逐步 提高。
中医学里有大量的宝贝。我意味着有些像没有雕琢的璞 玉,也有巳经雕琢而蒙上了一点尘土,这使有些人不容易认 识。如何来鉴别和加以刮垢磨光,需要有学问有经验的大夫 们来指导,多做些整理提高的工作。比如前人有很多独特的 见解,但难免概念不明确,叙述少系统,以及门户之见,以 讹传讹等现象。应当面对这些事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结合自己临证所取得的经验加 以说明和补充,使之更明确和系统,并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未得统一的争论问题,能得到比较合乎客观地明确起来。这 样,不仅能令前人的成就愈见精湛,而且有利于一般的学习 和更好地交给下一代,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是比较有意义的 一项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有赖大家动手,随时发现问 题,随时提出问题,在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下, 实事求是,毫无保留地各抒所见。正因为此,我在这些讲稿 里提到了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初步看法,要求进一步 来共同讨论。这又是整理这些讲稿的唯一愿望。
重复指出,这些讲稿的内容只限于我现有水平。虽然吸 取了同志们的反映作了适当地删改,在整理时候又作了一些 修订,总之是不够成熟的。主要是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 愿意抛砖引玉,以期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 医疗水平。
秦伯未 1964年4月
目 录
―
、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1
^^
(一)肝(附:胆)^ (二)心(附:心包络〉^ (三)脾^ (四)肺^
(五)肾(附:膀胱、三焦〕^ (六)胃(附:小肠、大肠〕^ 二、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
3 5 7 8 9 11 15 17 20 25 25 33 39 43 49 49 51 52 52 53 54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三、气血湿痰治法述要
(一)气病治法^
^
(二)血病治法^ (三)湿病治法^ (四)痰病治法^
四、种种退热治法
(一)发汗退热法^
^
(二)调和营卫退热法^ (三)清气退热法^ (四)通便退热法^ (五)催吐退热法^ (六)和解退热法^
(七)表里双解退热法^ (八)清化退热法^ (九)清营解毒退热法^
55 55 57
(十)舒郁退热法^ 58 (十一〉祛疲退热法^ 58 (十二〉消
导退热法^ 59 (十三^截疟退热法^ 60 (十四〉滋补退热法^
61
五、温病一得^
(一)温病的四个时期^ (二)温病的十二个治法^ (三)温病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64 64 72 76 83 83 90 94 99 110 121 130
144 十、痛证的治疗^ 154
六、论肝病^
(一)关于肝病名词的含义^
(二)关于肝病主证和主要诊法的认识^ (三)关于肝病治法的分析^ (四)关于肝病常用方剂的运用^ (五)关于肝病常用药的分类^
七、感冒论治^
八、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 九、腹泻的临床研究^
(一)头痛 ^ 156 (二)胸胁痛^ (三)胃脘痛^ (四)腹痛^ (五)腰痛^ (六)脊背痛^ (七)四肢痛^ I
163 166 169 171 173 174
一
十一、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 179 〕溃疡病^ 181
(二)神经衰弱^
(三)慢性型传染性肝炎^ (四)心绞痛^
184 187 189
(五)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194
(六)脊髓痨^ (七)一氧化碳中毒^
198
201 十二、漫谈处方用药^ 205
205 207 209 211 215 216
(一)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法^ (二)掌握基本治法有助于处方用药^ (三)关于成方的灵活运用^ (四)重视药物的配伍^ (五)用药的数量和重量问题^ (六)处方的形式^
一、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
要
大家要我谈谈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我认为很需要。中 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 腑出发。不过这题目的范围太广泛,只能谈些概况作为提要, 细节方面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了。
要了解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 中医对于疾病,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对于病因’主要分为内、 外和不内外因;对于辨证,主要分为八纲、六经、三焦以及卫气 营血。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脏腑。这里不再多引文献来说明, 只举一个浅近的具体例子。比如说,感受风寒引起咳嗽,因肺 主皮毛,职司清肃,常用麻黄、紫苏疏散,杏仁、象贝化痰止咳; 即使邪在鼻腔、喉头,出现鼻塞流涕。喉痒音嗄,治疗上也从 “肺开窍于鼻”和“喉为肺系”来考虑,用辛夷、苍耳子通窍和 蝉衣、胖大海等润喉。这些药物都是走肺经的,也就是都通过 肺脏来治疗。再说,感受风寒后出现腹痛泄泻,饮食呆减,则 因胃肠主受纳、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苏、木香、乌药、生姜等温 中散寒的胃肠药。其中紫苏入肺脾两经,故既用于表、又用于 里,象麻黄就不用了。再比如说,咳嗽痰多,不因于风寒而因 于湿浊,便从脾恶湿,用半夏、陈皮、茯苓等治疗;或者腹痛泄 泻,不因于风寒而由于虚弱,便从脾主中气,用党参、白术、扁 豆、砂仁,补中健运了。这是经常遇见的病证。可以看到无论 是外感和内伤,外因和内因。都是通过脏腑后发生变化,药物 的功效也是通过脏腑后才起作用。倘然只知道感受风寒用发 散,或者只知道某些药用于发散,而不从脏腑考虑,显然是不 够的。
脏腑的功能各有特点,病邪的性质也各有特点。一个脏 由于本身变化和所受病邪不同,出现的症状就不一样;一种病 邪由于侵犯的脏腑不同,发病也不一样。总的说’所有病证包 括病因、病机在内,都是脏腑生理、病理变化的反映。为此,研 究脏腑发病不能离开生理,也不能离开病因、病机。同样地, 研究用药法则不能离开气味、升降浮沉,也不能离开归经。即 如上面所说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的辨证,都不能离 开脏腑,离开了脏腑便会落空。还有经络,好象自成一个独立 系统,其实也是以脏腑为基础,如手太阴经的主证为胸部胀 满、咳嗽、气喘,都是肺脏症状。于此可见,脏腑是中医理论体 系的核心,经络是构成人体整体的重要部分,临床上必须重视 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同时也要注意经络的联系和药物的 归经。唐容川说得好:“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 方。”
怎样来研究?《内经》上曾经作出初步总结。例如:五脏 所主,五脏开窍,五脏化液,五脏所恶,五脏变动,五气所病等, 明确地指出了脏腑的生理、病理及与形体的关系。用药方面, 如《本草纲目》序例里,叙述了《五脏五味补泻》和《脏腑虚实 标本用药式》,《本草分经审治》以脏腑为纲,更具体地指出了 药物对脏腑病变的使用。我认为探讨脏腑发病可以在这些基 础上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本脏的体用性质,包括本身的变化。如肝藏 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性主升发,宜条达舒畅,及肝用太强, 气盛化火,血虚生热生风等。
第二,关于本脏与形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包括经络循行 部位。如肝主筋,开窍于目,爪为筋之余,及肝脉循胁肋、少 腹,络前阴,冲任隶属于肝胃等。
第三,关于本脏同其他脏腑的关系,包括奇恒之腑在内。 如肝与胆为表里,与心、肾相生,与肺、脾相克,及女子生殖系 统亦属于肝,以肝为女子的先天等。
第四,关于本脏对外邪和七情的发病关系,包括其他致病 因素。如肝恶风,怒伤肝,及肝味酸,酸伤筋,肝为罢极之本 等。
前人从这几方面观察脏腑活动的正常和紊乱情况,长期 以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一直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明 确了这些脏腑发病的基本概念,再结合药物的气味、效能和归 经等,不难针对病位、病因和病证得出用药法则。兹就脏腑的 生理及与各方面的关系为纲,说明其相应病变,从而指出治疗 原则和适应药物,提供参考。
(一)肝(附:胆)
1. 肝藏血 ①血虚为形瘦,面色、指甲不华,目眩,发
脱, 筋惕肉润,舌质淡,脉细。(形瘦、舌质淡、面色不华等常见于 一般血虚证,确诊为肝血虚时,必须结合目眩、筋惕肉眠等肝 症状的特征)②肝血凝滞为胁痛如刺,胁下痞块。
2.气为用 ①气太强则横逆,为胸胁胀满,精神易于激 动。(即一般所说的肝气)②气不条达,为忧郁不欢,精神委 靡,多悲观消极。(即肝郁)
8 .性喜温 ①寒则生气不充,为四末不温。(四末不温 常见于肾阳虚和一般寒证,确诊为肝寒须与肝症状结合)② 血虚生热,为手足心热,并出潮汗。
9 .志为怒 为急躁,忿恚,骂詈,发狂。(一般属于肝 火)
5.谋虑所出 为多疑善虑。(能导致气郁和血虚)
6.罢极之本 为疲乏,不耐操劳。
7.舍魂 为失眠艰寐,多梦惊醒。(一般属于血虚)
3 .藏相火 火逆为头胀,面热,目赤,口苦作干。(相火 指胆火,在肝病上亦称肝火)
1. 通于风气 血虚生风,为目眩眼花,四肢麻木抖动抽 搐,舌颤。〔即内风,轻者称肝阳,重者称肝风,亦概称风阳)
2. 开窍于目 ①血虚为目干且涩,视物模糊,雀盲。② 肝热为目赤红肿,流泪,畏光。
3. 主筋 血不养筋,为筋惕肉瞤,拘挛,耍弱。(爪为筋 之余,灰指甲亦属血虚;膝为筋之府’筋病多膝部屈伸不利)
4. 为女子先天 指女子生殖系统,包括冲、任奇经,其 病为月经不调,不孕,小产。
5. 肝经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胁肋、少腹胀痛,颈侧、腋
下瘰疬,偏疝坠痛。
6. 与胆为表里 肝热为口苦;肝虚为胆怯。
7. 与肾心相生 ①为水不生木,由肾阴虚而后出现肝 虚
证。②为木不生火,由肝脏气血虚而后出现心虚证。
8. 与脾肺相克 ①为木克土,先有肝气旺,后见脾胃 证。
②为金克木,先有肺气盛,后见肝证。
附:胆(与肝为表里,常与肝证错杂出现)
1.司相火①火逆为头胀,目赤,咽干,口苦,梦遗。一 般亦称肝火)②火衰为吞酸、反恶。
性刚为恼怒、发狂。(亦称肝火)
I. .决断所出 虚则为胆怯,善恐易惊,卧不安。
II.
.主半表半里 为寒热往来。(风寒传入及肝脏
气血不 和,均能出现)
5.经络循行部位常见者,为暴聋、耳热。
〔按〕肝胆发病,以肝为主体。《内经》上说“肝苦急,急 食甘以缓之”,又“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 之”。这是指肝病用药的原则。肝脏病变主要是血和气两个 方面,血虚、血滞、气逆、气郁等,不仅引起本身发病,也能影响 各组织功能异常及其他内脏为病。故治疗肝病应着重补血、 和血、调气,再从其病因及特殊现象,使用清肝、温肝、镇肝等
法。
1.补血 如归身、白芍、首乌、阿胶、潼沙苑、菟丝子。 12.
丨和血包括活血,如当归、川芎、赤芍、
丹参、鸡血藤。 进一步即为行血祛疲,如红花、桃仁、泽兰、茺蔚子。
3^理气如郁金、香橼、白蒺藜、金铃子、橘叶、路路通、 玫瑰花、苏罗子、柴胡、青皮、枳壳、香附、延胡、沉香。
4~清肝如丹皮、黄岑、山梔、夏枯草、青黛、牛黄。进一
步为泻肝,如龙胆草、芦荟。(清胆同)
一温肝如肉桂、仙灵脾、艾叶。(温胆是助其
升发之 气,与此意义不同〉
III.
6^镇肝包括潜阳,如菊花、钩藤、天麻、桑叶、牡蛎。进
一步为熄风’如龟版、鳖甲、玳瑁、羚羊角、珍珠母、淡菜、蝎尾。
以上是肝脏发病的一般用药(以下诸脏同所有肝胆 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目赤青葙子、密檬花、木贼草、菊花。 1目糊雀盲羊肝、菊花、石斛、枸杞子。
3^瘰疬海藻、昆布、山慈姑。 4~癥瘕痃癖三棱、莪术。
10 丨疝气荔子核、橘核、小茴香。 6^拘挛木瓜、怀牛膝、续断。
月经过多乌贼骨、血余炭、樗皮炭、陈棕皮、侧柏叶,
炮姜炭。
(二) 4、(附:心包络^
10. 心生血血虚为面色不华,少气。
I. 主脉①心气不足,为脉象细弱结代。②血行障碍, 为
左胸痛,不得息,手臂酸痛麻木。
丨司君火①火旺为心烦,发狂。②火衰或受寒
而阳气 内郁,为心痛,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
4^藏神①血虚而神不安,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②
13.
热邪侵扰,为昏迷俨语。
5~开窍于舌①火旺为舌尖红刺,重舌。②风痰阻络, 为舌强,语蹇。
6罾汗为心液为多汗。
4 心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手心热,手臂挛急疼痛。 8^与小肠为表里心热为鬲肠不便。 1与肺为君相为营卫不利,胸闷,气促。
10.与肝脾相生①为木不生火,先有肝血虚,继而出现 心
气衰弱证。②为火不生土,先有心阳虚,继而出现脾不健运 证。
5 与肺肾相克①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继而出现肺 失清
肃证。②为水克火,先有肾寒,继而出现心阳虚证。
附:心包络(心脏实证多为包络受邪)
〔按〕《内经》上说“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又“心欲 耍,急食咸以耍之,用咸补之,酸泻之”。这是治疗心病用药 的原则。心生血,血行脉中,心主火,火即心阳,凡血虚和阳气 太艽、不足,均能影响血液循行,致功能失常。故心病治法,以 和血及清火、通阳为主。
1.和血包括补心,药如生地、麦冬、炙甘草,当归、龙眼 肉、丹参、三七、藏红花、琥珀、血竭。
1.清火包括泻心,如黄连、山梔、连翘,竹叶、灯芯、莲 子青心。
3^通阳如人参、桂枝、远志、益智仁、紫石英。
其他心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人主治药物, 如:
1.心悸、失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合欢花、朱 砂。(即安神)
II.
,神昏、发狂犀角、菖蒲。(即开窍)
另.多汗浮小麦、碧桃干、糯稻根。 1胸痹薤白、郁金、瓜蒌。 (三)脾 1.司中气①气虚为倦怠无力,懒言,嗜卧,行动气短。
②气滞为脘腹胀满。
1主运化中阳不运,为食后艰化,胀满。
性升①清阳不振为眩晕。②中气下陷为脱肛,4、腹
胀坠。
丨恶湿①湿阻为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②
湿停成 水,渍于肌肤为浮肿,下注为脚气。
5^统血为大便血,妇科崩漏。
14.
6’主肌肉为消瘦,腼肉脱。 1.主四肢为沉困无力。
开窍于口舌①湿阻为口淡,口腻,舌胖,舌苔厚。② 湿
热内蕴为口甘,口臭,口舌生疮生疳。
其华在唇①脾虚为唇白。②脾热为唇绛,唇裂。
1 后天之本为食呆不化,泄泻不止。(小儿营养不 足,体弱多病,称为后天失调;久病不能进食,称为后天绝〉
11-经络循行部位常见者,为髀痛。
4 与胃为表里脾不为胃行其津液,为大便难。
5 与心肺相生①为火不生土,先有心阳虚,而后出现 脾虚
证。②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
6 与肝肾相克①为木克土,先有肝气,而后出现脾不 健运
证。②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按〕《内经》上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脾欲 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这是治疗脾病用药 的原则。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治法以 温阳、益气及调中、化湿为主。
1. 温阳如干姜。
益气即补中,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红
枣。
III.
自调中如木香、藿梗、苏梗、砂仁、檀香。
IV. 丨化湿如苍术、厚朴、草果、半夏、陈皮、佛
手、茯苓、苡
仁。
其他脾的症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人主治药物, 如: V. ‘开窍于鼻为不闻香臭,流涕,鼻渊,鼻扇。
1. 泄泻 炮姜、肉果。
^喉为肺系①肺虚为失音。②受寒为喉痒、音嗄。③ 受热1. 水肿 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车前、生姜皮。 为喉痛红肿。④痰阻为喉如拽锯,哮喘。 3’ 黄疰 茵陈。
1-上气海气滞为胸闷、胸痛。
脚气 木瓜、槟榔。 8^水之上源肺闭为小便不利。
便血、崩漏阿胶、地榆、侧柏叶、灶心土。
4 ^肺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缺盆中痛,肩胛连手臂痛。 6‘ 脱肛 升麻、柴胡。(即升提)
12. 与大肠为表里肺津不布,为大便困难。 (四)肺 ①为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 虚13. 与脾肾相生
证。②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 肺主气 ①气虚为呼吸短促,音低。②气壅为喘呼、 14. 与肝心相克①为金克木,先有肺实,而后出现肝气 郁滞 胸证。② 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而后出现肺热证。 闷。1. 布津液 为口干,皮肤枯燥,痿蹵。
〔按〕《内经》上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 3’ 司肃降 ①气逆为咳嗽、气喘。②伤络为吐血。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是治疗肺病
4^ 主皮毛 为多汗,易感冒。
用药的原则。肺的作用在气,气和则外护皮毛,内司清肃,津
~
液输布,呼吸调匀,所以补气、肃气和生津为肺的主治。由于 皮毛不固,外邪侵袭,容易引起咳痰,故宣肺、清肺和止咳化痰 亦占重要治法。
1.补气药如黄芪、人参、山药、冬虫草。 1肃气如苏子、白前、旋覆花。
3^生津即润肺,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燕窝、银
耳、阿胶、梨膏。
4^宣肺如麻黄、紫苏、荆芥、防风、桔梗。 5~清肺桑叶、菊花、黄岑、蒌皮、石膏、桑皮。
^止咳化痰如牛蒡、前胡、紫菀、款冬、杏仁、
贝母、马 兜铃、天竺黄、竹沥、枇杷叶、地枯萝、海蛤壳、荸荠,海姹、半 夏、陈皮、白石英、海浮石、制南星、白果。进
VI.
一步逐痰如白芥 子、葶苈子、皂角、青礞石。
其他肺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人主治药物, 如:
1.鼻塞流涕辛夷、苍耳子、白芷、藁本。
1咯血侧柏叶、茜草、山茶花、旱莲草、藕节、丹皮、仙 鹤草、茅根。
3^失音凤凰衣、玉蝴蝶、蝉衣、胖大海。
4^咽痛红肿玄参、山豆根、射干、马勃、挂金灯、藏青
果。
(五)肾 (附:膀胱、三焦〕
10. 肾为水火之脏①水指肾阴,阴虚为潮热,骨蒸,腰 酸,
膝耍。②火即命门之火,指肾阳,阳虚为畏寒,手足清冷。 2^藏精为遗精、滑精。
3^主作强、技巧为腰酸,脊不能举,迷惑善忘。 4^性寒为畏寒,厥逆。 5^主纳气为喘促,呼多吸少。
6^主骨髓为骨痿行立无力。(齿为骨之余,为齿浮而
长;脑为髓海,为头眩空鸣)
I. 开窍于耳为耳鸣、耳聋。
其华在发为发脱。
9^腰为肾府①阴虚为腰酸。②阳虚为腰背冷。
10.司二便为泄泻,遗尿,尿频。
为先天指男子生殖系统,为阳痿、
精冷、无子。(小 儿体弱多病’称为先天不足;女子虽以肝为
II.
先天,与肾亦有关 系) ^
1 肾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腰、背、下肢沉重疼痛。
2 与膀胱为表里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3 与肝肺相生①为水不生木,先有肾阴虚,而后出现 肝血
不足证。②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 证。
4 与心脾相克①为水克火,先有肾寒,而后出现心阳 虚证。②为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附:膀胱(与肾为表里^
1.水府①不利为癃。②不约为遗尿,频数,尿有余沥。 ③有热为尿黄赤,尿血,尿道淫痛。
1气化能出肾虚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附:三焦〔上连肺,下属肾)
1.司决渎指水道,不利为水肿。
主行气为胀满。
〔按〕《内经》上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肾欲 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是治疗肾病的用 药法则。肾分阴阳,功能是统一的,且多出现相对的偏盛偏 衰,故治法以滋肾和温肾为主。但不能绝对分开,尤其是补阳 常在补阴的基础上进行。膀胱、三焦属腑,以通利为主,必要 时通过命门来治疗,所谓气化。
1.滋肾一般所说阴亏,多指肾阴,故滋肾亦称养阴,药 如
生地、熟地、山萸、黄精、龟版、枸杞子、女贞子、渔沙苑、桑椹 子、淡莱、牛骨髓、猪脊髓,鱼鳔胶、鳖甲胶。
2‘温肾一般所说阳虚,多指肾阳,故温肾亦称扶阳,如 附
子、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纸、益智仁、仙茅、胡芦巴。
3丨利膀胱即通小便,如茯苓、赤苓、猪苓、泽泻、
车前 子、冬瓜皮、木通、通草、蟋蟀。
丨通三焦即行气法,如木香、香附、厚朴。
其他肾的症状和膀胱、三焦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 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2.
1.潮热骨蒸地骨皮、白薇、银柴胡。
2^腰痛膝奐杜仲、续断、狗脊、怀牛膝、木瓜。 3^耳鸣耳聋磁石、核桃肉、黑芝麻。 4^气喘蛤蚧尾、五味子。
5^遗精桑螵蛸、金樱子、莲须、芡实、煅龙骨。 6^阳痿海狗肾、仙灵脾、锁阳、蚕蛾、海马、蛇床子、韭
子。
VII.
丨小便不禁覆盆子、五味子、蚕苗。
(六)胃 (附:小肠、大肠〕
1.水谷之海为食欲减退,作胀。
宜和降为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痛。 3^为阳土为馆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4^胃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牙新肿痛。
5^与脾为表里脾弱为消化不良。
附:小肠(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主化物为消化不良,腹胀,绕脐痛,肠鸣,失气。
2^为火府①受寒为寒疝腹痛。②蕴热为便秘、口糜。 3^与心为表里有热为胸闷心烦。
附:大肠(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主传导为便秘、泄泻。
1司魄门指肛门,为痔疮、便血。
3^与肺为表里便秘而胸膈满闷。
〔按〕胃与大小肠均传导化物而不藏,故治法主要和 胃、疏肠。但胃为阳土,热证较多,热又易伤津液,同时大肠不 固则大便泄泻,故清胃、生津和固肠亦为重要治法。
1.和胃药如藿香、豆蔻、枳壳、半夏、陈皮、佛手。
1清胃如石膏、知母、滑石、黄芩、芦根、竹茹。(挟湿
为湿热,与化湿药如厚朴、半夏等同用,称为清化)
3^生津如石斛、天花粉、麦冬、玉竹。
4^疏肠即逋大便,包括润肠如麻仁、瓜蒌仁、柏子仁、 郁
李仁;泻下如大黄、玄明粉、番泻叶,寒秘、虚秘用苁蓉、硫 黄、巴豆,称为温下法;海水用商陆、甘遂、芫花、大戟。
5^固肠即止泻法,寒泻如煨姜、益智仁、肉果,热泻如 黄连、白头翁、秦皮;久泻不止用禹余粮、赤石脂、诃子、石榴 皮,称为固涩法。
其他胃和大小肠的症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人主治 药物,如:
1.呕吐黄连、半夏、枳实、竹茹、吴萸、生姜。〈用时须 配合)
呃逆丁香、柿蒂、刀豆子。
3^伤食六神曲、山楂、莱菔子、焦稻芽、谷芽、麦芽。 4^里急后重木香、槟榔、赤白芍。 5^便血槐花、地榆、侧柏叶、赤豆。
上面介绍丁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的一个轮廓。为了便于 临床上参考,没有按照原来的脏腑表里来谈,同时重点说明它 的相应病变,没有将症状完全罗列和加以解释。这正如我开 场所说,仅仅是提要而已。
试弓I过去文献,《千金方》便是以脏腑分类,论列病证方
药;后来《沈氏尊生书》里的《杂病源流犀烛》,也是先分脏腑。 用药方面,钱乙曾根据脏腑虚实立出补泻方剂,后来张洁古也 发展成为《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这些,足以说明研究脏腑 发病及用药法则的重要性,但是并不简单。我所谈的偏重脏 腑的性质、功能及其联系,关于病因方面谈得很不够。病因是 发病的根源,研究脏腑发病不能离开病因。很明显,脏腑和病 因各有不同的性质,在不同的脏腑固然能出现不同的病证,但 在不同原因侵害下又有不同的变化。所以从脏腑方面来研究 发病之外,还必须研究内、外因的发病。我在本院第一期《学 报》
上所写的《辨证论治纲要》,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 疫、痰、食、虫、精、神、气、血十四个纲,便是侧重病因联系脏 腑,可以结合起来研究。由于脏腑发病与病因有密切关系,也 常看到某一脏腑容易接受某种病因,或某种病因容易伤害某 一脏腑,正如《难经》所指出的五脏正经自病:“优愁思虑则伤 心,形寒引冷则害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 伤脾,久坐湿地、强力人房则伤肾。”所有这些问题,属于中医 的基本理论,首先要比较全面地深人地学习,才能对脏腑发病 触类旁通。
为此,如何来进一步研究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我的意见 必须在理论方面加一番工夫,最低限度应将《内经》重新温习 一遍。比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 明出焉……”一节人《六节藏象论篇》(“心者生之本,神之变 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一节人《五藏生成篇》(“心 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一节〕和《五运行大论 篇》(“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 其性为暄,其用为动……”一节〉等,都是论脏腑的性质、功 能、形象及其与体内体外的联系,熟悉以后,便能了解相应的 病变。又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噫,肺为咳,肝为 语……”一节〉、《藏气法时论篇》〔“肝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 人善怒……”一节〉、《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一节〉、《阴阳别论篇》〈“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 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一节〉、《灵枢,经脉》(“肺 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一节〉和 《本神篇》〔“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一节, 及“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一节^, 都是论脏腑及其经脉的发病,还指出了它的传变。此外还有 《素问‘风论篇》、《咳论篇》、《痿论篇》、《痹论篇》以及《灵 枢^邪气藏府病形篇》等,指出了脏腑的主要症状,都可作为 参考。当然,其他文献也要阅读,而《内经》是最基本的一课, 先把基本功打好,才能向更多方面吸收。这是我向你们提出 的要求了。
0962年4月,对北京中医学院第一届应届毕业生部分 实习
同学的讲稿)
二、五行学说在 临床上的具体运
用
中医学里引用了五行学说,成为基本理论之一。今天谈 的只关生克方面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通过实际问题,可能 有助于进一步对理论的探讨,减少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不恰 当的用法。
五行学说,本来以相生相克的规律说明自然界事物之间 的相互关系。临床上运用五行学说,主要也是解释人体内脏 的相互联系及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从其正常和不正常情况 下所反映的现象,作为推断病情和确定治法的依据之一。为 此,临床上具体运用五行学说,首先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必须以内脏为基础,离开了内脏活动的真实反映来 谈五行,便会落空。
第二,必须依据病因和病情的发展,在辨证施治下适当地 运用五行学说,否则也是不切实际的。
事实表明,医学上既然将五行分属内脏,临床运用就不能 离开内脏来谈五行。内脏发病的原因不同,演变不同,离开了 内脏疾病的本质和变化,刻板地强调五行生克,显然是理论脱 离实际。
人体内脏之间本有一种调整的本能,表现为相依相存,相 反相成,保持其活动均势,是为正常现象。反之,当生不生,当 制不制,或相生不及,相制太过,以及其他紊乱现象,都为病 征。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也有几个大法:
第一,补母,用于相生不及。如肾虚影响肝脏亦虚,称为 水不生木,治以滋肾为主;或者肝虚影响肾脏亦虚,称为子盗
母气,也在补肝的同时补肾。这些虚证上利用母子关系治疗, 即所谓“虚则补其母”。
第二,泻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偏旺,有升无 降’可用泻心方法,所谓“实则泻其子”。
第三,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称为 木克土,用平肝、疏肝为主。也有木本克土,反为土克,称为反 克,亦叫相侮,如脾胃壅滞,影响肝气条达,当以运脾和胃为 主。使主因削弱,则被制者的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第四,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郁滞,影响脾胃健运, 称为木不疏土 ’治宜和肝为主,兼予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这里说明了生克关系是两方面的’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必 须双方考虑,又必须分清主次。假如认为相生是母子关系,而 重视其母、忽视其子,或在相克的现象下,重视克者而忽视被 克者,都是不够全面的。例如水不生木,用滋肾养肝,木横克 土,用疏肝健脾和平肝和胃,均是生者与被生者和克者与被克 者结合治疗。在滋养肝肾中,如果水不生木,则以肾为主,子 盗母气,则以肝为主;同样地,疏肝健脾、平肝和胃,由于木横 克土,以疏肝、平肝为主,倘因土反侮木,便以运脾、和胃为主, 均有一定的主次。
此外,临床上掌握病情,制止其发展和促进其复原,也能 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比如见到肝实证有克制脾胃的倾 向,就应先健脾胃,使脾胃不受损害,痊愈较速。又如肝虚久 不复元,虽然肾脏不虚弱,也可结合滋肾,加强肝脏的恢复。 这种利用生克来防治,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需要来决定;如 能直接解决,就不必要强调生克,牵涉到其他方面。
以上是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的大纲大法。现在再分相生 和相克两个方面来谈其具体运用。由于经验缺乏,存在一些 空白点,请补充和指正。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五行相生系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临床上运用这规律来 治疗,多属于母虚累及其子,其次是子盗母气,再次是单纯子 病,均可利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的治法主要 是掌握母子关系,它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凡母虚累子, 先有母的症状;子盗母气’先有子的症状;如单纯子病,须有子 虚久不复元的病史。这样,三者的治法相似,处方就有主次之 分。
1.水不生木即肾虚不能养肝。临床表现在肾虚为阴 不足,多见耳鸣,腰酸,膝软,遗精;肝虚为血不足,多见消瘦, 疲乏,目眩,筋惕肉哨。阴虚能生内热,血虚也能生内热,且易 引起虚阳上扰,故进一步可出现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头晕, 肢麻颤抖等证。脉象或见细弱,或见细数,或见细弦,舌质亦 或淡或嫩红。这种肾阴亏耗不能养肝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 为肝风眩晕。张景岳曾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主张 用左归饮(地黄、山药、萸肉、杞子、茯苓、甘草叶天士也明 白指出:“晕眩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 常用滋阴潜阳法。除内伤杂证外,温病传人下焦,耗伤真阴时 亦常出现眩晕,《温病条辨》用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 阿胶、麻仁、甘草〉,佐以一甲煎(牡颇〉,二甲煎(牡蛎、鳖甲〉, 三甲煎(牡蛎、鳖甲、龟版
处方法则: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 源法。
常用药物:滋肾阴^生熟地、鳖甲、天冬、女贞子;养肝 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潼沙苑、阿胶、黑芝麻;熄风潜 阳一龟版、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真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1木不生火即肝虚不能温养心脏,表现为血亏和生气 不强,心血和心阳、心神衰弱,如消瘦、胆怯、心悸、惊慑、健忘、 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为藏血之脏,内寄相 火
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这 是木火相生的主要关系。故木不生火的心虚证,多见意志萧 索,神情淡荡不收,补肝以养心,又当偏于温养。养心汤(人 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茯苳、远志、陈 皮)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其中肉桂能温肝,亦能 壮心阳,实为主药。用木生火来治疗心虚,侧重在肝阳虚弱, 如果心阳虚弱而不属于木不生火的,应从本脏治疗,如复脉汤 (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甘草、麻仁、姜、枣)便是。
处方法则:补肝养心法,温养心肝法。
常用药物:养肝血一见前;养心血一生地、麦冬、阿 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1 ^火不生土即心火或命门衰微,不能温脾。五行分配 以火
属心,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 阳。脾为阴土,恶湿,以阳为用,阳虚则运化无权。所以火不 生土的症状,在命火虚为畏寒,四肢不温;在脾阳虚为食人艰 化,胀满,腹泻,或水湿积聚’小便不利,形成浮肿。因为肾阳 和脾阳有密切关系,脾阳依靠肾阳来温养,所以脾肾阳虚证候 以补肾阳为主,但既然同病,也不能忽视健脾。例如真武汤 (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治水气,就用了白术、茯苓、生 姜的健中温中;四神丸〔破故纸、吴萸、肉果、五味子、生姜、大 枣)治五更泄泻,也用了肉果、生姜、大枣温中补土。更明显 的如《伤寒论》里理中汤(人参、白术、炮姜、甘草〉治太阴病, 加人附子为附子理中汤,便治少阴病,可见在温脾的基础上进 一步温肾,是助火生土的正常治法。
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即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我认为 这类实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张仲景治痰饮病用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治水气上凌心悸用桂苓草枣汤^桂 枝、茯苓、甘草、大枣〉等,用桂枝的目的即在温心阳以助脾阳
的健运。故温命火用附子,温心阳用桂枝。《本草疏证》论桂 枝有六种用法: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疲,补中。这些作用 都与心脏有关,尤其是用于补中法,含有火生土的意义。假如 忽视了这方面’只将火不生土认作脾肾关系,从整个五行生克 规律来讲,就很难说通了。
处方法则: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通阳健 中法。
常用药物: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葫芦巴、仙 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温心阳一见前;温脾阳一白术、 干姜、砂仁、肉果。
土不生金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脾和胃的功 能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故在土虚证上往往并提。脾胃虚弱 为食呆,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肺虚则为气短,干咳,或吐黏痰, 或痰内带血。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此时补肺气则易生 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 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到滋养。用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茯等、山药、扁豆、苡仁、甘草、陈皮、莲肉、砂仁、橘梗〉, 方内山药、扁豆、苡仁等不仅补脾,也能补肺,同人肺脾两经。 至于一般所说的肺脾两虚证,多指气分不足,且多由中气虚弱 引起。表现为行动少气乏力,语音低微,表虚多汗等,与土不 生金有区别,当用李东垣调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 草、当归、白芍、五味子、陈皮、升麻、柴胡即补中益气汤加 入白芍、五味子补肺敛气。
处方法则:培土生金法’补养肺脾法。
常用药物:补脾胃中气^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炙甘 草、红枣;补肺气^人参、黄芪、五味子、冬虫夏草;养肺 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
5^金不生水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 多为肺
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腰膝 酸
软等。治宜百合固金汤(百合、生熟地、麦冬、玄参、当归、 白芍、贝母、桔梗、甘草〉补肺滋肾。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 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这是其本在下,其标在 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八仙长寿丸(生地、山萸、丹皮、山药、 茯苓、泽泻、麦冬、五味子),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补 肺。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 生。《时病论》里治肺肾两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补肺敛 肺,知母、玄参清肺又能滋肾,并以甘草协和诸药,谓有“金能 生水、水能润金之妙”,便是例子。
临床上常用开肺以利小便,乃指肺与膀胱的生理关系。 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水之下流,肺气宣畅则三焦通调,水道 自利,不同于相生意义,不能引用金生水来解释。
处方法则: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法。 常用药物:养肺阴^见前;滋肾阴一见前。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病证上所说的相克, 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症状出 现。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 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 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 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 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例 如鼓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 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 治法上就有很大出人。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 端,一成不变。
1.木横克土,木不疏土,土反侮木木横克土即肝旺脾 弱。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 胀。
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嗳气和矢气 等。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 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 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 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 草I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 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 芍、陈皮、白术、防风人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因 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 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少艰化,腹胀,大便或秘 或溏等症状。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 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人枳壳、陈皮和胃。治疗肝气 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 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 彼负之说。但一般土反侮木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 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 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梔、 贝母、泽泻〉。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 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 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 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 广郁金、玫瑰花、苏罗子、荔子核;调脾胃中气一枳壳、陈皮、 砂仁、蔻仁、佛手;化脾胃湿热积滞一黄连、半夏、木香、枳 实、大腹子皮。
丨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 土旺克水,即胃实耗 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 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滥,成为水肿胀满。 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 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 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 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 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 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泻胃热一大黄、玄明粉、枳实;温脾阳一见 前;温肾阳^见前;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 皮、川椒目、猪茶、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3^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水旺克火即肾阴郁 遏心
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 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如果 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症状的,当用真 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 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 黄)加生地。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 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 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症状,宜加入滋肾药。二是肾 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 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味丸(生 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
脏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 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人。 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 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温心阳^见前;温肾阳^见前;清心 火一黄连、竹叶、焦山梔、莲子芯、灯心;清命火一一黄柏、知 母。
屯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火旺克金即心火消 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 嗽证咳痰稠黏,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梔、 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 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内经》上说 “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 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 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 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 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 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因临床上少见,从 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清心火^见前;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 贝母、黄芩;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5‘金旺克木,金不克木,木反克金金旺克木即肺肃太 过,肝气受制。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 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 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侮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 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 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梔、青陈皮、贝母、泽 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 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清肝火一一 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
