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B )。
A. 陶冶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品德评价法 D. 实践锻炼法
2.( )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乐记》
3.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布鲁纳 D. 洛克
4.( A)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A. 课程 B. 教材 C. 作业 D. 课程标准
5.《理想国》的作者是( )。
A. 孔子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6.在观摩教学行为时,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联系旧知识,引出新主题;实验探索,意义建构;( )和效果评价。
A. 应用与迁移 B. 应用与分析
C. 分析与迁移 D. 应用与反思
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D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1
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组织形式 D. 教学阶段
10.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A. 信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效度
11. 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 )的课堂组织形式。
A. 小组活动 B. 全班活动 C. 个别活动 D. 集体活动
12. 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1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 A)。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矛盾
14. 用一个测验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A)。
A. 信度 B. 效度 C. 常模 D. 标准分数
15. 各级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组织的活动以及开展的教育,这是(B )过程。
A. 早期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反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16.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这是( )。
A. 心理定势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1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8.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D )。
2
A. 自我认识 B. 自信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调控
19.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0. 小学生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现象是下列哪一种心理问题?( )
A. 儿童多动综合征 B. 学习困难综合征 C. 儿童厌学症 D. 儿童强迫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21. 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ABCD )。
A. 便于组织 B. 便于实施 C. 容易评分 D. 结果要容易解释
22.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ABCD )。
A. 个别咨询 B. 团体咨询 C. 电话咨询 D. 通信咨询
23.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BC )。
A. 安吉尔 B. 华生 C. 斯金纳 D. 苛勒
24.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ABC)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A. 动机斗争 B. 行动目标的确定
C. 行动计划的制订 D. 冲突和矛盾分析
25. 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可以用( ABD)几种表象形式来表现。
A. 动作 B. 图像 C. 表格 D. 符号
26. 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哪几个阶段?(BCD )
A. 关注成绩 B. 关注生存 C. 关注情境 D. 关注学生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3
27.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关系。
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8.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于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专著。 夸美纽斯
29.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和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0.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作。应激
31. 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和。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2. 教师的表达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和动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现的能力。言语表情
四、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3.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品德形成发展,而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34.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应当是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5.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学生个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
36.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却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通过正面说服教育好,因此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7. 在驯兽员的精心培养下,马戏团中的狗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38.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包括以下方面。
4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使理论与实际脱节;
②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9.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
40. 什么是榜样法?运用榜样法有哪些要求?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榜样法的要求:(1)选好示范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41. 试述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思考时的言语活动。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和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相辅相成的,是和智力活动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水平密切相关的。内部言语不仅仅是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
小学生入学后,学习时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促使他们内部言语逐步发展起来。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初入学的小学生还不会默默思考,在读课文或计算数学题时,往往是\"唱读\"或边自言自语边演算。通过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在运算中学会短时间的无声思维,但演算深入往往又伴随着出声思维,这就是运算中从出声思维向无声思维过渡的阶段。三四年级以后,随着独立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运算的时候基本上都进入了无声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研究表明,即使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算式和习题时,也常常出现出声思维。可见,内部言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42. 简述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对学习的分类。
5
(1)技能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既包括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操作技能。
(2)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既可以是描述性经验,也可以是操作性经验。
(3)行为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周围的人、事和物的一定评价和持续的行为倾向,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43. 简述动作技能的特点。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动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动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动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4.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学校内学生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恐慌。
请分析学校教育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纰漏。
校园暴力是学生的一种极端的违法行为。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其产生原因,除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其中,学校教育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
(1)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的任务交给社会,或把德育作为软任务,大大打了折扣或者完全放弃了应尽的义务。
(2)个别教师素质差。教师缺乏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或其本身品行不良,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校缺乏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结果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
45. 过去,人们片段追求的GDP增长,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对此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样,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试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6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教育自身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即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人员的投入比例、三级教育的发展比例、师生的比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要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终身教育的观念纳入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教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而言,教育是传播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七、论述题(10分)
试述教育是如何促进科技发展的。
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促进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和各种层面的变化。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依赖于教育的贡献。
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与再生产科学知识相一致。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并应用于生产中去的生产力,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以极为简约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榜样示范,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2.C[解析]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3.B[解析] 杜威提出的三中心说: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
4.A[解析] 课程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7
5.C[解析] 《理想国》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代表作。苏格拉底本人并无作品传世。
6.A[解析] 略。
7.A[解析] 孔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D[解析]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9.C[解析]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0. D[解析]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
11. B[解析] 略。
12. C[解析]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此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13. A[解析] 一个人想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的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14. A[解析]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一个测验测量某种属性或特点,其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
15. B[解析] 预期社会化是个体为成功地扮演所期望的社会角色而获得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的过程。
16. B[解析]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认识。
17. B[解析] 这句话反映的是环境因素的人的发展的影响。
18. D[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该同学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显然是在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属于对自己意志的控制,属于自我监控,也称为自我调控。
8
19. D[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20. A[解析] 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
二、多项选择题
21. ABCD[解析] 略。
22. ABCD[解析] 略。
23. BC[解析] 行为主义可以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安吉尔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24. ABC[解析]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行动目标的确定、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
25. ABD[解析]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26. BCD[解析] 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分别是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