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问题研究
2020-09-26
来源:我们爱旅游
2012年6月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Jun.2012 第3期(总第92期) No.3(Serila No.92) 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问题研究 李晓鹏 (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山东与韩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快速,加强双方的物流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双方之间的物流 合作与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本文探讨了在山东与韩国之间的物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 如何促进双方物流合作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推动双方之间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2)03—0088—04 一、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的条件与优势 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密不可分。自1990年9 月威海——仁川的“金桥”轮通航以来,威海至釜 (一)物流合作条件优越 韩国海陆空交通发达,与山东隔海相望。威 海是韩国距离中国最近的城市,海上直线距离仅 93海里。极强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双方物流合作 成本相对较低,发展物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大大 降低运输费用,另一方面由于中转环节减少而产 山、龙眼港区至韩国平泽港、石岛至釜山、威海至 首尔(仁川)、烟台至首尔、威海至首尔、青岛至韩 国釜山及大邱等多条国际海上及空中航线陆续开 通,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物流合作深化发展。2010 年9月,由中国船东协会和山东省威海市政府共 同主办的“2010中韩海运论坛”在山东威海举行。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与韩国国土海洋部次官 生“近距效应”。从山东情况来看,山东交通线路 四通八达,物流运输网络逐步健全完善,集铁路、 公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 形成,是名副其实的方便快捷、运力充足的“交通 走廊”。济南、青岛、烟台、威海4个国际机场每周 飞往韩国的航班有近200个班次,青岛至首尔的 空中航班甚至比通向国内任何城市的航班都多。 山东省在航的中韩客货班轮航线达8条,占中国 中韩客货班轮航线的53%,随着2011年11月中 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山东青岛、日照、烟台、 威海、龙眼和石岛6个口岸全部开通通道,龙眼至 韩国大山港的旅客运输航线实现了全程3—5小 金熙国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山东威海签署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陆海联运汽车 货物运输协定》及其第一阶段的实施议定书,山 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出席签字仪式。山东专门成立 了实施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领导小 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交通运输部J'-l ̄n 强沟通协调,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口岸单位及 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通道开通的有关 准备工作。随后,2010年12月中韩陆海联运汽 车货物运输率先在山东威海开通,这不但是中国 首例与较发达国家开展的陆海联运汽车运输项 目,而且是中国首例通过以陆海联运的方式实现 国际运输,开创了中国跨海国际汽车货物运输的 先河。更重要的是通道的开通对于提高山东与韩 时中韩通航,更为山东与韩国的物流合作和人员 往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双方政府高度重视 山东与韩国物流的合作与发展,与双方政府 作者简介:李晓鹏(1976一),女,山东聊城人,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88・ 国的运输效率和质量、改善山东对韩国出口商品 结构和流通方式、加快双方现代物流业发展、密切 物流运输、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必将产 生重要作用。 山东省委、省政府也积极走出去,加强与韩国 的物流合作。2010年8月,山东省委常委、副省 长王军民率山东省港航代表团对韩国进行友好访 问,考察了仁JiI港、釜山港等港口,举行了“山东 省政府・韩国物流企业恳谈会”,并就山东与韩 国开展陆海联运、发展现代物流、港口信息化等合 作事宜进行了商谈。山东与仁川市共同建设陆海 联运推进机制达成一致意见,取得了实际性进展。 2011年9月,山东省商务厅孟建新巡视员率物流 和服务外包代表团访问韩国,拜访了韩国韩进物 流仓储等知名物流,增加了双方企业间的相互了 解,密切了与韩国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联系。 (三)物流企业积极寻求合作 随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双方 物流企业也积极行动,互相展开合作,并有力地推 动了双方物流逐步迈向新台阶。从1995年韩进 海运首次在山东青岛设立了物流分公司起,先后 有多家大型物流企业投资山东或与山东企业合 资、合作。2000年,大韩通运在山东设立办事处。 2002年山东交运物流公司与韩国LG旗下乐金 (中国)物流有限公司开展合作。2005年6月,青 岛交运集团与世界500强之一的韩国韩进集团合 资设立物流企业在韩国首尔韩进集团总部举行签 字仪式。2008年3月,山东省邮政速递公司和韩 国泛亚物流株式会社在烟台签署了合作协议,双 方将在速递货物配送服务领域进行合作。201 1 年1 1月,山东省交通运输龙头企业山东交运集团 与世界五百强企业韩国现代集团强强联手,强势 进军以集装箱进出口为主的陆海综合物流业务。 此项目的落户将带动山东青岛港口物流水平的提 升,加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步伐。2012 年,山东海运公司与韩国sK集团海运开始合作, 未来就共同关注的特种船运输、船队建设、合资合 作等内容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 在韩国的物流大企业纷纷进人山东的同时, 山东许多有实力和业务需求的生产、流通、物流业 的大企业如海尔集团、青岛裕龙物流、青岛远洋大 亚物流公司等积极走出去与韩国物流企业合作, 融入企业产供销供应链全过程,开展双边业务,初 步形成了双方各类物流企业双向互动的市场竞争 格局。 (四)协会等促进 山东与韩国的物流行业协会及相关的学术团 体、中介机构等是连接政府与物流企业的桥梁。 而双方每一次政府与企业有关物流活动的展开, 都与相关物流协会的参与支持分不开。这些行业 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在与沟通政府、反映行业 诉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 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6年3月,由中国交通 运输协会、东北亚经济论坛主办的中韩国际物流 系统研讨会在威海市举行。中韩两国政界、商界、 学术界的近百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就中韩国际 物流系统的开发建设及中韩铁路轮渡项目进行研 讨。2011年11月,由山东省工商联、山东省经信 委、山东财经大学(筹)和韩国中央大学联合举办 的“首届中韩物流高层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 中国和韩国的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分别就中国物流 政策发展史、山东省物流发展现状、韩国物流发展 模式及中韩两国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究等进行了探 讨,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研讨会将每年一届、轮流 在中国和韩国举办。物流研讨会的召开为山东与 韩国物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渠道,搭建了广 阔的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了物流的科技化进程,有 助于提高物流效率与物流服务质量,实现高科技 物流产品的附加价值。 二、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政府、企业及协会的多方联动作用为双方的 物流协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与平台,促进了双方 物流的发展。但物流的协作还需要克服一些现实 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物流标准不统一 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日本与韩 国在30多年前便实现了物流标准的统一。中国 的物流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各行业、各部 门缺乏协调机制,均从本行业本部门特点出发制 定自己的标准,不仅缺乏部门间的统一,更与国际 ・89・ 脱轨。以托盘为例,作为现代物流中最普遍使用 的装卸搬运器具,其标准是否统一直接影响着所 有物流供应链。而中国目前还没有托盘国家标 准,托盘规格混乱。由于托盘标准部未能统一,装 载的货物不能被整齐划一摆放,更不能与运输车 辆、仓库、集装箱等相配套,使得无法实现机械化 作业,增加了无效劳动。检验检疫标准、计量标 准、技术标准等在国际流通中也缺乏统一的标准, 非标准化造成无效作业增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 成本上升,使物流企业效益受损,因此给山东与韩 国间货物流通速度和流通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 响。 (二)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运用信息技术是发展物流业的关键,现代信 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山东与韩国 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山东物流业水 平从总体上来说信息化应用普及程度低,传统的 管理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不少物流企业还处在电 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的低级阶段,许多现 代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通 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 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全球卫星定位 系统技术等都未得到充分应用,没有形成完整的 物流供应链,导致物流效率低、成本高。企业间、 行业间以及区域间统一的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缺 乏,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尚 未达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 与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不通畅,造 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三)高素质物流人才匮乏 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 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山东物流行业人才 匮乏,员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是零起点,边 做边学,接受过正规物流教育的人才很少,高水平 物流人才就更少,因此造成物流人才供不应求。 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导致山东与韩国物流业管 理与服务水平比较低。 (四)贸易摩擦导致物流发展不稳定 近年来山东与韩国贸易的发展迅速。由于双 ・90. 方经济的互补性强,且韩国商品的竞争性较强,山 东对韩国的贸易一直逆差,长期的贸易的不平衡 最终影响双方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必然影响双 方物流发展。另外,韩国利用“特别保护条款”对 进出口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征弹性调节关税等 关税壁垒,还采用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检 验检疫措施、反倾销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设置了各 种非关税壁垒,以及媒体对农产品安全事件的炒 作等等,阻碍中国商品进人韩国市场,造成双方贸 易摩擦,对山东有关产品和企业造成巨大压力,直 接影响双方贸易的正常发展,这势必会影响到物 流领域的合作。 