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企业应向华为学习什么?
民营企业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无论在民营企业的数量,还是其对GDP、就业以及技术创新(以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衡量)的贡献,都超出了国有经济。但是,根据一些调研结果,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它在近年来总体上有所恶化。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北京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古人云:见贤则思齐。向智者学习,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取长补短,民营企业将会取得大的突破。我们知道,华为就是一家卓越的民营企业。华为的成功,可以为民营企业、北京企业带来许多借鉴。 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民营企业自己喊出要做“百年企业”,要在多少多少年成为行业老大,要在多少多少年进入世界五百强!可是,在口号喊的最响亮的时候,却是经营多年的大厦轰然倒塌的时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民营企业辉煌一时,不可一世?导致这些企业“短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今天,我们不去分析这些企业走向衰败、走向没落的缘由。我想,我们还是看看华为是怎么做的,看看任正非是怎么做的,对照这个一路攻城掠地、安营扎寨、佳绩频传、高歌猛进的华为,分析一下我们北京企业自身还存在哪些差距,哪些问题!
我始终认为,华为之于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一个高科技企业的诞生,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北京企业,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成功的典范,学习的楷模。那么,我们北京的民
营企业,应该向华为学习什么? 一是,要象华为那样专注。
华为的成功在于它的专注,它的专注体现在对核心业务的坚定不移,这是北京企业需要借鉴的。
正如《华为基本法》第一条所指出的那样“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华为是这么讲的,更是这么做的。多年来,华为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没有被其他诸如房地产等行业的高利润所诱惑,敢于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将做代理商赚得的钱全部投入到研发上,以“失败了我只有跳楼”(任正非语)的胆略和气魄,走自主研发、技术自立之路,并且坚持将不低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到研发中去。
大家要知道,按照2006年华为销售收入110亿美元计算,那么,当年华为投入的研发经费是多少?至少是11个亿美金,是100亿人民币。
大投入,必将有大回报,也就奠定了华为快速发展的基础,成为华为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之成为国内电子信息行业无与伦比、无可撼动的龙头老大。
核心业务的专注成就了华为的事业。试想,如果华为将产业涉及到房地产,涉及到钢铁,涉及到石油石化,涉及到家电,涉及到经不住诱
惑的、高利润的、甚至一时暴利的其他领域,也许华为能获得一时一地的成功,但华为绝对也就不是今天的华为。 二是,要象华为那样规矩。
企业小的时候,动用的社会资源(当然也包括人力资源)很少,影响也就很小;而当企业大了,就会消耗、动用很多的社会资源,就要保证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问题了。这就是一个企业的规矩,做企业必须遵循这些规矩。身处皇城,北京企业对此感受应该更深。
华为的规矩,体现在华为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上。华为每年上缴的税金应该在销售额的10%以上,按此计算,华为2007年的税金超过100亿人民币;几年来,华为上缴的个人所得税都是业界第一,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华为是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去做的,另一方面华为所给予的员工薪资是高的。
当然,华为的规矩,还体现在它所构建的坚实的平台,为十万多个优秀的中华儿女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地方;还体现在它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加盟华为的人员迅速走上职业化的道路,不管是否在华为继续工作,都使得自己终身受益;还体现在内部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使之在此工作的员工得到锻炼和提升,等等。
就象IT界传说的那样:只要是华为的,我们都要!华为的规矩,在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为华为服务、创造业绩的同时,也向外部输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三是,要象华为那样理性。
现在的社会,正在逐步走向理性。理性的延伸涵义,就是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结成命运共同体,这是华为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华为发展的重要经验,值得北京企业学习。 华为对企业操作的理性把握,主要体现在“技术立企”的发展思路,体现在永不进入其他领域的自身定位,体现在“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的人才战略,也体现在以《华为基本法》为核心内容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上。
在消费者的理性把握上,华为成立初期,在国内电信市场被“七国八制”全面把持、占领的情况下,华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营销策略,与各地邮电部门成立合资公司,依靠点点滴滴的努力,从竞争对手那抢夺市场,因为华为是清楚的,没有利益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华为在与思科的对抗以至最后和解中,在与3COM的合资和合作中,在对北京港湾公司的收购中,都体现了华为对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的理性把握。
华为的理性,还表现为企业对员工的基本态度。《华为基本法》明确指出: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华为的这一假设,充分肯定了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这是华为形成强大的企业向心力和队伍凝聚力的根本。
四是,要象华为那样低调。
华为的低调是出了名的。任正非对员工说:国家的事国家管,政府的事政府管,我们把企业依法经营好就行了。他还告诫员工:媒体有媒
体自身的运作规律,他说你好你就好了?我们要安安静静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企业的低调,实际上是这个企业的内在文化的外在反映;做人的低调,其实是那种大智若愚的至高境界。低调不是装出来的,低调是需要勇气的,低调是内部做实的需要。这应该引起北京企业深思。 据说有一年,广东省的一名领导请任正非等企业家吃饭,对任正非说要把华为树立为广东的榜样,任正非忙说:领导请吃饭我倍感荣幸,榜样就不要树了,榜样一树,华为就垮了!
华为的低调,仅仅表现在对媒体上,但是,华为在与政府的沟通方面,专门设立了政府关系部,负责与政府的沟通;华为参加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每次展会,都能做到高规格布展、高水平亮相。 华为的低调,与其他民营企业的高调,恰好成为鲜明对照。 五是,要有华为那样的胸怀。
华为的胸怀是博大的,可以接纳五大洲的各种肤色、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朋友;
任正非的胸怀是博大的,可以接受背弃自己的员工,可以忍受媒体的猜疑和非议。华为的博大胸怀,是任正非创造的。
任正非是个伟大的企业家。伟大的企业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企业家所拥有的博大胸怀。
华为是任正非创办的民营企业,但是,任正非仅仅持有华为1%的股份。这正是华为对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 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必须树立这样的财富观,才能赢得一批
抛头颅、洒热血的跟随者。李一男叛逃4年以后,当华为收购由李一男创办的北京港湾的时候,任正非依然敞开胸怀,欢迎李一男回到华为。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就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了,它就成了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把这一事业发扬光大,做为老板就要发自内心地把员工当成你的事业同盟者,否则,真正堵枪眼、炸碉堡的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没有哪个员工会去送死。而事业受阻,也往往就发生在几个关键关头。
这样的境界,这样的胸怀,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也不是每个老板都具备的,需要修炼、修炼、再修炼!
一家华为成功了,但还有千千万万的民营企业、北京企业正在艰难前行中,只有解决发展困局,才能迎来突破发展。欲了解北京企业如何具体向华为学习,如何取长补短,如何构建卓越管理体系,请报名中旭股份免费体验半天咨询式内训。
(本文来源于中旭企业培训网:http://www.zxqg.cn/sxnx.shtml提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