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学技术的成就

2020-08-18 来源:我们爱旅游

  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主备:        复查:八年级文综组教 学 目 标1.掌握:邓稼先和“两弹一星”。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 2.分析:中国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收集中国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事迹。编写故事,编辑和制作科技小报和在班级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实践能力。1’ 师生共同认定目标一、自学导读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 ②“两弹一星”指什么? ③“两弹元勋”指谁? ④“神舟一号”无人飞船何时发射成功? ⑤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何时升上太空? ⑥谈谈自己的体会。 ⑦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呢?⑧出示邓稼先的名言,请思考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师点拨:①加强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②为人民能过安宁的生活。③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结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学习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精神和不甘于落后的强烈竞争意识。20’ 自主或小组完成并自查 。 班内 交流 根据点拨,思考总结二、能力提升 1、xx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的在内蒙古着陆。39年前的同一天发生的大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导弹试射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2、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如建立中国科学院、制定863计划、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科学家纷纷回国效力,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3、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    ) a多依赖于外国援助  b发挥了传统科技的优势 c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具有独立自主的特色 4、规律方法突破 “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进行核试验;“一箭三星”升上天,太空遨游也实现(杨利伟)。“杂交水稻”袁隆平,“东方魔稻”世人惊;喜看“高峡出平湖”,更使国强和民富。    10’ 提高认识,做笔记

  巩固 练习

  记忆

  三、当堂检测 1、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的人物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2、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c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d原子弹、导弹、返回式卫星 3、下列成就,属于袁隆平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形杂交水稻     d“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4、“东方魔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 a张謇  b侯德榜    c詹天佑   d袁隆平 5、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三强 6、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名为(   )  a东方红1号  b长征一号  c“神舟一号”  d“长城一号” 7、xx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授予杨利伟“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的称号,主要是因为他(   ) a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热衷于公共事业的著名影星 b以人生经历和笔下春秋见证百年历史的著名作家 c在“非典”时期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d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 8、阅读材料   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请回答:(1)上述文字引自哪一文件?该文件发表于哪一年? (2)这段文字表明中国进行核试验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在哪种情况下会使用核武器? (3)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吗?请举出其中4个。 9、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当和政府在农村开始实行               责任制。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10、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何时?请列出在针对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我国政府宣布的原则。这一原则说明了什么? 11、1999年、xx年我国在航天领域里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2、分析我国在航天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 14’ 独立完成。 组内订正,有问题的提出,班内集体解决。四、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