三、进一步扩大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的建议 (一)构建山东与韩国物流网络 构建山东与韩国物流网络,可以使双方物流 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 业等众多的共同参与。一是山东与韩国双方政府 要积极支持和引导构建物流网络。双方政府对物 流合作的推动与支持是建立物流网络的组织保 障。双方政府要制定物流合作发展的总体规划、 细化区域内物流合作的政策与规定、提供物流一 体化资金支持等,为双方物流网络的构建提供有 利的宏观环境支撑,并推动双方的物流产业合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物流中介组 织的作用。物流中介组织是双方政府之间、企业 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可以把企业的诉求反映给 政府并把政府的政策传达给企业。通过双方的物 流中介组织参与沟通协调物流网络的整体规划、 物流行业标准制定等,可以更好地推动物流网络 发展。三是大力发挥山东与韩国双方物流大企业 的带头作用。双方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运输工 具及物流结点等是物流网络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 和条件,对物流效率与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山东与韩国双方物流大企业作用的发挥对进一步 推动山东与韩国物流网络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协调政府间合作 为了使山东与韩国物流业进一步无缝协调合 作,双方政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双方要运用 先进的物流观念,以共同发展物流合作为目标,建 立双方政府间的物流合作机制,这是稳步持续推 进物流合作发展的重要保障,从领导人共识到主 管部门应进一步积极协调执行;为了推进物流合 作中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开发和重要 资源整合等,建议双方政府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 增强金融与财政支撑力度;资源的自由流通对推 动双方物流业发展十分重要,建议通过积极共建 完善物流园区、发展第三方物流等,实施贸易便利 化并促进物流投资便利,促进双方物流业的合作 发展。 (三)加强物流标准化合作 物流标准化是国际物流合作至关重要的基础 和关键,山东与韩国物流标准不一致,因此在山东 与韩国物流合作时,双方要进一步加强物流标准 化技术的合作。要大力推进双方物流合作模式逐 步与国际物流标准接轨,加快双方物流行业的发 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拓展双方国际物流合 作方面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例如山东与韩国托盘 规格、标准不统一,不能与国际接轨,增加了企业 的出口成本。因此,山东与韩国要争取尽早建立 双方物流标准体系,建议采取APP系统。APP系 统是中韩等亚洲各国之间通过租赁T一1 1型标准 托盘的方式构筑托盘共用体系并实现共同物流系 统,对用托盘装载的货物用标准化的托盘进行装 载运输。同时,要加快对物流机械进行标准化作 业,对于双方共同使用的物流机械,争取国家层面 的免除关税之类的持续协议。 (四)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是物流的灵魂,是物流网络运行的重要 技术支撑。信息流与货物流相辅相成,只有先建 立起本地区物流信息网,才能够清楚双方物流发 展方向及特征。因而山东与韩国物流合作的最重 要条件是要进行物流信息的相互沟通。山东与韩 国双方应整合各种有效信息资源,抓紧构建国际 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双方物流的真正畅通,需要 加强区域内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各物流中 心之间的物流信息高速公路,并实现区域内工商 企业、海关、银行、船务公司、代理商、运输公司间 的无缝对接和交流。要通过实施信息技术带动,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 流配送管理系统,将两地的信息平台进行联网整 合和数据交换,促进山东与韩国运输、仓储、商品 交易等物流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发挥信息化 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帮助运输物流企业提高运 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双方密切合作,以期 尽快与国际物流接轨。 (五)大力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 人才是各国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因素。双方 可以在人才交流上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培训适应 物流型人才,以加快双方的物流发展。一是高等 院校之间要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山东 与韩国的大学可进行联合办学,在高校里开设国 际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出真正适应山东与韩国物 流合作的人才。教育方式是韩国的大学和山东的 大学一起选拔学生,先在山东和韩国分别实施两 年的交叉教育,然后互相到对方学校学习。以中 国为例,大学1—2年级在中国实施韩国语和贸 易、物流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学3—4年级在韩 国学习贸易、物流的专门课程。两国大学教育实 施的目的是培养山东与韩国双方适用的物流人 才。二是加强学校与物流企业界的合作。从大学 培养和在职培训两个方面,建立大学、物流企业与 物流研究机构的广泛联系,使物流专业学生有机 会到物流企业实践,物流企业也可以委托大学或 科研机构的师资力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三是 积极探索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通过以上努 力,山东与韩国双方可以进一步培养适合双方物 流企业合作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尚义,刘建华.国际物流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J].中 国流通经济,2012,(3). [2]孙莹,何维达.对中日韩三国物流协作问题的探讨[J].北 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高潮.鲁韩经贸合作博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 (19). (责任编辑:汝艳红) ・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