小结 如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有其一定的范围和 法则,主要是以内脏为基础,从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来观察 疾病的性质和传变,从而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尤其 是有些疾病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不是所有疾病 都可从五行生克这规律来治疗。正因为中医在临床上运用五 行生克,是根据人体内脏的变化活动和相互的关系,并结合长 期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有人认为中医用五行生克治病是玄学,这是毫无所知的谰言; 还有人认为阴阳可存,五行当废,也是了解不够的看法。当 然,少数人离开了实际,空谈五行生克,会使临床上失掉真实 价值,必须加以纠正。
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简单的。比如 水不涵木的证候,用滋肾养肝法,但有时因肝虚而累及其子或 影响其所克者,又须顏顾心或脾胃。再如水肿的形成,或由土 不克水,或由火不生土,但已经水湿停留特别是出现泛滥现象 的时候,必须利小便或以疏浚为急,不得墨守温肾健脾的常 法。同时,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单纯和复杂,它的变化又与患者 的体质及医护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般疾病的变化有次序, 而在
某种情况下,往往不依据这样或那样的次序传变。所以 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 情来辨证施治。
以上所谈的是我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可能有些地方限 制太严格。我认为作为一个规律来说,不妨掌握得严格一点。 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961年8月,在北京市中医医院讲稿)
三、气血湿痰治法述要
中医关于气、血、湿、痰的治疗,有其特点。这些名称除了 痰、血以外’不见于现代医学,但是中医对于痰、血的认识,也 有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处。兹为大家便于临床应用,将这四者 治法作一简介。
(一)气病治法 治疗气病的大法,分为:补、疏、升、降四类。气虚则补,气 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
1.补气中医治病极其重视气,气的名自也相当多,可 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的,认为人体内脏活动最重要的 是“元气”,亦叫“精气”。为了区别各部分的气的作用以便说 明问题,在胸中(肺)称“宗气”,在中焦(脾胃〉称“中气”,在 下焦(肾命〉称真阴、真阳二气,还有属于体表(卫分〕的称为
“卫气”等。二是病理方面的,指内脏发生病变后所出现的某 些
病理现象,如肝病呈现胁满,少腹作胀,称为“肝气”;胃病 呈现饱满,中脘痞闷,称为“胃气”等。三是病邪方面的,如六 淫中寒邪、湿邪也称“寒气”、“湿气”等。所说补气的方法,都 用于第一类亏损的证候。
肺主周身之气,脾主中气为后天之本,故补气着重于肺脾 两经,而补中气尤为常用。
气与血有密切关系,补气药常与补血相结合。又因气属 阳,在极度气虚时常与扶阳药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对中焦有痰湿者不用,但必要时也 能补气与化痰、理湿同用。又有因气虚不运而胀满的,用“塞
因塞用”法,亦宜稍佐理气。
培补中气法。适应证:精神疲倦,面色萎黄,懒言音
低,四肢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
常用药:黄苠党参白术炙草茯苳山药扁豆 中气属于脾胃,一般所说中气虚弱证,多指脾胃薄弱而引 起的功能衰退现象。往往先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从而营养 缺乏,面色萎黄;进一步精神疲倦,行动懒怠,言语低微,脉象 濡缓。所以培补中气以脾和胃为基础,常用四君子汤为基本 方。前人在脾胃虚弱证上运用四君子汤极为广泛,大概可分 三类:一类是扩大组织,加强补中的作用,如六神散之加入山 药、扁豆、粳米;一类是结合其他补虚的方剂,形成偶方的组 织,如八珍汤之加入四物汤;另一类是照顾兼证,变作标本并 治的方剂’这类比较复杂,如异功散之加陈皮行气,六味异功 煎之加陈皮、干姜行气止呕,香砂六君子汤之加木香、砂仁、半 夏、陈皮化痰止痛,四兽饮之加半夏、陈皮、草果、乌梅化痰截 疟,七味白术散之加木香、葛根、蕾香化湿热,启脾丸之加山 药、陈皮、莲肉、山楂、泽泻消疳积等。在这些用法中可以看 到,凡是脾虚所产生的病证,都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进行加 减。但是,脾胃虚弱不等于中气虚弱。中气虚弱的特征,表现 为神疲困倦,懒言声低,自觉气短’甚至行动即喘促,这就必须 加入善于补中益气的药物。黄芪为补中气的主药,味甘气温, 气厚于味,治疗中气不振,清阳下陷,有温养生发的功能。常 与党参并用。它的区别是,党参培元气,主要在补中;黄芪补 中气,兼能实表。所以久泻脾虚生化不及等,当以党参为主; 如果形羸气乏,自汗亡血等,则以黄芪为主。同时,黄芪升举 有余,偏于阳分,气虚阳虚宜升宜提者最为合适。有人用补中 益气汤升提,只注意升麻、柴胡而忽略了它的基本力量,是不 够全面的。
⑶补养肺气法。适应证:肺痿,久咳,声低音怯:呼吸
气短等。
常用药:黄芪山药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冬虫夏 草
肺司呼吸而主皮毛,肺气充盛,则呼吸调畅,皮毛致密。 因此,肺气不足的临床表现,多为呼吸气怯,咳嗽声微,皮毛不 固,多汗畏风,在补肺益气的治法中应照顾到固表收敛。另一 方面,肺能输布津液,气弱则津液不行,汗多亦能伤津,故补养 肺气经常照顾肺阴。又因肺脾为母子之脏,益母能使子实,故 补肺亦常结合补脾,称为“培土生金法”。这种从肺脏本身的 气阴及其与内脏的相互关系来治疗,在肺痨病最为明显。至 于与滋肾药同用,多属于兼有阴虚内热的证候,称为“金水相 生法”。
益卫固表法。适应证:表虚多汗,汗出恶风,及容易
感冒等。
常用药:黄芪白术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蜗 肺主卫气,卫气出于下焦。故卫虚皮毛不固,多汗恶风, 轻者从上焦治疗,一般用牡蛎散(牡蛎、麻黄根、浮小麦、黄 芪)加减,以牡贩等固涩止汗治主证,即以黄芪益气固表。重 者汗出不止,称为亡阳,用附子芍药甘草汤治下焦。这里说明 补益卫气,黄芪和附子为主药,芪附汤就是这两药组成的。附 子芍药甘草汤用白芍,由于多汗亦能伤津亡阴,出现小便少, 四肢挛急等证;如果未到伤阴阶段,不须用此。前人对于一般 益气固表大多用黄芪,例如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治表 虚易感风邪,感冒后邪恋不解,用黄芪为君;当归六黄汤(当 归、黄芪、生熟地、黄连、黄柏、黄芩〉治血虚火旺,内热盗汗, 也是以黄芪固表和滋阴泻火同用。我治体弱患者不耐风冷侵 袭,常发关节酸痛,用桂枝汤加黄芪,效果良好,也是在调和营 卫的基础上着重固表。
温补肾气法。适应证:畏寒,四肢不温,腰冷酸痛,
吸气困难,小便频数不禁等。
常用药: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枸杞子巴 戟天
肾中阳气即命门之火。前人认为命门为人生最重要的部 分,命火一熄,则全身功能均停止,故气虚到急救时期,均以附 子补火为主。元气虚结合人参,中气虚结合白术,卫气虚结合 黄芪,就是参附汤、术附汤和芪附汤。但肾与命门有密切关 系,所谓水火之脏。我还认为命门本身就有阴阳二气,故温补 肾阳必须滋补肾阴,常用的桂附八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 肉桂,可以明显地看到在补阴的基础上扶阳了。
2^疏气调气、舒气、理气、利气、行气、名称不同,轻重 不一,总的说来都是疏畅气分,《内经》所谓“疏气令调”。
中医重视气的作用,疏气方法在治疗上也就用得相当广 泛,认为气机畅达,其他方面的障碍均可减轻或消失。所以多 数病证的处方,不论补剂、消剂、下剂,包括化痰、利湿、活血等 方面,均有疏气药配合,这是一个特点。
气分郁滞的原因以七情为多,其次是痰湿等阻滞引起。 故一般所说的疏气,常用于肝胃两经。因肝气易被情志刺激 而郁结或横逆,胃气亦易受痰湿阻滞而发生胸腹胀满等现象。
疏气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能耗气、散气和消耗津 液,对血虚、阴虚以及火旺等证,均当慎用。
疏肝理气法。适应证:胸膈痞闷,两胁、少腹作胀作
痛,嗳气,矢气等。
常用药:郁金香附柴胡青皮橘叶延胡金铃 子玫瑰花
疏肝理气药常用于肝气横逆,以行气、散气为目的,收效 比较迅捷。但这些药物的性味大多辛香而燥,且有耗伤正气 的流弊,使用时必须注意两点:肝脏内寄相火,气逆则相火易 动,
轻者为内热,重者能变肝火冲激,故应斟酌病情,适可而 止。其次,肝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和用有密切关系,肝气 太过能使肝血暗伤,用理气药也须防止伤血,血虚则气更横 逆,有些肝气病往往愈疏气愈加剧,便是为此。处方时可酌加 白芍护阴,参考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和柴胡疏肝 散(柴胡、陈皮、白芍、川弯、香附、枳壳、甘草^等成方。 肝郁证系肝气郁结,气郁亦当疏气。但肝气横逆是气的 作用太过,肝气郁结是气的作用不及,根本上有所不同。虽然 肝郁经久也能化为肝气,但在郁结时候不能与横逆同样治疗。 很明显,肝郁症状为抑郁寡欢,多疑善虑,胸膈不畅,并影响心 脾,闷闷少食,懒于活动,心慌心怯,失眠多梦,不同于肝气为 病,一般治疗多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 草、薄荷、煨姜〉和血舒气及健中调理。又有越鞠丸(香附、苍 术、山梔、川穹、神曲〕为解郁的著名方剂,认为气郁则湿郁, 湿郁则热郁,热郁则痰郁,痰郁则血郁,血郁则食郁,相因而 病,故用香附理气,川芎调血,苍术去湿,山梔泄火,神曲消食, 有痰再加贝母。这种五郁相因的治法,应当理解其用意,不必 固执其成方。尤其是逍遥散治血虚之郁,越鞠丸治气实之郁, 必须分别清楚。
和胃理气法。适应证:脘腹胀满痞痛,嗳噫吞酸等
证。
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壳砂仁蔻仁木香 乌药厚朴佛手藿香
胃气以和降为贵,逆则消化传导失职,引起脘腹胀满作痛 等一系列症状。从原因来说,与七情刺激和受寒及痰湿内阻 有直接关系;从内脏的影响来说,与肝胆和大小肠的关系最 密。因此,和胃理气的药最多,必须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 一般以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即二陈汤加枳实、竹煎,有理气和 中及怯疲化湿作用,湿重者可加厚朴,胀痛剧烈者加木香、乌 药,此外
还有香附、神曲、大腹皮、槟榔、枳壳等,均可随证采 用。中医治病,经常从一个脏腑联系到其他脏腑,特别是治疗 气分病,在理气方面联系更广,还考虑到其他原因和发展的后 果,因而他的处方有主有次,并不是单纯的理气了。
3^降气降气,是梗上逆之气得以平顺,所以又称平气、 顺气。
多用于肝气上逆,胸脘胀闷欲绝’胃气上逆,呃逆不止, 及冲气上逆和痰浊上壅,肺气不降等证。
降气’宜于实证,不宜于虚证;宜于暂用,不宜于常用。
降气宽胸法。适应证:气逆胸膈,窒息欲绝,气厥昏
倒等。
常用药:沉香枳实槟榔乌药木香
这方法用于七情气逆,病情比较严重,如胸膈胀闷,气塞 欲绝,更重的可出现厥逆昏仆,称为“气厥”。故用药较峻利, 一般用五磨饮子(木香、枳壳、乌药、槟榔、沉香〉,以下气救急 为目的,体弱的可加人参,即四磨饮(槟榔、沉香、乌药、人参〉 法。凡降气不能离开理气的基础,其他理气药如郁金、香附之 类,仍可采用。
气逆证由于气机阻滞,极易兼见痰浊结聚,或阳气郁遏, 呈现虚冷心腹绞痛症状,因而降气又和消痰温中等结合,如七 气汤(厚朴、半夏、紫苏、茯苓、姜、枣〉、四七汤〈肉桂、人参、半 夏,甘草、生姜〉用半夏、茯苓、肉桂之类,但目的在于降气,不 同于痰喘治法。假如痰壅满闷,呼吸喘促,不能平卧,主因在 于痰,痰不消则气不降,多用苏子降气汤(苏子、前胡、半夏、 厚朴、橘红、沉香、当归、甘草〉加减,称为“降气化痰法”。
必须补充,降气宽胸以下行为顺,如由肾虚不能固摄’气 逆喘促,伴见头汗,尿频,脉象浮数无力,当用七味都气丸〈熟 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人参蛤蚧散
(人 参、蛤蚧尾〉等,从下元滋补收敛,称为“纳气”法,不仅治法完 全不同,而且禁用降气。
降气止呃法。适应证:胃气上逆,作呃不止。 常用药:丁香柿蒂刀豆子生姜陈皮厚朴 呃逆连声不止,以胃寒为多,一般采取丁香柿蒂汤,用丁 香温胃,柿蒂苦涩降气。此证最易损伤中气,久病及年老患者 须防胃气垂败,可加人参、生姜。此外,寒重的可用吴萸,干 姜,痰湿重的厚朴、半夏亦为常用,主婁还是从原因治疗。
噫气频作,常觉胸膈痞结,亦属胃气上逆,宜用代赭旋复 汤,以旋覆、代赭镇逆,生姜、半夏辛散,人参、草,枣甘缓。因 由胃气弱而不能和降,故必须镇逆、辛散、甘缓三者相结合,单 用降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平降冲气法。适应证:脐下动气筑筑,气冲咽喉不
得息,胸膈窒塞,心慌汗出,筋脉拘急等。
常用药:熟地当归白芍菟丝子枸杞子紫石英
沉香
冲气指冲脉之气上逆,其见证为脐下跳动,自觉有气上 升,胸膈窒塞,甚则难于出声,手臂麻木作痉挛状。引起冲气 上逆的原因,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故也能出现心悸,汗出,头 眩,筋惕肉哨等症,因而前人根据症状分类,有冲气犯心、犯 肝、犯肾的说法。我认为主要由于血亏而下焦虚寒。因冲脉 为血海,上灌诸阳,下渗诸阴,血海空虚,即气逆上僭。故在妇 科为多见’治疗禁忌汗下’宜在温养血脉的基础上,稍人沉香 降气。沉香温而不燥,能直达肾经,效果最好。不可因为病见 于上,用一般的降气药。
与冲气证类似者为奔豚证,奔豚有两种:一种是肾脏寒水 之气上逆,胳下跳动,有气从小腹上至心’心择不宁,用桂枝加 桂汤或等桂甘枣汤。另一种是肝脏气火上逆,症状较为危急, 气
从少腹上冲咽喉,使人窒塞欲死,治宜泄肝降气’用奔豚汤 (当归、川芎、半夏、葛根、李根皮、芍药、生姜、甘草〉加减。正 因为奔豚证也由于气逆,所以《金匮要略》称为“奔豚气”,气 字极有意思。
4^升气升气法常用于中气下陷,故多在补中的基础上 加人
升提药’很少单独使用。
升提法有时作为升胃中清气之用,有时也与降气药同用, 用来升降气机,实际上是调气的一法。
升气既有升提的作用’不宜于虚火和实火上逆证候,用之 更助火势上炎。
升提中气法。适应证:懒怠少气,大便溏泄不止,及
妇科崩漏,白带不断等。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草升麻柴胡陈皮 这是补中益气汤法。补中益气汤本来不是用来升提的, 据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所说,主要是治饮食劳倦。因饮食 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加上喜怒忧恐,劳役过度,损耗元 气,故以补中和益气为主。方内用升麻、柴胡的意义是,二药 苦平味薄,阴中之阳,能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上升,补卫气散 解而实其表,又能缓带脉的缩急。所以升提中气必须以补脾 胃为基础,用补中益气汤而加重升麻用量,可以达到升提目 的。如若只认为升麻、柴胡有升提作用,会失本意。
凡升性的药多兼散,故又有“升散”法,如升麻葛根汤〔升 麻、葛根、芍药、甘草〉的升散阳明,因偏重在表证,即偏重在 散外邪,治伤寒中风发热口渴,头痛身疼及发斑欲出不出等 证。其他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黄芩、白芍、 桔梗、石膏、甘草〉、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麻、前胡、黄芩、葛 根、桑皮、荆芥、赤芍、石膏、豆豉、生姜〉等,与此同类。这些 多与发散退热药同用,不与补益中气药同用,所以升气和升散 有根本上的区别。也可体会到升提的药物有
柴胡、升麻、葛 根、桔梗数种,实际上均是表散解热药,因有上升的性能,利用 它来协助升提,这是配伍的一种方法。
〈2〕升降气机法。适应证:邪郁上焦,咳痰不利,胸膈痛 闷等。
常用药:桔梗枳壳柴胡前胡 桔梗与枳壳,柴胡与前胡,药性一升一降,杏苏散〈紫苏、 杏仁、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和败毒散(羌 活、独活、川芎、薄荷、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姜) 等方内均曾同用。凡外感咳嗽多日不已,咳嗽不爽,胸闷隐 痛,用这升降法来调畅上焦气机,胜于一般的顺气止咳。推而 广之,如金沸草散〔金沸草、麻黄、荆芥、前胡、半夏、赤芍、甘 草)治咳嗽多痰之证,麻黄和金沸草宣肺下气同用,亦有升降 意义。
此外,泻利证常用升清降浊法,如以葛根升胃中清气,又 以枳实降肠中浊邪,都属于升降的范围,而目的各不相同。
(二)血病治法 血分病的治疗大法,分为:补、行、止三类。血虚则补,血 瘀则行,血出则止。
1.补血心主血,肝藏血,补血方法以心、肝两经为主。 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故补心多兼补肝,补肝又兼滋 补肾阴,所谓虚则补其母。
气为阳,血为阴,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证在严重的 情况下,补血方内亦常用补气药。
补血药多滋腻,脾胃薄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呆、大 便不实者慎用。一般补血方内常用健冑和中之品,便是防止 影响消化。
补血药内有偏于辛温的,在血虚内热或有肝阳等证者当
。
(^)滋肝养血法。适应证:消瘦,目眩,面色不华,不耐
烦劳等一般血虚证。
常用药:当归白芍阿胶首乌潼沙苑菟丝子 龙眼肉
养血通剂为四物汤。四物汤内地、芍、芎、归的配合,前人 譬作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气候,认为不仅在加减上,而且用量 的轻重上,均能改变其性质。例如单用或重用地、芍,便是偏 于滋阴;单用或重用芎、归,便是偏于活血。因此一般用作养 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川芎又次之;在不用熟 地的时候,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这是用四物汤平补 血虚的大法。但在一般补血方内均以归、芍为主,结合首乌、 阿胶、潼沙苑等一类药物。
在这基础上,加人牡蛎、菊花、钩藤、天麻的清镇,便为 “养血潜阳法”,治血虚肝阳上扰,头眩眼花,两太阳偏痛;严 重的再加入生地、龟版等,为“养血熄风法”。
在这基础上,加麦冬、红枣、枣仁、茯神补心安神,便是
“养血安神法”,适用于心血不足,神不安舍,心悸易惊,失
眠 易醒。
在这基础上,加人熟地、山萸、枸杞子等,便是“滋肾养肝 法”,为养血的进一步治法。用这治法时,有因肝虚而肾阴亦 不足,有肾本不虚,因肝虚久不复元而借助于母气,总之以养 肝为主,滋肾为辅,目的必须明确。
益气补血法。适应证:严重血虚,及血虚气分亦虚
的证候。
常用药:黄芪当归白芍党参熟地阿胶 ’ 益气补血是在补血剂内加人益气药,所谓有形之血生于 无形之气,亦即阳生阴长的意义。其目的仍在补血,不同于气 血双补。著名方剂如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黄芪用量五倍于 当归,仍称补血。气血双补法如八珍汤,以四君子汤补气,四 物汤补
血,与益气以补血的要求不同,治法的名称亦跟着不 同。总之,治法根据证候,目标明确,用药才有分寸。倘然强 调无阳则阴无以生,及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 固,随便在补血方中加人补气药,是不符合于治疗法则的。
1止血止血法用于出血证,首先应分别出血部位。因 为鼻
出血和大小便出血的内脏和病因不同,血出久不止者又 多与中焦有关。
治出血,不重在止血而重在治其出血的原因。一般以血 得热而妄行,故清血法比较多用。又因气为血之帅,血随气 行,故常用顺气或补气以止血、摄血。
止血方内不能都用止血药,止血药也要分辨其性味及主 治’前者有凉性止血,温性止血,及补血或化疲止血,后者有用 于一般止血和限用于局部出血。
血证初起,禁用大剂凉血止血,防止瘀血内停;挟有紫黑 血块者为已有瘀血,更忌用单纯止血剂。寒凉药久用,并易损 伤脾阳,脾阳伤则愈不能统血归经。
清热止血法。适应证:心、肺、肝、胃有热所引起的
一般吐血、衄血等。
常用药:生地赤芍丹皮黑山梔黄芩黄连银 花炭侧柏叶山茶花藕节茅花茜草仙鹤草
凡外感温邪和内伤志火,均能使血热妄行。这种出血以 吐、衄为多,血色多鲜红’治宜清泄血分之热,勿急急止涩。成 方中治吐舰的清热解毒汤,用生地、赤芍、丹皮清血热为主’再 分别用黄连、山栀、黄芩、连翘、黄柏等清心、肺、肝、胃之热,在 一般出血热证,可以依据它来加减。上面所举的常用药便是 从本方选择,加入了一些常用的止血药。使用止血药必须注 意出血部位,例如:鼻血多用茅花,吐血多用侧柏叶、茜草、藕 节,以及小便血多用蒲黄、小蓟,大便血多用槐花、地榆,妇科 月经过多多用陈棕炭、血余炭等。
清热止血为最常用治法,假如风热证上出现鼻衄、咳血, 症状不严重,不须抓住血证作为重点,只要在桑菊饮〈桑叶、 菊花、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芦根〉、银翘散(连翘、银花、薄 荷、荆芥、豆豉、牛蒡、桔梗、竹叶、芦根、甘草〕等方内加人止 血药照顾。所以研究成方必须留心其加减法,如银翘散指出 “衂者去荆芥、豆豉,加茅根、侧柏炭、黑山栀”,桑菊饮指出 “邪初人营加玄参、犀角,在血分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 玉竹、丹皮”。不难体会,一经加减便是一个止血方了。倘然 从血证治疗,便会束手束足,或者用了一大堆的炭药。
(之)益气止血法。适应证:便血久不止及妇科崩漏等。 常用药:黄芪党参炙草熟地阿胶炮姜炭陈 棕炭煅龙牡血余炭
这里的气指中气,中气主升,有提挈能力。故因气虚而血 出不止,称为脾不统血,补中气来止血,也称“补气摄血法”。 中气属于脾,脾性喜温,补气摄血药多属甘温一类。这种方法 常用于便血经久不止,血色黯黑,及妇科崩漏等证。例如黄土 汤〈灶心土、熟地、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炙甘草)治便血,固 本止崩汤(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炮姜〉治血崩昏晕, 均以甘温补中为主,佐以养血收敛。我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用黄苗建中汤,对出血和防止出血,将生姜改为炮姜,再加阿 胶,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出血证使用益气法,可分两类:一种 是脾胃虚寒,气不摄血,根本由于中气不足,如黄土汤证是;一 种是血出过多,中气大伤,有气血两脱之势,如固本止崩汤证 是。但不论属于哪一类’除血虚外多有气短食少’行动疲乏, 脉象虚细等气虚证。即使用独参汤治大吐血,也必具气促、头 汗、怔忡等虚脱现象。一般出血证不用补气,尤其有内热者 忌用。
平肝止血法。适应证:肝脏气火上逆,吐血、呕血、
赃血等。
常用药:白芍枳壳广郁金青黛丹皮焦山梔 生石决降香
缪仲淳说过,吐血有三诀:一是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 经络,由于气逆上壅;二是宜补肝不宜伐肝,养肝则肝气平而 血有所归;三是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 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之患。我体会虽分三诀, 只是一个平肝法,故这方法在肝病上用得比较多。如果肝病 一见出血,遽予凉止,往往出现胸胁痛;再认为气滞而破气,往 往伤肝而血更不止。
(句清肺止血法。适应证:肺虚内热引起的咳血。
常用药:马兜铃甜杏仁海蛤壳川贝母侧柏叶 藕节仙鹤草旱莲草百合北沙参麦冬
一般见到咳血,均有延成肺痨的顾虑,因而处方侧重于清 补宁络。其实有很多由火气和风热引起的,只要按照清热止 血法治疗。如果经久不愈,出现肺虚症状,始用沙参、麦冬等 清补;虚甚而血不止的,并可加人生地、阿胶、白及之类。前人 对于咳血证极其重视,方剂甚多,但治疗原则是一致的。在这 原则下,或结合补气,或结合滋肾’或结合清肝,就有许多具体 治法和复杂的方剂。
0祛疲止血法。适应证:跌打损伤,内脏出血,瘀血内 停的
胸胁刺痛等。
常用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七郁金丹皮 这方法多用于呕血盈口色紫,及内有瘀血,一方面当止 血,一方面又当祛瘀。但主要在于祛瘀。因为瘀不去则血不 归经,所以伤科有艮多止血药实际上是和血、活血药。这里牵 涉到一个用炭药止血的问题。《本草纲目》上曾说“烧灰诸黑 药皆能止血”,后来有很多止血药均炒成炭,即使不以止血为 目的的药也炒成炭用。我以为有些止血药应当用炭,有些药 炒黑后会
改变其性质或减低作用。前人有十灰散(大小蓟、 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黄、山梔、棕榈、丹皮〉,也有四生 丸〈侧柏叶、荷叶、艾绒、生地〉,不可一概而论。
3^行血行血包括活血祛疲、通经和络。由于血得寒则 凝滞,〒般多用温性药物。又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 常与理气药同用。
内脏癥瘕,经络瘦痛,以及妇科月经闭阻’外科肿疡等证, 虽然原因不一,均与营卫流行不利和气血凝滞有关,活血散疲 在所常用。
无论活血、去瘀,多在和血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一般方剂 并不猛峻;如欲大剂逐瘀,常与攻下法结合。
理气活血法。适应证:脘腹刺痛,妇科痛经和月经 后期等之属于气滞瘀凝者。
常用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香附延胡金铃子
气为血帅,活血多与理气结合,这是行血剂中最常用的治 法。活血中的理气药又以香附为多用,前人尝用一味为末,治 血凝气滞引起的杂证,称为独胜丸。但既以活血为主,应与血 药配伍,如归附汤是。
胁痛久则入络,可于这类药内加入柴胡、青皮,一面作为 引经,一面亦能疏气。叶天士曾用逍遥散去白术加香附治胁 痛,一味药的出入,作用便改变,可谓心灵手敏。
(之)温经活络法。适应证:经络受寒,气血流行不利,四 肢痹痛等。
常用药:当归川芎红花威灵仙桂枝苏木羌 活独活川乌草乌姜黄
四肢痹痛都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然与气血凝涩不利有 密切关系。故一般用辛温祛邪的同时,常佐和血行血之品,以 期达到温经活络的目的。活血用当归、川芎、红花、苏木,祛邪
用桂枝、秦艽、羌独活、川草乌,其他能走四肢经络的如桑枝、 丝瓜络、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伸筋草、千年健等,均在采用 之列。
咳嗽吐血引起胸膺掣痛,惯常在治咳方内加入桃仁、郁 金。因郁金为气中血药,桃仁祛瘀而有润下作用,其目的亦为 和络。
妇科冲任受寒,经阻腹痛,或后期量少色瘀,用延胡索散 (延胡、肉桂、当归、川芎、蒲黄、乳香、没药〉祛寒行血,也叫温 经法,含义不同。同时,妇科月经病用行血法,一般以芎归汤 为主,酌加泽兰、茺蔚子、川牛膝、红花、月季花等。
攻逐血瘀法。适应证:蓄血、癥瘕等属于血块内停
者。
常用药:当归桃仁红花大黄穿山甲赤芍五 灵脂蒲黄王不留行三棱莪术
逐瘀的方剂甚多,并且有相当猛峻的,非必要时不可孟 浪。上面所举的几种逐瘀药,在一般瘀血证上足够应用。我 认为在和血的基础上行血,在行血的基础上逐瘀,这是一个原 则。再从癣阻的原因,或加温药散其寒凝,或加气药疏其郁 结,这是处方的方法。必须指出,前人用逐瘀法比较郑重,王 清任善用逐振,亦以行血为主。如果见到一点瘀血症状,便用 逐瘀来尝试,是不合理的。
(三)湿病治法 湿的治疗,主要分:化、利、逐三个大法。轻者在中焦者用 化,较重者在下焦用利,积而成水则用逐。
1.化湿湿分外湿、内湿。感受雾露或淋雨等,病在于 表者为外湿,属于外感范围。一般所说的湿,多指过啖生冷肥 甘以及脾不运化所引起的内生之湿。也有居处潮湿,或常在 水边生活不讲卫生,发生下肢浮肿等病’虽然病从外来,但已 经浸淫入里,治疗上亦归人内湿范围。
脾恶湿,胃恶燥,故湿证以脾脏为主。但胃虽恶燥,由于 内湿多自饮食不节得来,与胃有直接关系,并且湿证初起,往 往先见胃症状,因而治疗上脾胃并重,认为湿证多属中焦。
湿为阴邪,性最黏滞,用药宜于香燥,可分两种:一为芳香 化湿,能理气舒郁,用于湿阻轻证;一为苦温燥湿,燥性较烈’ 用于湿浊较重证候,总称为化湿。
湿与热邪结合,叫做湿热。由于两者的性质不同,一经结 合以后,如油人面,极难速解。一面清热,面化湿,并依湿和
一
热的孰轻孰重,用药亦或多或少,称为“清化”。
化湿药虽能除湿,亦易耗伤津液,宜适可而止。并且湿性 凝滞,消除较缓,如果香燥过分,往往湿未尽化,津液先伤,反 成僵局。
芳香化湿法。适应证:胸闷,饮食呆减,口淡,泛漾
欲恶,舌苔白腻等。
常用药:藿香佩兰陈皮砂仁壳白蔻壳佛手 川朴花
芳香化湿药比较平淡,临床上经常使用而很难找一成方 为例,可能是前人认为没有记载价值的缘故。我以为不论外 感杂病,经常伴见这些湿证,而且必须照顾,不能视为轻描淡 写。轻浅的湿邪,既不需燥,又不能利,譬如桌上微尘,只要拂 而去之。但微湿不去,能影响气机和消化功能,因气机和消化 功能障碍而更使湿邪停留,所以芳香是化湿的第一步。如果 湿邪较重,出现胸脘痞闷,身体困倦,食呆呕恶,舌苔厚腻,则 宜进一步香燥化湿,用除湿汤加减。燥湿以平胃散为通剂,除 湿汤即平胃散加半夏、茯苓、藿香,常用的化湿剂不能离开这 法则。如兼外湿表邪,可加紫苏、防风、羌活一类,常用的藿香 正气散(蕾香、紫苏、厚朴、白术、白芷、半夏、陈皮、桔梗、大腹 皮、茯苓、甘草〉便是这样组成的。
0苦温燥湿法。适应证:食呆,消化迟钝,嗳噫吞酸, 中脘
痞闷,大便不实,舌苔白滑黏腻等。
常用药:苍术厚朴干姜草果砂仁茯等
芳香化湿和进一步香燥化湿,都用于湿浊停胃,苦温燥湿 则偏在于脾。胃湿和脾湿原是一种,因脾和胃的性质不同,胃 湿多由湿浊暂时郁遏,芳化宣通,郁滞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 弱,不能健运,必须温化’即使也有脾阳暂时被郁’亦宜照顾其 本,加强化湿的能力。且必须明确脾湿多偏于寒,与单纯的湿 有所不同,用药只有与脏气结合,则疗效较速,这是治疗中的 一个关键。所以进一步可用桂枝,加强温通力量,称为“辛温 苦燥法”,如苓姜术桂汤便是。
凡治中焦湿邪较重的,可以结合利尿,一般多用茯苓,亦 可用泽泻、车前。
清化湿热法。适应证:胸闷心烦,口渴不多饮,小便
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滑而数,以及暑湿、湿温证等。
常用药:藿香佩兰蔻仁苡仁黄芩厚朴滑石 通草
湿热证以中焦阳明为主。由于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结合 后出现矛盾症状。一般从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滑石、竹 叶、厚朴、半夏、通草〉加减。吴鞠通曾说:湿温证不像寒邪的 一汗即解,温热的一凉即退,氤氳弥漫,不宜重药,用三仁汤轻 开肺气,气化则湿亦化。他还指出:不可用辛温发表药,用之 则蒸腾上逆,变为神昏;不可用大下,用之则脾气下陷,变为泄 泻;不可用柔润药,用之则锢结不解,愈治愈坏。所以治湿热 证只宜清化,即一边清热,一边化湿。但由于同一病中湿和热 有轻重,或侧重于清’或侧重于化,必须很好掌握。据我个人 经验,能侧重湿邪,使湿邪先去,收效比较迅捷。并有几种 药值得提出:一是黄连,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一药两用;一 是菖蒲,辛香化湿,不同于温燥;一是茵陈,清化湿热,能引 湿
下行而不伤阴。成方中如甘露消毒丹(藿香、蔻仁、茵陈、 黄菩、滑石、连翘、菖蒲、木通、薄荷、射干、川贝〉,亦配合得 相当周密。
治疗湿热还有几个应当注意的证候:一是湿遏热伏’表观 为舌苔厚腻,舌尖舌边红绛,用化湿药不可太香燥,防止助热 烁津,苔变干糙;倘已干糙而笞仍厚腻,色带深黄或焦黄,可在 清化内酌加石斛、瓜蒌,舌润则苔自化。二是湿浊蒙窍’表现 为胸闷,神识似明似昧,或有俨语’系浊邪蒙蔽,不同于温病的 热入心包。《温病条辨》虽然指出用最轻的至宝丹去秽浊,但 不如《温热经纬》用神犀丹(犀角、金汁、生地、菖蒲、紫草、银 花、连翘、黄芩、玄参、豆豉、花粉、板蓝根)为佳,具有清营解 毒,化浊透发的作用,不离清化原则。
利湿利湿是使湿从小便而去,这是内湿的唯一出 路,
所以李东垣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但是利小便 法侧重于湿在下焦,所以应下一转语:“利湿不分三焦,亦非 其治也。”
利湿可分淡渗及通利:淡渗是取淡味渗利,常与化湿结合 不,以利小便为主要目的;通利则着重于下焦,以利小便为主。
利湿太过,亦能伤阴,并使大便困难。
淡渗除湿法。适应证:湿热内蕴,或湿阻肺脾,气机 不宣的证候。
常用药:苡仁通草茯苓赤苓冬瓜皮
淡渗药不以利尿为主要目的,故很少单独处方,常在芳化 剂内加人一二味。且多数用于湿热证。湿热内阻,不能过于 利尿,只宜轻淡微渗,宣通湿邪,例如黄芩滑石汤(黄芩、滑 石、蔻仁、茯苓皮、大腹皮、通草、猪苓〉。
⑶通利小便法。适应证:湿停中下焦,小便短少不利, 大便泄泻等。
常用药:茯苓猪茶泽泻车前子汉防己
单纯的利尿剂,多以四苓散(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为 主。或加肉桂即五苓散,助膀胱气化;或去白术加滑石、阿胶, 即猪苓汤,利湿热。
利尿都在化湿的基础上进行。湿浊中阻,不仅使小便短 少,还能影响大便溏薄,及脘腹痞满等。吴鞠通有五个加减正 气散方,足供用药参考。这五个方剂是:一加减正气散(藿 梗、厚朴、陈皮、杏仁、神曲、麦芽、茯苓、大腹皮、茵陈〉治三焦 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二加减正气散〈藿梗、 大豆卷、厚朴、陈皮、茯苓、防己、通草、苡仁〉治湿郁三焦,脘 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三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陈 皮、杏仁、滑石、茯苓皮)治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 久则酿热;四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草果、陈皮、神曲、山 楂、茯苓〉治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五加减正 气散(蕾梗、苍术、厚朴、陈皮、谷芽、茯苓、大腹皮)治秽湿着 里,脘闷便泄。这里指出了化湿、利湿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也说明了治疗湿证应注意脾胃和三焦的关系。
一般利尿多用于小便黄赤短少。假如小便不通的癃证, 小便点滴涩痛的淋证,便不合适。癃证的治疗,由于肾阳虚而 膀胱气化不及者,用熟地、苁蓉、附子、巴戟、肉桂、山萸等温化 下元;因热结膀胱,气痹不通者,用冬葵子、木通、车前、通天 草、猪苳、枳壳等疏导。癃证水湿内聚’不得排泄’脘腹胀满, 病情极其严重者,前人也有用葱管导尿昀治法,在今天当然要 改进了。淋证多由湿热下注,用瞿麦、篇蓄、木通、萆蘚、海金 沙等,药多偏于苦寒泻火清利。
3^逐水逐水用于水湿蓄积,浮肿,腹满作胀,大小便癃 闭等证。
逐水法大多猛峻,损伤元气,宜于体实证实,用时须郑重。
疏肠逐水法。适应证:水肿水胀,二便癃闭,形气俱
实的证候。
常用药: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牵牛椒目
这里拟举舟车丸(黑丑、大黄、甘遂、大戟、芫花、青皮、橘 红、木香、轻粉〉为例。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枣)已为泻 水猛剂,此则在十枣汤内除去红枣之甘缓’再加泻水行气药, 可谓猛上加猛,这种专以泻水为主的治法,临床上必须慎用。 凡治水湿当利小便。肿势严重,利水不应,才用开泄大肠逐 水,譬如夏禹治水,凿河开渠’所以还有其他逐水的著名方剂 取禹功、浚川、疏凿等命名,顾名思义,可以理解是急于排水的 一种措施,不是常法。费伯雄曾说:“逐水自前阴出者得生, 自后阴出者必死。”但用逐水剂多从后阴出,也有泻后见好 的,只在虚证用之多不效,实证用之腹满消而复起者亦不治, 主要在于中气的败坏与否。
0健脾逐水法。适应证:肢体浮肿,腹胀,小便少,伴 见中气不足者。
常用药:白术干姜茯苓皮大腹皮槟榔厚朴 木香葫芦瓢
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其特征为大便通利,小便不长,不能 用泻下法。实脾饮(附子、白术、茯苓、甘草、炮姜、厚朴、大腹 皮、木香、豆蔻、木爪、姜、枣)温运中焦为主,佐以行气,导湿 下行,最为合理。并且通过这方剂,可以理解治疗水湿不是单 纯的一个治法,应把多种治法适当地结合起来。
(四)痰病治法 痰病的治法,主要分为:化、消、涤三类。一般均用化,较 重用消,留而不去则用涤。
1.化痰痰证常见于咳嗽,故化痰以肺为主。由于痰的 生
成,间接与脾胃虚弱及湿浊停聚有关,故化痰又常同和胃、 健脾结合。
痰的种类,有风痰、寒痰、热痰、湿痰,有因外邪引起的,也 有属于内因的。因而一般治法有宣化、清化、温化之分。
化痰中往往伴用开肺药,除疏散外邪外兼有促使排痰的 作用。
化痰的禁忌比较少,因为见痰治痰,辨别寒热,均较简单。 问题在于化的含义是逐渐消除,收效比较慢,不宜操之过急; 同时要注意痰的成因和本质,前人所说“见痰休治痰”,便是 指此。
宣肺化痰法。适应证:外感风寒,喉痒咳嗽,痰多薄
白等。
常用药:牛蒡前胡苦桔梗光杏仁象贝母半夏 橘红胖大海蝉衣
外感咳嗽以祛除外邪为主,故宣肺散邪,结合化痰’便是 宣肺化疲法。在外感证上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不外上面所举的 几种。扶邪方面,散风宜辛平,可用防风、荆芥;散寒宜辛温, 可用紫苏、麻黄。我的意见,外感咳嗽并不是重证,处方可以 简化一些,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轻开肺气,又能顺气,所 谓“轻能去实”,疗效良好。只要在这方剂上分辨风寒、风热, 适当加味,就成为辛温、辛凉的治法了。
⑶清化痰热法。适应证:肺有痰热,咳嗽痰黏不爽,口 燥
咽干等。
常用药:桑叶蝉衣光杏仁川贝母胆星橘红 枇杷叶瓜萎皮地枯萝
这些药物在清化痰热中仍有宣散性质,因为一般痰热多 由风温、风热形成,初起治法不离清宣范围。很可能发展为高 热,咳喘胸痛等,可结合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并可加人黄岑、知母和石膏等以清肺泻肺。倘然纯粹属于痰 热恋肺,则只需清肺化痰,百合、海蛤壳、马兜铃、天竺
黄、竹 沥,及王孟英赏用的雪羹汤(海姹、學莽〉,均可采取。
附带说明燥痰的治法。燥是六气之一,亦属于外邪,常见 于夏暑刚退,秋凉初起的时期,所谓秋燥。另一方面,一般热 证耗伤津液,也能出现枯燥现象,所谓燥为火之余气。前人对 此均另立治法。我认为燥与热的性质有共同之点,治疗燥痰 也可在这基础上加减,不必另起炉灶。
燥湿化痰法。适应证:咳嗽,胃呆恶心,舌苔厚腻等 一般痰浊证。
常用药:制茅术厚朴半夏陈皮茯苓苡仁
燥湿用平胃散,化痰用二陈汤,这是通用方。将两方结合 起来称做平陈汤,便是燥湿化痰法。一般化痰药偏重在I市,此 则重在脾胃,因为湿痰的根源在于脾胃运化不及;并且湿性凝 滞,气能行湿,化湿痰不能离开理气,如厚朴、陈皮等燥湿化 痰,均有行气的作用。
二陈汤的成为著名的化痰通治方,主要在于半夏能化湿 痰,配合茯苓除湿,陈皮利气,甘草和中,气顺湿除,痰浊白蠲。 湿重者固然可以配合平胃散,有热者也可配合清热’如清气化 痰丸就用了半夏、茯苓、橘红,加胆星以助半夏化痰,枳实、杏 仁以助橘红平气,再加黄芩、瓜萎清热。温胆汤即二陈汤加竹 茹、枳实,虽然名称温胆,实际上还是化痰和胃为主,胃气和则 少阳之气自然调鬯。
(句温化痰饮法。适应证:痰饮咳嗽,畏寒,气短喘促, 不能平卧等。
常用药:桂枝白木茯苓炙甘草干姜半夏 五味子鹅管石细辛
痰饮是痰证中的一个特殊证候,也叫饮邪、水饮。痰饮的 特征是,一般痰证均由咳嗽引起,惟独痰饮咳嗽是由痰饮引 起。原因是脾阳虚弱,不能化湿,积湿生痰,影响肺气的肃降。 故
治法必须温运和中,从根本着手,《金匮要略》所谓“病痰饮 者,当以温药和之”。
上面所说的燥湿化痰亦偏于温,但与温化痰饮的性质有 根本上不同。湿疲系暂时的,湿化痰除便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而痰饮乃由于脾阳衰弱形成的慢性病,须从健脾扶阳来制止 痰浊的产生,不是暂时化痰所能解决。
1.消痰痰浊内恋,不能化除,则用消法。化是着重在 痰浊
的原因,使其自然消失;消是强迫使其排除。因此消痰法 含有克伐的意思,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的患者亦宜谨慎。 痰浊凝滞经络,如瘰疬等,亦用消法’因其症状坚硬有形, 也叫软坚法。
哮喘证喉中拽锯有声,亦以消痰为主,使痰降则气自顺, 与顺气化疲又有不同。
消痰平喘法。适应证:痰浊阻肺,咳嗽气喘,呼吸有
声等。
常用药: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射干厚朴猪牙皂 痰浊内阻,妨碍呼吸,气逆喘促,甚至不能平卧,多用消痰 以期缓解。一般用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莱菔子、苏子〉,三子 除消痰外均有下气作用,亦可与导痰汤之类结合。消痰是一 种治标方法,多用于化痰无效和痰浊上壅的时候,也有用猴枣 粉急救者。
哮喘证发作时,痰堵咽喉,声如拽锯或作水鸡声,严重的 喘息抬肩,目脱汗出。多为实证,并且多由寒邪引发,热证较 少。重者用冷哮丸(白矾、猪牙皂、半夏、胆星、麻黄、紫菀、细 辛、川椒〉,轻者用清金丹(猪牙皂、莱菔子〉。此证极为顽固, 不同于一般的痰喘,也不可与其他气喘含混。治疗上虽然以 消痰为主,应当结合治本,并适当地佐以宣肺或泻肺。
消痰软坚法。适应证:痰核、瘰疬等。
常用药:象贝母僵蚕海藻昆布山慈姑半夏 夏枯草
痰核和瘰疬等多由肝胆逆气与痰浊郁结而成,故消散中 应佐疏气。又因其多生于肝胆经部位,往往伴见郁热,常用柴 胡、夏枯草,取其具有解郁和引经作用。至于破溃后或兼见潮 热、咳嗽、妇女经闭等虚劳现象,当全面考虑,不能专与消法。
3^涤痰涤是荡涤,有攻逐意义。顽痰、痰饮停聚,化之 不去,
消之亦不去,始用此法。
用荡涤法后,黏痰多从大便而出,药峻的能使泄泻不禁, 故非体实者尤其中气虚弱及孕妇,不可轻用。
荡涤痰涎法。适应证:痰饮黏涎壅塞,呼吸不利,或
停留胸胁作痛,及癫狂证等。
常用药:礞石滚痰丸控涎丹
涤痰药多峻利,临床上常用成药,如朦石滚痰丸(青礞 石、沉香、大黄、黄;〉、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等。控涎 丹攻逐水饮黏涎,礞石滚痰丸荡涤痰火,用量均应适当掌握。 比较和缓的为竹沥滚痰丸〔青礞石、半夏、橘红、甘草、竹沥、 姜汁)。但礞石辛寒而燥,前人曾用此一味治小儿急慢惊风, 痰黏壅塞,称为夺命丹,可见其攻逐的力量了。用汤剂荡痰相 同于逐水法,轻者如葶苈大率湾肺汤,重者如十枣汤。
搜逐风痰法。适应证:中风昏愦,痰涎上壅等。
常用药:生南星川乌生附子木香
中风证多猝然昏愦,痰涎上壅咽喉,极为危急,常用三生 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人参〉法,以南星散风除 痰,川乌、附子温经逐风寒,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行速;佐木香 行其逆气;又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加人参扶正。这是一 种急救法。苏醒后口眼歪斜,半身瘫痪等后遗证,用牵正散 (白僵蚕、白附子、全蝎〉、大秦艽汤(秦艽、羌独活、防风、
白 芷、细辛、生地、黄芩、石膏、川弯、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 草〉以及大、小活络丹,广义的说,均是搜风逐痰以和经络。
附带谈一谈涌吐痰涎法。涌吐和荡涤恰恰相反,但目的 同为迅速排痰,如中风用稀涎散(皂角、白矾〉,先使吐出黏 涎,以便进药。这里说明了痰浊壅阻,不论用涤用吐,都是急 则治标,不在急救阶段内必须慎用。
小结 中医治疗气、血、湿、痰的方法,简单的介绍如上。我认为 治疗任何一种病证,必须通过辨证施治,同时也要掌握比较全 面的治法。学习了中医的西医同志们,在临床上用中、西医两 套诊断,并以中药为主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往往 对一种病证想用一个药方收效,或者只会用一个药方,不见效 时就应付困难,甚至怀疑中药疗效不合理想,我以为这也是学 习过程中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 进一步熟练辨证施治的法则,及更多地熟悉每一病证的治疗 方法和应用方药。比如说,我在最后介绍的痰病治法,包括了 不少病证和不同治法,假使只掌握了 一个二陈汤,认为中医的 化疲剂就是二陈汤加减,显然不够,也肯定不能收到满意的效 果。当然,我所谈的也不够全面,只能作为举例来说明。希望 通过这例子来提高认识,并在这基础上加以补充,可能对临床 有帮助。请大家考虑和指正。
0960年4月,对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病房学习 中医的西医大夫的讲稿)
四、种种退热治法
这次有机会到西安,能和同志们相叙一堂,商讨学术,感 到荣幸。现在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情,就内科常用的种种退热 治法谈谈我个人的体会。谈得不够深透或有错误的地方,请 补充指正。
有人说中医擅长治慢性病,不会治急性病,少数中医同志 也有认为用中药治疗急性病效果比较慢。这里所说的急性 病,一般指发热证,因为发热证以急性病为多见。此风一长, 近年来中医治疗的大多是年深月久的慢性病,即使慢性病上 出现发热,也往往不用中药。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看法,也是 中医的绝大损失,必须把这风气扭转过来。事实证明,中医不 但能治慢性病,而且向来擅长治疗急性病。过去所有伤寒专 家、温病专家等’都是以治疗发热著名。目前有很多所谓原因 不明的发热患者,包括新病和久病,经过中医辨证施治,也多 数收到明显效果。为此,我们在医疗上必须重视中医退热治 法,不能自暴自弃,特别是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要负起继 承和发扬的责任,进一步加以研究。
退热的治法甚多,先谈十四种。
(一)发汗退热法
发汗退热适用于外感发热,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因外邪 发热病在于表,称为表热,用发汗来疏散表热,也有叫做“疏 表法”或“解表法”。外邪的种类不一,性质不同,发汗仅是一 个基本法则,具体应用上必须诊断是哪一种外邪,然后选用哪 一类方剂。一般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就是把有发汗
作用的辛味药物里兼具温性或凉性的药物,取其发汗中有祛 寒或清热的功效。故前者用于感受风寒,后者用于感受风温, 两者包括伤风感冒及伤寒、温病初期证候。风寒和风温的鉴 别诊断是:风寒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肌肉关节疼痛, 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而数;风温为发热,恶风,自汗出,头胀,口 干,舌苔薄黄,脉象浮滑而数或两寸独大。并因表证与肺脏有 密切关系,故不论风寒或风温之邪,均有喉痒、咳嗽和鼻塞流 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但风温不似风寒的严重,且鼻孔常有热 感’咯痰不爽利,或觉咽喉梗痛。
辛温发汗剂如麻黄汤、香苏饮,辛凉发汗剂如银翘散、桑 菊饮。这类方剂里并非单纯用辛温或辛凉性质的发汗药,而 是配合止咳、清头目等药物在内,如辛温用麻黄、紫苏和辛凉 用豆豉、荆芥、薄荷发汗外,还用了杏仁、陈皮、牛蒡、菊花之 类,故汗出以后多数症状随着消失,易于恢复健康。同时也用 了一部分解毒、和胃药,对肠胃没有副作用,不致引起食呆、恶 心等不良反应。
外邪中还有湿邪、暑邪和秋燥之气,也能引起发热,虽然 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用药有所区别,因其同属表热,治疗原 则亦不例外。例如湿邪发热,多因感冒雾露之邪,伴见头胀如 裹,胸闷,一身烦疼,可用神术散;暑邪发热,皮肤如蒸,伴见头 痛头重,倦怠,烦渴,可用加味香薷饮;秋燥发热,热势不甚,伴 见鼻干,干咳,口唇枯燥脱皮,可用桑杏汤,均不离开辛温和辛 凉两大法。此外,温热性质的外邪变化最多,还能引起多种伴 有发热的病证,如痄腮的耳前后漫肿疼痛,乳蛾的咽喉红肿, 咽饮梗痛,赤眼的目红,迎风流泪,牙痈的牙断肿痛化脓等,都 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治疗时由于发病的部位和症状之特殊, 住辛凉解表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了柴胡葛根汤、甘橘射干汤、洗 汗散和泻黄散等。于此可见,掌握发汗退热的原则,再根据具 体病情灵活运用,是一个重要问题。假如见到感冒,不
分风寒 和风热,选择方剂也不分辛温和辛凉,或者把某些成药当作特
效药,显然是不对的。
凡是外邪引起的发热表证,初起均有恶寒,即使热势甚 炽,仍然怕见风寒,不欲揭去衣被。此时以发汗为主,不可见 热就清热。如果清凉抑遏,反使表邪不易透达而传里。故 《内经》上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但是必须注意,发汗也 能损伤津液,并且过分发汗能使汗出不止,造成亡阳等不良后 果。所以一方面应掌握适当剂量,一方面须考虑患者的体质。 《医学心悟》论汗法,提出了当汗不汗,不当汗而汗’当汗不可 汗,以及汗不得法等,说得相当具体。
(二)调和营卫退热法 调和营卫是《伤寒论》治疗伤风发热的一种方法。《难 经》上说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 营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卫分受了风邪,引起发热,鼻塞, 自汗出,形成卫强营弱的现象。在这情况下,必须把发病的主 因风邪祛除,才能营卫和谐,所以调和营卫的目的实际上也是 在于解表。只要看它的典型方剂桂枝汤,服药后须喝热稀粥 和盖被安卧,助其出汗,便可理解。不过桂枝汤用桂枝祛风, 又用白芍和血,用生姜发表’即用红枣补中,两两结合,与发汗 剂的专仗发汗退热,显然不同。我意味着调和营卫是增强本 身功能来祛邪外出,宜于体弱邪轻的患者。如果对一般伤风 发热证,放弃发汗而强调调和营卫,也是不惬当的。
正因为桂枝汤的怯风退热不同于一般的发汗剂,所以不 适应于外感无汗的表实证,同时用量也要适当配合。据桂枝 汤原方桂枝和白芍的分量相等,假使桂枝重于白芍或白芍重 于桂枝,便为桂枝加桂汤及桂枝加芍药汤,均能变更其作用。 也因为主要功能在于调和营卫,故经过加味以后如小建中汤 等,并可治疗虚弱证候,这是突出的一点。我对偏向阳气虚 弱,平时畏
冷,疲劳后微有低热的患者,依据“劳者温之”的治 则,常用桂枝汤酌减桂枝用量,加入党参或黄芪或当归之类, 效果良好。
(三)清气退热法 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初步在肺,为身热持续, 不恶寒,进一步到胃,为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均伴口渴引 饮,舌苔薄黄,脉象滑数,特别是邪热人胃,脉转洪大,渴欲冷 饮。这时候不能再用发汗,汗后有阳亢阴竭的危险;也不可早 用养阴,防止阴遏阳伏的病变。在肺用银翅散去豆豉、荆芥加 石膏,在胃用白虎汤,概称清气退热法。这方法主要是采用微 辛甘寒的药物,一方面保持津液,一方面使热邪仍从肌表缓缓 透泄。故白虎汤虽然不是解表剂,服后自然地汗液畅泄,热随 汗解。伤寒和温病过程中,这种证候最为多见,温病书内叙述 尤详。
