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赏析
《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1962年所作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季先生以平实淳朴的语言、不急不缓而又抑扬有致地抒写了对夹竹桃的“爱”——“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拉开记忆的闸门,夹竹桃的绚烂与韧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也因写了这篇《夹竹桃》而被宗璞称为“夹竹桃知己”。我细细地读着季先生的《夹竹桃》,心中突然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感动:像夹竹桃那样生活。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了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了雪。”这样朴素亲切的语言,让人感到就像是一位和蔼的长者娓娓地话着家常:“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季先生从花色入手,红白相衬,相映成趣,并借助丰富的想象将雪火相融,和谐融洽,更赋予了夹竹桃“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沈与求)的妙趣横生,兼具了竹的高风亮节与桃的“灼灼其华”,贯穿于字里行间的唯有“深情”。读季先生的散文,“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走进夹竹桃,自然而然就能领会到其中的清净与孤高。
对于散文,季先生不同意所谓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他在《漫谈散文》中说:“综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严谨之作,绝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这是季羡林先生在阅读、写作了几十年散文之后对这一文体的理解,也是他创作散文的一个原则。而对照《夹竹桃》却发现第三自然段一字不着“夹竹桃”三字。但细细品读,却发现一字也无闲笔:凝练的文字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抑或说人生如花,“从春天一直开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开到玉簪花和菊花,”这就仿佛是芸芸众生,有的“花团锦簇”,有的“满院生辉”,有的“带来凄凉的寒意”,有的“在秋风中怒放”,各自活在各自的精彩或喧嚣之中,有喜有悲。相比之下,“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儿悄悄地
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循环往复,为自己开花,乐此不疲,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也是季羡林先生的品格——“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悼念沈从文先生》),他将自己当作一介布衣,是布衣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布衣。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这样,“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是的,像夹竹桃那样安静从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顽强不屈地开……我们能体会到先生的文章真是虚实相生,浓淡相宜,匠心独具,浑然天成,我们更能体会到先生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和那份挚爱生活的真诚、朴素。
“真”与“朴”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九十多年的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季羡林先生1936年在德国选读梵文,他认为“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先生的信念是如此坚定,即使进入古稀之年,事务仍繁忙,他毅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被尊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成为2006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朴”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就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他追求 “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感,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环……”这就犹如月光下的夹竹桃,花影婆娑。
先生闲庭散步,在月光下,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长句短句,琅琅上口。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光之下景物相似,情感却大相径庭——“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
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人随影动,影牵人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优美的语言、美妙的幻想、真挚的情感尽在其中。读着先生的“亚洲、非洲、大海、小虫子、海轮”,我们总能从先生朴素的文字中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此时我们不能不会心地一笑:“月光下夹竹桃多么美好。”季羡林先生就像夹竹桃那样一丝不苟地生活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