表邪传里后的发热属于里热,主要用清法,清法中又分甘 寒和苦寒。比如里热出现心烦、错语等症,不是甘寒所能胜 任,便用黄连解毒汤等苦寒剂。甘寒和苦寒的性质、作用不 同:前者能使邪从汗解,后者则使邪从下泄;前者主清肺胃之 热,后者则泻三焦之火;并且甘寒能生津,苦寒反从燥化而伤 液。所以使用时必须分辨,尤其在发热初期,不宜早用芩、连 之类。
(四)通便退热法 伤寒和温病邪传中焦,胃中热盛,势必消耗津液,影响及 肠,大便秘结。此时非但发热不退,而且热势蒸蒸,有增无减, 日晡更剧,严重的出现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而糙,或 生芒剌。治宜下法通便,譬如釜底抽薪,水自不沸,一般均以 大承气汤为主方。但大承气证备具燥、实、坚、满现象,病情极 为危殆,并且体实者才能使用,体弱者亦难接受。因此,后来 对于发热证用通便法,有很大发展。《温病条辨》里引用了
大、小承气和调胃承气汤外,特别订立了增液汤,认为阴分大
虚不能用承气汤的时候,当寓泻于补。同时依据具体病情,指 出了承气汤和增液汤的加减应用,如承气合小陷胸汤、增液承 气汤、护胃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和新加黄龙汤等。他以大黄、 枳实、芒硝、厚朴、生地、玄参、麦冬为基本药,结合黄连、半夏、 瓜蒌、丹皮、知母、当归、牛黄丸,随机应变,给予后人很大启 发。
通便是退热的重要治法之一,在一般发热证上,可以结合 其他治法使用。我在临床上最赏用凉膈散,因其具有清热和 通便双重作用,对一般比较严重的发热兼便秘患者,有相当疗 效。轻浅的表邪传里的发热证,见到大便困难,也应考虑到后 果,先与瓜蒌之类润肠,可以减少热盛伤阴。前人有“伤寒下 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说’这是从寒邪和温邪的性质及伤 寒易于伤阳、温病易于伤阴而言,事实上邪入中焦以后,都能 化热促使便秘,因便秘而热势更盛,即都以通便为主要治法, 正不必焦头烂额,延为上宾也。
成药中有很多有效的通便药,能不能用来退热呢?我认 为可以适当地选用,如脾约麻仁丸本治伤寒便秘。问题在于 发热证用通便法,目的是使通便后退热,所以兼有清热、解毒、 护阴、生津等作用,与一般通便不同。至于热邪挟湿,不需要 而且不宜用柔润助湿’则可选用更衣丸通便。
(五)催吐退热法
发热证心中懊侬,或曾经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聚作痛, 张仲景曾用梔子豉汤催吐。后来此法少用。有人认为此方不 是吐剂;也有将方内生山梔改为焦山栀,根本上变成了辛凉解 表法。我以为催吐虽有发散意义,主要是涌泄胸中邪热痰池 壅结,故不用于一般发热表证。《内经》上说“其在皮者汗而 发之”,又说“其高者因而越之”,指示得很清楚。并且用吐法 往往使患者有不愉快感觉,在体质薄弱的患者,吐后更易引起 汗出、气促等不良反应。但因此而畏用吐法,对有些发热患
谦奋医学讲稿 名家临证医著重刊 者,挟有胸膈痰浊,胃中停滞,本来腽II显欲吐,可以一吐为快, 却用降下之剂,也能逆其性而发生变化。我尝治一患者,发热 五日不解,初起自服银翅解毒片,继增胸闷泛漾,改用汤药,亦 以银翘散为主,加入黄连、枳实等。我诊其脉滑数,舌苔黄腻 板滞,身热不甚高,口不渴,大便秘结。经考虑后,认为痰滞内 阻,复感外邪,遂使浊阴不降,不同于表邪化热人里。既有泛 漾欲吐,可因其势而利导之。愈用清降,更准疏散。即以梔子 豉汤加厚朴、橘红化痰通滞,桔梗、枳壳调畅胸中气机。服头 煎后,觉胃中松动,随即吐出痰涎宿食;再进二煎,得大便,身 热亦退。
(六)和解退热法
发热证中有忽寒忽热,一天内可以数次发作,称为“寒热 往来”。系外邪由表传里,界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经,故《伤寒 论》称为“少阳病”。凡邪在表为恶寒发热,在里为但发热不 恶寒,只有在半表半里为寒热往来,因而辨证上认为少阳病的 特征,同时伴见胸胁痞满,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 证。正因为邪不在表则不宜汗,不在于里则不宜下,便采用了 小柴胡汤的和解法。所说和解,是和其里而解其表,和其里不 使邪再内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的意义,目 的还在祛邪。所以小柴胡汤用柴胡,黄芩清热透邪,又用人 参、甘草和中,佐以半夏、姜、枣止呕而和营卫。这方法不仅用 于外感发热,内伤杂证出现不规则的寒热往来,也能用来加 减。
邪正不并立,不是正气胜邪而病退’便是邪胜正气而病 剧,根本不能协调。故和解退热法主要用于外感内伤错杂的 证候,用调和的方法来解除外邪。比如蕾香正气散治外感风 寒,内伤湿食,呈现寒热、头痛、呕恶、胸膈满闷等证,用藿香疏 散和中、兼治表里为主药,苏、芷、桔梗散寒利膈,帮助发表, 朴、夏、陈、腹化湿行气,帮助疏里,再用苓、术、甘草补益
正气。 这里说明了凡是具有安内之力及攘外之能的,都属于和解的 范围;至于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虽亦不离和法,但作用不同。
(七)表里双解退热法
表热当汗,里热当清当下,这是大法。假如发热时表里证 俱见,或传变后表证未除,又见里证’可以疏表清里或汗下同 用,称做表里双解法。例如三黄石膏汤治表里、上下均热,脉 象洪数,用麻黄、豆豉解表热,石膏、山梔、黄连、黄芩、黄柏清 内部上中下三焦之热。再如上面提到的凉膈散,用薄荷、山 梔、连翘、黄芩疏表清热,又用硝、黄攻下,都是表里双解。比 较复杂的如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治疗寒热,目赤,鼻塞,口苦 口干,咳嗽,咽喉不利’便秘溲赤等证,用麻、防、荆、薄、桔梗宣 肺散风,芩、梔、翘、膏、滑石清里热,硝、黄泻实通便;又因饥饱 劳役,气血怫郁,加人归、芍、芎、术、甘草等调肝健脾。此方用 药较多,牵涉面较广,总的说来也是以祛除表里之邪为目的。 所以双解不同于和解,和解是双方兼顾,重在邪正,双解则着 重在清除表里之邪;虽然防风通圣散亦用了调养气血的药’但 主力仍在散风、清热、通便。附带说明,人参败毒散和参苏饮 均治外感发热’于散风怯湿,宣肺化痰内用人参助正气而鼓邪 外解,也属解表剂,不能看作和解或双解。
一般对于外感发热,依据《伤寒论》分为三个阶段,最初 是太阳经,其次阳明经,再次少阳经,每经均有主证主方。然 在传变过程中往往两经同病,便须同时处理,例如太阳阳明合 病用葛根汤,少阳阳明合病用柴胡升麻汤。这种两经同治,也 可称为双解法。
(八)清化退热法
清化退热法用于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性质根本 不同,但是一经结合,不易分解。发热证中常见的湿温病,治 疗时往往如剥茧抽蕉,去了一层,又来一层。湿温发热的特征 是,身热上午较低,午后增加,两足不温,伴见头痛、自汗、心烦 等热证,及胸闷、恶心、舌腻等湿证,又有口干不欲饮,饮亦不 多,且喜热汤等矛盾现象,严重的出现神昏,亦时明时昧,不同 于纯热证的狂躁不安。因此,治疗湿温必须清热化湿兼颐,并 考虑温邪偏胜或湿邪偏胜,斟酌轻重而用药,同时结合宣透、 舒郁、淡渗、缓泻等方法,来分解病势。常用方如三仁汤,用竹 叶、滑石的清,厚朴、半夏、蔻仁的化,杏仁的宣,通草、苡仁的 利;甘露消毒丹用芩、石、连翘的清,蔻、蕾、菖蒲的化,薄荷的 轻宣,木通、茵陈的清利,再结合川贝、射干化痰利咽。其他如 杏仁滑石散、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等,如果加以分析,均不 离此原则。即使到神昏阶段,用神犀丹而不用紫雪、至宝’也 是取其清热安神之中兼有化浊开窍作用。总之,随时注意到 湿和热两个方面。
湿热证的治疗相当复杂。假使以发热为主证来说,不仅 只从清化考虑,还应结合如何退热。大概湿热证清热不难,化 湿较难;如果不先化湿,很难使热清解。为此,对一般的湿热 证,我主张在清化的治则上侧重化湿,也应结合宣透,用藿朴 夏苓汤为主,参考其他成方。因为本方的主要组成是苦温芳 化,佐以淡渗,分解表里之湿,在这基础上加入清宣之品,使湿 去而热无所依,自然易解。也就是说最忌见热清热,不仅热不 能清,反使湿愈凝滞,造成缠绵的局势。吴鞠通医案有化邪 法,用豆豉、荆芥、青蒿、桔梗、杏仁、郁金、连翘、银花,治身热 面赤,肢微冷,舌苔满布,口反不渴。在芳化清解内重用宣透, 可以取法。
必须重复,湿热证以清化力主,在发热证上不能单靠清 化,尤其初起多挟表邪,应兼宣透疏解。薛生白《湿热病篇》 里指出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 汗解,宜滑石、大豆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荷叶、通草、桔梗 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又说:“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 闷,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香、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 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菖蒲、佩兰、六一散。”充分说明了 清化是一种原因疗法,使用清化来退热,必须结合具体症状。 假如湿去热留,或湿热蕴结肠胃,或化热而伤阴耗血,治法也 当然要变化了。
(九)清营解毒退热法
温邪或温毒或伤寒化热传人营分发热,须用清营解毒。 清营和清气是退热中的两个重要治法,应当清气而早用清营, 反使邪郁不解;应当清营而仍用清气,亦使邪热燔灼滋变。如 何辨别邪入营分?最明显的为舌尖红,渐至舌质倶绛,伴见心 烦、神昏、出血和斑瘆等。常用方如清营汤、清宫汤,主治药如 生地、玄参、麦冬、赤芍、丹皮、丹参,结合黄连、连翘、银花、竹 叶之类。吐血、魁血严重者用犀角地黄汤,神昏谵语者用紫雪 丹、牛黄清心丸等。
发斑发疫亦由热人营分引起,身热不解,肌肤出现红点红 斑,一般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生地、丹皮及化斑汤,严重的 亦用犀角地黄汤。小儿麻疹的病因病机,同样由于时邪侵肺, 传入营分,多用竹叶柳蒡汤加减。必须指出,清营解毒并不专 恃凉血,因为邪人营分大多由气分传人,已经传人营分之后犹 可望其转人气分,如果一派凉血清血,反使愈陷愈深。故化斑 汤即在甘寒清胃剂内加人血分药,竹叶柳蒡汤亦从辛凉解表 剂内加人清泄血热之品。当然,这是指一般而言。倘然热邪 深入营分,甚至动血,只需凉血清血,无需再用清气。
温毒之邪传入营分,发病较速。如大头瘟证,初起发热微 恶风邪,数天后即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面红肿,目不能开。 宜普济消毒饮。方内薄荷、柴胡、牛蒡清泄风热外,用黄
连、黄 芩、连翘、玄参、板蓝根等重点泻火清营解毒。我尝治一患者, 因食不知名的野菜中毒,发热,头面红肿,身上兼现红斑,溲少 便秘,舌苔黄腻质绛,脉大而数,曾用诸药治疗无效。因其类 似温毒,亦用普济消毒饮加炒大黄,两剂后即热退肿消。
(十)舒郁退热法
郁证发热,在原因以七情为主,在内脏以肝胆两经为多。 症状是午后低热,或忽寒忽热,或心情不舒畅即觉浑身轰热, 伴见急躁、恼怒,头胀、耳鸣,睡眠多梦易醒,妇女月经失调等 证。《内经》上说“木郁则达之”,治宜疏畅肝气而散郁热,用 化肝煎加减。因肝病而影响脾胃,兼有食呆、嗳恶、大便不调 等症状者,可用丹梔逍遥散。
郁证不一定发热,但郁证出现发热,大多病史较长,体力 较弱,尤其发热起伏不定,能使气血暗枯,肌肉消瘦,妇女月经 闭阻,形似虚劳,而且亦能成为虚劳。此时既不宜苦寒泻火, 亦不宜滋腻峻补,当用微苦泄热,微辛理气,凉润以滋燥,宣通 以散郁。叶天士医案里曾说:“五志过极皆火,但非六气外 来,芩、连之属不能制伏,固当柔缓以濡之,合乎肝为刚脏,济 之以柔,亦和法也。”因而他对郁热之证,常用生地、天冬、白 芍、阿胶、女贞子、丹皮、郁金、薄荷梗、钩藤、夏枯草、橘红之 类。后来费伯雄有解郁合欢汤,用合欢花、郁金、当归、白芍、 丹参、柴胡、薄荷、山梔、沉香、柏子仁、橘饼,治所欲不遂,郁极 生火,身热而躁,心烦意乱,系偏重于心肝两经。对郁证发热, 均有心得。
(十一丨祛瘀退热法
发热出现狂证而不是热人心包,兼见小腹急结,小便自利 的,《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又妇女患少阳证 寒热往来,适值月经来潮或经行方净,忽然谵语,胁部和脐腹 部疼痛,称为“热人血室”,陶节庵以小柴胡汤加减,用柴胡、
黄芩,半夏、生地、丹皮、桃仁、山楂、甘草。这些伴有疲血的发 热,不是单纯的退热药所能收效,必须结合祛瘀。我尝治数例 新产发热患者,巳经用过多种退热药,神情极疲,又似昏糊,小 腹结痛,诊断为疲血未净,用失笑散加味,随下血块甚多,热退 神清。
我的体会,中医对于气血,在生理上十分重视,在病理上 也极其注意气郁和血瘀,认为能使功能障碍,产生多种疾患, 发热是其中之一。因而在理气和祛瘀的指导下来退热,不仅 属于蓄血一类,凡是气血阻滞如外科肿疡引起的发热,亦惯用 和营消散’不以清热为主治。
(十二丨消导退热法
消导退热法用于肠胃病,因饮食不节引起呕吐或泄泻,同 时身热随起,用保和丸消运食滞,热自低降。又如痢疾发热, 多因肠有积滞,用枳实导滞丸泻下,热亦随解。如果不兼外 邪,均不用清疏退热。
因泻痢引起的发热,一般不以发热为主证,本病清除,热 亦自退。倘然久焊久痢不止,不因外感而续增发热,多数由于 伤阴所致,不仅无须疏散’而且禁用消导,《内经》上说“下利 身热者死”,便是指这类证候。我尝取阿胶连梅汤加减,用阿 胶、黄连、乌梅、白芍、扁豆、葛根、甘草,效果良好。 小儿疳积证,形体日瘦,面色不华,肚腹胀满,最后亦起潮 热。主要由于饮食不慎,损伤肠胃,初起可用消导和中。既有 发热,即宜健运中佐以清热,仿肥儿丸标本兼顾。但小儿疳积 至潮热,多数由于营养不良,故口渴闹饥,常欲引食,手足心灼 热,烦躁不安。我治数例,均用生地、麦冬、石斛、花粉、山药、 玉竹、鳖甲、地骨皮等甘凉滋养,并嘱给予适当食物,切勿过于 禁制,一般在半个月后,热势渐淡,腹胀渐消。这一点,前人虽 曾提到,认为小儿疳证即大人劳证,但说理用药,不够明
确。 因而个别的固执府积的名称,及肚腹膨胀的症状,不敢放弃消 导,促使阴血愈伤,烦热加剧;也有只见肝火偏旺,用黄连、胡 黄连等苦寒泻火,促使肠胃愈伤,膨胀加剧。我认为疳积初起 应当消导,然亦不可克伐太过;如果发现潮热,已入劳损之门, 必须清养。很明显,钱仲阳曾说:“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 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说 明疳积的形成,根本上由于脾胃薄弱,因脾胃薄弱而营养缺 乏,因虚火内动而肌肤灼热,非但不可再消导,也不能用苦寒。 诚然,这不是绝对的,可以在滋养的基础上适当配合,总之不 能以消导和苦寒作为相1积发热的主要治法。
(十三丨截疟退热法
疟疾的发热比较容易诊断,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或三 日一发,均有规律。发作时先有寒战,然后壮热,伴见头痛、口 渴,最后汗出热清,症状亦为明显。一般用常山饮和七宝饮, 疗效很好。但必须分辨,前人关于发热有一定时间而热型和 症状不一致的,均包括在疟疾之内,如先热后寒、寒多热少和 但热不寒称为风疟、寒疟和瘅疟,以及区别六经疟为太阳疟、 阳明疟等。这些大多属于类疟,不是正疟。故一般截疟用常 山、草果、槟榔等药,类疟多按证治疗,有用桂枝汤、白虎汤加 味的。我以为治疗疟疾以达邪为主,同时亦应注意正气的强 弱及不同的兼证。比如以常山饮、七宝饮为主方,正气虚弱者 可以加党参、当归,寒重汗少表实者可以加羌活、防风。另一 方面,疟疾的反复发作,有似寒热往来,故一般亦在和解的原 则上用小柴胡汤加减,如清脾饮、柴朴汤和桂枝黄芩汤’均用 了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等小柴胡汤的药物。但是也要认清 主病是拒疾,据小柴胡汤适当地加减,不能认为小柴胡汤就是 截疟的主方。
疟者虐也,最易损伤气血,特别表现在面色萎黄,四肢软 弱,也有寒热停止,劳动后即复发。一般对因劳复发的称为 “劳
疟”,多由病久致虚,不可再用达邪,宜党参、当归、首乌、 鳖甲、煨姜、红枣等,仿何人饮法补养气血。这里说明了治疗 症疾有主法,有主方,有主药,临床上仍须辨证施治。
(十四丨滋补退热法
用补法退热,上面已经提到一些。单从内伤虚证发热来 说,可分三类,即阴虚、阳虚和血虚。阴虚发热多在下午,自觉 热自肌骨之间蒸发而出,五心烦灼,盗汗’形体消瘦,脉象沉细 而数,常用方如清骨散。这种发热,主要由于肝肾阴虚,因而 肝胆之火偏旺,故清骨散用鳖甲滋阴,地骨皮、知母、黄连除阴 分之热而平于内,柴胡、青蒿清肝胆而散火于表,成为退阴虚 发热的一般法则。此外,如常用于肺劳发热的秦艽扶羸汤’风 劳发热的秦艽鳖甲汤,基本上不离这范围。
阳虚发热多在子午之分,即下半夜和上午为常见,伴有形 寒恶风,神疲懒言,饮食少味,脉大无力等证。治宜甘温退热, 用补中益气汤。凡阳虚恶风最怕门窗隙风,怕冷得暖便减,不 像外感的厚衣拥炉仍然凛寒。如果误予发散,则汗出不止;误 予清凉,则呃逆频作;或误予滋阴,则神疲昏愦,大便溏泄。我 的体会,阳虚证与气虚有密切关系,单纯的阳虚和气虚又不可 能引起发热,因阳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阴虚 发热亦能促使阳气虚弱。所以虚证发热虽可分阴虚和阳虚, 但不能绝对地偏执一个方面治疗。
血虚发热和阴虚发热相似,亦以下午为多,其特征为小有 烦劳即能引起低热,轻者但觉头面轰热,手足心烦热出汗,体 力疲乏异常。治宜调养肝经为主,结合心脾两经,严重的亦当 滋肾,用补肝汤加地骨皮,左归丸、归芍地黄汤等均可加减引 用。 虚证之用退热法,应以发热为主证,辨清不同的原因,分 别标本施治,并不是单纯地阴虚补阴,阳虚补阳,血虚补血。 为了进一步说明临床上具体应用,我认为《医醇剩义》上有几 个自制方,可作参考。和中养胃汤:治饥饱劳役,正气受伤,阳
陷人阴,发热神疲,饮食减少,用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当归、料豆、柴胡、薄荷、陈皮、砂仁、苡仁、姜、枣。雪乳汤:治 血虚脏腑皆燥,火亦随生,毛发衰脱,肌肤枯槁,身热咽干,用 生熟地、天麦冬、玉竹、五味子、当归、白芍、山药、人乳、藕汁。 益气补肺汤,治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咳嗽吐血,用 阿胶、五味子、地骨皮、天麦冬、人参、百合、贝母、茯苓、苡米、 儒米。加味扶桑饮:治肝劳阳气怫逆,阴气亏损,身热胁痛,头 眩耳鸣,筋节弛纵,用熟地、当归、白芍、川弯、木瓜、枣仁、牡 蛎、茯苓、陈皮、甘草、狗脊、续断、桑枝。行健汤:治饮食不调, 行役劳倦,四肢倦怠,食少身热,用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 草、当归、白芍、青蒿、陈皮、砂仁、料豆、木香、姜、枣。来苏汤: 治肾阴久亏,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咳嗽 吐血,用天麦冬、生熟地、南北沙参、赤白芍、沙苑子、杏仁、贝 母、磁石、杜仲、茜草、牛膝、莲子。这些方剂,分别病因病机, 依据成方加减,标本兼顾,对处方用药有一定帮助。
小结
上面提出了十四种退热法,当然不全面的。特别是只限 于内科内服药方面,还有渍形和水浴等外治退热,针灸和推拿 等多种退热方法,均没有谈到。
这十四种退热法,包括了八法里的汗、吐、下、和、清、温、 消、补,八纲里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以及三因、四诊中的 一些重点,说明对发热的辨证施治也要运用一套完整的理法。 使用这些治法时,主要是先辨别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再从 外感和内伤分析其不同原因,从而根据证候的具体情况和患 者个体的特殊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同时,根据发热的发生 和发展使用这些治法,是有联系的,有结合的,尤其在外感发 热有一定的步骤,内伤发热常须多方面照顾。
我曾经和学习中医的西医同志们讨论中医的退热法,他 们认为:中、西医的退热方法各有所长,但中医的方法比较多, 使用同样的方法时,中医方剂的作用也比较全面。例如发汗 退热法,在西医临床应用范围较小,常用于一般的伤风感冒, 对其他高热疾病偶尔用作减轻症状的办法,于病程无多大影 响。而中医的应用范围甚广,不仅能改善症状,并且可以缩短 疗程,不作为一般高热的姑息疗法。还认为:发热的后期患者 多数体力衰弱,中、西医均采取支持疗法,但中医的支持疗法 兼有治本作用,能使维持体力的同时,病理上也得到好转。 这里,不是说中医退热方法尽善尽美,但是不能否认有一 定的疗效及其特点。既然有疗效和特点,就没有理由放弃不 用,而且有责任进一步整理提高。
0958年10月在西安市中医学会的讲稿。曾经写作论 文,
以《中医的种种退热治法》为题,发表于1959年1月《中 华内科医学杂志》,因内容略有出入,故仍录存)
五、温病一得
大家已经学过温病,学得很好。今天分两个部分来谈:是温病的一般治疗规律,二是温病上若干问题的分析。温病 的治疗相当复杂,在临床上必须掌握规律;同时历来存在些不 同意见,必须加以分析。这两个问题,前人没有很好解决,目 前也悬
一
而未决。现在提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可能与书 本上有些出入,这些出人的地方正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以期 提高认识,统一认识。
1-1温病的四个时期
我对于温病的认识,在总的方面分为四项:①病因,感受 时令温邪,属于外感病范畴之一。②分类,由于时令的不同,
因素的夹杂和症状的特异,有春温、暑温、秋温、冬温、风温、湿 温、温毒、温疫等,应以风温为主。③性质,属于热性,其特点 为易于化热,易于伤津伤阴,易于动血。④传变,以上、中、下 三焦和卫、气、营、血为纲,从上焦肺到中焦胃(包括肠)再到 下焦肝肾,依卫、气、营、血的次序传变的为顺传;从肺直传心 包络即由卫人营的为逆传。逆传的证候在顺传里也能出现, 并不是特殊的,所以应以顺传为主。因此,我认为治疗温病应 当抓住风温发病和传变的途径为重点,明白了风温证的治疗 规律,对其他证候的不同情况和处理方法都易理解。
风温证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分为恶风、化热、入营、伤阴四 个时期。这是整个发病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也是四个关键。 温病的变化比较多,一般不外这四个时期;观察病情的发展, 必须掌握这四个关键;治疗的方法和方剂,也都是根据这四个
阶段随机应变。这四个时期,包括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卫气 营血辨证、脏腑辨证和主证、主治、主方。兹列表如下,以便说 明。 分 期 恶风期 化热期 人营期 伤阴期 八纲辨证 表、实、热 里、实,热 里、实、热 里、虚、热1.恶风期发热是外感病的主证,没有一个外感病不发 热,温病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整个病程中都有发热。外感发热三焦辨诎 上焦 上焦、中焦 上焦、中焦 下焦 的特征,初期均有恶风恶寒,所以前人有“有一分恶寒即有一 分表卫气营血辨证 卫 气 营 血 证”的说法,温病同样如此。但温病初起恶寒不严重,大脏腑辨证 肺 肺、涔、肠 忾、心包 肝、肾 多稍稍恶风,并且很快消失。这里必须注意,恶风消失而身热 稽留,主要证候 寒热 发热 伤阴 神昏 咳嗽 痉厥 不发现其他新的变化,还是属于表证;如果恶风消失后 身热增斑疹 便秘 出血 伤津 高,口渴引饮,便有化热传里的倾向。这说明了恶风存 在和恶风消失后有无新的变化,是诊断温病初期传变的关键。 书上说主要治法 解衣 清气滋阴 泻5 牛津 淸营 宜肺 熄风 别,当“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系与伤寒的恶寒发热鉴开窍 化斑 温病开始时期不能固执为准则。临床证明,无论伤寒和 温病,止血 在开始一二日是很难确诊的。比如口渴,凡是发热多数 思饮,伤主要方剂 银翘散 桑菊饮加石膏 清营汤 牛黄丸青蒿鳖甲汤 密,温病初 加寒初期也能见口渴。再如自汗,新邪外袭多数皮毛致桑菊饮 白虎汤 凉紫雪丹 至宝丹减复脉汤 三甲起也不是就有汗出。其他头痛、四肢酸疼和脉象浮 数等,在外膈散 增液化斑汤 银翅散去复脉汤 大定风承气汤 益豆豉, 加生地、 感证几乎都有出现。所以诊断温病初期,需要经过 珠细致观察,主胃汤 丹皮、 大青 犀要是掌握恶风、发热、头痛、咳嗽、自汗、口渴、舌 苔薄白。角地黄汤 脉象浮数等证,也不是都要出现,更不是没有变动 的。假如自汗出后,恶风轻减或消失,身热稽留,咳嗽、口渴加 重,这时候诊断为温病当然更明确了。正因为如此,治疗温病 初期有疏表法,也有宣肺法,即常用的银翅散和桑菊饮。这两 个方剂的治疗原则同样是辛凉解表,因为是外感就要辛散,是 温邪就要清凉。桑菊饮是辛凉轻剂,力量比较轻,侧重在宣 肺;银翅散是辛凉平剂,平指轻重而言,即不太重而比轻剂要 重些,侧重在发汗和清热。这时期可以出现咽痛、鼻赃、小便 黄、大便干燥,首先要认清是表证,同时要防止传为里证。主 要是掌握辛凉的原则,透邪外出,不要急急于清里,能使邪从 外出,便是削弱内
传的趋势。所以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 也,到气才可清气。”如果只看到银翘散的银花、连翘,忽略了 方内的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等大部分辛散宣肺药,显 然是不对的。 1化热期恶风消失,身热增高,口渴引饮,胸膈烦闷, 多汗,为温邪化热的特征。这时期必须分别开始化热和已经 化热传里。开始化热邪仍在肺,可在桑菊饮内加石膏清解。 为什么不用较重的银翘散?因为银翘散内多解表药,证已化 热多汗,不当再散,只须微辛透泄。如果传里人胃,便用白虎 汤清中焦为主,不再用肺经药了。退热必须使邪有出路,白虎 汤仍有使邪从表外泄的作用,故称为辛凉重剂。一般温邪化 热,初期病在气分,治疗原则为清气,清气不等于泻火,忌用黄 连等苦寒之味。
化热人里后有两个证候经常出现。一为热邪由胃到肠, 大便秘结,腹内胀满。因腑气不通,化火上炎,一方面消耗津 液,唇燥舌干,一方面影响神志,烦躁不安,防止燎原之势,应 予攻下法。攻下方剂以承气汤最为典型,但在温病上可考虑 凉膈散表里双解及护胃承气汤的润肠攻下。二为热邪损伤胃 阴,津液消耗,口舌干燥。由于津液不足,热势愈盛,变化更 速,此时必须以生津为急务。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这是治疗温病和防止恶化的关键。这里说明了温病化热期也 有阶段,并且不纯粹是中焦证,也有上焦证;不纯粹是气分热 证,也兼便秘、伤津等证。假如一见化热,便认作阳明腑证,或 者一见口干便用滋阴,一见便秘便用攻下,都是不恰当的。
3~入营期温邪从气人营,为温病中一个重要环节,有 很多严重证候都在这一时期发现,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温病 必须防止人营,已见人营的苗头,必须想法转归气分,叶天士 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何以知其人营?其前驱证为舌 质红绛,苔色渐呈深黄少液,伴见烦躁不安等。如何望其转 气?在清气方内加人丹皮、赤芍等清泄营分热邪,切忌一派滋 阴遏伏,促使愈
陷愈深。假如已经深入营分,便会出现三种证 候:一是神昏,或者合目便俨语,或者时昏时醒,或者完全昏 迷;二是斑疹,皮肤发出红点,或者发出红斑,由胸背到四肢逐 渐增多;三是出血,包括鼻魈、齿衄和吐血等,血色多呈鲜红。 这些证候的出现,能使病情走向恶化,发生剧变,所以一般治 法转人清营,并多取紫雪丹、至宝丹和犀角地黄汤等开窍、止 血急救措施。邪入营分与心包有密切关系,而病邪的根据地 没有完全脱离中焦,并且气分仍然有热。所以清营汤内清营 和清气并重,治疗气血两燔的玉女煎,治疗发斑的化斑汤,都 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减。如果逆传心包的神昏,或由肺热伤 络的咳嗽带血,不通过中焦传变的,自当别论。必须懂得病理 机制的来龙去脉,才不会见到营分病就用凉血滋腻药;同时也 可体会到用紫雪、至宝等急救是一回事,如何处方治本又是一 回事,应当标本密切配合。
伤阴期人营是温邪传入血分,尚是热盛扰乱时期; 伤阴则指精血亏损,为温病最后阶段,病在下焦肝肾。肝藏 血,肾主阴,阴血亏损,余热稽留,或风阳妄动,出现潮热、口 糜、耳聋、齿焦、心悸、眩晕、四肢抽搐痉厥、舌光干绛、脉象细 数微弱等。这时必须养血滋阴为主,佐以潜阳熄风治标,如加 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和大定风珠之类;即使有热,也应青蒿 鳖甲汤从阴分清泄,切忌升散。必须指出,从恶寒期至化热期 至人营期,是一个顺传的次序,但伤阴期不一定都由人营后传 变,如果温邪化热,久留中焦,也能损伤肾阴。若正气未到溃 败,同时兼有实证,脉象沉实有力,尚可考虑急下存阴;倘然脉 虚虚热,必须养阴,误用下法,势必更伤津液而促其死亡。这 也说明了温病至伤阴是正气消亡的时期,阴复则生,阴不复便 死,实为极其严重的关头。
上面四个时期,是我个人根据临床体会提出的,足以概括 温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减然,温病从发生到痊愈,不是都要经
过这四个时期,但可以经过这四个时期。温病的死亡多在伤 阴之后,但也能够发生在别一个时期,要看体质有无特殊情况 和治疗有无耽误。这四个时期的辨证,以上、中、下三焦和卫、 气、营、血为次序,这次序不是一般的分类法,而是根据脏腑和 卫气营血在发病变化过程中生理和病理机能紊乱的客观反 映。因此,上中下三焦不能离开卫气营血的分辨,卫气营血也 不能离开三焦的部位。温邪自上焦而中焦而下焦,越来越深, 自卫分而气分而营分而血分,越来越重,从病邪的发展可以看 到生理的损害。这样,临床上要随时制止其发展,并且要使之 由深转浅,化重为轻,才能减少恶化的机会。叶天士所说: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乃 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扼要地说明了发病的机制,也 指出了治疗的关键。
《温病条辨》里对于温病的辨证施治,总共有二百三十八 法,一百九十八方。这里包括风温、暑温、伏暑、冬温、湿温、温 热、秋燥、温毒、温疟等在内,还牵涉到寒湿和痢疾、黄疽、搏 痛、疝瘕等方面。如果单从风温来说,并不那么复杂。我认为 治疗温病应当以风温为主,尤其要抓住风温的主证、主治和主 方。《温病条辨》所包括的病证不尽属于温病范畴,在风温证 内也有不少是兼证和坏证,必须加以区别。理解了风温的主 证、主治和主方之后,再结合发病的时令和夹杂的因素,尽管 变化错杂,不难迎刃而解。因为只要属于温病范畴之内的,无 论哪一病证都有共同性,能够抓住这共同性,便能摸索出一套 治疗规律。当然也有特殊性的,如湿温证比较突出,治疗比较 复杂。其实也没有脱离温病的一般规律。现在特别提出讨 论。 简单地说,湿温是温邪夹湿的一个证候,治法也就在清温 的基础上加人化湿。叶天士说过“治应清凉,用到十分之六 七,即不可过于寒凉”,便是照顾湿邪。如果湿邪化尽,温邪 未解,可都依温病治疗。我认为湿温初期,大多温邪在表,湿 邪在
里,个别的兼见头胀如裹,关节酸重等表湿症状。治法根 据风湿初起,加人藿香、厚朴等芳香化湿,并不困难。主要是 湿热氤氲,蟠踞中焦。因湿与热的性质不同,一经结合,如油 人面,故症状复杂,变化多端,都在这一时期。从湿温整个病 程来说,也以这个时期为最长。所说症状复杂,特别表现在矛 盾的两方面,比如身热而两足不温,口干而不多饮,有头痛、自 汗、心烦等热的一面,又有胸闷、恶心、便溏等湿的一面。所说 变化多端是:能使俨语、神昏;能使布发白痞;也能使发生黄 疸、呃逆;以及时轻时重,好像剥茧抽蕉。所以湿温在中焦的 治疗原则,不外苦寒清热,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但是斟酌病情 运用,却不简单。叶天士曾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 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在一般温病治法之外,提出了极其 重要的指示。一般以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它的配合, 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蔻仁、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 中,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虽然三焦兼顾,其实 偏重中焦。但总的作用为芳香苦辛,轻泄淡渗,用来应付湿温 变化是不够的。所以《温病条辨^中焦篇》里还提出了半夏 泻心汤、三香汤、茯苓皮汤、橘皮竹茹汤、黄芩滑石汤、薏苡竹 叶散等方剂’使用了三仁汤以外的很多药物,如黄连、黄芩、连 翘、枳实、枳壳、山梔、香豉、豆卷、郁李仁、蒌皮、茯苓、猪苓、腹 皮、藿香,陈皮、茵陈、神曲之类。我认为以三仁汤为主方,再 用这些药物随证加减,也是一个方法。
下面再谈谈湿温证的几个重要证候:
1.发热湿温发热,稽留不清,午后增高,伴见头胀,胸 闷,口干少饮,自汗体倦,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模糊。 治疗必须全面考虑:不能作日晡潮热治,用凉药则湿不化,用 下剂则变泻利;不能作寒热往来治,用和解升散则增加烦闷; 不能作表证治,用发汗则湿热熏蒸,容易神昏;也不能作阴虚 治,用滋腻之剂,则邪更胶结,纠缠不清。合理的治法,应在清
化的基础上佐以宣透。宣透的药以豆卷为最佳,能透发中焦 陈腐之气从表外泄,不同于宣肺发汗;其他藿香、佩兰的芳香 透泄,亦在常用之列。同时应当注意欲速不达,可观察湿与热 孰轻孰重,适当加减,稳步前进。
白痦本证只在湿温出现,可以说是湿温证的特征。 但是湿温能够避免白痞,并不是湿温都要见白痞。主要是汗 出不透,邪无出路,蒸发于皮肤所致。所以有人认为见白痞比 较严重,有人认为是病邪发泄的机会,也有认识到白痞随汗而 出,出一阵能使病情轻一分。但湿温证禁忌发汗,出现白痞之 后不能强迫透发’除了掌握清化退热方法外,没有特殊疗法。 《温病条辨》上只提出薏苡竹叶散,用薏苡、竹叶、滑石、蔻仁、 连翘、茯苓、通草之类。我以为白痞既然是病邪的出路,虽然 不能发汗,也应趁此透达病势;同时白痞的出现毕竟湿热蕴伏 较重,欲使透达必须宣畅内部,不是一般清化所能治。为此, 我曾经制订“氤氳汤”一方,用大豆卷、蕾香、佩兰芳香化湿助 其透泄,青蒿、焦梔皮、连翘、滑石清表里之热,菖蒲、郁金调畅 气机而散内湿,通草淡渗湿热,具有上下内外分消的作用。大 概白痞先见于颈胸部,渐及腹背,再遍四肢,也有不全身发遍 的。大约从出现起,经过三四日至七八日后,身热渐低,不需 再予透发。发出时以晶莹饱绽者为佳,称为“晶瘩”;如果发 至枯燥如虱壳,称力“枯瘩”,说明气阴两虚,非特不可再透, 而且应在清化中加人人参须、沙参、石斛等。白痦病在气分, 不用营分药,即使发时微有俨语,系湿浊蒙蔽心包,亦用菖蒲 辛香为主,不可清营开窍。倘与红疹同见,称为“红白瘆”,可 加丹皮、赤芍、紫草根,亦忌大剂养阴凉血。
神昏湿温神昏多由湿热熏蒸,其特征为神识似明似 昧,
不同于热人心包。一般不用紫雪丹、至宝丹,轻者用甘露 消毒丹,重者用神犀丹。甘露消毒丹用藿香、薄荷、黄芩、滑 石、连翘、射干、豆蔻、菖蒲、川贝、茵陈、木通,神犀丹用犀角、
生地、玄参、板蓝根、银花、黄芩、连翘、天花粉、紫草根、豆豉、 菖蒲、金汁,都在清温中结合芳香化浊,宣透开窍,处处照顾湿 浊。为此,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治疗湿温病无论任何时期,尤 其是在初、中两期,应侧重化湿,湿浊能化,清热较易;相反地 侧重清热,常使缠绵难愈。
4^便溏湿温证大便见溏,次数不多,肛门觉热,气味臭 秽,
亦为湿热的出路。切不可误作下利,给予厚肠止涩,必要时 还可用大腹皮等轻泻。又因内有湿浊,一般不用润肠药,即使 大便秘结,不用麻仁一类’在清化方外另服更衣丸,较为合宜。
5’足冷一般均作阳虚证,在湿温证则为湿阻而阳气不 能外达,湿化则阳自通、足自温。切忌用附、桂。叶天士所说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便是指此。
6丨伤津湿温有湿在内,不应当见伤津现象,但在湿遏 热伏的情况下,往往湿未化除,津液先竭,特别表现在舌苔深 黄厚腻而糙,扪之干燥如沙皮,或多裂纹。这时候必须用石 斛、花粉、芦根等甘寒养胃,佐以佩兰、橘白、滑石等清化,不可 因力舌苔厚腻而强调化湿。这类证候津液回复较易,待舌苔 不糙即宜常法治疗。必须注意,湿温证常因湿阻而津不上承, 时觉舌燥,在睡醒时更甚,舌如短缩,不便言语,但无沙皮、裂 纹等表现,亦不引饮,饮亦不多,仍须清化为主,不必生津。
这些证候,在湿温的治疗上比较突出,书本上没有详细交 代,故说得多了一些。我认为明白了这些治法,对其他湿热证 都可触类旁通。此外,温病中较为特殊的还有温毒,系红肿热 痛的局部证候,还有温疫,系受疫疠之气,互相传染的时疫,大 家都已熟悉,不再重复了。
(二)温病的十二个治法
以上是我想谈的温病治疗规律中关于辨证施治的一部 分。下面接着谈谈具体治法和主要方剂。根据上面所淡温病 的四个
时期和温病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针对这些情况在临床 上具体使用的治法和方剂如下:
1.宣肺法适于风温初起,邪在上焦卫分,病势轻微者。
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连翘、甘草、芦 根。清宣肺气,有解表作用而不以发汗为目的。鼻塞流涕的 可加辛夷、苍耳子,喉痒咳繁痰多的可加蝉衣,牛蒡、象贝。 疏表法病在上焦卫分,外邪较重者。
银翘散^银花、连翘、竹叶、豆豉、薄荷,荆芥,牛蒡,桔 梗、甘草。由发汗和清热两法组成,称为辛凉解表法,与感受 寒邪的辛温解表相对。咳嗽痰多者可加杏仁、象贝,挟湿者可 加厚朴、陈皮。
新加香薷饮^香薷、扁豆花、厚朴、连翘、银花。用于暑 温初起,亦以疏表为目的。因香薷能发汗清暑,故常用于夏季 表证。暑必兼湿,故佐厚朴。它如藿香、佩兰、青蒿等暑令药, 均可酌加。
3~清气法温邪化热,有上焦和中焦之分,仍含辛凉清 透的意思。
减味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冬、甘草。用于肺热 较重,亦可于桑菊饮中加石膏。
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主要在于清胃,滑 石、芦根、瓜蒌皮等均可酌加。
三石汤一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银花、金汁、 通草。微苦辛寒,治暑温蔓延三焦,但偏重肺胃两经。一般温 病热重者亦可采用。
4丨清化法适用于温邪挟湿,偏重中焦,有轻重之别。 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竹叶,通 草。治湿温邪在中焦,亦照顾上下两焦,并可加入豆卷,藿香 芳香透泄。
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蔻仁、茯苓皮、大腹皮、猪苓、 通草。由清热和利湿两法组成,目的在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茯苓皮汤一茯苓皮、猪苓、大腹皮、苡仁、通草、竹叶。 治湿重于热,以淡渗利湿为主。
杏仁石膏汤一杏仁、石膏、半夏、姜汁、枳实、黄柏、山 梔。此辛苦寒法,宣通三焦。
甘露消毒丹一蕾香、菖蒲、薄荷、黄芩、滑石、连翘、川 贝、射干、蔻仁、木通、茵陈。清化中有宣透、渗利作用,并能解 毒。
5^泻下法邪在肠胃,大便闭结。 凉膈散一大黄、玄明粉、甘草、薄荷、连翘、黄芩、竹叶。 挥下和清热两法组成,温病用之胜于单纯攻下。
增液承气汤一生地、玄参、麦冬、大黄、玄明粉。治津液 不足,大便燥结。单用生地、玄参、麦冬为增液汤,治阴虚便 秘’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去实’又能护虚,为温病开 一大法门。
6^生津法邪在中焦,津液耗伤。
益胃汤一一生地、沙参、麦冬、玉竹,冰糖。津液指胃阴, 胃阴伤则温邪更易燎原。此方甘寒滋润,石斛、花粉等均可加 入。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花粉、桑叶、扁豆、甘 草。治秋燥耗伤肺阴,亦治温病肺胃津液不足者。
连梅汤^黄连、乌梅、麦冬、生地、阿胶。此酸甘化阴兼 酸苦泄热法,治津伤消渴,亦清心火而滋肝肾。
五汁饮^梨汁、荸荠汁、藕汁、麦冬汁、芦根汁。甘寒救 液,治肺胃津伤代饮之方。
清营法温邪由气入营,心包受病。
清营汤一犀角、生地、麦冬、玄参、丹参、黄连、竹叶、银 花、连翘。清营热、保心阴为主,因邪人于营,犹可望其转气, 故亦用清气药。
加减玉女煎^生地、玄参、麦冬、石膏、知母。治气血两 燔。
清瘟败毒饮一一犀角、生地、丹皮、赤芍、玄参、石膏、知 母、黄连、黄菩、连翅、山梔、竹叶、梧梗、甘草。治温疫证。
普济消毒饮一玄参、马勃、板蓝根、银花、连翘、黄芩丨黄 连、荆芥、薄荷、牛蒡、桔梗、升麻、柴胡、僵蚕、甘草。治温毒 证。这二方均能清营解毒,本方兼有疏散作用。
8^止血法热人营分,迫血妄行。
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白芍、丹皮。凉血止血,实际 上亦以清营为主,常用止血药如银花炭、侧柏叶、茅花、藕节等 均可酌加。
9’化斑法温邪郁于肌表血分,发出红斑。
化斑汤一犀角、玄参、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发斑属 肌肉,故于清胄的白虎汤内加人清血之味,丹皮、赤芍、大青叶 亦可加人。
加减银翘散^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竹叶、牛蒡、桔 梗、甘草、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红疹属于血络,故在透邪
解肌的基础上清泄营热。
氤氳汤(自制〉一豆卷、藿香、佩兰、焦栀皮、连翘、滑 石、通草、郁金、菖蒲。白痦属于气分,多在湿温证出现,以清 化透泄为主。如与红瘆同见,可加丹皮、赤芍、紫草根等兼清 血络。
开窍法邪犯心包营分,神昏0语。
安宫牛黄丸一牛黄、犀角、麝香、真珠、雄黄、朱砂、冰 片、黄连、黄考山梔、金箔。
紫雪丹^犀角、羚羊角、玄参、滑石、石膏、寒水石、磁 石、木香、沉香、丁香、升麻、甘草、朴硝、硝石、朱砂、麝香。
至宝丹一一犀角、玳瑁、麝香、琥珀、牛黄、朱砂、安息香。 这三种成药,常在神昏时作为急救使用,主要功能都为芳香化 秽:苦寒清热,补心体,通心用。其中牛黄丸最凉,紫雪丹次 之,至宝丹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
神犀丹^犀角、生地、玄参、天花粉、银花、连翘、黄芩、 板蓝根、紫草、菖蒲、豆豉、金汁。清营解毒,兼有透泄作用。 滋阴法邪入下焦,损伤肝肾阴血。
加减复脉汤一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滋 养肝肾。若此时不能转机,能致痉厥死亡。
青蒿鳖甲汤一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能滋阴透 泄热邪。
炫-风法肝肾阴亏,风阳妄动。
三甲复脉汤一复脉汤加牡蛎为一甲复脉汤,再加鳖甲 为二甲复脉汤,再加龟版为三甲复脉汤。风阳均由阴血亏损 引动,故在复脉汤的基础上酌加三甲潜镇。
大定风珠一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牡蛎、 鳖甲、龟版、五味子、鸡子黄。真阴极亏,脉象虚弱,时时欲脱 者用之。亦可加人参、龙骨等益气固涩。
关于温病的主要方剂,大致如上,在具体处方用药上,还 有不少细节。例如《温病条辨》上指出:中焦温病,攻下后二 三日又见可下的证候,如果脉不太沉或沉而无力,止能用增液 汤,不可用承气汤,下焦阴伤而温邪尚盛的,不可用大定风珠、 加减复脉汤;虚多邪少的,不可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有痉厥趋 向的,不能用青蒿鳖甲汤。再如成方的加减,也很活泼。银翘 散是上
焦卫分的疏解方,如果见到发疹,便去豆豉,加生地、丹 皮等清血;白虎汤是中焦气分方,见到发斑,就加犀角、玄参等 凉血解毒;其他加减玉女煎和加减复脉汤等,都是心灵手敏, 十分细致。这里说明了在温病里能够摸索出一套治疗规律, 而这些规律里还有大法和细节,掌握大法固然重要,掌握细节 同样也是重要。
(三)温病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上面系温病的一般治疗规律,提出风温病为纲,用来统驭 其他温病,这是本题的第一部分。下面谈第二部分,即关于温 病上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分析。
1.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温病是一种疾病,温病学也是一 个学派。这学派影响很大,同伤寒派对立起来,前人有过很多 争论,到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我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发展,必 须把这分歧消除,才能使中医的外感病学在临床应用上大大 地提高一步。如何来讨论’主要是从根本上去认识,从实践中 去体会。也就是温病和伤寒分歧的根源何在,在临床上有哪 些不同,有没有共同之点?这些问题能明确,使会正确地对待 学派,从而统一起来。我的看法,伤寒是感受寒邪,温病是感 受温邪,发病的原因先不同;伤寒以六经为纲,由表及里,温病 以三焦为纲,自上而下,辨证的方法又不同;伤寒用温法,开始 辛温,最后回阳,温病用凉法,开始辛凉,最后救阴,治疗的原 则也不同。所有这些不同点,实为临床上分歧的根源,也是造 成长期争论的根本问题。但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伤寒和温 病的原因尽管不同,同样由外邪引起,初期同样是表证,同样 用解表法;表邪不解,同样向里传变,同样化热,同样用清热和 通便法;而且伤寒同样有伤阴,温病同样有伤阳。从两者发病 过程来看,应该承认有区别性,也有共同性。再从辨证来说, 伤寒的六经重在表里传变,也分上下;温病的三焦重在上下传 变,也分表里。中医的基本理论以脏腑为核心,在表里上下方 面均有联系,而且不能离开
经络,所以六经和三焦的辨证主要 是一纵一横。临床证明,六经中的太阳证为上焦病,阳明、少 阳、太阴证为中焦病,少阴、厥阴证为下焦病,内脏的关系也是 一致的,附图示意。进一步看伤寒和温病的处方用药。比如说,伤寒以辛温 解表为主,用麻黄汤,温病以辛凉解表为主,用桑菊饮、银翘 散,当然有分歧。但是伤寒也有麻杏石甘汤的辛凉法,是否有 了麻杏石甘汤就不需要桑菊、银翘,或者有了新的桑菊、银翘 不再需要旧的麻杏石甘呢,我看可以并存。再如伤寒通大便 用承气汤的攻下,脾约麻仁丸的润下,温病也用承气汤,并提 出增液汤的养阴润下和增液与承气结合使用的办法;伤寒对 神昏俨语和伤阴证候只用承气攻下泻热,温病则采用了紫雪 丹、至宝丹开窍清心,适当地配合养阴润下。我看这些都不是 分歧,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因而提高了临床疗 效。温病里引用了很多伤寒方剂,特别在灵活运用方面如复 脉汤的加减。伤寒复脉汤本治心阳不足,心血亦虚,温病里减 去参、桂、姜、枣的扶阳,加人白芍护阴,便成为滋养肝肾的主 方。这种善于运用古方,更足说明温病是在伤寒基础上发展 的。温病书籍以《温病条辨》较为完整,其凡例第一条指出 “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第二条又指出“是书虽为温病 而设,实可羽翼伤寒”,可见温病学者没有和伤寒发生分歧, 将伤寒和温病对立起来是出于一部分人的偏见,完全没有意 义的。诚然,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既经存在,就应当尊重伤寒 学派,也应当尊重温病学派,而且必须清除成见,有责任把他 统一起来,成为完整的中医外感病学,或叫传染病学。
^新感和伏气的问题过去不仅温病和伤寒有争论,在 温病本身也有新感与伏气的争论’我认为这争论的来由与伤 寒仍有密切关系。伏气这一名称,主要是根据《内经》上“冬 伤于寒,春必病温”和“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而来,所以王叔 和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腠,至 春变为温病。”
后来对这学说有很多不同意见’如庞安常和朱 肢认为“冬时感受寒毒之气,伏而不发,至春遇温气而变,即 为温病。”韩只和进一步认为冬令受寒,至春再感时邪而发 病。李东垣、朱丹溪、王海藏等又认为房室劳伤辛苦的人,肾 水不足,不能制春木生发之气,所以发为温病。因而王安道指 出了伏气发病的病理,有郁热随春阳升发和新邪引动在里郁 热两种。他的分析是,有恶风恶寒的为新感弓I动伏气,没有恶 风恶寒的为伏气自内外发。一直到汪石山明确地指出了伏气 和新感的界限,他认为伤于冬令寒邪而病发于春季的为伏气 温病,感受春令温暖之气而即发的为新感温病。至叶天士所 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更具体地指出了新感温 病的病因病机。这是新感和伏气两种学说的大概情况。我认 为从伏气到新感,是前人对于温病认识的逐渐进展,在目前是 否还要新感和伏气并立,是一个问题。主张有伏气的理由,主 要是在临床上确实有伏气的证候。现在就从临床出发来谈谈 我个人的体会。伏气和新感温病都属于热性病,是古今一致 的,不同的地方在于:新感即发,伏气不即发;新感有表证,伏 气没有表证;新感自表传里,伏气自里传表;新感变化慢,伏气 变化迅速。但是临床上能否根据这些来作为确诊呢?我感到 有困难。因为伏气在不即病的期间内没有什么征象,在发病 的初期又往往多有表证,在传变的迅速方面,新感也有很快即 见化热里证的。另一方面,由于伏气的根源来自“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故向来均以春温证为伏气所致,治疗上以清内热 为主,但风温有桑菊坎、银翘散的辛凉解表,春温也有葱豉桔 梗汤的辛凉解表,方名不同而实质相同。至于伏气的部位,前 人认为有伏于肌肤的,有伏于肌骨的,也有认为伏于少阴和三 焦的,因而以为伏气外出的途径有少阳、阳明、少阴以及血分、 阴分之异,但春温里证的治疗又与风温相同’同样根据辨证施 治。这里说明了温病运用三焦和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后,新 感和伏气的区别已经失去现实意义。况且
无沦伏气自发,或 由新感引起,或者引用现代语言说成是潜伏期,总之伏藏一个 季度而又不确定伏藏的部位,是很难说通的。因此我的初步 意见:伏气这名词在目前巳无存在的必要,但是应当承认伏气 学说在历史上推动了温病的发展,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另 一方面,温病属于外感病的范畴,就应该以新感为是,但由于 其他内在因素,可能使新感温邪的发病产生特殊的变化。 《内经》上指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里所说的精是指人 身的精气,精气的虚弱便是发病的内因。《广温热论》指出, 温病有“四损”和“四不足”,四损是大痨、大欲、大病、久病,四 不足是气、血、阴、阳四者有亏。认为四损由于人事,四不足由 于天禀;四损是指暂时的,四不足是指平素的。如果在四损和 四不足的情况下感受温邪,往往因正虚而邪入愈深,邪深人而 传化难出,治法的次序与一般有所不同。王孟英也说过,小儿 过于保养,得温病后容易出现内热。我意味着这些说法都与 伏气的含义有关。临床证明,新感温病的患者,假如内热素 重,或阴分素虚的,化热多速,很早即见里证,相近于所谓伏气 温病。为此,伏气的名词可废,而伏气的含义以及前人治疗伏 气的经验,仍须重视,而且有加以整理总结的必要。
3^温病名称的调整温病的名称极为复杂,除温病本身 有风温、春温、暑温、秋温、冬温、湿温、温疫、温毒、温疟外,还 有伏暑、秋燥等,都列于温病之内。我认为需要调整,也有必 要加以解释,只有正名以后才能适当的进行删并。①春温,温 为春之气,温病的发生多在春季,《内经》上明白指出“先夏至 日为病温”,说明春温是春季的一种时病,但受“冬伤于寒”的 影响,多把它当作伏气温病。②风温,即春令的新感温病,叶 天士所谓“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实际上是正式的春 温。因为过去已将春温认作伏气,故在新感方面不能不另立 风温的名称来区别。③暑温,即夏季的温病。因暑兼湿热,故 暑
之偏于热的为暑温’暑之偏于湿的为湿温,与一般温病略有 不同。④秋温,即秋季的新感温病。⑤冬温,即冬季的新感温 病,常因时气温暖引发。⑥湿温,系温邪挟湿的证候。⑦温 疫,系时疫中属于热性者。⑧温毒,系风温证局部出现红肿热 痛证候,如“大头瘟”、“蛤蟆瘟”等。⑨温疟,指温邪形成的疟 疾。⑩伏暑,指暑温之发于秋季者,实际上即秋温挟湿的证 候。⑨秋燥,指秋季燥热的证候,实与温病无关。假如这样解 释是正确的,那么我的意见,在解决新感与伏气问题后,春温、 风温、暑温、秋温、冬温均可统一起来,湿温、温疫、温毒可以保 存,伏暑、秋燥应属暑病、燥病范围,温拒应属拒疾范围。前人 认识到这些都属外感热性病,但在分类方法上尚有问题。倘 然将伤寒和温病统一起来,再把温病系统化起来,再罗列暑 证、秋燥、疫疠等,便是完整的中医外感病学。关于温病系统 化问题,《重订广温热论》里首先指出“论温热五种辨法”,接 着“论温热本证疗法”、“论温热兼证疗法”和“论温热夹证疗 法”。他所说的本证,即单纯的温邪发病及其传变的证候,兼 证即兼风、兼湿、兼毒,夹证即夹痰水、夹蓄血、夹脾虚肾虚等。 这样写法,既能了解全面,又能分别主次,从学术思想来说,是 比较进步的。
4^病毒问题外感疾病中有很多属于传染性,因此前人 极其重视病毒,有风毒、寒毒、湿毒等名称,在温病里更为突 出。不仅理论上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提出了很多温 毒、热毒和温病阴阳毒的证治,后来刘河间、朱丹溪等将发斑 癒瘆称为温毒发斑和疹毒。不仅方剂里如清瘟败毒饮、普济 消毒饮、甘露消毒丹等明确的指出了病毒,即在常用药物里如 银花、连翘、黄连、黄芩、犀角、玄参之类,都说有解毒的作用。 如果允许这样说,那么在研究温病的时候,对于病毒也是一个 重要的问题。因为假如温病由于某种病毒适应于温暖气候而 滋长发病,便是病毒为主因,温邪为诱因,关系到因果颠倒问 题。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温病都有病毒,正如伤风感冒有因病 毒流行传染,也有因冷热气候突变使人体不能适应引起的。 我的意思是前人认识到外感病中有病毒存在,可是没有确切 的说明,这可能与历史条件有关。今天我们有了条件,值得注 意这问题的深人研究了。
小结
综上所述,第一部分里提出了风温为纲,以温邪挟湿的湿 温和局部疾患温毒等为次,从而指出了 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 治疗法则。第二部分提出了伤寒和温病、新感和伏气以及温 病名称和病毒等问题,以期进一步整理提高。所有这些,都是 我个人的一得之愚,大家已经学习了温病,愿意提作商讨的资 料。 〔1963年2月对北京中医学院高年级的讲稿,其中第一 部分是1957年4月对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班的讲稿,作了 一些补充)
六、论肝病
中医治疗肝病的方法甚多,效果也甚好。我想就个人的 一些心得体会,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将有关肝病的名词、主 证、诊法、治则及常用方、药,分为五个部分,比较全面地谈谈 肝病的治疗’以期更踏实地打好基本功。
(一)关于肝病名词的含义
前人对于肝病有深人的认识,但在名词方面有很多含义 不明,有些本来明确的又为后来所误解。例如生理名词与病 理名词混淆,并有作为病名的。病名也不一致,有依据肝脏病 变的临床表现的,也有依据病因的,依据病变性质的,或者随 着病变的发展而随时改变的。此外,由肝脏病变引起的其他 脏腑病证,或由其他脏腑病证牵涉到肝的症状,也往往称为肝 病,主次模糊’因果颠
倒。我认为在讨论肝病治疗之前,有必 要将这些有关肝病名词的概念了解清楚,才能顺利地运用理 法来指导临床,做好辨证施治。这也是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 言不顺的意思。
1.肝虚病理名词。肝主藏血,一般所说的肝虚多指肝 血不足,在临床上肝虚证也以血虚为多见。主要症状为:眩 晕、消瘦、脉细、舌质淡,及妇女经少、经淡、经闭等。
从整个肝脏生理来说,以血为体,以气力用,血属阴,气属 阳,称为体阴而用阳。故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的,也有 属于气衰而用不强的,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 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正常的肝气和肝阳是使肝脏升 发和条畅的一种能力,故称做“用”。病则气逆阳亢,即一般
所谓“肝气”、“肝阳”证;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 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圣惠方》上 说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 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痛,关节 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滑者, 此皆肝虚之候也。”这里包含肝血和肝气两者俱虚,所以说 “肝虚则生寒”,寒即阳不足的意思。这一点对治疗肝病十分 重要,如果把肝气和肝阳作为病理名词,都从病理方面去研究 而忽视了生理方面的主要作用’并在肝虚证上只重视血虚而 不考虑气虚:显然是不全面的。
在生理和病理上如何来区别“肝气”和“肝阳”及“肝血” 和“肝阴”?我的体会,肝阳、肝阴是以肝气、肝血作为基础。 前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肝脏气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作用,就称 为肝阳和肝阴,类似于肾命水火的区分为肾阳和肾阴。所以 从肝脏的气血来说,血为体,气为用,从整个肝脏来说,气血是 体,阴阳是用。肝阳、肝阴绝对不是在气血以外的一个抽象名 词,也不能与肝气、肝血分离。
1肝气生理和病理名词,亦为病名。目前均作病理名 词和病
名,指肝脏的作用太强及其产生的病证。肝气病的形 成,多因精神上经受刺激,肝脏气机不和,出现横逆现象,进一 步影响到其他内脏。《类证治裁》所谓:“肝木性升散,不受遏 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 食,为飧泄,为癀疝,皆肝气横决也。”它的主要症状,为胸胁 胀满作痛,少腹胀痛,妇女乳房胀痛等。其中尤以作胀为特 征,先因气机胀滞,然后作痛,故肝气病有胀而不痛的,没有痛 而不胀的。它的发病,多从本脏本经部位开始,以两胁及少腹 最为明显,然后循经扩散,上及胸膺’下及前阴等处;再影响脾 胃,出现食呆、嗳噫、
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证,即常说的“木 克土”之候。并因气机
阻滞,使情志怫逆不畅,引起恼怒、急 躁等精神不安现象。
相反地’假如受了精神刺激之后’不出现肝气横逆而出现 肝气郁结现象,虽然同样是气分的病,便不称肝气,而称为 “肝郁” 了。关于肝郁将在下面再说,这里要说明的是,肝郁 不舒可以转化为肝气病,但肝气已经横逆,不可能转变为肝 郁。同时,肝气犯胃克脾可以用木克土来解释,肝郁也能影响 脾胃,系属“木不克土”,不能一例看待。无论肝郁和肝气病, 必须注意到肝脏以气为用的生理方面,只有从生理方面来考 虑调整肝气的功能,才能避免疏气利气耗散太过而造成肝气 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
3^肝火病理名词,亦为病名。凡肝脏功能亢进,出现 热性及
冲逆现象的,概称“肝火”。引起肝火的原因为肝脏蕴 热,或由肝气转化,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故有时称做“气火 偏旺”。由于火性炎上,其症状以头痛昏胀,面热面红,口苦, 目赤,耳鸣等最为常见。冲逆无制,并能影响其他内脏,出现 更多的病证。所以《类证治裁》上说:“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 痛,为狂,为痿,为厥,为痞,为呃噎,为失血,皆肝火冲激也。” 很明显,这些病证,有的是肝火直接产生的,有的是其他内脏 受肝火影响形成的,虽然病因同是肝火,病位并不相同。
肝火来势急骤,在临床表现都为实证,因而一般治法采取 苦寒直折。但另一方面,火能伤阴,营血、津液受其消烁,往往 伴见咽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等。故从肝火的本质和发展来 看,也须注意到阴虚的一面,前人泻肝方剂里经常佐入生地、 白芍一类,便是为此。
1肝热病理名词。“肝热”和“肝火”的性质相同,但 在临床
上,肝热多指烦闷,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无冲 激上逆现象。因此我的体会,静则为热,动则为火,肝热与肝 火的意义不同,在程度上也有差别。引起肝热的原因,有外感 温邪传变两7如《内经》上说:“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 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有因 外邪伤肝和气郁化热的,当其化热内伏,或有化火倾向而没有 冲逆的时候,称为“郁热”,或称“郁火”。也有因肝主藏血,血 虚生内热,其
特征为午后潮热,手足心灼热汗出。凡肝脏郁 热,亦易暗耗营血,所以经久不愈,能变虚证。这种因郁热转 变的虚热,和血虚而产生的虚热,由于病机不一样,治法有所 出人。
肝阳生理和病理名词,亦为病名。目前均作病理名 词和病名,很少考虑生理方面。其实肝阳这一名称是从生理 来的,如前所说,肝脏的功能有阴和阳两种表现,在临床上遇 到阳的作用有浮动现象’便称做“肝阳”证。引起肝阳浮动的 原因,一为肝热而阳升于上,一为血虚而阳不潜藏。它的主要 症状,为头晕微痛,目眩畏光,恶烦喜静,并易惹动胃不和降, 泛潇呕恶。但是,肝热引起的肝阳可兼血虚,血虚引起的肝阳 亦多见内热,两者不能绝对分开。所以分别来说,前者偏于 实,后者属于虚;总的来说,肝阳的性质近于热,基本上是一个 虚证。必须说明,前面说过肝阳虚则表现为胆怯、头痛麻木、 四末不温等现象,这里又说性质近于热,是不是有矛盾呢?不 是,肝阳证是指血虚和内热而阳升,肝阳的本身并不虚,如果 肝阳本身虚而发病,它的性质显然不同。所以肝阳证用清滋 柔镇,使其潜降;肝阳本身虚的,必须温养以助其生发的能力。 《临证指南医案》上指出:“凡肝阳有余,必须介类以潜之,柔 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佐咸降,务清其营络之热,则升者伏 矣。”这种治法,完全符合于肝阳的病理,也说明了它的本质。
6^肝风病理名词,亦为病名。肝为风木之脏,血虚则 生燥生
风,称为“肝风”;因其不同于外来之风,亦称“内风”。 风性动摇,它的主要症状多指眩晕欲仆,耳鸣,肢麻,抽搐,亦 常引起呕恶、心悸等症。故《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类证治裁》也说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为眩,为晕, 为舌麻,为耳鸣,为痉,为痹,为类中,皆肝风震动也。”又说: “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则巅痛,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寤 烦。”临床上概称为肝风证。 ’
“肝风”和“肝阳”是两个证候,习惯上又以肝风都由肝阳 所化,所谓“肝阳化风”,又叫“厥阳化风”,因而常把“风”
和 “阳”结合起来。我认为肝阳是血虚内热而阳浮的一种证候; 肝风是纯粹一种虚象,不仅肝血虚而且肾阴亦虚,由于阴血极 虚而不能濡养空窍和肢体,故出现震动不定现象。虽然与肝 阳有共同之处,实际上大有区别。临床证明,肝阳轻者用清热 潜镇,重者佐以养肝;肝风则必须填补肝肾,滋液养阴,虽然也 有镇静的治法,用药亦不同于肝阳。为此,我意味着一般所说 的风阳,系指肝阳的严重证候,真正的肝风,不能与肝阳混为 一谈,主要是无阳可潜,亦无风可熄。
1.肝寒病理名词。引起肝寒有两个原因:一为直中寒 邪,使
肝脏气血凝滞,表现为四肢厥冷,腹痛,指甲青紫,脉象 细弦或沉细欲绝,病来急骤。一为肝脏本身阳虚,功能衰弱, 表现为懈怠不耐劳,忧郁胆怯,四末不温,脉象沉细而迟,多由 逐渐形成。这里所说肝脏本身阳虚,即生理方面的肝阳不足, 所以呈现功能衰弱,属于虚寒。治疗虚寒,应在补“体”之中 加人温养,不同于受寒的专用辛温通阳。这是治疗的原则,其 他内脏都是如此。上面已经反复提出生理上肝阳的重要性, 如果把肝阳虚和肝受寒相混,会影响治疗效果。
8^肝郁病理名词,亦为病名。指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 畅。一
般以气郁为先导,先由情志郁结,引起气郁,影响血行 障碍,成为血郁。在气表现为闷闷不乐,意志消沉,胸胁苦满, 饮食呆钝;在血则增胁痛如刺,肌肉消瘦,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肝气郁结与一般肝气证恰恰相反,肝气证是作用太强’疏泄太 过,故其性横逆;肝气郁结是作用不及,疏泄无能,故其性消 沉。同时,肝气证能犯胃克脾,出现消化不良等证,乃属木旺 克土;肝气郁结也能影响中焦,出现痞满等脾胃症状,则系木 不疏土。所以肝气和肝郁同样是肝脏的气分病,同样应用理 气、调气方法,由于性质的不同,用药就有出人。肝郁证的另 一特点,由于情志忧思郁结,气机不舒,久则化热,这种热也郁 伏于内,不易发泄,出现急躁忧愤,小便黄赤等,不同于肝火的 冲激。热郁于内则耗气烁血,逐渐体力衰退,出现潮热、盗汗、 失眠、惊悸、妇女月经涩少等虚劳证
候。故综合肝郁证的全部 过程,其始在气,继则及血,终乃成痨。也就是说,肝郁初起本 在气分,亦非虚证,在逐步发展中,可以影响血分,成为虚证。 诚然,在这病程中,肝气郁结也能化为肝气,肝郁生热也能化 为肝火;但当肝郁和肝热没有化为肝气和肝火,或者巳经化为 肝气和肝火’截然是两个阶段,两个证候,不容含混。
至于肝属木,肝郁也称木郁。但在《内经》所说的木郁, 属于运气学说,指自然界气候变化的现象,为“五郁”之一。 《医贯》所说东方生木,火气附焉,木郁则土郁,土郁则金郁, 金郁则水郁,水郁则火郁,是从五行相因的道理,认为治木则 诸郁皆愈。又如肝郁以气为主,一般多从气郁考虑,但《丹溪 心法》所说气郁则湿郁\\湿郁则热郁,热郁则痰郁,痰郁则血 郁,血郁则食郁,指一般的病理变化’称为“六郁”。这些“木 郁”、“气郁”的名称,使用上各有不同的含义,讨论肝郁证时 可以作为参考,不能认为都指肝郁而言。
1肝厥病名。“厥”有三种意义:一为气自下逆上,二 为
手足逆冷,三为昏仆不省人事。一般所说的肝厥,不止一个 证候,但不外这三种现象。如忿怒引起的“气厥”,证见猝然 昏倒,牙关紧闭,手足不温,形似中风;肝阳上扰引起的“晕 厥”,证见头目运旋,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肝火上 冲引起的
“薄厥”,证见猝仆面赤,气道不利,喉有痰声,脉象 弦劲而
数;以及肝肾阴虚、内风引起的“痉厥”,证见神昏,舌 蹇,烦躁,手足抽搐,时时欲脱等,临床上概称肝厥。《中国医 学大辞典》上解释肝厥为“肝邪张炽而厥”,认为“多因平素阴 虚肝旺,易于恼怒,偶有怫意事激刺,辄致手足厥冷,呕吐昏 晕,状如癫痫,不省人事,治宜安神、熄风、疏肝、解郁”。将各 种肝厥证候混而力一,未免含糊。
10.肝实病理名词。凡肝寒、肝热,肝气等不属于虚证
者,概称为肝实。如《内经》上说:“肝气实则怒。”又说:“肝实 则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在临床上应将肝实的原因明白指 出,不能统而言之。
11-肝积病名,系五脏积聚之一,指肝赃体积增大,按 之有形。《难经》上说:“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有头足, 久不愈,令人咳逆,瘃疟,连岁不巳。”后来论肝积的都以此作 为依据。我认为《难经》里还指出脾积脾之积名曰痞气,在 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 肤。”这两条的肝、脾两字应当对调,即肝之积名曰痞气,脾之 积名曰肥气。对调以后,不但部位正确,在命名上肝积先由气 滞不舒,故称痞气,脾脏肿大可以发展极广,故称肥气,亦较惬 当。特别是症状方面,肝脏肿大的患者,一般均有疲劳感,手 足沉困,饮食减少,形体消瘦,经久不愈,往往发生黄疸及鼓胀 等证。而在脾脏肿大,如“疟母” 一类,常因疲劳引起寒热。 为此,我怀疑经文传写有误,特提出讨论。
肝着病名。见《金匮要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 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这是肝脏气血郁 滞,留着不行的证候,故用下气散结、活血通络的治法。但肝 症状不明显,不可能诊断为肝病,因而怀疑兼有胁部痞满胀痛 现象。也可能先由肝寒气滞,累及其子,致使心阳不振,影响 肺气不畅,故初起时得到热饮轻减的,巳经转变为非重揉重捶 不可。方内用旋覆、新绛、葱管,主要是从上焦通阳、活血、顺 气。这是我初步体会,一并提供讨论。
肝咳、肝胀、肝水、肝痹、肝疟均病名。这些病名散 见于《内经》和《金匮要略》,系咳嗽、胀满、水肿、痹痛、疟疾之 兼见肝经症状者。这是前人对于证候用脏腑分类的习惯,在 病机上治疗上仍然以主病、主脏为主,不能错认为肝脏疾患。 比如咳嗽是肺的病证,见到胁痛或胁肋胀满便称为“肝咳”, 主要是治肺止咳,佐以调肝。其他如“肝胀”证系胀满而兼见 胁满痛连少腹;“肝水”证系水肿而兼见胁下腹中痛,不便转
侧;“肝痹”证系痹痛而兼见睡眠惊惕;“肝疟”证系疟疾而兼 见色苍太息等。后来还有痫证兼见面青、唇青,疳积证兼见筋 青、脑热等肝症状者,称为“肝痫”、“肝疳”之类,意义相同。
上面举了一些肝病名词,有属于生理的,有属于病理的, 也有属于病名的,在病名方面又有主次的不同。我认为治疗 肝病,必须分辨,含糊不得。同时,我们有责任来加以整理,统 ~'认识。
(二)关于肝病主证和主要诊法的认识
诊断肝病必须认识它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有必要抓住诊 法中的几个重点。由于内脏的相互关系,临床上遇到的肝病 不一定全是肝病症状,但必然有一个主证,有时在复杂的症状 中就是根据主证作出决定。在诊法方面同样运用四诊、八纲, 但是也有它的特点,往往从这特点作为诊断的依据。当然,不 从全面内脏研究’把肝脏孤立起来,以为懂得肝病的主证和主 要诊法’就能治疗肝病,这是根本错误的。
胁痛胁痛为肝病常见症状之一,有很多病证都是依 据胁痛来诊断为肝病或与肝脏有关。因为肝脉布于胁肋,凡 外邪、七情伤肝,气滞瘀凝,都能引起胁痛,故《古今医鉴》上 说胁痛者,厥阴肝经病也。”但是,胁痛并非都是肝病,风 寒、痰饮等证均能出现,只在肝病比较多见。肝病出现胁痛, 以气郁为主,常因情怀抑郁,或谋虑不决,或性急多怒,使肝气 不能条达,络道阻滞。所以在疼痛之前往往先见胀满,时痛时 止,逐渐增剧,一般治疗也不越疏肝理气。痛久则影响血分, 血随气滞,痛如针刺,或有热灼感,当于理气中佐以活血、清 血。一般胁痛多属实证,很少虚证。在营血素亏,或用香燥理 气太过,可以由实转虚,其见证为隐隐作痛,悠悠不止’伴见疲 劳、头晕、目眩,宜养血和血为主,佐以调气。
肝病胁痛,不论实证和虚证,极易引起脾胃症状,如纳食 呆减,厌恶油腻,恶心腹胀,频转矢气等。因为实则木旺克土, 虚则木不疏土,均能影响消化功能。在这情况下,必须照顾脾 胃,
否则土气愈壅,肝气更不条畅。尤其是见到脾不化湿,湿 浊内阻,舌苔厚腻,虽然主证在肝,应以和中化湿为先。
胁胀胁下满闷不舒,为肝气阻滞的特征,较重的上 及胸
膈,或下连腹部均胀。一般都属实证,且常为胁痛的前驱 症状,所以治疗上亦用疏气法,与胁痛仅是程度上的差别。
V少腹痛少腹属肝经,气滞疲凝,都能出现疼痛,并且 常因胁
痛而牵连。《内经》上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怒。”由于气滞者多痛而兼胀,瘀血凝滞者拘急绞痛, 治疗原则同于胁痛。妇科“痛经”中此证极为多见,般经前 腹痛均为少腹胀痛,甚则牵及胁肋、乳房亦胀痛,治以疏肝为 主。
附带提出,少腹的部位,有的认为跻部两旁,有的认为脐 下,
一
也有少小不分的,即如《中国医学大辞典》上就是解释少 腹为“即小腹”,少腹为“脐以下腹部之称,为膀胱所在,也称 小腹”。我以为少腹应屈脐部两旁,小腹应属脐下。《内经》 上明白指出“妙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又指出肝病头目 眩,胁支满,三日腰脊少腹痛。”不难理解,这里所说的少腹都 指脐旁腹部,而不是脐下的部位。这与诊断肝病有关,亦应明 确。
4^腹胀肝病腹胀,亦偏少腹,时轻时剧,在肝气证为多 见。如
果确诊为肝病而满腹作胀,多兼肠胃症状,有食后胀 甚,肠鸣得矢气较松等可辨。
腹部独大,叩之簦蠆然不实,逐渐积水,腹皮绷急,青筋暴 露,按之坚满,属“单腹胀”,亦称“鼓胀”。多因情志抑郁,饮 酒不节和癖块散大而成,主要是肝脏气血凝滞,传变及脾,气 聚水停,故一般均用疏肝健脾法。正因为肝脾气滞湿阻,前人 认为忌补,补则气愈雍结;忌温,温则阴液耗伤;忌下,下则促 使正气速虚,对后期治疗更为困难。
5^眩晕头晕目眩,为肝血不足,肝阳、肝风上扰的主证 之一,也有偏重肝热,引起肝阳上扰的,伴有两太阳胀痛。凡 治本证,不能离开养血、潜阳、清热,且养血药必须采取柔润, 否则反能煽动风阳,必要时还需滋肾育阴。
6^抽搐为肝风症状之一。由于阴血极亏,不能濡养筋 脉,致
手足拘急弛张不宁。初起但见手指蠕动,严重时即成 “痉厥”。
了. 口苦肝热而胆液外泄,常与口干同见。但胆经有热 亦能出现,故无肝证者当从胆治。
多怒性情急躁多怒,不能自制,多见于肝气、肝火 证。
《内经》所谓“肝在志为怒”,又说“肝气实则怒”。原因 是肝喜条达,郁则激,激则横,横则失其和畅,所以肝病善怒; 反过来怒亦伤肝,往往互为因果。
9^梅核气咽喉并无异样,常觉有物堵塞,吞之不下,吐 之不
出,亦不妨碍饮食,个别的兼有胸闷气短,名为“梅核 气”。多因肝气不舒,影响胃气,气滞痰凝,在不知不觉中形 成。宜芳香开郁,肝胃并治。
疝气肝脉环绕前阴,常因气滞而睾丸胀痛下坠,称 为“疝气”。张景岳说“治疝必先治气”,便是指疏利肝气。但 有夹寒者阴囊不温;夹热者小便短赤;夹湿者肿重麻木,以及 中气不足者,多行多立过劳即发,应予兼顾。
11-囊缩为肝脏精气竭绝现象,常与舌卷同见。因肝 脉下循阴器,上络舌根,精气绝则经脉收引所致。
黄疽一般以脾胃湿热和寒湿为主,不属于肝病范 围,但在肝病时亦多出现。按《寓意草》上说:“胆之热汁满而 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临证 指南医案》上亦说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 泄,与胃之油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侵于肺 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 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 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肌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 这里说明了 “黄疸”的形成与胆汁有关,前人中有以盒醫来解 释,未免想象。胆与肝为表里,肝脏病变大多影响到胆,在肝 病上山现黄疸,亦极自然。
黄疸证都有湿浊中阻,脾胃不运现象,如舌苔厚腻,纳食 呆减’呕吐,小便短少’故一般用清化和温化利湿。然有不少 成方从肝
胆治疗,如谷疸丸用龙胆草、牛胆汁,一清饮用柴胡、 川芎,当归秦艽散用当归,川芎、白芍等一类药物。再如肝脾 引起的“鼓胀”,严重时亦出现黄疸,黄色不明显,特别是面部 黧黑晦滞,不是一般的利湿法所能收效,必须佐用养血和血之 品。
弦脉为肝脏的主脉,须分平脉、病脉和死脉,不是 一见弦脉便是肝病,即使是肝病也应分别轻重。“弦”脉的形 象主要是劲而有力,特别表现在脉波触指时有尖锐感,如按钢 丝,极不柔和。有时与“滑”脉同见,虽大体滑利,而触指时终 是尖锐遒劲。如与类似的“紧”脉相比,则紧脉有力而左右 弹,如按绳索,没有尖锐现象,这是最大的区别。在肝病严重 时期,也能弦、紧二脉同时出现,其特点是寸关尺三部搏动坚 硬,直上直下;假使在这现象下重按无力,称为“革”脉;或沉 而不浮,称为“牢”脉。
从弦脉来诊断肝病’须注意兼脉,如弦细为肝血虚,弦迟 为肝寒,弦数为肝热,以及弦细数为肝虚内热,弦大数为肝火 旺盛等。又须注意部位,如左关属肝,一般肝病多见左关脉 弦;假若左寸弦滑带数,为肝火引动心火,常见心烦、失眠;右 关独弦,为木邪克土,常见腹痛、泄泻。再如肝病引起的腹满 胀大,脉两手俱弦,或右盛于左,到昏迷阶段又转为浮大弦紧 而数,寸盛于尺,重按无力。
脉弦并非都是肝病,肝病也不尽见弦脉,见到弦脉还须分 辨不同证候,这是十分重要的。
舌边红刺青紫肝脏病变,在察舌方面以两侧最为 显著。红为肝热,红刺为肝火,亦有呈青紫色小如针头或成斑
状,为内有疲血,多见于胁胀刺痛等。
舌体硬软短缩颤抖舌体强硬,运动不能自如,或短 缩,或萎软,或伸出颤抖和歪斜不正’均见于肝风证。
面青青为肝之色,在长期慢性肝病患者,前额处隐 隐有青气,或现苍黄色,其色大多晦滞。小儿“急惊风”由肝 热引起,面部多青气青筋;如系肝旺脾弱的“慢惊风”,则表现 为苍白色。
这里所谈的肝病症状和诊法,并不全属肝病,仅比较主要 和突出而已。还有很多症状常见于肝病,如头痛、目赤、耳鸣 等,但在其他脏病也常出现,不能悉举。
(三)关于肝病治法的分析
肝病的治法相当复杂’主要是根据《内经》上三个原则性 的指示:①“肝欲酸”。②“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③“肝欲 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这里所说的酸、甘和 辛是指药物的味,欲和苦是指肝脏的性质。比如肝血宜藏宜 润养,肝气宜舒宜条畅,如果遇到内外因素刺激而发生病变的 时候,即用酸收、甘缓和辛散等方法来调整和恢复其正常功 能。因此,这里所说的补泻,不能用一般的“虚则补之,实则 泻之”来解释。意思是用得其当,有利于肝脏本能的便是补; 反之,用不得当,不利于肝脏本能的便是泻。补泻的方法不 同,它的目的只有一个,使内脏失调的功能回复正常。故甘酸 本来能补肝,在当用散的时候用之,也是有害的,所以既说 “肝欲酸”,又说“酸泻之,’;既说“以辛散之”,又说“用辛补 之”。总的精神是从肝脏的生理出发,认为调整肝脏生理功 能是治疗肝病的重要关键。后来《难经》上说的“损其肝者缓 其中”,《金匮要略》上说“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 味之药调之”,则着重在肝病的虚实,并增添了苦味的作用。 我认为把这些原则性的治法联系起来,可以定出四个治疗肝 病的基本法则,即:①补肝用酸味。②缓肝用甘味。③疏肝用 辛味。④清肝用苦味(与《金匮要略》用意不同在这基础 上,由于药性包括气、味和升降、浮沉,经过配伍之后,便产生 不同的作用,如甘酸化阴、辛甘化阳、苦寒泻火、甘寒生津等。 再由于内脏的生克关系,除直接治肝外,还有间接治疗,如滋 肾养肝、佐金平木等。这些治法在临床上显得相当复杂,但在 前人不断实践中曾经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规律。例如李冠 仙订为十法:①辛散。②酸敛。③甘缓。④心为肝之子,实则 泻其子。⑤肾为肝之母,虚则补其母。⑥肺为气之主,肝气上
逆,清金降肺以平之。⑦肝气上逆’必挟胆火而来,平其胆火, 则肝气亦随之而平。⑧肝阳太旺,养阴以潜之,不应,则用介 类以潜之。⑨肝病先实脾。⑩肝有实火,轻则用左金丸,重则 龙胆泻肝汤。这十法对于肝病的治疗,大体齐备。
王旭高根据肝病的肝气、肝风、肝火三方面的证候,提出 更多更具体的治法,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在肝气方 面分为侮脾、乘胃、冲心、犯肺及挟寒、挟痰、本虚标实。定出 八个治法:①疏肝理气法: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作痛者, 用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 皮、山梔,兼痰加半夏、茯苓。②疏肝通络法:理气不应,营气 痹窒,络脉疲阻,宜兼通血络,用旋覆、新绛、归须、桃仁、泽兰。 ③柔肝法: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用当归、杞子、柏子仁、牛 膝,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苁蓉、肉桂。④缓肝法:肝气盛 而中气虚者,用炙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⑤培土泄木 法:肝气乘脾,脘腹胀痛,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⑥ 泄肝和胃法:肝气乘胃,脘痛呕酸,用二陈汤加左金丸或白蔻 仁、金铃子。⑦泄肝法: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用金铃子、 延胡、吴萸、黄连,兼寒去黄连,加川椒、肉桂,寒热兼有者仍入 黄连,或再加白芍。⑧抑肝法: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 气而喘者,用吴萸汁炒桑枝、苏梗、杏仁、橘红。
在肝风方面,认为上巅顶者阳亢居多,旁走四肢者血虚为 多,又内风多从火出,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定出了五个治法: ①熄风和阳法:即凉肝法。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羚羊、丹 皮、甘菊、钩藤、决明、白蒺藜。②熄风潜阳法:即滋肝法。和 阳不效者,用牡蛎、生地、女贞、玄参、白芍、菊花、阿胶。③培 土宁风法:即缓肝法。肝风上逆,中虚纳少,宜滋阳明,泄厥 阴,用人参、甘草、麦冬、白芍、菊花、玉竹。④养肝法:肝风走 于四肢,经络牵掣或麻者,用生地、归身、杞子、牛膝、天麻、首 乌、胡麻。⑤暖肝法:虚风头眩重,不知食味者,用白术附子 汤。此非治肝,实为补中。
肝火方面,认为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 能为病,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闭、疮疡、善饥、烦渴、呕 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定出了十个治法:①清肝法:用羚 羊、丹皮、山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②泻肝法:用龙胆 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之类。③清金制木法:肝火上炎, 清之不已者,用沙参、麦冬、石斛、枇杷叶、天冬、玉竹、决明。 ④泻子法:肝火实者兼泻心’用黄连、甘草。⑤补母法:水亏而 肝火盛,清之不应,当益肾水,用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⑥化 肝法: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用青皮、 陈皮、丹皮、山梔、白芍、泽泻、贝母。⑦温肝法:肝寒呕酸上气 者,用肉桂、吴萸、川椒,兼中虚胃寒者加人参、干姜。⑧平肝 法:用金铃子、蒺藜、钩藤、橘叶。⑨散肝法:用逍遥散。⑩搜 肝法:先有内风而后召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肝风门中每 多挟杂,用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子、防风、荆芥、僵蚕、 蝉衣、白附子。
此外,还提出了不论肝气、肝风、肝火,都可适当使用的七 个治法:①补肝法:用首乌、菟丝子、杞子、枣仁、芝麻、沙苑子。
②敛肝法:用乌梅、白芍、木瓜。③镇肝法:用石决明、牡蛎、龙 骨、龙齿、代赭石、磁石。④补肝阴法:用生地、白芍,乌梅。⑤ 补肝阳法:用肉桂、川椒、苁蓉。⑥补肝血法:用当归、续断、牛 膝、川芎。⑦补肝气法:用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 羊肝。
以上是王旭高关于肝气、肝风和肝火的治法,实际上包括 了肝病的全部治法。这经过实际经验分析归纳,在临床上具 有实用价值,必须加以重视。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掌握用来指 导临床,我想提出几个纲领来进行研究。首先,考虑肝病本身 的虚、实、寒、热,如肝血不足、肝气、肝火冲逆和肝受寒邪等, 这是肝病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病因病机,所以对这些病证 的治法,都是肝病的基本治法。其次,考虑病证的变化发展及 其兼证,如肝血
虚、肝热均能弓丨动肝阳,肝气横逆能犯胃克脾, 这些肝阳和脾胃证虽然有主因,但已经出现就应有兼顾治法。 再次’考虑肝脏和其他内脏的关系,如水能生木、缓中可以补 肝等,这在针对治肝之外,能够获得更多的更灵活的治法。总 的来说,通过这三方面的考虑,对复杂的肝病不难分辨主次, 治疗上也不难采用标本、先后、缓急和隔一、隔二等方法。比 如就王旭高所提出的治法来说,补肝血、补肝气、补肝阴、补肝 阳等,都是肝虚治法,平肝、散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等,都是 肝实治法,温肝是肝寒治法;清肝、泻肝是肝热治法;泄肝、抑 肝、培土泄木、培土宁风等,都是兼证治法;泻子、补母、暖土、 清金制木等,都是生克治法。
我还认为这些治法都是根据证候而来,但有不少名称不 同而实际相同,也有在定名上不够明确的,为了更紧密地联系 到处方用药,有必要把它重新整理。兹将初步意见提供商榷: 1.补肝、养肝、滋肝肝主藏血,虚则宜用滋润补养,故 曰补、曰养、曰滋。三者
的目的相同,均为肝血不足的治法。
1柔肝、缓肝、和肝肝为刚脏,其性苦急,常表现为肝 气上逆,肝火冲激。刚宜柔以制之’急宜甘以缓之,使其和畅, 故曰柔、曰缓、曰和。但用这些治法,大多肝气、肝火不盛,而 根本上由于血虚,含有调养的意义。
3^敛肝血虚阳不潜藏,化风上扰,当在滋养中佐以酸 收,使
阴充则阳自敛,风自熄,故曰敛。一般用于肝阳、肝风严 重证候,所用补药亦偏于滋腻厚味。
4^镇肝亦用于肝阳、肝风,以潜阳熄风为目的,因有镇 静意
义,故曰镇。但一般多用于肝热引动的风阳,与敛肝有差 别。
5^搜肝用于肝病之外风与内风混杂,窜走空窍经络 者,利用搜逐的能力祛邪,故曰搜。主要是外风深人久恋,若 单纯的内风就不宜用。
6丨疏肝、散肝、化肝凡肝脏气血郁结阻滞,郁则宜舒, 结则
宜散,阻滞则宜化,以遂其条达之性,故曰舒、曰散、曰化。 常用于虚实相兼,气血同病的证候,尤其偏重于虚证和血分方 面。 平肝、泄肝、疏肝用于肝气横逆,胀满痞闷,使其平 降疏泄,故曰平、曰泄、曰疏。
8^抑肝亦用于肝气,因有冲逆现象,急须加以抑制,故
曰抑。
1清肝、凉肝肝热内郁,肝火内扰,均宜凉剂清之,故 曰清、曰凉。
10.泻肝肝火上扰,须在清肝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苦寒 直折以泻之,故曰泻。
温肝寒邪伤肝,当用温剂辛散,肝脏本身阳气不 足,宜以温养助长生气升发,概称曰温,意义不同。
这些治法的名称,一般说来都从肝脏本身病变来决定。 在病变中所呈现的现象如肝气、肝火、肝阳、肝风等亦须重点 治疗,因而还有另外的名称。如:
疏气、理气、调气、舒气肝气宜疏畅条达,不论横逆 和郁结,均应调理功能使其舒畅,故曰疏、曰理、曰调、曰舒。 与平肝、泄肝、疏肝的意义相同。
清热、清火轻者为热,重而炎上者为火,包括虚热 和虚火,均宜寒凉清之,故曰清。与清肝、凉肝的意义相同。
降火、泻火肝火炎上无制,宜降下或泻下以直折其 势,故曰降、曰泻,皆属实证。与泻#的意义相同。
潜阳肝阳上扰,多因血虚、血热引起,治宜使之潜 藏,故曰潜。与镇肝的意义相同。
熄风肝风比肝阳为重,治宜平熄镇静,故曰熄。与 镇肝、敛肝的意义相同。
搜风内风和外风窜入空窍经络,必须搜而去之,故 曰搜。与搜肝的意义相同。
这些治法的意义,与前面所说的基本上相同。主要是前 者从肝脏本身出发,这里以病变的临床表现为主,有着标本上 的差别。但在处方时惯常结合使用,例如平肝理气法、清肝降 火法、柔镇潜阳法、敛肝熄风法等。我以为这样结合,并不等 于重复,而且更能具体地反应了病理机制,但意义必须弄清。
(四)关于肝病常用方剂的运用
常用的肝病方剂,从大体上说,以养血、和血、理气、降火 为最多。由于病因、病机及其变化的复杂,随证加减,很少单 纯的,又经加减之后另立方名,很难一一列举。但是根据治疗 方针而立方,有其主因、主证可以探讨。也就是研究肝病方 剂,主要通过前人的处方用药经验,在临床上灵活运用,达到 使用成方而不为成方所束缚。现在选录几个常用方来说明一 些问题。
1.四物汤(《和剂局方》) 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这是补血、和血的通用方,不限于肝病。因为肝主藏血, 比较多用,成为补肝的主方。本方的配合,熟地、白芍是血中 的血药,当归、川穹是血中的气药,阴阳动静相配,故能补血, 又能和血。假如只用地、芍便守而不走,只用归、芎便走而不 守,芎归汤又名“佛手觳”,主治通经祛瘀,便是一个明显的例 子。所以一般肝病上养血、和血,多去滋腻的熟地和偏于辛窜 的川芎,专取归、芍二味。俞人用四物汤加减治疗肝病的方剂 甚多,如《医宗金鉴》治肝阴不足,眩晕欲仆的“补肝汤”,即原 方加麦冬、枣仁、木瓜、甘草;又治肝胆火盛,挟有风热的“柴 胡清肝饮”,即原方加黄芩、连翘、山栀、牛蒡、防风、天花粉、 甘草。
1.滋水清肝散(《医宗己任篇》)
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柴胡白芍 山栀枣仁
本方系“六味地黄汤”加味,宜于肾阴不充,肝血虚燥’兼 伴低热起伏,胁内气滞,呕吐酸水等气火内郁证候,故在滋肾 以
养肝的基础上,加白芍、柴胡、山栀以护肝阴、疏肝气、清肝 火。肝虚则胆怯,影响睡眠,或多惊悸,故又加枣仁安神。六 味地黄汤本为滋肾方,因肝为肾子,虚则补母,故在肝虚证经 常引用。
3^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玲羊角钩藤生地白芍桑叶川贝母菊花茯 神甘草竹苑
本方原为邪热传人厥阴,神昏搐搦而设。因热极伤阴,风 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 熄风为主,佐以生地、白芍、甘草甘酸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 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 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
1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白芍阿胶龟版生地麻仁五味子牡螈鳖甲 麦冬炙草鸡子黄
本方主治温热之邪消烁真阴,神倦瘛疯,脉弱舌绛,时有 虚脱的现象,故用大队滋阴药,佐以介类潜阳镇定。在肝病中 遇到肝肾阴血极虚,内风煽动不息,如眩晕不能张目,耳鸣,筋 慑肉哨,心慌泛漾,亦常用此加减。凡风阳上扰,肝阴多虚,且 有水不涵木现象,故常用白芍、生地治本,结合熄风潜阳。但 肝阳宜于凉镇,肝风必须填补,将本方和羚羊钩藤汤对比,可 以看到用药的浅深程度。
5^真珠母丸(《本事方》〉
真珠母熟地人参当归犀角沉香龙齿枣仁 柏子仁茯神蜜丸,朱砂为衣。
本方主治肝血不足,风阳内动,头晕目花,睡眠不安,状如 惊悸,脉象细弱。用参、归、熟地培养肝肾本元,真珠母重镇潜 阳,佐以养心安神之品。按本方以真珠母为名,说明重点在于 潜镇。原注“真珠母大于常珠,形状不一”,又说“未钻真珠 也,三
分,研如粉同服”。可知这里用的真珠母即真珠粉,兼 能滋阴,不是现在一般所用的真珠母。
6^桑麻丸(胡僧方)
桑叶黑芝麻白蜜为丸。
芝麻养血,桑叶清热,方极平淡。但补肝益肾,凉血祛风, 用于一般肝阳头痛眩晕,有滋下清上的功能,效果良好。大便 偏燥者,兼有润肠作用。
1.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炙草大枣 本方主治伤寒之邪传入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 喜呕,口苦咽干,脉弦等证。本来不是肝病方,因肝病中亦有 寒热往来等证出现,故常引用,但必须懂得本方的意义及加减 法。小柴胡汤的组成,主要是以扶正达邪为目的,由于外邪传 人少阳,仍宜从外而解,故以柴胡透少阳之邪,黄芩凊少阳之 热,又因出现里证,佐以半夏、生姜和胃,人参、甘草、大枣培 中,说明病在气分而不在血分。在加减方面,如胸中烦热而不 呕者,热渐化燥,去半夏、人参,加栝萎实以生津;腹中痛者,胃 阳受困,去黄芩,加白芍以制木;胁下痞硬者,肝气横逆,去大 枣,加牡蛎以咸软。诸如此类,说明了肝病使用本方,应当分 别在气在血,有热无热,和脾胃的属虚属实。假如在气、有热、 脾胃虚者,较为合适;相反地在血,无热、脾胃实者,即不宜用。 8丨四逆散(《伤寒论》〕
柴胡苟药枳实炙草
本方主治传经热邪,阳气内郁的四肢厥逆证,故取四逆为 名。由于柴胡与枳实同用,能升清降浊;白芍与枳实同用,能 流畅气滞,白芍与甘草同用,又能缓急止痛。总的功能,疏肝 理脾,调气去滞,故亦常用于肝病。后来柴胡疏肝散等均从此 化出。我认为一般肝病,与其用小柴胡汤,不如用四逆散,既 能针对疏肝,又无壅滞的流弊。方内加当归、陈皮,可治肝郁 胃气不和,胁痛者再加青皮,虽与逍遥散相似,而实际有所区 别。因为逍遥散于归、芍、柴胡之外用白术、茯苓、甘草,目的 在于补肝
健脾,今去白术、茯苓而用枳实、陈皮,作用在于和 胃,意义大不相同。
柴胡疏奸散(《景岳全书》)
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炙草 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 来,专以疏肝为目的。疏肝的方法,以调气为主,但不宜行气 太过,且必须顾及肝体,不可一派理气。方内用柴胡、枳壳、香 附理气为主,白芍、川芎和血为佐,再用甘草以缓之,系疏肝的 正法,可谓善于运用古方。
10.解肝煎(《景岳全书》)
白芍苏叶半夏陈皮砂仁厚朴茯苓 本方名为解肝,实际上除白芍养肝,苏叶兼能芳香舒气 外,均属化湿行滞,调理脾胃之品,适应于土壅木郁的证候。 因脾胃湿阻气滞,影响肝气条达,必须着重中焦治本,故方中 不用柴胡疏肝而用苏叶,取其能舒肝郁,亦能和脾胃,脾胃健 运则肝气自畅。所以这里解肝的意义是在于解肝之围,而不 是直接治肝。临床上遇到肝病引起的食呆、腹胀等脾胃症状 比较严重的,应先用此方和中。
11-化肝煎(《景岳全书》)
白芍青皮陈皮丹皮山栀川贝泽泻 本方重在治肝,用白芍护肝阴,青、陈皮疏肝气,丹、栀清 肝火,宜于肝脏气火内郁的胸胁满痛,或气火上逆犯肺的咳吐
痰血等证。因气火能使痰湿阻滞’故加川贝、泽泻,川贝兼有 解郁作用。
越鞠丸(《丹溪心法》)
苍术香附川芎山梔神曲
本方系一般行气解郁的主方,不是肝气的主方。方内用 苍术解湿郁,香附解气郁,川芎解血郁,山梔解火郁,神曲解食 郁,并因气行湿去,痰亦不化自解,故药仅五种,总治六郁之 病。六郁之病,多由气滞为先,然后湿、食、痰、火、血相因而 郁,但并非一郁而六者皆郁;又六郁的出现各有轻重,不能同 样看待。故用药应分主次,对本方亦当加减’如:气郁偏重加 木香’湿郁偏重加茯
苓,血郁偏重加红花,火郁偏重加青黛,食 郁偏重加砂仁,又痰多可加半夏,挟寒可加吴萸等。凡研究和 使用成方,须从前人的理论和实践去认识它。朱丹溪对于本 方明白指出,诸气膪郁,皆属于肺,又认为郁病多在中焦,脾胃 失其升降,如果误为解郁便是舒肝气,先失其本意了。
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草煨姜薄荷 本方主治肝郁血虚,寒热往来,头痛,胁痛,食少,妇科月 经不调,脉象虚弦。但不是单纯舒肝,并有健脾作用,故方内 用归、芍养肝,柴胡疏肝,以遂其条达之性,白术、茯苓、甘草培 中,使脾土不受木制,用薄荷、煨姜各少许同煎,亦取其有协助 舒郁和中的能力。后人于肝郁火旺者加丹皮、山梔,为“加味 逍遥散”,血虚甚者加生地或熟地,为“黑逍遥散”,其治疗方 向仍属一致。由于逍遥散疏肝健脾同治,一般均从木旺克土 来解释。我的看法,木旺克土是肝强脾弱,逍遥散的主治是肝 脾两虚’木不疏土,肝既不能疏泄条畅,脾又不能健运生化,因 而形成郁象。所以养肝舒气,补脾和中,从根本上做到“木郁 达之”。如果肝旺而用归、芍、柴胡,势必助长气火;脾受克制 再用术、草、茯苓,也会更使壅滞。必须明辨虚实,才能理解本 证的寒热往来不同于少阳证,头痛胁胀不同于肝气横逆,饮食
呆减也不同于胃家实满,从而不可简单地把它当作疏肝主方。 丹参饮(《医学金针》)
丹参檀香砂仁
本方原治气疲郁结的心胃痛,我用于胁痛入络,影响肠 胃,效果亦佳。取其丹参和血,檀香调气,砂仁和中,痛剧者可 酌人郁金、乳香。
—贯煎(《柳州医话》)
北沙参麦冬归身生地杞子金铃子
治疗肝气不难,难于肝阴不足而肝气横逆,因为理气疏肝 药大多香燥伤阴,存在着基本上的矛盾。木方在滋肝润燥药 内稍佐金铃子,使肝体得养,肝用能舒,对肝虚气滞引起的胸 胁满痛,吞酸口苦,以及疝气瘕聚等证,可得到缓解,可以说是 法外之法。《柳州医话》中还指出加减法,如:大便秘结加蒌 仁;虚热多汗加地骨皮;痰多加贝母;舌红而干加石斛;腹痛加 白芍、甘草;胁痛作胀,按之坚硬加鳖甲等。
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
龙胆草黄芩山梔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 胡生地甘草
本方以龙胆为君,配合黄芩、山梔泻肝胆实火,木通、车 前、泽泻清热利湿,用生地、当归防其火盛伤阴,再用甘草和中 解毒,柴胡引经疏气,总的功能是苦寒直折,泻肝火而清利下 焦湿热。故治胁痛、口苦、目赤、耳聋等肝火上逆,亦治小便淋 沥、阴肿、阴痒等湿热下注之证。
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
当归龙胆草芦荟黄连黄柏大黄黄芩山梔 青黛木香麝香
本方汚肝经实火,在黄连解毒汤的基础上加大黄、芦荟, 苦寒泻火之力超过龙胆泻肝汤,且能通利大便。并用青黛、木 水香、麝香清营解毒,理气搜风,对于肝火冲激引起的神志不 灵,发狂俨语,惊悸抽搐等证,尤有专长。
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当归龙胆草山梔大黄川芎羌活防风
本方主治肝火烦躁不寐,易惊多怒,目赤肿痛等证。方内 用龙胆、山梔、大黄苦寒泻热,当归、川芎、羌活、防风养血搜 风,兼能发越郁火。按泻青丸和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三方 同用于肝火实证,同为苦寒直折法,而泻火之力以当归龙荟为 最强,龙胆'冯肝次之,泻青较弱。三方的特异是,龙胆泻肝兼 利小便,当归龙荟能通大便,泻青具有搜风散火而无通利二便 的作用。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草通草大枣
本方主治厥阴伤寒,手足逆冷,脉细欲绝’系温肝祛寒’养 血通脉之剂。如有久寒者可加吴萸、生姜,名为当归四逆加吴 茱萸生姜汤。一般对肝脏受寒,或体用俱虚,惯常用此加减, 成为温肝的主方。肝病中用温法,不论逐寒和回阳,不用附 子、干姜,而用桂枝、细辛、吴萸、川椒,尤其虚证多用肉桂,因 其人肝走血分,能助长生气。陈平伯曾对本方提出疑问:“仲 景治四逆每用姜、附,今本方中并无温中助阳之品,即遇内有 久寒,但加吴萸、生姜,不用干姜、附子,何也?”我认为极有见 识。但解释为“厥阴肝脏,藏营血而应木,胆火内寄,风火同 源,苟非寒邪内患,一阳之生气欲绝者,不得用辛热之品,以扰 动风火”,则认识不足。
20^暖肝煎(《景岳全书》)
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菩
本方以温肝为主,兼有行气、散寒、利湿作用,主治小腹疼 痛和疝气等证。它的组成,以当归、杞子温补肝脏,肉桂、茴香 温经散寒,乌药、沉香温通理气,茯苓利湿通阳。凡肝寒气滞, 症状偏在下焦者’均可用此加减。
21.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当归桂枝细辛蜀椒干姜附子人参
黄连黄柏
本方治肝脏正气虚弱而寒热错杂之证,用人参、当归补气 血,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温寒通血脉,黄连、黄柏清火, 再以乌梅味酸入肝为君,使药力集中于一经。能治久病腹痛、 呕吐、下痢、蛔厥等证,但性质毕竟偏温,以寒重者为宜。
22^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本方原治温病邪伏阴分,亦用于肝虚潮热。因鳖甲入肝 滋阴,丹皮凉肝,青蒿清透少阳之热,佐以生地、知母养阴退 蒸,对肝虚形成的潮热,恰恰符合。这种潮热多发于午后,伴 见神疲汗出,形体消瘦,脉来细弱而数等。
23 ^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 桂枝紫葳石苇厚朴丹皮瞿麦葶苈子半夏人 参廑虫阿胶蜂窝赤硝蜣螂桃仁
本方原治疟母,以鳖甲为君,能软坚散结,入肝搜邪,后来 亦用于肝积痞块。方内多利气消水、行血破疲之药,目的在于 消散结滞,虽有人参、阿胶补气养血,不能抵御克伐之力。故 患者服后往往有疲乏感觉,虚人忌用,体力较强者亦不宜久 用。 个左金丸(《丹溪心法》)
黄连吴萸
本方主治肝火胁痛,吞酸馉杂,口苦舌红,脉象弦数。由 于黄连入心,吴萸入肝,黄连的用量六倍于吴萸,故方解多作 实则泻其子,并以吴萸为反佐药。我认为肝火证很少用温药 反佐,黄连和吴萸归经不同,也很难这样解释。从效果研究, 以吞酸馎杂最为明显,其主要作用应在于胃。黄连本能苦降 和胃,吴萸亦散胃气郁结,类似泻心汤的辛苦合用。故吞酸而 兼有痰湿黏涎的,酌加吴萸用量,效果更捷。
25 ^良附丸(《良方集用》) 高良姜香附
本方治肝胃气痛之偏于寒者有效。这两药的效能,良姜 长于温胃散寒,香附长于疏肝行气。一般用量大多相等,取其 互相协助。但因寒而得者,良姜可倍于香附;因气而得者,香 附可倍于良姜。
26^金鋒子散(《圣惠方》〉
金铃子延胡索
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方仅两药,用 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 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 止痛。 ^四磨饮(《济生方》〕
沉香乌药槟榔人参 本方主治肝气横逆,上犯肺脏,旁及脾胃,引起上气喘息, 胸懑不食,甚至气噎昏厥。用沉香为主,槟榔、乌药从而导之, 降气行气,力量专一。用人参者,恐诸药耗散正气。若去人 参,加木香、枳壳,即“五磨饮子”,就成为单纯的调气方了。
^白术芍药散(刘草窗方)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本方亦称“痛泻要方”,主治肝旺脾弱的腹泻’泻时腹痛 肠鸣。因为肝旺脾弱,故用白芍敛肝,白术健脾;又因消化不 良,腹内多胀气,故佐以陈皮理气和中’并利用防风理肝舒脾, 能散气滞。肝旺脾弱的腹泻,多系腹内先胀,继而作痛,泻下 不多,泻后舒畅,反复发作,脉多弦细,右盛于左,表现为木乘 土位。如见舌质红绛,苔黄干腻,口渴烦闷,头胀脑怒,小便短 赤,泻后肛门灼热,可酌加藿香、黄连、葛根、绿梅花。 ‘温胆汤(《千金方》〉
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炙草竹苑
本方以和胃、化痰、清热为目的,亦非肝病方。因胆附于 肝,共性温而主升发之气。肝气郁滞,则胆气不舒,从而不能 疏土,出现胸闷、呕恶等胃症状。胃气愈逆则胆气愈郁,用和 降胃气治标,间接使胆气舒展,肝气亦得缓和。所以本方称为 温胆,是根据胆
的性质,以期达到升发的作用,与温脾、温肾等 的温字,意义完全不同。
上面举了些肝病上常用的方剂,有的是肝病方,有的不是 肝病方,肝病方里也有不少是通治方加减的,说明了治疗肝病 的方剂相当广泛,主要是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善于选择运用, 假如认为治疗肝病必须选择肝病方剂’或者认为这一肝病方 剂就是治疗这一肝病,会使治疗肝病的道路十分狭窄。为此, 掌握了这些方剂,必须理解它如何灵活运用,才能出人变化。 《医醇剩义》里有不少肝病处方,配伍严密,值得探讨。例如:
丨抑木和中汤肝气太强,脾胃受制,中脘不舒,饮食 减少,脉左关甚弦,右部略沉细。
当归青皮白蒺藜广郁金陈皮苍白术厚朴 木香砂仁茯苓佛手檀香
31.滋生青阳汤肝风,头目眩晕,肢节摇颤,如登云雾, 如坐舟中。
生地白芍麦冬石斛菊花桑叶丹皮石决明 磁石天麻薄荷柴胡
32^茱萸附桂汤寒邪直中肝经,胁下及腹中绞痛,下 利,手足
厥冷,指甲皆青。
吴萸附子肉桂当归白芍白术乌药木香 姜枣
33 ^涵木养营汤肝受燥热,血分枯槁,筋缩爪枯。 生熟地
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枣仁秦 究木瓜桑枝枣
34^加味丹栀汤肝胆火盛,胁痛,耳聋,口苦,筋痿,阴 痛,或淋浊溺血。
丹皮山梔生地当归赤芍龙胆草夏枯草木 通车前柴胡灯芯
35^解郁合欢汤所欲不遂,郁极火生,心烦虑乱,身热 而躁。
合欢花郁金当归沉香白芍丹参山梔柏子 仁茯神柴胡薄荷枣
36 ^归桂化逆汤血虚,肝气郁结成膈。
当归白芍肉桂青皮白萸藜郁金合欢花玫 瑰花茯苓木香牛膝降香枣
37^丹青饮肝火犯肺,咳嗽痰少,胁痛,易怒,头眩。 代
赭石青黛拌麦冬沙参石斛贝母杏仁旋覆 花橘红潼白蒺藜菊花桑叶
38丨青阳汤肝寒气滞,胁下胀满,痛引小腹。
青陈皮柴胡白蒺藜郁金延胡乌药木香炮 姜花椒子
31扶阳归化汤鼓胀,腹起青筋,木旺土败。
党参茯苓白术厚朴木香砂仁附子当归 青陈皮白蒺藜木瓜牛膝车前姜
40^羚羊角汤肝热引动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 起,痛连目珠。
羚羊角龟版生地白芍丹皮菊花夏枯草石 决明蝉衣薄荷枣
41.养血胜风汤肝血虚头痛,自觉头脑倶空,目睹而 眩。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枸杞子五味子菊花桑 叶枣仁柏子仁黑芝麻枣
41.调营敛肝饮肝血虚,气逆胃脘胀痛。
归身白芍阿胶枸杞子川芎五味子枣仁茯 等陈皮木香姜枣
这些处方,都是临床实践中来的,可以看到他如何对于主 证的治疗,如何结合兼证治疗,如何联系到其他内脏,如何使 用成方来加减,在临床上有很大启发。必须补充,处方的组成
是一回事,疗效与用量也有密切关系。这些方剂里,滋补肝肾 的药用量较重;潜镇药亦重;调气、和血、清热、降火只是一般 用量;柴胡、薄荷用来宣散郁火,多不超过一钱。
(五)关于肝病常用药的分类
前人对于肝病常用药物,曾经作过分类,如《本草纲目》 上“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提出了七十多种肝病药,分为补 血、补气、行血、行气、镇惊、搜风、泻火和补母、泻子等;《本草 分经审治》里提出了更多的肝经药,分为补、和、攻、散、寒、热 六类。但是这里所说的肝病和肝经药并不等于特效药,并且 由于药性及效能的复杂性,也应用于其他内脏。然而不是说 肝脏病没有主药,主要是掌握了这些药物之后,需要根据病因 病机和具体症状来使用。我以为研究肝病药物,可以考虑在 前人的分类基础上,分为补肝、和肝、疏肝、清肝、温肝、镇肝六 类,作为治疗不同肝病的基本药物。分述如下。
1.补肝类补肝药包括养肝、滋肝、柔肝,主要是补养肝 血。
肝虚用补血法不难,应当注意的是:不影响脾胃运化,勿 同辛温香窜的活血药含混。常用药有当归身、白芍、熟地、制 首乌、阿胶、潼沙苑、枸杞子、羊肝等。
当归身:即当归的中段。当归,用身补血,用头止血,用尾 行血,全用活血。在补血剂内多用归身,辛香苦温而带甘润, 入心、肝、脾三经,为补肝血的主药,亦为一切血虚证的常用 药。因气味偏于阳性,常与和阴敛阳的白芍配合,取其调济。
白苟:芍药有赤、白两种,白芍苦平微寒,人脾、肺、肝三 经,为养肝阴的主药。处方上配合面比较广,补肝血常与归身 同用,疏肝气常与青皮、柴胡同用。主要是肝血不足须赖柔润 滋养,疏肝理气的药大多香燥耗散肝阴,用以防护。又常用于 腹痛虚证,因白芍本入脾经,有缓中作用,如因肝木克土引起 者,肝气既收,痛自消失。
熟地:甘微苦做温,入心、肝、肾三经,以补肾壮水为主,因 滋肾所以养肝,故在滋补肝血方内惯常使用。一般补肝方先 用首乌’进一步再用热地。《本草求真》上说:“熟地、首乌,虽 俱补阴,一为峻补先天真阴之药,一系调补后天营血之需。”
制首乌:苦淫微温,入肝、肾两经,为调养肝血的主药。其 特点是补阴而不寒’亦能补阳而不燥不热,性质中和。但有碍 胃、滑肠的流弊,并不宜与桂、附辛热药同用,如用桂、附温药 当以熟地为宜。生者力薄,不及制熟的填补善守。鲜者能凉 血下泄,宜于风疹、风秘等证。
阿胶:即驴皮胶,甘平,人肺、肝、肾三经,滋养肝血,兼有 止血作用。胶类品种甚多,均属血肉有情之品,其中阿胶最为 平和,不象“鹿角胶”的偏于温肾而通督脉龟版胶”的偏于 潜阳而走任脉,“鳖甲胶”的偏于滋阴而清劳热霞天胶”的 偏于补脾而温养中气。但黏腻难于消化,脾胃薄弱者忌之,或 以蛤粉炒成珠用,减少黏性,称为“阿胶珠”,止血亦可用蒲黄 炒。
沙苑子:即沙苑蔡藜,因产潼关者最佳,处方亦称潼沙苑 甘温补血,人肾、肝两经。可与熄风的白蒺藜同用,处方作 “潼白蒺藜”。
枸杞子:甘平,人肺、肝、肾三经。多用于肝肾阴虚,亦微 助阳气,其力胜于潼沙苑,用以协助熟地最佳。内热者不宜 用,在平补剂内可与女贞子配合。
羊肝:苦寒,人肝经。养肝清热,常用于肝风虚热引起的 目赤热痛,内障视物模糊。用时多入丸剂,或单独煮食。
和肝类和肝药包括活血如当归、川芎、赤芍'、丹参、 鸡
血藤、月季花,进一步即为行血祛疲,如红花、桃仁、泽兰、竞 蔚子、蓬莪术等。活血、行血药里有气味辛温,含有升散走窜 性质的,本草书上称为血中气药,对肝阴不足、肝阳易动的患 者必须慎用,用不得当,往往引起头目昏晕和口鼻出血。祛疲 药除癥瘕、妇科经阻外亦少使用,用亦宜慎。在肝病上所说的 瘀滞,一般指血行障碍不利,不等于蓄血停留,故主要是和血
活血。
当归:一般所用当归均指全当归,长于活血调经。处方上 常因配合而异其作用,如同白苟则和血,同赤芍或川芎则活血 行血。此外,也与黄芪、人参以及大黄等配合,达到生血、摄 血、祛除瘀积的目的。前人称当归对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 滞能通,血乱能抚,主要在于配合得当。从其本质来说,毕竟 辛散温通,气虚火盛者忌用。梢名“当归尾”,专用于祛瘀。 须名“当归须”,长于和络止痛。
川芎:味辛气温香烈,人肝经,兼人心包、胆经。上升巅 顶,下行血海,旁达肌肤。凡风郁气滞而致血闭血痹者,用之 最宜,在血虚、血燥、肝火、肝阳等证,必须禁忌。不可因为四 物汤和川芎茶调散用之,而误作补血和头痛的要药。
赤芍,赤芍和白芍同入肝经血分,白芍的功能以敛阴养营 为主,赤苟则活血中兼有清血散瘀作用,宜于肝火偏旺的证 候。血虚火旺者亦可赤白同用。
丹参:苦微寒,人心、肝两经。活血行血,能调整血液运 行。《大明》、《日华子》等本草称其祛瘀生新,含有以通为补 的意义。肝病中多用于久胁痛及癥瘕初期。
鸡血藤:和血中善于活络通经。取汁熬膏,名为“鸡血藤 胶”,其力尤胜。《云南志》称其大补气血,最宜于老人妇女。
月季花:甘温,能舒气活血,常用于妇科,以通经为目的。 红花:辛温,入肝经。为行血要药,能通经、止痛、散肿,宜 于瘀滞及经脉不利等证。一般常用者多为“草红花”,亦称 “杜红花”,另有“西藏红花”,效力尤强。但走而不守,如以疏 通和血为目的,用量不宜过多。朱丹溪说“多用则破瘀,少用 则养血”,有其宝贵的经验。
桃仁:苦平微甘,人肝、脾两经。行血祛瘀,兼能润燥。主 治癥瘕蓄血,大肠血秘及妇女经闭外,常伴理气药用于胸胁络 痛有效。
泽兰:苦辛微温,人肝、脾两经。行血祛瘀,常用于妇人经 闭。《本草经疏》曾谓:“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 水气。”故《本草求真》称为“人脾行水,人肝治血之味”。凡因 肝脏气血郁滞’影响脾不健运,水湿不化者,用此能兼顾,并可 与补气和血药同用,消中有补,不致耗损真元。
茺蔚子:即益母草子。活血行血之力,胜于益母草,一般 作为调经要药,亦能除水气。
蓬莪术:简称莪术,苦辛温,人肝经。破瘀消坚,常与三棱 配合,用于癥瘕。
3^理气类理气药包括舒肝、疏肝、平肝,以凋气解郁为 目的。如郁金、香橼、白蒺藜、金铃子、橘叶、玫瑰花、柴胡、青 皮、香附、延胡、沉香、三棱、木贼草、橘核、荔枝核等。肝病中 理气药较为多用,但大多香燥耗散,能消损阴血,引起内热,必 须根据不同程度,选用适当药物,适可而止。否则虽能取快一 时反遗后患。
郁金:辛苦寒,入心、肝、胃三经。常用于肝病气滞,胸胁 懑闷胀通。亦为气中血药,理气之外有散瘀作用,故气血郁结 用之最宜。一般用“广郁金”,另有“川郁金”,祛瘀之力较强。
香橼:味辛酸;疏泄肝胃气滞,治胸胁胃脘胀闷作痛,略同 青皮而力弱。
白蒺藜:即“刺蒺藜”。辛苦微寒,疏肝熄风,善治头目诸 疾,亦散肝经风热。
金铃子:即“川楝子”。苦寒有小毒,能疏肝脏气火郁结 亦泻膀胱湿热。前人或渭人心与小肠,或谓人肺、脾、胃诸经 从未涉及肝经;在主治方面多云杀虫,治心腹疝气诸痛,亦不 明言肝病。只有《本草分经审治》列入肝寒中,并谓“泻肝 火”;《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出“入肝、心包、小肠、膀胱四经”, 认为
“泄肝邪’治肝气痛,肝气胀,为泻肝泄热之良品,肝经腹 痛及疝
痛要药”。临床证明,金铃子用治肝气、肝火内郁引起 之少腹胀
痛,疝痛,小便短赤,及胁痛之自觉痛处内热者,效果 良好。肠胃虚寒者当忌,能引起大便不实。
橘叶:苦平,人肝经,兼人胃经,治胁痛及妇女乳房胀痛。 玫瑰花:甘温微苦,气香,入肝、脾两经,舒肝和血,治肝胃 气痛,对郁证调养甚佳。
柴胡:苦微寒,入胆经,具有升散作用。用于肝病,以疏 气、解郁、散火为主,必须与肝经血分药配合。前人逍遥散、柴 胡疏肝散,方内均用当归、白芍之类,可以理解。《本草从新》 上提到“宣畅气血,散结调经”,以为“人第知柴胡能发表,而 不知柴胡最能和里”。我认为柴胡毕竟是表药、气分药、胆经 药,其能走里、走血分、走肝经,全赖他药协助。前人用柴胡, 主要是根据具体病情,善于配合,并掌握适当的剂量。至于柴 胡虽然升散,因气味俱薄,未必有伤阴劫液的严重危害;然遇 肝阴不足,肝气肝火上逆,如头胀、耳鸣、眩晕、呕逆、胁痛等 证,大量使用柴胡,能使症状加剧,引起出血,慎之。又柴胡常 与青皮、香附等疏肝药相提并论,它的区别是,柴胡善于升散, 宜于气机郁滞,如果肝气巳经横逆,则以青皮、香附等疏利为 是。
青皮:辛苦温,人肝、胆两经。疏肝气,治胁痛、腹胀最效。 兼胃气不舒者,与陈皮同用,简称“青陈皮”。
香附:辛微甘苦’人肝兼人肺、三焦两经,般均认为肝病 理气
一
要药。但亦理三焦之气,不限于肝气;能和血分,不限于 气分。并有香窜流弊,对虚弱证应防其散气耗血。
延胡索:辛温,人肝兼人心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在肝病多用于腹痛,常与金铃子配合。
沉香:辛微温。以降气为主。《本草求真》指出:“同丁 香、肉桂治胃虚呃逆,同紫苏、豆蔻治胃冷呕吐,同茯苓、人参 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门火衰,同苁蓉、麻仁治大肠虚 秘。”在肝病上则多用于七情怫郁,气逆气厥,常取四磨饮、沉 香化滞丸等加减。“伽楠香”又称“奇楠香”,为沉香的一种, 其力尤胜。又有“沉香曲”,用沉香、木香、藿香、檀香、降香、 郁
金、豆蔻、砂仁、枳壳、青皮、陈皮、乌药、厚朴、防风、羌活、桔 梗、前胡、葛根、柴胡、白芷、谷芽、麦芽、甘草等合成,能舒肝和 胃,疏表化滞。
三棱:苦平。行气止痛,功近香附而力峻,体弱者慎用,处 方常与莪术配合,治疗癥瘕积聚。因三棱人肝经气分,莪术人 肝经血分,取其散气破瘀,更为全面。
木贼草:甘微苦,人肝、胆两经。疏风活血,升散郁火,为 治疗目赤、目瞥的要药。
橘核:苦平,人肝经。多用于疝气胀痛。
荔枝核:甘温涩,人肝经。疏肝胃气,兼散寒湿。一般用 于男子疝气,其实治男女脘腹痛的效果亦好。“荔枝肉”甘 平,补血生津,亦能散无形滞气,肝虚证取干者常食,胜于“桂 圆”。
^清肝类清肝药,轻者清肝热,如丹皮、黄芩、焦山扼、 夏枯草、青蒿、青黛、牛黄、青葙子、密蒙花;重者泻肝火,亦称 泻肝,如龙胆草、芦荟等。清肝药特别是泻肝药,大多苦寒伤 胃,脾胃薄弱者慎用。
丹皮:辛寒,人心、肝两经。为清肝脏血热的主药,亦为止 血要药。止血药多敛涩,丹皮兼能辛散,无凝滞留瘀之弊。
黄芩:苦平。清肺、胃、大肠之热,亦清胆火。胆为一阳处 于厥阴之中,故亦常用于肝热证。《本草疏证》上说:“气分热 结者与柴胡为耦,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以柴胡能开气分之 结,不能清气分之热,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血分之热。” 具体地指出了黄芩在肝热病的用法。
焦山梔:苦寒。清三焦火,治邪热心烦懊侬。用于肝病, 清气分多与黄芩、青蒿配合,清血分多与丹皮配合。
夏枯草:苦辛寒,人肝、胆两经。清郁热,通结气。由于肝 脏血燥、气火郁结引起的性情急躁,失眠多梦,烦热汗出,目赤 珠痛,因而影响肝经,出现颈项瘰疬等症,均有疗效。凡郁火 不宜寒凉直折,夏枯草含有辛散作用,又不同于柴胡的升散, 最为适合。
青蒿:苦寒气香,人肝、胆两经。清虚热、郁热。苦寒药多 与脾胃不利,只有青蒿芳香悦脾,不犯中和之气。
青黛:咸寒,人肝经。凉血散热,兼能解毒,治肝火冲逆吐 衂,胜于用一般苦寒直折。肝热久郁,舌绛唇红,用一般养阴 清热不除者,用青黛最佳。
牛黄:苦平,有小毒。肝热生风,风火相搏,引起癫狂痫痉 等证,宜用牛黄清解。这类证候的出现,多与心火和痰热有 关,牛黄兼入心经,亦能消痰。
青葙子:苦微寒’人肝经,用于风火目赤。
密蒙花:甘平微寒,人肝经。用于目赤多泪,以肝虚有热 而不属于风火者为宜。
龙胆草:苦涩大寒,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般用于 肝火证时,多依龙胆泻肝汤加减。
芦碁:苦寒,入肝、心包两经。泻肝清热,兼能通大便。也 有单作通便用的,如“更衣丸”是。
一
温肝类温肝药有肉桂、淫羊藿、艾叶、小茴香、木瓜
等。这类药物除散肝脏寒气外,还能增强肝用之不足,即补肝 脏之阳。补肝阳的方法,必须在养血中佐以温药生发,不能单 用温热药。
肉桂:甘辛大热,人肾、肝、命门三经。温下焦的药,大多 桂、附并称,因其同具回阳退阴的作用。但附子偏于阳气,肉 桂独入血分,故附子的功能为扶元阳,消阴翳,治寒厥,肉桂则 能通血脉,散营卫中风寒,治阴盛失血及妇女经闭等。《本草 求真》上指出,肉桂治血脉不通,有鼓舞血气之能,不同于附 子只固真阳。故气血不和,欲其流畅,不宜用附子,只在峻补 血气之内,加肉桂以为佐使,如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之类。 因此,温肝散寒,和血通脉,当以肉桂为主。肉桂品类较多, “傜桂”、“蒙自桂”和“越南桂”等紫润甘芳:少辛燥气者为 佳。
淫羊蕾:即“仙灵脾”,辛甘温。温养肝肾而不燥,肝脏体 用俱虚者最宜。
艾叶:辛苦微温,人脾、肝、肾三经。肝病用艾,侧重在妇 科,利用其温子宫,散寒湿。一般调经止腹痛与香附同用,治 崩漏及胎前产后下血与阿胶同用。
小菌香:茴香有大小两种,人药多用小茴香。辛散膀胱、 肠胃冷气,在肝病治寒疑气滞疝气。
木瓜:酸温,人肝、脾两经。肝主筋,用于转筋、下肢无力 等证,有郁热及小便短赤者忌之。
6^镇肝类镇肝即潜阳,如菊花、钩藤、天麻、桑叶、牡 蛎、真珠母、石决明,进一步为熄风,如龟版、鳖甲、玳瑁、羚羊 角、淡菜等。肝虚风阳上扰,多偏于热,故药带凉性,亦称为凉 肝药。同时多由阴血不足引起或因内热而导致阴虚,又常与 补血滋阴药结合。另有搜风药,一般亦称熄风,如全蝎、蜈松 等,作用不同。
菊花:苦平,入心、肝、脾、肺、胆、胃、大小肠诸经。在肝病 方面,主要用于清头目,如头痛、头胀、头晕和目眩、目赤等症。 菊花的品种较多,以杭产的花小色黄者为正,色白者味较甘 缓,产滁州者亦白色,其味先苦后甘,气尤清芳,因有“杭菊 花”、“黄菊花”、“白菊花”、“甘菊花”、“滁菊花”等处方用名。
钩藤:甘微寒,人心、肝两经。清火定风,治肝热眩晕、惊 搐。气味微薄,病重者不能胜任。
天麻:辛平,人肝经。镇定内动之风,宜于血虚眩晕。前 人谓能疏风化痰,宣通脉络,治中风瘫疾:亦属内风而非外风。 桑叶:苦甘寒,人肺、胃、大肠三经。疏风清热,本为外感 表证药,亦能清肝胆郁热,明目,除头脑胀痛。
牡蛎:咸平微寒,人肾、肝、胆三经。生用潜镇,煅用固涩。 肝病上多用生牡蛎,治疗肝阳头晕。因其咸能软坚,亦用于瘰 疬,胁下痞硬,须以柴胡为引。牡蛎肉名“蛎黄”,甘温滋补, 血虚肝阳易动者,取以佐餐,甚佳。
龟版:甘平咸寒。养阴潜阳,用于肝风证。熬胶名“龟版
胶”,其力尤胜。
鳖甲:咸平,人肝经,兼人脾、肺两经。滋阴、潜阳、退骨 蒸,亦治癥瘕、疟母。鳖甲常与牡蛎、龟版同用。《温病条辨》 对温邪传人下焦,损伤肝肾阴血,有三甲复脉汤,初用生牡蛎, 次加生鳖甲,最后再入生龟版,指出了使用的次序。用此熬成 “鳖甲胶”,滋补之力较强。
玳瑁:甘寒。前人均作清热解毒药,认为效用“同于犀 角”,但临床上用治血虚头晕,效果良好,说明有潜阳熄风的 作用。
羚羊角:咸寒,人肝经,兼人肺、心两经。熄风清热,镇肝 之力胜于他药。《本草纲目》上说:“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 病也目暗障瞥,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 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抽搐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 羚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而羚 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瘘 疬,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奇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 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综合 种种功效,多以清镇为主。
真珠母:甘咸寒。清肝火,治头眩、耳鸣,及因心肝火旺引 起的神志病证,与石决明之但入肝经不同。
石决明:咸平,入肝经。肝热生风引起的目眩、目赤等,用 之最效。因与牡蛎、真珠母性质效能相近,处方上有时三者同 用,但应防止叠床架屋之嫌。
淡菜:甘温。治肝虚羸瘦眩晕,能滋阴潜阳,叶天士治肝 风证屡用之,并有“淡菜胶”的名称。《日华子本草》谓“多食 令人头目闷暗”,在临床未曾发现这种现象。
全蝎:甘辛平有毒。人肝搜风,治目呆、头摇、手足抽掣, 与一般所说熄风不同。处方多用“蝎尾”,因其力都在尾梢的 缘故。
蜈蚣:辛温有毒。搜逐肝脏风邪,与全蝎效能相近。
上面提出的肝病常用药六十四种,不是全面的,尤其是 还有好多药不人肝经,而在肝病上常用,这里多没有提到。 研究药物,必须了解其本能,也须了解其配合后的作用;必 须了解其主治,也须了解其副作用。比如柴胡,既要了解单 味的功能,也要了解与白芍、黄芩等配合后的作用;既要了 解其特长,也要了解其升散有害的一面。如果忽略了柴胡 的本性和作用,单从小柴胡汤和逍遥散等来评价柴胡,显然 是不正确的;或者只重视柴胡能疏肝,而不考虑多用常用能 劫阴,也是不惬当的。这不仅对肝病药应当如此,对其他药 物都应当如此。
小结
话讲完了 ’可能讲得太噜苏,特别是没有把一个病一个病 的治法方剂提出来,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我的主要目的是, 说明治疗肝病不是几个常用方剂所能解决,并且不能固执于 肝病方剂,进一步必须从理论掌握辨证施治的方法。为了说 明这些问题,不能不从根本上将肝病的理法方药综述一遍,将 其中的大法细目交代清楚,其实,一个病一个病的治法已经包 括在内了。这样谈是不是偏重理论,好高骛远呢?不是的。 因为要对治疗肝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较全面的法则,必 须具有比较完整的肝病的基本理论。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人 只想在临床上获得几个肝病方剂,这不仅是刻板的,有限制 的,而且不可能对疑难复杂的病证进行独立思考。比如治疗 胁痛只会用逍遥散,用的时候也原封不动’不会从具体情况加 减,收不到效果便束手无策了。假使能从理论结合临床,那就 象叶天士治胁痛,运用了辛温通络、甘缓理虚、温柔通补、辛泄 宣瘀等方法,处方用药也自然细致灵活了。从近代治疗肝病 来说,叶天士是有他的一手,而且摸索出了一套治疗规律。华 岫云曾将肝风、肝火、郁证和木乘土等作出总结,详见《临证 指南医案》,可以参考。当然,其他医书也要阅读,俾促使更
深入地广阔地进行肝病的治疗。
〈1962年3月,对北京中医学院应届毕业生部分同学的 讲稿)
七、感冒论治
今天谈一个小题目^感冒。一般以为感冒是常见的轻 浅的外感疾病,没有讨论的必要,即使讨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的问题。然而问题恰恰产生在这里。如果允许说,作为一个 大夹不能做好感冒的辨证施治,甚至只用几种成药应付,或者 是不能掌握感冒的一般治疗规律,而偏偏能治温病、伤寒等复 杂的病证,都是很难想象的。同学们通过五年的系统学习,刻 苦钻研,当然比一般的水平要高,但是正因为水平高’对于这 些所谓常见的轻浅的疾病,更要特别注意。
感冒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等,《中医内科学讲义》上说得很 清楚,不再重复。现在重点谈谈辨证施治,也就是如何将书本 知识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
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风邪,祛风当用辛散。由于四时的气 候不同,风邪的侵袭往往挟有不同的时气,一般以风温和风寒 为多见,在辛散中又分辛凉和辛温,这是治疗感冒的基本法 则。在这基础上,遇到挟暑、挟燥、挟湿的,结合清暑、润燥、化 湿;遇到患者内热素重或痰湿素多的,也可结合清热或化疲。
感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于肺,故用辛散治疗的目的在于 宣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职司治节。凡是感冒上出现寒热 头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都是通过肺来治疗。当然,兼见胁 痛的也用疏肝,兼见食呆恶心的也用和胃,总之是以宣肺为 主,从宣肺结合其他方面。
感冒的发生和发展,同人体正气的强弱,及卫气的调节失 常有关,故多因寒温不适和疲劳等引起,尤其是体虚的人容易 感受,感受后往往纠缠不解。但是在这种内、外因相引发病的
情况下,不能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把因果颠倒。因为 感冒毕竟是外感新病,应以祛邪为先,只是不能看作轻浅的外 感病而忽视内在因素。
理解了这些问题,对于感冒的治疗已经骊珠在握,可先温 习一下感冒的常用方剂:
葱豉汤(《肘后方》〉一豆豉、葱白。
杏苏散(《温病条辨》)^紫苏、杏仁、前胡、桔梗、枳壳、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姜、枣。
香苏饮(《局方》)^紫苏、香附、陈皮、葱白、生姜、甘 草。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 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川芎、茯苓、甘草。
以上是辛温发散方。葱豉汤通阳发汗,温而不燥,通用于 寒邪伤表。杏苏散宜于咳嗽痰多。香苏饮宜于胸闷气滞。荆 防败毒散宜于风寒较重,伴见四肢酸痛等证。
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薄菏、桔梗、杏仁、 连翘、芦根、甘草。
银翘散〈《温病条辨》〉一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菏、 牛蒡、格梗、竹叶、芦根、甘草。
以上是辛凉发散方。二方同样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银 翅散重在发汗清热’兼有解毒作用。
三拗汤(《局方》)^麻黄、杏仁、甘草。
这是辛平发散方。一般因麻黄性温,亦列于辛温解表剂。 我认为麻黄虽然偏温,其性轻扬,为肺经专药。但本方用杏仁 泄肺利气而不用桂枝,不同于麻黄汤的辛温发汗,且加入石膏 即麻杏石甘汤,成为辛凉宣泄。说明本方的发散,重点在于宣 肺止咳,一经结合不同气味的药物,便能改变其性质。我对一 般感冒咳嗽,取其简单有效,临床上常作为基本方,根据具体 症状加味。
桑杏汤(《温病条辨》)一桑叶、杏仁、象贝、豆豉、山梔
皮、沙参、梨皮。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薷、厚朴、扁豆、银花、 连翘。
藿香正气散(《局方》)^藿香、紫苏、桔梗、厚朴、白芷、 白术、陈皮、半夏曲、茯苓、大腹皮、生姜、红枣。
以上是感冒兼证方。桑杏汤治风邪兼燥,新加香薷饮治 风邪兼暑,藿香正气散治风寒兼湿。其中新加香薷饮因暑多 挟湿,故用厚朴,如果只属暑热,可改六一散。蕾香正气散主 要化肠胃湿浊,亦有解毒作用。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红枣。 参苏饮〔《医垒元戎》〉一人参、紫苏、葛根、前胡、桔梗、 枳壳、半夏、陈皮、茯苳、木香、甘草。
玉屏风散(《得效方》〉^黄芪、白术、防风。
以上是体虚感冒方。桂枝汤调和营卫,加强体力以使其 出汗;参苏饮在一般祛寒止咳内加入扶正补气;玉屏风散则益 气以托邪外出。三者的作用不同。
治疗感冒的方剂并不多,但在这些方剂里可以看到同样 治疗感冒,要求不一样;另一方面也可看到在疏散的原则上, 目的还是一致的。再从这些方剂的药物来分析。
疏表散邪一一豆鼓、紫苏、荆芥、防风、麻黄、桂枝、葛根、 羌活、独活、香薷、薄荷、桑叶、菊花丨葱白、生姜。
宣肺化瘐^麻黄、桔梗、牛蒡、杏仁、象贝、前胡、半夏、 陈皮。
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山栀、竹叶、生甘草。 生津润燥一一沙参、芦根、梨皮。
化湿理气一厚朴、蕾香、白芷、伏苓、大腹皮、陈皮、枳 壳、木香、香附。
补气和中一黄芪、人参、白术、扁豆、红枣、炙甘草。 治疗感冒的方剂和药物当然还有,但掌握这些方药已经 足够应用。问题在于有些方剂的组成比较简单,有些比较复 杂,有
些药物的作用比较单纯,有些也比较复杂,如何来适当 地加减使用,我认为主要还是掌握几个基本用药法则,因再进 一步具体说明如下。
1.疏表感冒均由外邪引起,就必须疏表。然外邪的侵 袭有轻重,性质也有不同,必须加以区别。大概初起微觉恶风 形寒,头胀鼻塞,偏寒偏热不明显,用防风、薄荷等轻泄,兼有 低热者加荆芥、桑叶使其微汗,风热和秋燥相同。感受风寒较 重,形寒头痛亦较剧者,不论已经发热或未发热,均宜辛温发 汗,或用紫苏、防风,或用豆豉,葱白,或用麻黄、桂枝,在夏季 惯常用香薷。若是暑热挟风,仍宜轻泄法内加人佩兰、藿香。 疏表虽为感冒的重要治法,一般只用一二味,并不多用。柴 胡、葛根、独活等,非在特殊情况下也少使用。
1清热感冒用清热药,多在辛凉解表剂内用来治疗风 热之邪,或是风寒感冒已有发热,用以帮助缓解。常用者为连 翘、银花、山梔、黄芩,用时亦只选择一二味;在夏令又惯用青 蒿、六一散之类。所以清热法在感冒上不是主要的,如果离开 了疏散,单用银花、连翘等为主,是不恰当的。至于风热和秋 燥感冒用瓜萎皮、芦根等,虽然也有清热作用,目的在于生津 润燥。
3^宣肺肺主皮毛而司卫气,疏表药不离肺经。这里所 说的宣肺,系指宣畅肺气来治疗喉痒、咳嗽、痰多等肺脏症状。 正因为疏表必须通过肺经,宣肺也能协助解表,用对应取得联 系。一般治喉痒用蝉衣、胖大海轻扬宣散,咳嗽用麻黄、牛蒡、 前胡、桔梗、苦杏仁、象贝母、橘红等宣化风痰,湿重者用半夏 温化。必须注意,感冒咳嗽忌用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 不宁,故枇杷叶等常用咳嗽药不用于感冒初起,热痰、燥痰用 川贝母、甜杏仁,亦常与象贝母、苦杏仁同用。
4^兼治用疏表、宣肺,适当地结合清热,是感冒的基本 治法。很明显,大多成方就是这样组成的。但在感冒上出现 的其他症状,也应适当照顾,即也有了解用药的必要。如:鼻 塞流
涕用苍耳子、辛夷;头胀疼痛用菊花、蔓荆子;四肢酸疼用 羌活、桑枝;咽喉红痛用山豆根、马勃;大便秘结用蒌皮、枳实; 胸脘痞闷用郁金、香附,或用桔梗、枳壳的升降调气;等等。
治疗任何一个病,首先抓住病因病机,通过病因病机来消 除主证,其他兼证亦随之而解。这也就是说治疗一个病应从 全面考虑。如果不从根本治疗,见一证用一药,便会造成杂乱 现象。尽管在基本治法上根据具体症状适当照顾,没有限制 也没有什么冲突,难免有叠床架屋之嫌。感冒,正如一般所说 是常见的轻浅的外感疾病,我认为也应当有全面的认识,才能 在治疗上作全面的考虑。
上面谈的是感冒的一般治法,下面再举几个病例来补充 说明一些问题。
【病例一】幼,三岁半。感冒发热四日未退(摄氏三十 八度
半〉,日夜作咳,咳声不爽,饮食二便正常。曾用西药链 霉素、金霉素,并服过中药三剂,最后一张药方是桑叶、菊花、 荆芥、防风、银花、连翘、桔梗、甘草、杏仁、象贝、半夏、陈皮以 及紫菀、大青叶、芦根等。我按脉象滑数,舌苔薄腻。询知发 热无汗外,检查咽喉、胸腹,均无病征。显属风寒外袭,郁于上 焦,肺气不能宣透,即拟三拗汤加味。处方:炙麻黄一钱,牛蒡 二钱,光杏仁二钱,蝉衣一钱,桔梗八分,橘红八分,胖大海一 钱,生甘草八分。一服得微汗,热退咳稀。此证本属轻浅,所 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当“因其轻而扬之”,乃用苦寒清 热,反使邪留而热不得解,咳不得宁。同时也说明了本证主要 是发热无汗,咳嗷频繁,故取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宣肺为主药, 牛蒡、杏仁、蝉衣等轻扬宣化为佐,肺气宣畅,证情自平。
【病例二】幼,五岁。感冒一星期,一起即有低热,用青 霉
素及银翘解毒片,热势不退,反见上升〔摄氏三十九度 我往诊时,肤燥无汗,面部潮红。鼻塞,咳嗷有痰,精神较疲。 脉象浮数,舌苔薄黄。审属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有郁而化热
之势,即拟辛凉解表为主。用荆芥、防风各钱半,焦山栀钱半, 桑叶钱半,菊花钱半,辛夷八分,牛蒡二钱,前胡二钱,光杏仁 三钱,象贝母三钱。药后得微汗,身热即低〔摄氏三十七度 六、。颈部本有湿疮,浸淫瘙痒不宁。前方去荆防、山栀,加 蝉衣、赤芍、连翘,取其兼能清化湿热。
【病例三】女,成年。素有偏头痛、高血压和胃痛。感 冒第
二天,身热不扬,但自觉皮肤燥热,背部凛寒,头痛目重烦 闷,时有嗳噫恶心,大便二日未行。脉细滑数,舌苔薄黄。诊 断为肝阳上扰,风邪外束,胃气不和。处方:薄荷一钱,桑叶钱 半,菊花钱半,白蒺藜三钱,蔓荆子钱半,钩藤三钱,枳实钱半, 竹茹钱半。这是标本兼顾治法,如果专用疏散,势必煽动肝 阳,头痛加剧,过于清解,又会影响胃气,引起疼痛,故用微辛 微凉清泄,佐以和中。
【病例四】男,六十岁。身体素弱,患高血压,经常失 眠,
精神容易紧张。感冒发热五日,用青霉素治疗。热势盛衰 (摄氏三十七度八至三十九度一〉,汗多不清。特别表现在热 势上升无一定时间,一天有数次发作,热升时先有形寒,热降 时大汗恶风。伴见头痛,咳痰不爽作恶,食呆口苦,口干不欲 饮,便秘,小溲短亦。脉象弦紧而数,舌苔厚腻中黄。我认为 病由风邪引起,但肠胃湿热亦重,依据寒热往来,当从少阳、阳 明治疗。处方:柴胡钱半,前胡二钱,黄芩钱半,半夏二钱,青 蒿钱半,菊花钱半,杏仁三钱,桔梗一钱,枳壳钱半,赤苓三钱。 一剂后热不上升,二剂退清。但汗出仍多,怕风蒙被而睡。考 虑外邪虽解,肠胃症状未除,而年老体弱,汗出不止,体力难以 支持。当时,甘美芳大夫随我出诊,商议暂用桂枝加附子汤 法。处方:桂枝八分,白芍三钱,熟附片三钱,生黄芪钱半,半 夏二钱,茯苓三钱,陈皮钱半,炙甘草六分。服一剂,汗即减 少,二剂后亦不恶风,继予芳化痰湿而愈。此证极为复杂,主 要是体虚而内外因错综为病,不能不随机应变。同时指出,初 诊处方采用了伤寒法,但结合了败毒散柴前、枳桔升降泄邪,
不能单纯地看作小柴胡汤,这是处方用药的变化了。
【病例五】男,四十多岁。感冒发热后,因多汗形寒不 退来
诊。询知头不痛,亦不咳嗽,四肢不酸楚,但觉疲软乏力。 向来大便不实,已有十余年。诊其脉沉细无力,舌苔薄白而 滑。有人因自诉感冒,且有形寒现象,拟用参苏饮。我认为参 苏饮乃治体虚而有外邪兼挟痰饮的方剂,今患者绝无外感症 状,尤其是发热后多汗形寒,系属卫气虚弱,再与紫苏温散,势 必汗更不止而恶寒加剧。改用桂枝加附子汤,因久泻中气不 足,酌加黄芪,并以炮姜易生姜。两剂即见效。
【病例六】男,八十五岁。因游公园回来,微有身热(摄 氏
三十七度二〉,诊为感冒,用银翘解毒片治疗,经过四曰不 愈,邀我会诊。询知四天来除低热外,无形寒头痛、鼻塞流涕 等证,但觉肢体懒怠,不愿活动。平日大便偏溏,便时有窘迫 感,余均正常。舌净,脉象虚细带数。我断为中气不足,由疲 劳引起低热,不同于感冒,即拟补中益气汤加减,一剂,身热即 退。
【病例七】男,六十七岁。经常感冒,往往一二个月接 连不
断,症状仅见鼻寒咳痰,头面多汗,稍感疲劳。曾服玉屏 风散,半个月来亦无效果。我用桂枝汤加黄芪,服后自觉体力 增强,感冒随之减少。此证同样用黄芪而收效不同,理由很简 单。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固表,是加强正气以御邪。玉屏 风散治虚人受邪,邪恋不解,目的在于益气以祛邪。一般认为 黄芪和防风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风得黄芪, 不虑其散表,实际上散中寓补,补中寓疏,不等于扶正固表。 正因为此,如果本无表邪,常服防风疏散,反而给予外邪侵袭 的机会。
【病例八】女,二十四岁。感冒四曰,形寒,头痛,咳漱 甚轻,
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痛 如针刺,且有泛漾感。我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 新秋天气尚热,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诊断 为风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有内传之势。用荆防败毒散加 减。处方:荆芥钱半,防风钱半,柴胡钱半,前胡二钱,桔梗一 钱,枳壳钱
半,杏仁三钱,青陈皮各钱半,茯苓三钱,生姜二片。 服两剂,得微汗,咳痰甚多,胸胁痛即轻减。《内经》上说:“风 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恶寒:!,皮肤闭而为热(发热无汗〉, 或痹不仁肿痛〈四肢酸痛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指 肺气不畅,与上文痹痛不同:1,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 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指肝气逆胁痛出食。”我认为这 一段文字的描述,与本病相符,可见感冒总宜疏散,如果因胁 痛而误作肝病,难免偾事。
【病例九】男,四十七岁。感冒流行,亦受感染,寒重热
轻,头胀身疼,胸闷不咳,服银翘解毒片四日不解。我按脉象 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二便倶少,与一般感冒不符合。诊断 为湿浊中阻,肠胃气滞,即拟不换金正气散法,用苍术钱半,藿 香二钱,厚朴钱半,半夏二钱,陈皮钱半,菖蒲八分,大腹子皮 各三钱,枳壳二钱,生姜二片。依此加减,五剂后舌苔渐化,又 觉掌心燥热,口干不欲饮,防其湿郁化热,仍用藿香、厚朴、半 夏、陈皮、菖蒲、枳壳、大腹皮外,酌加黄芩钱半,赤苓三钱,调 理半月始愈。
【病例十】男,五十岁。感冒三日,寒热不高(摄氏三十 七
度八〉,又增腹泻,一日夜七八次,泻下稀薄,体力疲乏,曾 服理中汤一剂未止。我按脉象浮数,舌苔腻黄。泻时腹内隐 痛,兼有胸闷恶心。认为本有湿滞内阻,复感外邪,肠胃传化 失职,遂使表里同病。处方:紫苏钱半,藿香钱半,枳壳钱半, 竹茹钱半,陈皮钱半,木香一钱,神曲三钱,赤苓三钱,煨姜二 片。两剂即愈。于此可见,前人治外感兼腹泻,虽有先治其 里,后治其表,及逆流挽舟等法,主要是防止表邪内陷,或表邪 巳经内陷,使其由里出表。在一般感冒证可以兼顾,不宜固 执。
【病例~一】女,三十二岁。月经期感冒,经行两曰即 停,小腹作
痛,身热转高,自觉全身不舒,脉象弦滑带数。我仿 傅青主加味生化汤,用防风钱半,羌活八分,当归钱半,川芎一 钱,桃仁钱半,
延胡一钱,炙甘草五分。一剂后即热退经行。 傅氏此方本治产后,我因方药与本证切合,即照原方加延胡。 这是活用成方的一斑。
讲话拟到此结束。个小小病证费了那么多时间,是不 是小题大做呢?不是的。近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人以为 中医治疗
一
感冒就是几种成药,收不到效果便放弃中医治疗;也 有对于感冒的普通处方,一用便是十五六味药,显得十分杂 乱;还有虽然掌握了几个感冒的常用方剂,在辨证上不够正 确,具体应用时缺少适当加减。这些当然是个别的,极少数 的,总之是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必须注意。特别是中医治疗感 冒的理论和方药,有突出的优越的一面,例如辨别偏寒偏热的 性质,挟燥挟湿的兼证,在疏散宣化的治则上,不用一派清凉 肃降来退热止咳,等等,都不能因为小病而忽视其实效,而且 有责任来加以进一步研究,做到全面地更好的继承,更好的发 扬。
〈1963年9月,对北京中医学院一九五八年级部分实习 同学的讲稿)
八、水肿病的基本治法 及其运
用
今天,就我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介绍水肿病的几个基本 治法,以期找出一套治疗规律。治法是从理论来的,应该从理 论谈起,现在倒过来从治法谈到理论,主要是便于理解和结合 临床,没有别的意思。是否有当,请予指正。
中医治疗水肿有六个基本法则,随着不同证候而灵活运 用。这六个基本法则如下。
1.发汗用于水在表,肿在腰以上,头面特别明显,及有 外感症状的,药如麻黄、浮萍、紫苏、防风。(发汗须通过宣开 肺气,也称“宣肺”、“开肺”,但宣开肺气亦能促使利尿,不一 定为了发汗,故有时用杏仁、桔梗一类。^
2^利尿用于水在里,肿在腰以下,下肢特别明显的,药 如车前、泽泻、茯苓、猪苓、大腹皮、冬瓜皮、木通、防己、葫芦 瓢。(淡味的通草等称为淡渗药,亦属于利尿,力量薄弱,水 肿上较为少用。)
3^燥湿用于水在里,腹满舌腻,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 药
如苍术、厚朴、半夏、砂仁、蔻仁。〔燥湿是化湿法中的一 种,轻者用藿香、佛手等芳香药,称为芳化,重者用苦温辛燥 药,称为燥湿。凡化湿不能离开脾胃,故包括和胃、健脾。)
4^温化用于水在里,小便不利由于膀胱气化不及,或 脾不制水而肾阳亦虚的,药如附子、肉桂、干姜、胡芦巴、椒目。 (主要是温肾阳,故亦称温肾,温肾又多与补肾结合,亦用熟 地、山萸、仙灵脾等,但不是直接退肿法。^
逐水用于水在里,二便癃秘,以致水势泛滥,腹大如
鼓的,药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葶苈子、黑丑。(水从大便 排出,系一种下法,亦用大黄、槟榔、枳实等。)
6,理气用于水在里,脘腹胀满的,药如木香、青皮、陈
皮、枳壳、沉香。〈气行则水行,不是直接退肿法。)
治疗水肿的主要目的在于消水退肿。这六个基本冶法 中,有直接消水退肿的,如发汗、利尿、燥湿、逐水;也有间接消 水退肿的,如温化、理气,包括宣肺、和胃、健脾。临床上因燥 能胜湿及水湿都从小便排出,故燥湿和利尿成为必用之法;又 因气行则水行,故常以理气作为协助。为了使这些治法发挥 更好的作用,根据具体病况经常两种或三种结合使用。例如 发汗和利尿同用,利尿和燥湿同用,发汗、利尿、燥湿同用,燥 湿、利尿、温化同用,以及燥湿中兼用健脾,温化中兼用补肾等 等。总之,处方时很少走单纯的一条路子。
这六个基本治法是我初步提出的。治疗水肿病还有不少 治法,如补气、养阴、生津等,有些与基本治法有联系,有些在 特殊情况下权宜使用,均不是基本治法。特别应当指出的,7欠 肿病里常用石膏、滑石、连翘等清热药,我在基本治法里没有 提到,是否遗漏了呢?不是。水肿的主要病邪是水,没有单纯 的热证。如果水肿上出现热证,可在治水的基础上佐用清热, 必须分清主次。同时,水肿用清热药,常与燥湿、利尿药的本 身相结合,如黄连清热又能苦燥,滑石清热又能渗利,木通苦 寒兼能清热利小便。说明使用这些药的时候,根本没有离开 基本治法;也不难体会水肿用清化、清利的方法,主要是在于 利水。为此’所说水肿的基本治法是主要治法,属于原则性 的,在这原则上可以变化出入,但不能离开这范畴。也就是 说,中医常用不同方法治疗水肿’是有一般规律的,结合具体 证候而灵活运用,不是难于掌握的。
这些基本治法的提出,不从水肿的一般现象出发,而是根 据水肿的病因、病机,通过内脏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而提 出的。理由如下。
第一,肺主皮毛,发汗是开宣肺气,使水邪从皮毛排出。 用于风寒外袭,肺气被郁,不能输布津液,通调水道,下输膀 胱,因而流溢肌肤为肿;或淋受冷雨等,水湿之邪外溃肌肉,影 响肺气不宣,不能从汗而解。所以用发汗来治疗的水肿,都有 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肿势亦倾向于头面四肢,称为“风 水”。也就是说宣肺发汗宜于表证、实证、寒证,不同于单纯 的开肺利尿。开肺利尿是疏上源以利下流,没有发汗作用’并 不限用于表实证。
第二,膀腕司小便,为水湿的主要出路,在水肿也就以利 尿为主要治法。虽然形成水肿的原因不属于膀胱,但已经形 成水肿之后,除从原因治疗外不能离开利尿。所以利尿法通 用于表、里、虚、实、寒、热证候。
第三,脾主化湿,全赖脾阳,凡燥湿法不离温运脾脏。但 有两个情况:一为脾阳本身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应以脾虚为 本,即健脾为主,佐以燥湿;二为生冷饮食等积湿郁遏,脾阳不 能健运,应以湿邪为本,即燥湿为主,佐以健脾。此外有体虚 停湿,湿浊极重,反过来更使脾阳困顿,也应燥湿为先。所以 燥湿法包括健脾、温脾,宜于里证、实证,亦用于虚证。
第四,肾为水脏,中有命门,命门主火,有协助脾阳温运和 司膀胱气化的作用。水湿停留,本来应从燥湿和通利小便直 接治疗,但在脾和膀胱的功能虚弱,或者由于命门的功能衰弱 而影响脾和膀胱的功能之情况下,有赖温肾来加强其运化和 气化。所以温化法主要是温肾,宜于里证、虚证、寒证。
第五,大肠主传导糟粕,也是水的出路。水肿病小便不 利,腹部胀满,好像洪水泛滥,必须疏凿,使水从别道而出,乃 属急则治标,不是消肿的常法,体弱者更在禁用。故逐水宜于 里证、实证。
第六,三焦自肾上连于肺,主气,司决渎。调畅三焦的气, 能促进上中下三脏肺、脾、肾的功能,使水湿易于流动。所以 理气法不是消肿的主治法,而是协助行水的重要一环,常用于
里证。
这里说明了六个基本治法,是在内脏生理功能的基础上 针对水肿的发病机制提出的,包括了表、里、虚、实、寒、热六 要。一般分水肿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阳水证指风邪水湿浸 渍,肿从上起,继及全身,兼有烦渴、胸腹胀满、小便赤涩和大 便秘结等证的湿热内蕴的水肿;阴水证则多系脾肾阳虚的水 肿。这里面包括了八纲辨证,但治疗上不外这六个基本治法。 现在选录水肿的常用方剂,说明这&治法的具体用药法则。 越婢加术汤^麻黄、白术、甘草、石膏、姜、枣。治风水 挟有内热的证候,主要治法为发汗、健脾燥湿,因有内热,故用 石膏。如果单纯的风水,便当用麻黄加术汤。(此方本治外 湿身体烦疼,以发汗为主,结合健脾燥湿,但符合于风水的治 法。)二方所用的白术,均可改为苍术,取其燥湿力胜,兼能发 汗。
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姜、枣。治皮水 证,水在肌表,用黄芪走表来协助防己行水,故主要治法为利 尿,加白术健脾燥湿。(与此类似的防己茯苓汤,用黄芪助防 己走表行水外,又用桂枝同茯苓通阳以利三焦之湿,其主要作 用同是利尿,但方法有所不同。^
五皮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桑皮。主要治 法为利尿和理气,常用于一般水肿’兼有喘气者,侧重在肺脾 两经。(有去陈皮、桑皮用五加皮、地骨皮,或单去桑皮用五 加皮,对水肿来说,似不恰当。^
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肉桂。主要治法为利 尿结合健脾、温化。减去肉桂便是四苓汤,成为利尿、健脾。 配合平胃散,便是胃苓汤,加强燥湿的作用。
大橘皮汤^陈皮、木香、槟榔、赤苓、猪苓、泽泻、白术、 肉桂、滑石、甘草。由利尿、理气、温化组成,加人清热。实际 上即五苳散加味,可治湿热的水肿。
小分清饮一一猪苓、茯苓、泽泻、苡仁、枳壳、厚朴。主要 是利尿、理气,兼能燥湿。
实脾饮^白术、茯苓、大腹皮、豆蔻、厚朴、木香、木瓜、 附子、炮姜、甘草、姜、枣。主要是健脾、利尿、理气、温化组成。 名为实脾,不同于补脾’含有水去则脾自实的意思。
廓清饮^厚朴、陈皮、枳壳、茯苓、泽泻、大腹皮、白芥 子、莱菔子。主要治法为理气、利尿,佐以肃肺。治水湿壅滞 三焦,从上、中、下分消其势。
真武汤^附子、白术、生姜、茯苓、白芍。主要治法为温 化、健脾、利尿,用于里证虚寒的水肿。
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 苓、泽泻。主要治法为温化、利尿,用于虚寒水肿。
禹功散^黑丑、小茴香。主要治法为泻水,结合温化, 亦可加人木香以理气。
舟车丸^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大黄、轻粉、木香、青 陈皮,槟榔。主要治法为逐水结合理气。
疏凿饮子^商陆、槟榔、椒目;泽泻、木通、大腹皮、茯等 皮、赤豆、羌活、秦艽、姜。主要治法为逐水、利尿、发汗,治全 身浮肿,伴见气喘、二便秘结,有内外分消的作用。
从这十多个水肿病的常用成方里,足以看到这些方剂的 组成都有基本治法,而且都不是单纯的一个治法。这些基本 治法的使用,以利尿最多,其次为理气、温化和健脾燥湿,再次 为发汗和逐水,最少是清热,而清热不作为主要治法,可以理 解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特别是在三个逐水方内,能清楚地 看到有与温化结合,有与理气结合,有与发汗、利尿结合的不 同,不能简单地笼统地看作逐水方剂。同时通过这些方剂的 分析,可以回过来看到水肿的发病机制与内脏的关系,从而理 解辨证施治的重要性。(附图〕
使用成方,必须将方剂的如何组成加以分析。每一个方 剂都有主治和兼治,这是治疗的方向。把每一个病的常用方 剂的用药法,一项一项罗列出来,结合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能够总结出基本治法。反过来,掌握了这些基本治法来指导 临床处方用药,很自然地能运用灵活,丝丝人扣,使用成方而 不为成方所束缚。这不仅水肿病如此,其他疾病都是这样。 再从水肿来说,经过这样的分析,还能说明几个问题:首先是 这些水肿方剂均包含基本治法,它的结合,有一定的理论基 础;其次,有些成方本来不治水肿,因为符合于水肿的基本治 法,由移用而成为水肿病的主方;其三,根据基本治法来适当 加减,能够扩大成方的治疗范围;其四,通过这些基本治法,对 于成方的使用有个明确的目标,因而也能纠正文献上一些模 糊和错误的地方。这些问题没有人谈过,我认为对提高疗效 和进行整理研究都很重要。
治疗水肿必须分辨肿的部位,这对内脏发病机制有密切 关系。一般分为表里,表证多属上焦,里证有上、中、下三焦之 别。但已经形成水肿,7欠湿的排出以小便为捷,故利尿为主要 治法。进一步水湿的所以停留,多由脾不运化引起,所以大多 结合健脾燥湿。再由于气滞则湿滞,气行则湿行,故又经常佐 用理气。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三个治法,也是处方中最多见 的组成方式,小分清饮便是典型例子。这种方式侧重在里证 的中下二焦。当然也可单用利尿和健脾,如四苓散;或结合温 化,如五苓散、大橘皮汤。然而利尿、理气和健脾燥湿是水肿 病基本治法中的最基本治法,即使肿势较重用实脾饮’甚至用 泻水治标如舟车丸、疏凿饮子,也与这些治法结合。再如挟有 表邪的以发汗为主,但水肿的表邪不同于单纯的风寒,故在发 汗法内亦常
结合利尿和健脾燥湿,如越婢加术汤便是。这是 关于第一个问题、说明方剂的组成以基本治法为基础,由于主 治的方向不同,经过不同的结合,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形式。
基本治法是根据一个病的病因病机来决定的,水肿病的 基本治法就是以水肿的病因病机为主。只要明确了基本治法 之后,凡是成方中符合于这一基本治法的,都可参考引用。所 以
常用于水肿病的成方并非都是主方,有很多是移用的,还有 是结合应用的。例如五苓散本治伤寒渴欲饮水,水人即吐,小 便不利,因其利尿、健脾、温化的作用符合于水肿基本治法,便 常用于水肿病;平胃散本治停湿满闷,呕吐泄泻等证,因其燥 湿、理气符合于水肿病的基本治法,也常用于水肿,并与五苓 散结合为胃苓汤,胃苓汤亦不是水肿的主方。再如真武汤治 伤寒少阴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虽然病因由 于水气,也不主治水肿病,但能温化、健脾、利尿,就成为水肿 虚寒证的主方了。这是第二个问题,说明了掌握水肿的基本 治法,能够广泛地使用成方,不受水肿病的范围所限制,也很 自然地会打破一病一方的观点。
正因为此,使用成方时应将其中的基本治法加以分析,分 清主次’才能根据具体病情作适当的加减。成方是前人治疗 的经验,不可能与我们治疗的患者病情和体质等完全符合,特 别是移用的方剂为了针对本病,不能没有变动。很明显,麻黄 汤、越婢汤的加白术,便是因为水肿,如果无汗或汗出极微的 还可改用苍术。又如防己黄芪汤,据《金匮要略》原注,有气 喘的加麻蓴,在《医方集解》又指出,湿重的加茯苓、苍术,气 满坚痛的加陈皮、枳实、紫苏,说明也能使之转变为发汗、利 尿、燥湿、理气的方剂。还有五苓散可以减去肉桂的温化而成 为四苓散;亦可与平胃散结合为胃苓汤,加强燥湿的作用;也 能加人陈皮、滑石等’成为利尿、燥湿、理气兼能清化湿热的大 橘皮汤。类似这样的随证加减,既不背原方用意,又能与病情 更为切合,避免生搬硬套。这是第三个问题,
掌握这些基本治法,根据辨证来处方用药,能使自己胸中 有数,还能对文献上一些模糊的甚至错简的问题得到改正。 例如越婢加术汤的基本治法为发汗、燥湿、利尿,兼能清热,虽 然有治里证的药,但主要是走表的。而《金匮要略》的原文是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这里的“里 水” 二字,当是“风水”之误,或是本为里水再加风寒外乘,但 是既以发
汗为主,自不能再称里水了。再如甘草麻黄汤发汗 的能力极薄,也不能驱除水湿,它的作用只是宣肺开肺,使肺 气通调,小便自利,属于宣肺利尿的一种治法,对“亦主之”三 字亦须加以区别。还有《金匮要略》上说:“里水者,一身面目 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 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历来注家认为是里水溢表 的证候,也有认为是皮水证,悬而未决。我以为只要从症状上 辨别,方剂的基本治法上分析,无论如何去解释是说不通的, 说通了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对于前人的文献,有责任来大胆 地补充和修订,做好整理和提高的工作,主要是理论联系实 际。这是关于第四个问题了。
应当指出,上面六个水肿病的基本治法,是根据前人的论 点结合个人临床体会而提出的。前人对于水肿病的诊治有着 丰富的经验知识,有待我们系统地全面地加以整理,从而找出 一套治疗规律。比如《内经》里有不少水肿的记载,在临床上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大多散见于各个篇章,如果不加分析 归纳,就很难得到全面的认识。《内经》对水肿证候的描述和 类似病证的鉴别,极为细致’姑且不谈’现在谈谈有关治疗方 面的我的研究方法。
《内经》上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至真要大论》) 又:“三阴结,谓之水。”〈《阴阳别论》〉又:“脾脉软而散,色不 泽者,当病足珩肿若水状也。”〈《脉要精微论》〉又:“湿胜甚 则水闭跗肿。”〔《六元正纪大论》〉又:“诸有水气者,微肿先 见于目下也。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 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评热病沦》〉通过这些条文,可认 识到水肿与脾的关系。脾恶湿而司运化,脾脏功能衰弱能使 水湿停留;另一方面,水湿停留也能影响脾脏功能。这样,同 样治脾,就有健中和燥湿的分别,特别是即使脾虚为主因,在 已经形成水肿之后,就不适宜于单纯的补脾了。
《内经》上又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 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跗肿,跗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水热穴论》〉又:“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
不 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 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水热穴论》〉又:“肾脉微大,为 石水,起脐以下至少腹陲塍然。”、《邪气藏府病形篇》〕通过这 些条文,可知水肿与肾的关系。一是肾脏不能协助脾胃运化, 因而水湿停留为肿;二是卫气出于下焦,因肾虚而卫气不固, 感受外邪,致肌表水湿停滞;也有因肾虚气化不及而水停下焦 的。为此,从肾脏来消水退肿,应分主次、标本。
《内经》上又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7欠 热穴论》)又:“水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 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水热穴 论》〕又:“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 大肠,疾行则肠鸣漉漉,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气厥论》〉通 过这些条文,可认识到水肿与肺的关系。由于肾不化水,水气 上逆,影响肺气不能肃降,通调水道;同时肺脏受邪,亦能影响 肾脏气化,致水湿停留。说明了从肺、肾来治疗水肿,也须分 别主次。
《内经》还说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 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 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五癃津液别篇》〉通过这条文, 可认识到水肿与三焦、膀胱和肠胃的关系。三焦司决渎,膀胱 司州都,肠胃司传化,这些内脏功能障碍,都能积水,治宜通 利。
此外’《内经》上还有:“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平人 气象论》〉又:“开鬼门,洁净府。”(《汤液醪醴篇》)……都与 治法有关,不能悉举。把这些弓I征的条文来看,足够说明前人 诊治水肿病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这里指出了水肿的主要病 因由于湿,也能由外邪和内伤引起,它的发病机
制,与脾、肺、 肾、三焦、膀胱、肠胃等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因而治疗方法有 发汗、燥湿、利尿、逐水、理气、宣肺、健中、温肾等。这是前人 对于水肿病的理论,也是本人提出六个基本治法的理论根据。
经过《内经》的研究,并应探讨后来文献。如《金匮要略》 上提出了水肿的类型,分五脏水证和风水、皮水、正水、石水, 《外台秘要》又提出了五脏水肿的危证,缺盆平伤心,唇黑伤 肝,背平伤肺,脐突伤脾,足底平满伤肾等,在临床上均有参考 价值。当然,这不是说每一脏腑都有水肿,要根据它来机械地 分型,而是说水肿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影响其他脏腑,即水肿的 发生有主脏,但恶化和死亡不完全决定于发生的主脏,往往由 于其他脏腑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这是后世的发展,必须全 面的批判地接受,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
下面再举几个病例来说明一些问题,作为结束。
【病例一】男,二十八岁。病浮肿一年,时轻时重,用过 西
药,也用过中药健脾、温肾、发汗、利尿法等,效果不明显。 当我会诊时,全身浮肿,腹大腰粗,小便短黄,脉象弦滑,舌质 嫩红,苔薄白,没有脾肾阳虚的证侯。进一步观察,腹大按之 不坚,叩之不实,胸膈不闷,能食,食后不作胀,大便一天一次, 很少矢气,说明水不在里而在肌表。因此,考虑到《金匮要 略》上所说的“风水”和“皮水”,这两个证候都是水在肌表,但 风水有外感风寒症状,皮水则否。所以不拟釆用麻黄加术汤 和越婢加术汤发汗,而用防己茯苓汤行气利尿。诚然,皮水也 可用发汗法,但久病巳经用过发汗,不宜再伤卫气。处方:汉 防己、生黄芪、带皮苓各五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两 片,红枣三枚。用黄芪协助防已,桂枝协助茯苓,甘草、姜、枣 调和营卫,一同走表,通阳气以行水,使之仍从小便排出。服 两剂后,小便渐增,即以原方加减,约半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二】男,二十四岁。头面四肢浮肿,反复发作,巳 经
二年。近一年来用中药治疗,健脾利尿,病情尚平稳。旋因 肿势又起,邀我会诊。浮肿偏重上半身,尤其头面及胸部明 显,伴见胸闷烦热,咳嗷,不能平卧,口渴食少,两手皮肤干燥 如泡碱水,小便短黄,脉象沉弦而数,舌净质淡。根据《内经》 所说“上肿曰风,足胫肿曰水”,似属“风水”,但没有外感症 状,脉亦不浮而反沉。据患者自觉先由中脘满闷开始,逐渐胸 療、气短、咳嗷,说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病根仍在中焦。 水气上逆,肺气窒塞,郁而为热,清肃之令不行,津液不能输 布。病在于中,可用燥湿利尿,今逆于上,应结合宣肺顺气,因 以越婢汤加减。处方:炙麻黄一钱,光杏仁三钱,紫苏钱半,生 石膏八钱,赤苓四钱,通草一钱。这里用麻黄开肺,不欲其发 汗,故剂量较轻;佐以紫苏辛香入肺脾两经,既能宣化上焦,又 走中焦,祛湿浊;再以石膏、杏仁结合麻黄宣肺顺气,清热除 烦;赤苓、通草淡渗利尿。服一剂后,咳嗷较繁,咯吐黏痰。我 认为肺气宣通的反应。
再服两剂,咳稀,胸闷较舒。又服两 剂,烦热除,小便增多。
改用五皮饮合小分清饮,用桑皮、陈 皮、茯苓、赤苓、大腹皮、枳壳、苡仁、杏仁等调理。
【病例三】女,三十岁。八年前突然发热,小便溺血,腰 痛
浮肿。经西医院治疗一个月后。溺血止而浮肿、腰痛不愈。 当我会诊时,有明显的面浮足肿,小便深黄频数,窘急不畅,且 有轻微刺痛,脉象沉细带弦。伴见腰痛、头晕、心悸等阴血亏 弱,及腹胀、食呆、恶心等湿阻症状。总的说来,体虚证实,体 虚偏在肝肾,证实属于湿热;滋补势必胀满,清利更使伤阴。 经考虑后,决定标本兼顾,侧重在标,仿猪苓汤法,处方:滑石、 猪苓、茯苓、泽泻各三钱,炒白术、阿肢珠各钱半,海金沙二钱, 饭赤豆、炒苡仁各五钱。六剂后,小便正常,无其他不良反应, 减去滑石、海金沙的清利,加入蔻仁、陈皮芳化和中。又六剂 后,胃症状轻减,接予一般健脾,浮肿渐消。
【病例四】女,二十六岁。五年前发现阵发性心悸胸 闷,渐见下
肢浮肿。当我会诊时,病情十分严重,腰以下至足 背浮肿甚剧,腹部胀满,呕吐,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小便极少, 大便溏薄,特别表现在口唇发绀,两手红紫,颊部泛红如妆,舌 尖红,苔白滑腻,脉象细数带弦。从发病经过来考虑,本病根 源由于心阳衰弱,不能温运中焦水湿,即张仲景常用桂枝、白 术、茯苓等的证候。但目前充分暴露了水气充斥,虚阳上浮, 不仅胃气垂败,且有随时虚脱的危险。治疗应以扶阳为主,佐 以敛阴健脾,采用真武汤加味。处方:熟附片、生姜各二钱,炒 白术、白芍各三钱,茯苓五钱,春砂仁、木香各五分。药后平 稳。连服四剂,尿量增多,下肢浮肿全消,仅足背未退尽,腹 胀、呕吐均见轻,但两颊泛红不退,增加咳嗽,痰内带血,脉仍 细数不静带弦。我认为此方虽偏重温化,但走中下焦,药量亦 不大,不可能引起血证。当是患者性情急躁,肝火犯肺,同时 脾肾虚寒,浮阳未敛,仍须防止恶化。因坚持前法,去木香,加 黛蛤散钱半,两剂血止,病情渐定。
【病例五】女,五十四岁。因浴后受凉,下肢发现浮肿; 又
因家务劳累,逐渐加重。当我会诊时,病已九个月,全身浮 肿,按之有坑,手麻,心慌,口干引饮,腹中知饥,食量比平时增 加,小便量多色清,大便曰行,脉象弦大而数,舌光红有裂纹, 面色萎黄不泽。根据以上虚实夹杂症状,首先从脾虚不能化 湿考虑,《内经》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但是除了面色 萎黄、手麻、心悸为脾虚生化不及的现象外,口渴能饮,腹饥量 增,小便清长,均不符合于湿阻。相反地在脉舌方面,表现为 脾胃津液极虚。为此,依据华岫云所说:“脾阳不足,胃有寒 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恒之法;若脾阳 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用了益胃生津为 主的方剂,石斛、沙参、花粉、白芍各四钱:山药八钱,黄芪皮、 冬术各三钱,生苡仁五钱,赤豆一两。三剂后,浮肿渐退;六剂 后,舌红亦淡,布生薄苔。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例。
这些病例都不够完整,主要是说明中医治疗水肿不止一 个方法。但是应当补充,根据水肿病的不同证候使用不同治 法,不等于一个病就是使用一个治法。比如先用发汗,汗出后 接用健脾利湿,或是先用利尿,在某一情况下又用宣肺,也可 发汗、利尿和健脾同用,然尽管如何变化,是能够总结出一套 基本治法的。掌握了基本治法之后,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要 注意一些细节。例如不少水肿患者常因感冒反复,头面浮肿 明显,当然以发汗为主,但因风寒水湿交阻,阳气不能鼓动,大 多数不易出汗,应在发汗方内稍佐通阳;也有因通阳过重,引 起鼻魈,或因心肾阳虚,汗出后头晕手颤,全身疲困,呼吸短促 的。类似这些具体问题,不能尽述,说明在治疗上处处要用理 论指导,不是有了几个基本治法和几个基本方剂,便算全面掌 握,这又牵涉到基本功的问题了。
近年来,各地中医同仁治疗不少水肿病,取得了一定的疗 效,在治法上并不一致’有侧重温肾的,有侧重补脾的,也有侧 重在发汗或逐水的,是不是各人各法呢?如何来吸取和总结 这些经验呢?我以为至少要懂得水肿病的全面基本治法,再 来看他们的辨证施治’才能进一步认识其特长,从而丰富自己 的经验。
〔1963年9月,在天津中医学院的讲稿。同年十二月,在 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讲述时,作了病例方面的补充)
九、腹泻的临床研究
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关键在于西医学习中医。贵院中医 科有良好的条件,在同志们的努力下,医疗、教学和研究方面 作出了很多成绩,本人表示欣慰。现在就大家讨论腹泻的中 医治法,谈谈我的初步意见。
我认为中、西医对于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其共同点,也 有特殊地方。假如从共同点和特殊地方出发,通过临床观察, 实
事求是地来探讨,是能够结合的。然而必须重视双方的诊 断,从中医来说,就必须备具理、法、方、药一套法则。如果只 找一些中医止泻方剂来配合治疗,非但不容易收到疗效,也不 可能深人研究。说得干脆一点,学习了中医的西医同志已有 两手本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的时候,就要切实地根据中医的 理论辨证施治。经过临床观察’将效果好的加以分析,拿西医 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对照一下。这样不但能确定中医疗效,说 明问题,并为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中医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对于很多疾病有深人的认 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并且作出了初步总结。只要很好地继 承,都是整理研究的优越条件,腹泻也不例外。比如说,《内 经》、《难经》、《巢氏病源》和其他医书里,指出腹泻的原因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 泻”,及“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等等。在病名方面,有用病因 分类的,如湿泻、寒泻、暑泻、热泻、食泻、酒泻,有用泻下物的 形状分类的,如飧泄、鹜泄、溏泄、濡泄,也有从内脏的病机分 类的,如胃泄、小肠泄、大肠泄、脾泄、肾泄,等等。在这样大量 经验积累中,当然有正确的,也有不够正确的,这是一个认识
过程,需要批判地接受。但后来把这些经验知识反复指导临 床,也曾经去芜存精,提纲挈领,作出初步总结。例如《沈氏 尊生书》上指出:“泄挥,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伤阑 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又说:“风、寒、热、 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泻?” 因而认为:“湿兼风者飧泄也,湿兼热者下肠垢也,湿兼寒者 鸭溏也,湿兼虚者虚泄也。”这里指出了腹泻病应以脾为主脏 利湿为主因,再结合到大小肠和风寒热虚等其他内脏和发病 因素,足以说明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番整理工作,而且也 提高了~'步。
再从腹泻的治法来说,前人也有很多经验。简单的如利 湿、温中、消导,复杂的如升清降浊、抑木扶土、逆流挽舟、通因 通用等。临床上应如何掌握运用这些治法?《医宗必读》综 合经典和各家学说,作过初步总结,提出九个治疗原则:①淡 渗,使湿从小便而去,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②升 提,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包括风药能疏能燥,所谓“陷 者举之”,“风能胜湿”。③清凉,用苦寒涤热,所谓“热者清 之”。④疏利,包括祛除痰凝、气滞、食积、水停,所谓“实者泻 之”,“通因通用”。⑤甘缓,用于泻利不止,急迫下趋,所谓 “急者缓之”。⑥酸收,用于久泻气散不收,所谓“散者收之”。 ⑦燥脾,用于脾虚运化不及,水谷不分,所谓“虚则补之”。⑧ 温肾,用于火衰不能生土,所谓“寒者温之”。⑨固涩,用于久 拷肠滑’所谓“滑者涩之”。《医宗必读》是李士材写的,他在 《士材三书》里又针对泻利的不同证候指出了类似的九个治 法。如:寒冷之物伤中,膜满而胀,宜温热以消导之;湿热之 邪,下脓血者,宜苦寒以内疏之;风邪下陷则举之;湿气内乘则 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腹痛者和之;洞泻肠鸣,脉 细微者温之收之;脓血稠黏,每至圚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 下之凉之。掌握了这些治法,不仅对于腹泻的复杂证候,能够 分别先后缓急适当地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而且关于繁多的 腹
泻方剂,如四苓汤、五苓散、补中益气汤、升阳除湿汤、葛根 芩连汤、藿香正气散、参苓白术散、乌梅丸、理中汤、四神丸和 赤石脂禹余粮汤等,均不难于选择。
再如《医学三字经》是一本最浅近的初学读物’它在泄挥 一门里写出:“湿气胜,五泻成(濡泄、飧泄、溏泄、鹜泄、滑 泄〉,胃苓散,厥功宏。湿而冷,萸附行;湿而热,芩连呈;湿挟 积,曲查迎;虚兼湿,参附苓。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 更。”寥寥四十多字,指出了腹泻的主因、主脏和主方,及其兼 证和加减治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到不仅对于腹泻有充分的临 床经验,并且上升到理论,还作出了概括性的总结。这些总结 虽然是一家之言,但综合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到自己的 心得体会,在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我认为整理提高中医学, 应该通过临床将一个病一个病来研究,同时也必须了解一个 病的整个内容。如将一个病看成就是一种病,不分析其中包 涵着的许多证候和治法,或者感到头绪纭繁,只采取一两个成 方作为研究的对象,会使工作中带来困难,也不可能得到预期 的理想。上面所说的一些总结,实际上都是前人研究的成果, 在研究一个病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些成果,而且可以参考这些 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当然,也不能把这些个人的初 步总结作为研究的捷径,在具体工作中还需要吸取更多的前 人经验知识,特别是对一个病的诊治,既要了解正面,又要看 到反面。例如一般腹泻均用利湿,但在使用利湿的同时,必须 考虑利湿的禁忌。张景岳曾说:“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 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然小水不 利,其因非一,而有可利者,有不可利者,宜详辨之。”从而指 出:“惟暴注新病者可利;形气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 慎者可利;实热闭涩者可利;小腹胀满,水道痛急者可利。”又 指出:“病久者不可利;阴不足者不可利;脉证多寒者不可利; 形虚气弱者不可利;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盖虚寒之 泻,本非水有余,
实为火不足;本非水不利,实因气不行。夫病 不因水而利则亡阴,泻以火虚而利复伤气,倘不察其所病之 本,则未有不愈利愈虚而速其危者矣。”这种在利湿的原则下 反复说明适应证和禁忌证,正是前人深人一步的认识,使临床 上更能正确地运用这一治法。
有计划的研究中医治疗腹泻,目的在于找出中医治疗腹 泻的一般规律。规律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比如腹泻用利湿是 一般性的,在某种情况下禁用利湿是特殊性的。在临床上不 能看到一般性而忽视特殊性,也不能强调特殊性而否定一般 性。如何来找腹泻的一般治疗规律,再结合到特殊性的问题, 我认为首先应分析腹泻的不同证候,再提出不同证候中的主 要症状。主证是辨证的指标,必须明确,有了明确的指标,才 能作出确诊,从而定出治疗方针。也就是在进行临床研究之 前,有必要将前人的治疗经验尤其是初步总结加以探讨,主要 是分析证候和主证,通过证候和主证的病因病机,确定主治、 主方、主药以及加减和禁忌等,成为理法方药完整的一套法 则,便于辨证施治。
我个人的临床体会,前人对于腹泻的证候分析,大多表达 在病名方面。如前所说,有从病因分的,如寒泻、火泻、暑泻、 湿泻、水泻、痰泻、食泻、虚泻,有从发病的内脏分的,如脾泄、 胃泄、肾泄、大肠泄、小肠泄,又有从泻下物和泻下时的不同情 况分的,如飧泄、溏泄、骛泄、濡泄、洞泄、滑泄、痛泻、五更挥 等。这里尽管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存在着片面性,但总的来 看,前人对腹泻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而且想从不同的临床表 现来表达不同证候的特征,都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资料。如何 在这基础上结合前人总结更进一步的加以整理,我以为应注 意几个问题:一是发病的原因和内脏有密切关系,不能把它分 割;二是发病的原因可能一个也可能两个,并在病程中又会引 起另一种因素;三是发病有主脏,也能影响它脏。这样,从腹
'冯的全部和本质来考虑分析证候,既要简明,又要细致,不宜
笼统,也不宜琐碎,以期临床上易于掌握和运用。新近编写的 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内科学讲义》,以暴泻、久泻为纲,足 供参考外,我以前带徒时曾分虚实两类辨证施治。大致如下。
1.实证腹泻的病因以湿为主,主脏在肠胃。胃中积湿 不化,挟糟柏并趋大肠,则为大便不实而泻下,故《内经》上 说:“湿胜则濡泻。”湿为阴邪,性偏于寒,主证为腹内隐痛,或 作水声,泻下稀薄,或如鸭溏:小便短少不黄,舌苔白腻,脉象 濡缓。治宜温化渗利,用胃苓汤加减,处方如苍术、厚朴、陈 皮、枳壳、茯苳、车前、泽泻、砂蔻仁。湿重者肠鸣如雷,泻下多 水,称为“水泻”,可加干姜。又有所谓“痰泻”,泻下稀溏挟有 痰沫,系湿聚成饮,仍属湿泻范围,可结合二陈汤以治之。
受寒腹泻为寒邪直中肠胃,致使传化失职,水谷不能停 留,《内经》所谓:“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 矣。”发病多急,主证为泻下清谷,肠鸣切痛,舌苔薄白,脉象 沉迟或沉紧。此证不同于伤寒的由表传里,故少外感症状,治 宜温散分利,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处方如藿香、紫苏、厚朴、木 香、半夏曲、陈皮、乌药、茯苓、大腹皮、煨姜。严重的泄泻不 止,四肢不温,宜暂用四逆汤逐寒回阳。也有伴见寒热、头痛 的,可于前方加入荆、防。
湿浊挟热致泻,属于湿热下利。腹痛即泻,泻下黏秽呈黄 褐色,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化淡渗,用芩芍 汤合四苓汤加减,处方如黄芩、白芍、猪苓、赤苓、白术、枳壳。 有从外感传变挟有身热表证的,称为“协热利”,可加葛根、黄 连。“火泻”亦称“热泻”,痛一阵,泻一阵,泻下稀水’有后重 感,口干喜冷,脉象滑数,治法相同。夏季感受时邪,肠胃不 和,泻下稀薄,肛门觉热,烦渴尿赤,称为“暑泻”,其实亦属湿 热交阻,可酌加藿香、连翘、六一散之类。
伤食后肠胃消化薄弱,不能泌别水谷,称为“食泻”。腹 痛泻后轻减,秽气极重,伴有脘痞,嗳噫食臭,纳呆厌恶,脉滑,
舌苔厚腻。治宜消导和中,用保和丸加减,处方如神曲、山楂、 莱菔子、蔻仁、陈皮、半夏、泽泻、大腹皮。此证多与受寒有关, 所谓寒食交阻,如见舌腻厚腻白滑,腹痛较剧,海后隐痛不休, 可加乌药、煨姜。同时亦易引起寒热,可加紫苏、连翘。
虚证虚证腹泻的主因亦不离湿,但主要由于脾阳虚 弱,不能运化,不同于实证的先受湿邪。《内经》所谓:“脾病 者,虚则腹痛肠鸣,飧泄食不化。”主证为腹痛绵绵隐隐,喜温 喜按,泻下稀薄,脉象濡弱,舌苔薄腻。治宜温运健中,用理中 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如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炮姜、茯 苓、砂仁、炙草。泻不止或伴见手足不温,可加附子以益火生 土。
脾虚中气不振,亦能致泻。主证为泻下溏薄,或仅软而不 成形,腹微痛或不痛,或食后有胀滞感即欲大便’常伴神疲倦 怠,肛门不收等证。治宜补中益气,用调中益气汤加减,处方 如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炙草、藿香、升麻、姜、枣。
命门火衰不能温脾化湿,因而引起腹泻,称为“肾泄”,主 证为黎明时肠鸣作痛,泻下稀水,泻后即安,故亦称“五更 泻”、“鸡鸣泻”,常伴下肢畏寒,腹部不耐寒冷,脉象沉细无 力。治宜温肾厚肠,用四神丸加味,处方如肉果、补骨脂、五味 子、吴萸、山药、扁豆、茯苓、炮姜。凡虚证腹泻,久泻不止,均 可结合固涩法,如诃子、石榴皮、赤石脂、禹余粮等。
肝旺脾弱,亦能形成腹泻。主证为腹痛作胀,泻下溏薄, 挟有矢气,常因情志不和反复发作,脉象多弦。治宜抑木扶 土,用痛渴要方加味,处方如白芍、防风、陈皮、白术、枳壳、获 苳、香附、沉香曲、佛手。经久不愈,能使肝火偏旺伤阴,泻下 如酱,黏滞不畅,日干1=1苦,胸膈烦闷,舌质红,脉细弦数,可加 石斛、黄芩、竹節、乌梅。木土不和而久利,寒热错杂,亦可用 乌梅丸止之。
上面是我综合前人治疗腹泻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作了 简要的介绍。我认为《内经》上说“大肠、小肠为泄”,腹泻系
大便异常,应该属于肠病。然从虚实来分,可以看到虚证多关 于脾,实证多关于胃。因此前人提出泄泻为脾病,又有胃泄、 大肠泄、小肠泄等名称,临床上必须分辨主脏,再从整体考虑。 腹泻的原因不一,从本质分析不外两类:虚证属于内伤,浅者 在脾,深者及肾;实证属于病邪,以湿为主,结合寒邪和热邪以 及食滞等。腹泻的治疗原则同其他疾病一样,实则泻之,虚则 补之。根据病因病机,分别使用化湿、分利、疏散、泄热、消导、 调气等多系泻法,健脾、温肾、益气、升提、固涩等多系补法。 泻法中可以兼用补法,补法中也能兼用泻法,同时与其他治法 互相结合,均须分清主次。
我还认为研究一个疾病必须分析证候,但在临床上不是 刻板地依照证候治疗,尤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患者,更不 可能单纯地依据一个一般证候进行治疗。主要是了解整个病 的发生和发展,掌握一般证候和一般治疗规律,再根据具体病 情,灵活运用。这样的通过临床实践,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 证实理论的正确性,从而积累病例,总结经验,便为科学研究 提供真实材料。我来长春半个月,治疗了数例比较难治的腹 泻患者,有人说我处方用药相当活泼,其实都是从前人的治法 和成方加减。兹简单介绍如下,以说明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
【病例一】男,四十一岁。十八岁时曾患痢疾,三年后 复发
一次(当时检验为阿米巴痢疾〉。近几年来,常于春夏尤 其是夏秋之交常有腹泻,发作时服合霉素数天即止,因而成为 常规。但腹泻虽止,腹内作胀,频转矢气,总之不舒服。平曰 早上七时左右,先觉肠鸣腹痛,随即便下溏粪,有时早餐后亦 有一次。伴见口苦、口臭,口干不欲饮,恶心,小便黄,疲劳感 等。脉象滑数,舌苔白腻。我诊断为脾胃薄弱,湿热内阻,清 浊升降失司。并认为病虽经久,治疗不在止泻而在清理,湿热 能除,则肠胃自复正常,其他症状也可随着消失。处方:葛根、 黄芩、黄连、藿香、防风、厚朴、陈
皮、枳壳、神曲。两剂后,大便 成形,腹痛肠鸣消失,口臭渐减。复诊,去黄芩加苡仁。
【病例二】男,四十二岁。1958年曾患腹泻半年,每天 四次至
七次,多黏液便。去年又便溏,一天六七次,经西医治 疗有好转〈诊断为肠痉挛,用考地松目前每至天明必泻, 食后亦泻,泻前肠鸣腹胀,绕脐作痛,矢气甚多,泻下溏粪,无 里急后重感。伴见纳食呆钝,口唇干燥,手足心热,小便有气 味。脉象濡滑,右手独大;舌苔浮黄厚腻。曾服四神丸、参荅 白术散和单方海参等,似有小效,并不明显。经考虑后,认为 脾虚中气不振,湿浊极重,张景岳所谓“水反为湿,谷反为 滞”。不宜单纯补脾,亦不宜温肾固肠。处方用藿香、苍白 术、厚朴、砂仁、木香、乌药、枳壳、神曲、煨姜调气逐湿,稍佐葛 根、黄连升清和胃。三剂后,大便次数不减,但倶能成形,为近 年来所少有。因脉舌无变化,仍守原意。三诊时每日仅在早 晚前后便薄两次,食欲稍增,肝脾部位偶有胀痛,舌苔化而未 净,接予升阳益胃汤调理。方内黄芪本为主药,因毕竟湿重, 且多胀气,暂时不用。处方:党参、苍白术、葛根、厚朴、柴胡、 黄连、半夏、木香、青陈皮、泽泻。
【病例三】女,二十三岁。1奶1年发现大便溏泻,好好 歹
歹,未曾全愈。一九六一年冬腹泻次数增多,夜间较频。目 前一天四五次,白天三次,夜间一二次。便前肠鸣腹胀作痛, 矢气频泄,窘迫难忍,便后腹内即舒。伴见多汗,手心热,口干 思饮,食少,腰酸,下肢沉困,腹部喜温,月经闭阻。脉象沉细; 舌质淡,苔白滑腻。此证比较复杂,除西药外,中药寒、热、补、 泻均巳用过,都无效果。根据病起十多年,泻时多在天明和夜 间,并有腰酸肢困、腹部喜温等症,说明下焦虚寒,近于肾泄。 但结合腹内胀痛,便后即舒,以及掌热、口干、经闭等,又说明 肠胃消化不良,传化失职,兼有肝虚郁热现象。再从脉舌来 看,也不是单纯的一种原因。因此,采取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 以治久利的方法。处方:党参、肉桂、黄连、木香、川椒、当归、 白芍、炙草,并入四神丸包煎。四剂后,腹痛稍轻,余无改善。 考虑舌苔
白腻而滑,先除下焦沉寒积湿,前方去白芍、四神丸, 加苍术、乌药、肉豆蔻、炮姜。再服四剂后,腹痛大减,矢气少, 夜间不泻,舌苔化薄,月经来潮,量少色紫,仍予前方,加小茴 香温通肾气。
【病例四】男,四十一岁。1961年十月以来,每日腹泻, 有时
失禁遗裤。初为水泻,一天二十多次;近变为鹜溏,一天 四至七次不等。便前肠鸣漉漉,无腹痛感,纳食尚佳。脉细带 弦;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诊断为脾阳不运而湿不化,直趋大 肠为泻,泻久伤阴。阴虚生热,且现水不涵木现象。治法仍宜 温养中焦为主,稍佐升清,如果因舌红而用苦寒,势必脾阳更 伤而下陷。处方:党参、黄芪、山药、诃子、炮姜、炙草、红枣、葛 根、升麻。服四剂后,苔腻化薄,舌质不红,肠鸣减少,原方去 升、葛,加破故纸。又服八剂,自觉周身有力,粪便转厚,但一 天仍有四五次,接用附子理中合亦石脂禹余粮汤复方。
【病例五】男,三十九岁。便溏每日一至三次,脘腹胀 满隐
痛,嗳气,口干引饮,但饮冷即感不适,小便黄。脉象滑 数,舌苔花剥。病已数月,湿热恋胃,影响及肠。治以清化为 主,处方:黄连、半夏,藿香、枳壳、陈皮、竹茹、木香、大腹皮、赤 苓。
【病例六】男,三十六岁。今年五月开始肠鸣水泻,间 或混
有黏液,一日三至五次,腹胀排气,泻后较松,伴见小便色 黄,睡眠不佳。舌苔厚腻,脉象弦细。主要由于肝旺脾弱,因 而气机不畅,湿热内停。用抑木扶土法佐以清化,处方:白芍、 青陈皮、藿香、防风、枳売、厚朴、黄连、木香。车前子。
【病例七】男,四十五岁。腹泻遇冷即发,极为敏感,巳 有
十余年。伴见腰痛觉凉,手足不温,冬季尿频,溺时迟缓。 同时兼有恐惧,思想分散,性欲衰退,易汗,失眠等证。脉缓; 舌胖,苔根腻。症状虽多,皆属肾命阳虚,火不生土,影响脾 脏,目前大便正常,为了防止复发,当从本治。常服右归丸,腹 湾时兼服四神丸。
这些病例,因为时间短促,有的获得初步疗效,有的尚待 继续治疗观察。目的在于近水楼台,用来说明腹泻有很多复 杂的证候,如何明确主证’掌握治则,便于讨论而已。
最后,再谈两个问题,开头说过,中、西医治疗腹泻,有共 同点,也有特殊地方,但是必须指出,即使中、西医有共同点, 在看法上仍然有差别。比如中医过去没有实验室,仅凭直接 观察,因而迫使他从大便的形色气味的鉴别上,从其变化和不 同性质的症状上,积累了许多诊断的经验。西医除化验外,对 于形色等也有描述,但在临床上应用不多,因而诊断的价值有 局限性。并且由于中、西医理论的不同,纵然直接观察到同样 的结果,在解释上也不完全一样。正因为如此,真正运用中医 理法治疗腹泻,必须掌握中医诊断腹泻的基本知识。再如治 疗方面中、西医虽然同样以肠胃为主,初起均不主张止泻,到
’
某一0段同样用止涩或同样用补养,但性质不同。特别是西 医认为肠与脾、肾和膀胱的系统各别,而中医惯常用健脾、温 肾和利小便来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所以说运用中药治疗,必 须依据中医理法,而且要把中医的特长发扬出来。
其二,中医对于肠胃病的忌口十分重视,腹泻既然属于肠 胃,必须注意到中医传统习惯。比如上面所述第二个病例,服 药后大便即成形,我以为不尽是药效,可能嘱其暂停牛奶以便 观察有关。大概中医对于腹泻的饮食禁忌,一是生冷水果类, 二是油腻厚味类,三是黏滑甜味类,同时采取清淡和易于消化 的食品来调养。当然,传统习惯中也有不合理的,不能过于固 执,但要做好中医研究工作,也不能完全忽视。至于如何来适 当地吸取,有待大家考虑了。
时间匆促,没有什么准备,以上都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意 见,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1962年8月,在吉林医科大学中医科的讲稿,整理时作 了一些补充)
十、痛证的治疗
今天谈的题目是“痛证的治疗”,包括头痛、胸胁痛、胃脘 痛、腹痛、脊背痛、腰痛和四肢痛等。这些痛证,在临床上都以 消除疼痛为主要目的,假如泻利的腹痛,伤寒的头痛和身痛, 不以疼痛为主证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同时主要谈谈常见 证候和一般治法,在前人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个人的一些临床 体会,以期找出初步治疗规律,便于掌握运用。
中医对于痛证的发生,有一个总的概念:“不通则痛。”不 通的意思是障碍,指气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冲 逆和疲结等病变,因而形成脏腑、经络等局部疼痛。这种因素 包括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一般性质属于寒和热两类,因为 寒则收引拘急,热则红肿,最易引起疼痛。在这两者之中,以 寒痛比较多见,当其影响气血的时候,又以气分为早见。为 此,诊断痛证应首先辨别寒热、虚实、气血。比如:得温轻减为 寒,反剧为热;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但 是寒邪久郁,可以转化为热,疼痛持续不止,能影响精神、饮 食、睡眠而体力逐渐虚弱,因而又有暴痛多寒,久痛多热,暴痛 属实,久痛属虚等等说法。这是前人观察痛证的经验积累,临 床可以用来作为初步印象。
诊断痛证,主要是分辨痛的性质,一般分为疠痛、刺痛、结 痛、切痛、掣痛、胀痛、隐痛、绵绵作痛和时痛时止等。疠痛多 属寒冷,刺痛多属疲血,结痛多属痰食,切痛多属实热,掣痛多 属风寒,胀痛多属气郁、积滞,隐痛和绵绵作痛多属虚寒,时痛 时止多属气分和虫积。又痛处有灼热感的多为热证和湿热, 有寒凉感的多为寒痰凝聚;喜用温罨的多为寒证和虚证,温罨
更剧或手不可近的多为实热。这里包括了病因、时间和体质 的强弱,说明一般痛证多属于局部,在辨证时须从全面出发, 因而对患者的胖和瘦,平素的饮食起居,以及发病的昼轻夜重 和昼重夜轻等,均在考虑之内。同时也必须结合兼证,如头痛 的昏沉和眩晕,胃脘痛或腹痛的呕吐、泄泻和便秘。在严重情 况下,还须注意面色苍白、手足青冷、心悸、汗出、气怯音微、不 能出声等证。痛证是一个自觉症状,只有结合四诊,全面考 虑,才能作出确诊。
《内经》上的《举痛论》,是关于痛证的专题论文,总结了 十五例不同痛证的治疗经验,详尽地说明了病因病机。他认 为:①痛证的发生与气血有密切关系,如气不通、气上逆、血 满、血虚、血气乱等。②由于寒气引发的最占多数,如寒证有 十二例’热证只有一例,寒热夹杂的两例。③诊断痛证应分辨 脏腑、经络部位,如五脏、肠胃、冲脉、背俞之脉等。④应观察 痛的性质及其不同兼证,如猝痛自止,痛甚不休’按之痛止,按 之无益’痛不可按,相引而痛,和伴见的积聚、呕吐、腹满、便秘 等。后人根据《内经》立论,有更多发挥,足供参考。
治疗方面,在不通则痛的理论指导下,一般认为通则不 痛,故有
“痛随利减”和“痛无补法”的说法。这里所说的 “利”,即通
的意思,不是攻下,王好古、薛生白均曾明白指出。 主要是根据邪气的性质和受邪的部位,如受寒者散之,因湿者 化之,在气者调之,以及通经、活络等,都是为了通利。当然攻 便秘,下瘀血,痛证上也可使用,总之,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 的。由于痛证多实,以通利为主,故又提出了痛无补法。实际 上疼痛也有虚证,不能将补法除外。故程钟龄说:“若属虚 痛,必须补之。虚而且寒,则宜温补并行;若寒而不虚,则专以 温剂主之。”张石顽亦说:“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 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伤 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肝肾败也,非温补命门不可。” 我认为虚痛应当用补,但痛证用补仍有通的意义,而且常与疏 风、散
寒、化湿、祛痰等结合。必须理解,不论用通用补,有一 共同的目的,乃祛除发病的因素,调和气血的运行,恢复脏腑 的功能’这就不能强调一面了。
关于具体用药法则,首先应区别药物对某一部位的特殊 效能。例如片姜黄止痛,常用于手臂,不用于下肢;乌药、木香 止痛,常用于脘腹,不用于上焦。其次,重视药物的配伍关系。 如良附丸用高良姜和香附,金铃子散用金铃子和延胡索,均是 一气一血相结合。再次,使用适应药的同时,应留意禁忌。如 理气药大多香燥’多用能耗气破气,又能伤阴伤津,尤其不宜 于阴虚体弱患者;同时当适可而止,或减低用量’或选择力量 较薄的,或与养阴药配合。诸如此类,前人均有丰富经验。至 于中医究竟有没有直接止痛药呢?我认为在常用的止痛药内 可能有。但是以急救目的来使用的时候,仍然应分析药物的 性味和主要作用。如乌头止痛,重在逐寒温中;细辛止痛,重 在辛散风寒;乳香、没药止痛,重在行气活血。另外,还有些特 殊的用法。如威灵仙和千年健一般用治筋骨疼痛,我则将威 灵仙用于血疲痛经,千年健用于气滞胃痛。又如庵闾子很少 使用,我常用来泡酒治疗下肢掣痛。均收到良好效果。这些 在文献上都有记载,值得注意和发掘,以期提高疗效。
(一)头痛
头居人体最高部位,脏腑清阳之气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 和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均上至头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 会。” 一般对于头痛证,李东垣认为“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朱 肱认为“三阳有头痛,三阴则无”,都从部位和经络连及外邪, 是为外感头痛。假如五脏不平之气上逆,或浊阴不降,阻遏清 阳上升,因而产生头痛,在《内经》称为“厥头痛”,所谓“头痛 巅疾,上实下虚”和“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朱 丹溪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亦有可下 者”,便是内伤头痛。因此,临床上多分头痛为外感和内伤两 类
诊治:外感多实,内伤有虚有实;外感多用疏散,内伤有补、 有温、有化、有潜镇、有清降等多种治法。
1.外感头痛外感头痛,常见者为风寒、风热和湿邪三
种。
风寒头痛。指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初起感觉形 寒头
胀,逐渐作痛,牵及后项板滞,遇风胀痛更剧,并伴浑身关 节不舒,鼻塞,精神困倦。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这种证候多 为外感证初期,但患者往往以头痛为主诉。可用疏风散寒法, 以菊花茶调散(菊花、川芎、薄荷、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细 辛、僵蚕、甘草〉加减。这方内多系祛风辛散药,兼有缓痛、清 头目的作用。
⑶风热头痛。指受风热引起的头痛。痛时亦有胀感, 见风更剧,严重的头痛如裂,伴有口干、目赤、面部潮红等证。 脉浮数或洪数,舌苔薄黄。用祛风清热法,以桑菊饮〈桑叶、 菊花、薄荷、桔梗,连翘、杏仁、生甘草、芦根〉加减。本方辛凉 微苦,辛能散风,凉能清热,苦能降气,原治风温病身热咳嗽, 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只适用于风热头痛的轻证。如果 胀痛剧烈,伴有小便短赤,大便闭结,及唇鼻生疮等内热症状’ 当用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山梔、菊花、薄荷、葛根、 桔梗、连翘、花粉、玄参、大黄、姜黄、当归、川芎〉苦寒降火,虽 亦具有辛凉散热作用,总的效能偏重在里。
湿邪头痛。指在雾露中感受外湿引起的头痛。痛 时昏
胀沉重,如有布帛裹扎,形寒,四肢酸困。舌苔白腻,脉象 濡缓。这种头痛虽以湿邪为主,亦与风寒有关,故一般用羌活 胜湿汤(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生甘草),目的 仍在疏表,使风湿从汗而解。但治疗外湿以苍术最有效,既能 化湿,又能发汗,神术散(苍术、防风、生姜、葱白、生甘草)以 苍术为君,佐以辛散风寒,用药最为亲切。
〔按〕外感头痛为外感病中症状之一,外感病以头痛作 为主证
治疗,均在初期。如果外邪不解,续增发热,虽然头痛
仍存在,不应再作为主证。所以外感头痛的治法相同于外感 病,掌握了外感病的治疗法则,就能治疗外感头痛。前人认为 治太阳头痛用独活、川芎,少阳头痛用柴胡、黄芩,阳明头痛用 升麻、葛根、白芷等为引,其实即外感病的辨证用药。
王肯堂曾说:“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 散速安。”尤在泾也说过:“风热上甚,头痛不已,如鸟巢高巅, 宜射而去之。”我以为外感头痛既由外邪引起,当以辛散为 主,病在头部,应选轻扬之品,即疏散风邪,佐以缓痛,兼清头 目,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因此,临床上可以采用菊花茶调散内 的荆芥、防风、薄荷、菊花为基本药。偏于寒者加羌活、生姜, 重者加细辛;偏于热者加桑叶,重者加黄芩;偏于湿者加苍术、 藿香。也有兼目眶痛者加蔓荆子,鼻塞者加辛夷、苍耳子等。 关于一般外感头痛,不能离此范围。
外感风寒后,常使头部络脉气血流行不畅,所谓脉满则 痛。所以朱丹溪强调头痛必用川芎,后人引“治风先治血,血 行风自灭”来解释。但川芎辛温香窜,用不得当,反多流弊, 非痛时胀闷兼有头皮麻木感觉者不宜用,尤其是血虚肝阳易 升的患者不可用,用后往往引起眩晕。在适应证用之,用量亦 不宜太重。有人用】I丨芎茶调散加减治外感头痛’处方甚惬当, 但川芎用至三钱,服后反增头晕欲吐。我就原方去川芎,并加 钩藤二钱以制之’嘱其再服一剂,即平。相反地有人用辛散轻 泄法治外感头痛不愈,常感晕胀难忍。我嘱加人』11芎一钱,服 后顿减。这里说明了不是川芎不可用,而是必须用得其法。 此外,白芷、藁本等均为头痛要药,气味亦香燥耗散,使用时都 应特别注意。前人用一味白芷名都梁丸,与川芎同用名芎芷 散,均治偏正头风,不是一般的外感新病’当加分辨。
2^内伤头痛内伤头痛,分为气虚、血虚、肝火、寒厥、痰 独几种。
气虚头痛。指久病或过度劳倦等中气损伤引起的 头痛,痛时悠
悠忽忽,有空洞感,伴见少气无力,食欲不振,脉
象虚软。主要是中虚而清阳不升,宜补中益气汤(黄芪、党 参、白术、炙草、当归、升麻、柴胡、姜、枣)补气升阳法。 血虚头痛。指失血、大病后及妇女产后、崩漏等血 虚
引起的头痛,痛自眉梢上攻,兼有晕眩,面色胱白,口唇、舌 质色淡、脉象细弱。这是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宜补肝养营汤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菊花、陈皮、炙草〕滋肝养血,兼清头 目。肝血不足,阴不敛阳,最容易产生虚阳上扰,头痛偏在两 侧,眩晕更为明显,目胞酸重,怕见阳光,喜静恶烦,泛恶欲吐, 睡眠不宁,严重的巅顶如有物重压,一般称为肝阳头痛。肝阳 偏于热性,故平肝潜阳药多偏凉,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 石决、山栀、黄芩、杜仲、牛膝、夜交藤、茯神、益母草、桑寄 生I但由于基本上是血虚,进一步应养血治本,潜阳治标, 可用驯龙汤(生地、当归、白芍、羚羊角、珍珠母、龙齿、菊花、 薄荷、桑寄生、钩藤、独活、沉香凡血虚或由血虚发展到肝 阳的头痛,往往兼见耳鸣、腰疼和腿膝酸软等肾阴虚证,及手 心热、头部轰热等内热现象,所以亦常用生地、山萸、龟版、女 贞子、丹皮等滋肾清热’同时禁用辛散药。
肝火头痛。指恼怒等肝火上逆引起的头痛,痛时觉 胀觉热,面红,头筋突起,伴有口苦口干、暴聋、便闭等证,脉象 弦滑或弦大而数。这种头痛多属实证热证,即使由血虚引起 的,在这情况下也以清肝降火为先,可用龙胆泻肝汤(龙胆 草、生地、当归、黄芩、山栀、木通、车前、柴胡、甘草方中柴 胡虽有疏肝散火作用’但正当肝火上逆时候,升散药终须慎 用;当归辛温,性亦上升,改用赤芍为佳。
(七寒厥头痛。指肝经寒气上逆引起的头痛,也称“厥 阴头
痛”。痛时脑户觉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忧 郁,伴见呕吐清涎黏沫,四末不温,脉象细弦或沉紧,舌苔白 滑。治宜温肝降逆法,吴茱萸汤(吴萸、生姜、人参、红枣加 人当归、肉桂助其春生之气。还有一种寒性头痛,巅顶连及前 额特别怕冷,痛亦偏在巅顶前额,并不剧烈,得温轻减,脉象沉 细虚
弱,称为阳虚头痛。由于肾阳不足,督脉虚寒。治宜温肾 扶阳法,右归饮(熟地、山萸、山药、附子、肉桂、鹿角胶、当归、 枸杞、菟丝子、杜仲〉加天麻。
〔5〉痰浊头痛。指痰湿浊邪阻滞中焦引起的头痛,痛时 昏晕,伴有胸膈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厚黏腻,脉象濡滑。这 种头痛由于痰湿中阻,阻遏清阳上升,与气虚的清阳不升有根 本上的区别。治宜健脾化痰法,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半夏、陈 皮、茯苓、干姜、泽泻、天麻、党参、黄芪、白术、苍术、神曲、麦 芽、黄柏〉加减。本证亦名痰厥头痛,故主要是化痰。痰的形 成由于脾胃虚弱,气机不利,湿浊不化,故佐以健中利湿,理气 消食。
〔按〕内伤头痛可分虚和实两类:虚证发作缓,实证发 作急;虚证多兼晕,实证多兼胀。其中虚证以肝阳为常见,实 证以肝火为常见,说明肝病与头痛有密切关系。气虚和痰浊 的头痛,主要由于清阳不升,但一为中气不足,一为痰浊阻遏, 根本上虚实不同。这些证候的基本药物:中气虚用黄芪、党 参、白术、茯苓、当归、升麻;肝血虚用当归、白芍、阿胶、潼蒺 藜、枸杞子,兼肾阴虚者加生地、龟版;肝阳用白芍、白蒺藜、菊 花、钩藤、牡顿、I桑麻丸;肝火用白芍、黄芩、夏枯草、菊花、石决 明,火重者加龙’胆草,兼便秘者用芦荟;肝寒用肉桂、当归、细 辛、吴萸、生姜;痰湿用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南星、枳壳、 天麻之类。
曾治一人,年近七旬,突然头痛如裂,张目便晕眩欲倒,胸 中烦闷,呼吸短促,脉象浮大而数。因患者平素多痰,检阅前 方多用平肝化痰,辛凉清泄,已经五日,不见轻减。我认为病 非外感风温,又无发热,脉不相符。明属肾阴不足,肝阳化风 上扰。呼吸气促亦由肾气不纳,不同于痰喘。因据前人所说 下虚上实之候,即拟滋阴潜镇法,用生地、麦冬、龟版、阿胶、白 芍、丹皮、钩藤、真珠母,另用羚羊角一钱煎冲。两剂后逐渐轻 减,调养半月始痊。
又治一中年男性患者,经常头痛,恼怒即发,感冒亦发,服 辛散轻剂便止,但反复发作,深以为苦。诊其脉沉弦带数,舌 质边尖稍红,性情急躁,夜寐不安。据述在头痛、心烦、失眠时 候,饮白酒少许亦能缓解。我诊断为肝经郁火,恼怒则火升故 痛,感风则火不得泄亦痛。稍与辛散或饮酒少许而轻减者,因 火有发越的机会,正如《内经》所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但 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能根除。拟方用白芍、柴胡、薄荷、丹皮、 山梔、黄芩、青黛、绿梅花、枳实、生甘草,从肝经血分透泄伏 火。五剂后,头痛减,睡眠渐熟。继服五剂,隔两月未见头痛 复发。
有不少头痛患者,经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中医治疗一般 用滋补药。我在外地治一女同志,年三十五岁,体力尚健,患 头痛六载,偏在两太阳,遇工作紧张更剧,夏季亦较严重,睡眠 多梦,脉象弦滑,饮食、二便、月经均正常。我诊为肝阳上亢, 即用桑叶、菊花、白芍、白蒺藜、钩藤、竹煎、牡蛎、蔓荆子、荷蒂 等。服四剂来复诊,头脑清醒,只日中阳盛之时感觉不舒。并 谓几年来服药数百剂,没有吃到这样便宜的药,也从未有过这 样效果。
高血压证见头痛,大多从肝治,收到良好疗效’这是指一 般性的。这些从肝脏治疗的高血压头痛,多数伴有脉弦等肝 症状;相反地,如果诊断为高血压而肝病症状不明显甚至出现 别脏症状的,便不能固执常法。我曾治疗一男性患者,年五十 三岁,患头痛二十多日,经西医院检查血压偏髙外无其他病 征。切其脉象濡缓,舌苔薄白而不腻。询知头痛不剧,但觉昏 沉不舒,见风更甚,纳食呆钝,怕进油腻,腰背时觉酸困。因诊 断为肾阳不足,脾运不健,清阳不能上升,用真武汤加味,处 方:附子、白术、茯苓、白芍、枸杞、细辛、天麻、陈皮、生姜。服 后渐安。
再谈两个比较特殊的头痛证,头风痛和真头痛。
头风痛。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休,一触即发,往往
在天气变化,发风的前一天痛甚,至发风的一天痛反少愈。其 他恼怒、烦劳和情志抑郁等均能引起。有偏头风和正头风之 分。发时一般剧烈,痛连眉梢,目不能开,眩晕不能抬举,头皮 麻木。此证多由素有痰火,复因当风取凉,邪从风府人脑,郁 而为痛,可用消风散(羌活、荆芥、防风、藿香、厚朴、僵蚕、蝉 衣、人参、茯苓、陈皮、甘草〉茶调内服,并用透顶散(细辛、瓜 蒂、丁香、冰片、麝香、糯米搐鼻。
真头痛。头痛,脑尽痛,手足青至肘膝关节。前人 认
为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受邪后不超过十二小时死亡。急灸 百会穴,并进大剂参附,可望十中生一。但兼见天柱骨倾折 的,终难抢救。
〔按〕真头痛一般认为难治,本人缺乏临床经验。头风 大多经年累月,亦为顽固证。由于原因错杂,不能单纯用一种 方法,常用药如川芎、白芷、羌活、防风、细辛、藁本、黄芩、僵 蚕、胆星、天麻、全蝎等。我治一女性患者,年二十九岁,因野 外工作,得头痛证已八年,每逢变天或多用脑力即发,发时脑 户觉冷,不能见风,常用头巾包扎,口多清涎,脉象沉细。即用 前药去黄芩加吴萸,羌活改为独活。半个月后,症状逐渐消 失,又去吴萸、防风、全蝎,加当归、桂枝。一个月后全愈。本 来月经来时量少色紫,亦获正常。
前人对于头风痛也有认为风淫火郁,采取轻清凉泄治法。 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里多用桑叶、菊花、蔓荆子、丹皮、 山栀、苦丁茶、钩藤,进一步加人生地、白芍、归身、枸杞子、潼 沙苑等滋养肝肾。这种治法与肝阳、肝风头痛相混,故徐灵胎 评为:“头风之疾,轻者易愈,其重者风毒上攻,络血横逆,重 则厥冒,久则伤目,必重剂并外治诸法,方能有效。”但叶天士 也重视气血疲搏,采取虫蚁一类药入血中搜逐,攻通邪结。尝 用细辛、半夏、川乌、全蝎、姜汁,又用川芎、当归、半夏、姜汁、 全蝎、蜂房,并指出兼刺风池、风府和艾灸等外治
法。(见《清 代名医医案精华》〉说明头风痛当分轻重施治,只在一般头风
痛很少用滋柔清泄。
(二)胸胁痛
胸痛和胁痛是两个症状,因为两者的病因病机大致相同, 发病时又常互相影响,所以合并讨论。但是毕竟部位各异’治 疗不一样,不能因而含混。
胸、胁痛在外感和内伤病中都能出现,如伤寒少阳病及咳 嗽、水饮、积聚等杂病均有本证。如果作为一个主证来说,则 以内因为多,主要为气滞和疲血两种,其中气痛尤为常见。
1.胸痛先谈胸痛。膈之上为胸,胸为心肺部位,心肺 为两个阳脏,所以胸中是清阳所聚的地方,也称清旷之区。喻 嘉言曾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 加。”这里所说的地气是指中焦寒气和浊气’中阳不振而寒浊 之气上犯,或寒浊之气上犯而使阳气不宣,统称阴邪上干阳 位,能使产生痞痛等证。这是前人对于胸痛的认识,在临床上 也证实了这理论的可靠性。
气滞痛。痛时胸闷痞结,短气不利,时缓时急,严重
的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不得安卧,脉象沉迟或弦 紫,舌苔白腻。这种胸痛多由寒邪上逆,胸阳痹阻,故《金匮 要略》称为“胸搏”,主张通胸中之阳,用栝蒌薤白白酒汤(瓜 蒌、薤白、白酒〕;寒重或挟有痰浊的,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枳 实、薤白、桂枝、厚朴、瓜蒌〉和栝萎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 半夏
⑶疲血痛。瘀血胸痛以外伤及久咳、努力别气引起的 为
多,吐血早用凉血、止血药,亦往往使离经之血内阻作痛。 痛如针刺,呼吸尤剧,手按不得缓解。这种瘀痛多因络道不 通,气行不利,治法以祛瘀、和络、理气为主,用旋覆花汤(旋 覆花、新绛、葱管方内新绛系用猩猩血染成的帽纬,近已 少有,
可用藏红花代替。还有桃仁、归尾、郁金、枳壳等活血行 气药,均可使用。
〔按〕搏者闭也,所说胸痹实际上是一个胃寒证,因胃 中受寒而影响胸中阳气郁滞。所以《金匮要略》用通阳法而 不用扶阳法,用散寒、理气、化痰等药而不用补药,总的目的在 宣通胃气而不在止痛。临床证明,胸痹患者多因受寒后发,不 能吃生冷东西,并伴见噎塞、嗳噫和食呆等证。用薤白为主 药,取其味辛苦温,能温胃散滞气,用来加减的枳实、生姜、厚 朴、橘皮等也都是和胃之品。叶天士治胃病极其赏用,赞扬薤 白宣阳疏滞,不伤胃气,称为辛滑通阳法。兹录《临证指南医 案》里一方作为处方举例:“薤白、炒瓜蒌、制半夏、茯苓、桂 枝、生姜汁。”在这基础上,气逆嗳噫者加陈皮、枳壳,胀满噎 塞者加厚朴、郁金。但胃气虚寒患者不宜薤白,服后往往噫气 不止。
胸痛中有属于心脏病引起的,痛时偏在左侧,有如针刺, 重者牵及肩臂内侧作痛,常有胸闷气窒,呼吸不畅,稍有劳动 即觉心慌心悸,脉象或数或迟或代,多不规律。《医学人门》 上有“悸痛”证,指出“内因七情,心气耗散,心血不荣,轻则怔 忡惊悸,似痛非痛” 《证治汇补》上也说“胸中引背膊内廉皆 痛,心火盛也”,均指出了其病在心。这病证的轻重程度不 一,主要由于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营行障碍,故治疗必须从心 脏着手。我常用人参、丹参、生地、麦冬、桂枝、阿胶、三七、郁 金、檀香、血竭、藏红花等作为基本药,扶心气,活心血,随证加 减,效果良好。亦可酌用薤白、瓜蒌之类,并结合
’枣仁、茯神、 龙齿等安神,手臂疼痛较剧者同时内服大活络丹,但均不是主 要药。本病治疗比较困难,《内经》称为“厥心痛”,详见《灵 枢^厥病》。
血疲络道的胸痛,除损伤外多由他病传变,必须根据原来 的病证加人和络之品。例如咳嗽不止,增加胸痛,即在治咳方 内加入和络。一般先从气分影响及血,故和络又常与理气同
用。基本药为红花、桃仁、郁金、枳壳、橘络、乳香等。凡络痛 多在一二处,痛如针刺,以咳嗽、吸气时最为明显;假如一片作 痛,痛无休止,或兼有痞满等证,应考虑其他原因。
2^胁痛两胁为肝、胆两经循行的部位。因胆附于肝, 肝气又易于横逆,促使胀满作痛,故胁痛多属肝病。一般亦分 气痛和瘀痛两类:
(^)气痛。多由恼怒、郁结等情志失调,发时右胁先痛,
时痛时止,经久则影响左胁,亦能影响胸膺、背部均痛,不便转 侧,妨碍呼吸,咳嗽尤剧,有胀滞感,伴见胸闷太息’或得嗳气 稍舒,脉象多弦。治宜疏肝理气法,用柴胡疏肝散(柴胡、白 芍、香附、川芎、枳壳、陈皮、甘草〉。气郁经久化火,兼见烦 热、口干,脉象弦数,用清肝汤(白芍、当归、川芎,丹皮、山扼、 柴胡如果胁痛悠悠不止,两目硫瞄,心怯惊恐,为肝血不 足现象,用四物汤加柴胡、青皮。
(^)瘀痛。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按之亦痛,但轻加按摩 则略觉轻减,脉象弦涩或沉涩。瘀血胁痛的形成,当分两种: 一种由肝气郁结,久而不愈,血随气滞,所谓初痛在气’久必及 血,瘀阻经络,着而不行;一种是跌仆斗殴损伤,瘀停胁肋,比 较急骤严重,痛亦剧烈,皮肤出现青紫伤痕。治法均宜活血行 瘀,但前者须在行气的基础上祛瘀通络,用柴胡疏肝散加桃 仁、红花、当归须之类;后者当以逐瘀为主,用复元活血汤〔柴 胡、当归、红花、桃仁、大黄、穿山甲、天花粉、甘草滇三七 能怯疲生新,为伤科要药,可磨粉另服’或先用成药七厘散和 云南白药。
〔按〕治疗肝气胁痛以疏肝为主,疏肝的药物以柴胡、 青皮人肝胆经,善于散邪理气,最为多用。前人曾说,胁痛只 需一味青皮醋炒,煎服或作粉剂均有良效。但是肝为刚脏,非 柔不克,疏气药常用重用,能耗气耗血,对于肝脏不利。叶天 士谓“柴胡劫肝阴”,王孟英并认为“最劫肝阴”,虽然未免言 之过甚,但亦不可忽视禁忌。有人滥用柴胡治胁痛,不仅疼痛 不
止,更引起目赤、咽喉肿痛,可引为前车之鉴。我认为青皮 疏肝行滞气,柴胡舒肝解郁,兼有升散作用,均为胁痛良药,问 题在于分辨新病、久病,证情轻重,体质强弱,适当地使用和配 合。为此,本证的基本处方以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 草)较为妥善,除枳实改用枳壳外,理气的青皮、金铃子,养血 和血的当归、川芎,清热的丹皮、山栀,均可随证加入,即使一 般疲痛,也可在这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等。
跌仆损伤的血瘀作痛,不限于胁部。复元活血汤用柴胡 引经,因为肝主藏血。大概瘀痛的常用药为当归、赤芍、桃仁、 红花、地鳖虫、乳香、没药,痛在腰、胁者加柴胡,在胸部者加郁 金,在腹部者加大黄。
近来对于肝炎的治疗,一般亦用疏肝方法,我亦常用白 芍、丹参、青皮、柴胡、香附、郁金、金铃子、枳壳等一类药物。 但必须注意几个问题,肝气阻滞络道固然能致胁痛,痛久也能 使络道疲结;另一方面,血虚不能养肝易使肝气横逆,肝气横 逆也能使肝血受损。临床上遇见的肝炎大多有较长的病史, 而且也有感到极度疲劳的,这就不能单从疏肝治疗。同时肝 病最易影响肠胃,在肝炎证上往往出现食呆、腹胀、嗳噫、失 气、大便或溏或秘,治疗时或肝胃兼顾,或先治肠胃,应掌握先 后、缓急的步骤。
右胁期门穴处隐隐作痛,逐渐胀痛增剧,不能转侧,手不 可按,甚至呼吸不利,寒热,为肝痈初期。多由饮酒过多,忿怒 忧郁引起,可用柴胡清肝汤(生地、当归、白芍、柴胡、黄芩、山 梔、天花粉、防风、牛蒡、连翘、甘草不愈能化脓,痛处膨 满,皮肤出现紫红色,咳吐脓血’或并发剧烈腹痛,便下脓血, 可于前方内减去防风、牛蒡,加鱼腥草、败酱草、芦茅根等。
(三)胃脘痛
胃主受纳和消化饮食,以和降为贵,胃痛的主要原因便是 不能和降。引起不能和降的因素,有受寒、停湿、湿热、瘀血、
饮食失调、情志郁结和本身虚弱等,其中以胃寒、胃气和胃虚 最为多见。
治疗胃痛不能把胃孤立起来看,因为消化功能脾胃有密 切关系。胃主纳,脾主运,胃主降,脾主升,胃当通,脾当守,两 者的性质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因此脾和胃称做表里,诊治 胃痛应从脾胃两方面考虑。又因五行相克规律木能克土,肝 气横逆往往犯胃克脾,所以对于胃痛中气痛一证,特别注意到 肝,有肝胃气痛的名称。这是中医理论的特点。必须理解中 医对胃和肝、脾的认识’才能确切地运用中医法则治疗胃病。 现在就常见的几个胃痛及几个类似胃痛的证候,分述如下。
1.胃寒痛指饮食生冷和直接受寒气引起的胃痛。骤 然胃脘
作痛,喜手按及饮热汤’痛势无休止,伴见呕吐清水,畏 寒,手足不温,脉象沉迟,舌苔白腻。这种胃痛由于中焦受寒 所致,属于实证,治宜温中散寒法,用厚朴温中汤(厚朴、豆 蔻、陈皮、木香、干姜、茯苓、甘草经常受凉即发,可用肉桂 粉一味开水送服。如兼饮食不慎,寒食交阻,疼痛更剧,可酌 加神曲、山楂等帮助消化。
1胃气痛指气机郁滞引起的胃痛。胃脘胀痛攻冲,胸 闷痞塞,得嗳气稍舒,或伴腹部亦胀,大便困难等,脉象弦滑。 这种胃痛纯属胃’不和降,治宜行气散滞法,用香炒枳术丸(木 香,砂仁、枳实、白术较重的结合沉香降气散(沉香、香附、 砂仁、甘草胃气作痛很多由肝气引起,多伴肝气症状,如 胁满胀痛,时有太息,并多发于恼怒之后,或有情志不遂病史, 可于前法内参用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弯、香附、陈皮、 枳壳、甘草〉,或用调气汤(香附、青陈皮、藿香、木香、乌药、砂 仁、甘草〉。凡由肝气引起的胃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宜辛 泄苦降法,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梔、青皮、陈皮、贝母、泽 泻)结合左金丸〈黄连、吴萸〕。
3,胃虚痛此证着重在脾,多偏于寒。痛时常在空腹, 得食或温罨缓解,伴见泛酸,畏冷喜暖,舌质淡,苔薄白,脉象 沉细无
力,或见虚弦。治宜温养中气,前人提出过许多方剂, 本人主张用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炙草、姜、枣、怡 糖)加减。本证的形成,主要由于脾阳衰微,中气薄弱,但可 以从寒痛、气痛经久不愈转变而来,并常因受寒、气恼等反复 发作。在脾胃本身虚寒的情况下,也能呈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必须认识本证基本上是一个虚寒证,不能和其他胃痛混淆。
〔按〕胃寒痛多由受凉和饮冷引起,痛时常兼恶寒或呕 吐白沫的,可于一般处方内加入紫苏或吴萸,一则散寒,一则 降逆,均有温中作用。但在虚寒胃痛出现恶寒或呕吐白沫,宜 用桂枝不宜用紫苏,用吴萸亦宜与党参结合。这里说明了胃 寒痛和胃虚痛同样有喜温喜按等寒证症状,须分虚实治疗。 比如说,治寒痛用大建中汤(川椒、干姜、人参〉,治虚痛用香 砂六君子汤(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甘草、茯苓、半夏、陈 皮当然也可以。严格地说来,实证用人参,虚证用香砂等, 均应考虑。诚然,临床上胃痛证往往虚实夹杂,用药亦多兼 顾’不能机械地划分’但主次必须明确。
胃气痛从肝胃治疗,以理气为主,这是常法。但理气药多 辛燥耗伤气阴,尤其肝血不足、肝火偏旺的患者应当慎重。魏 玉横的一贯煎(生地、当归、枸杞、沙参、麦冬、金铃子)在滋养 中佐以疏肝,便是为伤阴作痛而设。我治一女性患者,五十七 岁,有十多年胃痛史,经常发作,不能多食,口千饮水稍多亦胀 痛,时吐黏痰,嗳气困难,大便秘结,舌质干绛’脉象细弦有力。 诊断为肝血胃阴大伤,有转成关格的趋向,虽然中焦气滞兼有 痰浊,不能再用香燥理气止痛。处方:生地、石斛、玉竹、白芍、 瓜蒌、麻仁、绿梅花、乌梅、金橘饼。调理半月后逐渐轻减。
文献上有胃痈证,系内痈之一,初起中脘微肿作痛,痈成 破溃后呕吐脓血。并谓舌苔灰黑垢腻,经久不退,口甜气秽, 胃痛隐隐,结喉旁人迎脉大,为胃脘发痈之候。痈已成则寒热
如疟,脉象洪数,或见皮肤甲错。本人因对本证缺乏临床经 验,仅提供参考’不作讨论。
(四)腹痛
人身背为阳,腹为阴,二阳脏位于膈上,三阴脏均在腹内, 故腹痛证多偏于寒。从部位来分,上腹部即中脘属太阴,脐腹 属少阴,左右为少腹属厥阴,脐下为小腹属冲任奇经,一般多 根据这部位结合病因和症状作出诊断。除上腹痛已详胃脘痛 外,兹分脐腹、少腹、小腹叙述如下。
1.脐腹痛脐腹虽属少阴,一般仍包括太阴及大、小肠。 痛
时多在脐腹周围,喜手按或温罨,伴见肠鸣,自利,饮食少 味,消化迟钝,舌苔白腻等。这类腹痛,暴痛多由受寒或唤生 冷引起,痛无休止;久痛则为脾肾虚寒,时轻时重。前者宜散 寒和中法,用排气饮(藿香、木香、乌药、厚朴、枳壳、香附、陈 皮、泽泻〉,寒重加肉桂,亦可用天台乌药散(乌药、高良姜、小 茴香、木香、青皮、槟榔、金铃子、巴豆但巴豆当慎用;后者 用理中汤(党参、白术、炮姜、甘草〉,寒重者加附子。虫积痛 亦多见于脐腹,其特征为时痛时止,痛时剧烈难忍,痛过又饮 食如常,兼有形瘦和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有直接杀虫法,用 化虫丸,(鹤虱、苦棟根、槟榔、芜荑、使君子、枯矾、安虫法, 用乌梅丸(乌梅、细辛、桂枝、人参、黄连、黄柏、附子、干姜、川 椒、当归
1少腹痛少腹属厥阴,病以肝气为多,痛时的特征均 兼
作胀,或牵及胁肋,得矢气轻减,治以疏肝理气法,用金铃子 散〈金铃子、延胡〗加青皮、荔枝核等。肝寒气滞作痛者,兼有 肢冷,脉细,或吐清水酸水,用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 细辛、通草、红枣若痛时下控睾丸亦痛,或多立即觉少腹 胀痛,须防疝气,用济生橘核丸(橘核、金铃子、延胡、木香、厚 朴、枳实、肉桂、海藻、昆布、海带、桃仁、木通〉加减,散寒理气 之中兼有软坚作用。
3^小腹痛小腹属冲任二脉,小腹痛以妇科痛经病最为 常见。
痛经可分三个类型:一为经前痛,经前三四日或七八日 内,先觉少腹疟痛,重的胁部和乳房亦疟’经将来时小腹亦痛 剧’经行便逐渐消失;二为经行痛,经来时小腹急痛,经血涩少 不利,逐渐量多,痛亦渐减,至经净痛始消失;三为经后痛,经 前经行均无腹痛,经行二三日后量渐多,或七八天淋沥不断, 开始小腹绵绵作痛,兼有下坠感及腰酸、疲乏等现象。痛经的 腹痛,主要部位都在小腹,前二种属气滞、寒阻,瘀血内结,治 宜调经饮(当归、香附、青皮、山楂、牛膝、茯苓〉和延胡索散 (延胡、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蒲黄、肉桂〉加减,其他如柴 胡、乌药、红花、桃仁、五灵脂等理气、散寒、活血、祙瘀药,均可 适当加人。后者属气血两亏,不能固摄,宜胶艾四物汤(阿 胶、艾叶、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甘草加黄芪、党参益气,亦 可加龙骨、牡蛎、升麻等固涩升提。
〔按〕腹痛证从部位、原因、症状等方面综合来看,可以 找出一般规律,即:少腹痛多气属肝,脐腹痛多寒属脾肾和大 小肠,小腹痛多瘀血属冲任二脉。因而有几个基本处方:气痛 用疏肝理气法,当归、白芍、青皮、香附、延胡、金铃子;寒痛虚 证用温运脾肾法,白术、附子、干姜、甘草,实证用疏肠散寒法, 乌药、木香、砂仁、陈皮;瘀血腹痛用活血祛瘀法,当归、川芎、 赤芍、红花、泽兰、延胡。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并且应考虑其他 病因,适当地结合。例如气痛有寒可加肉桂,经前痛可加茺蔚 子;瘀痛挟寒可加艾叶,挟气可加香附;寒痛兼呃可加丁香,兼 泄拷可加肉果等。至于腹痛热证,多见于伤寒、温病邪传中 焦’大便秘结,很少单独出现。我尝治一中年患者,腹痛时缓 时急,自觉内热甚重,但无烦渴现象’大便干燥,隔日一行,脉 滑有力。因忆朱丹溪曾说:“腹中常觉有热而痛,此为积热, 宜调胃承气汤。”即用炒大黄钱半,生甘草一钱,玄明粉一钱 冲,加人木香八分,黄连五分调气清热。连服三剂,腑
行甚畅, 痛随消失。这种腹痛,实际上由大便不畅引起,不能作为热 痛。
又治一患者腹痛绕脐,已近两年,检阅以前药方,多因病 史较长,痛不剧烈,食少作胀,认为脾肾阳虚,投桂附八味和理 中一类。我诊其脉沉弦有力,舌苔白滑。询之无形寒怕冷,除 大便窘迫,挟有黏沫,下时不爽外,亦无其他痛苦。因此诊断 为小肠受寒,传化失职,当温通火腑。处方:肉桂、川椒、干姜、 枳实、山楂、木香、槟榔。两剂后腹痛反剧,肠鸣,泻下黏秽粪 便甚多,遂获痊愈。
脐腹痛中有腹部凹凸有形,拒按手不能近,甚则踡卧汗 出,手足厥冷,《金匮要略》称为“寒疝”,用大乌头煎〔乌头、 蜜乌头辛热有毒,多服能使如醉状。我用大建中汤(川 椒、干姜、人参〉和椒桂汤(川椒、桂枝、小茴香、高良姜、吴萸、 柴胡、青陈皮)加减,效果亦佳。
一女性患者,三十八岁,每日早起面部浮肿,冬季更明显, 月经后亦较甚。经来每月超前,色紫挟块,量或多或少,多时 较为舒畅,少则反觉头晕,浑身不适。经行净后有四五天腹 痛,兼下坠感,腰连两下肢亦酸痛乏力,手足冰冷不温,脉象沉 细。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为经后痛。据述痛时气力毫无,最 为难受。我从症状分析,肝肾虚寒,冲任亏损,中气亦不能提 挈。虽然经来色紫挟块,亦由血海虚寒所致,不同于瘀热。处 方用熟地、附子、仙灵脾、艾叶、阿胶、藏红花、黄芪、白术、桂 枝、白芍、茯苓。先服十剂,无不良反应;再服十剂,经行量多, 色转红’净后腹痛轻减,仍有下坠感,原方去红花加升麻调养。
(五)腰痛
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有强壮全身的能力,肾虚会使全 身困倦,尤其腰部先有酸疼乏力的感觉。所以腰痛和肾有密 切关系,临床遇见腰痛,首先应考虑到肾脏有无虚弱及损害等' 病变。但是全身经络从上走下,从下走上,都通过腰部。其中 足
太阳经在背部分为四行,对腰部的联系尤广;足少阴经本来 是肾的经脉,从肾走腰更为接近;它如带脉环绕腰部,约束诸 经,对腰痛证也极重要。这样,从内脏和经脉结合起来,可以 清楚地看到腰痛的产生,在内脏以肾虚为主,在经络以足太 阳、足少阴和带脉的感受外邪或扭伤为多。同时脏腑与经络 有密切联系’肾脏精气不足可使外邪乘虚而人,外邪侵入也能 影响肾气,说明肾脏实占重要位置。兹分肾虚、寒湿、扭伤三 类:
1.肾虚腰痛包括性欲过度,遗精滑泄,妇女崩漏带下, 以
及老年精气虚弱等引起的腰痛。这种腰痛多逐渐形成,初 起但觉腰部酸软乏力,痛时绵绵隐隐,并不剧烈,常兼脊骨腿 足酸瘘,不耐多走多立,坐眠轻减,脉象细弱或虚微。由于肾 为水火之脏,应分阴虚和阳虚:阴虚腰痛兼见内热心烦,头晕 耳鸣;阳虚腰痛兼见神疲气短,畏寒溲频等证。治疗亦分滋阴 补肾法,用大补阴丸(熟地、龟版、黄柏、知母、猪脊髓扶阳 补肾法,用煨肾丸(苁蓉、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杜仲、牛 膝、肉桂、胡芦巴、萆蘚、猪腰然腰痛经久,不时发作,大多 阴阳两虚,宜大补精气,用无比山药丸(山药、熟地、山萸、苁 蓉、鹿角胶、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续断、牛膝、骨碎 补、木瓜、萆蘚、肉桂、茯苓、泽泻、青盐疲劳过度亦有腰 痛,休息后便复元,不属于肾虚范围。
1.寒湿腰痛指感冒风寒,淋受冷雨,坐卧湿地等损伤 经络弓丨起的腰痛,痛时腰背拘急,转侧不便,有酸胀感,痛处觉 冷,遇阴寒天气更剧,也有牵及一身板滞或两腿酸疼,脉象沉 紧或沉缓,舌苔多白腻。治宜祛寒行湿法,用独活寄生汤(独 活、桑寄生、防风、桂枝、细辛、秦究、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 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伤湿腰痛在《金匮要略》上称为 “肾着”证,指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 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用甘姜苓术汤(炙草、干姜、茯苓,白 术这是带脉感受寒湿,其特证为痛时多从
后面牵连两侧, 痛处常觉寒冷,有沉重感,故不从肾脏治疗,以温脾化湿为主。
3^扭伤腰痛指强力举重、闪挫受伤引起的腰痛。病起 骤
然,痛不能动,呼吸咳嗽困难。由于气血凝滞,治宜行气化 瘀法,用通气散(木香、陈皮、小茴香、延胡、白丑、穿山甲、
甘
草
〔按〕腰痛应当以肾虚为重点,前人通过肾来治疗腰 痛,多数是滋补真阴,温养真阳。例如:丹溪的青娥丸〈杜仲、 补骨脂、核桃肉久东垣的补髓丹(杜仲、补骨脂、核桃肉、鹿 茸、没药〉,《古今医鉴》的壮本丸〈杜仲、补骨脂、苁蓉、巴戟、 小茴香、猪腰〉,《沈氏尊生书》的羊肾丸(鹿茸、小茴香、菟丝 子、羊腰〉等,它的主要目的是补肾,并根据肾为水火之脏, 补阴必须静中有动,补阳必须动中有静的原则,用了苁蓉、补 骨脂、鹿茸、菟丝子及杜仲、猪羊腰补养;照顾到止痛治标,用 了小茴香、没药等。这是处方的一般法则,其他如熟地、山萸、 鹿角胶、枸杞子等均可选用。
一般肾虚腰痛,痛不剧烈,劳累即作,无其他明显症状,我 常用猪腰和杜仲煮食,效果良好。法用猪腰一对,洗净勿切 碎,炒杜仲一两,加黄酒和盐少许,水两碗,文火焖酥,分两次 将猪腰和汤服食。此系食疗方法之一,可以连服四五对多至 十余对。
一患者男性,劳动后忽觉腰部酸痛,逐渐转侧俯仰困难, 开始认为扭伤,用推拿无效,转觉形寒,兼有低热。我按脉象 浮数,依据太阳经受寒治疗,用羌活、桂枝、防风、小茴香、川 芎、丝瓜络、葱白等。一剂得微汗,再剂即疼痛消失。凡扭伤 腰痛一起即转动困难;风寒伤络腰痛由渐转剧,并兼外感症 状;内伤腰痛虽痛而能转侧,但行动较缓,多发于老年人,以此 为辨。
(六)脊背痛
脊背为督脉和足太阳经所过,督脉行于脊内,足太阳经分 布背部。虽然同主阳气,在发病上前者多里证,后者多表证, 治疗有很大区别。
1.脊痛痛时多在背部中间,不能挺直,偶然挺直较舒,
亦不能持久,严重的脊背一线觉冷,腰部亦冷,像有风寒侵袭, 脉象微弱,伴见小便频数清长,腿足酸软。主要由于督脉阳 虚,宜右归丸(附子、肉桂、山萸、山药、熟地、杞子、甘草、杜 仲)加鹿角胶、狗脊。
2^背痛背痛多由太阳经受寒邪引起,痛时背部均感板 滞
不舒,甚则连及后项肩胛板滞。治宜羌活胜湿汤〔羌独活、 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亦可酌加麻黄、桂枝。
〔按〕脊痛少实证,背痛少虚证。治脊痛不能离开肾, 治背痛必须兼顾肺,这是大法。但从脊痛来说,督脉循行脊 内,治疗肾脏应与温通督脉相结合,才能收到效果。如何温通 督脉?我的初步经验,用右归丸加鹿角胶、狗脊最为有效,或 在温养中酌加桂枝、独活通阳。
尝治一女性患者,二十多岁,体质素强。因久坐水泥地, 腰部觉凉,起立稍感酸痛。逐渐向上发展,两三天后整个背部 板滞不舒,一星期后又觉下肢行走沉重。经过治疗两个多月, 用三痹汤加减,并狗皮膏外贴,效果不显。我认为此证的病因 病机很清楚,过去治法亦甚恰当,不能收到效果的原因’或许 由于早期用风寒药太少,后来又因病久而偏于温补,致使寒邪 凝滞经络,不能解散。处方用熟地、鹿角胶、麻黄、羌独活、细 辛从肾脏来透发足少阴、太阳的寒邪,佐以杜仲、狗脊、续断 等。五剂后背部得微汗,仍持原意,半月后遂见好转。
(七)四肢痛
脾主四肢,因脾脏病变引起的四肢症状,多属手足无力, 肌肉萎缩,浮肿作胀等。在疼痛方面,则以经络为主。上肢为 手经所循行,下肢为足经所循行,三阳经循行于外侧前侧,三 阴
经循行于内侧后侧,这是部位的区别。原因则偏重在风寒 湿三种外邪,这三种外邪往往混合发病,但在程度上有轻重。 由于外邪侵人经络’使气血流行不畅,肌肉关节发生痛觉,故 前人称为“痹证”。傳是搏闭,即气血阻塞不通的意思。风寒 湿三邪结合后,性质属阴,在寒冷阴湿的气候易于复发或加 剧’这在前人经验中又总结出“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内 经》并谓搏证“宜针引阳气《金匮要略》〉。当然,引起四 肢疼痛的还有其他原因,但以风寒湿为主。兹就发病部位分 为上肢痛和下肢痛两类。
1.上肢痛风寒湿侵袭四肢的主要症状,为肌肉骨节酸 痛,运动障碍。风胜者多走注,寒胜者遇冷更剧,湿胜者重着 麻木,为其特征。上肢手臂系手六经的交会,偏于风寒为多, 因肩胛处最易受凉,痛时常从肩胛向肘下行,手臂不能高举, 亦不能向后弯曲,痛时多一臂或两臂交替,《金匮要略》所谓 “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说明与中风偏枯不同。本证一般有寒 冷感觉,或伴低热,或牵及项背板滞,对内脏很少影响。治宜 疏散活络法,用防风汤(防风、羌活、桂枝、秦艽、葛根、当归、 杏仁、黄芩、赤苳、甘草、生姜〕,痛剧而有拘挛现象的,用透经 解挛汤(防风、荆芥、羌活、白芷、当归、川芎、红花、苏木、婢 衣、天麻、山甲、连翘、甘草〉。凡通经络必须佐用和营活血之 品,两方内均用当归,透经解挛汤还重用血药,便是这个道理。 如果单纯的血不养筋,可用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加秦艽、桑枝。
下肢痛下肢为足六经的交会,尤其与足三阴经有密 切关系,故腿足疼痛偏在寒湿方面,常因坐卧阴冷潮湿之处引 起,痛时伴有寒冷、沉重感觉,或足胫有轻微浮肿。一般用三 搏汤(人参、黄芪、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肉桂、细辛、独活、 防风、秦艽、杜仲、续断、牛膝、茯苓、甘草、姜、枣寒重者可 用千金乌头汤(乌头、附子、肉桂、蜀椒、细辛、独活、防风、干 姜、秦艽、当归、白芍、茯苓、甘草、红枣〉,湿重者用薏
苡仁汤 (苡仁、苍术、麻黄、桂枝、当归、白芍、甘草、生姜〉加减。治疗 下肢疼痛同样需要在祛邪活络之内调和气血,但在下肢当侧 重肝肾,故方内常用附子、肉桂扶阳,杜仲、续断、牛膝等强筋 骨。如果湿热下注,又宜去热药加三妙丸(苍术、黄柏、知母〉 之类,这是同中之异。
〔按〕治疗四肢疼痛必须分别上下肢用药,例如姜黄、 秦艽、桑枝、羌活、防风、桂枝、威灵仙等多用于上肢,续断、牛 膝、木瓜、独活、防己、蚕沙、乌头等多用于下肢,其中也有通用 的,如海风藤、络石藤、丝瓜络以及成药小活络丹(川乌、草 乌、胆星、地龙、乳香、没药:!等,均不限于上肢或下肢。上下 肢俱痛不等于全身痛即一身尽痛,一身尽痛多见于伤寒、伤湿 和阴阳毒证,不需要通经和络,上下肢痛多偏在关节方面,应 怯邪与活络结合,两者的病机和治法基本不同。
下肢痛往往由肝肾虚弱引起。我治一男性患者下肢疼 痛,兼有麻木寒凉感,曾服通经活络方结合针灸治疗,一年多 不见效果,夏季亦不轻减。切其脉沉细无力,腰脊酸困,小便 较频,舌苔薄白,舌尖嫩红。诊断为肝血肾阴两亏,不能濡养 筋骨。改用虎潜丸(熟地、龟版、白芍、锁阳、虎骨、牛膝、当 归、干姜、黄柏、知母、陈皮、羊肉〉,每次三钱,一日两次,淡盐 汤送服。一月后逐渐痊愈。
又治一患者下肢疼痛,入夜足胫觉热,睡时常欲伸出被 外,曾作风湿处理,针药兼施无效。我按脉象细数,小便黄赤, 以阴虚湿热下注治疗,处方用生地、黄柏、知母、牛膝、萆蘇、蚕 沙、木防己、五加皮、赤苓。十剂渐瘥。
四肢疼痛,流走无定,特别表现在关节处红肿剧痛,甚至 手指屈伸不利,为“历节风”证,系行痹中的一种证候。我用 桂枝、赤芍、秦艽、知母、桑枝、忍冬藤、威灵仙,内热重者酌加 石膏,有寒热者加防风,取得良好效果。
一患者有心悸心慌,胸闷刺痛宿疾,我诊断为心气不足, 迭用养心血、通心阳之剂,得到好转。此证本可出现手臂酸 痛,《内经》称为“臂厥”,而患者仅在手臂内侧肘腕之间有一 线疼痛,极为少见。我于汤药外另用大活络丹,每日半颗,服 六颗后即渐消失。大活络丹药味复杂,主要是调养气血,通利 经脉,其中冰、麝等更能窜走空窍络道。尝治一患者四肢肌肉 关节尽痛,曾进不少风湿药无效,手腕骨节且渐变形。我认为 当予养血活络,一面用四物汤加味,一面服大活络丹。服活络 丹后半小时,即觉四肢有气上下窜动,一小时后逐渐安定。连 服半个月,每次如此。为了有意识地观察,改用小活络丹,便 无此现象。这是偶然的发现,因文献上未见记载,姑先报道, 再作研究。
下面再谈谈关于四肢的局部痛证。
1.肩痛肩胛为足太阳经所过之处,亦为手太阴经的分
域,属于足太阳经的多与背痛并见,属于手太阴经的多与手臂 有影响。单纯属于手太阴经的肩痛,又多从风热治疗,以辛散 为主,用羌活散(羌活、防风、细辛、川芎、菊花、黄芩、石膏、蔓 荆子、前胡、枳壳、茯苓、甘草、生姜〉加减。
膝痛膝为筋之府,膝痛多属筋病,常因寒冷侵袭,能 屈难伸,可用虎骨四斤丸(虎骨、苁蓉、川乌、牛膝、木瓜、天 麻有一种膝部肿大疼痛,屈伸不利,名为“鹤膝风”。喻嘉 言说鹤膝风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 日枯,未可先治其膝,宜养气血使肌肉渐荣,再治其膝。”此证 多由三阴先损,又受风寒湿邪,初起膝部皮色不变,肿不明显, 上下肌肉松弛有萎缩倾向,治宜标本兼顾,用神效散〔人参、 黄芪、当归、白芍、熟地、白术、甘草、附子、羌活、防风、杜仲、牛 膝、生姜〉或换骨丹(当归、虎骨、龟版、杞子、苍术、羌独活、防 风、秦艽、萆蘚、蚕沙、牛膝、松节、白茄根膝部微红,按之 觉热,疼痛痿弱,为阴虚湿热下注,比较难治,用苍龟丸(苍白 术、龟版、黄柏〉合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
3^足跟痛足跟痛或牵及足心痛,不红不肿,不能任地,
为肝肾阴亏,宜左归丸(熟地、山萸、龟版、麦冬、山药、杞子、 杜仲、甘草〉,足冷不温者用鹿莺四斤丸(鹿茸、熟地、苁蓉、菟 丝子、杜仲、牛膝、木瓜、天麻〉,不宜通络搜邪。 〔按〕四肢局部疼痛的疗法,一般都根据脏腑经络,从 整体出发。在诊断上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外科病证初起亦局 部疼痛,而不显疮疡症状。例如“咬骨疽”生在大腿内侧,初 起但觉隐痛,逐渐痛如锥刺,但外形一无变化,即使日久化脓 内蚀,外形仍无异样。但也有特征可辨,如伴有寒热往来,重 按有固定痛点,并可用长针探刺是否化脓等。只是如果忽视, 当作一般风湿痛治疗’是会误事的。
小结
以上介绍痛证的一般诊治,不够全面,也是不够细致的。 我认为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并不难,但也不能看得太简单。 最好从基本理论进一步加以探讨,对于每个病证也从一般的 人手,再深人地分析研究。这样,不但可理解类似病证的鉴别 诊断,也能体会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比如说,阴阳表里虚实 寒热是辨证的八纲,如果固执阳证表证热证为实,阴证里证寒 证为虚,在痛证上就有很多抵触。是否能放弃八纲呢?在痛 证的性质和特点等具体表现上,如喜寒者为热,喜温者为寒’ 喜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仍然不离八纲的范畴。再说,痹证 和痿证都属下肢病,但临床症状痹证为麻木不仁,屈伸不利, 特别表现为都有疼痛,痿证则为软弱无力,都无疼痛感觉,说 明了疼痛的有无对一般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 希望在这基础上再参考些中医文献,并通过这病证达到一隅 三反。是否有当,请考虑。
0959年5月,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班的讲稿)
十一、运用中医理法治疗 西医
诊断的疾病
我想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患者急于治愈病,有时请 中医看过再去找西医,或者请西医看过再去找中医。因此,会 遇到这样情况:当中医大夫问他有什么不舒服?患者首先回 答的往往是“我是溃疬病”“我是肝炎”,“我是神经衰弱” ……临床上遇到这些经过西医诊断的疾病,中医如何来正确 的对待并进行适当的治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大家经 常议论的一个问题。有人要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现在 就谈一'点初步意见。
我对这问题的看法很简单: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必 须根据中医的理法进行辨证,重新作出中医的诊断;西医的诊 断可供参考。理由也很简单:既然是要用中医中药来治疗,就 一定要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既然经过西医诊断,作为参考也 无害处。
中、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汇通。因此,在现 阶段,中医治疗必须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正如西医 的治疗必须根据西医的理论作出确切的诊断后才能进行。中 医绝不能按西医的诊断用药,也正如西医不可能按中医的诊 断用药一样。比如西医诊断是原发性髙血压病,根据这个诊 断用西药,那自然是可以用降压药物治疗;反之,如果按这个 诊断要用中药,那简直无从下手,因为中药里哪些是降血压的 呢?这是目前存在的事实。不少实例证明,中医治疗了不少 西医诊断的疾病,谁依据中医理论运用辨证施治的效果就好, 谁不从中医理论运用辨证施治的效果就差。
中医能不能参考西医的诊断呢?我认为患者既然已经经 过西医检査,有的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诊断,又何尝不可作为参 考,问题在于是否正确地对待。若能正确地对待西医诊断,有 时候可以帮助中医深人一步对某些疾病的性质、发展及转归 的认识。例如,西医诊断的溃疡病与某些早期胃癌患者的症 状极为近似,但这两种病的发展和预后有很大差异,只从临床 症状上分析是有困难的,这时如果参考西医诊断’就能提供一 定的方便。当然这不是说中医看的患者必须经过西医诊断, 否则中医就无法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中医在治疗上,不依 中医的理论去分析客观存在的脉证,便依照西医的诊断用中 药,是肯定不合理的。比如听到肝炎就用逍遥散,或者用西医 的病名将中药配制成药。不难理解,西医诊断一个疾病不那 么简单,难道中医中药就这样简捷,可以不辨病因病机了吗?
在参考西医的诊断时,还应该防止另一种偏向,即似是而 非的去理解西医的一些术语。例如西医诊断为癌肿,便认做 毒瘤,用攻毒、解毒的治法;遇到炎证,便用银花、连翘清热。 再一种情况是,找中医治疗的患者中,有不少疾病是西医认为 预后很坏的,若一味听从,结果会被弄得束手无策,对治疗失 去信心和勇气。诚然,这些例子都是个别的,但关键在于必须 正确地对待西医诊断及正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治疗。特别是对 有些经过西医诊断认为缺少治法或预后不良的病证,既要参 考西医诊断而又不受其束缚,要有信心和勇气使用中医理法 进行治疗。
这里所说用中医理法来治疗,就必须有充分的理论根据, 恰当的治疗法则。在西医诊断的疾病中,有不少与中医的病 名相同,也有是一种综合征而散见于中医各门病证里,从中医 看来比较熟悉。但是理论和治法并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含 糊地依照一般病名施治。也就是说中医从来没有根据病名来 治疗,总是分析不同证候,在同一证候里又分别年龄、体质和 发病经过等予以适当的处理。此外,引征中医文献的时候,也
要了解一个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注意逻辑性 和科学性:才能说明道理,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总结经验作好 基础。总之,中、西医学术之汇通,将来自会水到渠成,目前不 必强求结合,但是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可以阐发自己的 学术见解,而且必须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来治疗,来总结经验, 才能反映中医的特点,互相促进。假如因为巳经西医诊断,就 根据西医办事,不再探讨中医理法,或者只想找到些有效中 药,都会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带来损失。说得严重一点,会走 向废医存药的道路,这与党的中医政策是格格不入的。
必须声明,中、西医团结合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几年来 的实践深深体会到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必须进 一步加强团结合作。问题是放在中医面前的西医诊断的疾 病,中医在临床上如何取得疗效,提高疗效,从而找出一套治 疗规律,就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我治西医诊断的疾病没有什么心得。临床遇到的又往往 是顽固的、严重的疾患,只看一次或几次,这就更难作系统的 介绍。下面随便举几个疾病来谈谈,主要是借此说明一些具 体问题,同时也借此交换些意见。
(一)溃疡病
西医诊断的溃疡病亦称消化性溃癀,大多数位于胃或十 二指肠。用中医的辨证来分析,它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 疼痛的性质可轻可重,多在食后一二小时或饥饿时发生,进食 后常使痛暂缓解,并且疼痛愈后多反复,在寒冷季节尤易引 发,这是溃疡病疼痛的特点。除了疼痛之外,可以伴有恶心、 呃逆、嗳气、吞酸、饱闷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都属于中医的 胃脘痛范畴。但胃脘痛的范围较广,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并不 完全相同,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哪些原因引起的胃脘痛与 溃疡病最相符合或最为近似。
根据中医的胃脘痛,从原因分为寒痛、热痛、气痛、瘀痛、
虚痛等,各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总的辨别方法是:暴痛多实, 久痛多虚;拒按多实,喜按多虚;恶食多实,能食多虚;喜冷多 热,喜温多寒。如上所述,溃疡病的疼痛多属久痛,发作在食 后或空腹,得食痛减,天冷容易发作,倘然把这些特征联系起 来,可以认识到溃疡病的疼痛多属于胃脘痛中虚寒的一种。 中医与西医对疾病观察的角度有所不同,在临床实践中 从中医的角度来观察溃疡病,除有上述一些痛的特点之外,还 具有疼痛喜按、喜温,面色较为萎黄不华,全身疲倦,比常人怕 冷,手足不温,口淡或多清水,口不作渴,渴亦不能多饮,饮喜 热汤,舌质较淡等突出症状。如将这些症状结合痛的特点,更 能清楚地认识到溃疡病按中医辨证分析,基本上或是说主要 的是一个脾胃虚寒证。另一方面,溃疡病的患者又往往伴有 不同程度的食后作胀,嗳气吞酸,大便干燥等症状,类似食痛、 气痛或热痛等。但从整个病情结合起来全面考虑,那么这些 症状的出现可能与脾胃虚寒,运化不健,胃失和降有关。这就 是说溃疡病可以挟气、挟食、挟热,但从整个病情来考虑,这些 因素都不居主导地位,主要的病因病机在于脾胃虚寒。
经过辨证分析,溃疡病多数是属胃脘痛中的虚寒证,因而 基本治法应该是温养中焦。我曾经选择了 “黄芪建中汤”为 主方,根据不同兼证加减,收到良好效果。黄芪建中汤的组成 以桂枝汤为基础,用黄芪、桂枝、白芍、甘草、姜、枣、饴糖。桂 枝汤的作用在于调和营卫,加重白芍为桂枝加芍汤,治太阴腹 痛;再加怡糖为小建中汤,治虚劳里急;再加黄芪便是黄芪建 中汤,进一步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必须说明,黄芪建中汤系 脾病方剂,为什么选用于胃痛呢?这里有两个理由:中医以脾 与胃为表里,两者一阴一阳,一升一降,性质不同,但作用是统 一的。并且惯常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 寒性的归于脾。这样从中医观点说来,溃疡病不仅统属
于胃, 而且着重在脾。其次,所说溃疡病属于虚寒,系指脾阳虚弱, 是在阳虚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寒,不同于外来的寒邪伤胃,所 以用药也偏重在脾脏。这两点十分重要,因为中医治胃和治 脾的方法有很大出入,一般治胃主通,治脾主补;治寒邪和虚 寒也不同,治寒邪主温散,治虚寒主温养。为此,我对溃疡病 总的看法是:大多数病例属于胃痛中的虚寒证,主要病机为脾 胃虚寒,治疗原则以温养中焦为主’,适当地照顾兼证。 临床上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溃疡病,我院积累了一些 病例,疗效比较满意。我院药理教研组也作了一些动物试验, 初步证明黄芪建中汤对溃疡的愈合是有促进作用的。在使用 本方时,应结合溃疡病临床表现的某些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变 化和兼证加减。比如:生姜辛辣,刺激性较大,可改用炮姜炭, 取其温中不暴,并能止虚寒出血;饴糖本为主药,对泛酸有影 响,有痰湿兼证的更不相宜,可少用或暂时不用;甘草补中,亦 能壅气,如遇胀满饱嗳,亦当少用或停用。在这基础上,如血 虚可加当归;出血可加阿胶,亦能补血;气短疲乏明显,可加党 参;足冷或全身特别怕冷,可加熟附片。此外,因感寒或食生 冷引起复发,可加重桂枝,或加苏梗、乌药;因脾虚生湿生痰, 可加半夏、陈皮’湿重亦可加苍术;因恼怒痛剧或胁痛,可加青 皮、郁金;因多食消化不良,可加神曲等。
以上所谈,系指西医诊断的一般溃疡病的辨证施治。对 伴有溃疡穿孔、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合并证的病例,其临床表现 有很大不同,中医的诊治亦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又:从中医 辨证,溃疡病常见弦脉,有似“木克土”的现象。但弦脉在肝 病、痛证、阴寒证等均能出现。同时肝病犯胃克脾,可能成为 溃疡病原因之一,在已经形成之后,便是由肝到胃,由实转虚, 由这一阶段转变到了另一阶段,也不能因为脉弦而仍与木克 土混为一谈。
另一问题,溃疡病除虚寒症状外,也能伴见其他复杂症 状,要不要分型呢?我认为溃疡病从中医辨证看来,主要是属 于胃脘
痛中的中气虚寒证,既然是从胃脘痛中提出来的,它的 本身就是胃脘痛的一个分型了。例如胃脘痛包括气痛、疲痛、 食痛、虫痛、寒痛、热痛、虚痛等证候,如果在溃疡病也分为气 滞、疲血、食积、虫积、胃寒、胃热和气虚、阳虚等类型,并对每 一类型订出一套方药,结果仍与胃脘痛的治疗方法没有多大 差别,实际上指导意义不大。并且临床证明,同一溃疡病可以 兼见其他病因和不同症状,不少患者常受情志、饮食和气候的 影响。也有这几天腹胀、嗳气较明显,过几天便减轻或消失, 再几天又可能出现。疼痛也是如此,这几天可能有针刺感,过 几天又是隐隐作痛。假使从类型来分,在同一病例里既可归 为气滞型,又可归为瘀血型,也能归为虚寒型,就是一个患者 能按上几个类型,究竟是哪一型呢?因此,我初步认为中医诊 断溃疡病,主要的病因病机是脾胃虚寒,在某一阶段或某种因 素影响下,可以挟气、挟食、挟热等,而出现这些兼证,与主要 病因病机并不矛盾。治疗时可以随证加减,必要时还可暂且 先治标证。总之是掌握本质,分清主次’区别它的一般性和特 殊性。
(二)神经衰弱
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是神经证的一种。它的临床症状 错综复杂,西医认为都是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 不平衡,或者由于这些过程有某些不协调所致。从中医的理 论来分析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消瘦,极易疲劳,面色不华,筋惕肉瞒,脉象细弱^ 肝血虚。
头胀头痛,面部轰热,手足心热,潮汗,舌质红,脉细 数^肝热。
头晕,偏头痛,眼花目干,泛漾欲吐,脉细虚弦^肝阳。 四肢麻木,颤抖,头晕欲倒,脉沉细弱或浮弦无根^肝 风。
头胀,胸闷太息,胁肋胀痛,腹胀腹痛,嗳气矢气,脉 弦^肝气。
头昏,胸隔不畅,多疑善感,忧郁不乐,食呆寡味,脉沉弦 或细涩一肝郁。
头脑胀痛,口苦口干,急躁激怒,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 弦数^肝火。
心慌心悸,健忘惊惕,思想不易集中—I:、血虚。
心烦闷乱,不易入睡,睡则易醒,多梦多汗^心火旺。 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咽喉干痛,手足心热,小便黄 赤,脉象细数^肾阴虚,相火旺。
怕冷,手足不温,性欲减退,阳萎,小便频数清长,脉沉迟 无力^肾阳虚。
消化迟钝,脘腹饱闷,大便溏泄,脉濡缓^一脾阳虚。 纳食减少,嗳腐恶心,脘腹胀痛一胃气滞。
神思淡荡,困倦无力,心悸,失眠,胸烦,足冷—I:、肾不 交。
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神经衰弱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 现,从中医理论来讲,病因方面,应以七情、劳倦为主,与体质 和大病、久病后也有一定关系;在脏腑经络方面,多为肝、心、 肾和脾胃的病变。总的来说,属于内伤范围。进一步从这些 症状的主和次、多见和少见及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其 中肝的病变又占着重要位置。因肝同心、肾和脾胃有生克关 系,当肝有病变时往往影响到这些内脏,而这些内脏有病也多 影响到肝,这就会出现许多复杂的症状,特别是肝症状最为多 见亦比较突出。因此,从中医理论来探讨神经衰弱的发病机 理,我的初步意见是,以肝为主。
肝以血为体,气为用,血宜充盈,气宜条畅。如果受到某 种原因而使血分亏耗,一般称为肝虚;若是气分横逆和郁结, 称为肝气和肝郁。所以肝病总的表现可分为气和血两个方 面,在血多虚,在气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居多。肝血也可发生 疲结,但据临床观察,它在神经衰弱中比较少见。肝的病变, 若因血虚而生热,便为肝热;因肝热而阳升,便为肝阳;又因阴 不敛
阳,则为肝风;气盛化火,则为肝火。同时肝阳能发展为 肝风,肝郁亦能转化为肝火,肝血虚能引起肝气横逆和肝火旺 盛;反过来,肝气横逆和肝火旺盛也能损害肝血。为此,肝病 上产生的多种症候,都是肝脏的体、用失去平衡所致,并且相 互影响而形成了复杂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肝和心是母子相 生,故肝血不足,相生不及,可以产生心血虚,肝火旺也能影响 到心,产生心火旺,因而引起心神不安等现象。肝和肾为子和 母,肝脏须赖肾水滋养,肝虚而肾阴亦虚,便成水不涵木。并 且肾为水火之脏,无论肾阴和肾阳不足或肾脏相火偏旺,均能 影响肝和脾胃,成为火不生土、阴虚阳亢现象。至于脾胃又最 畏木横克土和木不疏土,产生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消化失常 的症状。
事实上,神经衰弱患者所出现的临床表现很少属于单独 一个症候,往往是几个症候错综出现,但是通过上述的分析研 究’就不难分清哪些是主证,哪些是兼证,从而给立法处方指 出明确的方向。比如说,一般用于神经衰弱的方剂很多,有逍 遥散、归脾汤、补心丹、人参养营汤、驯龙汤、香砂六君丸、柴胡 疏肝散、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交泰丸、金锁固精丸、左归 饮、右归饮等等。那么多的方剂,在临床应用时如何具体掌握 呢?我以为首先从内脏病变了解它的基本治法,然后再依具 体病情适当地将这些基本治法结合起来,参考成方加减。本 病基本治法,根据上述辨证分析,大概可以归纳为:养肝血、清 肝热、平肝阳、熄肝风、疏肝气、降肝火、补心血、安心神、清心 火、滋肾阴、温肾阳、清相火、补脾土、和胃气等十四个。由于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所以 实际治疗时这些基本治法也多结合起来运用,如:养血清热 法,养血潜阳法,养血熄风法’养血调气法,疏肝理气法,清肝 降火法,养血安神法,滋肾清心法,交通心肾法’滋补肝肾法, 温肾扶阳法,温补脾肾法,滋阴降火法,调养肝脾
法,调养心脾 法,疏肝和胃法等。这些治法,也就是复方的组成法则。
通过辨证,掌握基本治法灵活运用,便不难选方用药了。 例如:养肝血是神经衰弱属于血虚的基本治法,单纯的肝血不 足便是养血补肝,因血虚而引起的肝脏其他病变及兼有其他 内脏症状时均可与之结合。所以适用于消瘦疲乏、不耐烦劳 等血虚证外,凡是肝热手足心热,肝阳头晕眼花,肝风四肢麻 木颤抖,肝气胸胁满闷,以及心神不安,肾阴不足,脾土虚弱 等,只要与血虚有关的都不能离开这个基础。具体地说。养 肝血的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首乌、阿胶等,如果肝热可加丹 皮、山梔,肝阳可加菊花、牡顿,肝风可加羚羊、天麻,肝气和肝 郁可加青陈皮、香附、柴胡’心神不安可加枣仁、茯神,肾阴不 足可加生地、枸杞、脾胃虚弱可加白术、茯苓等等,这样就成为 养血清热、养血潜阳、养血熄风、养血调气、养血安神、滋补肝 肾、调养肝脾等复方了。
顾名思义,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似乎是一种虚弱证。中 医认为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因而从各方面来调整其偏盛 偏衰,有多种不同的疗法,可以看到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了。
(三)慢性型传染性肝炎
传染性肝炎西医分为若干类型,我在临床上遇见的多为 慢性型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现在只对这方面来谈。 肝炎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从中医理论来分析,大致可以 归纳为两类。①属于肝的:右胁部隐隐胀痛,遇劳则痛加剧, 或有较明显的疼痛,头痛头晕,潮热或头面、掌心热,或自觉轰 热而体温不高,失眠,易出汗,小便黄,皮肤偶有瘙痒或落屑, 月经不调等。②属于脾胃(包括肠)的:纳食呆钝,厌恶油腻, 泛恶,嗳气,腹胀肠鸣。便秘或便溏,消瘦,倦怠无力,精神不 振,黄疸等。从病因病机来说,在肝症状方面,有虚实、气血之 分,其中包括气虚和血虚,气滞和血疲,并由于气血不和,出现 偏寒、偏热现象;脾胃方面的症状多由肝病引起,其中有因木 旺
克土而使脾胃薄弱,也有因木不疏土而使肠胃壅滞,更因木 与土之间存在此胜彼负的相互关系,在脾胃不和的情况下又 能使肝症状加重。为此,西医诊断的肝炎,从中医来诊断也是 以肝病为主,但在治疗上认为不能单治肝脏,而且也不是单用 一种方法治肝。
治疗任何一个疾病,必须将主证明确提出。我认为肝炎 一般有胁痛〔肝区痛〉,从辨证来看,应该以胁痛为主证。中 医对于胁痛,以新病在气,久则人络来分别气血,又以痛的不 同情况区别为隐痛多虚,压痛多实,剧痛多寒,刺痛多疲,及胀 痛和时痛时止多属于气,再结合兼证和脉象、舌苔等,作出确 诊。肝炎的胁痛可以因血虚、血瘀、气逆、气郁等因素引起,又 可出现气逆化火、血虚生热现象,从而产生头晕、头痛、头面掌 心灼热、小便黄等种种兼证。只有结合这些反映不同的病理 现象的兼证,才能确定胁痛的性质,分别治疗。
我在临床上以胁痛为肝炎的主证,再结合经常伴见的肝、 脾、肠胃症状,初步定出两个治疗原则:胁部胀痛,痛的程度较 剧,兼见腹胀、食减等肠胃轻证,脉弦滑或细弦,舌苔薄腻,用 疏肝为主;胁痛不甚剧烈,或痛虽重而肠胃症状特别明显,包 括脾困湿阻,食呆恶心,食后腹胀更甚,嗳气矢气,大便不调, 脉濡细,舌苔厚腻等,则用调理脾胃为主。在这治疗原则下具 体使用是:疏肝法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白芍、柴胡、丹参、 郁金、积壳、青陈皮为基本方。白芍养血护阴,兼能止痛,丹参 和血而无辛温流弊,用来调养肝体为主,佐以柴胡、郁金、青皮 疏肝气,枳壳、陈皮调理肠胃。如果胁痛辞重或牵及少腹胀痛 的加金铃子、延胡;久痛不止,痛如针刺,或日轻夜重的加红 花、制乳没;痛处有内热感的加大小蓟、大青叶;掌心热的加丹 皮、山栀。调理脾胃法采用解肝煎加减,以白芍、柴胡、厚朴、 半夏、茯苓、砂仁,枳壳、青陈皮为基本方。仍取白芍、柴胡、青 皮疏肝止痛,针对主证,结合厚朴、半夏、陈皮、茯苓,枳亮、砂 仁,侧重在和中化湿。如果腹胀甚的加木香;腹满大便不
畅的 加大腹皮或大腹子皮;舌苔厚腻的加苍术;肠鸣大便溏薄的加
乌药;兼见黄疸的加茵陈等。
这是肝炎的一般治法,由于肝和脾胃有密切关系,并且肝 炎经常出现肝和脾胃的错杂症状,必须分别主次,全面照顾。 遇到特殊情况,也能用黄芪、首乌、当归补肝,桃仁、三棱、栽术 破瘀。此外还有很多疏肝理气和中药,如香附、香橼、荔枝核、 白蒺藜、藿香、蔻仁、佛手、鸡内金―、六神曲等,均可选用,不受 限制。总之,掌握原则,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不要受肝病 的拘束,也不能忽视肝脏体用的相互影响。正因为此,中医治 疗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没有症状和症状已经消失, 仅凭化验结果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如何进行治疗,是一个新 问题,有待今后研究。
附带说明,中医文献关于肝脏部位的记载,因《内经》上 有“肝生于左”的字句,有人以为根本不对头。其实《内经》这 字句出在《刺禁篇》,是指针刺的禁忌部位。它的原文是:“脏 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如果认清题目,不将文字割裂来看,意 思是十分清楚的。故张景岳《类经图翼》里指出:“肝之为脏, 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间。”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往 往不固执于本脏的部位,而就其生理作用和经络部位治疗。 例如《医学正传》治左胁痛用枳芎散一^积实、川芎、甘草, 《得效方》治右胁痛用推气散一枳壳、姜黄、肉桂、甘草,《医 宗必读》和《医学心悟》里治胁痛,均以左为肝气不和,右为肝 移邪于肺,并指出“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他 们对于左右的部位都区别甚清。我以为不妨从前人的观点来 深人探讨,不要粗暴地一笔抹杀。 (四)心绞痛
西医诊断的心绞痛,以冠状动脉硬化最为普遍,由于冠状 循环功能不全,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所致。从中医临床观察,其 主要症
状为心前区部位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多属骤 起的阵发性掣痛,每次发作时间常只数分钟,短者数秒钟。痛 时多半伴有胸部痞闷和窒息感觉,也有经常胸宇不畅,兼呈心 慌心悸,自汗盗汗,疲劳乏力。睡眠不佳等证。四诊方面,面 色不华,剧痛时呈苍白色,舌质或淡,或尖部嫩红起刺;脉象或 细或大,或弱或紧,或迟或数,或促或结,在活动后变化更多。
依据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来引证中医文献,《内经》上说:
“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
厥,是主心所生病者。”又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痛,膺背 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关于心脏病理,《内经》也指出:“忧思 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又指出:“手少阴气 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于此可见,前人对于心痛的 认识亦属心脏病变,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气血不利,不通则 痛。因为心主脉,脉为血之府,血液充盛,循行脉内,周流不 息。而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阳的鼓动,如果心阳衰弱,便使功 能障碍,血行不利。所以心脏以血为体,以阳为用,心血和心 阳偏衰,均能发生病变。我认为心绞痛的症状,有心血不足的 一面,也有心阳衰弱的一面,在治疗上必须两面兼顾。也就是 一方面补养心血,一方面加强心阳的功能,促进血液的循环]顿 利。
但是,临床上不能笼统使用,尤其是已经发生障碍,必须 在养血扶阳的基础上消除障碍,才能使症状迅速改善。因此 我的初步体会,成方中的复脉汤治脉象结代,心动怔悸,用生 地、麦冬、阿胶养心血,人参、桂枝扶心阳,切合于心痛的发病 机制,可以作为基本方。由于心藏神,汗为心之液,因本病常 伴心悸,多汗,睡眠不安,故可参考养心汤和归脾汤,酌加当 归、远志、枣仁、五味子、茯神、龙眼肉、柏子仁之类,但不能以 养血安神作为主治。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本病的主证是疼 痛,疼痛的主因是气血循行不利,如何促使排除障碍而血行通 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以为可从活血及祛疲生新考虑,初 步
采用了丹参饮为主方。本方原治心胃疼痛,兹取丹参入心 与心包两经,能通血脉;檀香散胸中气滞,而无香燥耗散的流 弊。此外也用了手拈散中的五灵脂、延胡索、乳香等,入血止 痛。但临床证明,除丹参最为和平外,三七、西红花温通活血, 散瘀定痛,效果良好;郁金人心,系气中血药,兼有破宿生新功 能,亦为常用要药。
在心绞痛用养血、扶阳和活血,有相互联系,主要是加强 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行通畅。但须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主次, 同时也要注意与本病有关的一切证候和因素,给予适当的处 理。比如虚弱比较明显的,养血扶阳为主,佐以丹参、郁金;疼 痛比较频繁的,活血为主,佐以生地、阿胶;在巩固阶段又可用 人参和三七研粉常服。扶心阳以桂枝为主,结合人参;如果受 寒痛频,可酌加细辛温经。也有胸闷连及中脘,或饱食后心痛 易作,宜稍人薤白、瓜蒌和中;或胸闷窒塞,气短欲绝,亦可加 旋覆花、香附。兹录病例数则如下。
^【病例一】男性,三十九岁。心前区刺痛,间断性发作 巳有十二年。近来发作较频,痛时放射至左肩臂,特别表现在 两手臂内侧財腕之间有一线作痛,伴见胸闷心悸,睡眠不安, 脉象细数,舌苔薄腻。初拟和心血,通心气。处方:丹参、红 花、郁金、旋覆花、菖蒲、远志、枣仁、橘络。服半个月后,疼痛 次数减少,程度亦轻,接拟养心为主,佐以调气和血,用人参、 生地、麦冬、桂枝、远志、枣仁、丹参、西红花、血竭、郁金、香附、 乳香、檀香、三七粉等,随证加减。服至八个月后,据患者自己 总结,心前区疼痛由原来每曰十多次减为一二次;原为刺痛, 现在是隐痛,亦不放射至肩臂;以前疲劳即发,须卧床数日,近 两个月来工作较忙且上夜班,亦能支持;其他面色、睡眠均佳。 当服药三个月时,因肘腕间掣痛不减,曾用大活络丹协助和 络,每日半丸。连服十余天后痛即消失,亦未复发。
【病例二】男性,四十七岁。心前区痛一年,痛时不放 射至左手臂,但觉胸闷不舒,左乳头内侧跳动不宁,脉象滑数, 舌苔黄腻。拟从心脏调畅气血,用丹参、五灵脂、郁金、蒲黄、 远志、枣仁、云苓。因兼有胃病,酌用枳壳、陈皮、神曲等。治 疗四个半月后,疼痛减轻,接予党参、生地、丹参、桂枝、远志、 枣仁、龙齿等调养心气。又四个月,病情基本上平稳,单用人 参粉、三七粉各三分,每日分两次开水送服,连服一年。据患 者自述,过去心前区刺痛连续至数分钟即觉难受,现在巳不复 发;过去每次痛一二秒钟的一天有二十多次,现在亦仅四五 次,程度也轻得多了。
【病例三】男性,五十三岁。半年前发现心悸,近三个 月又
增心前区掣痛,胸部胀闷,兼见腹胀多矢气,脉象滑数,舌 苔腻黄。拟调理心气,佐以和胃。处方:丹参、檀香、郁金、砂 仁、云苓、枳壳、陈皮、竹茹、佛手,另用三七粉冲服。经过四个 月的加减调理,据述治疗前每周痛二三次,也有每天痛几次 的,服药三个月后痛即停止,近来停药一个月,仅痛过二三次, 心慌心悸亦好转。
【病例四】男性,三十八岁。六年前发现心前区痛,经 常发
作,痛时放射至左肩臂,两手觉麻,心悸胸闷,食后便觉不 舒,头晕,睡眠不熟,脉细,舌苔薄白。拟养心和胃法。处方: 党参、丹参、郁金、菖蒲、远志、枣仁、枳壳、陈皮,加三七粉冲 服。六剂后心痛即轻减,纳食亦增,手麻减而指尖觉凉,原方 去枳壳,加生地、桂枝。在初步好转时,用过阿肢、麦冬,白芍、 西红花之类,半年后基本上心痛停止。
【病例五】女性,四十三岁。心前区微痛,胸闷,呼吸困
难,头晕,疲劳,睡眠多梦,已有两年,舌净,脉沉细弱。拟调养 心气为主。处方:党参、麦冬、阿胶、桂枝、丹参、远志、枣仁、红 枣、郁金。六剂后心痛见轻,依此加减,自觉症状均有明显好 转。经过四个月的治疗,除特殊原因感到疲劳外,心痛从未复
发。
两年来治疗了不少本病患者,他们都经过西医院确诊并 按期作了复査,尚待进一步总结。所有病例中,有的停用西药 后用中药,有的改用中药后偶用西药。然经过中药治疗以后, 症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特别表现在大多数患者能坚 持工作,而且从未有过突然发生意外变化。这里说明了中医 中药是否能使本病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是另一回事,但最低 限度反映了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中、西医取得更为密切 的结合,早期即用中医治疗,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 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但相信用中医养心、通阳和活血的法则来 治疗心绞痛,是比较有效而且值得研究的。
心痛的治法,在中医文献上比较少见,原因是以心为君主 之官,因而强调心不受邪,心不可痛。然而对心痛的描述甚细 致,不能忽视。如《内经》在《厥病篇》里说:“厥心痛,与背相 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厥心痛,腹胀,胸 满,心尤痛者,胃心痛也;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 者,脾心痛也;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 也;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 也。”又指出:“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 旦死。”我意味着心痛证有随时发生骤死的可能,这里所说的 真心痛便是指骤死的证候,也就是所谓心不可痛。再因心不 受邪,认为心痛的出现多受内脏逆气的影响,不是心脏本身的 病变,因而加上一个“厥”宇,并据不同兼证区别为肾心痛、胃 心痛等。假如将这些症状联系起来作成如下的语译:“心痛 的证候,胸痛如针刺,牵引肩背痛,手臂拘急疼痛,四肢不温, 胸胁满闷,也有连及脘腹觉胀;平时容易心慌,活动则惊择,痛 更加剧;严重的面色苍白,踡卧静默,呼吸窒塞,能猝然死 亡。”可以看到前人对于心痛证的认识和描写是相当完整的, 主要在于正确的批判地接受。至于前人提出的九种心痛^ 虫心痛、蛀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 心痛、去来痛,大多不属于心脏本病。正如
《医学正传》所说: “夫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五)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瘢都是相当 严重的疾患,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这几种病同属于血液病 范围,虽然各有特征,诊断上必须通过临床化验尤其是周围血 和骨髓的细胞形态学检査,才能确诊。中医如何进行辨证及 治疗呢?我认为仍然以表现的症状为依据,分析症状来探索 其病因和传变。如果表现的症状有出人,治疗的方法便不同; 相反,不同疾病表现为相同性质的症状时,治疗的法则基本一 致。常说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在这几种血液病上得 到了充分的证实。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临床表 现各有不同,其中尤以白血病最为复杂,变化也特别多和特别 迅速。据我初步观察,急性白血病突出的是发热、感染和出 血,慢性白血病以贫血和肝脾或淋巴结肿大为主证;再生障碍 性贫血除严重的贫血外,也是容易出血和感染;而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则以出血为主。从总的来看,这三种病有其共同点, 即:贫血、出血与发热和感染。
贫血的诊断,西医根据血液检査及临床表现’它的一般症 状有面色咣白’心跳,气短,头痛晕眩,耳鸣,以及体力和脑力 疲劳等现象。中医还注意到言语低微,自汗盗汗,形寒肢冷, 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并观察到脉象多是细弱或浮大,舌质淡 红或淡白等。这些表现多属于中医的血虚,中医治疗血虚牵 涉到好几个内脏,处方有轻重、浅深。例如一般所见的头晕, 目眩,面色不华,疲劳,脉细等症,多从肝脏治疗,用当归、白 芍、阿胶、首乌、菟丝子、沙苑子之类。倘见心悸,健忘,失眠, 思想散漫等,多从心脏治疗,用人参、当归、枣仁、柏子仁、生地 之类。较严重的兼见浑身倦怠,懒言少气,行动喘促多汗,脉
象虚弱濡缓等,认为中气不足,应结合党参、黄芪、白术、山药、 甘草之类补中益气。进一步见到形寒肢冷,性欲减退,夜尿频 数等证,又以先天肾脏为主,用熟地、山萸、肉桂、鹿角胶、补骨 脂、紫河车之类。这是治疗血虚的一般方法。在上述这几种 血液病中出现的贫血,大多复杂而严重,不仅需要多方面结 合,还须考虑病情的发展迎头赶上。
这几种血液病的出血,包括了中医的所有出血证候,有吐 血、呕血、鼻衄、牙舰、舌衄、尿血、便血及妇人崩漏。病因病机 方面,有虚火、实热和气不摄血,对于内脏的关系也相当广泛。 为此,治疗上采用一般的止血药如仙鹤草、茜草炭、侧柏叶、蒲 黄炭、地榆、藕节之外,必须根据出血部位,分别内脏,结合原 因治疗。例如前人分血上溢为阳络损伤,血下溢为阴络损伤, 所说阳络指上中焦的阳脏,阴络指中下焦的阴脏。虽然不能 这样绝对划分,因为上出血的病因病机很多属于阴脏’同样地 下出血也有属于阳脏,但是明确地指出了出血的部位和内脏 的关系。因此,用于血液病出血的止血方法,有清肺、补肺、清 肝、平肝、清胃、清肠、滋肾等,药如麦冬、生地、石膏、丹皮、阿 胶、连翘、银花、黄柏、知母之类,均在选用之列。必须注意,血 液妄行多由火动,故一般止血药偏于寒凉,但由于血液病的本 身往往存在严重的血虚阴亏现象,苦寒药应当慎用,防止正气 败坏。突出的有不少证候还用了益气固摄和引火归原之药, 如黄芪、党参、肉桂、龙骨、牡蛎、五味子、升麻、炮姜炭等。
这几种血液病的过程中,常有不规则发热或长期低热。 大概有三种性质:一种是单纯的内伤发热,由本身引起的虚 热;一种是一时性的外感发热,由外邪引起;另一种是在内伤 虚热的基础上兼有外感,属于本虚标实。所以使用退热方法 时,应根据不同证候分别用养血清热、滋阴退蒸、扶正疏邪以 及甘温除热等,常用药物如生地、鳖甲、白芍、黄芪、地骨皮、白 薇、银柴胡、青蒿、升麻、薄荷等,相当复杂。
以上是这几种血液病的共同性的一般证候及其一般治 法,当处理这些证候时,还必须注意各个病的特点。例如贫 血,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顽固。虽然用中药能够控制发展 或减少输血,但是血象恢复很缓慢。特别是妇女患本病,往往 因每次月经来潮量多,使已经收到的效果重复下降。我曾经 掌握患者的月经规律,在每次月经前采取补气摄血法,用黄 芪、党参、山药、甘草、阿胶、归身、白芍、炮姜炭、仙鹤草、血余 炭、锻龙牡等,再配合西医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收到良好效 果。例如一青年女性患者,病程半年,血红蛋白40克7升,红 细胞1. 39 X川12/升,白细胞2.5 X⑴9/升,中性粒细胞4370, 血小板28 ⑴9/升,网织红细胞2^,骨髓增生减低。每次 月经来潮,血流不止,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由于经前采取积极 措施,减少经期出血,血红蛋白逐渐上升至100克乂升,红细胞 增加至3.5
X
“^)/升,白细胞增至个05 升,血小板88 X 比/升,网织红
129
细胞,贫血症状基本消失。
其次,控制一般口、鼻、大小便出血比较容易着手’在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病的皮肤出血点和紫斑,就较为困难。这类皮 肤出血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出现,虽然用中药治疗 亦曾收到满意的效果,并认识到不能因为出血而用一般的止 血剂,总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有些血液病患者伴有眼底 出血,表现为视力模糊。这类病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多兼一派衰弱现象’在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白血 病则常有皮肤出血点及发热伴随。中医根据肝开窍于目,给 予养肝、清肝,有时亦得到缓解。最严重的为脑出血,多发于 血液病晚期,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加上神昏、高热和其他部分 出血,显然与中风不同,也不同于温病的神昏俨语,不是用宣 穷清热所能收效。
其三,发热与感染方面,在白血病最为复杂,兹先举几个 病例来说。
【病例一】女性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热达40 摄
氏度以上。据述三个月来常有不规则发热,疲劳即发,伴有 形寒,咳嗽,头晕,心悸,嗌嗌欲吐,唇燥,脉象细数,汗出甚多。 诊断为阴虚内热,挟有新感。处方:生地、鳖甲、黄芪、升麻、青 蒿、桑叶、丹皮、前胡等。三剂后热渐退清。
【病例二】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每天傍晚开 始发
热达
40
摄氏度,下半夜自汗身凉,大起大落,巳有半年。 平时手
心微热,两足不温,腰以下特别酸痛,大便数日一次。 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下焦阴阳并虚,中气不振,用 黄芪、生熟地、归身、苁蓉、升麻、白术、泽泻等甘温除热,次曰 晚上热即平静。
【病例三】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发作。一 个月
来时有咳嗽,一周来每夜发热,近三天来又一夜连续发 作。发热前先有目赤,胸闷,寒战,身热高达
41
摄氏度,自汗 而解。伴见口
干,小便短少,舌苔黄厚黏腻,脉象细滑有力。 诊断为体虚受邪,痰湿交阻,不能透泄,即用柴胡、黄芩、半夏、 黄连、厚朴、知贝母、橘红等和解清化法。下午服药,晚间寒热 即定,次日上午续发一次,热势亦仅达
38.51
。
【病例四】男性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身热不退, 咳嗽
痰黏,右胁掣痛。喉痛白腐,舌苔糙腻,脉细滑数。诊断 为肺有伏热,气阴两伤。处方:玄参、麦冬、石膏、知贝母、桑 皮、葶苈、芦茅根等。逐渐热退咳宁。
【病例五】男性患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身热,手心 热,
两太阳及前额胀痛,胸腹痞满,口糜口臭,便秘溲赤,舌腻, 脉大滑数。诊断为肺肾阴虚,肠胃湿热积滞。用西洋参、沙
参、知母、佩兰、山栀,另服芦荟粉清热导滞。药后大便畅行, 胸腹渐舒,身热随平。
从这些病例中,可以看到白血病的发热相当复杂,中医的 处理就是随证治疗,尽管这些病的预后多不良,但在这一时期 解决了问题。又如白血病外感常合并肺炎,亦用麻黄、杏仁、 石
膏、桑皮、知贝母、芦根;肺炎也能转变为肺脓疡,可用赤芍、 败酱草、丹皮、桃仁、苡仁、冬瓜子、芦根。白血病中还经常出 现口腔咽喉或两侧上腭部分有溃疡病变,这可能与使用西药 有关,产生所谓二重感染。从中医考虑,系属口疳和口糜,主 要是胃阴受伤,虚火上炎,或因肾阴虚而虚火上浮,初步用石 斛、生地、玄参、麦冬,进一步酌加肉桂引火归原,并配合青黛 散外搽,清热解毒。
这几种血液病,症状复杂,变化迅速,容易反复,特别是白 血病大多后果不良。我在中、西医合作下,抓住本质,随证施 治,收到一些效果,尚待积累经验。
(六)脊髓痨
西医诊断的脊髓痨,是一种晚发的神经梅毒,侵害脊髓后 根及后柱的病变。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神经根痛,以下肢为 多见,疼痛多是阵发性电击样或刀刺状,持续数秒钟或数分 钟;步态不稳,走路时两腿抬得很高,两脚叉开特大,步与步之 间的距离不等,步伐颠摇不稳,跚瞒如醉状,目光注视地面和 腿足,在夜间或黑暗处不能行走;踩地有棉絮感;闭目两腿并 立则摇晃欲倒;感觉障碍,在躯干的一定水平上有如腰带束勒 的感觉,痛觉及触觉减弱或消失,有麻木或蚁走感;跟、膝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减退;瞳孔不规则,对光反射迟钝或消 失,视力减退或失明;性欲减退,阳萎;小便不易排出,尿不成 流,尿潴留或失禁;大便秘结或失禁等。
这些表现,用中医术语来表达,主要是:两足痿弱无力,轻 则行立不正,重则不用;肌肤麻木不仁,或如虫行作痒;行癖, 筋骨窜痛;胸胁痞闷;眼花,目糊不明;阳萎,性欲淡漠;大小便 不利或失禁。此外,从中医辨证对本病进行观察的结果,还有 几个值得注意症状:头晕头痛,耳鸣重听’心慌心悸健忘,睡眠 不长或多梦,口干不多饮或不欲饮,手冷、足冷或四肢均不温 暖,恶寒或脊背怕冷,掌心发热潮汗,腰酸腰痛,脊背沉重,梦 遗或滑精,舌质淡或尖红生刺,舌苔白腻,脉象弦紧或沉细
无力。
根据中医四诊、八纲来分析这一系列症状,首先可以肯定 是一个虚寒证;再从脏腑、经络来分析其虚寒所在,应该属于 肝肾两经的疾病。理由是:肝主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肝肾精 血亏损,筋骨失其濡养,便使运动受到影响。肝的经脉起于足 大趾,沿足背至内踝,再由内踝上至膝弯,沿大股内侧人阴毛, 环绕阴器,人属肝脏,上贯膈膜,散布胁肋,上联目系;肾的经 脉起于足小趾,斜走足心,沿内踝骨后走足跟,上足胫内侧出 膝弯,通过脊柱,人属肾脏,联络膀胱。脊髓痨所呈现的共济 失调、感觉障碍以及神经根痛的部位,多属这两经循行的范 围。肾为水脏,中寄命门主火,命火不足则产生虚风,出现动 摇不定现象。且因阳不外护。气化不及,发生恶寒、肢冷、大 小便失调等症状。督脉主一身之阳,循行脊内,部分与肾经会 合,故督脉阳虚不仅全身无力,脊背沉重,也能引起下肢不仁。 至于头晕、眼花、遗精、阳萎等,在肝肾疾病中是常见的症状。
基于上述论据,我对脊髓痨的初步印象为肝、肾虚寒,并 与命门和督脉有密切关系。这种虚寒现象不同于一般的虚寒 证,挟有虚风、虚阳在内。因此从中医病名来诊断,应属“风 痱”一类。风扉是中风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四肢不能自主 地随意运动,痿废麻木,行走及掌握不利〔脊髓痨在颈脊髓有 病变时,两手的精细动作受限制〉,甚至不能步履等,与脊髓 痨的症状近似。
在治疗方面,我有意识地试用了前人治疗风痱的经验,以 滋养肝肾,温补命火为主,结合祛风,活络、止痛等方法,采用 地黄饮子为主方,并参考流畅气血、通经活络的独活寄生汤和 蠲痹汤。由于脊髓痨系梅毒引起,西医都用驱梅疗法,然而我 所使用的方药并不治疗梅毒。这是因为我所治疗的病例大多 用过驱梅疗法,为了效果不满意才改用中医治疗,似乎没有再 用中药驱梅的必要。特别是脊髓痨呈现的脉证,符合于中医 的风痱而不符合于一般梅毒,说明本病的梅毒因素实质上已 经起了变
化,应该注意目前症状所构成本病的整体,治疗也就 不在驱除病毒而在扶养本元,不在针对病的局部而在重视全 身修复的能力。因此,决定根据客观存在的脉证进行辨证施 治,事后疗效证明,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是对的。
据《河间三六书》记载:地黄饮子用熟地、巴戟、五味子、 茯等、附子、肉桂、山萸、石斛、麦冬、菖蒲、远志、苁蓉,主治内 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两足废不为用,肾脉虚弱。总的功能是 滋阴、养血、扶阳、熄风,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最适应于精血亏 损,阳气衰惫。温补肾命的方剂不限于地黄饮子,如还少丹、 右归饮和加减内固丸等,均有温养下元的作用。所以,用地黄 饮子治疗脊髓痨并不是机械的,首先要掌握温补肾命的原则, 其次要了解地黄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不适用于本病的 药物应当减去,并依病情的复杂和需要加入其他药物。
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〇年,我院曾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 肤病研究所及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协作,先后治疗 了 24例脊髓痨,运用上述辨证施治,均于短期内收到明显效 果。一九六三年皮肤性病研究所对这24例患者作了追踪观 察,除2例回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和比治疗前有发展外,大多数 疗效巩固。他们在分析中指出:临床疗效系中药地黄饮子的 作用,而不是驱梅剂青霉素或砷剂的作用。因为24例患者在 用中药治疗后二周内即见到明显的疗效,这是用青霉素或砷 剂治疗过程中很少见到的。并且有2例从未接受驱梅治疗, 用中药后亦与其他患者一样在短期内获得明显的进步;还有
例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未用中药治疗便无效;同时用 中药治疗的患者中,停药后有些症状退步,再用中药治疗又见 好转,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地黄饮子的效果。用地黄饮子治 疗脊髓癆,肯定与驱梅疗法的作用不同,主要是不治梅毒而是 温补肝肾,尤其着重于肾为水火之窟,长于温养命门之火。它 的疗效,与血清及脑脊液的改变无明显关系,对病情轻重和病 期长
短亦无明显关系。例如全部病例均系在原有症状的基础 上改善,其中有3例病期十二至十五年,一例病期二十余年, 治疗后均有明显进步。此外’据皮肤性病研究所的探讨,砷剂 或青霉素能使脊髓痨的症状有所好转,血清及脑脊液的改变 有好转或阴转,但无助于体征的改变;而地黄饮子不但能使症 状轻减或消除,且可使一部分体征如共济运动、被动位置感、 浅知觉及音叉感等得到改善。
在这经验基础上,我院又于一九六一年与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脑髓科协作,治疗了不同原因和原因不明的脊髓炎,同样 收到满意的效果。通过这些具体材料,充分说明中医治疗西 医诊断的疾病必须运用中医理法,这是取得疗效的最基本问 题。
(七)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西医认为是由于一氧化碳被 吸人肺泡,再进人到血液,与血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在一 起,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是与吸人的 氧气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将氧输送到各个组织中,以供给 新陈代谢的需要。当一氧化碳中毒时,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 碳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减少了能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结果 造成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后,轻者出现头晕、头痛、耳鸣、 眼花、心慌、四肢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则很快进入昏 迷、惊厥、呼吸不规则、虚脱等症状,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
’
亡。若是昏迷到二十四小时以上,纵使嗣后神识恢复,由于脑 部组织因缺氧所致的严重损害,常遗留严重的后遗证,如智力 减退、痴呆、轻度瘫痪、两手震颤等。西医关于本病的治疗有 多种急救措施,对抢救患者的生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何 使患者的神志迅速恢复,减少或防止后遗证的产生,还存在着 一些问题。
中医治疗本病的机会比较少,我所遇见的是都经西医急 救后,血内已无一氧化碳存在,持续昏迷的严重患者。当时的 临床表现是:昏迷不醒,身热肤燥无汗,呼吸急促,面红如妆,
口唇红如点朱’牙关紧闭,肢体强直’大小便癃秘,脉象细疾有 力,舌质红绛,苔黄干粮。这些症状,根据中医辨证,均为热邪 充斥三焦,营血受到燔灼。再从短时间内即现神昏等来探讨, 接近于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证候。 因此我对本病的治法,便采取了叶天士的“入血乃恐耗血动 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温病治疗方针。再结合具体症状,以清 营汤、沙参麦冬饮和玉女煎等加减,用鲜生地、鲜石斛、沙参、 玄参、麦冬、石膏、赤芍、丹皮、犀角、竹叶、青黛等一类药物,取 其人心兼入肝、肺两经,清解血分邪热,并有滋肾作用,防止体 力衰竭及病情更进一步的发展。浓煎鼻饲送下,多在两剂后 逐渐清醒。醒后大多感觉头痛,周身疼痛,口舌干燥引饮,小 便微通而短赤,乃除去犀角、赤芍、石膏、青黛,加入益元散、菊 花、忍冬藤等,又仿五汁饮意用橘子水或生梨、芦根煎汤频饮。 也有个别患者清醒后不能言语’或大汗出’或咳呛痰黏’或两 眼动作不灵活,或四肢阵发性抽搐,可随证加人菖蒲、远志、枣 仁、浮小麦、川贝母、钩藤、僵蚕、真珠母等。
治疗本病最突出的一次会诊,是在北京协和医院遇到5 例同时中毒的重型患者,经急救两天后持续昏迷,而且有的昏 迷加深,均用人工冬眠疗法维持。据他们的经验,过去曾用人 工冬眠救活过一例昏迷二十多日的患者,但如何进一步提高 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或消除后遗证,尚还没有例子。当时我 也用了凉血清热的治法,都在二至四日内清醒,大大缩短了疗 程,而且避免了任何后遗证,经过两个月的随访仍然健康。诚 然,这是中、西医合作取得的效果,不完全是中医中药的作用。 但足以说明中医治疗可以参考西医的诊断,而不能无原则地 依据西医诊断来处方。如果因为本病由中毒引起而用解毒方 法,显然不符合于中医辨证施治,效果也是很难想象的。
小结
如何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我认为是目前 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具体地说明这问题,特提出几个病例,便 于讨沦。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
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必须掌握中医的理法方 药一套法则。根据本病的客观症状,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细致 地辨证,确定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针后处方用药。在辨证的 时候,既要重视西医的诊断,又要避免先入为主。
0既然是西医诊断的疾病,有必要了解西医对于本病 的认识,同时注意当前的具体病情,不能含糊地依据病名使用 一般地治疗。比如诊断溃疡病是中医胃脘痛之一,一方面要 了解它的发生和发展及其特征,另一方面找出主治主方之后, 仍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治疗。
中医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表现的症状。在西医诊 断的疾病里,如胃溃疡、肝炎和脊髓痨等,有很多症状从西医 角度看来无足轻重,而在中医辨证上却认为相当重要,必须细 致观察,不能忽视中医辨证的依据。
⑷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尽管在诊断上有接近的 地
方,而治法仍不相同。像中医诊断肝炎亦属肝病,溃疡病中 医也认识是胃脘痛’但治法就有很大出入。所以理法方药必 须一环扣住一环,绝不容许脱节。假如认为中、西医对于肝炎 和溃疡病同样是肝病和胃病,中医也专从肝和胃考虑,便会走 向狭窄的道路。特别是有很多西医诊断的病名,在中医早很 熟悉,或在临床相沿使用,因而生搬硬套,甚至遗忘了中医的 病名,那是更须注意的。
(丘)正确地参考西医诊断和进一步参考西医文献,对治 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有好处。然而也要确切的理解西医诊断以 及某些术语的含义,不能单从字面上似是而非的去领会。同 样地,中医对这些西医诊断的疾病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必然参 考中医文献,
也要引征恰当,分析明确,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立 思考,提出论点,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
(^)临床上不可能急切地把西医诊断的某一疾病用中 医来全部解决,凡是在某一阶段或某一环节,真能运用中医理 法取得确实疗效,便是反映了一定的客观科学性,都要做好记 录,等到积累更多的病例,便能说明全面问题。不应当以完全 解决为标准,使点滴的成果遭受散失,结果一无所获。
⑴用中医理法来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应该在取得疗 效以
后再将西医治疗的效果缜密地对照一下,足以说明中医 学的优越性,检验中医学理论原则和技术的正确性。但是必 须有学通中医的西医同志合作,要有严肃的、严密的和严格的 科学态度。
在国家中医政策指引下,近年来,中、西医团结合作,中医 对西医诊断的疾病获得了一些治疗经验,今后中、西医合作的 机会越来越多,中医将会遇到更多西医诊断的疾病。如何在 已经取得的成绩上,进一步运用中医理法辨证施治,提高疗 效,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请大家讨论。
〈1964年2月,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讲稿)
十二、漫谈处方用药
处方用药的一般法则如七方、十剂等,同学们都很熟悉, 不准备多谈。现在谈我所看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抱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可能有批评的地方。希 望同学们也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互相促进。
(一)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法
处方用药是根据理法而来,也就是从辨证施治而来的。 所以就理法方药来说:说理、立法、选方、议药。从辨证施治来 说: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选方,据方议药。因此,看到一 个处
方,对药与证是否符合,药与药的配合是否密切,药量的 轻重是否恰当,药物次序的排列是否合式等,都能衡量理论水 平。
处方的目的为了治病,就必须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对证下 药。因而处方的组成包括三个方面,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即:
(病因I病位)十症状。
病因是致病的根源,病位是发病的所在,均为用药的目 的,首先要明确。症状是病情的具体表现,经过治疗后多数跟 随病因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临床上根据症状来辨证施治,在处 方时又往往不受症状的拘束。但是既有症状的存在,而且患 者的痛苦和精神威胁常随症状的轻重和增减而转移,应该适 当地照顾。《内经》上论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便是指 病因。又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 于内”,便是指病位。又说“散者收之,惊者平之,急者缓之”
等,便是指症状。重要的环节在于治疗症状不能离开病因和 病位,因为病因、病位是本,症状是标,归根到底不外“治病必 求于本”。例如:患者恶寒,喉痒,咳嗽,痰多稀白,脉象浮滑, 舌苔白腻。诊断为风寒咳嗽,肺气宣化失职。处方用药就需 要针对疏风散寒、宣肺和化痰止嗽几个方面。纳入上面公式, 便是:
^疏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 处方用药不能离开这治疗的方针和范围。比如常用的杏 苏散,就是这样组成的。方内紫苏、前胡辛散风寒,均走肺经, 前胡兼能降气化痰;杏仁、格梗、枳壳、甘草同用,能宣肺而凋 胸中之气;半夏、陈皮、茯苓有化痰顺气止咳作用。也就是:
(紫苏、前胡^杏仁、桔梗、枳壳、甘草〉―半夏、陈皮、茯 苓。
通过这例子,可以理解处方用药的大法,并能看到几个问 题。首先是处方根据治法,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针对病因、 病位和症状三方面用药,应该互相呼应。如前胡怯风寒,又能 降气化痰;杏仁宣肺,又能顺气止咳。其二,引用成方在分析 组成药物的作用后,再根据适应证加减,能使更加亲切。如胸 不满闷可减枳壳,痰浊不多可减半夏、茯苓;又如牛蒡、象贝的 宣肺化痰,胖大海的润喉止咳,均可加人。其三,在这原则上, 只要符合于本病治法的方剂都能采用,不符合于治法的方剂 也能一望而知。如不用杏苏散,可以改用三拗汤,虽然药味简 单得多,但麻黄人肺散寒,杏仁宣肺顺气止咳,均切合于病因 和病位,并能照顾到症状,所以三拗汤亦为外感咳嗽的有效方 剂。反之,用外感风温的银翘散,虽能宣化上焦,先与主因不 符,当然不恰当了。其四,所说照顾症状,是从根本上考虑’标 本结合,不同于一般的对症疗法。如外感咳嗽目的在于疏邪, 绝对不用镇咳药,使外邪能解,肺气清肃,咳嗽自然消失,效果 反好。这些都是根据中医理论指导。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 法,理由也就在于此。
(二)掌握基本治法有助于处方用药
临床上要使处方成熟,应当多掌握些基本治法,包括某一 病因和某一证候的一般治疗法则。这些治疗法则虽然书本上 都有’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把它整理成为更有条理的东西,才能 胸有成竹,随机应变。比如遇见虚证,大家都知道补,知道脾 虚补脾,肾虚补肾;而且知道“补脾不若补肾,补肾不若补 脾”;“土旺则生金,勿拘拘于保肺;水旺则火熄,勿汲汲于清 心”;“补脾须不碍肺,滋肾须不妨脾”等等学说。但到具体治 疗上’由于证候的复杂,往往会迷糊,或者感到治法不多,没有 适当的成方可用。我认为正确地使用补剂,必须辨别虚了什 么?虚在哪脏?虚到什么程度?并考虑从哪方面去补?用直 接还是用间接方法?以及用补有没有不良反应?要解决这一 系列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致成虚证的原因有哪些?虚证的证 候有哪几种?虚证在内脏的机制和影响如何?以及成方中补 剂的性质和药物的配合、禁忌等等。兹举治疗虚证的滋养气 阴法,来说明具体处方用药。
滋养气阴法主要用于肺气、肺阴不足,多因温邪久恋,五 志火燔’耗散气分,消烁津液。由于气阴两虚,肺肃无权,多见 气短、干咳,或有少量黏痰,咯血、口干,并因肺主皮毛,卫气不 固,亦能出现多汗、畏风等证。这样,除了补肺的药物须分补 气、补阴之外,还要熟悉肺虚证上适用的止咳、化痰、止汗、止 血等药物。再因肺与心、肝、脾、肾有相互关系,还能伴见心 烦、心悸、睡眠不安、急躁易怒、潮热、大便不实等,这就需要联 系到更为广泛的与肺虚相适应的其他内脏药物。所以滋养气 阴是一个大法,在处方用药时还会牵涉到一系列问题。正因 为如此,掌握一个基本治法,包含不少基本方剂和基本药物, 谁能掌握得比较全面,便是谁在处方用药上能够比较成熟。 再从滋养气阴法来说,至少应了解以下一些药物:
补肺气:黄芪、人参、西洋参。
补肺阴:沙参、麦冬、天花粉、百合。 止咳:杏仁、枇杷叶、兜铃、诃子。
丨
化痰:贝母、海給壳、冬瓜子、苡仁。 止血:仙鹤草、侧柏叶、茜草、藕节、丹皮。 止渴:茅根、芦根。
止汗:浮小麦、糯稻根、桑叶、五味子。 清肝:青黛、黄芩丨夏枯草。 滋肾:生地、鳌甲、天冬。
扶脾:山药、冬术、扁豆、甘草。
方剂方面,如张景岳《新方八阵》和《古方八阵》里《补 阵》门补肺方剂之外,也要熟悉些《和阵》及《寒阵》门有关肺 虚的方剂。如:
四阴煎:生地、麦冬、沙参、白芍、百合,茯等、甘草。 麦门冬饮子:麦冬、黄芪、人参、归身,生地、五味子。 阿胶散:阿胶、白及、天冬、五味子,人参、生地、茯苓。
天门冬丸:天冬、贝母、杏仁、阿胶、茯苓、甘草。 绿云散:侧柏叶、人参、阿胶、百合。
人参清肺汤:人参、杏仁、阿胶、粟壳、甘草、桑皮、知母、地 骨皮、乌梅。
人参平肺散:人参、天冬、黄芩、地骨皮、陈皮、青皮、茯苓、 知母、五味子、甘草、桑皮。
二母散:贝母,知母。
紫菀散:紫毙、阿胶、知母、贝母、人参、甘草、茯苓、桔梗、 五味子。
玉泉丸:人参、麦冬、黄芪、茯苓、乌梅、甘草、天花粉、葛 根。
掌握了一些基本方剂和基本药物,还要多方面吸取前人 的用药经验,做到知宜知避。例如《丹溪心法》上指出“ 口燥 咽干有痰者,不用半夏、南星,用瓜蒌、贝母”;又“杏仁泻肺 气,气虚久嗽者一二服即止”;又“治嗽多用粟壳,但要先去病
根,此乃收后药也”;又“知母止嗽清肺,滋阴降火”。总之,既 要知常法,也要知变化,不仅在处方用药时可以减少差错,并 且收到疗效后也能说明道理。
(三)关于成方的灵活运用
成方是前人的处方用药经过实践有效后遗留下来的,必 须加以重视,而且要做好处方用药,也必须胸中有较多的成方 作为资本。但是,成方中有通治方和主治方,必须分清。什么 叫做通治和主治?徐灵胎曾说“一病必有一方,专治者名曰 主方,而一病又有几种,每种亦有主方”,又说“专治一病为主 方,如一方而所治之病甚多者,则为通治之方”。因此,他在 《兰台轨范》里分别通治门和各病门。我认为通治方和主治 方各有特点,通治方也有主病。但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能 对通治方善于加减使用,在处方用药上是良好的基本方剂;相 反地将它随便套用,就会浮而不实,成为庸俗化了。例如六味 地黄丸主要是治肾阴亏损引起的瘦弱腰痛等证,虽然书上说 治肝肾不足,也有说三阴并治,并谓自汗盗汗,水泛为痰,遗精 便血,喉痛牙痛……都能治疗,毕竟要认清主因、主脏、主证, 根据具体病情而加减。假如认为阴虚证都能通治,对所有阴 虚证都用六味地黄丸,肯定是疗效不高的。事实证明,前人治 肺肾两虚的劳嗽,加麦冬、五味子名为长寿丸;治肝肾两虚的 目眩昏糊,加枸杞子、菊花,名为杞菊地黄丸;再有治本脏虚弱 的腰膝酸痛,也加杜仲、牛膝;小便频数加益智仁,并去泽泻。 因此,我意味着处方用药应当有一个成方作为依据’但在具体 运用时必须通过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不断 地创造性的新的事迹出现。大家知道左归饮和左归丸也是补 肾的著名方剂,而且力量胜于六味地黄丸。其实左归饮就是 在六味丸内去丹皮、泽泻,加枸杞子、炙草;左归丸就是在六味 丸内去丹皮、泽泻、茯苓,加枸杞子、鹿角胶、龟版胶、菟丝子、 牛膝。张景岳自己曾说“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所 以六味丸的主药根本没有变动,很自然地达到了推陈出新的 境界。同时又指出了临床上具体使用方法:用左归饮的时候, 见肺
热而烦者加麦冬,肺热多嗽者加百合,脾热易饥者加芍 药,心热多躁者加玄参,肾热骨蒸者加地骨皮,阴虚不宁者加 女贞子,血热妄动者加生地;用左归丸的时候,如大便燥涩者 去菟丝加苁蓉,虚火上炎者去枸杞、鹿角胶加女贞子、麦冬。 更可看到在临床具体使用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张景岳的启发,我以为运用成方必须分析主治、主 药,同时也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加减。比如归芍地黄汤治肝肾 阴虚的证候,即六味地黄汤加当归、白芍,其中归、芍当然为补 肝血的主药,补肾阴的主药则为熟地、山萸。处方时可将这四 种作为基本药,再考虑同样能滋补肝肾阴血的枸杞、女贞、首 乌、阿胶等作为协助,这对原方的主治不变而力量可使雄厚。 另一方面,滋补肝肾是偶方的一种,有平衡的补法,也有侧重 的补法,这就须视具体病情来决定。所以把这些药物配合起 来,可以产生三个不同的形式:
第一,肝肾两补法,即肝肾并重的通治方:
熟地、山萸、枸杞、女贞十当归、白芍、首乌、阿胶。 第二,滋肾柔肝法,即滋肾为主佐以养肝的通治方: 熟地、山萸,枸杞、女贞十当归、白芍。
第三,子虚补母法’即补肝为主兼予滋肾的通治方: 当归、白芍、首乌、阿胶十熟地、山萸。
滋补肝肾的药不止这几种,配合也并非那么机械,尤其效 力的轻重须视药物本身的力量和用量如何,不能单从药味的 数量来衡量。这里仅是用来说明,在成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 地加减,在双方兼顾的时候应当分别主次。但是这样的处方 比原方虽有变化,总之是一个通治方,因为肝肾阴虚能引起多 种病证,究竟治哪一种病证不够明确。假如见头晕、目眩、耳 鸣加人龟版、牡烦、菊花、天麻,午后潮热、手心灼热多汗加人 鳖甲、丹皮、地骨皮、白薇之类,将原因疗法密切结合症状,便 能将通治方转变为主治方。这是处方用药的常规,只有掌握 这常规才能出人变化,得其环中,超乎象外。当然,适应地选 用成方和适当地加
减,还须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体质。 例如熟地性温滋腻,对内热的患者可改用生地,肠胃薄弱的或 将熟地炒用,或砂仁拌用。这类经验在老大夫最为丰富,必须 细心学习。
此外,选用成方大多以主证为主,但在上面说过,病因和 病位实占重要地位,所以选择主证方剂的同时,必须主意到病 因和病位是否符合。如果主证相同而病因或病位不符,不能 认为就是对证处方用药。反过来说,假如病因和病位相符,即 使主证不尽相合,却有值得考虑的必要。我尝用黄芪建中汤 治疗虚寒胃痛,又用桂枝汤加黄芪、当归治体弱容易感冒及引 起关节疼痛的患者,收到良好效果,便在于此。推而广之,我 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喘,效果胜于小青龙汤。 理由很简单,小青龙汤是治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 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症状。这 里充分说明了所谓成方的灵活运用,不仅在于加减方面,主要 是在理论指导下独立思考,才能在使用上更为灵活广泛。正 因为此,倘然允许说重视主证而忽视病因病位是舍本逐末,915 么可以体会到不但用方如此,用药也是如此。近来有人只讲 药物的主治,不讲究它的气味归经,我以为主治固然要讲,气 味归经绝不能放弃,否则便会与辨证施治脱节。
(四)重视药物的配伍
处方上经常当归、白芍同用,苍术、厚朴同用,半夏、陈皮 同用……这种药物的配伍,主要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有根据, 有理论,不是随便凑合的。通过适当配伍,能加强药物的效 能,扩大治疗的范围,值得我们重视。兹为便于大家掌握和进 一步理解它的作用,拟分三类叙述如下。
第一类: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 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 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得另一种新的效果。 这类最有意义。例如:
桂枝一白芍(气一血)桂枝汤,调和营卫。 人参一丹参(气一血)二参丹,养心和血。
金铃子一延胡索(气一血)金铃子散,止腹痛。 香附一高良姜(气一血)良附丸,止胃脘痛。 山梔一丹皮(气一血)加味逍遥散,清肝热。
黄连一肉桂(寒一热)交泰丸,治心肾不交失眠。 黄连一吴萸(寒一热)左金丸,平肝制吞酸。 黄连一干姜(寒一热)泻心汤,除胸中邪结。 柿蒂一丁香(寒一热)丁香柿蒂汤,止呃逆。 石膏一细辛(寒一热)二辛散,消牙龈肿痛。 黄连一木香(寒一温)香连丸,止赤白痢。 黄岑一厚朴(寒一燥)芩朴汤,化脾胃湿热。 黄柏一苍术(寒一燥)二妙丸,治下焦湿热。 白术一枳实(补一消)积术丸,健脾消宿。
黄芪一防风(补一散)玉屏风散,治体虚感冒。 白芍一柴胡(补一散)四逆散,和肝泄热。 红率一生姜(补一散)桂枝汤,和气血。
鳖甲一青蒿(补一清)青蒿鳖甲汤,退骨蒸。 黑芝麻一桑叶(补一清)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枸杞子一菊花(补一清)杞菊地黄丸,明目。 干姜一五味子(散一收)苓甘五味姜辛汤,化痰饮。 白矾一郁金(敛一散)白金丸,治癫痫。 柴胡一前胡(升一降)败毒散,疏邪止咳。 桔梗一积壳(升一降)杏苏散,调胸膈气滞。 半夏一黄连(辛一苦)泻心汤,止呕。, 皂角一白矾(辛一酸)稀涎散,涌吐风痰。 乌梅一生地(酸一甘)连梅汤,化阴生津。 乌梅一黄连(酸一苦)连梅汤,泄烦热。 当归一白芍(动一静)四物汤,养血和血。
第二类:用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其特长,从而增 强其作用,如化湿结合理气,发汗结合通阳,包括上下、表里
结 合,以及相须、相使等在内。这类在临床上最为多用,例如:
苍术一厚朴 豆豉一葱白
半夏一陈皮 杏仁一贝母 知母一贝母 枳实一竹茹 木香一槟榔 人参一給蚧 黄芪一防己
平胃散,燥湿行气。 葱豉汤,散寒通阳。 二陈汤,化痰顺气。 桑杏汤,顺气化痰。 二母散,清热化痰。 温胆汤,和胃止呕。 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 人参蛤蚧散,纳气。 黄芪防己汤,行皮水。
人参一附子 参附汤,温补元气。 黄芪一附子 芪附汤,温固卫气。 白术一附子 术附汤,温补中气。 附子一茯苓 (相使〕温肾利水。 黄柏一知母 (相须〉清下焦湿热。 第三类:取性质和功效类似的两种药物同用,目的在于加 强药效,或使内脏之间得到兼顾。例如:
党参一黄苗 附子一肉桂 山药一扁豆 沙参一麦冬 柏子仁一率仁 杜仲一续断
补气。 温肾回阳。 补脾止泻。 润肺生津。 养心安神。 补肾强腰。
麻仁一瓜蒌仁(处方惯写蒌麻仁)润肠通便。 龙骨一牡蛎(处方惯写煅龙牡)固脱。 金樱子一突实 固精。
赤石脂一禹余粮 湿肠。
谷芽一麦芽(处方惯写谷麦芽)助消化。
桑枝一丝瓜络
活络。
牡妮一石决明
升麻一柴胡
旋覆花一代赭石 橘核一蒸枝核 甘松一山柰
海藻一昆布
升
提
潜阳。 气分降气。 消疝气。
。
止
胃气痛消痰核。
。
荆三棱一蓬莪术 消癥瘕痞块。 白获等一赤等(处方惯写赤白等)利水。 甘遂一完花 常山一草果
当归一川芎
逐水。 截疟。 血怯疲
活。
桃仁一红花 破瘀。
蒲黄一五灵脂 祛瘀。
乳香一没药(处方惯写炙乳没)理气散瘀止痛。 藿香一佩兰(处方惯写藿佩兰)清暑。 银花一连翘 清热解毒。
黄连一黄芩 泻火。 桑叶一菊花 清风热。 羌活一独活(处方惯写羌独活)治风湿疼痛。
川乌一草乌(处方惯写川草乌)治寒湿疼痛。 青皮一陈皮(处方惯写青陈皮)疏肝胃气。 苏梗一藿梗(处方惯写苏蕾梗)理脾胃气。 天冬一麦冬(处方惯写天麦冬)滋养肺肾。 芦根一茅根(处方惯写芦茅根)清肺胃热。 砂仁一蔻仁(处方惯写砂蔻仁)健脾胃。 神曲一山楂 消谷肉食积。 关于药物配伍应用的例子很多,不能悉举。如外感咳嗽 常用苦杏仁、象贝母,但肺阴不足,兼见内热,或外邪初解,咳 痰不爽的,可与甜杏仁、川贝母合用,处方惯写甜苦杏、川象 贝。还有三种药配伍,如杏仁、苡仁、蔻仁同用,宣化三焦之
湿,以及个别地区用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处方惯写焦三仙之 类,没有提及。总之,药物配伍有其重要意义,如果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或随意凑合,将会造成杂乱和叠床架屋的现 象。
(五)用药的数量和重量问题
目前处方的药味多少和用量轻重,很不一致。一般的处 方有多至二十多味,一味药重至数两,因此引起不少争论。我 以为这现象不是现在如此,以前也是这样’即使一个人的处方 亦有出入。但是总之应有一标准,主要是根据病情的需要。 需要有两种:一种是病情严重的须数多量重,轻浅的数少量 轻;另一种是相反地对严重的数少量重,取其力专而猛,轻浅 的数多量轻,取其力散而薄。所以在《内经》上很早就提出大 方、小方,认为“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又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 三佐九,制之大也”。于此可见,处方药味的多少向来相差很 大,在临床上不可能一致。不过不从实际出发,徒以多为全 面,以重为胆识过人,却是一个问题。不但浪费药材,还会使 人误解中药的效能薄弱。
前人对于不合理的数多量重的处方现象,曾经批评过。 方广在《丹溪心法附余》里大致说:仲景用药一方不过三五 味,君臣佐使、主治、引经和分两均有秩序’不像后世一方多至 二三十味。并引证朱丹溪立方效法仲景,用药效法东垣。所 说效法仲景是指处方组织的谨严,效法东垣是指用药配合的 周密。一般认为李东垣的用药比较多,但在一方之内能互相 联系,故多而不乱,也是值得取法的。所以处方和用药是一回 事,不是两回事,主要是先讲理法,再议方药。否则只知搬用 几个成方,不管适应不适应的药物一齐用上,或者见一证用一 药,不抓住重点,不知道如何结合’前者称做有方无药,后者称 做有药无方,都是要不得的。李东垣就不是这样,举两个他在 脾胃方面的著名方剂来说,他赏用张洁古依据张仲景枳术汤 改变的枳术丸,认为白术倍于枳实,一补一泻,一缓一急,作用 不同。但在临床应用时有加半夏的(半夏枳术丸〉,加橘皮的 (橘皮枳术丸〉,加神曲、麦芽的(曲蘖枳
术丸〉,也有加黄连、 黄考:、大黄、橘皮、神曲的(三黄枳术丸〉,并非呆板使用。再 如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在脾胃不足,喜甘恶苦,喜补恶攻, 喜温恶寒,喜通恶滞,喜升恶降,喜燥恶湿的原则下,用黄芪、 人参、甘草补其气,升麻、柴胡升其阳,以生血的当归和之,理 湿的白术健之,疏气的陈皮调之。虽然药味较多,而目标明 确,主次分清,配合严密。尤其举出了二十多条加减法,包括 防风、羌活、青皮、木香、豆蔻、槟榔、白芍、川;、砂仁、半夏、附 子、黄连、麦冬,五味子等多种药物。剂量方面均在一钱以内, 病重的再服,所谓“量轻重治”。这里举例说明了前人处方用 药方法的一斑,当然不必也不应当墨守古人成规。
总而言之,如何来适当地掌握处方用药的多少轻重,是关 于基本功的问题。我认为有标准,但也不能硬性规定。然从 一般病证来说,一个药方都是十五六味以至二十多味,黄芪、 附子都要用到一两以上,连桑、菊、荆、防等也用到三四钱,似 乎没有必要。
(六)处方的形式
我一再谈过中医的处方形式,可能有些同学不太理解,或 错当作形式主义。其实,处方应该有一定的形式,过去所谓老 一套的形式里,有关优良传统,还是应当保留。比如过去处方 都直行写’自右至左,现在多横写’自左至右,显然不同。过去 对于药物的排列,一般分为三行,一行分为三排,它的次序是 第一排的三行先写,再写第二、第三排,如有药引,低一字写在 第四行。这样就将君药写在前,臣药和佐使药依次书写,主次 分明。如果改为横写,我认为第一行先写三味,依次写第二、 第三行,也很清楚,而且药味多的时候,还能四行、五行连续的 写,更为方便。必须指出,处方用药总之有主次,将主要的先 写,再写次要的,不仅能掌握治疗的方向,井然不乱,对配伍方 面也可一目了然。举个例子来说,一般用银翘散,多把银花、 连翘写在前面。我认为在温病上采用银翘散,当然可将银、翅 领先,但银、翘是否是君药,值得考虑。如果银、翘是君,那么 臣药又是什么呢?我的意
见,银翘散的主病是风温,风温是一 个外感病,外邪初期都应解表,所以银翘散的根据是“风淫于 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称为辛凉解表法。这样,它的组成 就应该以豆豉、荆芥、薄荷的疏风解表为君;因系温邪,用银、 翘,竹叶为臣;又因邪在于肺,再用牛蒡、桔梗开宣上焦;最后 加生甘草清热解毒,以鲜芦根清热止渴煎汤。处方时依此排 列,似乎比较恰当。既然以解表为主,为什么用清热药作为方 名?这是为了纠正当时用辛温发汗法治疗温病的错误,不等 于风温病只要清热不要解表。当然,这是研究方剂的学问,但 处方时必须懂得此理,才不致方向模糊,颠倒杂乱。
过去处方上药名的写法与本草有所不同,有些加上产地, 有些标出质量,也有注明炮制方法。因而有所谓“处方用 名”。为什么要这样写?主要是要求地道,提高疗效,所以药 铺里同样用“道地药材”的市招来号召。今天的药材由国家 统购分销,认真处理,早为广大人民所信任,我认为关于产地、 质量方面的字样以及炮制等方法,可以考虑节省。但是也有 人太不注意,惯常按着本草书写。例如杏仁有甜、苦两种,用 时都去皮尖打碎’在一般处方均用苦杏仁,故习惯上写“光杏 仁”,如果需要连皮的就写“带皮杏”。现在有些处方只写“杏 仁”二字,未免太简。类似这样的例子甚多,如贝母有象贝、 川贝,只写贝母;牛膝有怀牛膝、川牛膝,只写牛膝;又如石膏 有生用、熟用,只写石膏;半夏有生用制用,制用的又有姜半 夏、清半夏、竹沥半夏等,只写半夏;等等均有问题,必须知道, 中药的品种和炮制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各地供应上还存 在着习惯的不同。比如单写石膏,有些地方供应生的,有些地 方供应熟的,从功效说来就有很大出人。为此,我认为对某些 重要的药物和产地不同而效用也不同的药物,宁可多写一字, 不要偷懒。至于过去有惯用花名的习惯,如金银花写作“二 宝花”和“双花”,也有把胖大海写作“安南子”,槟榔写作“海 南子”等,立异矜奇,自炫广博’在今天新社会里必须改革。
处方是给药铺配药用的,药名、用量必须写得整齐清楚, 不要潦草。简写的字应遵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 不要随便杜撰。这样的要求似乎苛刻,但可以避免意外的差 错事故,同时开始慢一些,多费点时间,纯熟之后并不费力。
总之,注意处方的形式,不仅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问 题’也有利于药铺配方。一切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一切从人民 利益着想,特别是在党的培养下作为一个高级中医师,应该继 承优良传统,作出更好的榜样。
0962年2月,对北京中医学院第一届应届毕业生部分
同学的讲稿)
封书版則目
面 名 权 言 录
一、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
(一)肝(附:胆)
(二)心(附:心包络〉
(三)脾 (四)肺
(五)肾(附:膀胱、三焦〉 (六)胃(附:小肠、大肠〉 二、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三、气血湿痰治法述要
(一)气病治法 (二)血病治法 (三)湿病治法 (四)痰病治法
四、种种退热治法
(一)发汗退热法 (二)调和营卫退热法 (三)清气退热法 (四)通便退热法 (五)催吐退热法 (六)和解退热法
(七)表里双解退热法 (八)清化退热法 (九)清营解毒退热法 (十)舒郁退热法 (十^一〉祛瘀退热法 (十二〉消导退热法 (十三〉截疟退热法 (十四〉滋补退热法
五、温病一得(一)温病的四个时期 (二)温病的十二个治法 (三)温病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六、论肝病
(一)关于肝病名词的含义 (二)关于肝病主证和主要诊法的认识 (三)关于肝病治法的分析 (四)关于肝病常用方剂的运用 (五)关于肝病常用药的分类
七、咸冒论治 八、咸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 九、腹泻的临床研究 十、痛证的治疗
(一)头痛 (二)胸胁痛 (三)胃脘痛 (四)腹痛 (五)腰痛 (六)脊背痛 (七)四肢痛
十一、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
(一)溃疡病 (二)神经衰弱 (三)慢性型传染性肝炎 (四)心绞痛 (五)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六)脊髓痨 (七)一氧化碳中毒 十二、漫谈处方用药
(一)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二)掌握基本治法有助于处方用(三)关于成方的灵活运(四)重视药物的配(五)用药的数量和重量问(六)处方的形法
药 用 伍 题 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